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鼓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鮮、滿、納西、彝、苗、漢等族棰擊膜鳴樂器。蒙古語稱恆格勒格。藏語稱額阿、額窮、當木窮。朝鮮族、滿族稱架鼓。苗語稱嗯鐸。漢族稱跨鼓。鼓身扁圓形。流行於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西藏、青海、甘肅、雲南、廣西和中國北方等省區。

基本信息

簡介

扁鼓打擊樂器。又有戰鼓之稱,舊時用於宗教音樂和民間婚禮一時,現用於民間樂器合奏、舞蹈、燈會、雜技團、和民眾性鑼鼓隊中。廣泛流行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鮮族聚居地區。

扁鼓圓形,鼓框木製,兩面蒙羊皮或牛皮,用繩索繃緊。鼓面直徑37~45厘米。

演奏扁鼓時,將鼓置於地上或斜掛於胸前,右手執木製鼓棰敲擊,左手直接拍擊鼓面,也可置於鼓架架上演奏。演奏風格與長鼓近似,節奏變化較多。

大體而言,扁鼓聲音較堂鼓低,但很響亮,扁鼓用於歌舞伴奏或器樂合奏,有時在樂隊中還居於主導地位

分類

(圖)演奏演奏

蒙古族的扁鼓,又稱恆格里,意為鼓,漢稱蒙古鼓。流行於內蒙古、東北三省、甘肅和青海等省區。歷史較悠久,元代已盛行於宮廷和民間。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出土元代壁畫《宴樂圖》中有演奏此鼓的圖像。《元史•禮樂志》:“鼓,以木為框,冒以革,朱漆雕花,面繪復身龍,長竿二。廷中設,則有大木架,又有擊撾高座。”

藏族的扁鼓,體積較大的稱額阿,體積較小的稱額窮、當木窮。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地區。鼓框木製,兩端蒙以氂牛皮為面,皮邊四周用鐵釘固定,皮面原色或漆為綠色。大型扁鼓,多用於佛教寺院。鼓面直徑通常在100厘米以上,鼓高40厘米左右。青海玉樹當卡寺的額阿較大,鼓面直徑153厘米、鼓高45厘米,鼓面塗綠色漆、鼓身塗棕黃色漆。多懸於巨大的方櫃形木架中,鼓架雕飾精美、色彩艷麗。鼓棰木製直棒形,棰頭多包以紅布或羊皮,也有用藤條或細竹製成鉤狀鼓棰。

朝鮮族滿族的架鼓,漢族稱大鼓。流行於遼寧、吉林省,尤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最為盛行。鼓框木製,兩面蒙以牛皮或馬皮,鼓皮四周由鼓釘固定或用細皮繩交叉勒緊,鼓面直徑100厘米~120厘米、鼓框高20厘米~40厘米,鼓面四周彩繪民族圖案紋飾,鼓框四周各設一鼓環。演奏時,將鼓懸於特製的框式鼓架上。架高200厘米、寬160厘米,上樑雕飾雙龍,下樑彩繪雲紋,奏者站立鼓前,兩手各執一棰擊奏,多用於道教寺院和尼姑庵中。20世紀80年代,架鼓已用於新編的滿族舞蹈《盛京建鼓》和朝鮮族舞蹈《僧舞》等民族歌舞伴奏。

納西族的扁鼓,又稱大鼓。彝族的大扁鼓,又稱羊皮鼓。流行於雲南省路南彝族自治縣、彌勒、瀘西等地。鼓框用核桃木製成,兩面蒙以羊皮,皮邊四周用鼓釘固定,鼓面直徑70厘米、鼓高20厘米,鼓框兩側各置一鼓環,系以紅布鼓帶,通體塗飾棕色。鼓棰木製,一端纏以布條為棰頭。演奏時,將鼓挎於肩頭或置於鼓架上,以棰擊奏,發音洪大深厚。用於火把節等民族節日慶祝,是民間吹打樂隊中的節奏樂器,常和額格子嫫、嗩吶、鑼、鈸等樂器一起合奏。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鼓框楸木製,兩端蒙牛皮為面,鼓皮四周邊緣用雙排鼓釘固定,鼓面直徑6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身繪有雙龍和彩色紋飾,四周各置一鼓環。演奏時,將鼓置於木製鼓架上,兩手各執一棰擊奏,發音洪亮雄渾,用於納西族道教音樂,當地稱洞經音樂,是樂隊中的節奏樂器。

苗族的嗯鐸,是大鼓的統稱,既有長腔筒形的,也有短腔扁圓形的。扁圓形嗯鐸,流行於桂北融水苗族自治縣和桂西隆林各族自治縣。鼓框用原木掏空或木板拼合而成,兩端蒙以牛皮為面,皮邊四周用竹釘固定。鼓的規格因地而異,融水的鼓面直徑80厘米、鼓高50厘米。隆林的鼓面直徑42厘米,鼓高20厘米。鼓兩側各設一鼓環,系以鼓繩。演奏時,將鼓橫懸於梁下,雙手執棰邊擊邊舞。常與銅鼓、鑼、等樂器合奏,奏嗯鐸者為合奏指揮,並可隨意發揮,待奏出長段引子後,方可擊奏銅鼓等樂器。多用於苗族婚喪喜事場合中。

小型扁鼓,多用於佛教和民間舞蹈中,鼓面直徑30 厘米左右、鼓高12厘米左右,凡僧侶獨往居民家中誦經布道,左手以皮帶懸鼓,右手執鉤形鼓棰敲擊。在西藏山南地區桑耶寺附近的民間舞蹈《山南卓》中,舞者以皮帶將鼓豎縛於左胯部,右手執長鼓棰、左手執短鼓棰邊擊邊舞,常集體表演,情緒熱烈、舞姿奔放。小型扁鼓既是舞蹈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用途

清代曾用於宮廷鹵薄大樂中,多至二十四面。鼓身木製,兩面蒙牛、羊或馬皮,皮邊四周用兩排鼓釘固定。 規格大小不一,鼓面直徑40厘米~80厘米、鼓高15厘米~20厘米,鼓身兩側各置一鼓環,外表塗紅、藍或綠色漆,繪金色雙龍或花紋圖案。演奏時,雙手執棰敲擊,用於喇嘛教活動中。本世紀80 年代,赤峰市民族歌舞團製成高音、中音和低音恆格勒格,已用於器樂合奏、歌舞伴奏或民間喜慶節日中。

演奏技巧

演奏時,右手執單棰敲擊。中型扁鼓,多用於寺院或康方言區藏戲樂隊。鼓面直徑50厘米左右,鼓高20厘米左右,鼓皮多使用野山羊皮,皮邊四周用鐵釘、木釘或膠粘固定,鼓皮塗綠漆、鼓心繪佛教圖案,鼓身做工精細,外表彩繪圖案紋飾。懸掛於木架中或寺院樑柱之間,奏者執單棰或雙棰敲擊。在藏戲樂隊中,常由鼓師一人兼奏鼓與鈸,右手執單棰擊鼓並持一單鈸,左手持另一單鈸,雙手協調配合演奏,有時也兩棰擊奏,右手擊鼓心,左手擊鼓邊,節奏多變。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