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四句

唱四句是福建地方的特色民俗之一,又叫說四句,也可以叫做唱詩,廣泛地存在於八閩大地的各處。

介紹

解釋

唱四句是福建地方的特色民俗之一,又叫說四句,也可以叫做唱詩,廣泛地存在於八閩大地的各處。

唱四句是人們寄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頌揚,對喜慶日子表達自己心中歡快的一種形式。在閩南地區的喜宴上,人們常常會通過唱四句來表達對新人的祝福。在福州,唱四句被稱為唱詩,是人們在新春佳節表達對新年新氣象新生活的美好祝願。而在閩中地區,人們在鬧元宵花燈時會通過對唱四句好話,來表達對雙方彼此的美好祝福。

表達方式

唱四句的方式很多,祝唱,對唱。內容不一,但是要求都是祝福祝願等好話。對唱四句的話,一方唱出,另一方必須接唱,如果接不好,或者沒接成,則眾人噓聲一片後就是痛快的大笑。圖的是歡快,接不上的也不丟人。

唱四句一般是類似7字絕句的古體詩,故也稱唱詩。要求押韻,工整,內容大方得體。在嚴格意義上說,唱四句不是要求7個字,而是7個語調(這與閩俗歌唱的關係緊密),字數在7到9字。字數比調多時,需要將一拍變半拍容下。

民俗

在閩中地區的鄉下,將近元宵時,有的氏族村莊會組織家家戶戶糊紙龍,一家一截,然後以氏族拼裝成一條龍。組成龍燈後,就會由女性在前方舉花燈,男性舉龍燈(龍燈每截下方均有木棍支撐)遊行在村村之間,從祖宅出發,游龍會來到鄉鎮府,學校,商鋪,完成後回歸龍巢。想要龍來拜年,只需要在門口擺上一八仙桌,鋪上紅布,點上蠟燭,把要送給這些辛苦舉龍的漢子們的禮物放於桌上,這稱為“接龍”。龍頭看到就會會意來到你家門前,舞起龍頭,給你拜年。不論你是否邀請,龍在還未到的時候,你就必須開始放鞭炮慶祝歡迎。現在,龍在給你家拜年時,都是鞭炮轟鳴,禮花綻放。你便可以通過鞭炮聲了解游龍行至哪裡,而做好自己的準備了。游龍所至,前方必要火銃鳴示,民眾夾道歡迎,熱鬧非凡!

而在龍頭舞動,給你拜年之前,文化水平較高的就必須出來唱四句了!雙方都會有所準備,游龍一方會出一人先唱,以地方特色的語調唱詩,而如果接龍一方接唱成功,雙方都會很開心,而舞龍頭者就會更賣力地舞動,煞是好看。而接龍一方接的不好,舞龍放不滿意,就會有噓聲。或者重新對唱,或者草草比劃,龍頭稍稍示意後,游龍便會離去。

龍來拜,則這年好運連連,家庭幸福生意興隆,官運亨通。龍遊走,則好運流失,世事不濟。所以在對唱四句是很有講究的。唱四句內包含著巨大的民俗文化內涵,話題風趣,祝福歡慶,很有一番風味!

唱四句內容還有很多,望知道的人多多補充,不要讓我們的民俗文化流失在歲月的風塵大流中……

圖形資料之後補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