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河戲

盱河戲

旴河戲的音樂屬多聲腔休系,以唱高腔為主,結合唱崑腔、彈腔(皮黃)、還吸收了極少量的民歌小調。

盱河戲,流傳於廣昌縣境的一個古老劇種。別名大戲土戲。盱河戲發祥於甘竹鎮,原先專唱高腔,後與皮黃諸腔

盱河戲盱河戲
相結合,遂形成以唱皮黃腔為主,兼唱高腔崑腔的大型劇種。因該劇種只流行於盱河流域,1981年正式定名為盱河戲,並建立了廣昌縣盱河戲劇團。主要招式有起霸、撈劍尋月金錢跑馬、觀音觀掌、落馬擒王、團牌擺陣、長棍開操、花槍對打等。其特點為,原專唱高腔,後以唱皮黃腔為主,表演豪放而凝重,熾烈而規範,是古老而傳統的民間藝術。重視面部的表情——“八掛”的功夫,強調眼神的表現,有“對眼”、“笑眼”、“威眼”、“媚眼”等眼法。

特色

任何一個劇種的確立,都有其獨特的音樂唱腔和表演程式。廣昌旴河戲在這兩方面都呈現出獨特的

盱河戲盱河戲開演
風采。旴河戲的音樂屬多聲腔休系,以唱高腔為主,結合唱崑腔彈腔(皮黃)、還吸收了極少量的民歌小調。旦河戲高腔,曲調蒼健激越,典雅醇麗,悠揚清雅,悅耳動聽。據考證,旴河戲高腔保留了明朝“四大唱腔”之一的海鹽腔的遺音,它的曲牌有兩面三刀大類:一類為受海鹽腔浸染過的弋陽腔、青陽腔曲版,在韻味上靠近海鹽腔;另一類是一完整保留的海鹽腔曲牌,“山坡羊”、“下山虎”等12支曲牌,婉轉纏綿,華麗典雅,在對古典戲研究上,有至為重大的學術研究價值,引起了音樂、歌舞、電視製作、戲劇等各專業界人偏愛和器重,被引用、移植的各類作品逐日增多,逐漸被觀(聽)眾所接受。
旴河戲有獨特的的臉譜和表演程式。最初的演出形式是全部角色都戴面具,酷似儺舞的表演,故稱儺戲,剛勁粗獷,熾熱奔放。後來卸下面具(部分角色仍保留面具),在真臉上化妝,臉譜獨特,保留了原始的遺風餘韻。表演行當由早期的三生、三旦、三花臉組成,稱“九門樓”。以後生、旦花臉各增一角色,發展“十二門樓”。舞台美術最早為一桌二椅,以布幔代城樓的裝置。專業劇團成立後,舞美裝置有布景、有燈光、有道具,虛實結合,效果更為逼真。
廣昌旴河戲,作為百花園中的藝術奇葩,散發著泥土的芬香,有著無限美好的前景。願這塊源旴蓮鄉而屬於祖國、屬於民族的傳統瑰寶,光芒四射,綿延不斷。

表演程式

盱河戲的表演熾熱、豪放,顯露出儺舞的遺風。由於長期作為宗族性的演出,因而形成了一

盱河戲召開盱河戲研討會
整套規範、凝重的表演程式,且因戲各異、均有名目。

起霸──盱河戲稱之為“跳合”。在“急急風”鑼經中上場,接“擺格”、“演身段”、“扯四門”、“拉盔”、“拉甲”、“扎袖”(或加“擦須”)等身段表演,然後再定場“表白”。在“起霸”中,聽穿服飾不同(著大靠、著軟靠、著半邊靠、半邊蟒),對身段表演的處理也不同。

撈劍尋月──盱河戲武打招式。佩長劍者乘對方不備,悄悄拔劍而猛襲之。左掌握劍柄,用巧勁扭動,甩出大劍絲花,就勢交劍柄轉藏身後,右手旋臂於背後接執劍柄,左掌退抓鞘口,右手將劍抽出,劍尖朝下作弧線運動,尖下柄上剛成垂直時,右腕用力下按,劍尖猛然上挑,虛晃一圈,造成刀光劍影,並直刺對方要害。這一招式可見於《叭蠟廟》賀仁傑。不佩劍者,仿此套數作相同動作。

金錢跑馬──盱河戲武打招式。短打中,兵器(多為匕首)脫手落地,敵對雙方同時搶先奪取兵器時所用的身段和步法。例如《武松打店》中孫二娘以匕首暗刺武松,被武松抓住手腕,強扭反刺,孫則奮力回扭。爭奪中匕首插入地面(合板),孫欲拔起,被武松猛拉後退,同時,武松亦因勢失控仰身後跌,孫乘機撲向匕首。武松情急之下急以右腿微屈穩住身軀,隨即雙腳交叉一跳,出右腳平地伸直,身軀前栽,同時出右手伸前與右腳尖齊,利用左腿的後蹬力,驅使全身平穩輕捷勢同滑雪溜冰直線疾射,先達目標。這一行進距離,通常在四、五尺之間。如舞台鋪有地毯,有礙牛皮靴底的滑行,這一招式即以其它動作替換。

觀音觀掌──盱河戲武打招式。徒手短打中,出擊者首先佯裝不欲打鬥,以水袖或衣

盱河戲廣昌盱河戲
襟掩住右手,面帶微笑,左手相應作斯文瀟灑的動作。突然一個急轉身360度,同時右手拂開水袖或衣襟,亮出巴掌,五指伸直併攏,掌心向內置於胸口,作即將猛力下劈狀,而兩腿交叉,兩膝微屈向外,略似盤腿坐蓮,故名。

落馬擒王──盱河戲武打招式。常用於長靠戲。例如《羅成降唐》中,羅成與尉遲恭交鋒時,尉一鞭擊向羅之頭部,羅成耍雉尾“鳳點頭”躲開;尉第二鞭擊向羅之腰部,羅以槍格鞭,同時側身前俯作“鞍里藏身”;緊接尉第三鞭已到,羅佯裝被擊,突然急轉180度“硬殭屍”落地(馬),尉一驚,收鞭前視;與此同時,羅“硬殭屍”落地卻收腿坐起改成“劈叉”,隨即躍起,乘其不備,直取尉遲恭。這一招式,講究落地時需要靠旗分向鋪開,雉尾伸直平落,收腿改“劈叉”時講究動作迅速不露坐改痕跡。

團牌擺陣、長棍開操、花槍對打──盱河戲中操兵演陣的幾個群體場面。見盱河戲傳統劇目劉家《孟戲》《如珠生反》一折:由長棍手四員,團牌手四員,花槍手(女將)四員,表演長棍、團牌、花槍的各種單操、對操和混合對操等布陣演習。在民間燈彩鑼鼓“蛤蟆跳井”和嗩吶曲牌“陰陽別”的伴奏下,各種兵器的操練動作和進退迂迴的調度方位,均極矯健利索,洗鍊規整。這一場面,舞蹈風味特強,大異於廝殺搏鬥的喧囂氣氛和強鑼重鼓的緊張節奏。

盱河戲還特別重視“八掛”的功夫(即面部的表情),尤其強調眼神的作用。其眼法有:“對眼”、“分眼”、“瞞眼”、“曹眼”、“威眼”、“冷眼”、“笑眼”、“媚眼”等。

傳統劇目

盱河戲的傳統劇目,現僅發現《孟姜女》《目連救母》兩種是唱高腔的。盱河戲

盱河戲廣昌孟戲《姜女送衣》
皮黃腔由其他劇種傳入,其劇目和唱腔與宜黃戲的皮黃是一致的。

據廣昌縣甘竹舍上曾氏族譜、甘竹大路背劉氏族譜和曾以清公祠內木匾記載: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甘竹舍上曾家出現了一個專演《孟姜女》的宗族戲班──孟戲班。 明弘治年間(1488-1505),甘竹大路背劉家又興起了另一種《孟戲》宗族戲班──劉家孟戲班。曾、劉兩家戲班儘管《孟戲》腳本截然不同(曾家《孟戲》為六十四出關目的二夜本, 劉家《孟戲》為七十齣關目的三夜本),但兩個戲班均用盱河高腔演唱, 都是每年正月演一次,用於本宗族的酬神祭祖之用。所不同的是:曾家唱腔一唱眾和,以鑼鼓伴奏;劉家唱腔,多在後句下半句幫腔,用小鑼小鼓過門,用廣昌官話道白,雜白混唱。據調查考證,《孟戲》高腔有一部分是明代南戲海鹽腔的遺音。後業,甘竹舍上曾家又分支黃泥排和赤溪兩處,成立兩個孟戲班,遂成鼎足而立的三個孟戲班社。劉家孟戲班原也不接受外姓參加演出,迨至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始吸收外姓人參加劉家孟戲班演出。
甘竹《孟戲》班社一直只唱盱河高腔,不唱其它腔調。但到道光年間,在廖、王兩姓合組的唱皮黃腔的“合盛班”、大株職業戲班以及其它的影響下,民間戲班紛紛成立,他們還請京劇漢劇祁劇撫河戲等劇種的師傅傳授劇目,《孟戲》班社才開始兼唱彈腔、吹腔等聲腔,成為一個以孟戲為基調,也演唱高腔崑腔彈腔、吹腔等諸腔的地方大劇種。

發展

廣昌盱河戲源遠流長。創始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歷經近六百年延續至今,

盱河戲盱河戲
為全國眾多古老劇種藝齡最長者之一。清末民初,地方戲逐漸衰落。解放後,廣昌專業劇團著手對《孟戲》挖掘搶救,級組強音樂工作者記譜。1962年集中全縣民間藝人,研究講座廣昌地方戲。甘竹老藝人排演《孟戲》,專業劇團派人繼承學習。“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止研演活動。1980年《孟戲》再度復甦,以《姜女送衣》《滴血尋夫》兩個折子戲,參加全省部分古老劇種匯演。1981年4月,經省文化廳批准,廣昌地方戲正式定名為“旴河戲”,原縣採茶劇團改為“旦河戲劇團”,為僵演唱旴河戲的唯一專業劇團。1982年10月,在文化部、中國戲劇家協會、省文化廳、中國劇協江西分會主辦的“紀念湯顯祖逝世366周年”大會上,廣昌旦河劇團改編演出了湯氏原著怨撒金錢》,獲得國內外戲劇專家的極高讚許。大會專門開闢了“旴河戲展覽演出專場”,展演了《畫橋分別》、《姜女送衣》和《滴血尋夫》。1984年,省戲曲研究所攝製了在老藝人指導下、原貌演出的傳統代表劇目《長城記》(劉家三夜連台本)的錄像磁帶。該磁帶已存入國家藝術之一——海鹽腔,廣昌旴河戲《長城記》被送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