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2.12 --- 1882.4.19),英國的博物學家,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曾乘貝格爾號艦作了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等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出版《物種起源》這一划時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09年 --1882年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09年 -- 1882年

達爾文,全名: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英語: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年2月12日1882年4月19日),又譯達爾溫,是一位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達爾文早期因地質學研究而著名,而後又提出科學證據,證明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到了1930年代,達爾文的理論成為對演化機制的主要詮釋,並成為現代演化思想的基礎,在科學上可對生物多樣性進行一致且合理的解釋,是現今生物學的基石。

人物生平

1809年2月12日, 達爾文誕生在這幢房裡。1809年2月12日, 達爾文誕生在這幢房裡。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一個小鎮——施魯斯伯里。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裡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但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到醫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採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於1828年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達爾文對神學院的神創論等謬說十分厭煩,他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大量的自然科學書籍。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達爾文在1825年當了一個夏季的見習醫生,協助他的父親為蕭布夏郡的窮人看病。當年秋天,他進入了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達爾文對外科手術感到厭惡,並且忽略了他的醫學課業。不過他從約翰·愛德蒙斯頓(John Edmonstone)那裡學到動物標本的剝製技術(taxidermy),而且這位被解放的黑奴,也教導他許多關於南美熱帶雨林的傳說。在後來的《人類起源》一書中,達爾文引用了這段經驗,解釋歐洲人與黑人之間雖然外表差異很大,實際上卻非常親近。

進入大學第二年,他加入了布里尼學會(Plinian Society),這是一個專注於博物學的學生團體,並且成為羅伯特·愛德蒙·葛蘭特(Robert Edmund Grant)門下的學生。葛蘭特是一位拉馬克主義的擁護者,拉馬克主義主張演化來自後天所得到的特徵,這種由拉馬克所提出的思想,曾經出現在達爾文祖父的著作中。之後達爾文進入葛蘭特的研究團隊,在佛斯灣(Firth of Forth)潮間帶研究海生動物的生命周期。這些研究建立了同源器官的證據。同源指的是所有動物所擁有的相似器官,並顯示他們源自共同祖先。

1827年3月,達爾文在布里尼學會發表他的發現,內容是說牡蠣殼中所常見的黑色物體,是一種水蛭(skate leech)的卵。他也上了羅伯特·詹姆森(Robert Jameson)的課程,學習地層地質學,以及植物的分類。並且協助愛丁堡大學博物館的大規模收集工作,這間博物館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後來他的父親因為不滿兒子在課業上沒有進展,將達爾文送入劍橋大學基督學院就讀人文學士(Bachelor of Arts)課程,並期望他成為一位擁有不錯收入的聖公會牧師。然而達爾文卻喜愛騎術與射箭勝過讀書,而且非常喜歡與他的表親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比賽收集甲蟲。後來福克斯介紹達爾文認識約翰·史帝文斯·亨斯洛。他是一位植物學教授,也是甲蟲的專家。不久之後達爾文加入了亨斯洛的博物學課程,並成為亨斯洛最喜愛的徒弟,被導師稱為“走在亨斯洛身旁的人”。

達爾文的夫人Emma Wedgwood.達爾文的夫人Emma Wedgwood.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裡,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裡邊蠕動,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為“達爾文”。

當考試接近的時候,達爾文私下接受亨斯洛的指導,但也同時將重心放在課業。達爾文尤其熱衷於威廉·裴利(William Paley)的著作,包括論證神必定存在的《目的論的證明》(teleological argument)。在1831年2月的期末,他在神學上的表現優異,而古典學、數學、物理學也能應付。在178個過關名單中排名第10。

住宿需求使達爾文繼續留在劍橋直到6月。他接受亨斯洛的勸告,並未馬上投入神職工作。並受到亞歷山大·馮·洪堡所寫的《個人記述》啟發,他決定和一些同學在畢業後前往馬德拉群島研究熱帶博物學。在準備中達爾文加入亞當塞·吉威克(Adam Sedgwick)的地質學課程,協助研究威爾斯的地層。與朋友待在巴爾茅斯(Barmouth)兩周后,他回到家中尋找一封來自亨斯洛的信件。亨斯洛認為達爾文是一位適任的博物學家,並推薦他以無支薪職位跟隨貝格爾號的船長羅伯特·費茲羅伊(Robert FitzRoy)。當時費茲羅伊正準備在4周后前往南美洲探險,並繪製當地航海圖。達爾文的父親原本反對這個為期兩年的旅程,認為這只是浪費時間。不過後來卻被他妻子的弟弟約書亞·威治伍德二世所說服,同意他兒子參加航程。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55年Charles Darwin 達爾文 1855年.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依然熱衷於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這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的環球考察,達爾文經人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環球考察活動。

達爾文每到一地總要進行認真的考察研究,採訪當地的居民,有時請他們當嚮導,爬山涉水,採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他白天收集穀類岩石標本、動物化石,晚上又忙著記錄收集經過。1832年1月,“貝格爾”號停泊在大西洋中維德角群島的聖地亞哥島。水兵們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達爾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著地質錘,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標本。

1832年2月底,“貝格爾”號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向船長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當他們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時,達爾文意外地在山頂上發現了貝殼化石。經過反覆思索,他終於明白了地殼升降的道理。南美洲等地大量的物種變異的事實,使他對《聖經》產生了懷疑。通過對採集到的各種動物標本和化石進行比較和分析,他進而認識到物種是可變的。由此,他逐步擺脫了神創論的束縛,堅定地走上了相信科學和追求真理的道路。

“貝格爾號”軍艦“貝格爾號”軍艦

後來,達爾文又隨船橫渡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836年10月回到英國。在歷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中,達爾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回國之後,他一面整理這些資料,一面又深入實踐,同時,查閱大量書籍,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尋找根據。1842年,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而寫成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在這部書里,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演變過程。

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標幟著進化論的正式確立。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衊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

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指出: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達爾文畫像達爾文畫像
緊接著,達爾文又開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的寫作,以不可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他的進化論觀點,提出物種的變異和遺傳、生物的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的重要論點,並很快出版這部巨著。晚年的達爾文,儘管體弱多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寫作,連續出版了《人類的由來》等很多著作。達爾文本人認為“他一生中主要的樂趣和唯一的事業”,是他的科學著作。還有一些在旅行中直接考察得到的最重要的科學成果,如:達爾文本人所寫的著名的《考察日記》和《貝格爾號地質學》、《貝格爾號的動物學》等。在他的著作中,具有特別重大歷史意義的是《物種起源》,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理論的逐步發展過程。《物種起源》的出版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大事,因為《物種起源》的出版標幟著十九世紀絕大多數有學問的人對生物界和人類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物種起源》的出版,引起造化論者和具有目的論情緒的科學家們(而這些人卻是占絕大多數)對達爾文學說的猛烈攻擊,也引起維護達爾文主義的相應鬥爭,積極參加這一鬥爭的除達爾文本人外還有進步的博物學家;他們到處都成為達爾文學說的熱烈擁護者。

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因病逝世,人們把他的遺體安葬在牛頓的墓旁,以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敬仰。

進化論

“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

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解釋,推翻了特創論等唯心主義形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個革命變革。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產生背景

在文藝復興以及思想啟蒙之後,現代科學的理性思維已經建立起來。達爾文的時代是十九世紀中後期,正是走出蒙提,提倡科學的前一階段,在思想和理性上,為達爾文創立自然選擇進化論提供了思想依據;而青年時的遠遊,則為他積累了大量的實據,引發了他關於物種進化的思考並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要點

他認為,生物之間存在著生存鬥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者則被淘汰,這就是自然的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以上三點,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在基因學誕生之生,為此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

也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過度繁殖(基礎)

2、生存鬥爭(手段) 生物與無機環境的鬥爭 ;種內鬥爭 ;種間鬥爭

3、遺傳變異(內因) 不利變異 ;有利變異 (保留)

4、適者生存(結果)

影響

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學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說取代地心說,否定了人類位於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結;第二次就是進化論,把人類拉到了與普通生物同樣的層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與人類有了或遠或近的血緣關係,徹底打破了人類自高自大,一神之下,眾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慶幸的是,達爾文已經不是在中世紀了,所以他沒有受到布魯諾的待遇,民眾仍然給了極高的評價,即使是宗教,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寬容,當然,這與當時宗教權力遠不如中世紀有關。

有關爭論

爭論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科學界的內部爭論,一方面是科學界以外的宗教與進化論爭論。

在科學界內部,沒有進化論是否成立的爭論和質疑,進化的事實早已確鑿無疑地證明了進化論的成立,但是,在具體的進化形式和原因中,依然爭議不斷,如漸變與突變的爭議(這個已經不爭了,進化速度因條件不同而不同)、人類進化歷程的爭議、宗教與科學的爭論,這是民眾感受最多的部分,也是爭論最有影響力的領域。因為民眾專業的生物學知識很貧乏,中學時代我們學到的只是研究的結論,而沒有專業的解釋,因此,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則慣於歪曲生物學和進化論,把進化論描述為非科學的、蠻橫的、可笑的、無證據的或者是捏造的。

人物年表

1809年2月12日查爾斯·達爾文出生在英國施魯斯伯里鎮。
1817年媽媽去世。
1817年~1825年在施魯斯伯里私立中學就讀。
1825年~1827年在蘇格蘭愛丁堡大學攻讀醫學。
1828年~1831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就讀。
1831年~1836年隨貝格爾號軍艦環球考察。
1837年開始寫作第一本物種演變筆記。
1838年閱讀托馬斯·馬爾薩斯的著作《人口論》。
1839年1月,與愛瑪·韋奇伍德結婚;12月,兒子威廉出生;嚴重疾病的第一階段。
1839年~1843年編纂五卷本巨著《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動物志》。
1842年移居到倫敦郊外的達溫宅。
1842~1846年撰寫三卷本著作《貝格爾號航行期內的地質學》。
1844年撰寫未發表的闡述進化論的論文。
1846年~1855年就藤壺問題進行研究寫作。
1848年父親去世;健康狀況不佳並持續很長時間。女兒安妮去世。
1855年開始撰寫關於進化論的主要著作。
1858年倫敦林奈學會宣讀達爾文和華萊士合作的關於進化論的論文。
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
1860年英國科學促進會年會在牛津大學關於進化問題的大辯論。
1863年~1865年病情延續。
1868年發表《家養動物和培育植物的變異》。
19世紀70年代發表五部關於植物的著作。
1871年發表《人類起源和性選擇》。
1872年發表《人類和動物情感的表達》
1881年發表關於蚯蚓的著作。
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在達溫宅逝世;厚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顆生物學巨星隕落了。

人物著作

《物種起源》(或譯為《物種原始》)(全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之物種起源論》)

1859年版《物種起源》1859年10月英語版 《物種起源》

(英文:《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或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是達爾文論述生物演化的重要著作,出版於1859年。該書大概是19世紀最具爭議的著作,其中的觀點大多數為當今的科學界普遍接受。

人物名言

人生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著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敢於浪費哪怕一個鐘頭時間的人,說明他還不懂得珍惜時間的全部價值。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
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時間。
我的生活過得像鐘錶的機器那樣有規則,當我的生命告終時,我就會停在一處不動了。

思想

壽命的縮短與思想的虛耗成正比。
我一貫力求思想不受束縛。
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
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科學的愛好;思索問題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蒐集事實上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我在科學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績,都只是由於長期思索,忍耐和勤奮而獲得的。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著你從危險峽谷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談到名聲、榮譽、快樂、財富這些東西,如果同友情相比,它們都是塵土……

科學

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無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無知者才會自信地斷言,科學永遠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不要因為長期埋頭科學,而失去對生活、對美、對待詩意的感受能力。
我在科學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績,都只是由於長期思索,忍耐和勤奮而獲得的。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蒐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我能成為一個科學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科學的愛好;思索問題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蒐集事實上的勤勉;一種創造力和豐富的常識。
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的規律或結論。

勤奮

我在科學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績,都只是由於長期思索,忍耐和勤奮而獲得的。
如果說我有什麼功績的話,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結果,而是勤奮有毅力的結果。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愛惜每一分鐘。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蒐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人物影響

(圖)當時別人諷刺達爾文的漫畫當時別人諷刺達爾文的漫畫

達爾文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劃時代貢獻、為人類科學事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前景,因此,1882年4月19日當他逝世以後,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學界偉大人物牛頓的墓旁,享受著一個自然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作為一個不求功名但具創造性氣質的人,達爾文迴避了對其理論的爭議。當宗教狂熱者攻擊進化論與《聖經》的創世說相違背時,達爾文為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寫了另外幾本書。《人類的由來和性選擇》一書報告了人類自較低的生命形式進化而來的證據,報告了動物和人類心理過程相似性的證據,還報告了進化過程中自然選擇的證據。

心理學史家D.舒爾茨在1981年評論道:“在達爾文的理論中,物種進化的心理因素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他經常引證人類和動物的意識反應。由於心理學與進化論中的意識相一致,因此心理學不得不接受這一進化的觀點。”

馬克思說,《物種起源》本書實際上也為歷史上的階級鬥爭提供了“自然科學根據”。

恩格斯則將達爾文的進化論與細胞學說和質量守恆定律並稱為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除了生物學外,他的理論對人類學、心理學及哲學的發展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人物評價

1達爾文著名的《物種起源》

沒有人覺得把提出動搖了基督教世界的學說的人埋在大教堂里有何不妥。《時報》甚至評論說:“該大教堂需要這個葬禮甚於該葬禮需要大教堂。”進化論與基督教的衝突似乎已成為歷史。英國基督教領袖們乘機在世人面前展示他們的寬容。

《旗幟報》宣稱:“真正的基督徒能夠像接受天文學和地質學一樣接受進化論的主要科學事實,而不會對更古老和珍貴的信仰產生任何偏見。”高教會派的報紙《晨報》聲稱:“我們無法欣賞他的理論的全部,但是我們能夠敬佩他的生活。”

《教會時報》則乾脆說達爾文是一名“基督教紳士”。幾年之後,開始出現謠言聲稱達爾文臨終懺悔放棄了進化論,這個謠言至今還能在傳教宣傳品中看到。

事實上達爾文死時不僅不信神,甚至對基督教極其反感。他生前不願公開他的宗教立場,一方面是因為他不願參與爭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認為不信神的立場只適合於有教養的人,讓普通大眾接受無神論的時機還不成熟。但是在私下場合,達爾文並不隱瞞他反對基督教的立場。這有他晚年寫的自傳為證。在自傳中,他用一章專門闡述自己的信仰,批駁各種有關上帝存在的證據,認為沒有任何理由相信上帝存在,並介紹了自己唾棄基督教的經過。他甚至抨擊基督教的教義“真是一種可咒詛的教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