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大鼓
淮北大鼓流傳於蘇魯豫皖接壤地區,明末清初已具雛形。始以手鼓伴奏,以半說半唱的順口溜形式演唱。清代中期藝人們改手鼓為簡單支架固定鼓位固定場地演唱。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員一手擊鼓,一手打板,亦說亦唱。唱腔有慢板、快板、垛子板三種形式。演唱時多用“活口”,俗稱“片子”、“贊賦”,靈活運用於描摹各種場景、場面等。演唱作品有《三國演義》、《封神榜》、《楊家將》、《岳飛傳》等傳統和現代書目。淮北大鼓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腔高亢婉轉,地方特色濃郁,多採用地方小調或吸收其他地方戲曲劇種曲調,語言詼諧幽默,深受淮北地區廣大民眾的喜愛。
補充
一位民間藝人與淮北大鼓的故事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棗木挖成圓形,上下蒙牛皮,邊緣用大頭釘固定,四周加鐵環以敲擊時產生諧音。鼓棒用柘樹條或石榴樹條,前端加工成彎頭狀,敲擊時不至損壞鼓皮。鼓架用六根竹條支成三角形支架。上用細麻繩攀系以固定大鼓。板有鋼板和手板兩種,鋼板形似半月牙狀,鋼或銅製成,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為三頊。
“哧咚咚,哧咚咚……夠不夠三百六,敲多了是饒頭!”一面鼓、一副板、一張嘴,這就是淮北大鼓的全部家當,但是這種以唱為主、說為輔的藝術形式,卻因為其高亢婉轉的唱腔、詼諧幽默的語言以及濃郁的地方特色,而深受大眾喜愛,特別是在淮北地區,廣受歡迎。
淮北大鼓誕生於淮北市濉溪縣,自明末清初已具雛形。最初只是以手鼓伴奏,半說半唱順口溜。清代中期,藝人們改革了這門手藝,他們把手鼓用簡單支架固定了鼓位,隨之,表演也變成了固定場地的演唱。新中國成立後,淮北大鼓發展到鼎盛期,但是,改革開放後大鼓藝人逐漸減少,目前已致青黃不接,後繼乏人。
12月11日,記者採訪到了淮北大鼓的嫡傳藝人,現在濉溪縣文化館任職的曹廷虎。從輝煌到衰落再到重新走向農村市場,獲得觀眾認可,曹廷虎告訴記者,自己是淮北大鼓這段歷史的見證人,而如今,他為了讓這門傳統的曲藝再現風采,正在不停地奔走。
“走不動,也要聽段淮北大鼓”
曹廷虎出生在安徽省蒙城縣,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大鼓藝人,也是蒙城縣曲藝家協會會員。從5歲起,曹廷虎就跟著父親學習大鼓說唱,“一路行、一路歌”,曹廷虎跟隨著父親四處演出,見證了淮南大鼓的輝煌時期。
“那個時代的農村,往往三個月才能看一場電影,所以,淮北大鼓書,成了村里最大的精神食糧,每年秋收後到春節前,大鼓藝人走街串戶,是最搶手的人,經常這村還沒唱完那村就來請了,所以一出門,往往得準備不少衣服,因為這一出門,不到兩個月,回不了家咧。”
曹廷虎說到這裡,微微地閉起眼睛,似乎又回到了那個時代,看到了鄉親們圍著大鼓藝人大聲吆喝的場面:“就算走不動,也要聽段淮北大鼓,那時父親走到哪個村,全村男女老幼,沒人缺場子!”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曹廷虎深深地愛上了這門邊走邊唱的藝術。綿延數百年的大鼓藝術,曹廷虎正式成為其中的“血脈”:“何”、“教”、“永”、“圓”、“明”、“志”、“立”、“中”、“長”、“信”,曹廷虎成為第二十代“志”字輩弟子,改藝名曹志安。父親更將自己唱大鼓的家當送給了曹廷虎,“老一輩人的這種方式,就代表了將大鼓的希望和未來交給了我們。”曹廷虎告訴記者。
和曹廷虎一樣,那個時代,大批年輕人選擇學習淮北大鼓,僅僅曹廷虎的家鄉蒙城縣,當時便有100多位大鼓藝人,活躍在各個鄉村的舞台上,這種熱鬧的場面一直持續到上世紀70年代。“那時,我父親帶徒弟,都是人家上門求著,還要為家裡幹活。所謂3年滿,4年圓,跟師送唱又3年才行。”曹廷虎說。
“只有自己盡力,才能無怨無悔”
1976年,憑著自己淮北大鼓的本事,曹廷虎考入蒙城縣曲藝隊,成為家鄉小有名氣的藝人。然而,他沒有料到,自己正處在這門藝術的一次歷史拐點當中。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曲藝形式的豐富特別是電視、電影的普及,淮北大鼓的市場開始萎縮了。
1980年,曹廷虎所在的蒙城縣曲藝隊解散,他考入了蒙城梆劇團,改演梆子戲。
“老藝人逐漸減少,我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多也都轉行幹了別的,青年人才更別說了。”曹廷虎告訴記者,過去一個訓練班的100來號人,越唱越少,最後就剩下他一個。1988年,曹廷虎調入濉溪縣梆劇團。
落腳的地方變了又變、謀生的行當變了又變,但是心中不變的,仍然是對淮北大鼓不解的情緣,有事沒事,曹廷虎總愛支起鼓架,一手擊鼓,一手打著手板,縱情地唱上一段。隨著演出市場的萎縮,曹廷虎先後到外地做過臨時工、開過飯店,然而始終沒有放棄淮北大鼓。“是淮北大鼓改變了我的人生,沒有它,我不可能走到今天這步,所以可不能讓它就這么沒了。”
雖然沒法和以前一樣,一路行、一路歌,但是曹廷虎心中的大鼓夢從未捨棄。
市場萎縮,人才更加凋敝。曹廷虎開始嘗試張貼招生廣告,希望有人報名。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不但很長時間沒有人前來報名,而且最後有幾位年輕人上門諮詢,竟然首先問他,如果來學,曹廷虎每月付給自己多少錢!
十幾年過去了,曹廷虎沒有招到一個學生。他回憶說,“那個時候很絕望,不知道大鼓的冬天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直到1995年,曹廷虎終於正兒八經地上台唱了一次大鼓。而正是這一次演出,成為一次巨大的改變。
1995年,安徽電視台錄製淮北節目,需要一位會大鼓的民間藝人,淮北市電視台一位編導推薦了曹廷虎,曹廷虎一口答應,但是心裡卻沒底,畢竟自己多年沒上過舞台。摸著鼓架,心裡感慨萬分,一個星期的準備,曹廷虎再次走上了大舞台。
“在後台準備時,我偷偷跑到化妝間哭了一場。”曹廷虎告訴記者:“唱了一輩子大鼓的父親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上一回電視,如今,我幫助父親圓了這個心愿。”
那一次的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一位老觀眾跑到後台激動地告訴曹廷虎:“聽了你的鼓,又想起了幾十年前。”
從那以後,曹廷虎暗暗告訴自己,絕不能讓淮北大鼓失傳。“唉聲嘆氣,毫無用處。只有多盡一份力,才能早點看到大鼓的春天!”
“我願意把一生獻給它”
1998年,曹廷虎調到了濉溪縣韓村文化站,在政府的支持下,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淮北大鼓。他經常把演出場地搬到各村,向村民們演出。同時,他還創作許多結合現實的新段子,很受當地人歡迎。“唱完一段,經常還要補一段。”曹廷虎說,“尤其是40歲左右的人,特別喜歡。”
他似乎又回到了那個一路行、一路歌的年代。為了拓展大鼓的藝術表現力,他首先在內容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
紀念淮海戰役的《活捉黃維》,為了寫好這個唱本,他從圖書館借來《淮海戰役》。閉門不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創作;1999年,費稅改革,他深入基層蒐集素材,創作了《農村稅費改革就是好》;還有計畫生育、農村醫保……
曹廷虎創作的大鼓,成了政府支持的送戲下鄉的重頭戲。不僅僅出新,還要推陳:為了整理淮北大鼓,這幾年,曹廷虎有時間就往鄉下鑽,通過詢問一些老藝人、經常聽大鼓的老觀眾,他已經整理出十幾個老段子,《秦瓊賣馬》、《陳元打擂》……這些經典的老段子,得以重新走上舞台。
不僅僅在內容上曹廷虎迸發出驚人的創作力,在形式上,他也開始注意創新。2004年,淮北市春晚,他與其他幾位藝人推陳出新,創作了《鄉韻鄉情唱相城》,將傳統的墜子書、琴書、淮北大鼓結合在一起,10分鐘的演出,得到了觀眾最熱烈的掌聲。
“其實,任何藝術都是相通的,我一直在想,如何在形式上有更多的創新,如果人夠多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做群口大鼓,就像相聲一樣,過去都是單口、雙口相聲,但是馬季先生則推出了大受歡迎的《說五官》等群口相聲,只要能創新,大鼓就有出路。”曹廷虎說。
2006年,淮北大鼓進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又被上報申請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媒體的宣傳、政府的推動,打響了淮北大鼓和曹廷虎的知名度。見到記者時,曹廷虎興奮地告訴記者:“第一個徒弟已經收到了,14歲的小丫頭,嗓子不錯,是塊料,關鍵是她願意學,家裡也支持!”
下一步,曹廷虎準備擴大招生的範圍。“不僅僅是年輕人,過去唱大鼓的,如果現在願意撿起來,我免費教;原來喜歡大鼓的,一直沒機會學,現在想學的,我也免費教。”在曹廷虎看來,讓這門古老藝術重新煥發光彩的最好方法,就是培養人才。“我願意將一生都獻給淮北大鼓。”曹廷虎告訴記者。
“哧咚咚,哧咚咚……夠不夠三百六,敲多了是饒頭,今天俺要說的是……”12月12日,在淮北濉溪老街,支起鼓架的曹廷虎,鼓槌剛一落下,記者就好像看到了另外一個曹廷虎,一掃採訪時的不善言辭,眼前的曹廷虎,他的天地里似乎只剩下了淮北大鼓。
雖然是寒冬,不一會,他的身邊便聚起了聽眾,略帶沙啞卻格外高亢的嗓音伴隨著鼓聲越飄越遠。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