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橋蓮花

路橋蓮花

路橋蓮花,民間曲藝,由佛教宣傳轉變為世俗藝術後,吸收當地戲曲、民歌而演變成曲藝品種,流行於台州的路橋、黃岩等區。2007年7月,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概述

路橋蓮花表演路橋蓮花表演

“蓮花”源於唐代佛曲“落花”,五代時亦稱“散花樂”,最早是僧侶募捐化緣時所唱的警世歌曲,至南宋傳入民間,成為貧人乞食的歌唱,在明中葉成為說唱曲藝形式。“路橋蓮花”早在清乾隆年間就見活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原是市井藝術活動的一種形式,多為農民、小手工業者自娛自樂的一種方式,一直停留在“業餘”階段,至今還沒有職業藝人和表演團隊。

路橋蓮花系“蓮花落”,由佛教宣傳轉變為世俗藝術後,吸收當地戲曲、民歌而演變成曲藝品種,其源流無史料佐證,據老藝人口述和傳承情況,應產生於清末。流行於台州的路橋、黃岩等區。

2007年7月,路橋蓮花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

演出形式

路橋蓮花表演路橋蓮花表演

路橋蓮花的演出形式,有坐唱、站唱和走唱。曲調較為豐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路橋蓮花發展成了舞台據文體局的工作人員介紹,“路橋蓮花”比較有地方特色,原來一批唱蓮花的人年齡逐漸偏大,他們希望通過“非遺”申請培養一批新人,把傳統文化流傳下去。

路橋蓮花是表演的民眾性曲藝藝術。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路橋蓮花全由女子演出。


曲藝的發掘

路橋蓮花表演路橋蓮花表演

在民國年間,台州黃岩、太平兩縣,蓮花頗為盛行。那時,諸如此類的民間曲藝很多,叫法也各異,有“蓮花”、“蓮花落”、“道情”、“灑尺”等。

蓮花演出時不拘人數,大多由一人獨唱或二人對唱,也有三四個人組合表演,但這是比較少見的。演出也不受場地限制,可在人家庭院前或廊下說唱。除了在一些晚會上能看到蓮花藝人的精湛表演,平日裡他們也能聚在一塊自娛自樂。蓮花藝人行裝簡陋,既不做表演,亦無樂器伴奏,只用隨身攜帶的霸王鞭、蓮花板或道情筒(qǔn讀第三聲),一邊拍打節拍,一邊說唱著一些美麗的民間故事。比如《大佬黃金滿》、《長工(niān讀輕聲)盜姑(dú讀第二聲)娘》等。

解放後,蓮花一度幾年停止,瀕臨失傳。到1957年,全國興起了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為了豐富農民的文化活動,黨中央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在文藝上號召推陳出新、古為今用。當時的黃巖縣文化館積極回響,派專人到農村去發掘各種古老的民間文藝。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到了路橋,慧眼發掘出蓮花。

“蓮花”這種民間藝術形式,在路橋雖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但最近一次看到它登上舞台重煥光彩是在1957年,中間遺失了很長一段時間。時隔50年,“蓮花”又和當地村民見面,終究不能遮蓋其光彩。

蓮花被發掘出來以後,眾藝人繼續推陳出新,讓它在瀕臨失傳的困境中重煥光彩。自此,他們數次將這種古老的民間文藝搬上舞台,次次贏得熱烈的掌聲。想當年,如同別的蓮花一般,路橋蓮花原來也是窮人乞食時的說唱,它雖好,卻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現如今,蓮花已不再是當年的討飯蓮花了,而是成為能在大舞台上表演給眾人欣賞的藝術之花。

不知為何,雖然路橋蓮花不如黃梅戲之類的傳統文藝聲名在外,但一聽到咿咿呀呀的獨特唱腔,總是讓人倍受感動。蓮花藝人們唱得用心,唱得悅耳,唱得動情,這使得他們自身亦散發著一股蓮花般的氣質:出淤泥而不染,端然靜放。

完善鼓曲類詞條

曲藝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特別是鼓曲,種類繁多,各有說法
四川竹琴
長沙彈詞
四明南詞
揚州清曲
青海平弦
寧波走書
蛟川走書
上海說唱
贛州南北詞
鑼鼓書
粵謳
五句落板
貴州琴書
常德絲弦
陝西獨角戲
常德大鼓
花燈說唱
河間大鼓
山東大板大鼓
太平歌詞
陝西曲子
門歌
二夾弦
唐山大鼓
蘇北大鼓
浙江鼓詞
寧夏小曲
四川盤子
鐵片大鼓
滑稽大鼓
安康曲子
三跳鼓板書
祁陽小調
車燈
北板大鼓
沔陽漁鼓
安化地花鼓
祁東漁鼓
江西蓮花落
衡陽漁鼓
商雒花鼓
陝北道情
商洛道情
南陽鼓詞
隴東道情
瑞昌船鼓
西城板
耍花樓
無錫評曲
九江文曲
溫嶺道情
平谷大鼓
馬頭調
沁縣三弦書
翼城琴書
奉調大鼓
鼓兒哼
益陽大鼓
溫州蓮花
徐州大鼓
青海道情
山東花鼓
單人鑼鼓
鼓兒詞
滄州木板大鼓
臨清琴曲
河州調
杭曲
南昌道情
晉北道情
散花
金華道情
福州藝
五句板
打鼓草
南陽大鼓
燕山大板
褒歌
太原蓮花落
準北大鼓
浦東說書
廣西大鼓
鶯歌柳書
大廣弦說唱
逗腔
臨清時調
文曲坐唱
義烏道情
薌曲說唱
寧夏數花
太原大鼓
昆高笛曲
貴州燈詞
十音八樂
臨縣三弦書
沁縣三弦調
浙江道情
江西大鼓
對鼓
波陽漁鼓
廣西零零落
單琴大鼓
黎黃
閩東蓮花落
清音大鼓
臨海詞調
太湖大鼓
長沙大鼓
太平年
桂林漁鼓
寧夏道情
邵陽小調
湘南小調
湘西小調
岳陽小調
洪湖漁鼓
路橋蓮花
江蘇漁鼓
蘇北墜子
晉南道情
衡陽獨角戲
益陽獨角戲
常德獨角戲
株州獨角戲
衡陽地花鼓
上饒漁鼓
懷化獨角戲
湘潭地花鼓
邵陽地花鼓
常德地花鼓
零陵對子調
岳陽北花鼓
陝北琴書
晉南琴書
武崗零零羅
吉林琴書
溫州琴書
長沙蓮花落
雲南琴書
漢中蓮花落
延安蓮花落
陝北蓮花落
山東洛子
華北洛子
東北洛子
陝西琴書
潞安琴書
漢中金錢板
湘西錢板
打扦擔
滬劇說唱
蘇北琴書
粵曲說唱
白戲說唱
影調說唱
越劇說唱
秦腔說唱
青海越弦
湘昆坐唱
花鼓坐唱
府谷琴書
馬燈說唱
陽戲坐唱
昆明揚琴
碗碗腔說唱
建始揚琴
杭州花調
常德漁鼓
四句推子
商雒說書
長沙清音
陝南鼓詞
四川花鼓
瀘西花鼓
雙條鼓
隴東漁鼓
武崗絲弦
黃岩花鼓
木皮子
大庸絲弦
花兒小鼓
宜春三星鼓
東山番邦鼓
渾圓扇鼓
岳陽獨角戲
華容說鼓
邵陽絲弦
茶山鼓
圍鼓
坐鼓
喪鼓
孝鼓
贊土地
贊獅子
乾旱船
送春牛
南豐香
湘北鑼鼓
平定迓鼓
南寧春鑼
河南鼓子曲
安徽道情
溫州龍船
貴州彈詞
桂林彈詞
三跳書
瓷城三下響
蓮蕭
台州詞調
淮詞
山東彈詞
寧波彈詞
益陽彈詞
湘潭彈詞
杭州彈詞
陝南漁鼓
太平歌
紹興平胡詞
三弦平調
西寧弦子曲
河西曲子
河南道情
廣東木魚書
蘇州文書
月琴彈唱
大鐃書
小饒書
毛竹說書
胡琴書
昭通唱書
琵琶彈唱
拍南管
夏縣禹都調
霍縣碰猴書
台彎歌仔
下二調
上堂大鼓
商洛靜板書
湖北善書
貴州彈唱
大雷拉戲
北京時調
蘭州小曲
黃鸝調
太原秧歌
懷化漁鼓
霍縣地方書
廣濟文曲
湘南漁鼓
陝南道情
什錦班
衡南道情
山西道情
泉州歌冊
內蒙道情
令令
折尕
大名碟子曲
橫山調
麒麟調
簡板書
桑植小調
扯白歌
漢二黃
湖北號子
袒袒游
河州平弦
關中曲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