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

四川地方曲種。表演者手持漁鼓、簡板說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樂器是竹製的漁鼓筒,故又稱“漁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現名。流行於四川漢族地區。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製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碰時鈴響板響,音韻鏗鏘。唱腔分為中和調、揚琴調。代表藝人賈樹三。

簡介

四川竹琴持漁鼓表演
清初,四川一些城鎮和水陸碼頭有道士流動於街頭閭巷之間,持漁鼓簡板,演唱二十四孝之類的節目,唱的是“玄門調”、“南音調”。至光緒年間,始有非道流的藝人演唱,由街頭進入茶樓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戲文故事。後因其主要樂器為一根長約3尺、直徑約2寸粗的竹筒,蒙以魚皮(或豬的小腸膜),以手指敲擊,發出清脆的聲響,故又易名竹琴。民國初年,四川梁山曾舉行竹琴大會,經過評詞、評調、評板,選出“三根半竹琴”,即杜成輝、孫成德、趙高峰、梁佩然(半根) 4人。這次大會擴大了竹琴在民眾中的影響。1925年前後,成都的錦春茶樓重慶的大觀茶園成為演唱竹琴的固定書館。此後,書館日益增多,出現不少著名的職業藝人。從此竹琴進入繁榮旺盛時期。

藝術流派

四川竹琴《白蛇傳》
竹琴有“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藝術流派。揚琴調又稱“成都派”,其創始者賈樹三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來豐富唱腔,以委婉細緻、韻味醇厚、善於刻畫人物著稱。中河調的代表是重慶的吳玉堂,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有氣勢。竹琴以散文解說,韻文歌唱。以第一人稱代言體為主,第三人稱敘述體為輔。說唱人物和故事,寫人狀物,抒情繪景,夾敘夾議,生動靈活。常見的演出形式是一人坐唱。演唱者時而摹擬角色,以不同的聲腔、口吻、情緒來表現不同人物的神態舉止及其內心活動;時而又以演唱者的身份,交待情節發展的脈絡,描寫客觀環境,並品評書詞中的人物和事件,表露出演唱者的思想傾向與愛憎感情。竹琴曲目,除長篇《三國》、《列國》外,還有中、 短篇《琵琶記》、 《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潯陽江》、《漁夫辭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對竹琴傳統節目進行蒐集和整理,出版有《賈樹三竹琴演唱選集》。

傳統曲目

四川竹琴《花木蘭》
傳統曲目近300餘支,以三國故事為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竹琴的傳統唱本、唱腔、演技、伴奏進行整理加工,編寫並演出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曲目,如成都市曲藝團楊慶文演唱的《趕豬的人》、萬縣市曲藝團華國秀演唱的《華子良傳奇》

傳統曲目除長篇《三國》 、《列國》外,尚有中、短篇《琵琶記》《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對四川竹琴的曲目進行了蒐集和整理,出版有《賈樹三竹琴演唱選集》。

歷史溯源

四川竹琴揚琴
民國初年,四川梁山曾舉辦竹琴大會,擴大了影響,之後進入成都、重慶的茶園演唱,有了固定書館,竹琴開始繁榮興盛。四川竹琴有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流派,前者又稱成都派,其創始人賈樹三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豐富唱腔,委婉細緻,韻味醇厚;中河調的代表是重慶的吳玉堂,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有氣勢。多為一人坐唱。

又名道琴或道情。清朝初年流行在成都的一種曲藝演唱形式。最早始於道教勸善說道,曲調為“玄門調”與“南間調”。光緒年間,曲藝藝人利用其改唱《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歷史故事。使用樂器是長約1米、直徑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豬護心油皮(現用小腸皮),再以兩塊竹片子,長1.7米,加上碰鈴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國初年始稱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與“單唱”。“群唱”是由5人組合坐唱。1953年首屆西南戲曲調演,由著名竹琴藝人楊慶文將坐唱的“群唱”改為站唱的一人獨演。竹琴唱腔“省調”又稱“壩調”、“上河調”,流行於成都地區。著名竹琴老藝人賈樹三又將川劇揚琴與竹琴融為一體,創出“賈派”竹琴。“賈派”竹琴擅說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圓,細膩入微。擊琴能奏出千軍萬馬之聲,似有波瀾壯闊之勢,曲目以《三戰呂布》《華容道》等為代表。

伴奏樂器

四川竹琴《三國演義》
四川竹琴又稱“道情”,因其伴奏的樂器是竹製的漁鼓筒,故又稱“漁鼓道琴”或“道筒”。竹琴長3尺,直徑2寸,一端用魚皮或豬小腸蒙上。演出時演員斜抱竹琴,用指尖拍擊竹筒下端;另一手持兩塊竹製的筒板擊打,板的上端系有小銅鈴,筒板相撞時鈴響板響,發出鏗鏘清脆的音韻。

道情的起源,據相關文獻記載,是在明末清初之際,四川的城市鄉村常有雲遊道人,用“道情”的方式演唱戲善歌詞化緣,比如《二十四孝》等,唱腔多用玄門調和南音調。到清代光緒年間,開始有民間藝人模仿雲遊道士唱道情,於是逐漸形成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藝形式。

四川道情又分揚琴調和中河調兩大流派,前者又稱成都派,其創始人賈樹三廣泛吸收四川揚琴的曲調的優點,經過改良,形成唱腔豐富,表演細膩,韻味醇厚的演唱特點。由於道情曾大量借鑑揚琴的表演技藝,因此當時曾引起成都四川揚琴藝人的反對,後經當時身任四川巡警道道台的周孝懷出面干預調解,衝突才告結束,並開始稱道情為“竹琴”。道情中河調的代表人物是重慶的吳玉堂,其唱腔樸素深沉,粗獷而富於氣勢。道情的演唱形式一般為一人坐唱。傳統劇目除長篇的《三國》、《列國》外,尚有中短篇的《琵琶記》、《鍘美案》、《白蛇傳》、《花木蘭》等,大多取材於中國歷史故事民間傳說

曲藝形式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
道情這種獨特的民間曲藝形式,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過多次高潮和流派間的相互交流。1910年,由蔡覺之、鄧青山、李純山等道情藝人發起,首次在成都竹林巷清音閣茶園舉行竹琴坐唱。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四川的竹琴藝人云集梁山(今萬縣市梁平縣),舉行規模盛大的全省竹琴比賽會,參加的藝人及玩友多達一百餘人。自此次竹琴界的風雲際會後,四川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一批有影響的竹琴藝術家。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成都竹琴名藝人蔡覺之等又一路演出抵達重慶,與當時中河調的竹琴藝人趙高峰等進行交流,一時傳為藝壇佳話。

主要藝人

四川竹琴四川竹琴
竹琴演唱史上最為突出和成功的藝人,是成都的賈樹三,他的主要功績是把揚琴的演唱技藝吸收到竹琴當中,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彩腔”,成為名噪一時的“竹琴聖手”。

作家肖平在《地上成都》一書中曾描繪過當年賈樹三在成都東城根街口錦春茶樓演唱竹琴的情景:“數百人屏住呼吸朝台上一望,只見賈瞎子(因賈樹三從小雙目失明,故觀眾大多親切地稱他為賈瞎子。)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舞台中央,挺腰靜默,像是一個千年樹樁或一口寺廟的銅。凝神片刻,又見賈瞎子拿起身邊的漁筒、筒板在懷裡輕輕兩拂,隨著手指靈巧的撥動,一根竹筒、兩塊竹片便發出奇妙的聲響,仿佛五音十二弦都被一起調動起來。偌大一個書場內,頓時鴉雀無聲。前奏剛過,賈瞎子喉管輕舒,又應和著這鏗鏘悠揚的音樂唱出美妙的詞文來,那真是字字清脆,仿佛滿口的珍珠在滾動。觀眾弄不明白,這個身穿長衫、額上布滿滄桑皺紋的竹琴先生,哪來那么豐富的感情,哪來那么感人的力量。”

現場聆聽過賈樹三竹琴的李思楨、馬廷森兩位先生在文章中回憶:“當瞎子唱到《李陵餞友》時,只聽得轉腔換調,調子迴環婉轉,七折八疊,百變不窮,越唱越高。爾時,歌聲、琴聲難分難解,耳中但聞狂風怒吼,雪霧飛騰,胡笳報警,悲馬嘶鳴。接著,又是一陣嗚嗚咽咽,蒼蒼涼涼,悲悲切切之音。當唱到《三英戰呂布》時,張飛鞭打,關羽刀剁,劉備劍刺,呂布方天畫戟上下飛舞,左遮右擋,直殺得煙塵滾滾,旌旗獵獵。戰馬嘶鳴,號角嗚咽,刀劍鏗鏘,殺聲震天。台子中央一個瘦弱的瞎子,僅憑一兩件竹器和一個喉嚨,就把千軍萬馬之勢帶到了聽眾眼前,歌聲琴聲一罷,台下掌聲經久不息。”

主要價值

四川竹琴匯演
1936年,上海勝利唱片公司邀請四川揚琴大師李德才郭敬之等到上海灌制唱片,同時也設法邀請成都竹琴奇才賈樹三灌制四川竹琴唱片,但被賈樹三一口回絕。四川揚琴唱片《活捉三郎》、《貴妃醉酒》等,在京、滬一帶銷路甚旺。而我們卻不能憑藉唱片親耳聆聽賈樹三那奇妙的唱腔,這實為竹琴愛好者的一大憾事。

但據有關資料顯示,20世紀40年代,英國倫敦大學東方文學研究院的畢業生西門華和瑞典人馬悅然二人,卻在成都華西大學研習元曲和中國文學語言時,慕名到各劇院和書場錄製過賈樹三的現場演唱(據1949年《劇趣周報》)。如今馬悅然先生還健在,並且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之一,而名動蓉城甚至中國曲藝界的竹琴聖手賈樹三卻早已作古,不知當年那些珍貴的錄音是否還留存在世間。

主要形式

四川竹琴舞台表演
源於道情的四川竹琴,傳世的傳統曲目有300餘支。1949年以後,隨著省、市、縣各級曲藝演出團體的相繼成立,道情開始由書館進入正規的劇場舞台。新的演唱題材和新的演出場所,使四川竹琴的演唱形式表演風格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除傳統的坐唱外,還有站唱加走唱,並藉助身體、四肢、面部表情等輔助形式,增加了竹琴的藝術表現力。在唱腔和伴奏方面,也有所革新,增添了時代氣息和民樂隊伴奏等形式,使古老的道情藝術獲得了新生。

四川曲藝

四川揚(洋)琴,清朝乾隆年間成都、重慶等地便開始流傳,因演唱時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而得名,素有“坐地傳

四川竹琴乾隆
情”之稱。四川揚琴吸收了川劇清音之長,通過唱和道白,將敘事、抒情與戲劇融為一體,有層次地表現戲劇情節。清末洋琴演唱多為3人,後一般為5人,分生、旦、淨、末、醜5種角色,分別操作揚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邊伴奏邊說唱。 

四川相書,又稱“隔壁戲”。演出時,設一頂高約1.6至2.3米,寬約0.8米的帳子,由一個藝人置身帳中,用口技和摺扇、銅鈴、蓮花落等道具摹擬各種聲音,描繪環境,並一人扮若干個角色,相互對話,展開故事情節。觀眾隔帳聆聽,如臨其境。其表演節目頗為幽默人稱“滑稽相書,話中有話”。

四川清音,也稱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演唱者多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擊竹鼓而歌。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伴奏者有時也答腔幾句。

四川金錢板,又稱金劍板、三才板,多系單人演唱,以唱為主。其道具僅三塊竹板,講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軍萬馬之雄壯,又要打出清風流水之委婉。

以說為主的四川評書,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藝人藉助桌子、醒木摺扇、帖子等道具,以語言吸引聽眾,並有一些表演動作。其表演地點多為茶館,聽眾可以邊品茗邊聽書。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