鄭和[中國明代航海家]

鄭和[中國明代航海家]

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馬名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是馬哈只第二子,鄭和有姐妹四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永樂元年(1403年),姚道衍和尚收馬和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在靖難之變中,馬和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另一說為“燕京鄭村壩”,今日北京東壩村)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永樂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姓,以紀念戰功,史稱“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鄭和雕像鄭和雕像

鄭和,原本姓馬名和,小字三保,世稱三保太監。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馬三保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明軍征雲南。父親馬哈只去世。後被擄入明營,遭宮刑

出任正使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成為朱棣的一名侍衛。

1404年(永樂二年 甲申) 馬三保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同年,明成祖派鄭和統督水師10萬到達日本,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

出行航海

(圖)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高棉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1409年(永樂七年 己丑)九月第三次下西洋。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鄭和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往榜葛剌(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期間,途經馬六甲海峽、印尼亞齊、印度、東非沿岸後南下,於1422年到達南極大陸。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逝世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遺體埋葬於古里,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家族

(圖)鄭和寶船模型鄭和寶船模型

鄭和的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AjjalShamsal-Din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鹹陽王。

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

族人自稱鹹陽世家。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由於鄭和的祖父、父親都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因此他從小就對外洋情況有所了解。

七下西洋

歷史背景

1405年(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每次都由蘇州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鄭和在船上因病過世。明代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和明代雜劇《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的所有背景(有戰功的蒙古裔穆斯林太監)和主導明朝政治的士大夫圈子格格不入。鄭和首度下西洋之所以能成功,是由於朝廷內和儒家價值對立的派系成功合作的成果,這些派系包括:

商人遊說團體,希望明朝海軍力量為印度洋中國人經商提供支撐。

支持帝國主義遊說團體,希望恢復元朝式的帝國侵略擴張,這和儒家以德服人的價值對立。

佛教遊說團體,希望政府經費投入其他計畫,而非落入反宗教或士大夫。

航船過程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後向爪哇方向南航,次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寶壟登入,進行貿易。時西爪哇與東爪哇內戰,西爪哇滅東爪哇,西爪哇兵殺鄭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懼,獻黃金6萬兩,補償鄭和死難士兵。隨後到三佛齊舊港,時舊港廣東僑領施進卿來報,海盜陳祖義兇橫,鄭和興兵剿滅賊黨五千多人,燒賊船十艘,獲賊船五艘,生擒海盜陳祖義等三賊首。鄭和船隊後到過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古里等國家。在古里賜其王國王誥命銀印,並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嗥同風,刻石於茲,永示萬世”。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押陳祖義等獻上,陳祖義等被問斬。施進卿被封為舊港宣慰使。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指揮官鈔一百錠,彩幣四表里,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里,百戶鈔六十錠,彩幣二表里;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里,錦布三匹。

鄭和船隊的糧船模型鄭和船隊的糧船模型

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鄭和回國十幾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訪問了占城、爪哇、暹羅(今泰國)、滿剌加、南巫里、加異勒(今印度南端)、錫蘭、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欽一帶)、古里等國。於永樂七年夏七八月間回國。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布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里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此碑於1911年在錫蘭島的迦里鎮被發現,現保存於錫蘭博物館中,是用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漢文尚存,是中斯兩國友好關係史上的珍貴文物,也是斯里蘭卡的國寶。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樂七年九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1411年7月6日(永樂九年六月十六)回國。姚廣孝下西洋的史料給另一個關於鄭和航海目的的假設也提供了佐證。潘教授說:在《大唐西域記》中,明人的注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帝遣中使太監鄭和,奉香花往詣彼國(指錫蘭,今斯里蘭卡)供養……當就禮,請佛牙(傳為釋迦牟尼的牙齒,據說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後,牙齒完整無損,稱為佛牙舍利)至舟,靈異非常,光彩照耀……永樂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師。皇帝命於皇城內莊嚴栴檀金剛寶座貯之……”永樂九年正是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間。

“姚廣孝參與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這說明第三次下西洋顯然是朱棣事先計畫好的,否則就不會派出姚廣孝這樣級別極高的官員。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迎佛牙’!”有學者如是分析。至於朱棣為什麼要派遣船隊,不遠萬里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更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勞師動眾迎回佛牙,一個主要用意可能是為了證明他的正統地位,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種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經用過。

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永樂十一年十一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永樂十五年五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1419年8月8日(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船隊人員

計下西洋官校、旗軍、勇士、力士、通士、民稍、買辦、書手、通總計二萬七千六百七十員名:官八百六十八員、軍二萬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監七員、少監十員、監丞五員。內官內使五十三員、戶部郎中一員、都指揮二員。指揮九十三員、千戶一百四十員、百戶四百三員。教諭一員、陰陽官一員、舍人二名、余丁一名。醫官、醫士一百八十名。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人數眾多,組織嚴密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航海裝備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精確數為八百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隻。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隻,有的用於載貨,有的用於運糧,有的用於作戰,有的用於居住。分工細緻,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肯定派認為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為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作戰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伊本·白圖泰(ibnBattuta)(1304-1377年)遊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為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質疑派認為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為“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折合長約為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為五千噸。至今未有人複製能夠實際航行的四十四丈“寶船”。複製中的寶船多採用質疑派的說法。即便採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隻。

經過國家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城市和國家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里境內),部分專家、學者認為還到過澳大利亞,美洲和紐西蘭,南極洲,等地。

歷史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八十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信仰

鄭和出生回族家庭,自幼就受到伊斯蘭教的薰陶,本人也篤信伊斯蘭教。鄭和還信仰佛教,受過菩薩戒,法名“福善”。鄭和信仰佛教可能與明太祖朱元璋出家當過和尚,明成祖朱棣崇佛分不開。 此外鄭和還信仰道教,尤其是對海神天妃(即媽祖)的敬仰。

成就榮譽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的一位傑出人物,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和世界航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他也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鄭和下西洋時間之長、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都是空前的。它不僅在航海活動上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峰,而且對發展中國與亞洲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友好關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鄭和七下西洋,最多時率船200多隻,人員達兩萬七千多人,主要航線多達40多條,總計航程16萬海里,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數最多、行動範圍最廣的遠洋航行活動。鄭和1405年首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早92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14年,他無疑在人類文明史及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紀念

(圖)牛首山鄭和墓牛首山鄭和墓

鄭和墓

鄭和墓位於南京南郊牛首山麓,是一個衣冠墓。經修整後完全保留了原有的歷史特徵和穆斯林葬儀的習俗、規格與風貌,墓園下有28級台階,象徵鄭和航海28年,每個平台7級台階,象徵他七下西洋,此外還建有碑亭和“南京鄭和墓史料陳列館”。南洋華僑還傳說,鄭和葬在印度尼西亞爪哇三寶壟

鄭和故居

鄭和收長兄之長子為嫡後,遷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為記念先祖,名之為“馬府”;馬府原有房屋72間,但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為夷平地。1983年考古學家在南京太平公園(舊稱馬家花園)出土鄭和府第遺物,有龍泉窯瓷器、宜興紫砂、景德鎮青花等。

鄭和銅鐘

福建南平市文化館收藏一口鄭和在明宣德六年(1431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雙龍紋銅鐘,上有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

(圖)中國海軍“鄭和號”訓練艦中國海軍“鄭和號”訓練艦

鄭和號

198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訓練艦。

1994年台灣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Perry”級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以鄭和號命名將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這架飛機現由巴基斯坦國際航空擁有。

南京天妃宮

南京天妃宮有近600年歷史。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南京天妃宮全部建築被毀,蕩然無存。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市在2004年7月開始重建天妃宮,2005年5月3日,天妃宮落成,5月4日對外開放。

鄭和公園

南京鄭和公園: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區太平巷35號,原是鄭和任南京守備時其府邸內的私家花園,園內有全國最早的鄭和紀念館、鄭和研究會,現在建成一個開放式的鄭和文化主題市民廣場。

昆陽鄭和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滇池南端昆陽鎮月山上,距昆明60公里。原名月山公園,因昆陽是鄭和出生故里,其父馬哈只墓又在月山上,故於1979年改為今名。約250餘畝的林園中,種有松林,柏林和其他果林。現公園內立有“明三保太監鄭和故里”碑,並在碑附近發現民房建築遺蹟。

長樂鄭和公園:位於福建長樂市區中心的南山,公園原名“南山公園”,始建於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公園歷經宋元明數代建設,特別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待港候風期間,全面整建,亭、台、樓、閣、塔、寺等建築眾多,成為佛、道教者朝拜聖地。園內的三峰塔為中國名塔之一,是鄭和下西洋船隊出入太平港的航標塔。明永樂十年(1412年)鄭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風時,為酬謝“海神天妃保佑”,奏請明成祖恩準在長樂南山塔東面的三峰塔寺旁,建造一座雄偉壯觀的“天妃宮”,為船隊官員祈報和謝神之處。1985年為紀念鄭和下西洋開航580周年,政府撥款在“天妃宮”和“三峰塔寺”舊址上興建鄭和史跡陳列館。南山公園亦改為“鄭和公園”。館藏珍貴文物《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系明宣德六年(1431年)冬,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在長樂候風時親自撰文鐫立的石碑。

(圖)寶船遺址公園寶船遺址公園

寶船遺址公園

座落於600年前的龍江寶船廠遺址之上的寶船遺址公園是南京市為鄭和下西洋600年紀念而投資開發的一座融旅遊、紀念、展覽、休閒為一體的大型遺址性公園。總投資6億元人民幣。2005年7月一期工程建成開放。

鄭和群礁

為了紀念航海家鄭和,南沙群島中有一群礁名為鄭和群礁

中國航海節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中國的航海節,並規定全國所有船舶鳴笛掛彩旗,系取鄭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鄭氏後裔

鄭和無後,然據其故鄉雲南發現的《鄭和家譜》稱:“馬文銘長子立嗣,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馬府口。”由此可見,鄭和過繼其兄長之子鄭恩來為嗣。鄭和在故鄉雲南的一支後裔系由鄭恩來的長子所繁衍,其中一部分在清朝末年因不堪官府的壓迫而逃往泰國。當時鄭和第十七代孫鄭松林跟隨馬幫來到泰國北部的清邁省,並娶了當時管理清邁的土司的女兒,從此在當地落地生根。由於年代久遠,泰國後裔已經不會說中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來歷。現今泰國的一支後裔大約有一二百人;而生活在雲南的一支後裔約百餘人。

南京的一支後裔系由鄭恩來的次子所繁衍。鄭和家譜《首序》的後面原有單獨一頁用毛筆正楷書寫的20個大字“大尚存忠孝,積厚流自寬,藩衍更萬代,家道泰而昌”,這象徵鄭家興旺發達的詩句,也是南京鄭和後裔的排行字輩。因鄭和曾任南京守備,一生定居南京,部分艦隊官兵也隨鄭和居住南京,並逐漸改姓鄭,故在南京牛首山山南村形成了鄭村,自稱世世代代為鄭和守墓。

史書記載

《崇明縣誌》

《太倉州志》

《西洋番國志》

《天工開物》

《武備志》

《星搓勝覽》

《前聞記》

研究

航海檔案

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么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麼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么還來追問?”。《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誌,賬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

涉及地名

1、西域

西域狹義上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2、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為林邑、環王。當地盛產稻穀,稱“占城稻”,為稻穀良種之一,宋時傳入中國;鄭和下西洋後,占城稻在中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為“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桿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

3、爪哇國

亦即麻口若巴歇國,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JavaIsland)。唐代以來的史籍稱其地為“訶陵”“ 婆”。該島

印度尼西亞以鄭和命名的清真寺

印度尼西亞以鄭和命名的清真寺

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億,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城市有雅加達(首都)、萬隆、三寶壟、泗水(蘇拉卡爾塔)。泗水為華裔長樂人聚居地。

4、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於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

5、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併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為曼谷,泰國的華僑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

6、南天竺

天竺為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

7、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里蘭卡(Srilangka)為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里,為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為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於該島西南。

8、古里國 

又稱“古里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為海上交通要衝。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並立碑紀念。

9、柯枝國

鄭和塑像鄭和塑像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衝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中國有友好往來。

10、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荷姆茲海峽,廢址在荷姆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為古代交通貿易要衝,今為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1、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共和國首都,位於索馬里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

12、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於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桿,長1107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舵桿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隻,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

13、長樂南山

因位於福建省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餘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聖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鐘鼓供儀,靡不俱備”,鍾即“鄭和銅鐘”,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殿均已圯,塔巍然存,加固整修,更為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跡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闢為“鄭和公園”。

14、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於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颱風襲擊,為避風良港。《長樂縣誌》《長樂六里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於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等句。由於淪桑變化,今僅餘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為沃野良田,部分闢為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幹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

15、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為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為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里,首府棉蘭。

16、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於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衝,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里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為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為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蹟。

17、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為海陸交通要衝。古時為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於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為葉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葉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葉門合併為葉門共和國,亞丁成為該國的“經濟首都”。

發現美洲

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述。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

後世影響

鄭和下西洋的影響無疑是久遠而巨大的。至今南洋一帶無處沒有關於鄭和下西洋的遺蹟與紀念物。作為明代最具有開拓象徵意義的鄭和下西洋也一直受到後世史家的積極評價。已故著名史學家吳晗認為鄭和下西洋一是經濟上有收穫,二是政治上弘揚國威,三是文化傳播,“使南洋諸國均染華風”,四是華僑移民增加,“使中國人在南洋的地位陡然提高”。因此,吳晗認為,假如政府能繼續經營,“或許世界史要從此變一個樣子”。他又援引沙勞越王查爾斯布羅克之言:“使南洋無華僑,吾人將一無所能。”(吳晗《十六世紀前之中國與南洋》)。

鄭和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英國前海軍軍官、海洋歷史學家孟席斯(Gavin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認為鄭和船隊先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大洋洲等地。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600年前,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中國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中國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