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八角鼓

八角鼓是滿族、白族、漢族等族打擊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八角是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八角鼓都有一個長長的鼓穗(谷穗),是代表年年五穀豐登的意思。

八角形小鼓,單面蒙皮,周圍七面嵌有響鈴,無鈴一面飾雙股長穗。演奏時用指擊鼓面發出鼓聲,搖動鼓身發出鈴聲。今為曲藝單弦的主要伴奏樂器。

簡介

八角鼓八角鼓

明代已開始流傳於北京。原是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嵌而成,象徵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角鼓,又稱單鼓。滿族、白族、漢族拍擊膜鳴樂器。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和雲南省大理、劍川等地。

八角鼓的全班應包括:鼓,柳,彩三種。鼓是八角鼓,柳是小曲,彩是戲法。由來“八角鼓,響叮噹,八面大旗插四方。大旗下,兵成行,我的愛根在正黃。黃盔黃甲黃戰袍,黃鞍黃馬黃鈴鐺。……”

這是一首名叫《接愛根》的滿族情歌,它描寫清代滿族八旗子弟保衛祖國疆土英勇打敗羅剎 (即沙俄),妻子喜迎丈夫凱鏇而歸時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滿族最有特色的民間樂器。據傳說,初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民用於自娛的一種伴奏樂器。亦說它是由滿族八旗的八位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鑲嵌而成,它的八個邊象徵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木相拼而得八角,所以叫作八角鼓。

歷史發展

八角鼓八角鼓

滿族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息在中國東北長白山黑龍江之間的廣大地區;而後又擴及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和北京、西安等城市。勇敢剽悍的滿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民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宗教祭祀歌舞,歷史悠久,氣氛熱烈。民間樂器幾乎全部是薩滿祭祀時用的響器,唯有八角鼓用於演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明代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流傳北京。明代沈榜《宛署雜記》中記載:“劉雄八角鼓絕:劉初善擊鼓,輕重疾徐,隨人意作聲,或以雜絲竹管弦之間,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響雲”。當時的八角鼓演奏技藝水平很高,劉雄被譽為都城八絕之一。隨著1644年清王朝在北京定都,大批滿人入關,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年—1795年),八角鼓已作為鼓書、單弦等曲藝的伴奏樂器,並有專業藝人演唱,曾盛行於宮廷和北京、天津、東北各地。清代中葉,北京的八角鼓曲種沿運河南下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等地,又演變成為“山東八角鼓”。發展八角鼓盛行於清代的曲藝曲種。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八角鼓的起原,傳說不一。始見於清康熙李聲振《百戲竹枝詞》中記載:“八角鼓,形八角,手擊之以節歌,都門有之。”《中國地方戲曲集成。內蒙古自治區卷》的序言記載,內蒙古滿族八角鼓老藝人說:“八角鼓原是滿族在關外牧居時的民間藝術。滿族人民常在行圍射獵之暇,以八角鼓自歌自娛。”又說:“八角鼓原系一種坐腔岔曲形式”,形成於“清康熙、乾隆時期”,“乾隆、嘉慶以後,己無專業藝人,僅由八旗子弟做非營業性的演出,清唱於廳堂筵席之前。”北京地區八角鼓藝人的傳說,見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文小槎者,外火器營人。曾從征西域及大、小兩金川。奏凱歸途,自製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單弦雜排(牌)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簡稱為槎曲,後訛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訛也。此皆聞之老年票友所傳,當大致不差也。”《昇平署岔曲》一書的引言所記略同,只是“文小槎”之名作“寶小岔”。

八角鼓在清代嘉慶道光以後,由於旗籍士兵在各地駐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愛好,流傳到很多地區。相傳凡漕運、鹽運所經的城鎮,都有八角鼓傳唱。現代在山東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由滿族八角鼓發展而成的新城戲,都與八角鼓有直接的淵原關係。另外,河南的大調曲子、甘肅的蘭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種,在曲體結構、曲詞格律等方面也與八角鼓有共同之處。

八角鼓早期用於古代滿族曲藝“八角鼓”中,本世紀50年代,這種曲藝在曲牌的基礎上發展為“滿戲”。如今,八角鼓主要用於北京、天津、東北地區及河北各地的說唱音樂“鼓書”和“單弦”(也稱“單弦牌子曲”或“八角鼓”)中,由演唱者本人手持八角鼓敲擊節奏,另由伴奏者彈三弦。

八角鼓除滿族、漢族使用外,還流傳於雲南省大理、劍川等白族人民聚居地區。白族的八角鼓,又稱金錢鼓,有八角和六角形兩種。演奏時,左手舉鼓,右手掌擊,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基本結構

八角鼓鼓體較扁而小,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七面框邊內各嵌小銅鈸2-3枚不等;一面嵌釘柱綴雙穗垂飾。規格尺寸有異,常見者鼓面對角長16.5厘米~19厘米,鼓框高4.8厘米~5.5厘米,單面蒙以蟒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皮為佳。四周邊緣亦鑲嵌骨片作為裝飾。在鼓的七面框線木板中間,均開有海棠花瓣形的透孔,中間用銅釘各穿一對銅製小鈸。另一面框板上裝有一個小銅環,系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花結,下垂兩束絲製鵝黃色或大紅色長穗為飾,表示谷生兩穗,象徵豐收。外觀小巧玲瓏,製作精細,除可作為樂器演奏外,還有著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演唱形式

八角鼓八角鼓

演唱形式八角鼓自乾隆末年以後,盛行於滿族旗籍子弟中間,多組織票房,編詞演唱以為自娛。旗籍子弟演唱的八角鼓包括5種演唱形式,①岔曲。②群曲,由多人齊唱、輪唱,有鼓、板、鑼、鈸和弦樂伴奏。劉振卿《八角鼓遺聞》記述滿族票友宗承芝說:清乾隆四十一年,阿桂征服金川凱鏇後,將乾隆皇帝所制之《大有年》、《萬民樂》、 《龍馬吟》等滿語軍歌譯為漢文,以八角鼓曲調譜曲,用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樂器金川鼓、大銅鐃、銅鈸、小鑼等擊節,使軍士合奏而歌。清代多由子弟栗友應邀在親友的喜慶堂會上演唱,民國以後已漸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的曲藝團體曾對這種形式加以改革,由多人亦歌亦舞來演唱,稱為“單弦聯唱”。③拆唱八角鼓,由演員分飾正、醜腳色,根據曲詞內容及人物的多少,由3~5人分包趕角,一般以3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因其演唱近於戲曲,俗稱“八角鼓帶小戲”。這種演唱形式興起於乾隆、嘉慶之間,嘉慶三年刊行的戴全德《潯陽詩稿》中有一支小曲,專詠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況。演唱時以醜腳為主,曲詞中穿插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近於相聲的逗哏,徒供聽眾取笑,趣昧不高,已漸衰落。④單弦。⑤雙頭人,演唱內容與單弦相同。清代對演員自彈自唱的形式多稱為單弦,而以一人持八角鼓擊節演唱,另一人操三弦伴奏者稱為雙頭人,或說雙頭人是由兩人共操一擔三弦,一人按弦,一人彈撥,同時輪唱曲詞的形式

清代旗籍子弟組織票房演唱八角鼓時,還包括一些其他曲藝、雜技形式,稱為“全堂八角鼓” 。崇彝《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說:“八角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種為完備。鼓,唱也;溜,相聲之類;彩,戲法。”北京藝人的說法略有不同,認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聯珠快書等形式;“溜”應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馬頭調等小曲之類;“彩”指古彩戲法、相聲、雙簧等形式。清代俗曲總集《霓裳續譜》、《白雪遺音》、《百萬句全》、《牌子曲五種》、《別本牌子曲五種》等書中都收錄了不少八角鼓曲本。但在《霓裳續譜》中收錄的曲詞,都是乾隆年間歌童演唱的腳本,作品在情趣、格調上與滿族旗籍子弟編唱的曲詞不同。演奏方法演奏時,將鼓面豎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彈擊鼓面而發音,音色清脆,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過去有“撾鼓十法”“擊鼓五法”之說,現在常用的有坐、彈、墊、輪、搓、磕、分彈、簸等。民間有口訣曰:“懷中抱月 不許偏,四平八穩忌聳肩。搖鼓腕抖臂別動,打墊輪搓應合弦。”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響,簸(搖)法常用於曲調的托腔部分,彈、墊、輪、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樂的前奏間奏部分。並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彈擊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彈擊鼓面與搖震鼓身相結合發出的音響,更具特色。

演奏技巧

八角鼓八角鼓

主要演奏技巧有“彈、搖、碰、搓、拍”諸法。

彈: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彈擊鼓面,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為“單指彈”、“雙指彈”、“聯彈”等方法。

搖:以左手持鼓搖晃,使鼓與小鈸碰撞發聲。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橫碰右手指而發聲。

搓:以右手大指從鼓面外沿邊逆轉向上搓圓圈至里沿邊一周,由食指彈擊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

顫,進而使鼓框上的小鈸顛響。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單拍鼓面,用於演奏完畢,以示結束。拆唱八角鼓 拆唱八角鼓形成於清代中葉。又名“牌子曲拆唱”、“ 八角鼓帶小戲”、“牌子戲”。是由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的“岔曲帶戲”發展而來。“拆唱”,意即將由一個人演唱的曲目拆開改由二三人至四五人依情節、人物分包趕角演唱。清代俗曲集《霓裳續譜》就收有稱為“平岔帶戲”的曲詞四種: 《青雲路通》、《太君有命》、《曠野奇逢》和《沉沉睡》 。據《霓裳續譜》點訂者王廷紹序文所述,當時這種平岔帶戲及其他各種時調小曲,是由優童來演唱的,“妙選優童,延老技師為之教授。一曲中之聲情度態,口傳手畫,必極妍盡麗而後出而夸客……紅氍匝地,燈回歌扇之光;彩袖迎人,聲送明眸之睞。朱纓白紵,與曉風殘月爭妍,亦所以點染風光,為太平之景色也。”

清代乾隆年間的岔曲帶戲,由於是優童演唱,多以正旦、小旦為主要角色。到了旗籍子弟演唱的拆唱八角鼓裡,就情趣大異,改以丑角為主要角色,且曲調除〔岔曲〕外,開始使用各種曲牌。常用的有〔南鑼北鼓〕、〔雲蘇調〕、〔耍孩兒〕、〔流水板〕等。嘉慶三年(1798)刊行的戴全德《潯陽詩稿》中有一首小曲描述當時拆唱八角鼓的演唱情況:“〔花柳調〕八角鼓,武藝高,夥計三人嗓子好。做正的打鼓彈弦子,醜腳是站著。傢伙響動開唱:曲詞新鮮,嗓子脆嬌;醜腳斗亘(即逗哏)堪笑,脖子打腫了。可愛初次聽,真暢快,可惜再復說,俗氣了。”

拆唱八角鼓有正、醜兩種角色。根據故事內容人物的多少,由二至五人分包趕角,一般以三人演唱的節目為多,彈弦的也唱一二個角色。演唱時,僅由丑角一人化妝。既以丑角為主,也就在唱詞以外穿插了很多插科打諢的說白成分。這些插科打諢,大半與故事內容無乾,只是抓哏湊趣的噱頭,游離於劇情之外,供聽眾取笑而已。

拆唱八角鼓的表演講究說、學、逗、唱,而其中又以逗哏為最重要。從現存的作品看,丑角所用語言的逗哏手法有“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庸俗的“倫理哏”也時有所見。有人認為,拆唱八角鼓中的丑角逗哏,直接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丑角的插科打諢。

清人小說《風月夢》第十三回,有描述道光年間(1821-1850)旗籍子弟在揚州演出拆唱八角鼓的具體情景:“三個人上來,將桌子擺在中間,有一個拿著一擔大鼓弦子坐在中間;那一個拿著一面八角鼓站在左首;那一人抄著手站在右邊。那坐著的念了幾句開場白,說了幾句吉祥話,彈起大鼓弦子,左邊那人敲動八角鼓。那坐著的唱著京腔,夾著許多笑話。那右首的人說閒話打岔,被坐著的人在頸項里打了多少掌,引得眾人呵呵大笑;這叫作斗綆兒(按即“逗哏”)。”上述站在右首的人就是丑角,表演分工是逗哏。

拆唱八角鼓以三個人分包趕角的表演較多,民國後由於表演雙簧的專業藝人大都兼演拆唱八角鼓,遂改成兩人演唱,即一個人擔任丑角,一個人演其他角色兼三弦伴奏,丑角於舞台上臨時作簡單裝扮。演出時在唱詞中間穿插了很多抓哏逗樂的內容,以活潑氣氛。清末民初,拆唱八角鼓開始和各種大鼓、相聲、雙簧、戲法等技藝同台演出,被統稱為什樣雜耍。民國初年以來的著名演員有郭榮山與韓永先、杜貞福與果萬林、顧榮甫與尹福來等數檔。主要的曲目有《汾河灣》、《小上墳》、《雙鎖山》、《趙匡胤打棗》、《怯算命》、《胡迪罵閻》、《打灶分家》等。由於曲目較少,趣味格調不高,演唱和表演很少革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漸衰微,後繼無人。北京市曲藝團存有1980年徐澣生、蔡源莉據顧榮甫、尹福來演唱記錄的《汾河灣》等八段曲詞及錄音。

八角鼓戲

八角鼓戲,滿族地方小戲。八角鼓原為滿族曲藝形式。建國後,歸綏市新城區一些滿族人士和藝人蒐集整理了一批八角鼓傳統曲目,並於1952年成立業餘八角鼓劇團,創建八角鼓戲。唱腔以八角鼓傳統曲牌聯綴而成,道白用國語,表演模仿戲劇的身段動作,但無腳色行當。1955年在自治區首屆音樂舞蹈戲劇會演中,表現滿族青年愛情和婚姻的新編傳統劇目《對菱花》獲得優秀演出獎和演員獎,1959年和1963年又先後被收入《中國地方戲曲集成 內蒙古自治區卷》和《少數民族戲劇選》。此後,又先後整理、改編和創作了《挎柳斗》、《滿族之花》、《慶月光》等以歌舞表演為主的劇目。

全堂八角鼓

清代自乾隆年間以來,從皇室到民間,辦堂會時,多講究用所謂“全堂八角鼓”,簡稱八角鼓,其曲種包括,清音大鼓、岔曲兒、琴腔兒、腰節兒,馬頭調、拆唱、相聲、古彩戲法等。延至嘉慶、道光年間,又增加了單弦兒、西韻等曲種。清末,又加入了連珠快書,演出時,需要演員三、五人至十幾人,一次堂會中,演出九場或十幾場節目。以說當先,以唱為主。分為“鼓”(八角鼓、大鼓)、“柳”(時調小曲)、“彩”(古彩戲法)三大類。說、學、逗、唱、吹、打、彈、拉、變都包括了。故謂之“全堂八角鼓”。

其演出時的順序通常為:
一、序幕——三個節目。
1、五音大鼓;2、單弦或雜牌子曲;3、紅柳、琴腔等小曲。
二、正式演出——六個節目。
1、岔曲:用三弦、八角鼓伴奏,唱兩個小岔曲,一個大岔曲。
2、逗哏:二人或三人插科打諢說笑話,順便介紹各種節目演員的姓名。
3、腰節:包括群唱《四季黃鸝調》《大八仙》《漁家樂》《萬壽香》等。
4.古彩戲法或三人逗哏。
5、連珠快書或雙簧(原名“雙學一人”)。
6、拆唱八角鼓:又名牌子戲,二、三人分包趕角演唱,曲目有《喜榮歸》等。
全堂八角鼓中,除說唱曲藝外,還穿插了一些雜技,如耍盤子、舞劍、鑽圈兒等等。

少數民族說唱一覽

少數民族說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千百年來創造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盤點中國曲藝曲種

八角鼓藝人

八角鼓是清代盛行的曲藝曲種。又稱單弦牌子曲。以演唱者所用的擊節樂器八角鼓而得名。
曹寶祿| 常澍田| 德壽山| 闞澤良| 廉月儒| 林文彬| 劉秀梅| 馬聚泉| 馬增蕙| 榮劍塵| 石慧儒| 譚鳳元| 汪麗娜| 謝芮芝| 張伯揚| 趙俊良| 趙玉明| 劉洪元| 律承榮| 龐貴生| 吳光輝| 張玉林| 張玉林[八角鼓藝人]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出一系列富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樂器,亦有依照樂器材質而形成的分類,古稱“八音”,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編鐘 | 特鍾) | 方響 | | 雲鑼 | 銅鼓 | | | | |
編磬 | 特磬
彈撥古琴 | | | 箜篌 | 琵琶 | 三弦 | | 柳琴 | 月琴 | 秦琴 | 獨弦琴
拉弦二胡 | 高胡 | 中胡 | 低胡 | 板胡 | 京胡 | 京二胡 | 馬頭琴 | 馬骨胡 | 牛腿琴 | 大廣弦 | 椰胡 | 墜胡 | 墜琴 | 大筒 | 大筒弦 | 葫蘆琴 | 葫蘆胡 | 土胡 | 角胡 | 三胡 | 四胡 | 擂琴 | 革胡 | 低音革胡 | 拉阮 | 奚琴 | 軋箏 | 胡琴
彈擊揚琴 |
笛子 | | 排簫 | | | 尺八 | 篳篥 | 管子 | 嗩吶 | 巴烏 | 芒筒 | 唎咧 | 口笛 | 新笛 | 侗笛
| | 蘆笙 | 葫蘆絲 | 葫蘆笙
|
| 大鼓| 板鼓 | 排鼓 | 南堂鼓 | 八角鼓 | 羯鼓 | |
木魚 | | | 鼓板 | 拍板 | 梆子
其他骨笛 | 口弦 | 木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