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祁陽小調是一種有詞有曲、詞曲結合,結構完整,鏇律優美;有說有唱、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的一種地方色彩很濃的民間曲藝形式。祁陽小調流行於祁陽各地,尤以浯溪鎮、肖家村鎮、文明鋪鎮、黎家坪鎮、羊角塘鎮、潘市鎮、觀音灘鎮等地為盛。
其曲牌極為豐富,約有3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其唱詞屬民歌體,句子結構形式有:一種為正規句子,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或五字一句,四句一段;另一種為非正規句子,由長短句組成,唱詞靈活自由,多用口頭語。但不管哪種結構,其節奏都很分明。曲調結構形式,多為一段體,由上下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為一段構成。
其中有隻唱不說的,也有唱與韻白結合的,有似自由體小快板式進行的,還有個別的由A、B兩段體構成。祁陽小調的演唱形式小型靈活,一般為一人唱一人伴奏,動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男女二人邊歌邊舞,風趣活躍。由於祁陽小調有其獨特風格,1982年的《中國百科全書》已將它列為全國的一個曲種。
祁陽小調是湘南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曲藝,它的形成對當地音樂文化影響很大,也對全省的漢民族音樂文化具有廣泛的影響,祁陽小調是以唱為主,曲牌結合,說唱結合,演唱結合,唱伴結合,鏇律優美的一種湘南漢民族地方色彩濃郁的民問曲藝形式。它的形成和發展值得深入研究。
文化底蘊
在中國,知道“祁陽小調”的人不多,對其鏇律和風格特徵了解的人更是甚少。然而,大家對《瀏陽河》這首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的歌曲卻非常熟悉,而歌曲《瀏陽河》正是採用了“祁陽小調”音樂素材寫成的。因此,熟悉《瀏陽河》鏇律的人,對“祁陽小調”的鏇律及風格特徵也已不算陌生了。
據同治九年修訂的《祁陽縣誌》卷之二十二(風俗篇)記載,大約在明、清時期,湘南祁陽縣境內,就流傳一種民間曲藝,當地人也稱它為“小曲”。這種民間“小曲”,主要是以當地的民間音樂“山歌”和“花燈”為基礎,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和多代藝人們的傳承、改進後逐漸形成的。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有了說、唱結合;演、唱結合;唱、伴結合,以唱為主、結構相對完整,有獨特風格和地域特點的湘南漢民族民間曲藝形式。後來又稱之為“祁陽小調”。
原祁陽縣(1952年劃分為祁陽、祁東兩縣),是我國華南地區漢民族人口最稠密的人口大縣,如今兩縣的人口總計約為兩百多萬。這裡是湘南漢民族文化較發達的地區,自古崇尚詩書,文化深厚,人才輩出,特別是當地的音樂文化,具有十分濃郁的地域特色。因而,祁陽縣是湖南省曲藝、民歌大縣,這裡的曲藝和民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有曲藝和民歌之鄉之稱。祁陽人素有愛好歌唱和表演的文化習俗,在婚、喪喜事和民俗、禮儀活動中,他們主要通過演唱“祁陽小調”來渲染環境、烘托氣氛,示以慶賀。
如:曲藝歌曲中,講述談情戀愛的有《錁子調》、《五更留郎》、《美女郎君》、《灌米湯》、《引郎來》;相思煽情的有《玉美人得病》、《空相思》、《賞月》等;婚嫁討娶的,鬧新房》、《桂姑娘吵嫁》等;還有生產勞動中唱(或反映勞動生活)的有《賣雜貨》、《摘菜苔》、《兄妹生產》、《龔裁縫裁衣》、《補缸》等;算命的有《報八字》、《雙看相》等;歡慶戲鬧的有《耍燈調》、《龍燈調》等;拜訪、勸酒划拳的有《拜年歌。、《螃蟹調》、《十杯酒》等;還有對自然景觀描述的《四季花開》、《雪花飄》等……甚至相互鬥志,猜謎,打獵,懷古,徵兵,娛樂,遊戲,讀書放學都有特定的專用曲調,幾乎達到了無所不唱,無時無處不唱的地步。在湘南地區一直流傳著兩句民謠:“唱不過祁陽,打不過東安①”;“祁陽人‘在行②’,連哭都在唱”。在祁陽,人人都會唱歌,祁陽女子在哀悼祭祀和悲痛時,都常套著鏇律來哭訴、數落,用哭唱的方法表達其思想情感。
以上,說明了祁陽人有善歌、善於用歌唱形式抒發情感描繪事物的文化習俗和藝術才華,同時也說明了祁陽是一個有著豐厚音樂文化底蘊的地方。優美動聽的“祁陽小調”,體現了祁陽人的聰慧;是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樂觀向上精神的表現;是其地域文化積沉深厚和文明發達的象徵。“祁陽小調”主要是祁陽人們用來抒發情感、傾吐心聲,表達思想的產物,它以古樸、淳厚的文化方式,表達著當地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生活習性和意識觀念,更展示著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據當地老人回憶,在五、六十年代,祁陽縣各鄉鎮,隨處都能見到祁陽小調藝人們的演出,演唱“祁陽小調”的班、社盛行。當時,這種音樂文化現象,已形成了祁陽縣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和文化特色。在那個年代,許多祁陽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崇拜偶像,即:演唱“祁陽小調”的高手。他們對其偶像的崇拜,不亞於現代青年人對歌星的崇拜程度。藝人們走到哪裡,哪裡就熱鬧起來,崇拜者更是不怕勞累、不厭其煩地跟隨到哪裡。許多“祁陽小調”藝人,常年在各鄉鎮演出(每次都能受到熱情的款待),一年下來,有的演出上百次,他們通過傳藝來養家餬口,每演出一場,都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糧食或錢物。如今,卻難以見到此景了。
其分類
在祁陽全縣境內,“祁陽小調”的詞曲內容和演唱風格不盡相同,有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的產生,又促進了“祁陽小調”唱腔的發展。這種不同唱腔風格的形成,原因是複雜的,但主要是與地域不同和演唱者自身的文化素養差異有關。早先,“祁陽小調”唱腔和演唱流派大致可以以流經祁陽縣境內的湘江為界而劃分,流經祁陽境內段的湘江是西東走向,把祁陽縣分為南北兩部分,這樣“祁陽小調”也隨之有了南北兩大流派之說。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以弦樂為主,如二吸、月琴、三弦、揚琴、琵琶、紙胡等到,也有加入嗩吶、竹笛和適當的打擊樂器;演唱時,演員常以手持小瓷碟子、盅子或調羹等道具,伴隨著樂曲的節奏,邊唱邊擊,配合表演,很有特色。
傳統曲目
全縣13個區(鎮)都有祁陽小調的傳播。其中城關、文明鋪、黎家坪、羊角壙、潘家埠、蕭家村、觀音灘等幾個區(鎮)更為普遍。祁陽小調的曲牌豐富,大約有3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天》、《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曲調。
基本唱腔
“祁陽小調”基本唱腔大致分為:絲弦小調、花燈小調和牌子小調三大類唱腔。湘江南岸以演唱“絲弦小調”為主,稱為南派,主要流行於白水、肖家村、潘家埠、金洞等一帶。南派的基本唱腔特點是:細膩,唱詞文雅,以敘情、述事為主,演唱者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其代表人物為肖家村的楊梅生。湘江北岸以演唱“花燈小調”、“牌子小調”為主,故稱北派,主要流行於白地市、羊角塘、文明鋪、黎家坪等一帶。北派的基本唱腔風格:粗獷而奔放、聲情並茂,略帶粗俗,以搞笑、逗樂為主,其代表人物為黎家坪的朱敦祥、劉安生。後來,隨著跨地域的演唱漸漸頻繁,兩派相互影響、融合,南、北兩派的風格也就越來越相近,形成了今天廣義上的“祁陽小調”。“祁陽小調”傳統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由一人演唱(邊拉邊唱,以坐唱為主)或兩人(一女一男,女的主唱,男的拉琴配唱)演唱。經後來發展,也有由四人或多人演唱,每次因演唱的人數不同,其表演風格也就各異。
“絲弦小調”是以絲弦樂器伴奏的一種小調,如:皮琴(當地稱法,似京胡,後改當地叫的大筒即二胡)、揚琴、月琴、琵琶、三弦,偶爾也使用竹笛,故稱之為絲弦小調。“絲弦小調”的曲調抒情優美,常由一人坐著演唱,多人伴奏,演唱時動作少,面部表情豐富。其唱詞較長、十分文雅,常常帶有故事情節,敘事抒情結合,結構嚴謹。“絲弦小調”是由曲牌體結合而成,含單曲體結構和聯曲體結構兩種,以單曲體結構見多,通常一個曲牌為一首歌曲或一個曲目;如:《一匹綢。、《喜報三元》、《九連環》。聯曲體結構如:《雁兒傳書》“花燈小調”主要是指演唱祁陽“花鼓燈”所使用的曲調,也叫小調子。其曲調簡單,結構短小,熱情奔放,歡快活潑。其唱詞,以情節變化而即興發揮,靈活多變,幽默風趣,如:《耍花燈》、《彩龍船》。“花燈小調”常用鑼鼓、嗩吶開場和間奏。一般由一男一女演唱,男扮丑角,女扮旦角(以花、小旦為主),女拿手絹,男拿紙扇對演,邊舞邊唱,動作多,幅度大,表演生動有趣。如:《出門調》、《對子調》。
“牌子小調”是曲調最為豐富、最具代表性的小調。一個曲牌就是一個曲調,基本為一段體結構,每個曲調內容不盡相同,如:《十杯酒》、《螃蟹調》。其唱詞較規整,五、七字句為多,四句為一段,也有少許長短句交錯進行。這種小調的演唱形式和唱腔風格,一般由一男一女配合進行,男演員坐著拉琴,女演員站著演唱,手裡常打著碟子(一種專用的小碗碟)來伴唱。演唱以男女對唱形式為主,重在面部的表情,動作幅度很小。
基本調式
“祁陽小調”的曲牌、曲調,十分豐富,大約有近4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祁陽小調”,音樂鏇律豐富多彩、美妙動聽,都由民族五聲調式構成,以五聲宮、商、徵調式為多,其次為五聲羽調式,而五聲角調式用得最少。
如:《鄉里婆進城》、《勸皮(南路)》、《反哀川》、《沙河沙》都為宮調式;《補碗(一)、(二)、(三)》、《回娘家(一)》、《走場調》、《三更天》、《獨坐繡樓》都為商調式;《叫五更》、《拜年歌》、《娘送女》、《對子調(一)》、《一匹綢》、《九連環》都為徵調式;《桂姑娘吵嫁》、《裹腳調》為羽調式等。由於“祁陽小調”是在當地“山歌”、“花鼓燈調”等地方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祁陽小調”與“祁陽山歌”和“祁陽花燈”在調式、音調、內容和演唱風格上都有很多類似之處。隨著歷代藝人們對“祁陽小調”的傳唱和改進,使得“祁陽小調”逐漸形成了以唱為主;唱中有說;唱、說結合的地方民間曲藝形式。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文化工作者,特別是以蔣鍾譜為代表的音樂專乾們,他們在對“祁陽小調”進行蒐集和整理的同時,也對“祁陽小調”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以“祁陽小調”為素材,創作出了大量具有“祁陽小調”韻味的新的歌曲作品。其中,特別是反映新人、新事和歌頌國家發展變化的新作品為多。如:1980年由蔣鍾譜作詞作曲的《姑嫂磨豆腐》;1982年由王青偉作詞、蔣鍾譜作曲的表演唱《祁陽米粉香》;2000年由馮國喜、蔣鍾譜詞,蔣鍾譜作曲的《地花情》。這些作品既保留了濃郁的地方風味,又使用了新的歌曲創作技法,朗朗上口,優美動聽,因而很受當地民眾的喜愛。這些作品還分別在當時的文藝匯演中獲獎,並在當時的湖南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經過地方文化工作者的蒐集和整理,“祁陽小調”已被列入《中國地方曲藝品種》之中。
“祁陽小調”詞句結構長短句不一,多種多樣,且襯詞極為豐富;唱詞隨意性很大、多般即興發揮、常常是在不同的場合中,見到什麼就唱什麼,隨機應變性強,逗趣取樂。因而,不同“小曲”中的唱詞,其內容的差別是很大的。“祁陽小調”歌曲中的唱詞內容,大都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和揭示。其中,又以反應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家庭瑣事等為多,而對男女間愛情的描述更是居於首位。
表演形式
“祁陽小調”在表演的人數和表演的形式上,不同時期,變化很大,由早期一人演唱,發展到現在的二人或多人演唱。早期演唱人數少,且比較單一,完全由一個男性來完成。由一男演唱男、女兩個聲部,扮男、女不同角色。演唱中,演員的聲音時高、時低,用聲音高、低與真假的變化來塑造男、女不同角色。演唱“祁陽小調”的藝人,表演能力都很強,表情十分豐富,塑造形象逼真,幽默詼諧,擅長搞笑。
其中,模仿女聲的演唱,最具特色,也最受民眾歡迎。“祁陽小調”經過發展,演變為男、女二位演員演唱已有較長時期。後來,經當地文化工作者的創新和改進,為了能獲得一定的效果,在人數上將兩人表演,改為女聲小組表演或男、女多人表演等形式了。
例一:解放前夕,由一個人來演唱祁陽小調的代表人物有楊梅生(公元1879—1961、4、14),他也是在祁陽小調藝人中,最具有影響的代表人物,祁陽肖家村下白田村人。楊梅生出生在一個窮私塾先生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有較好的文化功底,嗓子好,教過書。後因病,腿殘,棄教從藝,在祁陽小調演唱上,造詣很深,對祁陽小調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楊梅生擅長演唱祁陽絲弦小調,1956年,曾在湖南省農村民眾藝術觀摩會演上,演唱《鬧五更》,獲優秀演出獎,並拍成電影紀錄片。
例二:五十年代的朱敦祥、朱美秀父女,是“祁陽小調”男、女兩人演唱的代表,也是當時祁陽小調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這些藝人在當地影響很大,深受廣大民眾的好評,曾在1956年4月,參加了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演唱了“祁陽小調”中的《兄妹生產》、《五更留郎》受到好評。並在同年11月20號,參加了湖南省農村民眾藝術觀摩會演的演出,朱美秀獲一等獎,朱敦祥獲二等獎。例三:為了參加1995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表演唱大賽,新編的祁陽小調《夜宵歌》(賀政貴詞,蔣鍾譜曲),採用女聲小組演唱形式,最終獲得了大賽一等獎。
藝術風格
流行於湖南祁陽、祁東、零陵、衡陽一帶。據清代祁陽縣誌記載,在明、清之際該曲種已流行民間。早先以流經祁陽縣境的湘江為界分為南北兩派,湘江以南有演唱絲弦小調為主的南派,風格細膩;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燈小調為主的北派,風格粗獷。後來在互相交流影響的過程中融合一起。
祁陽小調早期的演唱形式和風格較單一,只唱不說,並且只一人在台上表演,由一人邊拉(二胡)邊唱,以坐唱為主,偶爾也站著清唱或在台上來回走動清唱。以後逐步發展成為以唱為主、說唱結合、多人組合的演唱形式和風格。解放初期,祁陽小調的演唱,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男的伴奏,同時也唱)的形式。
隨著演唱的逐步發展,也有了男女對唱、坐唱、走唱、邊舞邊唱、小樂隊伴奏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演唱的劇情內容也逐步豐富起來了,見什麼唱什麼,最後到了無所不說、無所不唱的程度。表演時,女演員常拿手絹或小碗碟作為道具,男生在表演時,有時矮墩步圍著女生轉來轉去。偶爾有些類似於東北二人轉的表演。
對其傳承的思考
上級有關部門以及祁陽縣政府和縣文化部門對拯救“祁陽小調”十分重視,積極組織人員進行研究,正在進行申報“祁陽小調”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在蒐集、挖掘、整理、繼承、改編創作和發展“祁陽小調”等方面,新文化工作者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蔣鍾譜、陳利民、雷雨人、楊珪、雷馳風、桂華月、傅連生等。蔣鍾譜(1934年-)五十年代初就在祁陽文化館工作,並長期從事民間音樂的蒐集工作。他與雷雨人、楊珪等人於1955年、1962年、1979年,先後三次對“祁陽小調”進行了蒐集,對“祁陽小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祁陽小調”的蒐集和整理並彙編成冊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在全國範圍內,有效地推廣和宣傳了“祁陽小調”,他運用“祁陽小調”的音樂素材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作品。
然而,儘管當地文化部門對“祁陽小調”十分重視,文化館的同志也進行了蒐集和整理,並採取了一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傳承和保護作用。但是,現在“祁陽小調”的狀況,與我國許多地方的民間音樂一樣,處於衰退和瀕臨失傳的狀況。
如:在祁陽、祁東和相鄰的零陵區的城鎮和村莊,過去那種隨著舞龍、耍獅隊伍一起演唱“祁陽小調”的表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常見,九十年代初,還能見到。之後,因演出隊伍龐大、操辦繁瑣、難於款待;加上在改革開放經濟大潮的促動下,農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造成了農村人口的大量流失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使得這種較大場面的舞龍、耍獅和演唱“祁陽小調”的活動,目前已是到了即將消亡的程度。
另外,隨著農村新娛樂文化的形成,電視、網路在農村的出現,農村的生活習慣,娛樂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不再依賴傳統文化和習俗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沒有精力和心思去舞龍、耍獅和演唱“祁陽小調”。改革開放以來,在現代經濟發展浪潮的衝擊和新文化大環境的影響下,演唱、學習和欣賞“祁陽小調”的人逐漸少了,這也是“祁陽小調”逐漸衰退的主要原因。
記得前不久,再次踏入祁陽各鄉鎮採風時,卻很難見到從前的那種情景,當地的一些年輕人甚至於對“祁陽小調”完全不了解,一問三不知。許多老藝人也先後離世,且在逝世前,都沒有培養自己傳藝的接班人,“祁陽小調”的班、社團活動和演唱大都停止,目前在當地的各項活動中,多是邀請放電影和演唱流行歌曲,就連西洋銅管樂隊,也唱起了主角。而邀請“祁陽小調”班子演唱卻已很少了。
傳承的問題凸現出來,如再不加以保護,“祁陽小調”這一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間曲藝品種,將面臨消亡的命運。加之,先前蒐集的“祁陽小調”資料,受到當時設備落後和各方麵條件的影響,特別是錄音設備簡陋的限制,所蒐集的資料一是很不完整,二是不能久藏,許多資料存在已經開始老化或不能再使用等問題。如今重新對“祁陽小調”進行全方位深入細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緊迫的。特別是對“祁陽小調”的原聲資料的收集,對健在的老藝人,進行搶救性的錄音、攝像,形成較完整的聲響資料和影像資料,使之保存下來,已迫在眉睫。
在此懇切希望,國家對地方寶貴的文化資源,加大力度予以保護,給予更多扶持的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協作;要制定更為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案;由政府出面,建立“祁陽小調”專門的班、社或團隊,保存下來,並進行推廣性的演出;在保承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祁陽小調”進一步的改革和向前發展;投入相應的經費;建立一定規模的研究隊伍等措施。使對“祁陽小調”的研究,能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為建設好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豐富健康的娛樂文化生活;提高中國民眾整體的文化素養;繼承和弘揚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做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唱詞鑑賞
《叫五更》的唱詞1:
一更里來正好(又)貪眠,
忽聽得蚊蟲鬧喧天,
那蚊蟲(啊),你在外面叫(哎),
奴在繡房聽(呃),叫得奴家好傷心、痛心,
枕邊奴的恩情,越叫越傷心(哪),
越叫越傷心(哪)……。
《娘送女》的唱詞2:
綠豆開花從蒂起,
我娘(呀)養我(哎喲哎喲支)是條龍(呀衣呀衣荷
咳衣衣乃衣喲哎喲哎呀衣支),
是條龍(呀衣呀衣荷咳荷咳)!
《桂姑娘吵嫁》的唱詞3:
奴在繡房繡花綾,叫一聲桂妹子我的女,
繡來繡去悶沉沉,說話欠聰明,
小奴家想嫁人,欠聰明,
我的(那個)媽媽娘哎,年紀輕輕嫁個什麼人,
小奴家想嫁人(哪),嫁人還要兩三春(哪),
想嫁人,兩三春,
我的(那個)媽媽娘哎,嫁人(那個)還要兩三春,
奴家想嫁人。兩三春。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