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希臘語:Χριστιανισμός;拉丁語:Religio Christiana;英語:Christianity ),是信仰耶穌為救世主(即基利斯督,希臘語為“Χριστος”)的一神教,其信徒被稱為“基督徒”,包括三大流派:天主教、東正教和基督新教(主要由路德宗、加爾文宗、安立甘宗等教派構成)。基督教徒相信耶穌所宣傳的天國福音、耶穌為救贖亞當與夏娃的人類原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復活後升天以及基督再臨、末日審判等神學思想。 在中國,因為歷史原因,通常將包括路德宗、歸正宗等宗派在內的新教統稱為“基督教”。基督教起源公元1世紀,相傳耶穌與其十二使徒在巴勒斯坦、小亞細亞一帶從事宗教活動;2世紀前後,天主教會建制;4世紀,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頒布米蘭赦令,信仰合法;11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因帝國解體後的差異發展,形成以東正教為首的東方基督教、以羅馬天主教為首的西方基督教;20世紀,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成立;截至21世紀初,基督徒超過20億人,約占全球人口1\3,與佛教、伊斯蘭教並列世界三大宗教。

基本信息

概述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一神和天國的宗教,發源於中東以色列地區。在人類發展史上,基督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中世紀的歐洲地區)。近代以來,雖然經歷了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衝擊,基督教仍然具有廣泛的影響,在歐美地區被普遍信仰。基督徒相信人類具有原罪,而耶穌作為神(天主或稱上帝)唯一的兒子(聖子),通過犧牲自己為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提倡的是上帝的愛,救贖人類的罪和靈魂體。

宗教信仰

教義

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一詞的英文寫作“Christianity”,由基督徒“Christian”加抽象詞“-ity”組成,原型來自拉丁語的“Christianus”,系天主教會在5世紀後用來形容包括阿里烏派在內的“廣義基督徒”名詞。而“the Christian religion”(基督宗教)、“Christianism”(基督主義)、“the Christian world”(基督世界)三個近義詞,則是在21世紀全球一體化背景下,一種基於基督信仰或《聖經》原教旨主義的政治傾向。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是耶穌,主要經過初期保羅的信仰化、約翰的神學化、彼得的教會化,米蘭赦令後君士坦丁一世的宗教化與政治化、狄奧多西一世的國教化與世俗化,還有宗教改革後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至今的一系列現代化或復古化。而君士坦丁主持的首屆大公會議,以及整編的官方教義,則被學術界視作基督教取代多神教成為社會主流的里程碑。其中主要包括:

神是父、子、聖靈(聖神)三位一體的神。

父創造天地。

子耶穌基督(救世主)早於萬物誕生,是父的獨生子。

子不是被造物。子與父一同創造天地。

靈(精神)是神,是地上的子與天上的父的聯繫。不是被造物。

子是童貞女瑪利亞以處子之身生誕。在地上以完全的肉身,拯救了世人。不是幻象。

子以罪人之名,釘死於十字架,三天后復活,升天,榮歸父的右邊。

子會再臨,審判所有的死者及生者,而後永遠統御萬民。

教會是子在人間留下的象徵性身體,聖神賦予其根基。

施洗是以父、及子、神靈的名義。信徒接受洗禮加入教會,即表示願意相信耶穌以死贖去的罪。

聖餐是紀念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所立下的新約。

信的,會在審判後的來世復活。

按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的標準,合法的基督教需要接受三位一體理論,以及“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兩條基本原則。

教規

耶穌強調自己不是為了廢除律法《十誡》和先知,而是完成及完善,所以基督教的戒律是在原有框架補充而來。

耶穌強調即使天地被廢除的一天,也不可廢除自己律法的一筆一划,而是要完善它。

強調無論什麼人廢除,又讓別人跟著做的,到了天國都要為小的;相反無論什麼人遵從,又讓別人跟著做的,到了天國都要為大的。

強調“義”不能勝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人,不能進天國。

戒律 摩西十誡(猶太教):舊約 耶穌主張(基督教):新約
神是唯一的神。 不可試探神。當只拜一神,侍奉一神。 神是靈,當用心靈和誠實崇拜。 不可因誘惑,吃祭拜給偶像的食物。 對人子犯的罪和褻瀆的話,一切都可得赦免;褻瀆和頂撞靈的,今世來世都不得赦免。
不可製造神的偶像。也不可製造、崇拜、侍奉別的神。
不可褻瀆和妄稱神的名字。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六天要完成所有工作,第七天(安息日)不可做任何事。 凡犯安息日的,必要治死;凡在安息日工作的,必從民中剪除。 可以因飢餓食用祭祀的食物。神喜歡憐憫,不喜歡祭祀。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由人做主的日子;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犯安息日,就是將無罪說成有罪。 安息日可以行善事。
當孝敬父母。 打父母的、咒罵父母的,必要治死;輕慢父母的,必受詛咒。 愛父母、愛兒女勝過主的,不配作主的門徒。 只給父母奉獻金錢,但不親自照顧的,也不算孝敬父母。
不可殺人。 凡殺人的難免遭受審判。 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才能不污穢人;因為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包括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偽證、誹謗。 凡無緣無故向同胞動怒的,同樣難免審判;罵同胞是廢物的,難免公會的審斷;罵同胞活該的,難免地獄的火。 凡看見婦女,在心裡動了淫念的,就已經犯了姦淫罪。 右眼或右手陷入淫邪,就扔掉右眼、砍掉右手,寧可失去一體也不可讓全體都負罪掉到地獄。 不是因為妻子淫亂而休妻的,同樣犯了姦淫。
不可姦淫。 包括婚前與非合法配偶之間的性行為。
不可偷盜。
不可作假證。 不可從眾散布謠言、行惡,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從眾偏行,不可與惡人連手亂做見證、冤枉正直的人。
不可貪戀他人財產,包括妻子、僕人、牛驢,以及身邊人的一切。 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勝於飲食,身體勝於衣裳。

耶穌強調誡命里最大、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自己的主,即神。

其次就是要相仿的,愛人如己的對待其他人。

這兩條誡命是基督教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也是最根本的宗教價值觀。

主要宗派

舊教

早期基督教(英語:Early Christianity),指拿撒勒的耶穌釘死於十字架到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的基督教,基督簡稱自希臘語救世主的音讀基利斯督(希臘語:Χριστός),是早期希臘裔基督徒對《希伯來聖經》信仰和預言的受膏者(希伯來語:מָשִׁיחַ)的轉譯。耶穌的專稱。

西方基督教(拉丁語:Ecclesiae Occidentales,英語:Western Christianity),羅馬帝國分裂後發展於西羅馬範圍的基督教派。

西方教會
大派系
圖冊
( 大公教會 ,拉丁語:Ecclesia Catholica;希臘語:Καθολική Εκκλησία;英語:Catholic Church),意為至一的、至聖的、至公的使徒教會,基於羅馬教會的羅馬禮儀(拉丁禮儀)以及各國家地區隸屬的教區組成。 確立了 聖父 、聖子、 聖靈 的三位一體等基督教主流理論和古典教派的宗教文化,主張歷屆 大公會議 內容及 托馬斯·阿奎納 的自然神學為官方神學及哲學體系。教會代表為耶穌首席門徒 聖伯多祿 (彼得)後繼者的歷任羅馬主教,通稱 教宗 (教皇)。 聖座 (教廷)建在 梵蒂岡城國 。 引據於耶穌對聖伯多祿的教誨:“我要把我的教會建在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
個別教會 ,教義達成一致,且結成團契,但保留自身宗教文化特色的教會。主要包括:亞歷山大禮儀、安條克禮儀、亞美尼亞禮儀、迦勒底禮儀、拜占庭禮儀,以及 馬龍派 等東方禮儀教會組成的 東儀天主教會 。
,基於羅馬禮儀,泛 宗座缺出論 的教會。主要包括: 老派天主教會 ,道林格爾(Johann Joseph Ignaz von Döllinger)反對通過"教皇不可錯謬"與"教皇首座權"的第20次大公會議;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菲律賓獨立教會;波蘭天主教會,反對聖母無染原罪; 解放天主教會運動 ,融入 神智學 和 轉世 理念。 教宗(Pāpa/Πάπας/Pope),意為爸爸、教父。 特指羅馬教宗。全職包括:羅馬主教, 耶穌基督 的代牧者,宗徒長(伯多祿)的繼承者,普世教會的最高祭司(教皇),義大利的首座主教,首都羅馬的 都主教 ,梵蒂岡城國的元首,神(天主)的眾仆之仆。根據教會法,外交職位是“羅馬帝國最高祭司”(羅馬教皇/Romanus Pontifex)。
凱爾特基督徒團體(英語:Celtic Christianity),基於凱爾特禮儀,繼承自首任阿馬大主教 聖派屈克 的凱爾特天主教會[Celtic Catholic Church],曾一度在西歐絕跡,20世紀復興。特點是熱愛大自然、對異教寬容友善,欠缺宗教性。

東方基督教(拉丁語:Ecclesiae Orientales,英語:Eastern Christianity),羅馬帝國分裂後發展於東羅馬範圍的基督教。

東方教會
大派系
圖冊
(希臘語:Ορθόδοξη Εκκλησία),全稱正統天主教會[Orthodox Catholic Church],強調“正統”(規範)的使徒教會,宗教文化保持在早期基督教。信守前7次大公會議為正統教義。繼承於 聖安德肋 (安得烈)的 君士坦丁堡 、聖馬尓古(馬可)的 亞歷山大 、聖保祿(保羅)的 安條克 、 聖雅各伯 (雅各)的 耶路撒冷 4座初代教會的牧首區(宗主教座),並以君士坦丁堡主教為普世牧首,榮譽領導各地獨立正教會(Αυτοκεφαλία)和自治正教會(Αυτονομία)。 普世牧首認可羅馬主教(教皇)為首座主教,但反對首座權。
非普世牧區派 ,自 東羅馬帝國 遭 奧斯曼帝國 滅國以後,不承認 穆斯林 治下普世牧區正統性的教會。主要包括:馬其頓、黑山、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的正教會,以及希臘舊曆派、老信徒派( 舊禮儀派 )、忠貞派(地下教會)
非迦克墩派 [Non-Chalcedonian Orthodox Churches],又稱老東部派( 東方正統教會 ),因對耶穌神人一性論和兩性論持保留意見,獨立於通過兩性論的第4次(迦克墩)大公會議。亞歷山大、安條克牧區的直系繼承者。主要包括: 聖西滿 (西門)與 聖巴爾多祿茂 (巴多羅買)的亞美尼亞、 聖多默 (多馬)的印度,以及科普特(亞歷山大)、衣索比亞、厄利垂亞、敘利亞(安條克)等地的正教會。 君士坦丁堡 的 大主教 ,新羅馬及大公的 宗主教 [普世牧首]; 偉大城市 亞歷山大 、 利比亞 、五城聯邦、 衣索比亞 、全埃及及全非洲的宗主教與教宗,眾 神父 之神父、眾 牧者 之牧者、眾主教之主教、第十三使徒(馬可)的繼承者與大公的審判長; 安條克 及全東方的宗主教;聖城 耶路撒冷 及全 巴勒斯坦 、 敘利亞 、 約旦河 外、 加利利 的 迦南 與聖地 錫安 的宗主教。
聶斯脫利派 ( 景教 ,希臘語:Νεστοριανισμός),全稱東方亞述聖徒天主教會[Holy Apostolic Catholic Assyrian Church of the East]。基於普世牧首 聶斯脫利 思想,主張耶穌基督擁有神人兩性, 瑪利亞 是“人格母”(Χριστοτόκος)而非“神格母”(Θεοτοκος),且非殉道者不宜封聖;獨立於通過“誕神女”尊號的第3次大公會議。“景”取自“基督”諧音和"光明輝煌"的含義,是 也里可溫 、 天主教 、耶穌教以前,基督教最早的中文官方譯名。

其他宗派

異見者
諾斯底派 (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公元2、3世紀主張 二元論 的教派,強調宇宙由善與惡、真神與偽神、靈魂與肉體組成。包括2世紀 馬吉安 受使徒保羅和諾斯底主義影響的 馬吉安派 ,強調基督再臨和主張回歸早期純粹信仰、禁慾生活的孟他努派。
形態派 (形態主義,Sabellianism),3世紀強調耶穌擁有人的身體和靈魂,但保留神的思考方式的教派。包括亞玻里拿留主張耶穌非完全人格降生的 亞玻里拿留派 (Apollinarism),和阿里烏斯後繼者保盧、盧西亞諾否定耶穌神性的 阿里烏斯派 。
伯拉糾派 ( 伯拉糾主義 ,Pelagianism),5世紀伯拉糾繼承者克里斯提烏斯的教派,主張得救需要自己的功德配合神的聖寵,嬰兒施洗無用。包括10世紀鮑格米勒反對善惡二元論、主張 幻影說 的 ,和主張世界由邪惡構成、強調修道的 卡特里派 (Cathares)。
寂靜派( 寂靜主義 ,Quietism),14世紀主張 清心寡欲 的教派,追求佛教涅槃相似的無罪、神人合一的狀態。 包括17世紀倡導彌格爾·巴衣烏斯思想,主張人類意志力薄弱、腐敗是人類劣根性,強調人類原罪和神的聖寵重要性的詹森派( 詹森主義 )。

新教

歷史新教(英語:Historical Protestantism),狹義的新教。特指宗教改革開始後抗議羅馬教廷及天主教會世俗化的一系列宗派。包括宗教改革激進派(誓反教,Radical Reformation)。

更正教會
大派系
圖冊
抗羅派 (抗議宗,Protestantism)早期宗教改革先驅。主要包括:12世紀彼得·瓦勒度主張清貧,嘗試使用非拉丁語的《 聖經 》翻譯本傳教的 瓦勒度派 (Waldensians);14世紀 約翰·威克里夫 強調神職人員權威必須建立在聖經之上,要求教廷勤儉和上稅的 羅拉德派 (Lollards);15世紀初制定麵包加葡萄酒兩種聖餐、在強制德語的 盧森堡王朝 用捷克語禮拜、抗議教會的腐敗、遭羅馬教廷火刑處決的 揚·胡斯 的 胡斯派 (Hussite)。
路德派( 路德宗 ,英語:Lutheranism;Lutheran Church), 馬丁·路德 指導的宗派,他的教會在中國譯作信義會。保留 主教制 ,但革除了教會在“救贖”上的權威,強調 因信稱義 ,以及信徒皆祭司理論,新教及更正教( 福音派 )鼻祖。因為路德給自己的名字賦予了“自由”的含義,又稱自由派。 主要包括:路德世界聯盟、德意志福音教會、瑪利亞福音姐妹會、 瑞典教會 、 挪威教會 、 丹麥教會 、 冰島教會 、 法羅群島教會 。
加爾文派 ( 加爾文宗 ,Calvinism;Reformed churches)。主張 慈運理 的唯獨相信聖經理論、和 約翰·加爾文 的雙重預定論及 加爾文主義 ,基於信仰與傳統“歸正”的 改革宗 鼻祖。分為直接繼承於加爾文的歸正會(Continental Reformed church),由 約翰·諾克斯 主要繼承於 長老制 的長老會( 長老宗 /Presbyterianism);長老派的分派,由 羅伯特·布朗 主張信徒平等管理教會、創立 公理制 的公理會( 公理宗 ,Congregationalists)。主要包括:改革派教會世界共融、美國長老會、 利珀教會 、 蘇格蘭教會 、 紐埃教會 、 吐瓦魯教會 。
浸禮派 ( 浸信會 ,Baptist、Baptist churches),實行會眾制,強調成人施洗。分為主張加爾文主義的 特別浸禮派 (Particular),以及主張 雅各布斯·阿民念 的 阿民念主義 的 普通浸禮派 (General)。更正教信徒最多的宗派,也是 美國基督教 主體。主要包括: 美南浸信會 。
盎格魯派( 安立甘宗 ,Anglicanism;Anglican Church),保留主教制,主張 伊莉莎白一世 的中道政策。根據神聖而大公,教會譯作聖公會。宗教文化上屬舊教。繼承於天主教會首任坎特伯雷宗主教的聖奧古斯丁(坎特伯里的奧古斯丁), 亨利八世 出於政治原因改革。分為坎特伯雷普世大主教領導的 普世聖公宗 及其他的聖公會。主要包括:英格蘭聖公會傳教協會、 英格蘭教會 、 愛爾蘭教會 、 奈及利亞教會 、 烏干達教會 。
循道派( 衛斯理宗 ,Wesleyans;Methodism),安立甘宗的分派,獨立於 約翰·衛斯理 指導的循道運動。教會譯作衛理公會。主要包括:聯合衛理公會、 救世軍 、拿撒勒人教會( 宣聖會 )
再洗禮派 (Anabaptist),改革派 慈運理 的眾弟子創立。主張界石主義、和平主義,反對嬰兒施洗,繼承 施洗約翰 和早期基督教思想。分為 門諾·西門斯 領導的 門諾派 ;門諾派的分派,雅克布·阿滿領導德裔美國人組成的嚴謹派( 阿米什人 );亞歷山大·馬可領導的兄弟會(Church of the Brethren);主張與世隔絕的生活、固執於信仰和固有文化,遭教廷火刑處決的雅克布·哈特指導的哈特派(固執派/Hutterite)
靈修派 靈修基督教 ,俄語:Духовное 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英語:Spiritual Christianity ),興起於俄羅斯東正教範圍的改革教派。主要包括:主張 神秘主義 、絕對和平主義、 無政府主義 和共同 務農 生活的 與聖靈戰鬥派 (Духоборы);反對君權神授、反對聖象、拒服兵役、拒拿武器、主張繼承初代教會精神的 莫洛肯派 (Молока́не);通過用鞭子抽打身體、瘋狂舞蹈,追求靈魂出竅感覺的 鞭身派 (khlysty);根據耶穌教誨,強調 萬惡淫為首 、主張男女教徒 去勢 的 斯科普里派 (閹割派/скопцы)

現代新教(英語:Modern Protestantism),特指大覺醒運動以後產生的一系列教派,是加爾文宗的歸正思想的延續。主要是復興聖經里記載過,但遺失掉的傳統。

復原教
教會合一派 (聯合教會,United and uniting churches),始於19世紀初亞歷山大·坎伯及伯通·史東主張一個教會原則、強調教會名應取自聖經、反對分門別派和個人名義教會的 恢復運動 。 定型於20世紀成立的 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 ,以及主張普世教會概念的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完全合一的教會主要包括:基督聯合教會、 中國基督教協會 、 孟加拉國教會 、 巴基斯坦國教會 、 北印度國教會 、 南印度國教會 。
純福音派 聖潔派 ,Holiness),始於17世紀末菲利普·雅各·施本爾主張回歸信仰本身、反對教條主義、改革路德宗的 虔敬派 ;定型於19世紀改革衛理公會的 聖潔運動 。主張 宣信 (A.B.辛普森)提出的《聖經》逐字靈感,以及新生、聖化、神愈、再臨四重福音理論。主要包括:宣信成立的 基督教宣道會 ,印第安納安德森的神的教會(Church of God)、聖契會、 同善會。
基督復臨派 (米勒派,Adventist;Millerites),始於威廉·米勒預言 基督再臨 、強調守星期日的基督復臨教會。包括改守安息日(星期六)的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 。
五旬節派 ( 五旬節運動 ,Pentecostalism),20世紀查理·福克·巴罕領導,強調聖靈洗禮、說方言。新教所有宗派信徒最多的一派。主要包括: 神召會 、 方城團契、國際信仰共同圈、中華福音團契(唐河團契)
靈恩派 (Charismatics),出自五旬節派及其後的靈恩運動、新靈恩運動,信徒遍及新教和天主教內部。完全獨立的團體主要包括:加略山教會、重生派、 葡萄園教會聯盟
都市社區教會(Metropolitan Community Church),傳道對象為男女 同性戀 、 雙性戀 、性別障礙者,特洛伊·佩里發起。

普世基督教,又名宗教復興運動。

新興宗教團體,包括耶和華見證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世界基督教統一協會(統一教);基督教科學會;新思考(New Thought);家庭國際;新耶路撒冷教會;人民聖殿教;神體一位論主義(Unitarianism);一神普救教;日本型基督教。

基督教(正統信仰)

正統純正信仰觀點,所有信仰內容在《聖經》里,其中只敬拜(聖父 聖子 聖靈 三位一體)獨一的真神,最重要的是,只傳 釘十字架上耶穌基督,他是救主,為拯救人類釘十字架上,三天復活,可以看看 中國基督教福音影視。信耶穌得永生,今生得上帝賜的平安。

​1、(只傳釘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 最重要核心 所信的所傳的,只有一位救主,就是釘十字架上的耶穌基督,唯獨耶穌基督是救主,除他以外別無拯救

2、(聖父 聖子 聖靈)是一位真神,三個位格,正統信仰稱 三位一體或說 三一神 三合一的一位真神(下文有解釋)

3、聖靈是神 ,聖靈是從父出來的另 一位

4、耶穌是神,耶穌與父原為一,人看見耶穌就是看見神

5、耶穌基督是神, 也是人,他是神人兩性

6、世界末日,耶穌再來,沒有任何人知道,

7、耶穌是真實的復活了

8、每個基督徒都可以結婚

9、基督徒不可以吃血

10、不可敬拜任何人,包括天使也不可敬拜,唯獨敬拜 (聖父 聖子 聖靈) 獨一的真神

11、人體晶片是不可以注射的 現在科學家發明一種晶片,可以把你所有都存在晶片了,身份證錢,但是這個晶片,聖經里被稱為魔鬼的印記,基督徒絕對不可以注射。

基本介紹

基督教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神和天國宗教,發源於中東地區。在人類發展史中,基督教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尤甚)世界各地遍布為數眾多的教堂。基督徒相信耶穌為神(天主或稱上帝)的聖子、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的一神論宗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

基督教 基督教

主要有天主教(又稱公教會)、東正教(又稱正教會)、基督新教(華人俗稱基督教)三大派別,以及其他許多規模較小的派別。基督教雖然產生於中東地區,但後來由於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擴張和持續打壓,基督教的傳播中心逐漸轉移至歐洲並在歐洲發揚光大,並由此傳播至遠東、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即便如此,目前在基督教的發源地中東地區仍存留著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古老的東方禮教派,信仰者有阿拉伯人、科普特人、亞述人、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等。中文語彙的“基督教”一詞時常是專指基督新教,這是中文目前的特有現象。《一本讀懂世界三大宗教》指出,基督宗教的信徒占2008年世界人口32.9%,即約20億7千萬人。天主教徒占其中52.89%(約11億人),基督新教占其中17.63%(約3億6千萬人),而東正教則占其中10.64%(約2億2千萬)人口。

基督教提倡包容、進步精神。敬仰並感恩基督(指對基督教之父耶穌基督進行感恩,他為拯救人類的罪惡而死),基督教號召自由、民主、仁愛、誠實與道義。消除內心的不良欲望,對犯下的過錯和自身的罪惡進行懺悔,淨化心靈。

基督教占全世界有信仰人口的 33.39%。耶穌基督天主教(拉丁語:Ecclesiam catholicam)、新教(德語:Protestantismus、法語:Protestantisme、英語:Protestantism)、東正教(希臘語:Ορθ?δοξη Εκκλησ?α、教會斯拉夫語:Православие)等統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三大教派中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統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

宗教起源

猶太教是所有基督宗教的起源,是最早且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猶太教的形成代表著基督宗教的誕生。

舊約全書》或稱《猶太教聖經》是亞伯拉罕,猶太列祖之父,信奉的唯一神YHWH(舊譯耶和華)與亞伯拉罕的後裔達成的“聖約”(Holy Testament),也就是猶太人與耶和華的聖約,亦稱“亞伯拉罕之約”,亞伯拉罕與其十二子為基督宗教創始人及奠基人。這個聖約的內容是耶和華承諾亞伯拉罕的後裔(指上帝的選民)將來會被降臨的彌賽亞所救贖,這群選民的聚集形成為屬靈的國度,這個屬靈國度就是現在所說的猶太教會,基督教會的前身。

基督教 圖畫 基督教 圖畫

“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這句經文正是對後來將來基督降臨的印證。

亞伯拉罕的後裔因為大饑荒而流亡到埃及,在耶和華的先知摩西帶領下前往應許之地,耶和華在與亞伯拉罕達成的契約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十誡以及律法,又稱《摩西五經》,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後來撒母耳為掃羅抹油,承認他為以色列的首位國王,是耶和華指定的國王。掃羅和大衛在應許之地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大衛之子所羅門死後,以色列王國以及第一聖殿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毀滅。後來波斯國王居魯士釋放了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先知尼希米和以斯拉重建並改革了猶太教,期待彌賽亞再次降臨拯救以色列人,重建以色列王國。

之後的先知們逐漸強化對耶和華聖約的敬畏和一神論,耶和華從亞伯拉罕的神變成了普世的上帝,巴比倫之囚是因為以色列人背叛了上帝,但以色列人是的上帝選民,是超越其他民族的,耶和華將審判以色列人的鄰居。正如在巴比倫的以賽亞所說:基督教教堂一覽(19張)“......除了我以外,再沒有神。我是公義的上帝,又是救主,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的神。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沒有別神。……以色列的後裔,都必因耶和華得稱為義,並要誇耀。”聖經預言“以色列在萬國中被拋來拋去,卻不至滅亡。”從以色列亡國,流亡,復國,對抗阿拉伯世界的事實中,可見其準確性。

基督教 圖畫 基督教 圖畫

因為猶太人在敘拉古王朝的希臘人統治下沒有宗教自由,西元前140年,瑪加伯家族起義趕走了希臘人並建立了哈斯摩尼王朝。由於對舊約理解和政治立場的差異,猶太人又分化為強調律法傳統的法利賽人和以祭司長為中心的撒都該人,還有一個拒絕耶路撒冷祭司權威的異見者在曠野組成的愛色尼教派。

《新約全書》是基督徒(此處指新教徒)與他們所信仰的神子耶穌基督達成的新聖約,以取代了先知亞伯拉罕和摩西與耶和華達成的舊約。新約分為四部分:福音書、保羅書信、使徒書信和啟示錄。也是由拿撒勒派所發展出的新教(即一般意義上的中文的基督教)所奉的聖經。

福音書被認為是記載耶穌的言行和生平,福音書所描繪的耶穌基督符合了舊約的先知們對彌賽亞特徵的預言。因此,耶穌被他的信徒認為是耶和華派來的救贖主,是神獨生子。

保羅(亦稱聖保羅或使徒保羅)強調信耶穌得永生,耶穌用血與人類立了新約,舊約也就因此得到印證。於是,通過保羅神學的改造,“公義的神”耶和華被“聖潔仁愛的神”耶穌所體現出來。神是良善的,出於對世界的愛而為了他選民的原罪和本罪而釘十字架,用他的血洗清了選民的罪,通過信仰耶穌是神子以及耶穌死而復活,人類就能進入天國,重新與神在一起。因為神讓耶穌復活了,所以信靠耶穌的人死後也能復活。保羅強調:“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

啟示錄據說是耶穌的門徒約翰所寫的,主要是對未來的預警,包括對世界末日的預言:接二連三的大災難,世界朝向毀滅發展的末日光景,並描述最後審判,重點放在耶穌的再來。

聖嬰耶穌

聖嬰降生基督教發源於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舊稱: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區猶太人社會,並繼承希伯來聖經為基督教聖經舊約全書(希臘語:ΗΠαλαιά Διαθήκη、拉丁語:Vetus Testamentum)。

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希伯來語:תשווע希臘語:Ιησούς拉丁語:Jesus)。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母親名叫瑪利亞。基督教發端於1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的生活和信仰環境。公元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頒布米蘭詔書(Edictum Mediolanensium),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宣布它為國教。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道。

耶穌 耶穌

耶穌宣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耶穌思想的中心,在於“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兩點。

基督教 基督教

耶穌出來傳道,宣講天國的福音,勸人悔改,轉離惡行。他的教訓和所行的神跡,在民眾中得到極大的回應。這使得羅馬帝政下的猶太教的祭司團大受影響,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後快。後來由於門徒猶大告密,羅馬帝國駐猶太的總督彼拉多(Pontius Pilatus)將耶穌逮捕。耶穌受盡打罵侮辱,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穌的心意卻是為了要贖世人的罪,甘願地流出自己的血。

依據他門徒們的見證,耶穌死後第三天從石窟墳墓中復活了。他的墳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滿心疑惑的門徒們顯現。他們漸漸確信耶穌真的復活了,是勝過死亡的救主。在耶穌升天超離這世界的時空後,他的門徒們起來熱心宣揚耶穌的教訓,並且宣告他是復活得勝死亡的主。信徒們組成彼此相愛、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團體,就是基督教會。 羅馬教皇當時以太陽神的生日制定了12月25日為耶穌的生日即聖誕節(拉丁語:christmas、希臘語:Χριστούγεννα)(耶穌出生的確實日子已不可考)。耶穌出生的那一年被後世定為公元紀年的元年。

當時的基督教被國王作為統治奴隸的工具,為控制奴隸們的精神為主,當時歐洲一代都是靠基督教的功勞統一,分成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三國,是三兄弟意見不合而分裂的。

部分非基督宗教教徒的史學家認為,耶穌傳達的教義更加接近猶太教,而新約保羅(希臘語:Παύλος、拉丁語:Paulus)對基督教教義做了較大貢獻,使得基督教不再局限於猶太人範圍。在蠻族之間傳播基督教,具有開化功能並能確保羅馬法的精髓和拉丁語於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地區流行。只有英國視羅馬基督教為異教信仰。在克洛維的統治之下,法蘭克人成為天主教徒,爾後並渡過萊茵河把天主教傳播給日耳曼人。拜占庭人則在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之間傳播東正教。在公元第五世紀初期,聖巴特瑞克把體天主教帶到愛爾蘭,然後傳播到蘇格蘭,再從北方返回英格蘭。在第六世紀後期,教皇格列高利(偉大者)派傳教士由南部進入英格蘭。在同一個世紀,英格蘭人再一次皈依天主教。

耶穌生平

在聖經舊約(公元前)中就有預言神子的降生。

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總是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歷史上的耶穌是否實有其人? 否認耶穌實有其人的學者大約持有下列幾種觀點:

(1)認為耶穌只是基督教神話中的偶像;

(2)耶穌是錯誤傳說中的人物;

耶穌 耶穌

(3)基督教中的耶穌實際上是歷史上同名者的捏合雜揉;

另外,教會中同樣有一部分人否認耶穌有血肉之軀,他們認為耶穌基督是神,作為歷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穌只是一種“幻影”,或者說是人的幻像,這群人以諾斯底為代表人物,被大公教會定為異端。(對於基督的正確認識是:基督既具有完全的神性,也具有完全的人性)。

主張耶穌實有其人的既有護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學者,各種看法之間往往大相逕庭,大致可分為如下幾種:

(1)接受聖經的記載, 維護教會傳統,認為耶穌就是道成肉體的基督;

(2)耶穌是當時猶太人“叛亂的首領”;

(3)耶穌是一場革命運動的領導人。學術界對聖經中"拿撒勒人耶穌"這個名稱展開過討論。《新約》頭5卷稱耶穌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猶太教文獻中,耶穌及其門徒被稱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數學者認為這些詞都與加利利一個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關,但也有少數學者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在《舊約》中找不到這個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個小村莊名字。近人羅伯遜(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紀的有關文獻後指出:公元前在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境內就有一個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並說:“另一樁奇事是,一個叫做曼達安派的教派,他們崇奉施洗約翰為真先知,而斥責耶穌是說謊者和騙子,但是依然稱他們的主要成員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結論說:“約翰和耶穌的信徒們被稱為拿佐拉派。但是這個稱號並不是源於拿撒勒的村名,卻是源於希伯來語נצרת一詞,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嚴守猶太律法者。”國內也有人認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發展而來。 似乎更多的學者堅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的觀點,認為該派出現的時間應為1、2世紀。

“耶穌”在希臘文作,是希伯來文תשווע的譯音,原意為“耶和華(是)拯救”。羅伯遜認為希臘文中“基督耶穌”就是“彌賽亞約書亞”同《舊約》中的先知約書亞有內在聯繫。但這種一家之言忽略了“約書亞”這詞本身的含義,也撇開了《馬太福音》第1章第21節的解釋,所以不能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聖經》中記載耶穌生平事跡寥寥無幾,童年的事幾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講到他12歲時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聖殿里坐在教師中間聽講發問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節說:“耶穌開頭傳道,年紀約有30歲。”此外,福音書記載的都是他傳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爾也覺得不無遺憾地說:“關於耶穌[思想]發展的成熟過程這一有趣的問題,我們沒有得到任何訊息。他最初出現時已經是在成年時期,那時他已經從猶太人傳統舊俗念意識中解放出來了。”

綜合現有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來看,關於耶穌生平有下列幾點我們可加以肯定:1、生活在公元1世紀初;2、30歲左右在加利利和猶太各地傳教;3、曾收12個人為門徒(後亦稱“使徒”,需要注意“使徒”僅僅指十二個門徒而非其他人); 4、遭到猶太教上層分子的嫉妒(逼迫); 5、後以“謀反羅馬”罪被釘死與十字架。

“基督”一詞在希臘文作Χριστός,意為“受膏者”,即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對應詞。在《新約》聖經中,常同耶穌連用或換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將耶穌同基督分開。有的還將“歷史的耶穌”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區分。

歷史沿革

宗教起源

聖墓教堂 聖墓教堂

基督教屬天啟宗教的一支,但因其主流教派尊奉耶穌為神,與猶太教、伊斯蘭教存在差異,因而又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上半葉,耶穌開始在亞洲中東地區的會堂教誨世人知識、傳播天國的福音、救治百姓各種病症,陸續收了西門彼得(聖伯多祿)、安得烈(聖安德魯)、大雅各(聖長雅各伯)、約翰(聖若望)、腓力(聖斐理伯)、巴多羅買(聖巴爾多祿茂)、多馬(聖多默)、馬太(聖瑪竇)、小雅各(聖雅各伯)、達太(聖達陡)、西門(聖西滿)、猶大在內的耶穌十二門徒。

約28年,耶穌因以猶太人的君王自居,並自稱為神的兒子和彌賽亞而被捕。猶太公會裁定認為耶穌和他的弟子練習魔法和巫術,引導猶太人崇拜偶像,受外邦人資助,想推翻猶太人的信仰;耶穌荒淫、邪惡,崇拜磐石,所以將耶穌開除出猶太人,不許悔改。

最後耶穌被轉交到羅馬帝國政府,以磔刑的十字架刑處死。

三天后,耶穌的門徒和信眾據稱看到了耶穌復活和升天,並藉此在耶路撒冷組織了宗教團體耶路撒冷教會。

是為早期基督教歷史上的“猶太教拿撒勒派”,或“猶太教耶穌派”時期。

聖經古卷 聖經古卷

當時耶路撒冷教會在伯多祿的領導下,過著禁慾主義和共同財產的修道生活,同時展開傳教活動,並伺機到遠離耶路撒冷的地方活動。另一方面以聖保祿(保羅)為首,因遭到猶太教會的主流教派迫害而分散到各地的猶太裔希臘人(Hellenist),已將精力投入到傳道上;猶太人和外邦人紛紛皈依,並成立了安提阿教會。

而耶路撒冷教會則在伯多祿和眾門徒被逮捕後,由最有資歷的長老雅各伯代行領導,擔任耶路撒冷教會首任大主教。公元48年與49年左右,安提阿教會因重視外邦人和採取適應外邦文化的策略,所以與嚴格遵守律法的耶路撒冷教會發生教義衝突,雅各伯對此進行了仲裁,定下外邦人“不可用不潔之物祭拜偶像、不可品行不端、不可絞殺動物,避免沾血”四條規定,而諸如割禮等猶太人遵守的律法、習俗一併免除的妥協方案。

此後,各地也相繼以獨立性和自治性為基準成立教會。

隨著內部的差異擴大,猶太教拿撒勒派形成遵守安息日、割禮等猶太教律法的猶太人基督徒(Jewish Christianity),遵從外邦人傳統和習俗、推崇《保羅書信》的保羅派基督徒(Pauline Christianity),遵從抹大拉的瑪麗亞是耶穌合法繼承者、推崇《約翰福音》的諾斯底派基督徒(Gnostic Christianity)。三者里保羅派占據主流,因而主流學術界認為保羅是基督信仰的實際創始人。2世紀初,依保羅派為主體,三者里的部分基督徒共融為一派,自稱為天主教(Catholicism),從各方面脫離猶太教(Judaism)。天主教會(Catholic Church)認為教會是耶穌創立,伯多祿是教會的首任領袖,而非抹大拉的瑪麗亞。2世紀末,因天主教高層推崇權威和信仰一體化,部分溫和派的東方天主教會開始自稱東正教會(Orthodox Church)。

自耶穌之後,基督徒在猶太教的律法基礎上,結合耶穌和後來使徒們的言行,確立了基督教的教義,並將最主要的基礎理論記在《保祿書信(保羅書信)》和《若望福音(約翰福音)》兩部文獻。

公元四世紀,東、西教會及羅馬帝國政府依《保祿書信》和《若望福音》為基礎,確立了27卷《新約聖經》的框架結構,並和希臘正教會《七十賢士譯本》的全部56卷《舊約聖經》合為83卷本《希臘聖經》。

羅馬天主教會則剔除舊約4卷,合併12卷為6卷。

基督教各派也以新、舊《聖經》脫離《妥拉》產生的猶太教各派,正式進入基督教時期。

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剔除新約沒有引用過的羅馬版舊約篇目,包括多俾亞傳、友弟德傳、瑪加伯傳、智慧篇、德訓篇、2卷巴路克書,確立其後新教的39卷《舊約全書》。

普世教會

公元1世紀60年代,聖雅各伯、聖保祿、聖伯多祿三位早期基督徒重要人物相繼殉道。70年代,羅馬帝國攻入以色列造成耶路撒冷聖殿損毀,耶路撒冷教會因猶太人的離去沉落,而希臘語文化圈的猶太人和非猶太人教徒則有了從猶太教里獨立的志向。但基督教義與羅馬帝國的多神教文化相斥,因此遭到批判,並且基督徒抗拒皇帝崇拜的行為,也成為主流社會眼中的異端份子。隨後基督教因忤逆國家而在羅馬帝國禁教,信徒也接連遭到以尼祿、圖密善、德西烏斯、戴克里先皇帝為首的舉國鎮壓和迫害。是為早期基督教遭遇的第一次大迫害。但基督教並未因此衰落。301年,亞美尼亞王國成為第一個以基督教為國教的國家。311年,伽列里烏斯頒布了緩和政策。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頒布米蘭赦令,成為合法宗教。350年,阿克蘇姆帝國也將基督教國教化。

公元3世紀中葉,因耶穌的神性問題,基督教分成主張耶穌非神同體的阿里烏斯派和主張耶穌神人同體的亞大納修派(希臘語:όμοούσιος)。是為基督教第一次分裂。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召開第一次大公會議的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確立了基本教義的三位一體理論,天主教會成為唯一合法教會,同時阿里烏斯派定性為異端。

君士坦丁一世死去,尤利安政變上位後,恢復多神教和施行迫害基督教政策,並讓基督教在內部各派以及與猶太教的爭鬥過程中留下第二段屈辱歷史,直到約維安上位後取消反基督教政策。公元392年,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施行反對一切異教和天主教會以外基督教派的政策。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在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後,演變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公元5世紀,在成為羅馬國教之後,帝國仍存在信奉古典宗教的上流社會人士。公元415年,基督徒在主教的發動和帶領下,以清除異教名義在亞歷山大港對古希臘文明的繆斯神廟進行了掠奪和破壞,並殘殺了新柏拉圖學派領袖希帕提婭。是為基督教犯下的第一次暴行,而基督教也自此從遭受迫害,轉向了對外的異教和對內的異端施加迫害的道路。

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議召開,確定了瑪利亞為神的母親的基本教義,並強調耶穌的神人兩性一位。而缺席會議,主張耶穌神人二性二位,並藉此反對聖母說的聶斯脫利派被定性為異端,處以絕罰。是為基督教第二次分裂。此後,東方亞述教會在聶斯脫利學派基礎上成立,並傳播到波斯成為與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並列的宗教、又傳播到唐朝,成為當時基督教信徒復蓋最廣的一派,直到伊斯蘭教興起後式微。

公元451年,迦克墩公會議召開,確定了耶穌同時擁有神性、人性的雙性論,將阿拉伯、敘利亞地區持有單性論學說,但並未將單性論定為教義的教派定性為異端。是為第三次分裂。

東、西大分裂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天主教會在西羅馬範圍的羅馬教廷與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教區(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區),也自此在拉丁語、希臘語兩個的社會大環境下分別發展,是為東、西教會時期。隨後數百年里,雙方相繼發生了關於羅馬主教在天主教會地位的首席主教權爭議、基督教禮拜儀式的差異化發展、聖靈從父來還是從父和子來的和子說、神職人員是否可以結婚爭議、聖像破壞運動、羅馬主教未經東羅馬皇帝同意私自為查理大帝加冕問題、佛提烏從教會獨立、斯拉夫語禮拜儀式的對錯,以及摩拉維亞、羅斯、羅馬、君士坦丁堡的教區爭奪問題。

公元1054年,天主教會的羅馬主教利奧九世與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米恰爾互相施以絕罰,斷絕關係,基督教正式分成羅馬天主教會(天主教)和希臘正統天主教會(東正教)兩派。是為基督教第四次分裂和第一次大分裂。但在羅馬新主教繼任後,雙邊恢復了一般交流,並商議如何解決兩教會分裂的問題,以便找到最後統一的辦法。而歷代東羅馬皇帝也因伊斯蘭教勢力攻入敘利亞、安納托利亞造成的煩惱,更傾向於通過承認羅馬主教的天主教會首座權來獲得西歐各國的國力支援。但是因為教義的差異,導致的文化、組織、政治環境日益加劇。

公元1096年至1291年,羅馬教廷為奪回被伊斯蘭教占領的基督教聖城耶路撒冷,展開了8次基督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戰爭,即十字軍東征。1204年,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君士坦丁堡時,十字軍對東羅馬帝國的平民進行了虐殺、掠奪、姦淫婦女的罪行,並設定新的君士坦丁堡教區大主教,破壞和篡奪了東方教會的教區制度,東、西教會自此正式決裂。於此同時,羅馬教廷在歷次十字軍東征過程中,還設立了無視耶路撒冷牧首的新耶路撒冷宗主教座,並在地中海東部的正教會牧區範圍設立了以東方儀禮形式的大公教區。

13世紀後半葉至15世紀前半葉,巴列奧略王朝的東羅馬皇帝和此前的皇帝同樣,傾向寄望於調和羅馬當局以便尋求西歐援軍,但遭到民眾、貴族、修道士、教會舉國上下壓倒性的反對,所以皇帝的意圖沒有實現過。東羅馬大臣兼軍事統帥盧卡斯·諾塔拉斯[Λουκᾶς Νοταρᾶς]就曾針對羅馬教會發出:“寧見蘇丹人的頭巾,不見羅馬的三重冕”的世界名言。

15世紀的佛羅倫斯大公會議召開,東羅馬帝國在受迫於奧斯曼帝國領土擴大導致的政治危機背景下,授意正教會對和子說進行妥協,同意聖靈同時出自聖父與聖子的理論以便安穩局勢,但當時正教會有一名出席代表對這項決議持有異議而拒絕簽署和議書,最終東、西教會和議失敗。而得不到西歐大規模援軍的東羅馬帝國也自此滅亡。

宗教改革

自西羅馬帝國遭日耳曼民族的東哥特人滅國之後,在稱作黑暗的中世紀的中世紀,天主教會開始包辦一個人從出生的洗禮、結婚的婚禮到死去的葬禮,並成為特殊環境下約束人們律己生活、維持社會秩序的組織。而修道會的成立,也使得基督教成為西歐的學術權威。此後,主教陸續組織起教徒收復被荒廢的無主之地。公元6世紀,義大利在教宗額我略一世[格里高利一世]帶領下抵擋住了倫巴德人的入侵,自此成為政治勢力。而教廷也在政治化的過程陷入腐朽,從第八次大公會議以降,歷任教宗陸續將正教會反對的章要寫入大公教義,也使得大公教義喪失了普世性,成了權利的工具。

公元15世紀,隨著年西歐中世紀的結束,西方基督教在文藝復興的政教分離與人道主義主流思想背景下,產生了針對舊教的新教理論,而羅馬教會也在康斯坦茨公會議上宣布將進行從頭到身體的改革,但沒能成行。教會的腐朽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於是16世紀初,德國的馬丁·路德以教會販賣贖罪券為中心,開始了一系列從宗教問題到政治問題的改革運動。此後,德國到北歐的基督教會紛紛回響路德,脫離曾經唯一的羅馬教會。

是為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始。

路德的同時代,新教改革派先驅慈運理提出唯聖經論。此後法蘭西王國的約翰·加爾文提出了雙重預定論,以長老制的教會為基礎在瑞士組織起自己的宗教改革運動,並得到蘇格蘭的約翰·諾克斯為首者回響。

與此同時,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也借離婚問題,將國內的天主教會獨立出羅馬教廷,成立英格蘭國教會(安立甘宗)。自此更正主義基督教(新教)的三大宗派成型。但初期的英格蘭國教會仍在大公教義和更正教義之間搖擺,直到伊莉莎白一世提出中道政策(via media),並以此迎來伊莉莎白王朝的文藝復興。

1545年,天特大公會議召開,更正派教會與天主教會達成和解,而天主教會整頓綱紀的問題沒有取得滿意進展。但隨著宗教改革的不斷進行,和日益嚴峻的社會形勢,天主教會也誕生了以依納爵·羅耀拉的耶穌會為首的新興修道會。耶穌會在歐洲傳道的同時,也藉助地理大發現的契機,將基督教帶到了亞洲、非洲、美洲世界各地,並因為尊重各地的地方文化和傳統使得基督教自此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多信徒的宗教。

17世紀初,因德國的三十年戰爭導致西歐陷入荒廢階段,主流社會開始進行對戰爭原因的反省,繼而開始否定人格神、否定耶穌的神性、否定奇蹟,以及用自然神論重新解讀聖經。是為宗教改革後的歐洲啟蒙時代。而自由主義神學和康德哲學的出現,也讓天主教會和越來越多的新教派發生不可調節的根本性矛盾。但隨著不可知論、泛神論、無神論的興起,以及法國大革命蔓延西歐大陸,越來越多的人退出教會,整個基督教社會都陷入信任危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馬克思就發出:“聖經是神聖的,但宗教是鴉片”的世界名言,並以此宣傳與原始基督教描寫的理想社會相同,但又更實際的共產主義。

清教徒革命

基督教在英國自伊莉莎白一世以降,主張徹底清除天主教會殘餘的加爾文宗清教徒,因為遭到政治上的鎮壓,或為實現政治、宗教目標去到了美國,或皈依了國教派,或皈依了其他非國教的新教宗派。直到之後的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時期,清教徒爆發了清教徒革命,並一度推翻王權建立共和,最後王政復辟。經過這次光榮革命,議會權相對王權已占據上風,確立了國王以下的議會制和君主立憲制,為後來議會的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工業革命、殖民帝國主義奠定基礎。

是為近代史的開端

基督教在遠離歐洲的美利堅合眾國,因政府從建國開始既推行宗教信仰自由的保護政策,而受到新教各派移民的青睞,成為基督教百家爭鳴、多樣化發展的新大陸。18世紀,伴隨著美國的大覺醒運動為代表,以及信仰復興運動、再臨運動、五旬節運動在內的宗教運動陸續發起,也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新興宗教和邪教組織,並波及到歐洲與世界各地。19世紀,在信仰復興運動的背景下,新教各派開始將傳教的注意力投到美國以外。20世紀初,圍繞自由主義神學,新教進行了以梅欽為首的討論,美國新教分成採用自由派神學的主流新教、主張聖經無誤的福音派神學兩派。

而受到歐洲格局的變化,以教皇至上和反近代化為主流的天主教會,則先後被拿破崙一世沒收了教皇國,又在維也納會議及其後的普法戰爭式微,直到1861年義大利王國成立後限制在羅馬城內。1864年,庇護九世將啟蒙主義、自由主義、共產主義在內的思想列入謬論表,並將教皇首座權、教皇無誤說寫入教義,後者也導致老派天主教會為首的教會脫離。但19世紀後半葉,隨著英國在內的英語國家相繼廢除了對天主教徒的不平等對待,以及愛爾蘭大饑荒造成愛爾蘭天主教徒向北非為首的世界各地移民,天主教會迎來了轉機。

東方基督教的正教會方面,俄羅斯正教會自彼得大帝死後,因俄羅斯帝國其後的羅曼諾夫王朝皇帝保護國家的西歐近代化,受到了國家管制。1721年,莫斯科大主教被廢除。受此影響,正教徒在18世紀後半葉的阿索斯山開始了正教修道精神復興運動,誕生了聖塞拉芬為首的修道士。而為不受西方教會改革的影響,延續正統精神,司鐸們將4世紀至15世紀曆代正教聖人的文集彙編於《慕善集》出版。而奧斯曼帝國範圍由普世牧首統一管轄的教會,隨帝國逐步解體而紛紛成為獨立教會,直到1850年雅典大主教承認其牧首權,成為首位但平權的聯盟體制。而其他東方正統教會也開始在19世紀移民到美國、澳大利亞為首的國家。

普世教會合一

1929年,梵蒂岡城國根據拉特蘭條約建立,成為象徵性國家。但失去政治權利的天主教會為求自保,面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身邊興起的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為首的法西斯主義採取了退讓政策,又在西班牙內戰站在德國、義大利支持的佛朗哥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教皇庇護十二世外交上默認了納粹德國的猶太人大屠殺,暗地裡則資助盟軍軍費、接收猶太人進入羅馬,命令各地教會為猶太人辦假施洗證、提供衣物和藥品。1944年,猶太教首席拉比就此表達了感謝,而希特勒聞訊則叱罵庇護十二世為“猶太人愛好者”。

但天主教會二戰期間的軟弱外交,以及對法西斯主義不清不楚的態度,造成其在戰後備受爭議,促使教內主張第二次宗教改革的聲音成為主流。

20世紀以後,隨著共產主義革命的興起,東方基督教的正教會受到了壓制。祭司不能穿著祭服在教堂外禮拜,不能在墓地禱告下葬的死者。1931年,蘇聯總書記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下令炸毀了歷史上沙皇為紀念基督教拯救俄羅斯而建造的救世主大教堂。直到蘇聯,巴爾幹半島在內的共產主義國家相繼解體後,正教會恢復正常化發展。

另一方面,1846年,為應對德國的自由主義神學,位於英國的福音主義联盟提出了新教福音主義信仰9項原則。是為基要主義。1910年,新教在愛丁堡舉行了世界基督教大會,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在內的各教派到場,商討教會合一。1948年,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WCC]成立。

是為普世教會合一運動。此後新教各派受信徒減少影響,陸續就洗禮、聖餐、職階達成一致,聯合教會[United Church]誕生。1961年,俄羅斯正教會代表正教加入WCC。20世紀末,希臘正教會與敘利亞正教會達成教義一致。埃及的科普特正教會也作為WCC的一員在非洲展開活動。

1960年代,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召開,保祿六世[保羅六世]向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發出積極信號,並強調基督是天主與人類間唯一的中保,聖母中保的角色完全隸屬於基督。1965年12月7日,天主教會和正教會在羅馬和東方的法納耳,宣讀了相互寬恕書,取消了東、西大分裂以後判處了900年的絕罰。

1999年10月31日,新教的路德宗世界聯盟和天主教會雙方高級代表就“因信稱義”問題在德國奧格斯堡簽署《成義联合聲明》,強調人的得救和成義,除了來自神白白恩賜的聖寵外,也需要人本身的努力來配合神所賜的得救聖寵。雙方在聯合聲明的“成義”教理上取得基本共識,撇除譴責。結束了雙方自宗教改革後延續了500年的爭執。

2006年7月23日,在韓國舉行的世界衛理公會大會上,衛理公會[遁道宗]也接納了該份聲明。2007年,東正教會的普世牧首同意羅教宗為東、西天主教會共同的第一主教。

國際影響

政治

世界宗教勢力格局 世界宗教勢力格局

基督教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最大的宗教,也是中國(大陸)的第三(舊教)、第四(新教)宗教。

該教在世界最已開發國家組成的八國集團(G8)與經濟大國二十國集團的19個國家及1個聯盟里,是日本以外的7個已開發國家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俄羅斯,與其他6個經濟大國的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南非以及歐盟13個國家的最大宗教,在印度尼西亞、韓國及中國3國也是主要宗教之一。

完全基督徒組成的國家及地區是羅馬天主教會的梵蒂岡,以及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新教)的皮特凱恩群島。

法定唯一國家宗教或政治面貌的15個主權國家包括羅馬天主教會的梵蒂岡、阿根廷、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列支敦斯登、馬爾他、摩納哥,以及東正教會裡希臘教會的希臘、

亞美尼亞宗徒教會的亞美尼亞、喬治亞正教會的喬治亞、衣索比亞正教會的衣索比亞,還有新教安立甘宗里英格蘭教會的英格蘭、路德宗里丹麥教會的丹麥與冰島教會的冰島、挪威教會的挪威。

根據2000年代最後一年統計,信仰該教人口最多的地區是歐盟,人口在3.43億以上;不包括歐盟的十個國家則是美國、巴西、墨西哥、俄羅斯、菲律賓、奈及利亞、剛果(金)、中國(大陸)、衣索比亞、義大利,人口分別在2.4億和0.54億之間。

千萬以上人口比例最高的十個國家是希臘、厄瓜多、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尚比亞、羅馬尼亞、瓜地馬拉、波蘭、剛果(金)、墨西哥,不信比例在3%以內。

不信比例在10%以內的一共52個。

整體信仰人比例在50%以上的廣義基督教國家126個,包括美國;其他71個比例在50%以下的屬於非基督教國家,包括5%的中國。

截止2014年,全球總人口72億746萬,廣義基督徒23億7561.9萬,註冊22億6582.4萬,參加禮拜者15億7123.5萬;增長率1.32%,繼續保持第一大宗教地位,但不及伊斯蘭教1.81%增長率。

全球總人口48億3184.1萬不信該教,包括伊斯蘭教的穆斯林16億6072.9萬、泛印度教徒10億19.3萬、無宗教信仰者6億8300萬、佛教徒5億1359.3萬、民間信仰華人4億3641.3萬、民間宗教信仰者2億5067.2萬、無神論者1億3653.3萬、新興宗教6366.9萬、錫克族2551.1萬、猶太教徒1406.4萬。其中羅馬天主教會12億1995.2萬,東羅馬正教會2億7996.1萬,更正派教會4億4144.4萬及聖公會9226.8萬,獨立或小眾的更正派教會、正教會、天主教會等4億770.3萬,未分類1億979.5萬。

1927年至今,登上過《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封面的基督宗教人士,包括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962)、若望·保祿二世(1994)、方濟各(2013)。

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宗教人士,包括信義會普世教會合一運動領袖納坦·瑟德布盧姆、衛理公會基督教青年會領袖約翰·瑞利·馬特、浸信會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聖公會人權運動領袖德斯蒙德·圖圖,以及天主教會人道主義工作者喬治·皮爾、加爾各答的德肋撒(特蕾莎修女)、西門內斯·貝洛。

2008年,梵蒂岡教宗領銜的天主教會信徒被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取代,遜尼派穆斯林成為全球政治人口第一大的單一族群,退居第二。

而在歷史上,以英國、美國為首的新教國家或俄羅斯為首的東正教國家,也習慣以新教徒、東正教徒與天主教徒的比例來判斷內政是否受梵蒂岡影響和控制。美國第一位天主教徒總統約翰·甘迺迪從競選到當選,就貫穿著非議和不信任。

是為天主教陰謀論

哲學

基督徒譜系圖 基督徒譜系圖

基督教(天主教會)因早期的宗教化需求,所以根據亞里士多德為首的古希臘文明,構建了一整套唯心主義哲學及科學理論體系,成為西方世界的學術權威,瓦解了羅馬帝國的奴隸制社會,使歐洲在中世紀進入肉體上相對自由的封建制社會。日耳曼、法蘭克、盎格魯為首的原始民族政治家,通過普及基督教而步入文明。但受大環境的局限,當局者也禁錮和打壓過教會內部培養的日心說先驅哥白尼、伽利略,並對激進的布魯諾處以了火刑;還有加爾文宗處以火刑的塞爾維特。成為教科書里封建傳統、阻礙科學發展的反面教材。

隨著科學發展,理論和假說得到實際證實和社會的認可,歷史上被認定為危害社會穩定的冤案被教會陸續平反。也出現了天主教會神甫、現代遺傳學之父的孟德爾和宇宙大爆炸理論之父的喬治·勒梅特;加爾文宗新教長老教會長老的電力工業之父麥可·法拉第和牧師的斯特林發動機之父羅伯特·斯特林。

根據21世紀《自然》雜誌抽取自美國1000位物理學家、數學家的調查結果統計,39位相信有神。

而科學家們對基督教的態度也分為新教公理會信徒,後為擺脫宗教對創意的禁錮而退教的托馬斯·愛迪生;本不信教,但因科學理論遇到瓶頸,而借宗教尋找真理的艾薩克·牛頓。

但基於聖經的創造論,新教福音派、基要派、自由派(右派)及傳統的大公派、正統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約和反對進化論、克隆技術、腦科學、同性戀、墮胎合法化、離婚在內的文化普及,成為與自由主義相對的西方保守主義代名詞。

文明

建築領域

中世紀,西歐各國開始批量興建天主教堂和修道院,11世紀羅馬式建築、12世紀哥德式建築、15世紀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成為歐洲建築史和教會建築史並行發展的特殊時期,以及歐洲古典文化和城市象徵的一部分。新教的“無形的教會”[Unsichtbare Kirche]理念,也影響到“包浩斯之父”沃爾特·格羅佩斯為首的近代建築家建築風格;東歐的東正教會則依託於拜占庭式建築自成一派,後又融入了西歐的新古典主義在內的建築元素。而最初用以接待旅客、照顧傷者和瀕死者的修道院,則成為醫院的原型。

美術領域

早期基督教美術,即天主教會美術,是建立在古羅馬美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相比古羅馬美術的寫實風格,基督教美術更注重寫意。中世紀,教會的教堂成為美術的最大發揮平台,聖人肖像畫和聖傳被畫成壁畫、繪畫,並成為嵌入窗戶的彩色玻璃、聖像、祭壇以及各式各樣被擺放的聖器。而祈禱書在內的插畫,也在歐洲美術史上占據重要位置。12世紀文藝復興,融入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文化的作品陸續面世,並在13世紀後半葉得到公認。直到一度廢除的羅馬帝國世俗美術再次復興取代基督教美術成為主流。而東方教會出於維護正統教義的一部分,對聖象在內的美術品沿用古典樣式,直到文藝復興,以及18世紀俄羅斯正教會為首的教會,也開始在抽象派作品融入寫實派風格。

音樂領域

音樂藝術作為基督教禮拜的一部分,發展成為獨特的基督教音樂風格。最早由使用高低重音和希臘語為通用語的希臘教會[東正教],整理出8套教會鏇律[gregorian mode],又將祈禱文全部以韻文形式書寫,確立了聖句的詠唱體系,並影響到後來拉丁教會[天主教]的額我略聖歌[格里高利聖詠]。公元9世紀,拉丁教會在單鏇律的額我略聖歌加入奧爾加農聲部,創立雙鏇律的復調音樂體系,又將口耳相傳的鏇律以樂譜形式記錄下來,帶動了使用五線譜的記譜法、和聲法、對位法在內的音樂理論發展。西方基督教對管風琴的偏愛,也讓大型風琴迎來全勝時期。而東正教會出於正統教義,以不使用樂器的拜占庭聖歌自成一派,又在傳入俄羅斯以後發展出一套無伴奏音樂體系,並使用紐姆記譜法和鉤記號[Крюки]記錄鏇律。

文學領域

中世紀民間流行起基督教聖人們的傳說故事,13世紀由天主教會主教雅各伯·霍拉金[Iacobus a Voragine]編入《黃金傳說(Golden Legend)》出版,對其後的歐洲文學影響重大。而基督教本身在聖經福音書提到的耶穌受難,以及承繼於猶太教《希伯來聖經》(舊約)的創世紀、諾亞方舟、摩西出埃及記、眾士師的年代記在內的故事,也成為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奧斯卡·王爾德的《莎樂美》、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大審問官》為首文學家作品的創作中心或靈感來源。而由聖奧斯定、依納爵·羅耀拉為代表的基督教聖人也帶動了回憶錄文學體系。

世俗

影響人類歷史文明進程的百大人物里,75位出身基督教。

其中早期基督教3位、天主教會31位、俄羅斯正教會4位,宗教改革後的新教安立甘宗13位、路德宗5位、加爾文宗10位、其他6位,以及神體一位論2位、詹森主義1位。

實際從事宗教活動的包括創始人拿撒勒的耶穌(3)、民間信仰化的保羅(6)、宗教化的君士坦丁一世(26);宗教改革領袖馬丁·路德(23)、約翰·加爾文(55)。

天主教會教宗烏爾班二世(50)、奧斯定會創始人聖奧斯定(53)、奧地利神父孟德爾(59);10位候補人物還包括天主教會的托馬斯·阿奎納。

近代以來在主體信仰路德宗的諾貝爾獎開辦國瑞典、挪威,自1901年到2000年間的100年,基督徒獲得過物理與化學65.3%,醫學62%,經濟54%,文學49.5%。

總計得獎者654人,包括423個獎項,占65.4%。其中政治傾向同屬新教的人,獲得210項,占32%。無特別政治傾向或宗派不詳者133項,占20.3%。另有天主教會11.6%,東正教會1.6 %。

截至2010年代,累計超過850人獲獎。而約占世界人口1/3的基督徒,獲得了1/2的獎項。但不及猶太教20%的比例。

基督教主要節日包括聖誕節,原為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基督教國教化後改為紀念耶穌;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象徵重生與希望;受難節,紀念耶穌被釘死於十字架上;升天節;聖灰節。還有天主教會和東正教會的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命名日;北美洲的感恩節。

不同教派

東正教 東正教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項聖事,即聖洗聖事、堅振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彌撒)、婚配聖事、聖秩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在這其中,彌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誦經也是天主教信徒經常進行的活動,這些經文大都是一些經過編排好的重要經文的連禱,例如天主經﹐宗徒信經和《玫瑰經》。

東正教:東正教派的神學和對於經卷的解釋都是遵循基督教興起初期所傳下來的典範。他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要繼續和延續基督傳給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傳給早期教會僧侶的神學和信仰。從某種意義上說,東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

新教:新教具有與天主教和東正教不同的教義,比如:信義宗(路德宗)強調“因信稱義”,即得以稱義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為祭司,因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聖經為最高的權威,並只承認洗禮和聖餐禮兩者為聖禮,這與天主教和東正教注重聖事(即聖禮)的傳統截然不同。

上帝概念

基督教教義中關於上帝的概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上帝是有位格的獨一真神;

2、上帝是天地萬有的創造者;

3、上帝是聖潔、公義、慈愛、憐憫、信實、自有永有、不變的唯一真神;

4、上帝是歷史的主宰;

5、上帝要拯救他的百姓,赦免他們的罪孽,呼喚他的兒女悔改,傳福音,榮耀神;

6、上帝將於世界末日審判世人;

7 、上帝、主耶穌、聖靈是三位一體的真神。

聖經介紹

《聖經》是基督教的經典,是其宗教信仰的最高權威,是其教義、神學、教規、禮儀等的依據。信仰者認為《聖經》各卷是在長達1600多年的時間裡,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中陸續記錄下來的上帝的啟示,所以把它奉為宗教信仰和社會生活的準則。起初是猶太教徒,後來是基督徒把這些“上帝啟示”的記錄彙編成書,稱之為《標準書》,《聖經》全書66卷,分為兩大部分。把耶穌降生之前成典的各卷稱之為《舊約標準書》(後稱《舊約全書》)。耶穌降生之後,標誌著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所以成典的各卷稱之為《新約標準書(後稱《新約全書》)。所謂“約”是指耶和華上帝與人之間訂立的“盟約”。猶太教和基督教都相信古以色列人在逃出埃及時曾在西乃半島南部的西乃山與上帝訂立了一個“盟約”――《西乃盟約》,其核心即《上帝十誡》。聖經雖然是一部宗教經典,但它還是一部文化巨著,是研究了解西方文化的豐富寶藏。

舊約全書

舊約全書》原是猶太教的經典,基督教接受它為自己經典的一部分。全書39卷。按其內容可分為四大類:律法書、歷史書、先知書和雜集。

新約全書

新約全書》是基督教自身產生的經典。全書共27卷,按其內容可分為四類:福音書、歷史書、使徒書信、啟示錄。《新約全書》各卷的定型為原始基督教脫離猶太教成為一個獨立宗教提供了必要條件。福音書4卷包括《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歷史書主要是《使徒行傳》。使徒書信21卷包括保羅、彼得、約翰、雅各、猶大諸使徒寫給幾個地方教會或個人的信件,分《保羅書信》14卷、《公函》7卷。先知書1卷《啟示錄》。

基督教義

聖墓教堂 聖墓教堂

上帝是唯一的最高的神聖的存在者、人格神、絕對完美的終極存在

三位一體:同一個上帝具有三個位格:聖父、聖子和聖靈。上帝惟有耶和華他是神,除他以外,再無別神 --《舊約·申命記》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

神的本質為一,稱為 上帝,是無始無終,無形無像,不可分開(無部分),全能,全智,全善的,是一切有形無形之萬物的創造者保存者;但他有三位,同質,同權,又同屬永恆,就是父,子,聖靈。

---- 《歷代基督教信條·奧斯堡信條》

2、原罪

罪的起源:亞當、夏娃違背了,神吩咐善惡樹上的果實不可吃的誡命。

罪的本質:人拒絕服從神的旨意,不讓神決定他一生路程,而決意選定走自己的路。

原罪要素:知識上不信與驕傲;意志上有與神同等的欲望;感情上放縱與放任。

3、拯救(Salvation)

上帝的獨生子化身成人,以其在十架受死替人贖罪,克服人離棄上帝的罪況,使人與上帝重新修和。

4、上帝之國和末日審判

“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馬19)

5、啟示

上帝本身、上帝的意志和上帝的話語自我顯示並在人間的傳播。啟示是上帝的恩賜。基督徒根據啟示認識上帝和信仰上帝。

(四) 摩西十誡:

1、除了我(上帝)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不可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

3、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

4、當守安息日為聖日;

5、當孝敬父母;

6、不可殺人;

7、不可姦淫;

8、不可偷盜;

9、不可作假證陷害人;

10、不可貪戀別人妻子和財物。

1、以色列的倫理傳統:《舊約》中的“摩西十誡”。

2、基督教的倫理:

A.「不可殺人」---尊重人的生命(馬太福音 5:21-26)

B.「不可姦淫」---脫離情慾來的敗壞,走向聖潔,敬畏聖潔、公義的神 (馬太福音 5:27-30)

C.「若非淫亂,不可離婚」---上帝所設立的婚姻,二人成為一體(馬太福音 5:31-32)

D.「不可起誓」---敬畏上帝,尊重真理 (馬太福音 5:33-37)

E.「不可報復」---放下自我,學會饒恕;寬恕一切願意悔改的人,伸冤在神 (馬太福音 5:38-42)

F.「愛仇敵」---愛神,愛人如己,但不縱容犯罪 (馬太福音 5:43-48)

3、基督教道德的核心是愛,原則是愛神與愛人的統一。

“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信仰概述

1、含義:護教者闡述、制訂教義,使之系統化,從理論上論證和捍衛基督教信仰的神學家,稱為教父,其思想被稱作“教父哲學”。

2、時期:發端於2世紀,終結於6世紀。分為“希臘教父”和“拉丁教父”。

3、第一位希臘教父:查士丁(Justinus又譯游斯丁約100-166)提出基督教高於、優於希臘哲學,基督教就是真正的哲學。主張對信仰進行理性辯護主義。

4、第一位拉丁教父:德爾圖良(Tertullianus,約160-240)神學上一些專門名詞,如“三位一體”、 “聖禮”、“救贖”等為其首創。 當得起拉丁神學鼻祖之尊稱。提出“正因為荒謬,所以我才相信” ---信仰主義:上帝的兒子釘在十字架上了,並不因為這是恥辱的就讓人恥辱;上帝的兒子死了,正因為這是荒謬的,所以是絕對可信的;他被埋葬後又復活了,正因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確定無疑的”。

主要節日

基督教主要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升天節等,天主教和東正教還有聖神降臨節、聖母升天節,命名日等節日。聖誕節:12月25日。原為羅馬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的生日;羅馬帝國以基督宗教為國教後將此日改為紀念耶穌基督誕辰,但耶穌基督降生的真實日期無人知道。

聖誕節: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西方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基督教 教堂 基督教 教堂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有一個王了傳的“耶穌為王"而憤怒殺了所有男嬰,為不要耶穌真正為王,所以瑪利亞躲到一個偏遠地區,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有3個東方博士對耶穌跪拜,(原是王派來殺耶穌的)並獻上黃金膏藥等,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受難日:復活節前的禮拜五,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於十字架上。

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基督教節日。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主日——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聖周”的主題也是《新約聖經》的核心——耶穌基督的受死和復活。

復活節:3月21日到4月25日之間,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禮拜日,紀念耶穌基督復活。

復活節(主復活日)是一個西方的重要節日,在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基督徒認為,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感恩節:(北美洲基督教傳統節日,而非普世基督教節日)11月的第四個禮拜四(美國),或10月的第三個禮拜六(加拿大)。

感恩節(英語: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由美國人民獨創,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而加拿大與美國的感恩節時間不同,10月第二個星期一。像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教堂遺蹟

中國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和遺蹟: 北京南堂和北堂;瀋陽南關天主堂;利馬竇墓;天津老西開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堂;上海佘山天主教堂;廣州聖心大教堂;巴黎聖母院江西臨川聖若瑟大教堂;青島天主教堂

中國著名東正教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上海聖母大教堂;南通狼山天主堂(狼山露德聖母堂);南通啟東曹家鎮德肋撒老教堂;

中國著名新教教堂:上海國際禮拜堂;上海沐恩堂;上海聖三一堂;上海景靈堂;杭州崇一堂;

世界其他地方著名教堂:巴黎聖母院(法國巴黎),科隆大聖馬丁教堂(德國科隆),救世主大教堂(俄羅斯莫斯科),聖索非亞大教堂(土耳其伊斯坦堡),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聖保羅大教堂(巴西聖保羅),巴西利亞大教堂(巴西巴西利亞)。

大事記錄

1、自耶穌出生至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為止的大約500年,是早期基督教時期。

2、其後,自500—1500年,基督教逐漸傳播給羅曼、凱爾特、日耳曼和斯拉夫等民族,在歐洲建立起中世紀基督教文明。但是,也是在這個時期,基督教受到嚴酷的考驗。它早期的勢力範圍巴勒斯坦、敘利亞、小亞細亞、北非乃至西班牙部分地區已經伊斯蘭化,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也受到威脅。俄羅斯淪於蒙古可汗及突厥金帳汗的統治之下,隨之安瓦爾人、匈奴人、蒙古人、土耳其人也先後侵入西方。

3、1054年,基督教分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兩大派。

4、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使基督教又產生了新教、安立甘宗、信義宗、歸正宗和其他各派。

5、19世紀是基督教傳播史上的“偉大世紀”,在這個世紀裡,基督教被傳到世界各地。

教義形成

基督教與猶太教的關係,從一開始就是既有繼承又有分離。在1、2世紀,羅馬統治者認為基督教無非是猶太人的教派,對基督教和猶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教為國教後,特別是從6世紀起,基督教迫害猶太教,歷次十字軍東征把猶太人與穆斯林同樣視為敵人。然而,歷代基督教神學家向猶太教聖經學家尋求指引,猶太教神秘主義也不斷對基督的神秘主義派別發揮影響。

2世紀以後,基督教又從希臘文化吸取營養。一些神學家認為希臘哲學中的邏各斯就是彌賽亞,他成為肉身就是耶穌基督。柏拉圖對現實世界的唯心主義解釋,亞里士多德關於存在和知識的論述,都滲入基督教義。基督教的一部分崇拜儀式和讚美詩也可溯源於希臘密教和神秘哲學。在基督教作為羅馬帝國國教時代,特別是4世紀末,皇帝狄奧多西登位之後,信奉異端成為應受國家制裁的犯罪行為,反對教會就是反對帝國。4—8世紀參加帝國宗教會議的主教們往往將少數持不同宗教觀點的人宣布為異端,當作國賊加以剪除。中世紀教會為了維護正統教義,根據教會法成立異端裁判所並頒發《教廷禁書目錄》。

組織形式

關於教會的組織,東正教和天主教都一貫實行主教制。在英格蘭,儘管經過教改運動和革命,清教徒和獨立派的反對雖然十分激烈,但是,從使徒時代一脈相承的主教制的理論和實踐都原封不動地由聖公會保存下來。瑞典國教信義會保留主教制。在德國福音會(在信仰上屬信義宗和歸正宗)主教制已在宗教改革運動時廢除。蘇格蘭長老會以及北美洲的各長老會還有許多清教派別都採用長老制,形式上類似民主共和政體。公理制強調由各個教會獨立自主地進行傳教、禮拜、管理和行政等方面的事務。

基督教的崇拜形式不一而足,個人祈禱和家庭崇拜受到重視。家庭是基督教社會的基本。集體崇拜形式和多寡因教派而異。關於聖禮,天主教規定七件聖事,即聖洗、堅振、告解、聖體、聖品、終傅和婚配。東正教聖禮也是七件。抗羅宗的古典派信義會、聖公會和歸正會只採用兩種聖禮,即洗禮和聖餐。

宗教傳播

當今基督教各宗派在全球的分布圖基督教傳遍全球,其傳布範圍超過任何其他宗教,在伊斯蘭教向西方衝擊之前,東方教會已大力從事傳教活動。東方教會,特別是聶斯托利派教會在3、4世紀傳入中國(稱為景教)、亞洲中部和蒙古等地。東方教會也向西擴展,遷移中的日耳曼部族在小亞細亞和拜占庭督教。在北方、東北方和西北方,斯拉夫系統的不同民族也通過拜占庭受基督教。傳教、開化和殖民這三種活動往往配合進行,因此,代表較先進文化的傳教士往往給許多較後進地區帶來重要變化。抗羅宗的傳教活動從一開始就受到虔敬派的一種理論的影響,這種理論認為,必須用基督福音之光去照亮“黑暗”的異教世界。在20世紀,由歐美傳教機構產生的所謂子教會,強烈要求獨立,要求基督教各派聯合。

現當代

沃伊蒂瓦樞機(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拉辛格樞機(現任教宗,神學家), 羅雲·威廉斯(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神學家) ,葛培理博士(布道家) ,鍾馬田, 薛華, 斯托得 、巴刻, 卡爾亨利,唐崇榮博士(布道家,神學家)

伯利恆——耶穌的出生地。 耶路撒冷——該市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它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來的首都,但大部分國家未予承認,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將是未來巴勒斯坦國的首都,耶穌被釘十字架和發生其他聖經事件的地方。 拿撒勒——耶穌長大的地方,耶穌又被稱為"拿撒勒人耶穌"。 安提阿——基督教向羅馬帝國開展的中心。 梵蒂岡——全球天主教教會的中心,歷任教宗的辦公地點。 君士坦丁堡——直到1453年拜占庭滅亡為止,一直是東正教的中心。

傳入中國

耶穌 耶穌

基督宗教在中國有四次傳入的曲折經歷,展示了基督宗教與中國文化相互接觸、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長歷史和獨特意義。其長達1300多年的在華傳播構成了基督宗教在中國存在與發展的複雜圖景。

基督宗教第一次來華傳播為唐朝時“景教”的傳入。在此之前有關基督宗教入華的情況僅為傳說,包括認為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多馬曾於公元52年從亞歷山大城出發、經海路到印度和中國傳教,認為東漢時期曾有兩位東方教會人士以養蠶織絲技術之研習為名到中國傳教,以及認為公元3世紀末已有傳教士來“賽里斯”(絲國)傳教等說法。但這些說法迄今仍無任何歷史根據和可靠資料來對之確證。

基督宗教第二次來華傳播為元朝的“也里可溫”的發展。“也里可溫”亦稱也里可溫教,是元朝時蒙古人對來華基督宗教及其信徒的統稱。“也里可溫”一般被理解為蒙古語“有福緣之人”的音譯,亦有人認為乃意指“上帝教”、“信奉上帝之人”或“奉福音教人”。“也里可溫”作為基督宗教在中國的第二次傳播,一方面為景教在元朝的復興,另一方面則指羅馬天主教首次到中國來傳教。從景教在元朝的復興來看,“也里可溫當即景教之維緒”。唐武宗“滅教”之後,景教在中國內地雖然已不復存在,卻仍在一些邊疆地區和少數民族中留存。隨著元朝的建立,景教重新傳入內地,在許多地區得到發展。

基督宗教第三次來華傳播指明末清初天主教的傳入。這次傳教始於西班牙人耶穌會士方濟各·沙勿略1551年從日本搭乘葡萄牙商船到中國廣東上川島,但他因明朝海禁而無法入內地傳教,不久即病死島上。此後葡萄牙耶穌會士公匝勒等人在澳門建堂傳教,從而有了一塊立足之地。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等人雖最早入內地傳教,但未獲成功。1583年,義大利耶穌會士利瑪竇作為羅明堅的助手到肇慶傳教建堂,此為近代天主教在中國內地傳教的真正開端。

基督宗教第四次來華傳教是在鴉片戰爭前後,而其得以在華真正立足則是憑藉著鴉片戰爭後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這一時期,天主教各修會如耶穌會、奧斯丁會、多明我會、巴黎外方傳教會、遣使會、聖母聖心會、聖言會等會的傳教士相繼來華,至19世紀末已在中國建成五大傳教區、發展教徒達70多萬人。

中國基督教

詳見詞條:中國天主教(舊教)、中國基督教(新教)

傳入中國

歷史上基督教主要分四個階段官方傳入中國,民間則可追述至東漢。

唐朝貞觀九年(635),東方亞述教會(景教)上德阿羅本從波斯國帶經書、聖象歷經跋涉到達長安,唐太宗李世民派宰相房玄齡在長安西郊主持儀仗迎接阿羅本入宮,留在藏經閣翻譯經書,並且在寢宮講經問道。當時的神階詞語多借用佛教。

唐朝貞觀十二年(638)秋,唐太宗認為基督教義主張的正真,於是特別下詔準許亞述會在唐朝傳播,同時在長安義寧坊建造教堂。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尊封阿羅本為鎮國大法王,教會極盛時達到“法流十道”、“寺滿百城”、信徒20萬眾的規模。

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遭遇波折,但在玄宗保護下得以延續。唐武宗即位後,廢除佛教,同時也廢除掉基督教。自此衰退。

公元13世紀,羅馬天主教會陸續由教皇英諾森四世派方濟各會的柏郎嘉賓到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尼各老四世派方濟各會的孟高維諾到元朝的大都傳教;1310年,方濟各會開始在泉州建造修道會。而唐朝滅教後遺存在邊疆少數民族區域的亞述教會,以及俄羅斯人正教徒(東正教)也隨著元朝一起入主中原,是為基督教在中國的也里可溫教時期。元朝滅亡北遷後又再次中斷。

公元1551年,耶穌會的聖方濟各·沙勿略認為日本有基督徒而中國沒有,於是從日本搭乘葡萄牙商船到廣東上川島,但因明朝海禁無法入大陸傳教,不久後病死在島上。1553年葡萄牙人陸續進入澳門直到租借,公匝勒為首的耶穌會士也得以在澳門傳教。1555年7月20日,公匝勒和伯萊篤再次來到沙勿略到過的上川島。但最終放棄,回到澳門。

公元1561年,日本養老的神父巴爾達·撒加高、狄野高·貝勒拉、方濟各·貝勒茲、代宰拉和平托相繼進入澳門傳教,最終經廣東政府批准在今聖安多尼教堂附近用稻草蓋起一間名為天主教聖母堂的小教堂。1563年,發展至9位神父和900人教徒規模,當時入教分為本地居民直接入教,和廣東各縣居民每年一次赴澳門入教。1566年,教皇庇護五世任卡內羅為澳門主教。1576年1月23日,東亞基督教發源地的澳門教區成立。

而在同一時期,東印度教區巡查師範禮安為繼承沙勿略在明朝境內傳教遺志,開始著手讓歐洲宣教士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長期派遣方針。最終選出的羅明堅於1579年到達澳門開始學習漢語。明朝萬曆十年(1582),利瑪竇作為羅明堅的助手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傳教和建設教堂。1601年,利瑪竇實現進京,並翻譯了眾多的基督教義和科學典籍。利瑪竇去世後法國傳教士金尼閣在《西字奇蹟》基礎上,與漢人王征修訂編制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漢字拼音字字彙》。

此後耶穌會的後繼者們,活躍在明朝和清朝的宮廷中心,傳播基督教的同時也將西洋最先進的科學知識盡數傳入。代表人物包括將西洋科技傳入的熊三拔、明末清初將曆法傳入的湯若望、清朝康熙皇帝委以工部侍郎信任的南懷仁、《康熙帝傳》作者白晉、尼布楚條約交涉代表的張誠和徐日升、康熙皇帝逾20年近侍的巴多明、完成《皇輿全覽圖》實地測量的雷孝思、康雍乾三朝御用畫家郎世寧,以及將《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翻譯成拉丁文推廣到歐洲的第一人錢德明。

清朝雍正五年(1727),俄羅斯哥薩克族移民北京等地,正教會(東正教)也得以自元朝後再次傳入。但另一方面天主教會多明我會不滿耶穌會的中國化適應策略,將耶穌會在中國容許偶像崇拜的問題提交教廷,導致羅馬教廷與清朝皇室發生中國禮儀之爭,且在後續事件過程逐漸從宗教問題上升到政治問題。1773年,耶穌會在中國解散。正教會成為中國基督教的獨流。

本色化運動

清朝嘉慶十二年(1807),在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支持下,新教宗派之一的倫敦宣教會傳教士馬禮遜開始在中國活動。馬禮遜在澳門先後完成發行第一部英漢字典《華英字典》和第一部完整漢譯《聖經》。但由於當時清朝政府對基督教實行禁止政策,所以只能在廣州秘密傳教。而馬禮遜之後的新教各派傳教士,也主要將精力放在學習中文和後續的聖經翻譯工作上。在翻譯過程中,牧師們對用詞準確性和修辭手法的討論持續進行。

清朝鹹豐八年(1858)的《天津條約》,和鹹豐十年(1860)的《北京條約》簽訂之後,基督教得以在中國境內正式恢復傳教。包括分別代表各新教宗派的倫敦會、荷蘭傳教會、美部會、美浸會、美國聖公會、英行教會、美國長老會,和天主教會的修道會耶穌會、奧斯定會、多明我會、巴黎外方傳教會、遣使會、聖母聖心會、聖言會的傳教士。而在華真正立足則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的傳播和發展。

道光十四年(1843),洪秀全自稱耶穌的弟弟,基於《勸世良言》建立拜上帝會,後又建立太平天國。

自19世紀後半期開始,由於列強加在中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教案的不斷發生,以及拜上帝會借基督教名義起義失敗的惡劣影響,促使中國基督教徒決心擺脫外國宣傳機構的控制,自立教會。1873年,中國人的第一個自辦教會成立。1918年“中華國內布道會”成立。是為基督教在中國的本色化運動,即中國基督教。

民國十一年(1922),中國基督教大會在上海召開,新教各派組織的中國基督教“本色化”正式開始,該會議提出了中國本色教會的原則就是“自養、自治、自傳”。在組織體系上,中國基督教開始了朝向本色化的結合和創新,出現了教派合一的趨勢和突出“中華”的觀念。在政治態度上,本色化運動也明確表明反對不平等條約,並積極參與到廢除這種條約的運動中來。

1949年,天主教會有300萬中國教徒,新教各派也發展到教徒70多萬人。1951年,中國基督教各派聯合成立了一個委員會。1954年,中國基督教領袖和知名人士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成立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1957年7月,中國天主教愛國會成立。從此,中國基督教各派完全斷絕了與外國教會的聯繫,走上了自立發展、愛國愛教的道路。是為三自愛國運動。

2007年6月30日,羅馬教宗本篤十六世致發名為《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徒信》的牧函,堅持只有教廷有權任命主教,但在提名主教的名單上可以和中國內地能夠達成協定,並期望和北京政府重新建立外交關係。隨牧函附有一份聲明,指出“教宗本篤十六世表示完全願意同民事當局展開平靜而建設性的對話,最終找到解決有關天主教會團體的各種問題的辦法”。

組織架構

教階制度 ,以融合新、舊教特點的 聖公會 為例。 高教會派 ,採用大公主義( 主教制 ) 設定 神職人員 ,主要可以分為主教[牧首]、 祭司 [ 司鐸 ]、 助祭 [ 執事 ]三個職階。終身不婚、將一生完全奉獻給神的信徒,也稱 僧侶 [ 修道士 ]或 修女 [姆姆];完全奉獻給信徒的又稱父親[ 神父 ]或母親[嬤嬤]。
低教會派,採用 福音主義 ( 長老制 、 公理制 ) 主張信徒皆祭司,相當於神職人員的教職人員統一稱作 牧師 ;管理教會者稱作 長老 、監督。通常與神職人員一樣,接受過正規的神學教育,且畢業於神學院
廣教會派,採用自由主義 無特殊限制。
教會區劃 ,以管理範圍最廣的 天主教會 為例。 通常由三部分組成一個 教會 [教堂] ,包括神父或牧師、修道者或會眾、 平信徒 或會員。同宗的複數教會組成一個教區[堂區]或小教區,教區中心設定監管職責的宗主教座聖堂[大教堂]。
教會[宗派]以教義、教制、教禮,以至語言、民族、國家、地域等劃分。一個教會形式的宗派稱作單立教會。互相承認的單立教會通常會共融,或結為 團契 。
教徒管理,以簡約化的 改革宗 為例。 註冊會員 通常會根據住處,擇近加入某個特定宗派的教會。
通常成為一名 基督徒 需要經過教會的洗禮程式。視之為 新生 。
轉會 遇到搬家等情況,通常需要變更到新住處附近的同宗教會。
直接變更宗派的稱作改宗。加入天主教會被稱作歸一,東正教會則稱作歸正。
通常一次洗禮終身有效,各宗派之間互相承認;但聖餐為首的其他儀式[秘跡]則多不承認。
教禮安排 信徒通常會在祭司或牧師的帶領下,進行禱告、聖經朗讀、 聖體 或 聖餐 領受,以及義理的講座聽受。詳見“ 禮拜 ”,參見“ 彌撒 ”。
禱告通常會以 聖歌 、 讚美歌 的形式進行。席間會收集信徒的捐款,用以維持教會的日常開支。但捐款通常不是義務。參見“ 什一稅 ”。
時間通常定在 星期日 ,時長1~2小時。詳見“主日”,參見“ 安息日 ”。
宗徒繼承 的教會信徒,每年通常會定期聖體領受,以及有義務的 禁食 或 齋戒 、 告解 或 懺悔 。
教義之外,教會通常會鼓勵信徒幫助鄰居、救濟 窮人 、照看病患,以及幫助旅行者等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實踐神在 舊約 里“不朽的愛”與 新約 “無限的愛”。

文學影響

基督教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而體現再西方社會的各個領域,自然也對歐美文學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影響到歐美文學史上許多作家的創作生涯。

基督教產生時曾受到猶太教“先知文學”、“智慧文學”和“啟示文學”得啟迪與薰陶,它將猶太民族得歷史事故、宗教事件、民間風俗、誓言聖詠、愛情詩歌等接受過來,連同自身的福音故事和耶穌門徒事跡等,形成了羅馬帝國時期得“聖經文學”及“教會文學”。

在羅馬後期得拉丁文學創作中,基督教的耶穌故事、使徒傳記、讚美詩歌和祈禱文辭等占了很大比重。其中尤以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作為其“信仰自白”而撰寫得自傳體《懺悔錄》影響為大,此書成為羅馬晚期拉丁文學得代表作品。 中世紀得歐洲文學主要事基督教文學,其寫作手法中的“寓意”特點也是得自《聖經》表述中隱喻、比喻等方式。7事跡英國詩人西德蒙所編詩歌《創世記》、8事跡詩人辛紐伍爾夫的《朱莉安娜》、《埃琳》和《基督》,以及9、10世紀的法國是個《聖女歐拉麗讚歌》《聖徒列瑞行傳》《受難曲》等,都屬於“聖經文學”和“聖徒文學”的範圍。歐洲各民族的英雄史詩在流傳中也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如8世紀英國史詩《貝奧武甫》、11世紀法國史詩《羅蘭之歌》,12世紀芬蘭史詩《卡列瓦拉》和西班牙史詩《熙德》等都滲入了耶穌極度或聖母聖徒的故事。這些作品在謳歌其民族歷史時也宣揚基督教的觀念,讚頌基督教的英雄。

十字軍東征後開始興起騎士文學,形成中古歐洲“第一個出現在歷史上的性愛形式”,儘管騎士文學一反當時基督教的禁慾主義和出世思想,歌唱現世生活與愛情之美,卻仍宣揚唯基督教信仰去冒險、聖戰和獻身,號召為尋找聖徒遺物而四處奔波、浪跡天涯,從而與基督教傳統尚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學以城市文學為主流,它們反應了新興市民階級的要求和願望。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談》,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賴希林的《蒙昧者書簡》、伊拉斯莫的《愚人頌》和馬婁的《浮士德之悲劇》等不僅取材廣泛、格調清新,而且語言豐富,文筆精煉。這些作品強調人的智慧、偉大和自然的優美、恬靜,主張用理性賴對抗宗教信仰的無上權威,靠“人學”賴取代“神學”。然而,其“復興”或“創新”並沒有脫離中世紀歐洲基督教文化之土壤。人文主義者的許多文學作品仍借用了教會文學的隱喻、寓言或夢境等形式。在思想體系是說那個也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受到基督教神學的支配。如“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文藝復興之父”但丁的《神曲》就是按阿圭那的正統神學體系賴構建的,因此有人說《神曲》的倫理學來自亞里士多德、天文學來自托勒密,而神學來自阿圭那,並把但丁視為當時文學界的“阿圭那”。此外,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的詩人塔索在其敘事詩《備解放的耶路撒冷》中也通過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種思想文化的衝突和較量來現世基督教信仰的力量,表達其對基督教文化的讚賞和依戀。

16世紀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僅改造了基督教,而且也改造了德國文學。他的德譯《聖經》及其散文、寓言和讚美詩等“不但掃清了教會(當時的羅馬天主教廷)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而且也掃清了德國語言這個奧吉亞斯的牛圈,創造了現代德國散文,並撰寫了成為十六世紀《馬賽曲》的充滿勝利信心的讚美詩的詞和曲”。

在基督教旗幟下的“宗教改革”不僅開創了歐洲近代資本主義的新時代,而且也開始了歐美文學發展的新時代。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在基督教“清教革命”的旗幟下進行的,這一“清教革命”又產生了著名作家彌爾頓和班揚。它們的作品都以基督教文化為題材,其《失樂園》、《復樂園》、《力士參孫》和《天國曆程》等體現《聖經》主旨的傑作膾炙人口,流傳不絕,已成為歐美文苑的珍品。此外,為尋找信仰自由的樂土。躲避歐洲宗教迫害而渡海移居北美的清教徒們也為北美文學奠定了永久的基礎。

1640年北美印行的第一本書《英譯聖詩全書》(通常成為《海灣聖詩》)即出自清教徒之手,而基督教詩人威格爾斯沃思宣講教義的長詩《最後審判日》1662年問世後即重版了十多次,成了心英格蘭的第一步暢銷書。這些清教徒的作品成為北美文壇早春三月中傲寒怒放的奇葩。

15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文學反映出基督教思想在新時代的微妙變化。德國作家萊辛在其《智者納旦》中用三個戒指的典故賴宣揚宗教寬容思想,認為各種宗教均有其價值,不能持“偏狹之見”。法國作家伏爾泰也在其《薩伊》中敘述了伊斯蘭教的蘇丹奧羅斯曼和女基督徒薩伊相愛的故事,並藉此指出走向極端的宗教限制會導致人類生活的悲慘結局。狄德羅在其書信體小說《修女》中對天主教修道生活進行過批評,指責其禁慾主義的不良後果。這一時期西方各界人士對基督教有多元理解,因此在歐美文學中對基督教的態度也各不一樣。

19世紀影響歐美的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使這種多元傾向進一步展開。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都從各自的角度論及作為西方文化傳統的基督教,而基督教思想也影響底到浪漫主義也有神秘主義、直覺主義和超驗主義的產生。在德國作家史雷格爾兄弟、諾法里斯和霍夫曼、英國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以及法國文人夏多布里昂、拉馬丁和維尼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當時基督教思潮的千姿百態。他們用神秘夢幻的喝掉賴描述自然、超理念的題材,雖然因為走向極端而把人的內心體驗和幻想與大自然的奧妙弄得玄而又玄,不可思議,卻也有著“物我合一”、“歸之宇寰”的神秘美感和“湖光山色”、“幽林深谷”的自然馨香。在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曾以寫實的手臂在其《紅字》中剖析早期北美清教徒生活中的真與偽,探究人性命運的罪與罰。而愛默生、阿爾柯特、黎普里等人則在直覺。超驗的創作中悠然神往、流連忘返。

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期乃是歐美社會幾句動盪的時代,一度春風得意的浪漫主義文學葉只得讓位給洞見西方社會危機的現實主義思潮。易卜生的戲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都曾在基督教中找尋過衝出危機之途,所以他們備20世紀的基督教思想家們尊為“先知作者”。托爾斯泰欲以基督教人道主義來力挽狂瀾,留下了許多驚世巨作。而波蘭作家顯克微支則借用基督教題材來喚起民族之魂,使其小說詩意雋永、激情灼人,顯示出久遠的魅力。

在近日歐美文學中,這種基督教思潮的引導和基督教題材的運用已大為孫色,不再構成其主流。

但當代文壇仍不時有體現二者關係的佳作問世,從而得以繼續保持其存在和發展的勢頭。

聖誕與聖誕相關文化

聖誕節(christmas)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耶穌基督的誕生,同時也是普遍慶祝的世俗節日。 

世界三大宗教

名稱產生時間 傳承地域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一世紀上半葉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產生時間為6世紀,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它的經典是《古蘭經》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中國,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大家最重視的佛經是《華嚴經》

基督教五大重要節日

基督教節日中,有幾個節日是非常重要的。它們具有標誌性和歷史性,如復活節和聖誕節。以下是基督教五大重要節日介紹。 
受難節受難節是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耶穌復活節前三天被釘在十字架而死.這天在猶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規定復活節前二天星期五為受難節.基督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一節日
復活節為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受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第三天復活.根據公元325年 尼西亞公會議規定,復活節在每年春分後第一個圓月後的第一個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4月25日之間.基督教多數教派都紀念這個節日.慶祝活動的具體內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復活節蛋,以象徵復活和生命
聖靈降臨節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據《聖經·新約全書》載:耶穌復活後第50天差遣聖靈降臨,門徒領受聖靈後開始向世界各地傳布福音.教會規定每年復活節後第50天為聖靈降臨節.基督教多數教派不守此節
感恩節感恩節為美國基督教的習俗節日,起源於1621年,初為遷居美洲的清教徒慶祝豐收的活動,後經美國總統華盛頓,林肯等定此節為全國性節日.具體日期多經更改,1941年起定為11月第四個星期四舉行,教堂在這一天舉行感恩禮拜,家庭也舉行聚會,通常共食火雞等.中國基督教部分教派守此節,並舉行感恩禮拜
聖誕節聖誕節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日,為慶祝耶穌誕生,定於每年的12月25日為聖誕日.12月24日通常稱為聖誕夜,一般教堂都要舉行慶祝耶穌降生的夜禮拜(根據聖經耶穌降生於晚上),禮拜中專門獻唱《聖母頌》《彌賽亞》等名曲.像國際禮拜堂,沐恩堂,景靈堂都以聖誕夜音樂崇拜水準較高而聞名於基督教界.又如清心堂,華東神學院等每年聖誕節都有朝聖表演,再現耶穌誕生時的情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