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塤

陶塤

陶塤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陶塤在八音中是屬土音,最早文獻記載始於《詩經》“如塤如篪”,還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的詩句。在周代奴隸制社會已相當流行,秦漢以後用於歷代宮廷雅樂。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陶塤陶塤

中國有很多歷史悠久的樂器,距今9000年的賈湖骨笛是漢民族最古老的吹奏樂器

雖然沒有賈湖骨笛那么古老,但陶塤是漢族最原始的吹奏樂器之一,大多由泥土製成。據考古學家考證,塤產生於史前時代,距今上限7000年。

全國多地都有出土,西安半坡遺址、山西萬榮縣荊村遺址、山東龍山文化遺址、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遺址,以及太原市郊義井村、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都曾出土過形狀各異的陶塤。

樂器形成

陶塤陶塤

古代《樂書》引用古人樵周的話說:“幽王之時,暴辛公善塤”。《世本》認為暴辛公作塤。王子年《拾遺記》上說:"庖犧氏易土為塤"。這種認為塤樂器為個人首創的觀點,儘管在早期年代歷代相傳,但總缺乏一些有力的依據。

按科學的觀點,塤應當是先民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步創造出來的樂器。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古有記載謂之“石流星”),由於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或洞,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擲向獵物時,空氣流穿過石上的空腔,形成了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早期的塤就是這樣產生的。

勞動擴展了原始先人的武器,創建了原始社會的文明。

種類

在中國古代宮廷中,塤分為頌塤和雅塤。所謂雅塤,指體積大(“大如鵝卵,謂之雅塤”《三禮圖》),在雅樂中套用;所謂頌塤,指體積小(“小者如雞子,謂之頌塤”《三禮圖》),常在雅樂之外的其他宮廷音樂中套用。塤體的外觀式樣歷史流傳下來的也很多:唐三彩陶塤,紅陶刻花塤,怪獸塤,人面塤,繪龍塤……最原始的塤沒有音孔只有吹孔,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演奏的需求,塤的音孔漸漸增多了。

按音孔來分,從無音孔到有音孔,從一孔到二孔、三孔、五孔,古代已經有六孔塤,清代宮廷雲龍塤即是六孔塤。現代普遍流行十孔塤。

品牌

根據品牌分類主要有陰氏陶塤、空谷陶塤 、馮氏陶塤等。

吹塤方法

基本演奏姿勢

一般分站式和坐式,獨奏一般用站式,合奏伴奏時一般用坐式,基本要領是:站式演奏時,要求身體應站穩,呈垂直狀,兩腿稍稍分開或一腳在前一腳在後,指,腕,肘,臂及全身各個關節應自然放鬆。坐式要求身體放鬆坐在椅子上,座位的高低要合適兩腿自然分開,身體坐正,坐在凳面的三分之二處,兩腳自然分開著地。以上兩種演奏姿勢,都要求頭要挺直,雙肩自然平放,手指按好音孔,正視前方,以保持手指的靈活性和氣息的順暢通達。

持塤方法

用大拇指按住後面兩孔,前面的孔從下往上依次用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按住,小指不按孔的時候,應自然放在塤的底部托住塤體,每個手指在按孔的時候,必須嚴實,不能漏氣,切忌手指過於放鬆或是僵硬。

吹塤的口型

吹塤的口型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塤的發音的好壞,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口型包含了三方面的因素,即“風門,口風,口勁”,三者有機而緊密的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發音。

(一)風門

吹塤時,上下唇中間形成的空隙,就是氣流經過的地方,叫風門。它可大可小。須隨著音的高低而調節和變化,低音氣流緩,風門大,高音反之,一定要做到收放自如。要不然出來的音就非常虛,不實在。初學者一般第一次吹塤都會把風門放的很大,而且喜歡一次放好幾個音孔,老吹不響塤,原因是風門過大,大量的氣沒有吹進吹孔,而是吹到了外面,本來高音就需要更急的氣流才能吹好,開過多的孔肯定更吹不響了,初學者一定要注意這兩點。

(二)口風

就是氣的流動速度,口風的急緩,是通過丹田控制的,隨著音的高低而變化,高音口風急,流速快,低音則相反。這個不是一天的工夫,要長期練習,才能體會到丹田之氣是怎么運用的,初學者吹塤會覺得頭暈,這就是不會運用丹田之氣,把剛吸入的氧氣就吹出來了,缺氧造成的。

(三)口勁

是指控制風門大小和口風急緩時上下唇肌和面頰肌肉反覆收放時所用的力量。吹低音時,風門大口風緩,口勁相對小一些,高音則相反。

吹塤的角度

手指按好音孔後,將塤舉起,放至嘴邊,是唇與塤的吹孔形成約75度角,頭稍稍仰起一些,不過角度不是一成不變的,高音角度會加大,低音則變小,這個可以自己慢慢體會。

呼吸的方法

陶塤陶塤
呼吸對於任何管樂都十分重要,練成正確的呼吸方法非一日之功,吸氣時全身要放鬆,做深吸氣,標舉個例子,要把很重很重的東西搬起來,在搬動之前的吸氣,就是深吸氣。吸氣是發

音的的準備階段,要根據樂句的長短來決定吸氣的量,並不是越多越好,但是一定要深吸氣,這箇中間有一個速度的問題,吸氣的時間肯定是越短越好。呼氣才是真正的發音階段,具體參照吹塤的口型一章。

關於俯吹音

塤不同於別的民族管樂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音高會隨口風強弱的變化和口風與吹孔的角度的變化發生變化,在中高音區不很明顯,但是在低音區非常明顯,有時候小心,差上半個音都很正常,在全閉情況下把口風的變弱,把角度變小,可以吹出比筒音(指全閉狀態下正常口風的哪個音)更低的音,叫俯吹音,一般有效音是一個小三度,比如筒音是低音5,俯吹可以吹出低音4和低音3。練習好俯吹音可以使塤的音域得到擴展,增加了塤的表現力。

關於常用指法和轉調

塤的常用指法有筒音做低音5或是6,中音1或是2或是3等。每把塤都有自己的基本調,陰氏陶塤一般的基本調指的是筒音做低音5時的調,在這個的基礎上再變出別的調來。這對初學者已經很難了,我建議初學者只掌握基本指法就可以了,基本指法音最全,八音孔塤筒音做低音5可以吹到高音1,十音孔塤還可以吹到高音2或是高音3,足夠初學者用了。學會基本指法以後再學學樂理知識,然後在考慮學轉調。

歷史延革

史料記載

我國古書上對塤的文字記載並不多。《爾雅》註:“塤,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秤錘,六孔,小者如雞子。”

《舊唐書.音樂志》說:“塤,立秋之音,萬物曛黃也,埏土為之……”。《詩經》云:“伯氏吹塤,仲氏吹篪(音遲”),塤與篪的組合是古人長期實踐得出的一種最佳樂器組合形式,由於塤篪合奏美麗而不乏高亢,深沉而不乏明亮,兩種樂器一唱一和,互補互益,和諧統一,因此被後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古詩云:“天之誘民,如塤如篪”,說的是上天誘導平民,如同塤篪一樣相和。塤篪之交也象徵著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高尚、高貴的和純潔和牢不可破的友誼。

唐代鄭希稷在《塤賦》中說:“至哉!塤之自然,以雅不潛,居中不偏,故質厚之德,聖人貴焉”。這就是說,塤所發出的自然而和諧的樂音,能代表典雅高貴的情緒和雍容的氣度。所以古代的聖人們是十分器重這種樂器的。

塤和塤的演奏,體現著中國傳統的儒家禮教文化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一度失傳

最早的塤製作簡單,僅能吹出一個音。根據山西省萬泉縣(現為萬榮縣)荊村出土的三個塤,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塤的發展歷程。考古研究表明,這三個塤產生於殷代之前(公元前16~11世紀)。第一枚是立方形,只有一個吹孔,能吹出一個音;第二枚是卵圓形,有一個吹孔和一個音孔;第三枚為圓形,有兩個音孔。

後期的陶塤有幾個音孔,到了殷代發展為五音孔,能奏出完整的七聲音階。六孔塤產生於漢代(公元前206年~後220年),並一直延續了幾千年。

塤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樂器之一。在可考的文字之中,我們可以確認塤在戰國初就廣泛套用於宮廷的祭奠活動中。秦漢以後,塤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重要的成員。

塤以它那特有的神韻,獨占八音之土,曾在普通百姓中廣為流傳,也是宮廷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合奏或獨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們除了在欣賞宮廷雅樂時還可偶或一聞塤樂外,幾乎不記得還有塤這樣一種樂器了。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塤樂幾絕於耳。

獨特氣質

塤的音色幽深、悲悽、哀婉、綿綿不絕,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品質。也許正是塤這種非凡音色,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一種神聖、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樂書》說:“塤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和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鍾,要皆中聲之和而已”。

古人將塤的聲音形容為立秋之音,更使我們體會到一幅朦朧而另人神往的藝術畫面:秋天是金黃色的,是冷靜的,是另人深思的,時光流逝,又有一種淡淡的悲悽和感傷。秋風掃落葉的現實,又使人平添幾分愁緒。這就是塤的聲音,這就是立秋之音。

中國古人吹塤,吹了幾千年,其聲濁而喧喧然,寄託了古代文人雅士面對時光長河流逝如斯的失落感,但時光仍在無情地推進;中國古人吹塤,吹了幾千年,其聲悲而幽幽然,融匯了古代墨客騷人們對封閉而沉重的中國歷史無可奈何的批判精神,但歷史仍然在按中國既定的軌跡運行。從某種意義上說,塤,不是一般用來把玩的樂器,塤是一件沉思的樂器,懷古的樂器,這就難怪它?“質厚之德,聖人貴焉”了。

今日發展

1983年,趙良山首次用塤在湖北省歌舞團《編鐘樂舞》中演奏《哀郢》,樂曲雖僅僅一分鐘,但那其他樂器無法替代的非凡表現力,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轟動國內樂團。1984年,演奏大師杜次文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演奏塤曲《楚歌》,這是塤樂首次登上世界舞台。動人的鏇律在廣場上空迴響,人們吃驚於一個以土為之的樂器,竟有如此豐富動人的表現力。近幾年來,塤越來越多地出現於正式的演出舞台。我國許多聞名音樂家開始為塤作曲,人們對塤的研究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1993年,中國第一位民族管樂碩士劉寬忍與當代作家賈平凹出版了《廢都》的塤樂專輯。這次音樂家與作家的聯袂,讓更多的人首次通過文學作品熟悉了塤,了解了塤,影響頗為深遠。同樣也在1993年,笛簫製作大師張榮華在塤的研究與製作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他在前人九孔陶塤的基礎上採用全新的技術,改進工藝,優選材料,進行科學配方,制出的塤在音域、音色、音量及音準等方面,均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新型工藝塤吹奏省力,外觀精美,有皇家之大氣,無論從視覺還是聽覺上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其音質純正,音色美麗,音域寬,音量大,可奏出完整而準確的12平均律,且靈敏度高,在樂隊中演奏可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

1997年,張維良出了第一張塤的CD專輯《問天》,首次運用張榮華的低音大塤表現音樂,由此,塤的音樂文化進入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時代。

“塤,表面上看很普通,但它放射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透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與華夏文明的精髓,所以塤的未來發展是不可估量的……”

著名曲目

秦源陶塤的音程、音色和音調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演奏曲目有《楚歌》、《蘇武牧羊》和《問天》等。

1993年,塤樂大師劉寬忍與當代作家賈平凹出版了塤樂專輯。1997年,張維良出了第一張塤樂專輯《問天》。福娃塤是制塤大師張榮華為奧運會特製且僅此一套的彩陶塤。

演變

塤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吹奏樂器。其形狀有管形、橄欖魚形、圓錐形等多種。它們的頂端都有一個吹孔,塤體上有的無按音孔,有的有若干按音孔。多為陶製品,也有骨製品。

塤的歷史很悠久,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塤,是大約六千年前居住在今天浙江杭州灣河姆波遺址的居民使用的橢圓形無音孔陶塤(圖3)與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兩個陶塤。其中一個無音孔,另一有一音孔者能吹出一個小三度音程:即羽(F)與宮(bA)兩個音。

據近幾年對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殷商時期眾多陶塤的測音結果來看,這些陶塤的絕對音高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可吹出小三度昔程。就是說,都能吹出後來五聲音階中的lado(羽、宮)或misol(角、徵)兩個音,它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一種音階形式。估計當時的樂曲,如《奮五穀》等,可能就是由這少數幾個音組成的。

大約在四、五千年以前,在今天山西萬泉縣荊村和太原市郊義井村,還使用一種二音孔陶塤。這種陶塤能吹出三個音,其中荊村塤吹出的音,構成一個純五度和小七度音程;義井塤吹出的音,構成一個小三度和純四度音程。就是說,荊村塤能吹出相當於後來G調五聲音階中的635(羽、角、徵)或D調的261(商、羽、宮)三個音。義井塤能吹出相當於G調五聲音階中的612(羽、宮、商)或C調的356(角、徵、羽)三個音。當時人們尚無絕對音高觀念,因此,這兩個塤實際上就是在半坡塤所吹出的小三度音程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商”音或“羽”音。它們所構成的兩種三昔列,應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三聲音階。

據考古實物證明,塤的進一步發展是在進入奴隸社會以後。近幾年在甘肅玉門屬於父系氏族社會晚期至奴隸社會早期的火燒溝文化遺址的平民墓葬中,出土了二十多個彩陶塤。其形休呈魚形,魚嘴處是吹孔,塤體上有三個按音孔(圖4)。測音結果表明,這些塤的絕對音高各不相同,但都能吹出相當於後世五聲音階中的domisolla即、角、四個骨幹音。有的塤還能吹出fa(清角)。少數塤能吹出羽、宮、商、角四個骨幹音。據此推想,當時可能至少已有上述以宮、羽為調式主音的兩種四聲音階調式。

塤的基本定型,大體在晚商時期。實物有河南輝縣琉璃閣殷墓(圖5)、河南安陽小屯婦好墓出土三枚一套的陶塤和殷墟1001大墓出土獸面紋骨塤(圖6)。三者塤體均呈圓錐形,有五個按音孔。測音結果表明,輝縣塤與婦好塤基音相同,均為a,因此當時可能已有絕對音高的觀念。從輝縣塤的音階結構來看,實際上是在甘肅塤兩種四聲音階的基礎上增添了兩個變化音。如以a為宮,可構成宮、角、徵、羽與清羽及變宮的音階序列;或以e為宮,可構成羽、宮、商、角與清商、清角的音階序列。變化音的出現,說明已存在使用色彩性變音進行變化裝飾或鏇宮轉調——改變調高轉換音階調式的可能性。

後世文獻都說“商已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近幾年出土的殷王室婦好墓五枚一套的編鐃能奏出相當於後世G調的56145的音階結構,如果聯繫起來看,我國五聲音階正式形成,可能不會早於商周之際。

關於七聲音階“七音”的最早記載,見於《左傳》昭公二十年(前632)。如果從商塤已能吹出七聲結構中的某些偏音的事實來看,它的正式形成可能與“五聲”相差不會太遠。由於缺乏確證,尚難定論。

隨著七聲音階的出現,牽涉到中國傳統調式研究中經常遇到的新、舊音階與清商音階問題。舊音階“角”、“徵”之間為“變徵”(#fa),半音位置在四度、五度和七度、八度之間;新音階“角”、“徵”之間為“清角”(fa),半音位置在三度、四度和七度、八度之間;清商音階“角”、“徵”之間為清角,半音位置在三度、四度和六度、七度之間(“■”表示半音關係,其餘均為全音)。

在上述三種七聲結構中,五聲音階的五個正音始終處於核心的地位。這就是子產所說的“九歌、八風、七音、六律,以奉五聲”(《左傳·昭二十五年》)。

從現有測音材料看,輝縣塌雖然還未形成完整的七聲結構,但是清角在火燒溝文化遺址魚形壩已經能吹出的事實,以及清羽在輝縣塤中的存在,說明上述三種七聲結構都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音階形式。

從半坡塤產生最早的一個小三度音程到晚商至春秋之際出現完整的五聲音階七聲音階,其間經歷了三千多年的漫長歲月,可見,人們對於音階的認識是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的。

盤點少數民族樂器

我國的民族樂器按照其性能的不同,可分為吹、拉、彈、打四類,本任務是盤點少數民族樂器,歡迎大家一起協作,有些詞條分值高的但是質量不高,不要錯過喔~

熱瓦普
熱瓦甫
蘆笙
月琴
琵琶
瑤族

堂鼓
象腳鼓
鋼琴

排鼓
骨笛
木鼓
木葉
碰鈴
腰鼓
葫蘆笙
銅鼓
蜂鼓
勒尤
洞簫
伽倻琴
腰鈴
豎箜篌
艾捷克
大鼓
葫蘆絲
胡西它爾
彈布爾
三弦
光攏
阮鹹
弓琴

木琴
巴烏
海螺
考姆茲
鷹笛
竹笛
二胡
豎笛
短笛
納格拉
小提琴
卡龍
四胡
獨弦琴
吉他

柳琴
高胡
板胡
京胡
京二胡
椰胡
墜胡
墜琴
葫蘆胡
革胡
管子
口笛

板鼓
奚琴
拍板
冬不拉
雅托克
馬骨胡
竹鼓
棒棒
火不思
琤尼
天琴
口琴
鐵簧
小鑼
鳳首箜篌
牙箏
鑼鼓
東布爾
三胡
揚琴
嗩吶
杖鼓
大鑼
手風琴
庫布孜
銅鏡
八角鼓
侗笛
牛腿琴




石磬
口弦

長鼓
中胡

小鈸
龍頭三弦
卡龍琴
咚咚喹
篳篥
大筒
長號
打溜子
尺八
馬頭琴
芒筒
蒙古四弦琴
叮咚
鼻簫
口弦琴
木魚
薩它爾
梆子

牛腱琴
土胡
口細
橫笛
寧寧
排簫
竹筒
竹琴
都塔爾
庫木日依
蘆管
曲項琵琶
鉤鑼
雙飛燕
溜子鑼
曼多林
姊妹簫
筆管
銅角
狍哨
單面鼓
竹口弦
銅鈸
方響
雲鑼
口簧
短簫


哈亞

玄琴
納格納鼓
低胡
苗族三弦
竹筒鼓
架鼓
悶笛
大金
鼻笛
小金
依姆欽
角胡
擂琴
銅鈴


篳魯
小二胡
阿烏
扁鼓
土塤
嚓拉器
革鼓
托布秀爾

木庫蓮

盤鈴
羌笛
手鼓

唎咧
嗶噠
陶塤
牛頭塤
葉笛
秦琴
喃嘟喝
宰靠

葦笛
羊角編鐘

單鼓
大廣弦

艾介克
甲鈴
柄鼓
葫蘆琴
達夫
四弦胡
都它爾
杵臼
拉阮
軋箏
築竹

達甫
梅巴
哩嚕
鋩鑼
切波
新笛
匏笙
四弦奚琴
吐良
鹿哨
蒙古琵琶
克亞克
南堂鼓

搏拊
五弦

恆格勒格
鼓板
羯鼓
渾圖日
尚庫布孜
橫簫
獨他爾
抱懷
批把胡熱
岡林
葉琴
銅鑼
多吉尺布
大瑪如
羊皮豉
亞加
虎鈕錞於
科詩耐依
響蔑
牛角號
四弦
響篾
迷迷
蘇那
鐵鼓
直笛
苗族二胡
修德日格胡熱
節特根
匹昌庫
化昌子
光囡
托立
黃嘎日特
光宰
光貫
光賓
光克拉
手鈴
鈸鑔
木鼓魚磬
光妥
羊角號
賓剎
統嘎
鋩聳
線木
臘港
嘎臘薩
麻短
墨克納
麻賓
麻闊
木魚兒
滿大林
郭墮
潘琅
銅羅
篳朗木叨
篳咪
篳羅木
庫波孜

熱布甫
塞依託爾
班羅
布蘭孜庫姆
篳嚕
匹麗麗亞
篳桂罕
巴利曼
篳提尤
蘇爾耐
喀什熱瓦甫
烏孜別克熱瓦甫
篳鈴埋
篳伙
薩帕依
恰克恰克
括朔克
篳粉
懷三
皮克利
篳南害
巴拉來卡
抱跛埋
魚磬
傣定
笓笓
四頁瓦
定旦
庫涅
拉比斯
二弦琴
手琴
曼佗林
定郭叨
破鼓
朋奴化
文土文
定郭埋
定郭拎
獨木鼓
哨葉
猴鼓

口弓
阮琵琶
裝嫪
口拜
克勒庫布孜
灼吧
牛角郎
雞婁鼓
六孔竹笛
四孔佤笛
瓦弱直笛
破口直簫
稻稈笛
單簧吹管
笛喔
色不孜克
白族小鼓
卡爾得乃
阿德爾那
斯爾那依
缺口簫
同肯
臀板
腳鈴
麥稈嗩吶
土笛
咪咪兒
木笛
鼻哨
膜笛
神鈴
哈爾馬力
扎比
俄比

來都嘎
篳斜
冊節
烏翁
阿塔
大皮鼓
展積
什鴉
蘇古都
期哩
板鈴
哇嗚
增疆
確索
彈撥爾
謝勒鐵爾
薩孜
坎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