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河南·商丘·永城市
文化遺產名稱:大鐃書
遺產編號:Ⅵ-3
遺產類別:曲藝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單位:永城市
遺產級別:市
簡介
大鐃書,也稱永城大鐃,又名“落子”、“荷葉吊板”,因伴奏樂器為大鐃鑔而得名,屬徒歌形說唱曲種。清朝光緒年間,大鐃在魯西南一帶初具雛形,後流入永城,才得以發展而定型。
大鐃書第五代傳人王玉璽,十五歲時拜著名大鐃藝人卞明坤的二弟子練超為師,對大鐃有較深的藝術功底,得到過卞老的親傳,他能編能演,其表演粗獷豪放、聲情並茂、底氣十足、字正腔圓,後因多種原因棄藝從商。
從商10年,儘管王玉璽很少參加商業演出,但政府組織的公益性活動他必熱心參與並全身心地投入。2005年,他表演的《馬前潑水》獲得河南省第二屆民間藝術節金獎;2006年春節期間,他在河南省寶豐縣寶豐馬街書會上獲“寶豐杯”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賽一等獎;今年11月25日,王玉璽被任命名為河南省首批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
據史料記載
文化遺產大鐃書,大鐃是一種很小的曲藝劇終。鐃,是一種樂器。據史料記載,早在北宋時期,我國就出現了一種形制和鈸十分相似的打擊樂器——鐃。明清時期,鐃已經用於地方戲曲的伴奏,清朝戲曲作家李斗在其著作《揚州畫舫錄》中提到,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大鐃究竟是怎樣從一個伴奏樂器成為一個曲藝劇種,歷史上沒有確切的記載,據大鐃藝人們口頭傳說:至少在清光緒八年,也就是公元1882年之前,大鐃在魯西南一帶就已經初具雛形。 韓鳳魁和妻子孟氏在卞莊落戶以後,收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徒弟,叫程學山,他們非常喜歡這個小徒弟,給他取了一個藝名叫程元芳,把大鐃演技傾囊相授。之後,程元芳登堂入室,成了韓鳳魁的女婿。
從大鐃傳入永城,到韓鳳魁去世的26年裡,大鐃在永城提高和發展,形成了一個獨立的曲藝劇種:永城大鐃。 永城大鐃在流傳中,唱腔唱段也在不斷的創新和完善。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永城大鐃的表演形式發生了重大轉變,由原先的雙股件演變成了現在的單股件。 大鐃音質高亢激昂,節奏感強,善於表現英勇頑強的火爆性格和激烈戰鬥的場面。在演出前,演員反覆演奏大鐃及竹板,以招徠聽眾,藝人稱之為“打鬧台”。 作為一個稀有劇種,它曾經有過自己的輝煌。到了民國時期,永城縣城聽書之風盛行,技藝高超者雲集。當時韓鳳魁已經去世,程元方成了這一帶最著名的大鐃藝人。
1938年秋,日寇侵占永城,次年,以彭雪楓為師長的新四軍四師挺進永城,建立抗日根據地,程元方到新四軍駐地書案店演唱他自編的抗日曲目《打敗鬼子兵》、《日寇火燒裴橋》等,受到四師首長的表揚和鼓勵。 在程元方眾多的徒弟中,卞明坤最受民眾的喜愛。卞明坤出生於1929 年,十二歲時拜程元方為師,成了程元方的關門弟子,十四歲就能單獨登台演唱,到了十八歲已經小有名氣。卞明坤善於借鑑了其他曲種的表演技巧,他吸收了一些戲劇的表演程式和身段,恰當地將一些有益的招式揉進大鐃的表演之中,豐富了大鐃的表演藝術。 卞明坤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艱苦創業,獨樹一幟,成為省內外知名的民間曲藝表演藝術家。2005年4月,已是古稀之年的卞明坤積勞成疾在永城去世,人們惋惜地說:最後一位大鐃藝人消失了。 現在,活躍在舞台上的是第五代大鐃傳人王玉璽。上個世紀70年代的豫東大地聽書之風尤盛,在永城的街頭巷尾流傳著大鐃、大鼓、柳琴戲等,優美的唱腔使少年的王玉璽流連忘返。1980年,高中還沒有畢業的王玉璽拜卞明坤的二弟子練超為師,成為永城大鐃的第五代傳人。
練超是卞明坤徒弟中最有名的一位。王玉璽在老師這裡學到了許多傳統唱段,如《馬前潑水》、《諸葛亮打狗》、《劉邦斬蛇》等等。王玉璽對大鐃有較深的藝術功底,他能編能演,其表演風格粗獷豪放、聲情並茂、底氣十足、字正腔圓。20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文化娛樂方式的多層次化和多樣化,民眾對民間文藝不再像過去那樣痴迷,民間藝人所需求的市場不斷縮小,只靠大鐃演出已難於維持生計,王玉璽只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生意上。
藝海無涯苦作舟
上個世紀70年代的豫東大地聽書之風尤盛,在街頭巷尾民間藝人彈唱的大鐃、大鼓、柳琴戲等,使少年時的王玉璽對民俗戲曲由喜愛、神往到痴迷不返。由於年少時家貧,學藝可以養家餬口等客觀現實,1980年,高中未畢業的王玉璽便拜大鐃藝人卞明坤的二弟子練超為師,成為永城大鐃的第五代傳人。
等到王玉璽學會了幾個完整的段子後,按照行規,他便被師傅“攆”出“家門”。從此,王玉璽就背起口袋走鄉串戶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每到一戶,他就給人家唱上一段,對方就會給一個饃或者一碗紅薯乾,讓他藉以餬口。這樣過了一年多,王玉璽的大鐃也練得差不多了,師傅開始教他傳統段子。《馬前潑水》、《羅成算卦》、《劉邦斬蛇》等上百個段子他是背得滾瓜爛熟。王玉璽說,他現在想忘也忘不了。後來他又找到評書藝人王良傑學說《三俠劍》、《童林傳》等大部書,極大地豐富了大鐃說唱的內容。
當時,只要永城周邊逢集趕會,王玉璽就會在一塊空地上支起架子,左手拿起大鐃,右手打起簡板說唱起來。這時戲迷們就會圍上里三層外三層。由於大鐃唱腔特點粗獷豪放、生活氣息濃厚,大都用農民民眾的口頭語言說唱,聽起來親切感人,每唱完一段,戲迷都會撂下幾個零錢。王玉璽說,當時掙來的錢勉強能對付艱難的歲月。
王玉璽說,當時在農村演出,一晚上風寒霜凍才掙3元錢,後來慢慢漲到5元、10元,但戲迷們的熱情又讓他不停地說唱下去。他記得每到吃派飯的時間,那家的門口就會圍上很多人等著他,並不斷地催促他“快點吃”,他愛人就是他忠實的戲迷。
王玉璽的愛人是安徽蕭縣某國小的教師,他在她村上說了一個多月的書,她一場不落地聽得如痴如醉。從喜歡聽大鐃書到喜歡上大鐃藝人,王玉璽說,是大鐃書成就了他美滿的婚姻。
經商難忘大鐃情
上個世紀90年代,隨著人們文化娛樂方式的多層次化和多樣化,民眾對喜愛的民間文藝不再像過去那樣痴迷,民間藝人的需求市場不斷縮小,由此擺在王玉璽面前的是一家人的生計問題。
當時我們無法想像,商業大舞台和戲曲小舞台是怎樣糾纏、影響了王玉璽的一生。在這兩個舞台上,演繹著兩種人生,或者說在王玉璽的面前展現了兩條人生道路:為著生存,為著物質層面的需要,為著不辜負父輩和鄉人的期望,走那條體面、富足、光宗耀祖的商路;但是,為著精神層面的需求,為著與生俱來的對藝術的痴迷,他應該走師傅們所走的藝人之路。
最後,他選擇了淡出舞台下海經商。“除了會說唱,其他什麼都不會”的他,能在波濤洶湧的商海取得成功嗎?“不管你是從藝還是經商,首先是要做人,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講誠信。”年輕時的王玉璽曾經走南闖北,並在自己平凡脫俗的藝術生涯中學會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藝經商,艱苦的磨礪,練就了他剛毅、頑強、銳意進取的品格。
白手起家,王玉璽靠誠信開起了超市。幾經風雨十餘載,從經營小超市到現在的規模批發,從昔日的“大鐃一桿槍”到現在的“王老闆”,王玉璽在商海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說是棄藝從商,其實王玉璽只是不再靠技藝謀生,身為永城市曲協副主席的他說,只要社會需要,他會儘量抽時間參加公益演出。他創作演出的《和諧大民調》、《豬八戒適合當官》等10多篇富有鄉土氣息的大鐃演唱段子,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受民眾歡迎。這是他多年積聚的藝術情結。
傳承藝術為己任
兩年前,王玉璽個人出資到開封購買了16個大鐃,並親手做了40多副簡板,就是為了能教學生,讓大鐃這一民間藝術傳承下去。但兩年過去了,除了送人的幾個,其餘的大鐃和簡板還在家裡放著。說起原因,王玉璽分析說,現在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了,沒有人願意學這個,一來學大鐃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學出個樣來,二來學成以後又不能用於維持生計,誰還願意學?
為讓大鐃藝術發揚光大,他琢磨著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讓戲校的學生來學,他可以親自教授。但擺在眼前的現實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專業指導,再者學生們學習所需的工具和專業老師的費用從哪兒出?二是他免費收徒,食宿全管,外發工資,或許可以收到幾個徒弟。這聽著像是在說不現實的笑話,但話中的辛酸讓我們真的笑不出來。
王玉璽說,永城大鐃作為河南省的稀有劇種,如果在他手裡失傳,他會很內疚,但呈現在他面前的現實又讓他很無奈。從河南省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大會上歸來後,王玉璽又看到了民間文化燦爛光輝的前景。他說他一定想辦法讓永城大鐃傳承下去,決不讓這一民間藝術在他手裡失傳。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