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

古代戲曲劇種名。明末清初流行於陝西、甘肅一帶。清乾隆間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認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廣東的西秦戲,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西府秦腔又名“西路秦腔”,因流行於關中西府地區而得名,故有“西路戲”、“西秦腔”之稱。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古代戲曲劇種名。 明末清初流行於陝西 、甘肅一帶。 清乾隆間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認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 廣東 的西秦戲,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西府秦腔 又名“西路秦腔”,因流行於關中西府地區而得名,故有“西路戲”、“西秦腔”之稱。

簡介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又稱“西路秦腔”、“西府亂彈”,民間俗稱“桄桄”。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流行於關中西府地區,所以定名為“西府秦腔”。盛行於鳳翔、寶雞;流行於千陽隴縣太白、鳳縣、扶風、岐山、眉縣、武功、漢中、安康、耀縣、富平;並且流傳至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河北、濟南、重慶、湖北、廣州等地。

據西府秦腔名老藝人孫雙錢的口述得知西府秦腔在明朝末年已有班社的演出活動。清道光至光緒年間為西府秦腔的昌盛時期,僅西府10餘縣,即有100多班社流動演出,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個“饃饃班”之說。
西府秦腔唱腔細膩清朗,委婉動聽。除板腔體外,仍保留了較多的“秦吹腔”。並運用了“二黃”調、“勾腔”及“羅羅”腔等,以豐富自己的唱腔。據老藝人李嘉寶講:“西府班社有個規矩:所聘請演員、文武場面人,要求既會‘秦腔’,又要會‘秦吹腔’,否則,一律拒聘。”

西府秦腔粗礦豪壯,唱腔講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虛,並有不少獨特技藝。如耍雙鞭、掄麻鞭、鞭掃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說。並講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淨,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臉兼演彩旦;臉譜化妝有突出的特點,粗直大方,注重輪廓,顯得莊重、魁偉,而又富於誇張浪漫色彩。

在樂器運用方面,文場以二弦為領奏,輔以月琴、板胡、笛子、嗩吶、唧吶等。民國初年又以板胡代替二弦為領奏樂器,並在各戲班推廣;武場面除與中路秦腔所用的鼓板銅器相同外,常配以社火鑼鼓。
西路秦腔發展至解放前夕,由於中路秦腔不斷發展,對西路秦腔影響很大,演員相繼改唱中路秦腔,並將西路唱腔融會其中。著名秦腔演員仁哲中即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長,成為獨具一格的“任派”唱腔。

中國成立後,1956年,西府秦腔老藝人張德民李嘉寶魏甲合孫雙錢等參加了陝西省第一界戲曲會演大會。分別演出了《太和城》、《打騾子》、《搬石頭》、《搜宮》、《王魁盤城》等折戲,均獲大會獎狀。同年8月寶雞專區召開16縣(市)名老藝人座談會,展覽演出《沙陀國》、《桑園會》、《時遷偷雞》、《古城會》等劇目;同時選拔20多名老藝人到西安獻演了《雙靈牌》、《諸葛亮撐船》、《伍員逃國》、《白馬坡》、《三義節》等40多出傳統折戲,受到普遍歡迎。

1958年後,西府秦腔已無正式班社存在,倖存的老藝人也都先後返鄉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

發展歷程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於明代末年已有班社演出活動,知名的戲班,為崇禎年間(1628—1644),組建於周至亞柏鎮譚家寨的張家班,傳班時間最久。早期的演出劇目有《求真經》、《對松關》、《節虎堂》、《六月亮月》等。(清末已失傳)清乾隆年間(1736—1795),西路秦腔還以“隴州腔”之名傳至中原,在祥符(今開封)一地和崑曲對台演出,宴席、喜慶多以隴州梆子充場(隴州即今之隴縣),深得當地民眾喜愛。(清乾隆李綠園《岐路燈》)乾隆三十六至三十八年(1771—1773)張家班還隨軍到四川的大、小金川,作過軍戲演出。
清代道光至光緒年間(1821—1908),為西府秦腔最盛時期,僅西府十餘縣,就有一百餘班社流動演出,曾有“四大班、八小班、七十二個鏌鏌班”之稱。光緒年間(1875—1908),還由各班社集資,在鳳翔南街修建了規模盛大的莊王廟,並成立了莊王會,由四大班長任大會長,八小班長任小會長,每年冬於莊王廟賽會演出一次,藝術高超的掛牌表彰,戲風不正的處以罰款或停演。四大班指眉縣堤塢村的華慶班(其時,周至張家班已轉售眉縣堤塢村張鴻德,改名為“華慶班”),虢鎮西堡子田家的義興班,東關閣底村王家的聚順班,岐山平湖村高家的永慶班。八小班為鳳翔的德娃班,隴縣的順義班(又名小張家班),寶雞的張萬班及廣順班、吉慶班、祥瑞班、正和班、芮家班等。七十二個饃饃班中,以金背鍋、楊進士、高三多、兔兒家等所建的班社較著名。從眉縣王長官寨戲樓題壁可知,僅光緒二西府秦腔年(1876)就有廣順班,順興班、吉慶班、華慶班、順義班等先後演出,可見演出活動的繁盛景況。除職業班外,還有各村鎮民間組織的自樂班(習稱“亂彈攤子”),採用廣場踏席、搭台或坐攤演出,每年大型廟會(如鳳翔的蘇公廟會、岐山的周公廟會)都要舉行賽演,參加班社可多達三至五個,通宵達旦,晝夜不息。職業班社流徙甘肅演出者甚多,同治五年(1866),周至李炳南還西抵甘肅天水,創建“鴻盛班”,傳班多年。這一時期的名藝人有光緒初年出現的周至雷大平(老生),以孔明、關公、岳飛戲見長,唱腔有絕調之稱;新潤子擅長刀馬旦和武旦,並善崑曲,時有“新潤子身帶多少寶,跑馬打揪實再超”的民諺;抱抱且以善唱、善做而有名,民間生動地描繪為“看了抱抱的《走雪》,做起活來不用歇”。除此,還有候大豹(花臉)、賈門兒(鬚生)、雷麻子(醜)、朱來娃(旦)、大品(生)、張奶奶(且)、賈關公(藝名)、陳志美(旦)等。演出的劇目主要有《藥茶計》、《雙貴圖》、《烈海駒》、《伯牙摔琴》、《兩合關》、《地風劍》、《全家福》、《忠孝圖》等,
光緒末年至民國初年,西府秦腔的一些戲班,因演出反映扶風張化龍領導農民反對官鹽加費鬥爭史實的戲《打鹽局》,遭到官府鎮壓、禁演,銳氣大減,四大班人員減少過半,戲曲活動出現了冷落局面。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隨著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難民流入西府境內,受豫劇、京劇在寶雞逐漸興起的影響,西府秦腔開始回升,湧現出一批藝人。有鬚生王彥魁、張德明、候烈(皇成)、魏根子、大元品(藝名)、司東紀、歐根娃、魏甲合、孫雙錢、張泰、柴娃子等,淨腳米留根、張大淨(名不祥)、寶雞張(外號)、謀娃、聶長、戴容、劉興漢等,旦腳香苓、李嘉寶、杜周寶、李貴亭、碎雞娃、莫糧、歐雙來、鄧桂(金鐘)、運娃子、醜寅、臘娃子等,小生李甲寅、孫樹娃、田濤、陳義等,琴師靳茂林、靳成俠等。民國二十九年(1940)以後,由於老藝人不斷謝世,又受西安易俗社改良秦腔影響,西府秦腔的唱腔和表演風格,日漸向西安秦腔靠近,甚至被取而代之。

1958年後,西府秦腔已無正式班社存在,倖存的老藝人也都先後返鄉改行。至此,中路秦腔取代西府秦腔而流行西府各地。

唱腔板路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唱腔板路有[大板](緊攔頭,三錘攔頭)、[拉錘](大起,二六板頭)、[潦子](尖板頭)、[二倒板]、[倒板序]、[浪頭帶板]、[雙錘板]等。終板有[齊板]、[留板]、[黃板]、[砸板]、[歇板];雜腔有佛號季子及吹腔、羅羅腔、勾腔、崑曲等。其中吹腔俗稱“唧吶腔”,一般除用於少數劇目的個別唱段外,還專門用來演出《打麵缸》、《曬鞋》等劇目。西府秦腔的唱腔特點是調平、音軟、深沉。“大板”尤為明顯,柔和中顯昂揚、蒼勁中見優雅。許多名唱段,吸收“勾腔”唱技,上句唱完緊接下句首腔,音樂間奏後,又重複下句首腔唱起,時時翻高,藝人叫作“架橋”。

西府秦腔唱腔細膩清朗,委婉動聽。除板腔體外,仍保留了較多的“秦吹腔”,並運用了“二黃”調、“勾腔”及“羅羅”腔等,以豐富自己的唱腔。據老藝人李嘉寶講:“西府班社有個規矩:所聘請演員、文武場面人,要求既會‘秦腔’,又要會‘秦吹腔’,否則,一律拒聘。”

西府秦腔粗礦豪壯,唱腔講究火而不爆,沉而不散;表演重虛,並有不少獨特技藝:如耍雙鞭、掄麻鞭、鞭掃靠旗、耍牙、打五雷碗等;角色分行,有四大行,七小行之說。並講究一角多能。如老生兼演大淨,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小花臉兼演彩旦;臉譜化妝有突出的特點,粗直大方,注重輪廓,顯得莊重、魁偉,而又富於誇張浪漫色彩。

在樂器運用方面,文場以二弦為領奏,輔以月琴、板胡、笛子、嗩吶、唧吶等。民國初年又以板胡代替二弦為領奏樂器,並在各戲班推廣;武場面除與中路秦腔所用的鼓板銅器相同外,常配以社火鑼鼓。
西路秦腔發展至解放前夕,由於中路秦腔不斷發展,對西路秦腔影響很大,演員相繼改唱中路秦腔,並將西路唱腔融會其中。著名秦腔演員仁哲中即是吸收了西路秦腔唱腔之長,成為獨具一格的"任派"唱腔。

腳色

腳色分行,設四大行、七小行,有鬚生、大花臉、二花臉、小生、小旦、老生、青衣、醜等。扮演講究一腳多能。老生兼演大淨,鬚生兼演小生,小旦兼演小生,武生兼演武丑,醜腳兼演老旦,小花臉兼演彩旦,已久成規例。

臉譜化妝

臉譜化妝大方,筆法粗直,注重輪廓,多呈額寬、腮寬的長方型臉堂。有整面畫、半臉畫和套畫(醜臉套花臉)。結合人物身份、個性、常於額部、兩鬢加畫物象一蠟燭、葫蘆、鳥兒、蛤蟆、蝎虎、鱔等,以增強象徵性。如楚霸王面譜:大黑臉,兩盾畫兩條蛟龍,魏虎面譜:大白臉,兩鬢畫兩隻桃兒,焦贊面譜,大黑臉,兩鬢畫兩個辣椒等。《黃河陣》中的燃燈佛,金臉,腦門上畫有蝴蝶,用棉花貼成燃燈,唱“燃燈在空氣中化蝴蝶”一句時,演員作“飛天”上下飄舞狀表演。

西府秦腔劇目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西府秦腔傳統劇目約有千本以上,但無劇本存留,僅靠藝人口述相傳。因而,失傳很多,據挖掘整理統計,現有600餘本。以“列國”、“三國”、及“說唐”戲居多。其次為歷史戲、民間故事戲,並有不少連台本戲。經常演出的有《破洪州》《斬黃袍》《太和城》《鴻門宴》《黃巢反唐》《潞安州》《石佛寺》《精忠保國》等,都是氣勢雄壯、激盪人心的劇目。清光緒年間,西府一些戲班,曾演出反映10餘萬農民反抗官府“官鹽加價”奮起鬥爭為內容的時裝戲《打鹽局》,受到民眾的歡迎。
西府秦腔劇目比較古老,據傳有《斷王霍霍》一劇,十分獨特,為其他各路秦腔所沒有。故事情節是劇中一女妖所變化的角色,扮演女妖的演員在演出中,乘機跑下舞台,並混跡婦女觀眾中,說笑逗趣,充當好人。其他角色相繼下台搜尋女妖,女妖發覺後,即在觀眾中穿行躲藏,直至逃上舞台,其他角色亦隨之追上,並捉住女妖使其露出真相全劇結束。這一劇目僅在旱情嚴重時演出,以示除妖斬魃。同時,劇目中還有比較特殊的戲,如《雙鉤魚》,反映前後兩個不同朝代的歷史事件,同一角色扮演兩個不同朝代的人物,且層次分明,有條不紊。

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西府秦腔老藝人張德民、李嘉寶、魏甲合、孫雙錢等參加了陝西省第一界戲曲會演大會。分別演出了《太和城》《打騾子》《搬石頭》《搜宮》《王魁盤城》等折戲,均獲大會獎狀。同年8月寶雞專區召開16縣(市)名老藝人座談會,展覽演出《沙陀國》、《桑園會》、《時遷偷雞》、《古城會》等劇目;同時選拔20多名老藝人到西安獻演了《雙靈牌》《諸葛亮撐船》《伍員逃國》《白馬坡》、《三義節》等40多出傳統折戲,受到普遍歡迎。

最早的班社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華慶班,是西路秦腔最早的班社。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周至舉人張附翱以樂戶蘭卿為主組成家庭戲班,名曰華慶班,亦稱張家班,為西路素腔形成發展的基礎,也是陝西最早歷史的秦腔班社。
張附翱,字於鵬,周至縣人,出身於世族家庭,曾祖父張詢,任山東僉事,父親張浚,任山西晉王府教授。張附翱明弘活十四年(1501)舉人,官居山東青州推官(管刑獄的宮),他赴任不久,便目睹官場一些貪食之徒,大肆剝削民膏民脂,回得家去,蓋偌大宅院,養偌大家口,重綢而臥.列鼎而食,百姓疾苦卻全然不顧。他任職期間,決心為民辦實事,奉公守法,勤政愛民,治獄明允,深得百蛀愛戴。但卻遭到青州太守及同僚的誣陷中傷,以及當地官戶們的極力反對,被罷官歸里。
張附翱喜愛秦腔,多才多藝。他回家後,與妻子王蘭卿琴瑟相處,情篤意深,以暖泉別墅為基地潛心地方戲曲、音樂的研究與實踐,並組織了以王蘭卿為主的家庭戲班——華慶班,白任班長。他不但會演戲,還會編戲、排戲、打鼓等。他的戲班不僅在周至、戶縣、眉縣以及省境內一些地方演出,還曾隨陝西鹽商、木商到過江浙一帶。當時關中名流學者如康海、王九思、張治道、胡蒙溪、何景明、王廷相、馬理、呂涇野等,都曾親臨觀光。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王蘭卿,周至縣城內樂戶王錦之女,自幼聰敏好學,性情貞良,七、八歲吹拉彈唱,所事皆通,與張附翱相交,誓以終身結為姻緣。張附翱被選為青州推官;曠久未歸,蘭卿在家事其父母,操持家務,格守婦職,從未怠懈。張附翱歸里,組織華慶班,王蘭卿為其骨幹,她唱做俱佳,其情感人,出色的表演藝術,為西府劇壇之冠,成為明代中葉最著名的秦腔女演員。
華慶班自明正德年間成立以後,經過幾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到了清康熙年間(1662一1722),實在難以支撐門面,就設法賣掉幾百年積累的戲箱子。張氏後代為了使祖傳家業不致中斷,提出了“賣箱子不買姓”的主張,經過幾年周折,終於找到了眉縣第五村叫張華的人家,兄弟倆都喜愛秦腔,且家底富裕,經介紹便買下了華慶班的戲箱,仍取名張家班。民國二十一年(1932),又易名華慶班。1949年解放後.華慶班由眉縣人民政府接管,與齊鎮友誼社合併為眉縣民眾劇團。
華慶斑歷史悠久,藝術力量雄厚,為西府秦腔四大名班之首。清雍正、乾隆年間,曾跟隨岳鍾琪部到四川大小金川演出。同治、光緒年間,張藝青派鬚生雷大同為領班,淨角才娃子,旦角省娃子、用娃子、八娃子、十娃子、臘娃子、王彥奎等一批名角協助,邀請丑角王碌,淨角麻娃、閻良,鬚生驢驢,正旦田玉華,花旦李四、季兒,武旦稍娃子,大淨趙卯卯,司鼓呂師,劉德華、劉儉兒,頭把弦鄭正等名家為演出骨幹。民國時期,邀名小生盧勤學,武生天靈,武丑常學等為演出台柱子。
鹹豐、同治年間,周至雷班長將“周至腔”與‘禮泉腔”柔和起來創造出自成一流的西路老生唱腔,並以扮演關公、岳飛、李白諸角為長。新潤子長於刀馬旦,喜唱吹腔與崑曲,時人歌贊曰:“新潤子身帶多少寶?《泅州》、《降香》、《收三宵》、《水漫金山》真好看,《跑馬》、《打秋》實在餡”。花醜丙賓、哀寶寶,武旦辛任定等亦甚出色。積累劇目上千個,僅列國、三國與西遊記故事劇就占四、五十本之多。尤以自創《跑馬》、《打鞦韆》、《騎駱駝》之特技,經常博得觀眾的掌聲和好評。

老藝人張德民

西府秦腔西府秦腔
張德明(1885—1975)西府秦腔演員、工鬚生。字保祥。陝西岐山縣故郡寺鄉人。從小家境貧窮,母親給人錐幫納底,父親賣菜為生,兒童時代就遭到了失學的痛苦。哥哥在寶雞“張萬家班”演戲。六歲時,他也要去學戲,哥哥罵他說:“咱媽生了咱倆,連一個有出息的都沒有!”張德明無法,只好回家。但學戲的意志,並沒有改變。不久,他又托一位柳班長說話,終於進了戲班。哥哥為他立了幾條規則:一、不準抽菸;二、不能賭錢;三、席不正不坐;四、不好的路不能走;五、不對的人不準交;六、一定要苦學成名,不能三心二意。他遵循哥哥的教誨,刻苦學藝,經過六年訓練,不管是提袍、甩袖、亮靴底、吹鬍子、瞪眼、耍紗帽翅、或是大翻、小翻、跌叉、吊毛,樣樣都會。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關中大飢,他轉入“天順科班”學戲。十五歲,一出《秦瓊賣娃》和一出《回西岐》唱紅了西鄉,洋縣、城固一帶。人們給他送個外號叫“黑炭娃”,稱他是唱、念、做俱佳的好“把式”。民國初年,返回岐山,長期擔任高家大班(名永順班)班長,長達二十餘年,聞名岐山、鳳翔、寶雞各縣,人稱“張班長”。1951年入岐山縣劇團從藝。

張德明自國小唱鬚生,喜歡演文戲。唱、念、做均有特長。他的作派,獨具一格,動作簡煉、乾淨、利落。該細的時候,表演得特別細膩;該粗的時候,毫不拖泥帶水。唱腔高昂、悠揚;道白極為清楚,抑、揚、頓、挫十分講究。他演出的《秦瓊表功》是一出很好的白口戲。念得字字清楚,句句有聲,通過幾長段有“金石之聲”的道白和簡煉、優美的身段、充分表現了秦瓊的俠義氣概。《斬韓信》是他拿手的唱功戲,充分展示了他唱腔高昂、悠揚的特點。此外,《拉騾子》、《白牙奉琴》,都有獨到之處。他能戲一百餘本,西府秦腔中的鬚生戲,他幾乎本本都會。

張德明德藝俱佳,一生授徒眾多,1956年還被邀請到陝西省戲曲劇院傳藝,給趙義平等人傳授了跑馬、打揪、騎駱駝等特技,並教習了《伯牙奉琴》等失傳劇目。他說:“我不把我這些東西趕快教給娃娃,就是死了,也合不上眼睛。”1956年退休回到岐山原籍,1975年病卒於家,終年九十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