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揚琴

四川揚琴

四川揚琴中國四川曲種。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流傳於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至光緒時已有藝人100多名,並分為南會、北會兩派。南派行腔華麗,細膩柔美;北派工穩豪放,長於敘事。1925年,揚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學唱,稱為堂派。30年代進入興盛期,造就了李德才等一批名家。揚琴票友在考訂詞本、鑽研唱腔上也作出了貢獻。四川揚琴唱腔分大調和越調兩類,前者屬板式變化體;後者為曲牌聯套體,唱腔優美,韻味濃郁。它與川劇關係密切,川劇將揚琴唱腔作為練習唱功的基礎課。揚琴為主奏樂器,與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板合稱五方。傳統演出形式一般為數人坐唱,分生、旦、淨、末、醜、雜等各行腳色。傳統曲目豐富,清末戲曲作家黃吉安寫本尤為人稱道。新編曲目有《江姐在獄中》《春到楊柳壩》等。

主要概述

四川揚琴專業藝人
四川省曲種。發源於成都,流傳於成都、重慶等大中城市。據傳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已逐漸形成。到光緒年間,已有藝人 100多名,並分為“南會”、“北會”兩派。南派行腔華麗,細膩柔美,長於抒情和刻畫人物內心活動;北派行腔淳樸、工穩豪放,長於敘事,多演唱大本曲目。1925年,揚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學唱,培養出一批藝術上有成就的藝人,形成了獨特風格,稱為“堂派”。南派中聲譽較高的藝人為李連升。20世紀30年代以後,揚琴日益盛行,出現了名家李德才(藝名德娃子)以及易德全、郭敬之、廖學正、闞瑞麟、洪鳳慈、張大章、卓琴痴等。成都除專業藝人外,還有業餘的揚琴票友,他們在考證詞本、訂正錯字及鑽研唱腔等方面都做出過貢獻。

四川揚琴的唱腔優美,韻味濃郁,被譽為清雅香醇的蘭花。它與川劇在藝術上有密切的關係,經常互相借鑑與吸收。許多川劇著名演員都愛好揚琴,並在傳授弟子時將揚琴唱腔做為練習唱功的基礎課之一。四川揚琴唱腔結構分為大調和越調兩大類。大調屬板式變化體結構,套用較廣;越調屬曲牌聯套體結構,抒情性較強。揚琴的演奏長於烘托氣氛,能打出風雨雷電、波翻浪卷等多種音樂形象,表現力很強。伴奏以揚琴為主樂器,與京胡三弦一起稱為“三大件”,又與碗碗琴、鼓板合稱為“五方”。此外,伴奏樂器還有二胡、懷鼓等,也可根據劇情需要酌加笛子、高胡、阮、大提琴等。傳統的演出形式,一般為數人坐唱,分、雜等各行腳色。

傳統曲目

四川揚琴表演形式
多採取敘事與代言相結合的體裁。除每一段的開頭與結尾以及段落中間穿插少許唱詞交代人物、情節或環境用第三人稱以外,主要的唱詞、念白都是角色的第一人稱的語言。曲目分為大本與單折兩類。大本也採取分段演出,每段半小時左右。大本以《三國》、《列國》節目居多,還有《琵琶記》《白蛇傳》《玉簪記》《白兔記》、《清風亭》、《玉蜻蜓》等曲目。清末戲曲作家黃吉安寫有《處道還姬》、《黑虎緣》、《木蘭從軍》、《漁父辭劍》等揚琴曲本,稱為“黃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揚琴得到了復甦和發展,吸收女演員,發展了表演唱和一人多角的自打自唱等形式,創作了《江姐在獄中》、《送寶刀》、《清溪河畔》、《探親記》等現代曲目。

主要特徵

四川揚琴揚琴
四川揚琴又稱“四川琴書”。流行於四川的川東、川西、川南一帶,約有200年歷史。演出形式原為數人坐唱,各操一件樂器伴奏,以揚琴為主,另有鼓板、懷鼓、三弦京胡二胡等。以唱為主,以說為輔。

演員分生、旦、淨、醜等角色說唱。現在也有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音樂分為大調、越調(月調)、器樂牌子3類。大調屬於板腔體結構,是主要腔調,以一字為基礎,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三板、大腔、舵子等組成早期曾稱“漁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為主要伴琴樂器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現名。

主要流行於成都、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約形成於清乾嘉年間(1736年-1820年)。道光時(1821年-1850年),成都的揚琴藝人已有行會組織三皇會,定期在茶館聚會演唱。1925年成都開辦揚琴班,招收藝童學習揚琴,這是四川揚琴最早的科班表演形式。

四川揚琴戲劇

“漁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為主要伴琴樂器而得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現名。主要流行於成都、重慶、瀘州、自貢等城市。約形成於清乾嘉年間(1736年-1820年)。其表演方式為五人坐唱,擊揚琴者前排居中,小三弦在左側,鼓、板、梆子由一人司職居其右,後排為京胡和二胡。演員自彈自唱,夾以說白。女角色常由男性反串,演唱時採用假嗓。男角色則真、假嗓結合。男演員分生、旦、末、醜,發聲各具特色。女演員有特殊的潤腔手法哈哈腔。唱本類似小戲曲劇本,唱詞有7字、10字句。音樂分省調和州調。省調流傳在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州調分布於川南及川東、川北部分地區。傳統曲目約300餘段,多取材於歷史故事,如《華容道》、《清風亭》、《活捉三郎》、《秋江》等

四川曲藝

四川揚琴三弦
四川揚琴,清朝乾隆年間成都、重慶等地便開始流傳,因演唱時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而得名,素有“坐地傳情”之稱。四川揚琴吸收了川劇和清音之長,通過唱和道白,將敘事、抒情與戲劇融為一體,有層次地表現戲劇情節。清末洋琴演唱多為3人,後一般為5人,分生、旦、淨、末、醜5種角色,分別操作揚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邊伴奏邊說唱。

四川竹琴又稱為道琴(情),初為道士勸善說道的古老藝術,以竹筒鼓、簡板和碰鈴伴奏演唱,民國初年始稱為竹琴。一般由一位藝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一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廣為流行,1914年間,梁平、江北二縣還舉行過兩次“竹琴大會”,各地行家雲集獻藝,轟動一時。

四川相書,又稱隔壁戲。演出時,設一頂高約16至23米,寬約08米的帳子,由一個藝人置身帳中,用口技和摺扇、銅鈴、蓮花落等道具摹擬各種聲音,描繪環境,並一人扮若干個角色,相互對話,展開故事情節。觀眾隔帳聆聽,如臨其境。其表演節目頗為幽默人稱滑稽相書,話中有話。

四川清音,也稱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演唱者多為一人,左手打板、右手擊竹鼓而歌。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伴奏者有時也答腔幾句。

四川金錢板,又稱金劍板、三才板,多系單人演唱,以唱為主。其道具僅三塊竹板,講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軍萬馬之雄壯,又要打出清風流水之委婉。

以說為主的四川評書,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藝人藉助桌子、醒木、摺扇、帖子等道具,以語言吸引聽眾,並有一些表演動作。其表演地點多為茶館,聽眾可以邊品茗邊聽書。

揚琴的起源

四川揚琴維吾爾族樂器表演
揚琴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它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

揚琴雖然是中國民族器樂的一種,但它並不是中國本土樂器,揚琴亦名“洋琴”,顧名思義,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對於其來源也曾有著以下說法:

一是由在“卡龍”沿襲而來。“卡龍”是中國新疆維吾爾族樂器,演奏時將琴平置於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指甲”撥彈,亦可雙手皆用甲片撥彈,在外形、弦數、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極為相似。事實上“卡龍”是中亞地區的“嘎龍”演變而來。元史記載,元代征伐克什米爾,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種樂器極有可能就是“卡龍”,可其出現於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在中國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廣東一帶,這在時間與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遠,因此,這種說法被採納的很少。

二是由波絲傳入。這是現在被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據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於中歐阿拉伯、波斯地區,當時稱為桑圖爾,後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大洋洲。有達西瑪、欣巴龍、海克不里等名稱。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製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中國最早出現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由於明代工業發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的樂器傳進來是有可能的。

揚琴的變化

四川揚琴伴奏表演
揚琴在近代,形制上的變化最大。揚琴傳入中國後,最初的形制是兩橋揚琴,(也叫“小揚琴”或“蝴蝶琴”)小揚琴在民間多用在說唱音樂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書”、“北京琴書”、“梅花大鼓”等均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揚琴在中國樂器中的歷史可謂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變化可謂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為小揚琴只有自然音(即鋼琴上的白鍵),不能轉調,為演奏帶來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張子銳按照律呂規律橫向相鄰的兩弦為小二度關係,縱向相間的兩弦為大二度關係,繪製出律呂揚琴,這樣就把《呂氏春秋》中律呂理論運用到音樂實踐中。

鄭寶恆等諸位前輩對揚琴改革的貢獻很大

天津音樂學院的鄭寶恆老師,在推廣律呂揚琴的藝術實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巴哈用鋼琴作曲、推廣琴藝一樣,鄭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呂揚琴的演奏規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調視譜演奏。他還吸取其它樂器之長,創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強了揚琴的表現力。

1958年,鄭寶恆把原來律呂揚琴的長方形共鳴箱,去掉前面兩角不發音的部分,改成半圓形,減輕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鄭先生始終堅持律呂揚琴教學,將技藝傳授給一代代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天津音樂學院許學東,在畢業音樂會上用律呂揚琴演奏了民樂三重奏《沙海音詩》(鄭寶恆曲);1988年5月,中央音樂學院首屆揚琴碩士生黃河在畢業音樂會上,由管弦樂隊協奏,用律呂揚琴獨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呂揚琴恢弘的氣勢,多變的音色,令聽眾讚嘆不已。後又經過眾多民樂專家的研究,將揚琴改造為四排碼變音揚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揚琴,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桂習禮教授研製的501揚琴,在高音區加進半音調弦法,進一步解決了高低音轉調問題。

中國揚琴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揚琴傳入中國後不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了中國揚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隨著民間傳統器樂的發展,揚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樂樂種的演奏形式中去。經過前輩樂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揚琴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流派與地方風格,擁有各自優秀的傳統曲目、代表人物、傳承關係與演奏特色,並為本土及各界的民眾所喜愛和承認。其中最有影響的傳統流派是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

主要書籍

四川揚琴四川揚琴書籍

內容提要

四川揚琴是中國揚琴藝術重要的傳統流派之一。本書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結合作者新發掘的資料,對其諸多線索進行了更深入、更細化的綜合研究,為四川揚琴的發展歷程作了比較系統的歸結和梳理。全書共分七章,第一章以時間為主線,按其發展歷程逐一展開論述。而後的幾章以面代線,從傳播普及、地區風格形成、樂器變革、曲藝形式、演奏形式、代表人物等方面對四川揚琴進行總體性的分析闡述,全面、系統地清理和展示出形成四川揚琴風格特徵的各種元素。

作者簡介

代梓又,代茹,字梓又,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曾於1993獲得全國民樂邀請賽青年組揚琴專業二等獎;2002年文化部主辦的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民族器樂獨奏比賽古琴青年專業組銅獎;2004年全國古琴大賽青年專業組銅獎。
六歲起隨父親學習中國民族樂器——揚琴,1983年考入雲南省藝校接受專業的音樂訓練,先後受到楊建德周秀珠、劉希聖、俞燕等老師的悉心指導。1988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考入四川音樂學院民樂系,隨陳富民先生學習揚琴演奏,隨曾成偉先生學習古母琴演奏。畢業至今,成功地舉辦了各種類型的揚琴、古琴音際會數十場,教授揚琴、古琴學生百餘人,編寫了揚琴、吉琴教材數本、論文《四川揚琴流變考》、《四川揚琴演奏形制之流變考》先後發表於《音樂探索》2005年由中國唱片廣州公司出版《廣陵散》、《高山·流水》古琴演奏專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