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喪鼓是悼念亡者的一種傳統演唱形式,有坐喪(又稱打夜鼓、打待屍、唱孝歌)、跳喪和轉喪三種類型。因其表演形式主要為演唱者在靈堂擊鼓而歌,故而又稱為喪鼓歌。
喪鼓雖然是為死人所唱,但演唱者喪而不悲,主要是以此種形式給喪家予以幫助。俗諺“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又說,“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喪鼓送人情”等,都是最好說明。打喪鼓具有廣泛而深厚的民眾性,並且世代相傳,至今不衰。坐喪通常由一人擊鼓,另兩人對唱,或由擊鼓者自打自唱或與另一人對唱。轉喪則是鼓手在前,歌師在後,圍繞棺木邊走邊唱,擊樂手隨之繞棺擊樂,參加守喪者亦隨之合唱,演唱者較多,一般有七八人或更多一些。無論坐喪和轉喪,都以肅穆的靈堂為歌場,其間悲哀與熱鬧,悼亡與慰生有機統一。
喪鼓曲目豐富,如《姊妹相合身後人》、《老鼠告狀》、《懷胎歌》等,其他曲種的傳奇故事,也可移植來唱。
喪鼓的源流
喪鼓是鄂西土家族悼念亡者的一種祭祀性歌舞活動——打喪鼓(跳喪或跳“撒爾嗬”)時所唱的歌。喪鼓有跳喪與坐喪兩種形式。跳喪為亦歌亦舞,因其唱時多用襯詞“撒爾嗬”,故又叫“跳撒爾嗬”、“散憂兒嗬”。坐喪是只歌不舞,有的地方叫“鬧靈歌”或“鬧喪歌”等。不管是跳喪或坐喪,均需擊鼓而歌,其歌詞統稱喪鼓歌。 鄂西土家族地區的史志、家譜對喪鼓歌均有記載,其俗大體相同。而以巴東和長陽、長樂的記載較有代表性。同治《巴東縣誌》記載,“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同治《長陽縣誌》記載:“臨葬夜,諸客群擠喪次,擂大鼓唱曲,或一唱眾和,或問答古今,皆稗官演義語,謂之‘打喪鼓’,唱‘喪歌’。”同治《長樂縣誌》(今湖北省五峯縣)載:“家有親喪,鄉鄰來吊,至夜不去,曰‘伴亡’,於靈旁擊鼓,曰‘喪鼓’,互唱俚語哀詞,曰‘喪鼓歌’。”
打喪鼓、唱喪歌,用亦歌亦舞的方式悼念死者,是土家族先民巴人在長期生產與生活中所形成的獨特習俗,世相承襲,保持著濃厚的巴人遺風。它不僅是一種民俗,也表現了巴人特有的生死觀。人死只不過是靈魂離開軀體,在另一意義上它又是再生。因此打喪鼓雖哀而不悲,往往以歡快之歌舞表現,這就是土家族“喪歌”的思想基礎。
喪鼓儘管在鄂西土家族各地風格稍異,但它有深厚的民眾基礎,它與擺手歌、儺堂戲、哭嫁歌、薅草鑼鼓歌等同為鄂西土家人民喜愛的有民族特色的文藝樣式。
各地喪鼓歌表演程式大體相同,當死者裝殮入棺後,即於堂屋設靈堂以待遠親近鄰弔唁,時間約一至三天。入夜,憑弔者進門攏場,跳喪開始。由一人執槌擊鼓,二人或四人踏著鼓點相對而舞,邊舞邊唱,有時不等舞畢,他人即爭著上場替換。其鑼鼓緊湊、歌聲高昂豪放,舞姿粗獷古樸,動作多為模仿山中飛禽走獸和一些喪事動作。“開場”(即“開堂”)和“收場”是喪鼓歌必有的固定程式。清江流域開場時先有一人提鑼繞場,邊敲邊唱:“開天,天有八卦。開地,地有四方。大哥做了朝中的天子,二哥做了朝中的宰相,三哥出門上山打獵,四哥出門騎馬耍槍,五哥文武都沒有,學了一個唱歌的兒郎。”有的開場歌唱道:
天地開場,日吉時良。魯班到此,修下華堂。
秀才到此,做篇文章。歌郎到此,開下歌場。
一開一字王,二開永羅金王。三開去海大路,四開孝子回鄉。五開五方土地,六開三關六郎。七開七個仙姐,八開八大金剛。九開揚州的歌鼓,十開唱歌的兒郎。
開場歌后,即按各種曲調進行歌舞,無固定順序,曲調變換時有過渡唱段,如“這個號兒要改調,改調要把啞謎叫”,然後接唱《啞謎子》。這種歌帶有很強的娛樂性和隨意性,掌鼓者即興創作啞謎,舞者隨聲猜答,自行表演。此種通宵達旦徹夜歌唱的盛況,清代土家族詩人彭秋潭竹枝詞中描述為“誰家開路添新鬼,一夜喪鼓到天明”。
結束時要唱“剎鼓”收場,有的唱道:“天上金雞叫,地上紫雞啼,看看天大亮,正是收場時。日吉時良,天地收場,亡者要歸山崗,八大金剛站兩旁……”有的地方還要送完歌郎才算結束:“歌郎送出門,莊子返天庭,亡者安葬後,孝眷萬年興。”
喪鼓歌內容極為豐富。有祭奠死者、唱頌古人;有敘述歷史、演唱故事;有風俗民情、解字猜謎;有閒言趣事、插科打諢等。題材相當廣泛。其中長篇的多來自演義小說或野史話本,至今還有手抄本喪鼓詞流傳。一般優秀歌手除熟記傳統段子外,也具有即興創作能力。
文學藝術
喪鼓有的還演唱民間故事傳說。由於喪鼓歌內容豐富而又不受局限,可以說喪鼓歌場即是土家族人顯示歌舞才能的舞台,也是土家人傳授知識、接受民族傳統教育的課堂。它的社會價值,已在喪葬文化章節中述及。
從文學角度看,喪鼓歌比較複雜、瑕瑜互見。有些是優秀的民歌,如“這山望到那山低,望到那山好田地,不種田的吃白米,不種棉的穿好衣,世上哪有這道理”。而為數眾多的歌是明顯的封建說教,宣傳因果報應,未能擺脫宗教的影響。喪鼓歌的文學意義在於培育了一代代“歌師”,造就了一批批“歌才”,對發展土家族民間文學起了重要作用。就其形式特點看,喪鼓歌不像律詩嚴格要求平仄對仗、歌詞中喜用一語雙關手法、演唱時多在七言四句基礎上加“相合之聲”的襯詞,極似竹枝詞中“竹枝……女兒”的體例,如:
師傅掌鼓(跳撒爾嗬嘞)我來接(撒爾嗬),
不知接得(跳撒爾嗬)接不得(撒爾嗬)。
雙手接過(跳撒爾嗬)鼓槌打(撒爾嗬),
心中抖得(跳撒爾嗬)亂如麻(撒爾嗬)。
可見喪鼓歌與古代巴渝民歌竹枝詞有一定淵源關係,有的認為喪鼓歌中所唱的就是竹枝詞這種古代巴渝民歌。據說唐詩人劉禹錫貶為朗州(今常德)司馬時,曾說此處“風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聲傖寧”,認為這種風習是“屈原居湘沅間,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的遺聲。於是劉禹錫乃“倚其聲作竹枝詞十餘篇”,造成了“武陵夷俚悉歌之”的局面。這裡的“武陵夷”即土家先民,“祠”即祭神鬼也。 “喪鼓”和“花鼓子”兩種喪樂的演唱方式都為典型的湖川風格,大概在清王朝的“改土歸流”時期傳入本地龍山。
坐喪鼓
喪鼓,是流行於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城鄉的一種喪葬禮儀習俗。這種習俗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相傳莊子的妻子死後,莊子坐在一旁擊缶而歌。一些人見到後不明其意,便問他為什麼不泣反歌?莊子說,人死歸天,童子相迎,去到極樂世界,是人生極大解脫,為什麼要為之哭泣而不為之歌呢?眾人覺得莊子的話合民意、通民情、順民心、乃心悅誠服,遂開始仿效,以致漸漸形成打喪鼓習俗,且世代相傳。
坐喪鼓,也是土家族一種祭祀的形式,多流行於巴東縣信陵鎮周邊的鄉村。它不同於“跳喪鼓”那樣邊唱邊跳,粗獷奔放,詞調多樣,也不同於“轉喪鼓”那樣,莊嚴肅穆,繞棺而歌,只是由掌鼓人和用鑼、鈸、嗩吶等樂器的人,圍坐在靈堂前擊樂而歌,表示對死者的哀悼。歌詞內容大體與“轉喪鼓”相同。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