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善書

湖北善書

湖北善書簡稱“善書”,又稱“未開言”,形成於清末民初,由清初開始的“聖諭”宣講活動發展演變而來。善書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於湖北全省、河南開封、四川樂山和湖南大部。至今,唯湖北省漢川市的善書藝人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曲種。是廣泛流行於湖北漢川、天門、沔陽、潛江、孝感等地的曲藝說書品種。它在漢川最為興盛,且蘊藏的傳統最為深厚。“文化大革命”以後,曾多次獲得湖北省、孝感市創作、演出和音樂獎,因此被稱作“漢川善書”。

基本介紹

湖北善書表演湖北善書表演

早期湖北善書只在元宵節中秋節說唱,後來逐漸成為經常性活動。20世紀30年代,湖北善書藝人進入武漢城鎮說唱,1936年在漢口成立“宣講、評書聯合公會”,入會的湖北善書藝人有50多人。至此,善書進入全盛時期。

湖北善書通常以一人主講、多人應答的形式演出。形式有問有答,說唱結合。

曲詞分為“說詞”、“宣詞”、“答詞”3種。答詞在湖北善書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答詞的演員,既是“包袱”的製造者,又是“包袱”的揭示者,一句話,一個動作,往往逗得聽眾哄堂大笑。善書的說唱藝術要求演員做到“舌生花,口生香,臉生采,目生光”。

有人以“正派、雅致、細膩、動聽、感人”來概括它的藝術特色。善書的唱腔以“宣腔”為主,與漢川早期流行的“獨鼓書”唱腔有密切的關係,具有深沉委婉、靈活多變等特點,在主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他唱腔有“丫腔”、“梭羅腔”、“流浪腔”、“哀思腔”等10餘種,分別表現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各有特色。

演員說唱時,只拿一塊醒木摺扇或手帕,沒有樂器伴奏,是一種徒歌形式。善書的曲目稱為“案傳”。據藝人解釋,採用舊時官府判案的材料和宣講的材料,稱為“案”;用民間傳說故事編寫的宣講材料,稱為“傳”。

傳統的案傳有300種左右,較有代表性的為《竇娥冤》、《烏金記》、《蜜蜂記》、《生死牌》、《四下河南》、《一江血》等。


歷史淵源

湖北善書表演湖北善書表演

湖北善書是民間文學範疇的重要組成部分起一。據四川天日鎮古墓出土的“說書俑”所析,遠在漢代就有萌芽,至唐代的出現了散韻相同,說唱並茂的“駢文”和“俗講”。宋元以後,說唱文學的種類日益擴大,明代永樂年間便有“欽頌善書”印行天下。

清代時,湖北善書由案頭文學發展成講唱文學,且產生了善書曲藝,流行於八旗直隸各省,後北衰南盛,除流行於湖北的武漢、孝感、荊州和黃岡等市縣外,在上海、重慶、河南開封、四川萬縣、湖南津市等也有從事這種宣講活動的藝人。

新中國成立之後,南方的善書漸趨消亡,惟湖北漢川、蔡甸、仙桃一帶的藝人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曲種,且逐步形成了以漢川為中心的"漢川善書"。

湖北善書之所以在漢川生根、開花、結果,是由於歷史上漢川是眾水匯歸之區。清代至民國,襄河兩岸開出九條支津,匯歸漢水,水鄉逐漸變成平原,民眾也逐漸由捕撈轉至耕種,生活日趨安定,對文化、教育的要求也日益迫切。道光年間,官家宣講聖諭漸為民間宣講孝敬父母、和睦家庭、友善鄰里、救難救急等“十全大善”所取代。最初只在元宵節、中元節前後宣講,後逐漸發展到經常性的活動,並可在田頭地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宣講,深受鄉民歡迎。1936年前後由鄉間進入武漢等城鎮。


藝術特色

湖北善書表演湖北善書表演

由於湖北善書是一種敘述體,不象戲劇那樣要求化妝,其形式簡單,易於繼承,故善書很快被人接受,並發展演變成為漢川的曲藝曲種。善書初為一人宣講,後發展為三人或多人同台宣講。多人宣講時,有“主案”與“宣詞”之分。主案重說講,宣詞(又叫答詞)說兼唱。

其表演程式“宣”、“講”、“答”、“對”等項,內容多高台教化和勸善祈福的色彩。主案自始至終說講故事,宣詞則隨主案人詮釋故事情節,分扮各種角色上場或退場。語言通俗易懂,有問有答,有講有唱。善書曲目有“案”、有“傳”,合稱“案傳”。取材於官府判定了的案情故事謂之“案”;取材於民間故事者謂之“傳”或“書”。善書的唱詞為十字句。上下句式結構。不隨意增字減字,一韻到底。主腔叫“宣腔”,速度舒緩,節奏自由。善書原為徒歌形式,現經改革加入絲弦伴奏。唱腔曲調有“大宣腔”、“小宣腔”、“丫”、“梭羅腔”、“怒斥腔”、“哀思腔”等。傳統曲目有《四下河南》、《猛回頭》、《蜜蜂記》、《生死牌》等。新曲目有《雙團圓》、《飛鴿案》等。

湖北善書按講唱的場所不同分兩類,一類是“場書”,即在固定的書場、茶館中講唱,在漢川城區和馬口鎮邱子村有兩個書場常年表演;另一類是“台書”,即每年春節到農曆三月中下旬,做生祝壽、婚喪嫁娶等鄉間大事,是善書表演最集中時段,許多鄉村都要搭台請善書藝人講書,而且有俗規,要講就要連續講三年,每年講三場。當地不少老人都保留著童年時期擠在台前聽善書的美好記憶。


分布地區

湖北善書主要流行於湖北中部地區的漢川、漢陽等縣和武昌、漢口城鎮一帶,其中以漢川縣最為盛行。抗日戰爭時期,漢川藝人將它傳入四川重慶、萬縣等地。善書起源於清順治年間的“宣講聖諭”。“宣講聖諭”說唱的是宣揚封建倫常的故事。至光緒年間,“宣講聖諭”就被“十全大善”所代替,具體提出了孝敬父母、和睦鄉里、設義學、設義渡、施茶水、恤孤貧等十大善行,以提倡正直善良、勤勞儉樸,反對奸盜邪惡、傷天害理為說唱內容。從此稱為“宣講善書”、“說善書”,後來簡稱“善書”。


主要價值

參加研討會全體代表合影參加研討會全體代表合影

湖北善書是一種說唱結合的曲藝曲種。自清乾隆年間形成曲藝形式以來,已有260年的歷史,曾盛行於湖北、河南、四川湖南等地,目前只有漢川市的善書藝人繼承並發展了這一曲種。“漢川善書”書目達300多部,唱腔具有濃郁的江漢平原特色,目前尚存的曲牌有13首。“漢川善書”目前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善書”又是善本之書。一類,是古代書籍在學術或藝術價值上,比一般本子優異的刻本或寫本。如《笑林廣記》,外函是布面骨簽,清代版本,只有火柴盒大小,豈碼世間流傳一二百年了,不知輾轉了多少人之手,最後我的書櫃,做了它的歸宿,如果磁器,恐怕早在時間長河中,一朝不慎,清脆一聲而裂為碎片了。一本民間藥方,手抄本,不曉得何人所抄,何時所抄,又抄自何處。是否為哪位名醫,積一生臨床經驗,而整理的孤本呢。二類是名家簽名書,若說收藏,當最具價值的。大學者張中行,在所送我的多本書中,簽字竟無一重複;大作家王蒙、劉白羽、浩然,著名詩人張志民、李瑛,著名作家劉恆、畢淑敏、史鐵生,歷史學家白剛、王宇信等等,莫說拜讀每一本大作,就是單看這或清秀、或剛勁、或笨拙、或瀟灑的簽字,也是一種享受。

追憶淵源

演員何中華即興表演演員何中華即興表演

湖北善書與江城武漢的淵源和對已故研究“善書”的專家王遠翔學兄的追憶。

解放前,每逢陰曆七月的初一到十五的這半個月中,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的大街小巷內的善堂,在太陽西下之際都要臨時用桌子搭一小台,台前擺一長方桌,左右各放一“風燈(不怕風吹之燈)”,桌子的左右方各站一身著白色夏布長衫的先生,一宣一講地在那裡說“善書”,聽眾則是自帶板凳前去聽書的市民。當時最有名的“善書”段子為《打蘆花》,內容是說後娘替前妻之子所做的寒衣,鋪的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因而孩子凍得發抖。其父用棍子去打小孩,結果寒衣被棍子打破後,發現衣內不是棉花,而是蘆花,因而父子抱頭痛哭,恨那婦人心太毒。其他的“善書”段子有《四下河南》、《磨坊產子》等。

改革開放後,1983年末,湖北省曲藝界在漢口的民眾樂園內舉行了全省第二屆百花書會,湖北“善書”當時被作為孝感地區代表隊的一個節目,在民眾樂園演出了新“善書”《梅花記》。新“善書”讓觀眾耳目一新。首先是內容有了革新,跳出了過去單純勸善的圈子,而是宣傳計畫生育等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在形式上也有了改革,將過去的兩個男演員的“一講、一宣”改為了一男二女的“一講二唱”,並且還加上了音樂伴奏,對“善書”這門優雅藝術的風格既做到了繼承又有所發展和創新,贏得了武漢觀眾熱烈的掌聲。王遠翔是湖北省漢川市劉家隔人,生於1919年,其父早年留學日本,乃早稻田大學畢業生。遠翔在抗日戰爭之前就讀於武昌大公中學時與筆者為同窗,1941年我們則同時畢業於武昌,為該校首屆學員。解放後,遠翔任漢川市文化館長併兼任漢川漢劇團編劇,且專門從事“善書”研究工作。年過古稀,不滿八十因病與世長辭。

1989年他在《漢口憶舊》一書中以《話說“善書”》為題說“武漢人時興過‘中元節(陰曆七月初一至十五)’。戲園子上演應節戲《董永分別》。一至夜晚,各善堂鑼鼓喧天送河燈,街頭巷尾則宣講‘善書’。說到‘善書’它是勸人行善做好事,對安定社會有所裨益,所以各善堂都倡導講‘善書’,宣講者多為年高德重的知名人士,而且不收報酬。1931年大水淹了武漢,大批災民困居江城,漢川等地的半職業‘善書’藝人則來漢組班說‘善書’賺錢餬口。當時,漢陽縣的蔡甸鎮上發生了一起余海子謀殺案,有人就把它編成‘善書’名之為《一口血》。漢川‘善書’藝人就抓住這個本子大做文章,宣講得有聲有色,使聽者為之淚下,吸引了大批的武漢工人聽眾。漢口三曙街有個叫贏台的茶社,請來漢川‘善書’潘炳福、王海元坐堂演出,從1935年一直講到1943年。可見武漢聽眾對‘善書’這個曲藝曲種的熱愛之情。”

傳承意義

湖北善書現存優秀名篇300多篇,經常宣講的有100多篇,專門從事宣講創作湖北善書的人員有300多人。

進入新世紀,受外來文化衝擊和多元文化的興起影響,加之一些有造詣的老藝人相繼辭世,年輕世人能獨樹一幟的少,一些優秀的曲目瀕臨失傳。漢川善書在當前的傳承發展遇到了空前困難,青年藝人斷檔,傳統流失嚴重,亟需扶持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