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錦班,一種講唱藝術表演團體,又叫坐唱班。
所謂“十錦”,是明初出現在江蘇一帶的民間樂曲《十番鑼鼓》的別稱,“十樣錦”的簡稱。“什錦班”既是浙江省浦江縣人婚喪禮儀、祀神祭祖等眾多民俗活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演奏隊伍,也成了民間一種自娛自樂的形式和藝人們賴以養家餬口的謀生手段。
簡介
什錦班,是一種土生土長、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形式,又稱坐唱鑼鼓班。一個陣容整齊的坐唱班,演奏者自拉自唱,擺一張方桌四條凳,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演奏。演奏時鑼鼓管弦樂器和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可以演唱整本大戲,這是把戲劇從舞台上真正移到了民眾之中,把戲劇視聽藝術簡化成單純的聽覺藝術。
歷史
什錦班,清朝時在浦江已很流行。鹹豐、同治年間,李源蓮塘沿村農民畫師李維賢曾隨太平軍作畫,有風俗畫《坐唱班》一幀,現存縣博物館,可見當時什錦班已很風靡。
唱腔
什錦班以聲腔分,有高腔、崑腔、徽戲、亂彈、灘簧、時調等多種班別。不少什錦班還在坐唱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民間業餘戲劇演出團體。什錦班的演唱曲目都為傳統或現代的戲曲劇目,由於演唱簡便,不像台上演戲那樣要服裝道具化妝,而只要七八個人把角色分工以後,就可自拉自唱,還可行路演奏。農村每有佳節和婚嫁喜事、生子百日、圓橋、圓族譜等盛典時,必然有什錦班到場助興,鼓樂聲聲、南腔北調,形成大規模的什錦班會演。什錦班在鄉間遍地開花,使浦江民間的藝術氣氛特別濃厚。
文化傳承
民國時期,浦江幾乎有村即有什錦班,如杭口坪一個村就曾有十四個什錦班。清朝末年,仙華山腳的一都殿開光,僅七里鄉一帶就有四十多班參加;民國三十五年(1946)縣城的城隍殿開光,有一百二十餘班參加演出。一九八八年三月,浦江縣舉行首屆文化節,仍有一百零二班什錦班參加。這種自導自演、自娛自樂的演唱方式,源遠流長,深受鄉民的喜愛,至今乃久盛不衰。
2007年元宵節晚上7點多,浦江縣浦南街道石埠頭村的大份里的堂樓里又響起了嗩吶、二胡等樂器演奏的聲音,原來由村民黃國民發起創辦的什錦班,樂師們又和金獅村等地的同行們在一起交流演奏心得了。村民黃宏錫說,他們跟著黃國民一起吹拉彈唱40多年,一直都沒有中斷過,平時村里搞活動他們就去捧捧場,開心一下。60多歲的朱金運也插話說:“我20來歲就跟黃老師學唱什錦班,40多年過去了,我們還是坐在一起彈唱。”據70多歲的張亦然介紹:“春節期間我們是最忙的,為不少的龍燈、花燈伴奏。但空閒時,大家還會坐在一起交流演奏心得,共同的愛好讓我們能多年同唱一台戲。”
什錦班從封建社會一路敲打走來,由於它散發著濃郁的泥土芬芳,漸漸地形成了—種獨特的浦江民俗文化。它在婺劇浦江亂彈的形成發展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漫漫歷史長河濤聲依舊,琴弦顫顫餘音裊裊,什錦班鋪就的那條培養觀眾群體和藝術人才之路依然絢麗斑斕。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