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鼓詞
鼓詞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因過去市斗是盲人操之為業,所以又稱“瞽詞”。
據已故名藝人季松年、管華山說:鼓詞,“始於明代,由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併而成。橫陽,即今平陽;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並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簡介
鼓詞曾有過的輝煌歷史,主要是在清末平陽縣著名詞師陳昌牌先生髮明牛筋琴之後這一百多年。牛筋琴出現之前,鼓詞的伴奏樂器只有一個扁鼓,單調乏味。牛筋琴發明之後,由於其高音清脆,低音渾厚,再加上拍板、抱月、扁鼓,雖然只一人演奏,但運作巧妙,配合默契,故節奏明快,鏇律流暢,音樂效果豐富多彩,加之演唱者的精彩演唱,把鼓詞推上了一個全新的台階。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溫州市成立了曲藝協會,徹底改變了鼓詞藝人的身份,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喚起了人們革新傳統鼓詞的熱情。
首先,政府組織了一批文學藝術工作者為鼓詞藝人編寫新詞本,使鼓詞內容煥然一新。如平陽縣的鄭旭華、鄭立於、繆昌珍、黃益舉、徐兆格、葛育標等等,都曾參與寫作新詞。著名劇作家尤文貴先生,在“四人幫”粉碎之後,也為鼓詞寫過不少詞本,他創作的《山路》,曾經由王晗華、陳秀鏡夫婦倆演唱,參加全國大賽獲得了大獎。
其次,革新體現在演唱者和演唱形式上。如視力正常者、女子開唱鼓詞,它突破了鼓詞自古以來盲人、男人一統天下的局面,對促進鼓詞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女詞師的出現,使人耳目一新。女子的光鮮形象,加上女聲柔和優美的音色,相對的比男子更受歡迎。男女詞師同時出現,就出現了男女搭檔對唱。首開先河的,是平陽縣的王晗華女士和她的先生陳秀鏡。男操琴鼓,女彈琵琶,分角色演唱,大大提高了鼓詞的藝術形象和檔次,效果極佳。從此徹底打破了鼓詞單檔孤唱的格局。在此基礎上,上世紀60年代初,平陽縣曲藝協會在高美卿和方克多等人的領導下,大膽革新,開創了鼓詞多檔群唱之先河,一舉成功。他們的演出隊在浙南大地巡迴演出,受到了廣大聽眾的熱烈歡迎,曾轟動溫州曲藝界,紅極一時。平陽縣曲藝協會這一創舉,比江蘇省的蘇州評彈改革還早近30年。遺憾的是此舉在“文革”中被扼殺,至今未能恢復。
此外,就是統一鼓詞詞語音韻。鼓詞原先演唱的語言是五花八門的溫州各地方言,差異很大,必然會影響到演唱效果和鼓詞的發展,統一鼓詞的詞語音韻成為必須。為此,溫州各地的鼓詞藝人排除種種困難,特別是瑞安以外的平陽、鹿城、永嘉、樂清等地的鼓詞藝人,作出了犧牲。放棄自己的方言,一致同意用瑞安城關語言作為鼓詞標準語言演唱,從而大大提高了鼓詞演唱的音韻藝術水平,使鼓詞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演唱方式
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還有一種叫“大詞”,也稱“娘娘詞”。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
特點
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板、流水、緊板等幾十個板式。由於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標準),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獷、古樸。
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豐富的民眾辭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板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
主要樂器
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採用男女對唱),並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緻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態要掌握準確,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題材
鼓詞在題材上,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歷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有大小傳統曲目四百多本,如《陳十四》、《說岳》、《粉妝樓》《雙面貌》等。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