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劇

楚劇

楚劇,舊稱喔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喔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鹹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十地市五十餘區縣,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劇目有《養命的兒子》、《彩鳳搏鴉》、《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條河》等。

基本信息

劇種簡史

楚劇楚劇

楚劇,原是黃陂、孝感的地方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原名黃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1926年9月10日,在湖北劇學總會開會時,由漢劇藝人傅心一提議,才正式定名為楚劇,影響範圍:湖北中部、北部和東南部的大部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表現手段豐富多樣,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充分顯示了鄂東一帶地方文化的特色。楚劇面臨著劇團銳減、人員老化、經濟困難、後繼乏人、觀眾萎縮等諸多困難,對珍貴資料與老一輩藝人技藝的搶救也因缺乏資金而難以開展,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心扶持。

歷史沿革

溯源

楚劇楚劇

根據藝人師承關係推算,黃孝花鼓戲的歷史可追溯到1850年以前。清道光三十年(1850)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卷五中即有“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的描述。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戲即為黃孝花鼓。

楚劇是由鄂東的“喔呵腔”與黃陂、孝感的語言、音樂相結合而形成的劇種。其形成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故又俗稱“燈戲”,後來逐漸出現農閒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的唱腔只有喔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光緒二十六年(1900),原在農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清唱,兩年之後(1902年)首先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辛亥革命後,戲園開始在租界內出現。最先演唱黃孝花鼓戲的租界戲園有《四海昇平樓》、《共和昇平樓》、《玉壺春》等,座位均有千人以上。最受歡迎的演員有小寶寶(花旦,後改名江秋屏)、小官寶(旦角,後改名李百川)和小雙紅(花旦兼小生)。常演劇目為《蔡鳴鳳辭店》、《張德和辭店》、《胡彥昌辭店》和《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等。

楚劇楚劇
黃孝花鼓戲由農村步入城市演出是其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為適應城市觀眾觀賞要求,黃孝花鼓戲廣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劇種的劇目來充實自己;從演單邊戲、小戲、折戲,轉為演出故事連貫、情節曲折、有頭有尾的本戲和連台本戲,如《契約記》、《賣花記》、《打龍袍》、《蝴蝶杯》等。1923年,漢劇盲琴師嚴少臣將原先的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此舉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具有開創意義,對其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此後二十餘年裡,黃孝花鼓戲的演出逐漸擴大到鄰近武漢的一些縣城,並逐步取代了各地原先流行的花鼓戲劇種。

發展

楚劇楚劇

1922年,楚劇逐漸接受京、漢劇及文明戲的影響,演員和音樂工作者開始了分工,唱腔上創造了[打腔]和[起腔]等腔調,劇目也開始變單出戲為本戲,並採用一些京劇、漢劇的道具。1927年前後,楚劇整理和創作了《思凡》《趕齋》《賴婚》《汲水》《董永賣身》《張朝忠》《小清官》《烏金記》等六十多個劇目,《葛麻》是解放後享譽全國的楚劇劇目。編演了《虎將軍》《中原突圍》等。

1923年,在陶古鵬、章炳炎、沈雲陔等知名演員的努力下,黃孝花鼓由人聲幫腔改為胡琴伴奏,獲得成功,對打鑼腔系劇種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此後,一二十年中,黃孝花鼓流行地區迅速擴大,以武漢、黃陂、孝感、黃岡等為中心擴大到鄂城、大冶、紅安、麻城、雲夢、應山、大悟、天門、沔陽等地,成為湖北的代表性劇種之一。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黃孝花鼓以“楚劇進化社”為名加入湖北劇學總會,正式定名為“楚劇”,並應聘進入由共產黨員李之龍領導的血花世界演出,獲得了在租界外公開演出的合法地位,並在李之龍、陶古鵬、王若愚等幫助和推動下,在提高演員素質、劇目質量及開展社會活動、團結藝人、藝術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成績。抗日戰爭爆發後,武漢楚劇界參加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郭沫若、田漢等領導下,開展勞軍、宣傳、獻金等義務演出活動。武漢淪陷後,由王若愚等帶領,沈雲陔等骨幹演員參加的問藝二隊輾轉抵達重慶,轉演重慶、滬縣、內江等地,既宣傳了楚劇,也對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所借鑑。抗日戰爭勝利返漢前,郭沫若贈送沈雲陔條幅,以“銅琶鐵板勝干戈”贊語肯定了問藝二隊在抗日戰爭期間的貢獻。

楚劇楚劇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楚劇在李之龍等人的幫助下,開辦了楚劇演員訓練班,整理、改編並演出了《尼姑思凡》、《汲水》、《費公智自殺》、《南歸》、《父之回家》等劇目。1927年國共分裂後,楚劇被趕回租界演出。六十九個楚劇劇目和五家楚劇戲園遭查禁,七十二名楚劇演員也被逮捕,楚劇發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戰爭爆發後,楚劇藝人積極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亡運動,組成多個抗敵流動宣傳隊奔赴大後方演出。演出的劇目有《岳飛的母親》、《殺宮》、《新天河配》等。同時,一部分楚劇藝人參加了活躍於鄂豫皖邊區的新四軍第五師楚劇隊,他們編演了《法場風波》、《趕殺記》、《反共害民記》、《長沙淪陷記》、《白玉明回家》等一批劇目,對團結、教育、鼓舞抗戰軍民、瓦解敵人起了積極作用。

繁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先後成立了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和一批縣級專業劇團。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大悟縣楚劇團、廣水市楚劇團、雲夢縣楚劇團、孝南區楚劇團、黃陂區楚劇團等15個楚劇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繁榮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楚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先後成立了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和一批縣級專業劇團。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劇團、武漢市楚劇團、大悟縣楚劇團、廣水市楚劇團、雲夢縣楚劇團、孝南區楚劇團、黃陂區楚劇團等15個楚劇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葛麻》一劇在1952年舉行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還將該劇攝製成黑白影片。此外,《趕會》、《吳天壽觀書》、《打豆腐》、《白扇記》、《楊絆討親》等一批劇目被拍成資料片。創作、改編了現代題材和歷史題材劇目《劉介梅》、《奪佃》、《雙教子》、《追報記》、《桃花扇》、《太平天國》、《甲午海戰》;移植了一批現代題材的劇目,如《白毛女》、《劉胡蘭》、《羅漢錢》、《李雙雙》、《奪印》、《兩兄弟》、《江姐》、《沙家浜》等。其中《劉介梅》於1958年被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黑白影片;《雙教子》於1965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攝製成黑白影片,《追報記》於197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相關信息

湖北古稱為南楚,楚天楚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楚文化,誕生了2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如今,在文化歷史悠長的荊楚大地上,仍然活躍著眾多的藝術劇種,楚劇就是楚苑藝壇一枝獨秀的奇葩。楚劇從1926年冠名到今天,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它一直以鮮明的平民化、地方化、通俗化、生活化特色,吸引著大量的聽眾。改革開放後創作的《獄卒平冤》、《虎將軍》、《養命的兒子》、《中原突圍》、《娘娘千歲》均在全國獲大獎。但楚劇又面臨劇團銳減、人員老化、經濟困難、劇場缺乏、後繼乏人、觀眾萎縮、對珍貴資料的保存與老一輩藝人的技藝搶救缺乏資金等諸多困難,需要保護扶持,方能促進其發展。
在楚劇的發源地湖北城鄉都仍有一股不息的楚劇藝術文脈在涌動和流淌……湖北的普通的民間藝術團體,它不僅雲集了諸如李金鳳、宋洪聲、九歲紅、熊留勝等一批曾經享譽楚劇舞台的中老年藝術家,也團結了一批來自各行各業的楚劇藝術的熱愛者和守護者。
積澱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智慧、在歲月的磨礪中形成的地方傳統藝術民間文化,也不再僅僅是一種文藝形式,更是一筆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正是它們構成了人類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紛繁多姿和絢麗多彩。具有濃郁楚風漢韻特色的漢劇、楚劇等一大批優秀的傳統地方戲劇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的縮影,每箇中國人都有責任將它承襲發展下去。

藝術特色

聲腔

唱腔

板腔類唱腔有迓腔、悲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迓腔是楚劇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四種。其中,男腔粗獷簡樸,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質樸剛勁。迓腔的節奏靈活多變,既可敘事,又能抒情,運用廣泛,表現力強。悲腔只有女腔,為宮征交替調式。其曲調淒楚婉轉,長於表現悲傷淒涼的情感。仙腔為征、商交替調式,其曲調或委婉淒楚、如泣如訴,或激烈奔放、悲情滿懷,擅長表達激昂悲憤的情緒。應山腔原為北路花鼓的一個腔調,現已成為楚劇的主要唱腔之一。其曲調活潑清新、甜美流暢。四平曲調明快華麗,長於表現歡快喜悅的情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平腔又發展派生出西皮四平,其鏇律華麗婉轉,適於仙女、公主、及身份高貴的女性演唱。十枝梅原是天沔花鼓戲“單邊詞”《十枝梅》一劇的專用曲調,以後成為楚劇唱腔的組成部分。其曲調歡快柔和,擅長表現歡快或憂慮的情緒。

小調

楚劇《楊絆討親》楚劇《楊絆討親》

楚劇小調十分豐富,據統計有六十餘支,曲調風格各異,其中一部分來自湖北各路花鼓,原為一戲一曲,專曲專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小調進行了改革,增強了小調的表現力,使用範圍也更加廣泛。小調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按曲填詞,每段唱詞的句數和句子長短必須按照曲調格式填寫,如《十繡調》、《賣雜貨》、《麻城調》等;另一類是報字接腔,開頭和結尾的曲調比較固定,中間可依唱詞的長短分成上下句,報字靈活,近似口語,如《討學錢》、《賣棉紗》、《紐絲調》等。

高腔

高腔曾是流布於湖北襄陽、黃岡、荊州、孝感等地的高腔劇種清戲,但早已絕響於舞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漢市楚劇團於1956年對麻城、鍾祥一帶高腔劇目和曲牌進行了挖掘、整理,並將其運用於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中的唱腔,從而使其成為楚劇唱腔的一個組成部分。高腔曲牌豐富,有《紅衲襖》、《鎖南枝》、《宜春令》、《梧桐雨》、《山坡羊》等一百餘首。其曲調優美,節奏平緩,唱詞優雅,抒情敘事均可。

角色

分類

楚劇的表演藝術是在對子戲的基礎上,吸收京劇、漢劇的表演藝術,經過長期的演唱過程逐步發展而成,在角色行當上並無嚴格的區分。早期演出僅為一旦一醜,以後出現小生和鬍子生,進入漢口演出後行當角色開始增加,出現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窯旦、小生、老生、醜、花臉諸行當。

楚劇百餘年來,不斷發展和創新,造就了一大批名演員,影響較大的有 160多人,早期的有鄒全順、邱東元、湛春林、湛駝子、熊三元,楊德安等,名聲最著的始有“四喜”,即徐壽喜、李德喜、曹建喜、張四喜,後有章炳炎、關嘯彬。

生角

生角注重運用戲曲傳統表演程式,戲路較寬,既能演民間生活小戲,又能演袍帶戲。楚劇小生章炳炎,為人誠懇、務實,在追求藝術中,博採眾長,勇於革新,表演藝術精湛。扮相上,他借鑑京、漢、越、川劇化裝特點,融匯楚劇傳統粉飾,採用話劇現代手法,做到雅而不俗,給人以美的感受。唱功上,他氣口控制得法,行腔收放自如,並講究腔隨字走,字隨腔連,快慢強弱,頓挫鮮明,靈活多變。如《碧玉簪》洞房中大段唱詞,他音色優美,頗有韻味。在與李百川的對唱中,腔調協調,有起有伏,配合默契,可謂“珠聯璧合”。做功上,他講究形體動作,使身段優美瀟灑,對手、眼、身、步亦不疏忽。他戲路較寬,注重刻畫人物,準確地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如《呂蒙正趕齋》一劇中,他飾演的呂蒙正一角,樸實豐滿,把一個清高自負,主觀迂腐和窮困潦倒的酸秀才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表演得惟妙惟肖,入情入理。

1960年由章主演的《呂蒙正趕齋》一劇,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後,都予以讚揚。此劇被中國唱片公司灌制唱片,暢銷全國。其代表劇目有::《呂蒙正趕齋》、《賣油郎》、《碧玉簪》、《送香茶》、《送友》、《董永分別》、《山伯歸天》、《豆汁記》、《左維明巧斷繡鞋案》等。

旦角

旦角注重表現人情味很濃的家庭生活戲,唱腔樸實細膩、親切動人。著名旦角胡桂香女士,藝名白蓮花,她是孝感西河街人,是孝感楚劇界的第一真旦。她的代表戲是在《送香茶》里飾張月英和《繆老三推車》里演張二妹。她扮相俊俏,唱腔圓潤,聲音悅耳,表演到位,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因此有首歌謠:“看戲不好白蓮花,心中好像雞子抓”。一次在新府城演出,當地大地主王慶南讓她幫著燒大煙,企圖污辱她,她一氣之下藉口沒有地方演戲離開了。人們都說她是德藝雙馨,所以才有白蓮花之稱。

題材

楚劇楚劇

楚劇具有題材廣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鄉土氣息濃厚的特點,頗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漢大戲的劇目,既能演生活小戲、現代戲 ,又能演宮廷大戲和武戲,表現手段豐富多樣。楚劇貼進生活緊跟時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創作演出了歌頌正義、抨擊邪惡的新劇目。故而深受廣大民眾的喜聞樂見。

劇目

楚劇楚劇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楚劇腔調分為板腔 、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繡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醜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

現代整理的歷史故事劇,如《血債血還》、《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國》、《不稱心的女婿》、《獄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葉河》、《東方稅官》等,其中《葛麻》、《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被拍成戲曲藝術片。出現了張巧珍、姜翠蘭、張光明、榮明祥、於盛樂、張一平、彭青蓮、劉丹麗等一批深受人民民眾喜愛的優秀演員。

伴奏樂器

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還頗具包容性,能吸收京、漢大戲的劇目,既能演生活小戲、現代戲,又能演宮廷大戲和武戲,表現手段豐富多樣。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創作演出了歌頌正義、抨擊邪惡的新劇目。

傳承意義

說起對楚劇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武漢楚劇院功不可沒。武漢楚劇院的前身是武漢市楚劇團,建立於1951年,2005年更名為武漢楚劇院,是楚劇最具代表性的劇院,劇院下設演出團、青年演出團、楚樂戲苑三個演出實體。武漢楚劇院院長宋濤介紹,從1985年開始該劇院自己創作劇目,這一創作收穫就不小,《獄卒平冤》在1985年的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中獲得演出、導演、劇本、舞美設計、主演、配演一等獎、音樂設計二等獎以及服裝設計專項獎等十項大獎。

此外,其他精品劇目,《養命的兒子》、《彩鳳搏鴉》、《穆桂英休夫》、《你是一條河》、《三媳拜壽》、《三月茶香》、《回鄉過年》等也榮獲“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文華表演獎”等國家級獎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