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條鼓

雙條鼓

雙條鼓,又稱鳳陽花鼓,流行於明清時期,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

簡介

雙條鼓雙條鼓

雙條鼓,因表演者一手拿鼓,一手拿兩根鼓條,擊鼓起舞而得名。它主要流行於今安徽風陽一帶,當地民眾稱《花鼓鑼》,解放後稱《雙條鼓》,是風陽花鼓的一種形式,故又泛稱風陽花鼓。

雙條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鳳陽花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雙條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雙條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雙條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雙條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雙條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為當時的“時調”,主要有《鳳陽歌》、《鮮花調》、《王三姐趕集》、 《秧歌調》等,每一首都曾被廣泛傳唱。隨著歷史的發展,雙條鼓的鼓、鼓條乃至擊鼓方法都在不斷變革。20世紀50年代初,新文藝工作者對雙條鼓加以改革,增加採用了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剔除了小鑼,專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時根據擊鼓用的鼓條特徵,將其改稱為“雙條鼓”。

由來

雙條鼓雙條鼓

鳳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是安徽省一個普普通通的縣,但是,這裡卻有幾樣東西很出名。其中之一就是鳳陽人的絕活——雙條鼓,這是鳳陽民間獨有的傳統藝術,在全國都很有影響。
花鼓——是我國一種民間歌舞,南宋時期就有記載,是由農民在田間插秧時擊鼓演唱發展而來,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鏜鑼,女打小花鼓,邊歌邊舞,有時增加樂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風格、曲調不同。
雙條鼓——流行於明清時期,唱的都是民間小調,曲目有近百種。歷史上鳳陽地區災荒不斷,許多人家離開家園,以打花鼓唱曲為生,雙條鼓又成了貧窮討飯的象徵。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鳳陽歌》,歌中唱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牛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根據清代的記載,早期花鼓“音節淒婉,令人神醉”。
可是,在當時鳳陽年歲豐收時,仍然有人唱著雙條鼓出走他鄉謀生,清代顧見龍繪“花鼓演唱圖”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其實,當時的鳳陽也並不是每年都鬧災荒,出走他鄉據說還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後,為了要充實自己故鄉鳳陽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蘇州、松江杭州嘉興湖州一帶有錢人家十四萬戶遷移到鳳陽,不準他們返回原籍。那些人家不敢違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鄉掃墓探親,只好在冬季藉口年荒,打鼓唱曲賣藝回鄉,來年春季再回鳳陽。隨後相沿成俗,不論豐收災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雙條鼓又以這種賣藝的形式走遍了四方。清盛世滋生圖《打花鼓》。

表演形式

阿彌陀佛雙條鼓

《雙條鼓》的前十小節優美抒情,後面的襯詞部分幽默風趣。通過學習和欣賞,可以對安徽的民歌音調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擴大我們的民族音樂語言,培養我們對民歌的興趣。要注意的重點是:切分音節奏。民間歌舞雙條鼓的表演形式有什麼特點呢?
雙條鼓的歌舞形式
例如:民間舞蹈《花鼓新聲》
雙條鼓又稱“花鼓小鑼”“鳳陽花鼓”等。花鼓小巧玲瓏,鼓面直徑三寸左右;鼓條為兩根一點五尺左右的細竹棍。表演者單手執鼓,另一隻手執兩根鼓條敲擊鼓面,“雙條鼓”由此得名。
雙條鼓的打法、舞步、花勢、演唱等在保持濃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時,揉進了現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還發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聲越來越大。雙條鼓已在多部影視片中出現,並在全國表演和比賽中獲獎,走出國門也獲得讚譽。

雙條鼓這種流浪賣藝的民間歌舞表演,在新中國成立後,被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保留下來,並成為我國漢族民間喜慶豐收、歡度節日和反映勞動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種民間歌舞表演形式。
雙條鼓與其他表演形式和藝術風格的融合
英籍亞裔青年女小提琴家——陳美的演奏曲目中,有一首以《鳳陽花鼓》音樂為背景的小提琴曲,這首中西音樂要素合成的樂曲,又再次由我國的舞蹈編導們編排為現代舞《千紅》。由此可見:雙條鼓不僅是我國勞動人民創作的藝術珍品,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貢獻,也成為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民間音樂的藝術風格的比較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的大地養育了56個兄弟民族,隨著自然環境和人們的生活習慣的不同,各地的風俗民情和民間藝術也各具鮮明的特色。在湖北四川一帶,也有一種類似雙條鼓的小曲表演,但使用的節奏樂器不是花鼓和鏜鑼,而是像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碟子。
讓我們一面學習這種民間節奏樂器的演奏技巧,一面以這種清脆的碟聲分別為雙條鼓和湖北小曲伴奏。通過我們的對比伴奏,感受我國南北民間音樂的藝術風格,體驗表演民間藝術的樂趣。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狀

雙條鼓雙條鼓

第二屆中國•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將於2007年10月22日至31日在花鼓之鄉安徽鳳陽舉行。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是個好地方……”安徽鳳陽是我國農村改革發源地,也是著名的花鼓之鄉。雙條鼓產生於明初,是根植於鳳陽民間的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和“東方芭蕾”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1世紀以後,鳳陽縣高度重視對雙條鼓這一充滿濃郁民間傳統和地方特色的藝術進行保護與傳承,並於去年9月成功舉辦了主題為“敲雙條鼓,唱經濟大戲”的第一屆中國雙條鼓文化旅遊節。
本屆鳳陽花鼓文化旅遊節活動主題是“新鳳陽,新發展”,節會為期10天,內容包括開展大型文藝演出、文化旅遊產業開發及鳳陽民俗風情文化周等。
地方戲種面臨巨大危機
雙條鼓戲成了許多地方戲種生存現狀的一個縮影。
“阜陽的嗨子戲、蕪湖的梨簧戲、巢湖的含弓戲……”安徽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王長安扳著指頭數,這些地方戲種無一例外地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如果要嚴格地按照戲種存在的三個基本要素——專業的組織、正常的演出活動、一定的觀眾群體來要求的話,曾經在安徽省各地活躍的30多個戲種,如今可能只有10來個了。[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