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笛

悶笛

悶笛,是彝族雙簧氣鳴樂器,俗稱皮哨子,由竹製管身和管哨組成,適於表現山歌風格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雲南彝族聚居地區,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為盛。

簡介

悶笛悶笛

悶笛,俗稱皮哨子,是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耶哈魯或奔麥黑的里。彝語“奔麥黑”為蟲殼,“的里”為笛,意即蟲殼作簧哨的笛子。

悶笛製作簡單,攜帶比較方便,音色圓潤明亮,表現能力較強,深受彝家男女老少喜愛,長期流傳不衰。流行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地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區,尤以楚雄州南華、雙柏一帶和大理州南澗彝族自治縣最為盛行。黔西彝族地區也有流傳。

外形結構

悶笛是彝族雙簧豎吹樂器,竹製,適於表現山歌風格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雲南彝族聚居地區,尤以楚雄州和大理州為盛。富有田園風味,適於表現山歌風格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傳統的小悶笛有單管和雙管兩種,規格尺寸大小不一。笛身均用苦竹梢或其他竹製作,管身上升有4或7個音孔(皆有一個背孔)。民間較為流行的是單管四孔小悶笛和雙管七孔小悶笛。單管笛全長8-10厘米,雙管笛全長10-13厘米,內徑均為0.7-0.8厘米。笛管上端置有用蟲繭製作的哨子,以採用亞熱帶地區河谷地帶橄攬樹或野蒿樹上結的一種蓑蛾囊為佳。雙管悶笛是用兩支音高相同的七孔悶笛,削平管壁一側,並列綑紮而成,笛管下端還系有絲線穗子作為裝飾。

悶笛悶笛

民間的傳統悶笛,由管身和管哨組成。管身竹製,一般多採用當地生長的筆管粗細的鳳尾竹或苦竹梢製作,也有使用蘆葦或膺翅羽管制作的。管身上下通透,管長7厘米~15厘米,下口內徑0.7~0.9厘米。管身上開有三、四或七個圓形按音孔,其中皆有一個背孔。民間最為流行的四孔小悶笛,常用管長7厘米、內徑0.7厘米的細竹管制成,正面所開的三個音孔,孔距均為1厘米,背孔開在第二、三兩孔之間。管身上端管口內,插有一個雙簧哨子。管哨用蟲繭製作,外形呈蛇頭狀,哨長1.5厘米,以採用亞熱帶地區河谷地帶橄欖樹或野蒿樹上結的一種蓑蛾囊(蟲繭)為佳,經過壓、烤、磨等工藝而製成。

傳說與記載

悶笛有著久遠的歷史,但究竟起源何時何地?今日已難於查考。據雲南彝族地區許多民間老藝人講述,彝族遠祖曾用小悶笛吹退洪水,拯救了彝家人的性命,它是由彝族祖先世代相傳、一脈相承而流傳至今的。基默熱闊(彝族)在《金沙江文藝》1980年第3期上發表的《悶笛淚》中,記述著富於浪漫色彩的傳說:“……白鬍子老人擺出長者的姿態說:‘是阿普阿波(彝族聖祖的名字)子孫的人們,你們聽我說,我們彝家的命是悶笛救下來的。在天下發洪水那年,水淹到了納烏山的半山腰,眼看著大水就要把我們彝家洗淨了。是我們的遠祖,用悶笛吹退了大水,我們彝家才得以傳宗接代到今天’。”故事對悶笛的藝術魅力大加讚頌,賦予它巨大而神奇的力量。

演奏技巧

悶笛獨奏悶笛獨奏

演奏時,管身豎置。口含管首上端蟲哨,運用適中氣息吹奏。四孔者:單手持笛並按放音孔,民間藝人多用左手持笛按孔,專業歌舞團樂手多用右手持笛按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正面三孔,拇指按背孔,用另一手掌輔以悶、放、扇、合等動作,控制和調節音色、音量變化。七孔者:雙手持笛按孔,右手無名指、中指、食指按正面下三孔,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按正面上三孔、拇指按背孔,音準、音域較四孔悶笛為好,但不能發揮悶、放、扇、合等技巧。管身的長短或粗細、管哨的大小或軟硬、口含管哨的深淺、唇齒的位置和用氣力度的變化等,都可控制或影響悶笛發音的高低。除民間傳統演技“噴吹”外,還可借鑑吸收花舌、單吐、雙吐、指顫音等多種其它氣鳴樂器的演奏技巧。四孔小悶笛音域d2—f3,運用控制氣息的方法,可吹奏A、bB和C調樂曲。七孔小悶笛音域c2—e3。音色清脆悠揚,富有田園風味,適於演奏委婉抒情、優美動聽的曲調,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

演奏場合

彝族人民特別喜歡在陽春三月吹奏悶笛,以便在歡暢的樂聲中開始春播生產。屆時,山林間百花爭艷,田野里笛聲飛揚。悶笛常與竹笛、三弦和木葉等樂器組合在一起進行合奏,還經常為歌唱伴奏,出現在彝家唱山歌、對調子的場合里。在彝族青年男女戀愛和“打歌”時,小悶笛是形影不離的“紅娘”。它由男性演奏,小伙子就是用悶笛來約會心愛的姑娘的。在戀愛生活中,男青年用笛聲向自己的情侶傾吐內心的隱秘,抒發純真的愛慕之情,許多美滿婚姻就是伴隨著笛聲締結的。民間藝人常把要表達的詞意用小悶笛描述出來,把情感溶於吹奏的樂曲之中,所以在許多不便用語言表達的場合里,小悶笛就成了彝家的代言人。

傳統曲目

常即興吹奏,傳統獨奏曲有《出工調》、《過山調》、《阿蘇則》、《順寧調》、《沙街調》、《馬櫻花》等。

相關專輯

雲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國內首張小悶笛器樂曲VCD專輯。

雲南土地遼闊、民族眾多,堪稱一座民族樂器蘊藏無比豐富的藝術寶庫。彝族小悶笛則是這座寶庫中的一件珍品,其形狀僅有一支香菸大小,原為楚雄、大理彝族民眾中長期流行的雙簧類吹管樂器,其形成年代已不可考。小悶笛---演奏
1980年起就開始發掘研究小悶笛這種雲南彝族特有的少數民族樂器,同年,並將它推向全國。在不斷的藝術實踐中,發現了小悶笛的長處,同時也發現一些短處。從1982年開始,著手於小悶笛的改良工作,不但拓寬了它的音域,還增強了它發音的穩定性並融入了管樂演奏的技巧,創作出一批用小悶笛演奏的器樂曲。除此之外,還發掘改良了嗶嚕、蘆管等多種雲南少數民族樂器,並將它們介紹到美國、德國、法國、日本、新加坡等8個國家和地區,為增強雲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添加了幾朵奇葩。

這張名為《悶笛歡歌》的器樂曲專輯,以悶笛為主打樂器,同時佐以牛角篳篥、補熱、巴烏等6種各具特色的雲南少數民族樂器,共同演繹出白、彝、傣、佤、藏、景頗等雲南少數民族的絢麗風情。專輯共收錄了13首樂曲,除了《小河淌水》、《繡荷包》、《放馬山歌》、《蝴蝶泉邊》、《月光下的鳳尾竹》等雲南經典民歌外,還包括《阿哥阿妹跳起來》、《彝山春早》等新創的器樂曲。整張專輯展示了雲南少數民族器樂鮮為人知的珍貴資源。

藝術改革

演奏《烏蒙的春天》演奏《烏蒙的春天》

改革小悶笛,20世紀80年代初,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團,開始了對小悶笛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創作了悶笛獨奏曲《彝家樂》和《烏蒙的春天》等。1980年9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中,小悶笛加入到彝族小樂隊,演奏了器樂合奏《接親路上》,並在其中擔任領奏,充分發揮了它歡快優美的山歌特色,增加了民間喜慶的熱烈氣氛,收到較好的藝術效果,獲得音樂界的好評。作為色彩性樂器,它還多次用於民族樂隊和中西混合樂隊以及為合唱、領唱伴奏的樂隊中,從不同角度顯示了它的鮮明特色和藝術魅力。

1982年,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和北京管樂器廠支持和幫助下,對小悶笛進行了改革探索,先後製成了五孔(前四後一)小悶笛(音域g1—e3)和加鍵七孔(前六後一)小悶笛(音域f1—f3)。加鍵七孔小悶笛,增加了兩個按鍵,解決了單手演奏手指不夠用的困難,在管身下部增開了一個笛膜孔,提高了低音的明亮度,哨與管身之間增加了調音管,並在管尾設定了輔助持笛的笛勾。改革悶笛既保持了民間悶笛的音色、音量、傳統的單手持笛演奏方法和悶、放、扇、合的演奏技巧,又保證了音準、使音域擴大到兩個八度,並能轉調,使之成為富有彝族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在1982年雲南省首屆“聶耳音樂周”民族器樂演奏會上,用加鍵七孔悶笛演奏了李漢傑編創的獨奏曲《秋收的喜悅》收到較為理想的藝術效果。演奏《烏蒙的春天》
1986年,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又改革製成八孔小悶笛。管身用鳳尾竹製成,管長12.5厘米、內徑0.7厘米,管身開有八個(前六後二)圓形按音孔,背孔分別為第四和第七孔,正面第八孔距上端管口1.5厘米,在管尾還設定了帶拉環的塑膠制滑動架,演奏中可用小指鉤住拉環,完成悶、放動作。這種悶笛在保持民間悶笛原有音色和悶、放等傳統技巧的基礎上,可以雙手持笛演奏,音域擴展了純四度,顯著提高了樂器的表現力。

雙管悶笛

雙管悶笛雙管悶笛
滇西大理南澗縣無量山中的彝家山寨擁政村,流傳著一種獨特的樂器——雙管悶笛。用這種悶笛吹奏的樂曲往往是一種清脆純淨而又透著苦悶與憂傷的曲子。這些樂曲哀婉幽怨,如泣如訴,常常沁人心脾而又讓人感慨陶醉。
在南澗寶華鎮擁政村委會的院子裡,我們見到了著名的民間藝人葉春龍。今年48歲的葉春龍,由於年輕時就具有高超的悶笛吹奏技藝,曾被國家領導人以及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領導人接見過。簡單地聊了些情況後,葉春龍隨即掏出了那支跟隨了他25年,且獲得過不少地方甚至全國大獎的雙管悶笛,潤了潤嘴唇,試了試笛音後,神情凝重地吹起了一曲彝族悶笛樂曲——《心中的阿妹》。
笛聲時而幽怨,時而高亢,時而憂戚,時而婉轉。笛聲流出房舍,流遍山間,一股深沉的情感隨著笛聲滲透心扉。一時間大院裡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忘情了:有的人蹲在草地上低頭靜聽,有的坐在小凳上側耳傾聽,有的站在台階上凝眸諦聽,有的則盤手仰頭遐思聆聽。人們像是被一種神妙的情愫浸潤,被幽怨的樂曲所感染。這種樂曲如天外之音,實在是太絕妙、太讓人感動了,真有一種撥動人心弦的魔力。
一曲吹罷,大家無不對這種用小小竹管制成而又能發出如此美妙音樂的悶笛而好奇,便紛紛圍攏過來看個究竟。雙管悶笛,一般採用當地生長的筆管粗的鳳尾竹或苦竹梢製作,由管身和管哨組成。管身用竹製成,管哨則用蟲繭製作而成。葉春龍說,管身上下通透,內徑統一,管長7—15厘米,下口內徑0.7—0.9厘米。管身上開有三四個或七個圓形按音孔,雙管都有一個背孔。管身上端管口插有一個雙管哨子。這是悶笛音質的關鍵。用蟲繭製作而成的哨子,外形像蛇頭狀,哨長約1.5厘米,是用當地橄欖樹或野蒿樹上結的一種蓑蛾囊(蟲繭),放入菜油浸泡一段時間後取出烘烤,再貼於瓦片上,燙平而成。
這種雙管小悶笛,當地民間又稱“皮哨子”,是彝族雙簧氣鳴樂器。彝語稱“耶哈魯”或“奔麥黑的”。流行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尤以大理南澗彝族自治縣的無量山和哀牢山一帶最為盛行。
彝家人大多數是在陽春三月吹悶笛,此時,春耕剛結束,氣候炎熱,悶笛的樂聲能給人們消除疲勞苦悶,帶來吉祥歡樂。悶笛常與竹笛、三弦和木葉等器樂組合在一起進行合奏,還經常為歌唱伴奏,出現在彝家唱山歌、對調子的場合中。在彝族青年男女戀愛和“打歌”時,小悶笛是形影不離的“紅娘”。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