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洋]

大西洋[海洋]
大西洋[海洋]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線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6度與南冰洋接連。大洋東西狹窄、南北延伸,輪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長約1.6萬公里。大西洋的赤道區域,寬度最窄,最短距離僅約2400多公里。

基本信息

歷史

研究歷史

大西洋(英語 Atlantic Ocean)一詞,源於希臘語詞,意謂希臘神話中擎天巨神阿特拉斯(Atlas)之海。按拉丁語,大西洋稱為MareAtlanticum,希臘語的拉丁化形式為Atlantis。原指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至加那利群島之間的海域,以後泛指整個海域。在有些拉丁語的文獻中,大西洋也稱為OceanusOccidentalis,意即西方大洋。

古代對大西洋的有關知識,均載於托勒密的地圖裡。1440—1540年間,大西洋上的幾乎全部島嶼以及大洋的陸界基本測繪清楚。1819—1821年間,發現南極大陸及其周圍的島嶼。

1770年,B.富蘭克林組織編繪的北大西洋海流圖(主要描述了灣流的路徑)製版付印。19世紀以後,進入海洋學調查研究階段。在各國組織的調查中,較重要的有英國的“挑戰者”號(1872年—1876年)、“發現”號(1925年—1927年和1929年—1938年)、俄國的“勇士”號(1886年—1889年)、德國的“羚羊”號(1874年—1876年)和“流星”號(1925年—1927年)等考察活動,以及美國海岸及大地測量局對灣流的調查等。

20世紀70年代以來,對大西洋進行了海-氣相互作用聯合研究、多邊形-中大洋動力學實驗(POLYMODE)、全球大氣研究計畫大西洋熱帶實驗(GATE)和法摩斯計畫(FAMOUS)等專題調查和海上現場試驗,使人們對大西洋有了更多的了解。

名稱由來

“大西洋”中大西一詞出自古希臘神話中大力士阿特拉斯的名字。傳說阿特拉斯住在大西洋中,能知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有擎天立地的神力。1845年,倫敦地理學會統一定名為大西洋。
“大西洋”並非翻譯名。中國自明代起,在表述地理位置時,常習慣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作為界線,此線以東為東洋,此線以西為西洋。這就是我們常稱日本人為東洋人,稱歐洲人為西洋人的原因。明神宗時,利馬竇來華拜見中國皇帝,他用中國方式說,他是“小西洋(當時中國指印度洋的說法)”以西的“大西洋”人。可見那時我們已稱AtlanticOcean為“大西洋”了,此名至今沒再做其他譯法。
大西洋英文名稱叫ATLANTICOCEAN,古稱OCEAMUSATLANTICUS,得名於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神阿特拉斯的名字。阿特拉斯神能知道任何一個海洋的深度,並支撐石柱使天和地分開。傳說大西洋是他居住的地方。最初希臘人以阿拉斯神命名非洲西北部的山地,隨後擴大到直布羅陀以外的海洋。此名稱在1650年為荷蘭地理學家伯思哈德·瓦寺尼(1622-1650年)所引用。
“大西洋”這一中文名稱最早見於明代記載。在明代,習慣上東西洋分界,大體以雷州半島至加里曼丹島一線為界,其西叫“西洋”,其東為“東洋”,故我國習慣上稱歐洲人為“西洋人”,而把日本人稱“東洋人”。隨著明末歐洲地理知識的增多,於是改稱印度洋為“小西洋”,而把歐洲以西的海域稱為“大西洋”。西方地理學和地圖傳入以後,對ATLANTICOCEAN一詞,翻譯家頗感難以譯成貼切的漢語,便按習慣譯成“大西洋”,並一直沿用至今。

地理環境

(圖)大西洋大西洋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於歐洲、非洲與南、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以冰島-法羅島海丘和威維爾-湯姆森海嶺與北冰洋分界,南臨南極洲並與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經線同太平洋分界,東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經線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過南、北美洲之間的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溝通,東部經歐洲和非洲之間的直布羅陀海峽通過地中海,以及亞洲和非洲之間的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的附屬海紅海溝通。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至南極大陸的經線與印度洋分界(東經147°),東南以通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經線與大西洋分界(西經68°),北經白令海峽與北冰洋連線,東經巴拿馬運河和麥哲倫海峽、德雷克海峽溝通大西洋,西經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通印度洋大洋東西較狹窄、南北延伸,輪廓略呈S形,自北至南全長約1.6萬千米。大西洋的赤道區域,寬度最窄,最短距離僅約2400多千米。
大西洋的面積,連同其附屬海和南大洋部分水域在內(不計島嶼),約9165.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為3597米,最深處位於波多黎各海溝內,為9218米。
大西洋東西兩側岸線大體是平行的。南部岸線平直,內海、海灣較少;北部岸線曲折,沿岸島嶼眾多,海灣、內海、邊緣海較多。島嶼和群島主要分布於大陸邊緣,多為大陸島。開闊洋面上的島嶼很少。主要的島嶼和群島有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及加勒比海——地中海中的許多群島,格陵蘭島也有一小部分位於大西洋。在幾個大洋中,大西洋入海河流流域面積最廣,流域面積達4742.3萬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聖勞倫斯河、密西西比河、奧里諾科河、亞馬孫河、巴拉那河、剛果河(薩伊河)、尼日河、羅亞爾河、萊茵河、易北河以及注入地中海的尼羅河等。

地理分區

根據大西洋的風向、洋流、氣溫等情況,通常將5°N作為南、北大西洋的分界。大西洋在北半球的陸界比在南半球的陸界長得多,而且海岸蜿蜒曲折,有許多屬海和海灣。

地形

(圖)海底地形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

大西洋海底地形特點之一是大陸棚面積較大,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沿岸。超過2000米的深水域占80.2%,200-2000米之間的水域占11.1%,大陸棚占8.7%,比太平洋、印度洋都大。

其二是洋底中部有一條從冰島到布韋島,南北延伸約15000多千米的中大西洋海嶺,在赤道地區被狹窄分水鞍所切斷,一般距水面3000米左右,有些部分突出水面,形成一系列島嶼。整條海嶺蜿蜒成S形,把大西洋分隔成與海嶺平行伸展的東西兩個深水海盆。東海盆比西海盆淺,一般深度不超過6000米;西海盆較深,深海溝大都在西海盆內。

在南半球,中大西洋海嶺主體向東、向西還伸出許多橫的山脊支脈,如伸向非洲西南海岸的沃爾維斯海嶺鯨海嶺),伸向南美洲東海岸的里奧格蘭德海丘。在中大西洋海嶺的南端布韋島以南為一片水深5000多米的地區,稱大西洋-印度洋海盆。

大陸邊緣帶

包括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隆起,其面積約占洋底面積的1/3。其中大陸架面積921萬平方千米,占洋底面積的1/10,略小於太平洋,而超過印度洋大陸架面積近2倍。大陸架的寬度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不等,以大西洋東北部的波羅的海和北海,以及西北歐大不列顛島周圍和挪威海沿岸海域最寬廣,最寬處達1000千米以上,是世界海洋中最寬、最大的大陸架之一。

南美沿岸大陸架最寬處也近於1000千米,北美紐芬蘭、佛羅里達附近大陸架也較寬廣。然而比斯開灣以南非洲沿岸大陸架很窄,不超過100千米,有的地段只有20—30千米。北美大陸東岸、南美大陸北岸加勒比海沿岸大陸架都較狹窄。

大陸架外緣是大陸坡,面積約768萬平方千米,其中沿歐非大陸架的大陸坡比較陡,坡度大約為5°—10°,寬度一般只有20—30千米;在美洲的大陸坡比較和緩,坡度多在3°以內,寬度超過50~80千米;而墨西哥海盆西緣和阿根廷東側的大陸坡形態呈階梯狀,大致從100~200米逐級降至深5000米以上,這同大陸地殼的間歇性抬升運動相聯繫。

大西洋大陸坡的平均坡度為3°5′,小於太平洋。大陸坡與洋盆之間有些地方有大陸隆起分布,其坡度遠比大陸坡為小,如格陵蘭-冰島隆起、布萊克隆起和馬爾維納斯隆起等。

過渡帶

包括島弧、邊緣海盆、海底高地及深海溝,面積很小。大西洋中的島弧帶和深海溝有兩條:一條是由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組成的雙列島弧帶和其北側的波多黎各海溝(長1550千米,平均寬度120千米,最深處9218米);另一條是南美南端與南極半島之間由南喬治亞島、南桑威奇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組成的向東延伸的島弧帶及島弧東緣的南桑威奇海溝(長約1450千米,平均寬70千米,最大深度8264米)。

(圖)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脊

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又稱海嶺,是大西洋洋底地形中最為特殊的洋底奇觀,它北起冰島,縱貫大西洋,南至布韋島,然後轉 向東北與印度洋中脊相連,全長約1.7萬千米,寬度1500~2000千米,約占大洋寬度的1/3。面積達2228萬平方千米,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4,是大西洋底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地形單元

大洋中脊形似S,系由一系列狹窄和被斷裂分割的平行嶺脊組成,脊頂距海面2500—3000米,峰脊突出海面者成為島嶼。沿中脊特別是沿脊軸的中央裂谷綿延分布著一條活躍的地震帶,表明大西洋中脊是地質構造不穩定地帶。大洋中脊還被無數橫向斷裂帶切斷並錯開,橫向斷裂帶走向與中脊近於垂直,在地形上表現為深切的線狀槽溝,其中位於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斷裂帶(最深處羅曼什海溝達7856米,位於南緯0°16′,西經18°35′),把大西洋中脊截成南北兩段並錯開1000餘千米。

海盆

大西洋底部比較平坦的海盆,由於中脊中隔分為東西兩列海盆。東側自北而南有西歐羅巴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維德角海盆、幾內亞海盆、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西側有北亞美利加海盆(位於馬尾藻海東南)、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

另外,在南極洲附近還有一個寬闊的大西洋-印度洋海盆。這些海盆平均深度4000—6300米,面積約占大西洋底面積的1/3。大西洋洋底的深海沉積物以抱球蟲軟泥和翼狀蟲軟泥為主,其次有硅藻軟泥和放射蟲軟泥以及紅粘土,它們占大洋洋底深海總面積的80%。

重要的屬海和海灣
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地中海、黑海、北海、波羅的海、比斯開灣、幾內亞灣、哈得孫灣、巴芬灣、聖勞倫斯灣、威德爾海、馬尾藻海等。
重要的島嶼和群島
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古巴島、伊斯帕尼奧拉島及加勒比海和地中海中的許多群島,格陵蘭島也有一小部分位於大西洋。

氣候特徵

(圖)大西洋南岸大西洋南岸

大西洋南北伸延、赤道橫貫中部,氣候南北對稱和氣候帶齊全是明顯特徵。同時受洋流、大氣環流、海陸輪廓等因素影響,各海區間氣候又有差別。

大西洋上的氣溫分布與太平洋基本相似,既沿緯度方向延伸,又從赤道地區向高緯遞減。赤道地區氣溫最高。年均溫25~26℃,氣溫年變幅很小(一般不超過3℃)。南北緯20°附近,最熱月氣溫達25℃左右,最冷月為20℃左右。南北緯40°附近,北大西洋因受暖流影響,氣溫高於南大西洋,最熱月為20℃,南大西洋只有15℃,最冷月分別為13℃和10℃。南北緯60°附近,北大西洋的暖流增溫效應更為明顯,最熱月氣溫達10℃,南大西洋則為0℃,最冷月分別為0℃和-10℃,因而北大西洋上的氣溫暖於南大西洋。

同時大西洋東西沿岸受寒、暖流的不同影響,造成南北緯30°間的大洋西部氣溫高於東部約5℃左右。北緯30°以北的大洋東部氣溫高於西部約5~10℃,而南緯30°以南,因陸地變窄、海域寬闊以及西風漂流影響,大西洋東部和西部氣溫之差不太明顯。

西風帶經常同來自極地的冷空氣相匯,形成鋒面和氣鏇,產生多變天氣和較多降水,尤其冬季常常帶來暴風雪,給高緯海區造成狂風巨浪,嚴重影響航運和海上漁業、石油工業生產。北半球60°以北的高緯海區(主要是東部)受暖流和氣鏇影響,年降水量可達1000毫米左右;而南半球60°以南海域,因空氣乾冷和沒有暖流調劑,降水量很少,一般在100—250毫米間。

水文特徵

(圖)洋流洋流

大西洋的水文特徵具有明顯區域特性。在大氣環流直接作用下,在南北副熱帶海區各形成一個巨大的反氣鏇型環流系統,北大西洋為順時針環流,南大西洋為逆時針環流。在兩大環流系統之間的海區有一支赤道逆流,其流向與南北信風相反,從西向東流。在北大西洋的中緯度海區和南大西洋的高緯度海區,又各形成一個完整的副極地氣鏇型環流。

大西洋赤道流是由南北信風直接作用形成,並在赤道兩側自東向西流動。南赤道流自非洲沿岸以日平均20—55千米速度向西流,流至南美巴西桑羅克角時,受陸地“尖角”作用分為兩支:北支為蓋亞那暖流,南支為巴西暖流

南支厚度約100~200米。沿南美東岸南流,流至拉普拉塔河附近與福克蘭寒流相匯進入西風漂流,再向東流在42°~48°間直抵非洲西南海域,主流繼續隨西風漂流東流;另一支流沿非洲西岸北流,形成本格拉寒流,寒流寬度、厚度較薄,流速較緩,向北直抵赤道附近,並與南赤道流相匯,構成一個南大西洋反時針的洋流系統。

另一支洋流轉而向南流,沿非洲西北海岸南下形成加那利寒流,流至維德角群島附近又分兩支,一支與北赤道流相匯,構成北大西洋順時針洋流系統;另一支繼續南下並逐漸變暖,進入幾內亞灣形成幾內亞暖流。幾內亞暖流與進入幾內亞灣的赤道逆流匯合增強了幾內亞暖流的強度,使幾內亞灣內常年存在著一個熱低壓,有助於熱帶季風的形成和維持。

(圖)墨西哥暖流運動示意圖墨西哥暖流運動示意圖

墨西哥暖流簡稱灣流,是世界大洋中最強大的一支暖流。一般把自佛羅里達海峽美國東南部的哈特勒斯角段稱為佛羅里達暖流哈特勒斯角至西經45°一段稱墨西哥灣暖流,可見墨西哥暖流並不在墨西哥灣內。自西經45°以東稱北大西洋暖流。以上3部分合起來統稱灣流系統。

暖流從海峽流出後,又有巨大的安的列斯暖流匯合,同時東北信風還不斷把馬尾藻海域的暖水吹來補充,以致熱水量不斷增多,使得暖流在沿北美大陸北流中尤其是跨越大西洋抵達西歐、北歐沿海流動中對流經海區產生著巨大增溫作用。據估算,每年供給北歐1米長海岸的熱量相當於燃燒6萬噸煤發出的熱量,使挪威沿海1月氣溫比同緯度帶要高出15~20℃之多,使極圈內部分海域並不結冰,摩爾曼斯克港等成為不凍港。

大洋的表層洋流對鹽度分布也有影響,例如灣流和北大西洋暖流把鹽度較高的海水輸向高緯度的大洋東側,而鹽度較低的北冰洋海水(低於34)輸向大洋西側,因而高緯度大西洋東側表層海水鹽度大於西側。南緯45°以南的西風漂流區,表層海水等鹽度線幾乎與緯圈平行。

洋流

大西洋的洋流南北各成一個環流系統:北部環流為順時針方向運行,由北赤道暖流、安的列斯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加那利寒流組成,其中墨西哥灣暖流延長為北大西洋暖流,遠入北冰洋;南部環流為反時針方向運行,由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風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組成。在兩大環流之間有赤道逆流,赤道逆流由西向東至幾內亞灣,稱為幾內亞暖流。

鹽度

大西洋在主要海洋中鹽度為最高,以質量計有3.3-3.7%,並受到緯度和季節影響。海洋表面鹽度受蒸發、降水、河源來水及海冰影響。雖然大西洋的最低鹽度在赤度附近發現(因為其降雨量大),但普遍低鹽度的地方集中在高緯度及巨大河流流入大西洋的位置。最高鹽度的位置集中在南北緯度25° ,因為位處亞熱帶地區有低降雨及高蒸發的特色。

表層水溫

大西洋的表層水溫受到緯度、季節、洋流系統及太陽能量在緯度間分布影響。表層水溫高低差由-2 °C至29 °C。最高水溫在赤度以北發現,最低水溫則在極地。中緯度地區表層水溫最高溫差在7 °C至8 °C之間。

組成水塊

大西洋由四大水塊(water mass)組成。南北大西洋中央水(North and South Atlantic central waters)構成大西洋表面水。亞南極中間水(sub-Antarctic intermediate water)由表面伸延至水深1,000米。北大西洋深層水(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由水深1,000米伸延至水深4,000米。南極底層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則在4,000米以下。

馬尾藻海

北大西洋的洋流分隔出一個大的長形水體,即馬尾藻海。馬尾藻海中的鹽度比較平均特別高出很多。馬尾藻海中的海藻數量特別多,而馬尾藻海亦是歐洲鰻鱺(European eel)和美洲鰻鱺(American eel)的產卵場。

潮汐

因為科里奧利力的關係,北大西洋的洋流以順時鐘方向運轉,而南大西洋的洋流則以逆時鐘方向運轉。大西洋的潮汐為半日潮,即每日會出現兩次滿潮。潮汐方向為由南至北。在北緯40° 以上潮汐方向有向東西間的變動發生。

海洋資源

大西洋中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已勘探和利用的資源主要是礦產資源和水產資源。

礦產資源

大西洋中的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鐵、重砂礦和錳結核等。加勒比海、墨西哥灣、北海、幾內亞灣和地中海均蘊藏有豐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
大西洋兩岸邊緣的海盆中構成兩個油氣帶,即東大西洋帶和西大西洋帶。西大西洋油氣帶主要包括:①委內瑞拉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海底油田和委內瑞拉和特立尼達島之間的帕里亞灣油田。已探明儲量40.2億噸,天然氣8624億立方米。油田年開採量近1億噸;天然氣50億立方米。②墨西哥灣海底油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坎佩切灣和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沿海。其中坎佩切灣石油探明儲量近50億噸(1978),美國所屬墨西哥灣大陸架區石油儲量為20億噸,天然氣儲量3600億立方米。
東大西洋油氣帶包括:①北海大陸架油田,已探明儲量超過40億噸,天然氣為3萬億立方米(1977)。石油年產量達1億多噸,天然氣年產量近1000億立方米。北海油田的開採極大地改善了北歐國家的能源條件,然而北海海域秋、冬季多風暴,且多陰雨,給海上鑽探、開採帶來艱巨性,並提高了採油成本。②幾內亞灣一帶以奈及利亞為主的海洋油區,其儲油量約26億噸。此外在大西洋西岸的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的近海大陸架也相繼發現油氣資源,部分已投產。
海底煤炭主要分布在英國東北部蘇格蘭的近海和加拿大新斯科舍半島外側的大陸架。英國的海底煤藏量不少於5.5億噸,每年採煤量達2000-2500萬噸。此外在西班牙、土耳其、保加利亞、義大利等國沿海海底也發現有煤的儲藏。在北美加拿大的紐芬蘭島東側有世界最大海底鐵礦。估計儲量超過20億噸,已開採。波羅的海、芬蘭灣也有海底鐵礦。大西洋還有重砂礦,美國、巴西、阿根廷、挪威、丹麥、西班牙、葡萄牙、塞內加爾等海岸外都有發現。大西洋深4000-5000米海底廣泛分布著錳結核,總儲量約1萬億噸,主要分布在北美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底部,其富集程度和品位均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
洋底蘊藏極為豐富的核。在非洲西南部岸外海底有大量金剛石砂礦。英國諸島岸外有少量的煤和錫。世界溴產量的70%產自大西洋海水。

生物資源

大西洋生物資源豐富,最主要的是魚類,其捕獲量約占大西洋中海洋生物捕獲量的90%左右。大西洋的漁獲量曾居世界各大洋第一位,20世紀60年代以後低於太平洋,退居第二位。但單位面積漁獲量達250千克/平方千米,居世界首位。捕獲量最多的是東北諸海域,即北海、挪威海、冰島周圍,年漁獲量約占大西洋總漁獲量的45%,單位面積產量平均達830千克/平方千米,大陸架區域約1200千克/平方千米。其次是大西洋西北海域,漁獲量占總漁獲量的20%,單位面積平均漁獲量690千克/平方千米。其中紐芬蘭、美國、加拿大東側大陸架海域單位面積產量高達1500千克/平方千米,是世界大洋中單產最高的漁場。另外,加勒比海比斯開灣安哥拉納米比亞沿海也是重要的捕漁區。大西洋靠近南極洲的海域是磷蝦和鯨的重要捕獲區。大西洋海域捕獲的主要魚類有鯡魚、北鱈魚、毛鱗魚、長尾鱈魚、比目魚、鮪魚、鮭魚、馬古鰈魚、海鱸魚等。這些魚主要分布在大陸架和島嶼附近陸架區。開闊水域特別是熱帶海域尚有帆魚和飛魚。西歐和北美沿岸區盛產牡蠣、貽貝、海扇、螯蝦和蟹類。當前大西洋沿海一些國家在積極發展人工養殖貽貝、沙噀等軟體動物。
大西洋有5個水層構成的生物帶。自洋面至洋底為:1.海濱底棲帶,最大深度在60米以內,包括各種近岸的動物和大部分海藻;2.光亮帶,最大深度在180米以內,屬陽光能照亮的部分,棲息在該帶的生物包括大量浮遊動植物,提供海洋中營養物質的90%;3.中深帶,深度在200-900米,是抹香鯨和烏賊的生活帶;4.深洋帶,深度在900-4000米,為黑暗帶,是發光動物棲息帶;5.底棲帶,深度在4000米以下,棲息著結構原始的動物。
大西洋海洋資源豐富,西北部和東北部的紐芬蘭和北海地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鯡、鱈、沙丁魚、鯖、毛鱗魚等,其它尚有牡蠣、貽貝、螯蝦、蟹類以及各種藻類等。海洋漁獲量約占世界的1/3-2/5左右。南極大陸附近產鯨、海豹和磷蝦,海獸捕獲量也很大。
大西洋占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漁場。高產區在南北美沿岸。紐芬蘭岸外地處灣流與拉布拉多洋流匯合處,是世界上最富的漁場。20世紀後半期的過度捕撈,使幾個傳統漁場造成魚荒,在北大西洋尤為嚴重。

交通運輸

(圖)巴拿馬運河區巴拿馬運河區

大西洋在世界航運中處於極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馬運河連太平洋,東穿直布羅陀海峽、經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通向印度洋,北連北冰洋,南接南極海域,航路四通八達、十分便利。同時大西洋沿岸幾乎都是各大洲最發達的地區、經濟水平較高的資本主義國家,貿易、經濟交往頻繁,是世界環球航運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和樞紐。在全世界2000多個港口中,大西洋沿岸占有3/5,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

海運

海運的主要貨物是石油和石油製品,其次是鐵礦石穀物煤炭、鋁土及氧化鋁等。沿岸主要港口有:歐洲的格但斯克漢堡鹿特丹安特衛普倫敦利物浦、勒阿弗爾、馬賽熱那亞、的里雅斯特、康斯坦察、敖德薩等;非洲的亞歷山大、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蒙羅維亞、哈科特港、開普頓等;北美洲的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諾福克、坦帕、紐奧良、休斯敦等;南美洲的馬拉開波、圖巴蘭、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等。

其中鹿特丹是世界最大海港,最高年吞吐量達3億噸。20世紀70年代北大西洋海底電纜總長達20萬千米,其中16條是連線西歐與北美間的海底電纜。大西洋的上空是聯繫西歐、北美、南美和非洲間的交通要道。

主要航線

1.歐洲與北美間的北大西洋航線

(圖)南美洲的合恩角南美洲的合恩角

2.歐洲與亞洲、大洋洲間的遠東航線

3.歐洲與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間的中大西洋航線。

4.歐洲與南美間的南大西洋航線。

5.從歐洲沿非洲大西洋岸到開普敦的航線。

航運

大西洋的航運業極為發達。西部通過中美巴拿馬運河,直通太平洋;也可繞過南美南端合恩角,穿過德雷克海峽或麥哲倫海峽,到達太平洋。東部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經過紅海,抄近路到達印度洋;也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進入印度洋。

大西洋與北冰洋的聯繫,比其他大洋都方便,有多條航道相連通。大西洋有多條國際航線,聯繫歐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國家,貨運量居各大洋第一位。尤以北大西洋更為繁忙。聯繫大西洋與北海的多佛爾海峽和英吉利海峽,是世界海上交通最繁忙的地方。大西洋沿岸港口很多,主要有波士頓、紐約、巴爾的摩、紐奧良、哈瓦那、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威尼斯等。

大事記

哥倫布哥倫布

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在巴哈馬某處登入。
1858年,第一條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西場(CyrusWestField)生產,但快速失敗了。
1865年,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報電纜由大東方號(SSGreatEastern)產生。
1912年4月15日,鐵達尼號撞上冰山沉沒,並有1593人喪生。
1919年,美國的NC-4成為第一架飛機橫渡大西洋(雖然有兩次降落至小島及大海,亦有在水面上滑行幾百英里)。
1919年後期,由阿爾科克與布朗(AlcockandBrown)駕駛的英國飛機成功成為第一架飛機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由紐芬蘭島至愛爾蘭島)
1921年,英國人成功駕駛第一架飛艇橫渡北大西洋。
1922年,葡萄牙人成功駕駛第一架飛艇橫渡南大西洋。
1927年1月7日,第一個成功的跨大西洋電話打通。
1927年,查爾斯·林白成功完成第一個個人不停站橫渡大西洋的航程。(由紐約至巴黎)
1932年,阿梅莉亞·埃爾哈特成為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2]。
1952年,安·大衛遜(AnnDavison)成為第一個女性單獨地駕船航行橫渡大西洋。
1980年,Gérardd'Aboville成為第一個人類划船橫渡大西洋。
1994年,GuyDelag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大西洋(由維德角至巴貝多)。
1998年,BenoitLecomte成為第一個人類游泳橫渡北大西洋,而只在亞速爾群島停留一星期。
1999年12月3日,ToriMurden成為第一個女性划船橫渡大西洋(由加那利群島至瓜德羅普),過程花了81日及距離4767公里。

海洋學相關知識(八)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陰極防護
進積作用
防污著
間隙水
間隙動物
長輕涌
長腕幼體
長狂涌
近濱帶
長峰波
長中涌
近海生物
飽和深度
飽和度異常
錨泊結構
近海平台
食碎屑動物
錨定資料浮標
輕便潛水器
鎧裝潛水
食微生物者
食底泥動物
風生噪聲
近海區
風浪譜
風浪玫瑰圖
鑽孔生物
鈣質軟泥
金星幼體
風因子
重疊冰
重力式結構
重力式平台
顆粒物界面
顆粒有機磷
重力取芯器
里亞海岸
顆粒有機氮
顆粒無機碳
軸對稱式海洋重力儀
達爾馬提亞岸線
順路觀測船
順岸碼頭
造船台
順壩
軟體動物學
靠船撞擊力
逆置層
超深淵帶
非生物轉移
非生物性懸浮物
適鹽生物
靜海環境
適溫生物
霧狀層
雪蓋冰
集聚分布
適光生物
退積作用
邊緣波
連續模型
陸界面
陸源腐殖質
輻射潮
連島壩
陸源冰
陸架波
陸上預製
超深淵動物
阿氏拖網
階段性浮游生物
多彎角蜂巢珊瑚
顆粒有機物
風時
假鐵星珊瑚
連續觀測
非造礁珊瑚
酸鹽
陸源有機物
粗糙刺葉珊瑚
膨脹薔薇珊瑚
超微型浮游生物
非飽和潛水
趨化性
連續培養
食植動物
風海流
遠洋沉積
風暴沉積
錨泊地
輕浪
黑白瓶法
鑽探船
黃海沿岸流
黃海暖流
顆粒有機碳
鳴震
魚類資源
顆石軟泥
魚探儀
高狹鹽種
轉流
驗潮井
駐波
標準厚絲珊瑚
餌料生物
順岸流
坎城海洋博物館
長頭夢想家
赤道逆流
面盤幼體
非洲板塊
靜止期
逆流
近海工程
大白鯊咖啡廳
隔水套管
日向礁
陷波
黃海冷水團
魚類學
近海
附生植物
食肉動物
邊緣盆地
長江沖淡水
趨光性
錨冰
風區
顛倒采水器
遙控潛水器
易變牡丹珊瑚
斯氏角孔珊瑚
聲學照明
驗潮儀
陸源沉積
食糞動物
邊緣海
食物網
粗野鹿角珊瑚
風浪
酸雨
顛倒溫度表
躍層
起重船
海洋空間站
黑煙囪
外大陸架
障壁島
藻類災害預警信號
飽和潛水
食物鏈
蝗災
原始湯
海底石油
海綿
領海
生命探測儀
玉帶海雕
防波堤
旱災
紅珊瑚
灰鯨
貽貝
多孔動物門
海洋細菌
搜救犬
堰塞湖
江豚
海兔
海洋性氣候
包紮
噬人鯊
白腹軍艦鳥
黑潮
造礁珊瑚
藻類
SARS
抹香鯨
海洋經濟
霍亂
海洋植物
黑鯛
瘋牛病
蘇塞克斯號沉船
藍舌病
塘鯴
北海獅
口蹄疫
板塊運動
海洋文明
墨魚
海草床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底可燃冰
海洋衛星
關東大地震
馬蹄蟹
斑海豹
地震波
大菱鮃
海綿動物
海底淡水
大西洋[海洋]
南海
集群
錳結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