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等等之分,各具不同的風格。湖南花鼓戲源自湘南民歌發展而成,從一旦一醜演唱發展到“三小”演唱。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按其結構和音樂風格的不同可分為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四類,都有粗獷爽朗、地方色彩濃郁的特點。音樂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曲調活潑輕快,適於歌舞戲。著名演員有廖春山、王佑生、張樹生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瀏陽縣誌》談及當地元宵節玩龍燈情況時說:“又以童子裝丑旦劇唱,金鼓喧闐,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說明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地花鼓,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已經形成。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同治元年(1862),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生活小戲,如 《打鳥》《盤花》 、 《送表妹》 、 《看相》等。後來,“打鑼腔”與“川調”傳入,才逐漸出現故事性強的民間傳說題材劇目。打鑼腔主要劇目有 《清風亭》《蘆林會》 、 《八百里洞庭》 、 《雪梅教子》等,川調主要劇目有 《劉海戲蟾》《鞭打蘆花》《張光達上壽》《趕子上路》等。這樣,便形成了藝術上比較完整的地方劇種。

牌子,有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源於湘南民歌,以小嗩吶鑼鼓伴奏,活潑、輕快,適用於歌舞戲,是湘南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小調。有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之分,後者雖屬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明、清時調小曲系統,但已地方化。各種形式的曲調,都具有粗獷、爽朗的特點。 表演特點花鼓戲的表演藝術樸實、明快、活潑,行當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誇張風趣,小旦開朗潑辣,小生風流灑脫。步法和身段比較豐富,長於扇子和手巾的運用,擁有表現農村生活的各種程式,諸如划船、挑擔、搗碓、砍柴、打鐵、打銃、磨豆腐、摸泥鰍、放風箏、捉蝴蝶等等。後期由於劇目的發展,表演藝術也有所豐富,如吸收了兄弟劇種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實了武功表演。 行當花鼓戲的行當分工也更趨細緻,不但由“三小”發展到,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細的分工。以長沙花鼓戲為例,小丑又分褶子醜、短身醜、官衣醜、爛布醜、奶生醜;小旦又分正旦、二旦、花旦、閨門旦;小生又分正小生、風流小生、武小生、爛布小生、奶生子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各地的花鼓戲都各有一些著名演員,近期有長沙何冬保(醜)、湘潭廖春山(旦)、邵陽王佑生(老旦)、桃源張樹生(生)、岳陽楊伯成(醜)、衡陽張廷玉(小生)等。

 

流派分類

湖南花鼓戲由於地域聲腔以及民俗鄉音等各方面的差異,湖南花鼓戲分為長沙花鼓戲(益陽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臨湘花鼓戲)、常德花鼓戲、衡陽花鼓戲等。均以長沙官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各有代表性劇目和音樂聲腔。

長沙花鼓戲

長沙花鼓戲流行於長沙、湘潭、株洲、寧鄉、瀏陽、平江等地,是湖南花鼓戲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花鼓戲劇種。早在清代中葉就在這些地方流行開來,盛演不衰。
長沙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會》、《討學錢》、《蘆林會》等。
長沙花鼓戲,以長沙官話為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影響較大的一種。它是由農村的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燈)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長沙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長沙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劇目與音樂

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中,有大量的小戲和折子戲,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劇目。小戲包括“對子戲”和“三小戲”。小戲大都是在山歌、漁歌、小調、地花鼓、竹馬燈等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折子戲則是大本戲中經常作為單獨演出的,都是長沙花鼓戲中最流行的劇目。建國後,依靠老藝人和文藝工作者的合作,對長沙花鼓戲的傳統劇目進行了挖掘、改編。重點加工整理的有《劉海砍樵》、《蘆林會》、《陰陽扇》、《南莊收租》、《劉海戲金蟾》等五十個劇本。
 

長沙花鼓戲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長沙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鏇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鏇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長沙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長沙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生、旦、淨、醜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醜、短身醜、官衣醜、爛布醜、奶生醜等。
長沙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和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岳陽花鼓戲

岳陽花鼓戲源於臨湘花鼓戲,流行於岳陽、汨羅、臨湘及湖北通城、崇陽等地。清嘉慶《巴陵縣誌》就有在巴陵一帶農村演花鼓戲之盛的記載。
從音樂來說,岳陽花鼓戲主要聲腔叫“琴腔”。“琴腔”曲調有[單句子](正調)、[夾句子]、[夢調]、[陰調]、[哀調]、[一字調]等。其他民歌小調如[思夫調]、[相思調]、[鬧五更]、[十繡]、[回門調]、[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間使用。“琴腔”受漢調影響是很明顯的。岳陽花鼓戲有不少劇目也是以“琴腔”為主的,所以它流傳到鄂南的通城、崇陽演出時,因音樂同源,語言相近,深受當地民眾喜愛,逐步形成了一個當地的新劇種,稱其為“提琴戲”。
主要劇目有《思夫》、《補背褡》、《蘆林記》、《雙盜花》、《雙賣酒》、《牛郎織女》等。
無論“琴腔”還是“川調”弦子,都以大筒等弦樂伴奏,其發音沉鬱淳厚。
和長沙花鼓戲第二種聲腔都叫“鑼腔”。“鑼腔”也叫“打鑼腔”即演唱時用鑼鼓伴奏,不託管弦、人聲幫腔。解放前荊州花鼓戲也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和,50年代才加入文場伴奏。無論是岳陽還是長沙的花鼓戲在本地鑼鼓音樂如[木皮調]、[木馬調]、[辭店調]、[四六調]、[八同牌子]的基礎上,吸收了漢調皮黃某些板腔音樂,形成[導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組合結構。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第三種聲腔叫“小調”,為地方性民間音樂,具有濃郁的地方鄉土色彩。如民歌小調[採茶調]、[望娘調]、[倒板調]、[四季青]、[採蓮船調]
、[洗菜心]等。但作為過門、過場音樂也搬用了漢調某些鑼鼓經,如[萬年歡]、[一枝花]、[撲燈蛾]、[得勝令]、[柳搖金]、[傍妝檯]等。
岳陽花鼓戲、長沙花鼓戲成為獨立戲曲劇種最早演出是情節性不太強的“二小”,即一旦一生、“三小”即一旦一生一醜的“三小”歌舞戲,多用當地小調,後受漢劇和其它劇種影響搬演情節性強,人物較多的劇目。
因小調戲曲化程度低,就吸收了與之毗鄰且語言、語音又比較接近的漢調音樂,形成後來的“琴腔”或“川調”及某些“打鑼腔”。並在長期的舞台演出過程中融入地方音樂,依循鏇律特點相對固定的聲腔格式。花鼓戲把這稱之為“正調”。“正調”的形成彌補了小調之不足,曲牌聯綴之不足,使花鼓戲具備演本戲的音樂條件。

常德花鼓戲

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為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為“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衡陽花鼓戲

衡陽花鼓戲是一種流行於湖南省湘南地區的民間小戲劇種。各地的名稱不同,在衡陽、衡南、耒陽、

衡州花鼓戲

常寧一帶稱之為“馬燈”,攸縣、茶陵一帶稱為“地花鼓”,安仁一帶稱為“花燈”,永興江左一帶也叫“花燈”,江右則叫“唱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曾稱為衡劇,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命名衡陽花鼓戲。1983年編修《中國戲劇志·湖南卷》時定名衡州花鼓戲

發展起源

早期的花鼓戲,只有半職業性班社在農村作季節性演出,農忙務農,農閒從藝。光緒以來,這種班社發展較快,僅寧鄉、衡陽兩縣就有幾十副“行箱”,藝人近200人。訓練演員採取隨班跟師方式,也有收徒傳藝的,稱“教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場”或“教館”,每場數十天,教三、四出戲。過去,由於花鼓戲經常遭受歧視和禁演,各地花鼓戲班都曾兼演當地流行的大戲劇目以作掩護,這種戲班稱“半台班”或“半戲半調”、“陰陽班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地分別成立專業劇團,進入城市劇場公演。據1981年統計,全省有花鼓戲劇團54個,並成立了 湖南省花鼓戲劇院 。1957年, 湖南省戲曲學校成立,設有花鼓戲專科。 傳統劇目  各地花鼓戲傳統劇目,總計約400多個,以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男女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言生動,鄉土氣息濃厚。1949年後,花鼓戲藝術有較大發展,不但整理了如 《劉海砍樵》《打鳥》等傳統戲,而且創作了 《雙送糧》《姑嫂忙》《三里灣》等不少現代戲。 《打銅鑼》 、 《補鍋》 、 《送貨路上》 、 《野鴨洲》等已攝製成影片。 音樂曲調  花鼓戲的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的不同,可分為4類:川調。或稱正宮調,即弦子調,大筒、嗩吶伴奏,曲調由過門樂句與唱腔樂句組成,調式、鏇律變化豐富,是花鼓戲的主要唱腔。   打鑼腔。又稱鑼腔,曲牌聯綴結構,“腔”、“流”(數板)結合,不託管弦,一人啟口眾人幫和,有如高腔,是長沙、岳陽、 常德花鼓戲主要唱腔之一。 

湖南花鼓戲來源於民間歌舞說唱藝術。清代中期以前,長沙一帶盛行“地花鼓”、“花燈”和“竹馬燈”。清代中葉以來,花鼓戲逐漸流傳開來。舊時各地名稱不同,寧鄉一帶稱之為“打花鼓”,瀏陽各鄉稱為“花鼓燈”和“竹馬燈”,長沙望城一帶和醴陵地區稱其“採茶戲”,本世紀40年代,有人稱之為“楚劇”。鄉間則統稱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諸如得勝班、土壩班、大興班等。距今已有一百六十餘年。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脫胎於 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間歌舞,是在醜、旦歌舞演唱的“對子花鼓”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其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兩小戲”階段。這是湖南花鼓戲的雛形。與 歌舞演唱的“對子花鼓”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第二階段是“三小戲”階段,這是花鼓戲正式形成並最具特色的階段。時間大約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間(1821~1874年)。“三小戲”是“兩小戲”的發展,在醜、旦演唱的基礎上,加入了小生行當,使花鼓戲脫離了 歌舞演唱的舊套。“多行當本戲”為第三階段。“多行當本戲”在“三小戲”的基礎上增加了生、淨等表演行當,劇目也從原來以小戲或折子戲為主而逐步變為搬演故事完整的本戲。在這個階段, 湖南花鼓戲的聲腔得到了完善,劇目進一步擴大,角色行當進一步發展,成為一種表現力豐富、生活氣息、地方特色十分濃郁的地方戲曲劇種。

流傳範圍

湖南花鼓戲形成並流行於舊長沙府的十二屬縣——長沙善化(今望城)、湘陰瀏陽醴陵湘鄉寧鄉益陽安化茶陵攸縣等地,以長沙官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是湖南花鼓戲中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一個劇種。 

清光緒年間,“湘中歲首有所謂燈戲者,初出兩伶,各執骨牌二面,對立而舞,各盡其態”。“燈戲’’乃指花燈、地花鼓一類的歌舞演唱形式。湖南花鼓戲就是在這種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吸收勞動山歌、走場牌子和戲曲音樂發展起來的。最初由歌舞形式的地花鼓發展為較有故事情節的對子 花鼓;其後發展為“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逐漸具有戲劇性質,為草台班演出階段;後來吸收其他劇種的腔調、伴奏和表演等藝術表現手法成為戲曲劇種。它的產生和形成都在民間,而不像其他劇種那樣先由 宮廷、上層社會提倡然後再傳到民間,因此極具民眾性。解放前,湖南花鼓戲被統治者視為淫戲,嚴令禁演。1909年(清 宣統元年)長沙城曾貼有禁演花鼓戲的“四言訓示”:“省垣首善,敦俗為先,淫戲賣武,諭 禁久宣”。藝人常被提鑼毀箱或抓去坐牢游鄉。儘管如此,花鼓戲不但屢禁不絕,反而愈禁愈熾。正如 《醴陵縣誌》所載:“採茶一名花鼓,政府以其導淫,懸為歷禁,然農村往往於 新春偷演,禁不能絕”。人們瞞過官府耳目,於夜深人靜之時,深山野嶺之處,鋪4隻 扮桶,搭幾塊門板,以曬墊蓋頂,縛草為台,盡情唱演,盡情觀賞,所以演花鼓戲的班子曾一度被稱為“ 草台班”。 民國後禁令鬆弛,1920年有“義和班”進入 長沙正式演出。1930~1940年又有“得勝班”在長演出,維持時間最長。

湖南花鼓戲在新中國建立之前,長期受到統治者的禁演,藝人們經常被提鑼毀籍或抓去坐牢游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湖南花鼓戲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經過幾代藝術家的努力,在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湖南花鼓戲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一批內容健康、藝術性強的傳統劇目經過改編整理,重新搬上了舞台。

其中經過改編的《劉海砍樵》於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獲得了劇目獎和演員獎。藝術家們還發揮花鼓戲貼近現實生活的特長,創作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其中《打銅鑼》 、 《補鍋》 、 《烘房飄香》《雙送糧》《駱四爹買牛》《牛多喜坐轎》《八品官》《啼笑因緣》等劇目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1983年,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排演的神話劇《劉海砍樵》 ,應華美協進社邀請,赴美國紐約華盛頓演出。美《華僑日報》《華語快報》 《紐約時報》等均載文評論,祝賀演出成功。長沙市花鼓劇團演出的《劉海砍樵》也應邀赴日本演出,傾譽東瀛

1949年後,經整理的傳統戲《劉海砍樵》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並獲獎。50年代《劉海砍樵》唱遍全國。1989年長沙市花鼓戲劇院重新整理改編的《海哥與九妹》赴日本演出,轟動東瀛。還有《小姑賢》《討學錢》《訪友》《喜脈案》以及現代戲《姑嫂忙》《打銅鑼》 、 《補鍋》 、 《中秋之夜》等,其中拍成電影藝術片的有《打銅鑼》 、 《補鍋》 、 《喜脈案》等。花鼓戲演員中還湧現出了一批歌唱家如李谷一張也等。

主要特點

湖南花鼓戲流行於原長沙府一帶,以農村的山歌民間的小調及本地花鼓為基礎演變而成。形成時期為清代末葉。湖南花鼓戲在原長沙府地區內分益陽西湖鄉、醴陵長沙5個藝術流派。演唱時均以長沙方言為統一的舞台語言;故通稱湖南花鼓戲。其音樂曲調有川調、打鑼腔、牌子、小調4類約200餘支,有傳統劇目336個。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戲為特色,反映民間生活為主,多以生產勞動、愛情或家庭矛盾為題材,語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言生動;幽默詼諧,通俗易懂,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在表現形式上,湖南花鼓戲劇目大多以載歌載舞、短小精悍見長,特別是那些生活氣息濃郁,輕鬆活潑的喜劇和嘻笑怒罵、潑辣熱鬧的鬧劇很受觀眾的歡迎。劇本語言生動,從民謠、民歌、俗語、歇後語中提煉對白和唱詞,有時甚至就以極其樸素的生活語言入戲,通俗易懂,皆大歡喜。表演上既承襲了民間歌舞中的扇舞、手巾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表現手法,又從勞動生活中提煉了一些表現力極強,特色鮮明的表演程式, 如犁田、使牛、推車、砍柴、繡花、餵雞、紡紗等,惟妙惟肖,美不勝收。

主要內容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的演出劇目較多,保留下來的共有336個。這些劇目大多為勞動人民和藝人集體創作,故事多取自民間傳說、 神話故事、通俗話本和社會生活;描寫對象多為勞動人民、 書生公子、官吏 商賈,但以漁、樵、耕、讀為主;表現內容上多為反封建倫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個性解放,提倡樸素的倫常美德,懲惡揚善,歌頌勞動人民的生活和理想。

演唱方式

湖南花鼓戲的演唱,最初是一旦一醜的“兩小”戲(小旦小丑,或稱對子戲),後發展為“三小”,並以此為主要特點。它的各路流派:瀏陽路以“採茶調”為代表,多演《裝瘋吵嫁》等生活喜劇;寧鄉路以“學錢調”為代表,多演《書房調叔》等風流小戲;益陽、西湖路以“八同牌子”、“西湖調”為代表,多演《雪梅教子》 、 《孟姜女》等正劇;長沙路因出入城鄉,因而不得不致力於聲腔音樂的創新,以小調見長,處理細膩,字正腔圓,委婉清新,真摯動聽,並發展了弦樂伴奏。各路花鼓戲經過近百年來的藝術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較完整的湖南花鼓戲體系。

表演形式

表演上, 湖南花鼓戲由過去的“三小”增至10多個行當,官衣袍帶、羅帽雉尾, ,應有盡有,並吸收了大劇種的毯子功和把子功,增設了武戲;語言仍以長沙話為標準,通俗易懂;音樂曲調約300餘支,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體,輔以板式變化,並根據曲調結構、音樂風格和表現手法,將唱腔分為4類:( l) 川調( 弦子腔川子調),是主要腔調,曲調靈活多變,表現力強,由 大筒瑣吶等絲竹樂器伴奏。(2) 鑼腔(打鑼腔),曲調性較強,適應於抒情和敘述,一唱眾和,以鑼鼓和瑣吶在唱句間伴奏,既豐富完整,又具有民歌色彩。(3) 牌子。包括走場牌子和鑼鼓牌子,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保持著載歌載舞的特點。走場牌子有大過門配合表演。鑼鼓牌子或稱為 瑣吶牌子,以嗩吶、 鼓伴奏。(4) 小調,包括各種民歌小調和絲弦小調,多作插曲用。伴奏樂器中以大筒為主奏樂器,瑣吶為色彩性樂器,並使用打擊樂器。
湖南花鼓戲主要聲腔是“川調”,為大部分劇目所採用。因伴奏用絲竹樂器,民間稱它為 “弦子腔”。“弦子腔”同樣受漢調皮黃影響,逐漸靠近板腔音樂,也有[一流]、[二流]、[三流]、[導板]、[哀子]、[四腔哀子]、[吟腔]、[梢腔]之類,主要劇目有 《盤夫》《祭塔》《捉蝴蝶》《放風箏》《梁祝哀史》《白蛇傳》《菜園會》《討學錢》《蘆林會》等。

湖南花鼓戲在地花鼓階段,是從“兩小”(小丑小旦)到“三小”(兩小加小生),再從“三小”發展到多種角色。但以“三小”為主,至今仍是湖南花鼓戲的重要特點。

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
在音樂中屬於“曲牌聯綴體”,聯綴的方法是根據塑造形象的需要和保持唱腔布局統一協調的要求,將同基調的多支曲牌聯接起來,達到刻劃人物、展現劇情的目的。但在表現手法上,輔以板式變化,以彌補曲調之不足。

湖南花鼓戲的聲腔分為“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三大類。前兩類稱為“正調”,有較固定的聲腔格式、鏇律特點;後一類的曲調鏇律、節奏、調式都變化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來的民歌結構。湖南花鼓戲的過場音樂,曲調來源於民間歌曲和古典的曲牌。

湖南花鼓戲在“三小”的基礎上發展了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著本劇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小丑分為褶子醜、短身醜、官衣醜、爛布醜、奶生醜等。

湖南花鼓戲的伴奏樂隊,分文武場面。文場有大筒嗩吶。大筒是主要樂器,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製作,音色清亮而渾厚,伴奏時用於托腔保調;嗩吶分大嗩吶和小嗩吶,主要用於吹奏過門。武場有堂鼓大鑼(蘇鑼)、大鈔(漢鈔)、小鈔小鑼。擊拍的是“可子”(即長方形的梆子)。

中國戲曲3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是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綜合。說是空間藝術,是因為戲劇要在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要有造型,而它在表現上又需要一個發展過程,因而它又是時間藝術。中國戲劇是以唱、念、做、打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