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

永州北部的祁陽廣泛流傳著一種民間小曲。這種民間小同,經過長期演變和發展,形成了有詞有曲,詞曲結合,結構完整,鏇律優美;有說有唱,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的一種地方色彩很濃的民間曲藝形式。人們通常叫它"祁陽小調"。

基本信息

簡介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是一種有有曲、詞曲結合,結構完整,鏇律優美;有說有唱、說唱結合,以唱為主的一種地方色彩很濃的民間曲藝形式。祁陽小調流行於祁陽各地,尤以浯溪鎮、肖家村鎮、文明鋪鎮黎家坪鎮、羊角塘鎮、潘市鎮、觀音灘鎮等地為盛。

其曲牌極為豐富,約有3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其唱詞屬民歌體,句子結構形式有:一種為正規句子,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或五字一句,四句一段;另一種為非正規句子,由長短句組成,唱詞靈活自由,多用口頭語。但不管哪種結構,其節奏都很分明。曲調結構形式,多為一段體,由上下兩個樂句或四個樂句為一段構成。

其中有隻唱不說的,也有唱與韻白結合的,有似自由體小快板式進行的,還有個別的由A、B兩段體構成。祁陽小調的演唱形式小型靈活,一般為一人唱一人伴奏,動作不大,主要靠面部表情;也有男女二人邊歌邊舞,風趣活躍。由於祁陽小調有其獨特風格,1982年的《中國百科全書》已將它列為全國的一個曲種。

祁陽小調是湘南地區最受歡迎的地方曲藝,它的形成對當地音樂文化影響很大,也對全省的漢民族音樂文化具有廣泛的影響,祁陽小調是以唱為主,曲牌結合,說唱結合,演唱結合,唱伴結合,鏇律優美的一種湘南漢民族地方色彩濃郁的民問曲藝形式。它的形成和發展值得深入研究。

文化底蘊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在中國,知道“祁陽小調”的人不多,對其鏇律和風格特徵了解的人更是甚少。然而,大家對《瀏陽河》這首廣泛流傳、膾炙人口的歌曲卻非常熟悉,而歌曲《瀏陽河》正是採用了“祁陽小調”音樂素材寫成的。因此,熟悉《瀏陽河》鏇律的人,對“祁陽小調”的鏇律及風格特徵也已不算陌生了。

據同治九年修訂的《祁陽縣誌》卷之二十二(風俗篇)記載,大約在明、清時期,湘南祁陽縣境內,就流傳一種民間曲藝,當地人也稱它為“小曲”。這種民間“小曲”,主要是以當地的民間音樂“山歌”和“花燈”為基礎,經過不同時期的發展和多代藝人們的傳承、改進後逐漸形成的。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有了說、唱結合;演、唱結合;唱、伴結合,以唱為主、結構相對完整,有獨特風格和地域特點的湘南漢民族民間曲藝形式。後來又稱之為“祁陽小調”。

原祁陽縣(1952年劃分為祁陽、祁東兩縣),是我國華南地區漢民族人口最稠密的人口大縣,如今兩縣的人口總計約為兩百多萬。這裡是湘南漢民族文化較發達的地區,自古崇尚詩書,文化深厚,人才輩出,特別是當地的音樂文化,具有十分濃郁的地域特色。因而,祁陽縣是湖南省曲藝、民歌大縣,這裡的曲藝和民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有曲藝和民歌之鄉之稱。祁陽人素有愛好歌唱和表演的文化習俗,在婚、喪喜事和民俗、禮儀活動中,他們主要通過演唱“祁陽小調”來渲染環境、烘托氣氛,示以慶賀。

如:曲藝歌曲中,講述談情戀愛的有《錁子調》、《五更留郎》、《美女郎君》、《灌米湯》、《引郎來》;相思煽情的有《玉美人得病》、《空相思》、《賞月》等;婚嫁討娶的,鬧新房》、《桂姑娘吵嫁》等;還有生產勞動中唱(或反映勞動生活)的有《賣雜貨》、《摘菜苔》、《兄妹生產》、《龔裁縫裁衣》、《補缸》等;算命的有《報八字》、《雙看相》等;歡慶戲鬧的有《耍燈調》、《龍燈調》等;拜訪、勸酒划拳的有《拜年歌。、《螃蟹調》、《十杯酒》等;還有對自然景觀描述的《四季花開》、《雪花飄》等……甚至相互鬥志,猜謎,打獵,懷古,徵兵,娛樂,遊戲,讀書放學都有特定的專用曲調,幾乎達到了無所不唱,無時無處不唱的地步。在湘南地區一直流傳著兩句民謠:“唱不過祁陽,打不過東安①”;“祁陽人‘在行②’,連哭都在唱”。在祁陽,人人都會唱歌,祁陽女子在哀悼祭祀和悲痛時,都常套著鏇律來哭訴、數落,用哭唱的方法表達其思想情感。

以上,說明了祁陽人有善歌、善於用歌唱形式抒發情感描繪事物的文化習俗和藝術才華,同時也說明了祁陽是一個有著豐厚音樂文化底蘊的地方。優美動聽的“祁陽小調”,體現了祁陽人的聰慧;是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樂觀向上精神的表現;是其地域文化積沉深厚和文明發達的象徵。“祁陽小調”主要是祁陽人們用來抒發情感、傾吐心聲,表達思想的產物,它以古樸、淳厚的文化方式,表達著當地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生活習性和意識觀念,更展示著當地獨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據當地老人回憶,在五、六十年代,祁陽縣各鄉鎮,隨處都能見到祁陽小調藝人們的演出,演唱“祁陽小調”的班、社盛行。當時,這種音樂文化現象,已形成了祁陽縣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和文化特色。在那個年代,許多祁陽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崇拜偶像,即:演唱“祁陽小調”的高手。他們對其偶像的崇拜,不亞於現代青年人對歌星的崇拜程度。藝人們走到哪裡,哪裡就熱鬧起來,崇拜者更是不怕勞累、不厭其煩地跟隨到哪裡。許多“祁陽小調”藝人,常年在各鄉鎮演出(每次都能受到熱情的款待),一年下來,有的演出上百次,他們通過傳藝來養家餬口,每演出一場,都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糧食或錢物。如今,卻難以見到此景了。

其分類

在祁陽全縣境內,“祁陽小調”的詞曲內容和演唱風格不盡相同,有不同的流派,不同流派的產生,又促進了“祁陽小調”唱腔的發展。這種不同唱腔風格的形成,原因是複雜的,但主要是與地域不同和演唱者自身的文化素養差異有關。早先,“祁陽小調”唱腔和演唱流派大致可以以流經祁陽縣境內的湘江為界而劃分,流經祁陽境內段的湘江是西東走向,把祁陽縣分為南北兩部分,這樣“祁陽小調”也隨之有了南北兩大流派之說。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以弦樂為主,如二吸、月琴三弦揚琴、琵琶、紙胡等到,也有加入嗩吶、竹笛和適當的打擊樂器;演唱時,演員常以手持小瓷碟子、盅子或調羹等道具,伴隨著樂曲的節奏,邊唱邊擊,配合表演,很有特色。

傳統曲目

全縣13個區(鎮)都有祁陽小調的傳播。其中城關、文明鋪、黎家坪、羊角壙、潘家埠、蕭家村、觀音灘等幾個區(鎮)更為普遍。祁陽小調的曲牌豐富,大約有3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天》、《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曲調。

基本唱腔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基本唱腔大致分為:絲弦小調、花燈小調和牌子小調三大類唱腔。湘江南岸以演唱“絲弦小調”為主,稱為南派,主要流行於白水、肖家村、潘家埠、金洞等一帶。南派的基本唱腔特點是:細膩,唱詞文雅,以敘情、述事為主,演唱者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其代表人物為肖家村的楊梅生。湘江北岸以演唱“花燈小調”、“牌子小調”為主,故稱北派,主要流行於白地市、羊角塘、文明鋪、黎家坪等一帶。北派的基本唱腔風格:粗獷而奔放、聲情並茂,略帶粗俗,以搞笑、逗樂為主,其代表人物為黎家坪的朱敦祥、劉安生。後來,隨著跨地域的演唱漸漸頻繁,兩派相互影響、融合,南、北兩派的風格也就越來越相近,形成了今天廣義上的“祁陽小調”。“祁陽小調”傳統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由一人演唱(邊拉邊唱,以坐唱為主)或兩人(一女一男,女的主唱,男的拉琴配唱)演唱。經後來發展,也有由四人或多人演唱,每次因演唱的人數不同,其表演風格也就各異。

“絲弦小調”是以絲弦樂器伴奏的一種小調,如:皮琴(當地稱法,似京胡,後改當地叫的大筒即二胡)、揚琴、月琴、琵琶、三弦,偶爾也使用竹笛,故稱之為絲弦小調。“絲弦小調”的曲調抒情優美,常由一人坐著演唱,多人伴奏,演唱時動作少,面部表情豐富。其唱詞較長、十分文雅,常常帶有故事情節,敘事抒情結合,結構嚴謹。“絲弦小調”是由曲牌體結合而成,含單曲體結構和聯曲體結構兩種,以單曲體結構見多,通常一個曲牌為一首歌曲或一個曲目;如:《一匹綢。、《喜報三元》、《九連環》。聯曲體結構如:《雁兒傳書》“花燈小調”主要是指演唱祁陽“花鼓燈”所使用的曲調,也叫小調子。其曲調簡單,結構短小,熱情奔放,歡快活潑。其唱詞,以情節變化而即興發揮,靈活多變,幽默風趣,如:《耍花燈》、《彩龍船》。“花燈小調”常用鑼鼓、嗩吶開場和間奏。一般由一男一女演唱,男扮丑角,女扮旦角(以花、小旦為主),女拿手絹,男拿紙扇對演,邊舞邊唱,動作多,幅度大,表演生動有趣。如:《出門調》、《對子調》。

“牌子小調”是曲調最為豐富、最具代表性的小調。一個曲牌就是一個曲調,基本為一段體結構,每個曲調內容不盡相同,如:《十杯酒》、《螃蟹調》。其唱詞較規整,五、七字句為多,四句為一段,也有少許長短句交錯進行。這種小調的演唱形式和唱腔風格,一般由一男一女配合進行,男演員坐著拉琴,女演員站著演唱,手裡常打著碟子(一種專用的小碗碟)來伴唱。演唱以男女對唱形式為主,重在面部的表情,動作幅度很小。

基本調式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的曲牌、曲調,十分豐富,大約有近400來個。流傳較廣的有《四季花開》、《十月花開》、《三杯酒》、《討學錢》、《摘菜苔》、《送金花》、,走場調》、,五更留郎》、《鬧五更》等。“祁陽小調”,音樂鏇律豐富多彩、美妙動聽,都由民族五聲調式構成,以五聲宮、商、徵調式為多,其次為五聲羽調式,而五聲角調式用得最少。

如:《鄉里婆進城》、《勸皮(南路)》、《反哀川》、《沙河沙》都為宮調式;《補碗(一)、(二)、(三)》、《回娘家(一)》、《走場調》、《三更天》、《獨坐繡樓》都為商調式;《叫五更》、《拜年歌》、《娘送女》、《對子調(一)》、《一匹綢》、《九連環》都為徵調式;《桂姑娘吵嫁》、《裹腳調》為羽調式等。由於“祁陽小調”是在當地“山歌”、“花鼓燈調”等地方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祁陽小調”與“祁陽山歌”和“祁陽花燈”在調式、音調、內容和演唱風格上都有很多類似之處。隨著歷代藝人們對“祁陽小調”的傳唱和改進,使得“祁陽小調”逐漸形成了以唱為主;唱中有說;唱、說結合的地方民間曲藝形式。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文化工作者,特別是以蔣鍾譜為代表的音樂專乾們,他們在對“祁陽小調”進行蒐集和整理的同時,也對“祁陽小調”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們以“祁陽小調”為素材,創作出了大量具有“祁陽小調”韻味的新的歌曲作品。其中,特別是反映新人、新事和歌頌國家發展變化的新作品為多。如:1980年由蔣鍾譜作詞作曲的《姑嫂磨豆腐》;1982年由王青偉作詞、蔣鍾譜作曲的表演唱《祁陽米粉香》;2000年由馮國喜、蔣鍾譜詞,蔣鍾譜作曲的《地花情》。這些作品既保留了濃郁的地方風味,又使用了新的歌曲創作技法,朗朗上口,優美動聽,因而很受當地民眾的喜愛。這些作品還分別在當時的文藝匯演中獲獎,並在當時的湖南人民廣播電台播放。經過地方文化工作者的蒐集和整理,“祁陽小調”已被列入《中國地方曲藝品種》之中。

“祁陽小調”詞句結構長短句不一,多種多樣,且襯詞極為豐富;唱詞隨意性很大、多般即興發揮、常常是在不同的場合中,見到什麼就唱什麼,隨機應變性強,逗趣取樂。因而,不同“小曲”中的唱詞,其內容的差別是很大的。“祁陽小調”歌曲中的唱詞內容,大都是對現實生活的描述和揭示。其中,又以反應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家庭瑣事等為多,而對男女間愛情的描述更是居於首位。

表演形式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祁陽小調”在表演的人數和表演的形式上,不同時期,變化很大,由早期一人演唱,發展到現在的二人或多人演唱。早期演唱人數少,且比較單一,完全由一個男性來完成。由一男演唱男、女兩個聲部,扮男、女不同角色。演唱中,演員的聲音時高、時低,用聲音高、低與真假的變化來塑造男、女不同角色。演唱“祁陽小調”的藝人,表演能力都很強,表情十分豐富,塑造形象逼真,幽默詼諧,擅長搞笑。

其中,模仿女聲的演唱,最具特色,也最受民眾歡迎。“祁陽小調”經過發展,演變為男、女二位演員演唱已有較長時期。後來,經當地文化工作者的創新和改進,為了能獲得一定的效果,在人數上將兩人表演,改為女聲小組表演或男、女多人表演等形式了。

例一:解放前夕,由一個人來演唱祁陽小調的代表人物有楊梅生(公元1879—1961、4、14),他也是在祁陽小調藝人中,最具有影響的代表人物,祁陽肖家村下白田村人。楊梅生出生在一個窮私塾先生家庭,自幼聰明好學,有較好的文化功底,嗓子好,教過書。後因病,腿殘,棄教從藝,在祁陽小調演唱上,造詣很深,對祁陽小調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楊梅生擅長演唱祁陽絲弦小調,1956年,曾在湖南省農村民眾藝術觀摩會演上,演唱《鬧五更》,獲優秀演出獎,並拍成電影紀錄片。

例二:五十年代的朱敦祥、朱美秀父女,是“祁陽小調”男、女兩人演唱的代表,也是當時祁陽小調北派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這些藝人在當地影響很大,深受廣大民眾的好評,曾在1956年4月,參加了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演唱了“祁陽小調”中的《兄妹生產》、《五更留郎》受到好評。並在同年11月20號,參加了湖南省農村民眾藝術觀摩會演的演出,朱美秀獲一等獎,朱敦祥獲二等獎。例三:為了參加1995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表演唱大賽,新編的祁陽小調《夜宵歌》(賀政貴詞,蔣鍾譜曲),採用女聲小組演唱形式,最終獲得了大賽一等獎。

藝術風格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流行於湖南祁陽、祁東、零陵、衡陽一帶。據清代祁陽縣誌記載,在明、清之際該曲種已流行民間。早先以流經祁陽縣境的湘江為界分為南北兩派,湘江以南有演唱絲弦小調為主的南派,風格細膩;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燈小調為主的北派,風格粗獷。後來在互相交流影響的過程中融合一起。

祁陽小調早期的演唱形式和風格較單一,只唱不說,並且只一人在台上表演,由一人邊拉(二胡)邊唱,以坐唱為主,偶爾也站著清唱或在台上來回走動清唱。以後逐步發展成為以唱為主、說唱結合、多人組合的演唱形式和風格。解放初期,祁陽小調的演唱,一般是一人演唱、一人伴奏(男的伴奏,同時也唱)的形式。

隨著演唱的逐步發展,也有了男女對唱、坐唱、走唱、邊舞邊唱、小樂隊伴奏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演唱的劇情內容也逐步豐富起來了,見什麼唱什麼,最後到了無所不說、無所不唱的程度。表演時,女演員常拿手絹或小碗碟作為道具,男生在表演時,有時矮墩步圍著女生轉來轉去。偶爾有些類似於東北二人轉的表演。

對其傳承的思考

祁陽小調祁陽小調

上級有關部門以及祁陽縣政府和縣文化部門對拯救“祁陽小調”十分重視,積極組織人員進行研究,正在進行申報“祁陽小調”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作。在蒐集、挖掘、整理、繼承、改編創作和發展“祁陽小調”等方面,新文化工作者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蔣鍾譜、陳利民、雷雨人、楊珪、雷馳風、桂華月、傅連生等。蔣鍾譜(1934年-)五十年代初就在祁陽文化館工作,並長期從事民間音樂的蒐集工作。他與雷雨人、楊珪等人於1955年、1962年、1979年,先後三次對“祁陽小調”進行了蒐集,對“祁陽小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祁陽小調”的蒐集和整理並彙編成冊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在全國範圍內,有效地推廣和宣傳了“祁陽小調”,他運用“祁陽小調”的音樂素材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作品。

然而,儘管當地文化部門對“祁陽小調”十分重視,文化館的同志也進行了蒐集和整理,並採取了一些措施,也起到了一定的傳承和保護作用。但是,現在“祁陽小調”的狀況,與我國許多地方的民間音樂一樣,處於衰退和瀕臨失傳的狀況。

如:在祁陽、祁東和相鄰的零陵區的城鎮和村莊,過去那種隨著舞龍、耍獅隊伍一起演唱“祁陽小調”的表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常見,九十年代初,還能見到。之後,因演出隊伍龐大、操辦繁瑣、難於款待;加上在改革開放經濟大潮的促動下,農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造成了農村人口的大量流失等諸多原因的影響,使得這種較大場面的舞龍、耍獅和演唱“祁陽小調”的活動,目前已是到了即將消亡的程度。

另外,隨著農村新娛樂文化的形成,電視、網路在農村的出現,農村的生活習慣,娛樂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人們不再依賴傳統文化和習俗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沒有精力和心思去舞龍、耍獅和演唱“祁陽小調”。改革開放以來,在現代經濟發展浪潮的衝擊和新文化大環境的影響下,演唱、學習和欣賞“祁陽小調”的人逐漸少了,這也是“祁陽小調”逐漸衰退的主要原因。

記得前不久,再次踏入祁陽各鄉鎮採風時,卻很難見到從前的那種情景,當地的一些年輕人甚至於對“祁陽小調”完全不了解,一問三不知。許多老藝人也先後離世,且在逝世前,都沒有培養自己傳藝的接班人,“祁陽小調”的班、社團活動和演唱大都停止,目前在當地的各項活動中,多是邀請放電影和演唱流行歌曲,就連西洋銅管樂隊,也唱起了主角。而邀請“祁陽小調”班子演唱卻已很少了。

傳承的問題凸現出來,如再不加以保護,“祁陽小調”這一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間曲藝品種,將面臨消亡的命運。加之,先前蒐集的“祁陽小調”資料,受到當時設備落後和各方麵條件的影響,特別是錄音設備簡陋的限制,所蒐集的資料一是很不完整,二是不能久藏,許多資料存在已經開始老化或不能再使用等問題。如今重新對“祁陽小調”進行全方位深入細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和緊迫的。特別是對“祁陽小調”的原聲資料的收集,對健在的老藝人,進行搶救性的錄音、攝像,形成較完整的聲響資料和影像資料,使之保存下來,已迫在眉睫。

在此懇切希望,國家對地方寶貴的文化資源,加大力度予以保護,給予更多扶持的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大力協作;要制定更為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案;由政府出面,建立“祁陽小調”專門的班、社或團隊,保存下來,並進行推廣性的演出;在保承的基礎上,積極推動“祁陽小調”進一步的改革和向前發展;投入相應的經費;建立一定規模的研究隊伍等措施。使對“祁陽小調”的研究,能在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為建設好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豐富健康的娛樂文化生活;提高中國民眾整體的文化素養;繼承和弘揚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做出新的、應有的貢獻。

唱詞鑑賞

祁陽小調《叫五更》祁陽小調《叫五更》

叫五更》的唱詞1:

一更里來正好(又)貪眠,

忽聽得蚊蟲鬧喧天,

那蚊蟲(啊),你在外面叫(哎),

奴在繡房聽(呃),叫得奴家好傷心、痛心,

邊奴的恩情,越叫越傷心(哪),

越叫越傷心(哪)……。

《娘送女》的唱詞2:

綠豆開花從蒂起,

我娘(呀)養我(哎喲哎喲支)是條龍(呀衣呀衣荷

咳衣衣乃衣喲哎喲哎呀衣支),

是條龍(呀衣呀衣荷咳荷咳)!

《桂姑娘吵嫁》的唱詞3:

奴在繡房繡花綾,叫一聲桂妹子我的女,

繡來繡去悶沉沉,說話欠聰明,

小奴家想嫁人,欠聰明,

我的(那個)媽媽娘哎,年紀輕輕嫁個什麼人,

小奴家想嫁人(哪),嫁人還要兩三春(哪),

想嫁人,兩三春,

我的(那個)媽媽娘哎,嫁人(那個)還要兩三春,

奴家想嫁人。兩三春。

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2)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下面是第三批非遺名錄推薦項目。
撂石鎖
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
苗族栽岩習俗
裝泥魚習俗
徑山茶宴
錫伯族傳統婚俗
哈薩克族傳統婚俗
回族傳統婚俗
裕固族傳統婚俗
彝族傳統婚俗
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朝鮮族回婚禮
澤州四弦書
獨轅四景車賽會
尉村跑鼓車
舜帝祭典
肘捶
土家年
哈尼族昂瑪突節
諾茹孜節
塔塔爾族撒班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俄羅斯族巴斯克節
永濟背冰
潮人盂蘭勝會
維藥傳統炮製技藝
睡藥療法
彝醫水膏藥療法
壯醫藥線點灸療法
阿依旺賽來民居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石庫門裡弄建築營造技藝
雁門民居營造技藝
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
五芳齋粽子製作技藝
常州小熱昏
直隸官府菜烹飪技藝
清廷御膳製作技藝
安吉福鼎白茶製作技藝
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
衡水法帖雕板拓印技藝
揚州毛筆製作技藝
藏族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
姜思序堂國畫顏料製作技藝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
銀銅器製作及鎏金技藝
斑錫製作技藝
鉛錫刻鏤技藝
振興祥中式服裝製作技藝
藍夾纈技藝
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
汝瓷燒制技藝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漁鼓道情
錫伯族刺繡
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
瑤族刺繡
寧波金銀彩繡
地術拳
清徐彩門樓
通背纏拳
攔手門
嘉興灶頭畫
苗畫
新繁棕編
端鼓腔
曲沃琴書
高桿船技
南音說唱
迎羅漢
唱新聞
永康鼓詞
摜牛
長子鼓書
永春紙織畫
網船會
盤索里
塔吉克族服飾
口技
孔府菜烹飪技藝
寧波泥金彩漆
翼城琴書
平遙紗閣戲人
孫臏拳
上海絨繡
花毽
十八般武藝
三棒鼓
佛漢拳
河州平弦
洛南靜板書
四川評書
蓮花落
粵曲
祁陽小調
木魚歌
藏曆年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