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益陽大鼓是出現於明末清初的一種新興鼓書樣式,它是匯集當地的山歌、孝歌等民間音樂演變而成的一門新的演唱藝術。從二十世紀初期開始,它逐漸占據了當時的新城地區的說唱藝術中心地位,成為此後一百多年間最重要的演唱藝術形式。
形成過程
益陽大鼓從起源到正式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據萬和鎮文化站副站長韓建林介紹,20世紀30年代,這種遺留下來的“益陽大鼓”開始在萬和、天河口、新城、殷店等地迅速崛起。到1977年,被當地文化部門重新進行蒐集整理,對演唱曲調以曲譜形式固定下來,被《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湖北卷》收編,為我國說唱藝術增添了一朵具有地方特色的藝術之花,使這一瀕臨失傳的曲種完整保存下來。
根據現在所能了解到的資料證實,大約在明末清初時期的益陽縣,這種鼓書就開始盛行。起初演唱“益陽大鼓”時,藝人左手執簡板,右手擊鼓,書鼓扁平,直徑為25——30厘米,厚7厘米左右。說書時將鼓置於山竹製成的三角架上;在當時除鼓書外,還有醒木椅塊,紙扇一把,手帕一條,以備演習者根據書情表演各色人物之用。
說書程式
“益陽大鼓”說書的程式:開堂說書前,先拍醒木靜場,再接詩白,詩白之後以“咿呀咿呀喲”襯詞潤腔,再接唱兩句進入故事。
唱腔
“益陽大鼓”的唱腔有:“起板、平板、嘹子、悲腔、垛子”之分,當時益陽大鼓的演唱者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和社會地位,演唱時講究穿著氣度,身著長衫,頭戴禮帽,腳穿“千層底”白底布鞋。演唱者的曲目多為勸善、攀道之類的內容,因此藝人被稱為先生。
成就
在發展過程中,益陽大鼓逐步吸收了明末清初以來多種成熟的傳統說唱形式,日漸走向豐富和細緻。
就這樣,明末清初以後的經典說唱藝術——“益陽大鼓”繼續活躍在舞台上,在與各種地方民間藝術的競爭中重新激發出藝術的生機。
另一方面,在舞台演出的競爭中,“益陽大鼓”的藝術元素為各種地方民間藝術所吸收,促成了地方民間藝術的繁榮和的誕生。新興的“益陽大鼓”,體現了現代的藝術表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以往“益陽大鼓”的行當和表演體制,同時克服了語言晦澀的弊端,從而贏得觀眾的擁戴,成為湖北的重要鼓書樣式,更是成為當地男女老少的喜好藝術之一。
益陽大鼓這一傳統曲藝表演藝術,在經過了幾代人的傳承過程中,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1982年,原隨州市文化局舉辦鄉鎮特色文藝匯演,“益陽大鼓”被列為重點參演節目之一;在2000年參加的湖北省“楚天群星文藝”匯演中獲得優秀獎;益陽大鼓《贊“八榮”道“八恥”》在2006年6月曾都區首屆農村特色文化匯演中獲得一等獎……
價值
物質文化遺產極富精神價值。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各個國家和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共同心理結構、意識形態、生產生活方式和習俗等特點,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又是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的象徵。我們必須珍視民族民間文化,承繼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尤其是對承載著我們民族一代代人的文化記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切實地做好搶救與保護工作。要讓全社會,特別是讓老百姓都知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感,保衛國家文化安全,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意義。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繫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衝擊。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迫在眉睫。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