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道情

陝南道情

陝南道情,是陝西道情的一個流派,陝南道清皮影戲流行在安康、洵陽一帶,為當地廣大工農民眾所喜愛。解放前在反動統治摧殘下,道情皮影藝人星散,劇目失傳,劇種幾將淹沒。解放後,在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導下,陽光普照,百花復生。道情皮影戲的藝人們,重新活躍起來組織班社,為廣大農民進行演出。不少班社,還積極排演配合各項政治運動的現代劇,進行宣傳。因此受到民眾的更大的歡迎和支持。

起源

陝南道情陝南道情

道情又名“拉波戲”。因有幫腔伴唱而得名。流行於關中、安康商洛地區。傳統道情有圍桌坐唱,廣場踏席,皮影演出等三種形式。1956年後發展為舞台戲曲劇種。
道情的聲腔來源不詳,根據關中民間長期有“一經二詞三道情”的說法,可能源於關中道教的說唱音樂,由道教的誦經唱詞發展而來。(1963年《陝西省文化局關中道情調查材料》)具體形成時間無考,從寶雞陽平鎮姜馬道情班現藏清乾隆六十年(1795)的道情抄本《五果爭先》、《石佛衣》等劇目考證,乾隆末年,關中西府地區,已有道情的班社演出活動。嘉慶以後,道情進入了發展盛期。關中的西府、中府、東府各地,都有道情的演唱活動。

陝南道情是陝西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是陝西道情的一個流派,因由古代道士念經唱詞,誦說道教情理而得名。陝西道情有陝北,關中,商洛和陝南四大流派,亦稱四路道情。他們之間的差別主要在演出形式上。陝北和關中道情多為坐班演唱和廣場演出;商洛和陝南則主要以皮影戲形式演出。


形式和曲目

陝南道情陝南道情

多以皮影形式演出,盛行於安康、旬陽,流行於白河、平利、紫陽、漢陰、石泉、西鄉、城固、洋縣、南鄭、漢中等縣。傳統劇目有一千二百餘本,多為歷史故事戲和民間故事戲,神仙道化題材戲不多。劇目特點是:本戲多,折戲少,還有連台本戲《粉妝樓》、《文天祥》等,可演十幾天。文戲重唱工,詞藻秀麗,武戲重表演技巧。常演劇目有《大鬧紅燈》、《廣寒圖》、《荊釵記》、《五侯山》、《六巧圖》、《雄黃劍》、《反冀州》、《黃花鋪》、《筆硯仇》、《快活林》、《盤蛇山》、《張良賣布》等。音樂唱腔為板式變化體,主要板路十六種,有《二流》、《代板》、《尖板〕等。歡音稱“軟調”,苦音稱“硬調”,有麻韻。絲弦曲牌有《點點花》、《柳青娘》、《風入松》、《寄生草〕等二十六種。嗩吶曲牌有《清水令》、《大開門》、《滿江紅》等六十五種。伴奏樂器,清光緒二十年(1894)由藝人楊天才增加了嗩吶,民國初年又由藝人杜柄增加了板胡,使伴奏音樂得到了豐富和提高。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各地道情均由坐唱、廣場、皮影等形式,發展成舞台演出形式。


發展改革

陝南道情陝南道情

1956年,陝南道情皮影老藝人張子成,在安康恆口農業社成立了文藝俱樂部,首次試排了道情戲《三進士》。嗣後,安康漢劇團的專業文藝工作者向他們學習,把皮影道情搬上了戲曲舞台,這一次改革活動,引起陝西省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1959年陝西省文化局一面指示陝西省戲曲學校設立道情班,為關中道情培養新生力量,同時又指示長安縣劇團商洛地區劇團分別通過試排《隔門賢》等劇目,將關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戲曲舞台,於1960年參加了陝西省新搬上舞台劇種會演,至此,道情戲正式發展為舞台演出形式。

六十到七十年代先後改編創作演出的劇目有六十多種。改編劇目有關中道情的《相爺搬兵》、《槐蔭媒》、《小姑賢》、《隔門賢》、《牆頭馬上》,商洛道情的《水潑大紅袍》、《一文錢》等。創作劇目有商洛道情的《山花姑娘》,陝南道情的《枯水新波》,關中道情的《嫁妝鐮刀》、《趕雞蛋》、《麻利嫂》等。1960年《一文錢》被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發行全國各省市和香港、新加坡等地。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