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習慣上,中華民國(1912-1949)簡稱為民國,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成立於1912年的民主共和國,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勝國以及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會員國之一。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中國的國家名稱和年號,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中華民國的創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封建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鬥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推翻了統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基本信息

簡介

中華民國是從清朝滅亡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期間的國家名稱和年號,簡稱民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大轉變的時期。中華民國的創立民國不同於此前中國的君主王朝,它是經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鬥爭而建立的共和國家。

成立過程

19世紀末年,由於清王朝腐敗不堪和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深入,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探求救亡圖存的辦法。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和西方政治思想學說的傳播,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政治勢力開始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以孫中山為首的一批志士仁人首先選擇革命救國的道路。

興中會

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組成興中會,提出推翻清王朝,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興中會的活動一開始便和傳統的王朝更替模式區別開來,而具有新時代的特點。但孫中山的創舉當時還不能為廣大民眾所理解,追隨他的志士,只有百餘人。1898年以康有為、梁啓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發動的維新變法的失敗和隨之發生的義和團運動以及八國聯軍的入侵,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階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要救中國,必須推翻清政府。於是,孫中山倡導的反清革命迅速地發展成為廣泛的社會運動。20世紀初年,一批公開或秘密反清的革命小團體在國內出現。湖南有黃興組織的華興會,江浙地區有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湖北有科學補習所,四川有公強會,安徽有岳王會,廣東有群智社等。包括興中會在內的這些小團體,在組織形式上大都受傳統秘密結社的影響,彼此缺少聯繫。它們發動的反清起義或鬥爭相繼失敗,其領導人紛紛逃往國外。

同盟會

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國旗
革命的挫折並沒有使小團體的領導人沮喪,相反卻給了他們反思、改組和大聯合的機會。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陳天華等70餘人在東京集會,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作為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16字綱領。會員包括十餘省的革命黨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政黨。仿照西方資產階級政黨建立起來的同盟會,以激進的民主主義綱領把小團體參差不齊的政治水平提到新的高度。這個綱領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後來由此進一步闡發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內容的三民主義。同盟會還宣布在未來的民國:“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由國民共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這個共和國的藍圖,對長期受封建君主專制壓迫的中國人民有巨大的吸引力。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版,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後,康有為、梁啓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號召。《民報》創辦後即同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辯論結果,革命派占據上風,改良派的政治影響大為衰落。革命派積極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使同盟會的精華遭到重大損失,但有力地衝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擴大了革命影響。與此同時,自發的民眾鬥爭蓬勃發展,多達千餘次。民族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與帝國主義發生矛盾,參加並領導了收迴路礦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
《民報》等多種書刊報紙,揭露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禍國殃民的罪行,抨擊康有為、梁啓超等人宣揚的君主立憲主張,鼓動人民加入革命行列。經過與康、梁論戰,反清革命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同盟會在南方一些省區不斷組織會黨和新軍起義。以武裝起義推翻清王朝,是同盟會推進革命運動的基本戰略。從1906年萍瀏醴起義至1911年4月黃花崗起義,革命黨人前仆後繼,共發動十餘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雖然給清王朝一次次打擊,顯示出資產階級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由於起義有脫離廣大民眾的單純軍事冒險傾向,沒能從根本上威脅清政府的統治。而起義的連續失敗,卻使一些革命黨人產生消極情緒,成為此後同盟會上層渙散的重要原因。一場真正的下層革命,從來不單純是少數英雄的業績,而必然伴隨著廣大人民的普遍覺醒。20世紀最初的十年,中國社會正處在劇烈動盪之中,城鄉民眾自發的反抗鬥爭如波濤相逐,一浪高過一浪。北方各省民變迭起。長江中下游各省連年發生災荒,饑民成群流入城市,搶米騷動時有發生。為了抵製革命、緩和人民的不滿情緒,清政府舉辦多種新政:練新軍、興學堂、成立各省咨議局、實行預備立憲,等等。1908年底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死後,三歲的小皇帝溥儀繼位,其父載灃監國。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清政府,內部傾軋日益激烈。載灃放逐北洋新軍首領袁世凱,組織皇族內閣,企圖把軍政大權收攬到滿族親貴集團手中,從而引起立憲派士紳官吏和北洋軍將領的普遍不滿。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實行“鐵路國有”。所謂國有,就是奪取民辦鐵路權力,轉賣給列強,而拒不歸還商民已集的股金。這一掠奪措施激起普遍的民憤。在與鐵路權益有密切關係的立憲派士紳和革命黨人的鼓動下,很快形成全國性的保路風潮,以川漢鐵路經過的四川最為激烈(見四川保路運動)。當清政府由湖北抽調新軍入川鎮壓民眾時,武昌新軍中的革命黨人乘機於1911年10月10日起義,一舉攻占總督衙門,並迅速光復漢口和漢陽。新軍協統黎元洪和立憲派首領湯化龍等都歸附革命。黎元洪被舉為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宣布中國為中華民國,主權屬於人民;號召各省回響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將從中國人民手中奪得的權利拱手獻給帝國主義,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與鐵路國有直接相關的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人民強烈反對出賣路權,掀起了轟轟烈烈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尤為波瀾壯闊。9月,保路風潮擴展為全省抗糧抗捐,民眾暴動接連發生。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並槍殺請願民眾數十名,造成流血慘案。同盟會員龍鳴劍等和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進圍成都,轉戰各地,攻城奪地,猛烈衝擊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在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湖北新軍中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乘機發動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轟轟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決定於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由於形勢瞬息變化,起義推遲。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預定起義的那一天,共進社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炸彈時不慎爆炸,湖廣總督下令閉城搜查,漢口和武昌的起義指揮機關遭到破壞,一些起義領導人被捕、被殺或避匿。在這種情況下,新軍各標營中革命士兵開始主動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工程第八營幾乎同時發動,各標營繼起,經一夜苦戰,11日晨革命軍占領總督署,全城光復,首義成功。漢陽、漢口也先後為革命軍占領。11日,起義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議局,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參與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革命黨的領袖們未親身參加起義,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士兵對自己掌握政權沒有信心,清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槍口逼迫下任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發布文電,號召各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而奮鬥。11月,湖北軍政府公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它是全國第一個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擬定的地方憲法。武昌起義震動全國。各省革命黨人紛紛發動新軍、會黨或商會起義。本來反對革命的各地立憲派紳商多順風駛舵,轉向共和,把他們控制的省咨議局變為鼓動獨立的機關。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有的棄職逃命,有的被迫表示擁護獨立。武昌起義後一個多月,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上海、江蘇、貴州、安徽、浙江、廣西、廣東、福建、四川等省區先後宣布獨立,清王朝的統治呈現土崩瓦解之勢。12月2日革命軍攻占南京,長江上下游革命勢力聯為一氣,南方各省均告光復。湖北和上海軍政府都倡議組織臨時中央政府。11月30日,各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決定在臨時政府未能成立之前,由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職權,並通過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代表會議還決定臨時政府設在南京,在南京召開大總統選舉會。經過反覆協商,革命黨領導人多主張推舉剛剛從海外歸來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選舉臨時大總統,每省一票,孫中山以十六票當選。黎元洪當選為副總統,仍留在武昌。

辛亥革命

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乾支計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民國成立

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定國號為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1912年為民國元年,以五色旗為國旗。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袁世凱感到大總統的位置難以到手,立即撤銷和議代表,造成談判破裂的形勢,迫使革命勢力妥協。帝國主義列強拒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並且製造外國干涉的空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孫中山被迫退讓。
1月22日,孫中山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即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得到孫中山的保證後,加緊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終於接受中華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正式退位。這樣,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垮台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也隨之結束。2月13日,袁世凱向臨時政府正式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因實力在北方,拒絕南下就職。孫中山派蔡元培為專使北上迎接,袁世凱暗中指使親信部隊在北京、天津、保定製造兵變;帝國主義也乘機調兵入京,製造緊張空氣,以支持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退讓。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次日,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25日,唐紹儀到南京接收臨時政府,組織新內閣。該內閣中內政、陸軍、海軍、財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凱的親信或擁護者擔任,同盟會只分配到教育、農林、工商等幾個點綴性的席位。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和該院遷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

歷史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誕生以前,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地大物博,文化燦爛,人口眾多,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可是在政治上,則都是帝王專制,人民沒有自主的權利。在十八世紀的時候,正值歐美西方國家工業興起日漸犟大,中國的滿清王朝不和外國來往,以為中國仍是天下最犟的國家。到了十九世紀,滿清王朝政治腐敗,國力衰弱,中國境內動亂不斷。而西方列犟也就以它們犟大的經濟力量,和銳利的武器,趁機侵略中國。滿清政府的無知和無能,使中國幾乎淪落到被瓜分的亡國命運。從西元一八四零年中國和英國發生鴉片戰爭,中國戰敗以後,列犟看出中國的衰弱,就展開了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幾次遭到失敗,不斷地割地賠款,使中國人幾乎完全喪失了民族自信心。而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在一八八五年中法戰爭以後,深深體會滿清政府腐敗,沒有能力挽救中華民族的厄運,於是決定倡導國民革命,傾覆滿清建立民國。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成功武昌起義,並在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回響。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后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至此,中華民國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帝國。1912年4月孫中山辭職,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首都遷至北京;此後至1928年間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代表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巴黎和會的即是北洋政府。北洋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之意。國歌為取自尚書大傳虞舜篇的《卿雲歌》,其中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完成二次北伐,攻克北京,改北京市為“北平特別市”(簡稱“平”),並立南京為首都(簡稱“京”)。國民政府所用之“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取代北洋政府的五色國旗(其後東北易幟),並訂於國府的《訓政時期約法》中。“約法”相當於憲法。卿雲歌亦停用,改以1924年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訓典禮所撰訓辭“三民主義,吾黨所宗;以建民國,以進大同。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貫徹始終”為國歌。
根據1924年國民政府建國大綱,“軍政”時期在1928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結束,“訓政”時期開始。由於國共內戰繼續,以及日本侵華,直到1946年方訂定中華民國憲法並於1947年頒行,訓政時期始告結束。1936年5月擬定“五五憲草”預備正式立憲。後因中日戰爭爆發,立憲遂向後拖延。當時國民政府主席為林森(1932年-1943年),行政院長為汪精衛(1932年-1935年),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為蔣介石(1932-)。汪精衛因屢遭國民黨內壓力,後出亡河內,與日本接觸,應允反共,停止抗日,於1940年在南京另組一個汪偽國民政府。該政府僅獲教廷、義大利、納粹德國、偽滿洲國的承認。汪精衛於1944年病死東京。
1937年,日本先後攻陷華北、淞滬、南京,占據中國大量領土,國民政府被迫自南京遷往重慶,展開十四年抗戰的後八年全面抗戰。當時,中華民國所屬國民革命軍投入戰爭計步兵128個師、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又6個獨立旅﹔炮兵4旅,20個獨立團,正規軍合計170萬人。
1937年-1945年間,國民革命軍所屬第五軍、第十軍、第十三軍、第十八軍、第二十六軍、第五十二軍、第五十九軍、第七十四軍,新一軍及新六軍總計與日軍共在38,931次小型戰鬥、1,117次重大戰役、22場大會戰中較量,傷亡人數高達330餘萬人(含1937年至1945年間的補充兵員)。國民革命軍雖因裝備等因素無法取得絕對優勢,但也於台兒莊、淞滬、長沙、獨山等正規戰,上海、筧橋等空戰中給予日軍重創。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中美英正式對日德意宣戰,中國戰區遂正式成為二戰盟軍反法西斯戰爭戰場。盟軍委託蔣中正任中國戰區(含越南、泰國、高棉,高棉為今高棉、寮國)統帥,派史迪威中將任蔣參謀長。英國封鎖之滇緬路亦開放向中國後方運補。同時,國軍也派出精銳部隊遠征南方,留下了轉戰緬因、血戰崑崙關等事跡。1945年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先後投下核武器,日本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帝國於9月2日與盟國簽訂降伏文書,接受《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規定、歸還占領之外國領土。遂即滿洲國瓦解,汪精衛政府覆亡,台澎諸島後由中華民國進行接收。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較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藉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令。百萬雄師強渡長江,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線,於23日解放南京。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一屆反動政府垮台,宣告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統治的結束。接著,解放軍攻占上海、杭州、南昌、武漢等城市,共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三萬餘人,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殘餘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退向兩廣、西南、西北及台灣等地。蔣介石從幕後走到前台,在廣州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後又退到四川,企圖負隅頑抗。為了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人民解放軍分路展開追殲戰,席捲兩廣、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區。在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綏遠、新疆、湖南、雲南等省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蔣介石帶領餘部逃往台灣省。

歷任總統

歷任領導人

孫中山
孫中山孫中山
1912年1月1日
首任臨時大總統
在任4個月派系:中國同盟會
卸任:1912年4月1日
簡介: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袁世凱
袁世凱袁世凱
1912年3月10日
次任臨時大總統
首任正式大總統
在任3年
派系:北洋軍閥
卸任:1916年6月6日
簡介:1915年12月12日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年號洪憲。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黎元洪
黎元洪黎元洪
1916年6月7日
袁世凱繼任
在任1年
派系:進步黨
卸任:1917年7月1日
簡介:1917年張勛在7月1日至發動政變,宣布清朝復辟。7月12日此政權遭段祺瑞的“討逆軍”推翻。
1917年7月6日馮國璋代理大總統
在任1年
派系:直系軍閥
卸任:1918年10月10日
簡介:1917年7月黎元洪與段祺瑞府院之爭,引發張勛復辟,黎元洪辭職,馮國璋進京任代理總統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
第二任大總統
在任4年
派系:北洋軍閥
卸任:1922年6月2日
簡介:徐世昌獲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國會支持,選舉為第二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周自齊
1922年6月2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9天
派系:交通系
卸任:1922年6月11日
簡介:1922年3月,署理國務總理。6月2日,攝行大總統職務,是月11日黎元洪復職大總統。黎元洪
1922年6月11日
復任大總統
在任1年
派系:研究系
卸任:1923年6月13日
簡介:1922年直奉戰爭後,徐世昌被驅逐,黎元洪再接徐的第二任任期為總統。次年6月被曹錕驅逐。高凌霨
1923年6月14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4個月
派系:統一共和黨
卸任:1923年10月10日
簡介:曾任國務總理,並一度以內務總長兼代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他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同鄉和嫡系。曹錕
1923年10月10日
第三任大總統
在任1個月
派系:直系軍閥
卸任:1924年11月2日
簡介:民國初年直系軍閥的首領,曾靠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三任(第五位)中華民國大總統。黃郛
1924年11月2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22天
派系:中國同盟會
卸任:1924年11月24日
簡介:1924年參與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力主推翻曹錕,後代總理攝行大總統職權。段祺瑞
1924年11月24日
中華民國臨時執政
在任1年半
派系:皖系軍閥
卸任:1926年4月20日
簡介:1924年參與馮玉祥發動的北京政變,力主推翻曹錕,後代總理攝行大總統職權。胡德
1926年4月20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1個月
派系:無黨派
卸任:1926年5月13日
簡介:1926年被馮玉祥驅逐下台,1926年5月1日曹錕通電下野後大總統改為虛位,由國務院攝行。顏惠慶
蔣介石蔣介石
1926年5月13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1個月
派系:無黨派
卸任:1926年6月23日
簡介:1926年5月13日顏惠慶內閣宣布復職,並依法由國務院攝行大總統職權。杜鍚圭
1926年6月23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4個月
派系:直系軍閥
卸任:1926年10月1日
簡介:1926年6月,在奉系的壓力下顏惠慶內閣倒台,杜錫珪以海軍總長代理國務總理,成立臨時內閣。顧維鈞
1926年10月1日
國務院攝行
在任8個月
派系:無黨派
卸任:1927年6月17日
簡介:1922年起,歷任外交總長、財政總長,曾兩度代理內閣總理。1927年1月正式組閣任國務總理。
張作霖1927年6月18日
陸海軍大元帥
在任1年
派系:奉系軍閥
卸任:1928年6月3日
簡介:1927年6月16日被擁為陸海軍大元帥。6月18日在中南海懷仁堂就任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

中華民國大總統時期

李宗仁李宗仁
孫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政黨或派系:中國同盟會)

袁世凱(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政黨或派系:北洋軍閥)
袁世凱(1915年12月12日稱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年號洪憲。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
黎元洪(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政黨:進步黨、研究系)
1917年張勛在7月1日至發動政變,宣布清朝復辟。7月12日黎元洪政權遭段祺瑞的“討逆軍”推翻。
1922年6月12日黎元洪復任大總統

馮國璋(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政黨或派系:直系軍閥)
1917年7月6日馮國璋以副總統代理大總職
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政黨或派系:皖系軍閥)
曹錕(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政黨或派系:直系軍閥)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其推翻,後無擔當此職者。

中華民國非常(時期)大總統

孫中山(1921年5月5日---1923年3月2日政黨或派系:中國國民黨)
1921年4月,非常國會開會,取消軍政府,組織正式中華民國政府,選孫文為非常大總統。但軍政權掌握在陳炯明身上。

1948年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

蔣介石(就任時間: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政黨:中國國民黨副總統:李宗仁)
1949年1月21日蔣發布“引退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任代理總統。李宗仁(就任時間: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政黨:中國國民黨副總統:無)為代行職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總統法律上取消職權。

國名詳解

“中華民國”這個國號是由孫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孫中山在美國用英語發表《中國問題之真解決》演講時,用了“中華民國”一詞的英譯:NationalRepublicofChina。1906年12月2日,同盟會在東京召開紀念《民報》創刊一周年大會,孫中山先生在演講時,第一次用漢語提出“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次年,為宣傳反清排滿革命思想,大學問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報》第十七號上發表《中華民國解》一文,“中華民國”這一名稱從此為更多人們所了解。為了證明此國號名稱之“名正言順”,章太炎引經據典,廣徵博引,從歷史文獻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間接材料,指出只有“中華民國”這個稱號才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是獨一無二的最佳選擇。所以,在選擇和宣傳“中華民國”這個稱號的問題上,應當說孫中山和章太炎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一個是最早提出且從法理上給予論證,一個是從歷史文獻和文化淵源中尋找證據,使其進一步合法化並獲得文化上的正統化。也可能是由於這個原因,當年魯迅於1936年寫作《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曾經這樣說過:“至於今,唯我們的‘中華民國’之稱,尚系發源於先生(指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為巨大的紀念而已,然而知道這一重公案者,恐怕也已經不多了。”這裡的“發源”一詞,魯迅使用得十分恰當,並沒有說是“最早”,而是著眼於其文化和歷史的淵源考證意義。
1916年7月,孫中山在上海作題為《中華民國之意義》的演講時說:“諸君知中華民國之意義乎?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民’字之意義,為仆研究十餘年之結果而得之者。歐美之共和國創建遠在吾國之前,二十世紀之國民,當含有創製之精神,不當自謂能效法於十八、九世紀成法而引以為自足。”原來,孫中山根據自己多年對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研究,認為共和國體雖然是當時盛行於歐美的代議政體,但仍有其弊病。他要在中國實施直接民權,強調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一點,所以要定名為“民國”而非“共和國”,而其英文的表述則為:NationalRepublicofChina。顯然,孫中山要堅持共和國的根本原則、即國家主權屬於全體國民所有的人民主權原則,並希望借鑑瑞士、美國等國發展民主的經驗,來補充代議制民主政體的不足:“更有進者,本黨主張之民權主義,為直接民權。國民除選舉權外,並有創製權、複決權及罷免權,庶足以制裁議會之專制,即於現行代議制之流弊,亦能為根本之刷新。由此,這‘中華民國’中的‘民’字絕對是核心內容,不可不用。”
1923年10月20日,孫中山在廣州為全國青年聯合會所作演講中,再次提及這個問題:“‘中華民國’這個名詞,是兄弟從前創稱的,這個名詞到底是什麼東西呢?諸君自然知道‘中華民國’和‘中華帝國’不同,帝國是以皇帝一人為主,民國是以四萬萬人為主。”孫中山認為,從中國的領土、人民和國家主權的同一性和歷史連續性來看,“中華民國”是與“中華帝國”相聯繫和相比較而存在的。中華民國的領土、國家主權仍然是“中華帝國”原來的領土和國家主權,但這些過去屬於皇帝個人,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也;而“中華民國”的領土則是“普天之下,莫非民土”,“中華民國”的人民則是“率土之濱,莫非國民”了。最後,“中華帝國”的國家主權屬於皇帝個人,而“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已經屬於全體國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孫中山的偉大和有別於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領導人就在於,他決心把不從根本上改變君主專制制度的純粹改朝換代的革命,轉變為建立共和制度、以從根本上將國家主權歸還於全體國民所有的民主革命。他在《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一文中說:“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試想明太祖驅除蒙古,恢復中國,民族革命已經做成,他的政治,卻不過依然同漢、唐、宋相近。故此三百年後,復被外人侵入,這由政體不好的緣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斷斷不行的……我們推倒滿洲政府,從驅除滿人那一面說,是民族革命,從顛覆君主政體那一面說,是政治革命,並不是把它分作兩次去做。講到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照現在這樣的政治論起來,就算漢人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因此,孫中山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在維護與保持了中華文明和國家主權的歷史連續性之後,也就獲得了把“中華帝國”的國號改變成為“中華民國”國號的合法權利。而且,從“中華帝國”到“中華民國”的改變,說明孫中山不但是一個維護繼承中華文明和國家主權的愛國者,而且還是一個沒有帝王野心,只為結束專制帝制、並創建民主共和制度的革命家。對於孫中山關於建立“中華民國”思想的深刻和偉大,其實不須論證,只要看看袁世凱的復辟帝制是如何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而迅速失敗即可。
孫中山在政治上和法理上的貢獻如是。回過頭再說章太炎的《中華民國解》。
按柳詒徵在《中國文化史》中所言,吾國之名為“中國”,始見於《禹貢》:“中邦錫土姓。”《史記》:“中國錫土姓。”(鄭康成曰:中即九州也。)孫星衍曰:“史遷‘邦’作‘國’者,非避諱字,後遇‘國’字率改為‘邦’,誤矣。是《禹貢》‘邦’字,當從《史記》作‘國’。”
後世遂沿用之。如《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倉葛曰:“德以威中國,刑以威四夷。”《禮記·王制》:“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在《詩經》中,則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之句,《毛傳》解曰:“中國,京師也。四方,諸夏也。”
也因此,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對“中國”一詞是這樣解釋的:“中國之名,別於四裔而言。印度亦稱摩伽陀為中國,日本亦稱山陽為中國,此本非漢土所獨有者。就漢土言漢土,則中國之名,以先漢郡縣為界。然印度、日本之言中國者,舉中土以對邊郡;漢土之言中國者,舉領域以對異邦,此其名實相殊之處。”
不過,柳詒徵似乎不完全同意章太炎的解釋,認為“中國”一詞,乃文明之國之義,非僅指方位、界域和種族。“是實吾國先民高尚廣遠之特徵,與專持種族主義、國家主義、經濟主義者,不止霄壤乎!”為此他以《公羊傳·隱公七年》中有關文字為例:“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何休曰:“因地不接京師,故以中國正之。中國者,禮義之國也。”此外,韓愈在《原道》中也有:“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之所以稱為“中國”,柳詒徵的解釋是,唐、虞之時所以定國名為“中”者,蓋其時哲士深察人類偏激之失,務以中道詔人御物。如《論語》:“堯曰:‘咨!爾舜!允執厥中。’舜亦以命禹。”
《禮記·中庸》:“舜其大知也歟!擇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柳詒徵認為:“唐、虞時之教育,專就人性之偏者,矯正而調劑之,使適於中道也。以為非此不足以立國,故制為累世不易之通稱。一言國名,而國性即以此表見,其能統制大宇、混合殊族者以此;其民多鄉原,不容有主持極端之人,或力求偏勝之事,亦以此也。按中國民性,異常複雜,不得謂之尚武,亦不得謂之文弱;不得謂之易治,亦不得謂之難服。推原其故,殆上古以來尚中之德所養成也。然中無一定之界域,故無時無地,仍不能免於偏執。惟其所執,恆不取其趨於極端耳。”按照柳詒徵的說法,則“中國”之“中”不僅指地域處於世界之中,而且指先祖行事之取“中庸”而非偏激之意,則無論如何改朝換代,歷代帝王都不能不用之。
至於“華”之用,當見於春秋之時,如《左傳·定公十年》:“夷不亂華。”而“華夏”之說,按照章太炎的解釋,謂“華”取自華山;“夏”取自夏水。在《中華民國解》中,章太炎寫道:“諸華之名,因其民族初至之地而為言。世言崑崙為華國者,特以他事比擬得之,中國前皇曾都崑崙與否,史無明徵,不足引以為質。然神靈之胄,自西方來,以雍、梁二州為根本,宓犧生成紀,神農產姜水,黃帝宅橋山,是皆雍州之地。高陽起於若水,高辛起於江水,舜居西城(據《世本》,西城為漢中郡屬縣),禹生石紐,是皆梁州之地。觀其帝王所產,而知民族奧區,斯為根極。雍州之地,東南至於華陰而止;梁州之地,東北至於華陽而止。就華山以定限,名其國土曰‘華’,則緣起如此也。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至於秦、漢,則朝鮮、越南皆為華民耕稼之鄉,‘華’之名於是始廣。‘華’本國名,非種族之號,然今世已為通語。世稱山東人為‘侉子’,‘侉’即‘華’之遺言矣。正言種族,宜就‘夏’稱,《說文》云:‘夏,中國之人也。’或言遠因大夏,此亦崑崙、華國同類。質以史書,‘夏’之為名,實因夏水而得。……‘夏’本族名,非都國之號,是故得言‘諸夏’。下逮劉季,撫有九共,與匈奴、西域相卻倚,聲教遠暨,復受‘漢族’之稱。此雖近起一王,不為典要;然漢家建國,自受封漢中始,於夏水則為同地,於華陽則為同州,用為通稱,適與本名符會。是故‘華’雲,‘夏’雲,‘漢’雲,隨舉一名,互攝三義。建‘漢’名以為族,而邦國之義斯在;建‘華’名以為國,而種族之義亦在。此‘中華民國’之所以謚也。”
章氏之言,過於艱澀,總而言之,“華”為國名,“夏”為族名,與“漢”字之名,三義互通。因此,“華夏”連稱,按照其弟子許壽裳的解釋,就是對民族主義最好的解釋,就可以為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在中國是適當的,在外國就不適當”之說做出最有力的證明。而“中華”之稱,既具莊嚴肅穆之狀,又與歷史上的“中華帝國”文脈相承,因此,“中華民國”就是最好最恰當的國號。
總之,在解釋為何使用“中華民國”這個稱呼為“國號”方面,孫中山和章太炎各自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具體而言,孫中山著重解決的是為何要用“民國”而非“共和國”,是側重於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而章太炎著重解決的是“中華”二字的文化淵源,是為新生的共和國尋求文化和傳統意義上的支撐,顯示其合法性和正統性。

雙十節

玉璽玉璽
“雙十節”源起於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乾支計為辛亥年,故名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在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湖北新軍中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乘機發動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轟轟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決定於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由於形勢瞬息變化,起義推遲。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預定起義的那一天,共進社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炸彈時不慎爆炸,湖廣總督下令閉城搜查,漢口和武昌的起義指揮機關遭到破壞,一些起義領導人被捕、被殺或避匿。在這種情況下,新軍各標營中革命士兵開始主動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工程第八營幾乎同時發動,各標營繼起,經一夜苦戰,11日晨革命軍占領總督署,全城光復,首義成功。漢陽、漢口也先後為革命軍占領。11日,起義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議局,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參與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革命黨的領袖們未親身參加起義,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士兵對自己掌握政權沒有信心,清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槍口逼迫下任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發布文電,號召各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而奮鬥。11月,湖北軍政府公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它是全國第一個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擬定的地方憲法。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鬥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國共談判

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有利於人民的決議,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國民黨雖然也宣布批准政協決議,但提出許多保留條件。接著,在3月間召開的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上則公然不承認政協會議的約束力,繼續鼓吹一黨專政。同時對全國人民要求遵守政協決議和反對內戰的活動橫加破壞鎮壓,製造了“較場口事件”、“李聞血案”及“下關慘案”等流血事件。
1946年5月,國民政府從重慶還都南京,國共談判也轉到南京舉行。蔣介石藉口共產黨拒絕從蘇北、皖北等地撤退,公然調集二十萬軍隊,於6月大舉圍攻以宣化店為中心的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
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令。百萬雄師強渡長江,摧毀了國民黨軍的防線,於23日解放南京。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一屆反動政府垮台,宣告國民黨在大陸二十二年統治的結束。接著,解放軍攻占上海、杭州、南昌、武漢等城市,共殲滅國民黨軍四十三萬餘人,取得了渡江戰役的勝利。殘餘的國民黨軍隊紛紛退向兩廣、西南、西北及台灣等地。蔣介石從幕後走到前台,在廣州成立國民黨非常委員會,直接掌握軍政大權,後又退到四川,企圖負隅頑抗。為了徹底消滅國民黨反動派,人民解放軍分路展開追殲戰,席捲兩廣、福建、西南及西北地區。在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的形勢下,綏遠新疆湖南雲南等省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通電起義。蔣介石將政府遷至台灣省,仍沿用“中華民國”,但實際領土只有台彭諸島。至今仍然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