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

北美洲

北美洲(英語:North America)是北亞美利加洲的簡稱,位於西半球的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瀕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同南美洲分開。世界七大洲之一。北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眾多島嶼。北美洲面積2422.8萬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

基本信息

概述

北美洲北美洲

北美洲位於西半球的北部。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峽亞洲相望,東北隔丹麥海峽格陵蘭海歐洲相望,南以巴拿馬運河南美洲分界,範圍主要包括北美大陸、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為世界第三大洲。
北美洲海岸曲折,多島嶼、半島與海灣。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東南部的西印度群島環繞形成的加勒比海是大西洋經巴拿馬運河通往太平洋的要道。
北美洲的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北段,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為低緩的高地。
北美洲的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東西兩岸的氣候有明顯的差異性:太平洋沿岸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式氣候;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濕潤氣候;中美地峽及印度洋群島為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北冰洋沿岸為極地氣候。寒潮與大西洋上的颶風是北美洲的災害性天氣。
北美有廣闊的溫帶草原和溫帶森林。中部平原有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休倫湖、安大略湖、伊利湖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發源於美國北部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長的河流。
北美洲有三億六千多萬人口,種族成份複雜,有白、黃、黑三大人種,也有混血人種。白人占80%以上,印第安人是北美的原有居民,歐洲殖民者到達之後,對印第安人進行屠殺,現在僅有幾十萬人。北部寒冷地區住著因紐特人,南部中美洲以黑人和混血人種為主。
北美洲有37個國家和地區,加拿大、美國、墨西哥是其中面積較大的國家。
北美自由貿易區:為了形成一個與歐盟相抗衡的共同幣場,1998年1月1日,美國和加拿大正式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協定”,1991年6月,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就建立美、加、墨自由貿易區開始談判,於1991年1月建成北美自由貿易區,井決定於15年內分階段取消關稅壁壘,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經濟集團。不過,北美貿易區並沒有完全局限於北美洲,1994年12月在邁阿密召開的美洲國家首腦會議上,決定於2005年建立一個包括北美、中美和南美的“美州自由貿易區”。

歷史

哥倫布哥倫布

早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之前,印第安人已在北美洲繁衍生息。他們主要分布於從聖勞倫斯河畔到佛羅里達大西洋沿岸、中部平原墨西哥高原和中美地峽等地,依山傍水而居,以農業和漁獵為生,並曾創造了燦爛的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

哥倫布於1492—1504年間 4次率領西班牙船隊到西印度群島探險,4次航行分別到達巴哈馬群島安的列斯群島中美地峽沿海地帶。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達紐芬蘭島並進至聖勞倫斯河口沿岸。約40年後,卡提埃率法國軍隊沿聖勞倫斯河上溯,到達蒙特婁一帶。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相繼占領和殖民,對印第安人殘酷掠奪、肆意屠殺,並把他們從世居的土地上趕往西部乾旱地區。

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首先在美、墨邊界以北的大陸主體部分建立了聖奧古斯丁殖民地。17世紀初,法國人在現加拿大東海岸的新斯科舍建立第一個居留地,隨後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並以此為基地,上溯聖勞倫斯河,越五大湖,順密西西比河南下,擴張至墨西哥灣沿岸地區。

英國從17世紀初才在維吉尼亞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此後,荷蘭、芬蘭和瑞典在大西洋沿岸地區相繼殖民。至18世紀早期,北美大陸的殖民勢力基本上是三分天下。英國占領了從新斯科舍到佛羅里達的大西洋沿岸狹長地帶;法國占領了從聖勞倫斯河、五大湖到密西西比河流域遼闊而肥沃的中部平原;西班牙占領了佛羅里達、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以及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廣闊的遠西地區。

英國殖民勢力在大陸東部紮根不久,英國移民及其後裔舉行武裝起義,並於1776年脫離英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與此同時,一些親英皇室的反獨立者紛紛北遷加拿大安大略魁北克兩省定居。這就是北美大陸兩個大國美國和加拿大的雛形。

19世紀中葉,美國領土擴張至太平洋岸。1867年加拿大成為自治領,其版圖也於19世紀70年代推進到太平洋沿岸。橫貫大陸的鐵路幹線建成後,掀起了開發中西部的熱潮。至此,北美大陸主體部分基本上已為英國殖民勢力所控制。法國只剩下紐芬蘭島南面的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兩組小島嶼。美國在其領土擴展到墨西哥灣沿岸後,開始向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擴張,占領波多黎各、控制巴拿馬運河區、購買維京群島的 3個小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接管了幾個英屬殖民地。由此,早期拉丁語系宗主國壟斷統治的北美大陸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美國的影響已日趨增長。

地理

北美洲 地圖北美洲 地圖

1.範圍

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西經55°40′,北緯52°13′),南至馬里亞托角(西經81°05′,北緯7°12′),西至威爾斯王子角(西經168°05′,北緯65°37′),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西經94°26′,北緯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外,還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島。

2.面積

總面積為2422.8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3.地形分布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全洲平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占58%,平均海拔約為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

4.三大地形區

北美洲地形北美洲地形

東部為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為大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德遜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西部為山地和高原: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脈,由東至西為:落基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嶺-內華達山脈、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美國海岸山脈,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峰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部山脈和中部山脈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九個地理區域

分為東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地區)、中部地區(拉布拉多高原 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地區(屬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北段,落基山脈是本區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九個地區。

海岸線較長,多優良港灣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

半島與島嶼

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火山與地震

北美洲北美洲

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區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島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和多強烈地震的地帶。

水系流域

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占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占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各約占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占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美國西部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的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

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 240米。北美洲是個多湖泊的大陸,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以蘇必利爾湖面積最大,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氣候特點

北美氣候圖北美氣候圖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複雜多樣。北部在北極圈內,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熱帶颶風侵襲。大陸中部廣大地區位於北溫帶。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長驅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時而寒冷,時而解凍,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低於0℃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的3/4;整個北極群島(北美大陸以北、格陵蘭島以西眾多島嶼的總稱)及格陵蘭島的大部分地區都低於-32℃,格陵蘭島中部低達?0℃,成為西半球的寒極區。夏季全洲普遍增溫,最熱月(7月,沿海多為8月)平均氣溫格陵蘭島中部為0-3℃,成為北半球夏季最涼的地區;其餘廣大地區都在0-32℃之間,其中20℃以上的地區約占全洲面積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區面積較小。美國西南部的死谷,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6.7℃,為全洲最熱地區。

北美洲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加拿大格陵蘭島的東南部、美國的東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年降水量約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達2 000毫米以上,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區;佛羅里達半島、落基山脈東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

氣候類型

北美洲幅員廣闊,南北伸長,四周瀕臨大洋,在主要氣候因素的作用下,氣候類型多樣,與亞洲不相上下。按1978年斯特拉勒氣候分類,除高地氣候外,計有13種,其中西岸海洋性氣候為亞洲所無,冰原氣候亞洲也告缺失。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發育典型的季風氣候(包括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在北美洲都不發達,而分別為中緯濕潤大陸性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低緯信風海岸(熱帶海洋性)氣候。

北美洲的寒帶和溫帶類型有冰原氣候、苔原氣候、高緯(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中緯濕潤大陸性氣候、中緯乾旱氣候、中緯西岸海洋性氣候。冰原氣候分布於格陵蘭(沿海地帶除外)。據埃斯米特站記錄,格陵蘭冰原7月平均氣溫仍低至-12℃,2月為—47℃,其極端性和嚴寒程度僅遜於南極洲

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雖占優勢,但高緯針葉林氣候比南面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範圍更廣。在斯特拉勒1978年的分類中,後者不是單一類型,而是中緯濕潤(包括次濕潤)大陸性氣候和中緯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兩種類型的組合。這裡氣溫年較差約20~40℃,按康拉德公式,大陸度介於40—60%之間。但同亞洲相比,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不僅範圍較小,而且大陸性也較弱。

氣候分布格局

北美洲氣候類型的結構,在世界各洲中自成一格。其北部和東部,氣溫是氣候類型分異的主要標誌,所以各有關類型都是南北更替、東西走向。落基山脈東側及其以西的西部廣大地區,降水量為主要分異標誌。因降水量的變異是東西向的,所以各氣候類型便顯示為東西更替、南北走向。墨西哥和中美地峽實際上是西部山區向南延伸。這種在更替和走向上東西部相對立的結構圖式,反映了緯度因素和地貌結構對分異的重要作用,並對土壤和植被的分異圖式也產生巨大影響。

地質地貌

地質基礎

構造基礎及其形成北美大陸的地貌結構自東向西主要表現為三大縱列帶:東帶為阿巴拉契亞高地,中帶為勞倫琴低高原和中部平原,西帶為科迪勒拉山系。中帶的北部為勞倫琴低高原,發育於加拿大地盾,與中部平原的基底同屬北美洲古老陸塊,格陵蘭島以及北極群島的大部分也屬之。古老陸塊的外圍環列著阿巴拉契亞、科迪勒拉、東格陵蘭以及因努伊特等山系,由板塊的相互作用演變而成。

按板塊理論,大陸開始時曾作為一些古老的小陸塊存在,經過多次相互碰撞以及聯合、分裂和再結合的大陸增生過程。太古代時,北美大陸曾有4個原始陸塊,分居於相當現在的哈得孫灣南北一帶,其組成岩石年代在25億年以上,經過大陸增生過程,才結合成為巨大的古老陸塊。在其形成初期,屢經造山運動,以後才趨穩定。它的北部自古生代以來,只經受過以上升為主的升降運動,古老的變質岩廣泛出露,稱為加拿大地盾;南部和西部在古生代的升降運動中以沉降為主,並間歇性地經受了海侵和海退,因而在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了平展的後期沉積,稱中部地台。中部地台的東部以古生代覆蓋層為主,西部在古生代地層上還廣泛覆蓋中生代地層。

地貌結構

東帶

阿巴拉契亞高地屬古生代褶皺帶。其地貌特徵和單元結構西南部與東北部不同。西南部由於構造上的差異,自東往西分為山麓台地、藍嶺、嶺谷區和阿巴拉契亞高原4個地貌單元。山麓台地起伏和緩,西連藍嶺山麓,內側海拔300~360米,向東傾斜,以“瀑布線”接沿海平原。藍嶺為一復背斜,其東西兩側有大規模的沖斷層,地形崎嶇。嶺谷區有一系列平行褶皺和沖斷層,地貌上表現嶺谷相間的特徵。阿巴拉契亞高原為一山前拗陷,地層近於平展,為海拔300~600米的低高原,但在河流深切地段,地面崎嶇。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表現為一波狀起伏的高地,相當於西南部的山麓台地,海拔約300~500米,向東、南傾斜。其他3個單元發育不完整,範圍狹小。東北部廣泛受到冰川作用的改造。

中帶

勞倫琴低高原中部平原勞倫琴低高原偏於大陸東北部,經長期陵夷,地勢不高,大部分介於200~450米間。它在古生代以來的升降過程中以上升為主,但哈得孫灣一帶卻長期處於拗陷之中,第四紀大冰期又因冰川的重壓而沉陷(大冰期後已有所回升),地勢低下,並形成一個淺水海灣。其邊緣地帶特別是東和東南一帶地勢高仰,因而高原展現為一從邊緣向哈得孫灣低斜的淺碟狀地面。地表起伏和緩,只有一些淺丘高出地面十幾至數十米。大冰期時本區處於大陸冰川中心地帶,故地貌的具體細節,廣泛受到冰蝕作用的改造。位於勞倫琴低高原東北岸外的格陵蘭島,除東、北岸為古生代褶皺帶外,也屬古老地盾,為冰川所覆蓋,冰面海拔一般達2000米,冰層之下為一低高原。

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為近斯出露的海底,與大西洋沿岸平原相連,北起科德角,向南向西延伸,再東轉至尤卡坦半島,寬約100~4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地段海拔低於 120米。它由半固結或未固結的白堊紀、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層組成,除局部地段外,向海緩斜。通過差別侵蝕,形成單斜脊與低地相間的帶狀起伏平原,這種形態特徵比較典型地體現於墨西哥灣北岸的東西兩段。

西帶

科迪勒拉山系位於大陸西部,南北延伸,由一系列山脈、 山間盆地和高原組成。 海拔一般介於2000~3000米間;平均寬達800公里,最寬處為1600公里。主要形成於中生代下半期至第三紀,現仍在活動中。

山間高原和盆地介於落基山脈與西部山地之間,自北往南計有育空高原、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哥倫比亞高原盆地與山脈區(其北部稱大盆地)、科羅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等。育空高原位於阿拉斯加中部和加拿大西北部分地區,為一波狀起伏的切割高原,第四紀大冰期時其中、北和西部未受冰川侵襲。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為一切割的熔岩高原,第四紀大冰期時為科迪勒拉冰川中心所在,分布有各種冰蝕和冰磧地貌。

西部山地分為內、外兩帶,隔以一道不相連續的沉降帶。內帶自北向南包括阿留申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內華達山和加利福尼亞半島山脈等,為一強烈褶皺、火成侵入與變質帶,經長期侵蝕,花崗岩廣泛出露。如內華達山脈,通過長期侵蝕和後期上升過程中所發生的斷層和掀斜作用,表現為一自東向西傾斜的花崗岩斷塊山。此外,部分地段後來還受到火山噴出作用,如喀斯喀特山特別是南段即分布著一系列火山錐。外帶北自阿拉斯加南岸的科迪亞克島起,南至加利福尼亞半島,主要為沿海島山帶及美國境內的海岸山脈。上述兩山帶間為一沉降帶,形成一系列不相連續的海灣或谷地,如庫克灣、皮吉特灣、威拉米特谷地、加利福尼亞大谷地和洛杉磯盆地等。

資源豐富

礦產資源多

北美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石油石棉鉀鹽磷灰石等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加拿大地盾在前寒武紀曾經歷多次造山運動並伴以火成活動,金屬礦豐富,但缺乏燃料礦。金屬礦主要有、銅、、金、,次為銀、鈷、鉑、鈦等,礦床比較分散,多分布於火成岩侵入體周圍附近的接觸帶或沉陷盆地中。拉布拉多和蘇必利爾高地蘇必利爾湖西北和南面)是重要鐵礦產區。魁北克省西南部至安大略省東部為以鎳、銅、鉛、鋅、鈾、銀等為主的多金屬礦區,其中薩德伯里的鎳、礦具有世界意義。安大略省西部、草原省東北部以及地盾西緣湖帶也為一重要的多金屬礦區。

中部地台富燃料資源,為本洲煤、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儲、產區,分布廣泛,向北遠及馬更些河三角洲以及北極群島。本區後期覆蓋層具有一系列盆地和穹地,對燃料礦床的形成和儲存十分有利。中部個別地區還富藏並盛產鉛、鋅、鉀鹽和磷酸鹽等礦。沿海一帶富藏石油儲油層多在鹽丘中。北岸的油田主要分布於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阿巴拉契亞褶皺帶既有同岩漿活動有關的金屬礦藏,也有分布廣泛的煤盆和一些儲油構造。

東南以產石棉著稱,東北部其他地區則多鉛、鋅、銀、銅等金屬礦,紐芬蘭東北的貝爾島有赤鐵礦,但現已停閉。西南部的礦藏首推煤礦,儲量約占美國1/4,產量約占3/4,而且煙煤品位較高;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還有美國最大的無煙煤區;金屬礦中鐵較重要,主要產於伯明罕附近,因長期開採已瀕枯竭。

除砂礦外,其形成同火成活動和構造有密切關係,分布上主要同侵入體與變質帶相聯繫。如美國境內著名的蒙大拿州比尤特銅礦(1980年已停閉)和猶他州賓厄姆-坎尼恩銅礦均屬斑岩型銅礦,同斑岩的侵入體有關。墨西哥高原也是重要的多金屬礦區,貴金屬中的銀礦向負盛名。西印度群島古巴紅土型鎳礦的儲量和牙買加的紅土型鋁土礦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森林草原廣闊

北美洲森林面積約占全洲面積的30%,約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產達格拉斯黃杉、巨型金針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紅杉、鐵杉等林木。草原面積占全洲面積14.5%,約占世界草原面積的11%。

水力資源豐富

北美洲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24 800萬千瓦,占世界水利資源蘊藏量的8.9%,已開發的水利資源為5 360萬千瓦,占世界的34.7%。

生物多

北美洲沿海漁場的面積約占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20%,西部和加拿大東部的邊緣海區為主要漁場,盛產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及*類,在加拿大東部邊緣海區還產鯨。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

人口及語言

人口

全洲人口人口5億2872萬(2008年七月),居世界第4位。全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3人,分布極不平衡,86.4%人口集中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3個國家,其中美國占61.4%。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的美國大西洋沿岸地區、五大湖附近和聖勞倫斯河兩岸、聖弗朗西斯科到聖迭戈的美國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城及其附近是全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上。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美國西部乾旱區、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的熱帶雨林地區人煙稀少,每平方公里不到5人。北冰洋上的一些島嶼,氣候嚴寒,幾乎無人定居。北美洲城市化進程較為迅速,20世紀初,農村人口占半數以上,現已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美、加兩國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5%以上。墨西哥的城市人口也達61%。

民族、語言

經長期人口遷移通婚,民族成份十分複雜。美、加兩國歐洲移民占絕對優勢。加拿大人口中,英裔占50%,法裔占30%。還有為數很少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美國除11.7%的黑人、1.5%的亞洲移民、0.6%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外,86%左右均為歐洲移民。1600—1980年間,約有6400萬歐洲人移居美、加兩國。其中19世紀以前以英國移民為主;19世紀主要是德國和愛爾蘭移民;19世紀末北歐和南歐的移民迅速增加。北美大陸的黑人大部分是17世紀以來從非洲販賣來的奴隸的後裔。亞洲移民主要是華人和日本人,除部分是19世紀勞工的後裔外,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移民。盎格魯美洲通用英語,只有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通行法語

墨西哥、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以西班牙移民為主,由於長期通婚,印歐混血人占絕大多數。墨西哥91.7%為印歐混血人,7.8%為印第安人,白人只占0.5%。瓜地馬拉境內印第安人占多數。巴貝多、海地、巴哈馬、格瑞那達、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島國則以黑人為主。這一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通用西班牙語,英、美、法的海外屬地分別通用英語和法語。

宗教

居民主要信基督教天主教

經濟

北美洲美國紐約

工業:美國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洲採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原油天然氣、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占20%左右,鋁占40%以上,汽車約占37%。

北美洲北美洲

農業:北美洲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菸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工業的地理分布

早期主要集中在中部大西洋沿岸、五大湖和聖勞倫斯谷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南部“陽光帶”的興起改變了工業結構和布局的特點。 以加利福尼亞、 德克薩斯和佛羅里達州為代表的“陽光帶”,依靠有利的資源和自然條件,迅速發展了宇航、石化、旅遊等產業,老工業帶的工廠和人口也大量入遷,形成以現代工業為主體的新興工業區。近年來,以矽谷、波士頓 258號公路、矽三角為代表的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改變了工廠布點的傳統模式。近20年來,墨西哥由於石油工業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速,在首都及其鄰近地區形成北美開發中國家最大的工業區。

交通發達

北美洲 美國鐵路網
北美洲的交通運輸業比較發達,鐵路總長420 000多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5 000多千米。公路四通八達。美國東北部是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其次是美國中部、東南部、西部沿海地區;加拿大東南部;墨西哥東部,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古巴的糖廠鐵路專用線較發達。加拿大中部地區的夏季河運、冬季雪橇運輸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區以雪橇運輸為主。

大宗外貿商品主要靠海運,重要的國際性海港有紐約休斯敦巴吞魯日費城洛杉磯巴爾的摩、蒙特婁等。近年來貨櫃運輸發展迅速,紐約的伊利莎白、奧克蘭、西雅圖、洛杉磯的長灘為重要的貨櫃港口。美、加兩國以高速公路為骨幹的公路網四通八達,公路運輸已成為主要的陸上運輸形式。洲內各國之間,以及洲際客運主要靠航空。芝加哥、、紐約、奧克蘭、休斯敦、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渥太華、墨西哥城、和哈瓦那為主要國際航空中心。鐵路通車裡程雖仍居世界前列,但鐵路客運日趨蕭條,主要用作貨運.

政區

註:此處的劃分將北美洲南美洲合併為一洲。

(參見:世界政區

著名寵物----牧羊犬

北美洲北美洲

北美洲牧羊犬檔案資料

培育用途 玩賞犬
中 文 名 北美洲牧羊犬
俗名別名 小型澳大利亞牧羊犬
英 文 名 NORTH AMERICAN SHEPHERD
原 產 地 美國
繁殖方式 胎生
歷史起源 起源時期:1968年;起初用途:伴侶犬;現在用途:伴侶犬
習性 北美洲牧羊犬是一種特殊繁育程式的產物。是為了給居住在小鎮上的人們培育一種小型的伴侶犬。育種者構想在使個體小型化的同時,仍然保持澳大利亞牧羊犬(北美洲牧羊犬的祖先)吸引人的氣質特徵,如恬靜、敏銳的特性。這種優秀的伴侶犬喜歡與小動物一起工作。敏銳活潑,精力充沛,已經成為可愛的伴侶犬,應從小進行嚴格而恰當的訓練。
體形 身高:33厘米~46厘米;體重:7公斤~13公斤
頭部 頭頂平坦
下巴 嘴唇不下垂
四肢 前後腿等長
足掌 腳呈橢圓形、結實
披毛 中等長度的被毛微帶波浪
毛色 多種顏色或任何顏色
護 理 運動量比較大,但可以適應城市生活,被毛應經常梳理,但不需要專業修整。

玉米故鄉----墨西哥

墨西哥墨西哥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鄉,墨西哥人對玉米有著深厚的感情。墨西哥人在長期以玉米為主食的歷史歲月中醞釀出了“玉米文化”。
現代考古證實,玉米起源於一種生長在墨西哥的野生類,經過逐漸的培育,大約在3000-4000年前,中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已經開始種植玉米了。
現在的墨西哥人對玉米的種植和加工技術可以說是已經發展到了極致。
墨西哥人最先培育並推廣了彩色玉米,像深藍色、墨綠色、紫紅色,還有紅、黃、藍、白、綠各色間雜的五彩玉米。
墨西哥人對玉米的感情,近乎達到了崇拜的程度 在古代印第安人的宗教文化中,玉米已經超出了普通食物的概念:墨西哥民間有許多關於玉米的神話和傳說;古代印第安人信奉的諸神中,也有好幾位玉米神,例如辛特奧特爾玉米神、科麥科阿特爾玉米穗女神等等;在瑪雅人的神話中,人的身體就是造物主用玉米做成的;在鄉土文化中,“玉米人”已經成為對中美洲印第安土著人的一個代稱,

歷史上生活在墨西哥的古代瑪雅人,以太陽的位置和玉米的種植將一年劃分為9個節氣。
在第二個叫做“成熟”的節氣,大約在8月初,是人們辛苦一年後開始收穫和歡慶的日子。
人們收穫鮮嫩的玉米,舉行一些特定的宗教儀式和歡慶活動,比如用羊羔、飲料祭祀玉米神等。
在現代墨西哥社會,由於玉米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全國要規劃出大面積的土地種植玉米,各地區再根據各自的氣候與土壤特點輔種其他作物。

美洲

世界分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