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渾圓扇鼓又名喜樂、迎春鼓。流行於渾源、朔縣、山陰等縣及河北、內蒙古部分地區。相傳,渾源等縣民間自古就有擊鼓迎春的習俗。春耕前,民眾手持羊皮圓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災免病,故名喜樂和迎春鼓。以後巫婆、神漢將手鼓作為驅邪的工具,且歌且舞,俗稱“跳大神”。這種活動延至明、清,內容稍有變化,除用於請神避邪、祈福、還願外,節日、農閒還用於歡慶豐收、祝賀婚嫁等活動。
最早起源於東北,它是滿族用於祭把、請神、避邪、祈福、還願等活動的民間說唱。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以後,隨著也將扇鼓帶到山西、河北、內蒙等華北地區,尤其是大同地區的渾源、朔縣。山陰等縣更為流行。每逢春耕之前,民眾手持羊皮扇鼓邊敞邁唱,祈禱秋后豐收,故名迎春鼓。後來神漢、巫婆又將扇鼓用於驅邪和婚、喪、嫁、娶等活動,因而又稱喜樂。70年代中期,渾源縣文化館館長李元喜同志將扇鼓重新挖掘出來,將其變革為具有民間舞蹈和曲藝演唱相結合的形式,首次將其搬上文藝舞台,演出效果良好,受到廣大觀眾稱讚,故此稱為渾源扇鼓。
表演時,演員手持鼓鍵、隨唱擊鼓表演,走唱、坐唱、獨唱、對唱因情間用,其台步輕快,造型優美,畫面整齊。
特點
扇鼓為蒲扇形,鐵架,羊皮面,直徑有一尺半,柄上掛欠連環,環尾綴五彩絲穗,鼓鍵用竹子製成。後來,渾源是對這一民間歌舞形式進行了挖掘整理,重新設計了鼓點,加入了民樂伴奏。扇鼓的基本鼓點有單點、雙點、一花點、半拍擊點、小碎子點。所用曲調以民歌、小曲、地方小唱腔為主。主要曲牌有《放風箏》、《畫扇面》、《落子調》、《翠屏山》等。表演形式單人多人均可。
渾源扇鼓的羊皮鼓面為圓扇形,直徑約40厘米,鼓面上畫有鳥獸魚蟲和花卉草木等圖案,鼓柄掛有兩個鐵環,環尾綴五彩絲穗,樣式精緻美觀。鼓鍵用竹子製成,鼓點節奏有單點、雙點、花點、小碎點。曲調是在地方民歌、小曲基礎上,加工改編而成的,其中有:“畫扇面”/放風箏”、;“張生戲駕駕”等唱腔,渾源扇鼓集民間舞蹈和曲藝演唱:之大成,既能在街頭、廣場上演出,又能在舞台上表演;既能多人表演,又可以單人表演;既可以獨唱,又可以合唱對唱,還可以與其它藝術形式穿插聯唱。真可謂機動靈活/形式多樣,表演豐富,舞姿優美。因此,它不僅在大同地區:廣為流傳,而且幾次赴省參加會演均能獲獎,於1976年卞月參加全國曲藝調演中,還受到曲藝界專家的極力稱讚。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