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戲

正字戲

正字戲,一稱正音戲,因其語言用官話(閩南、潮州等地稱為“正音”或“正字”)而得名。它是一個包括正音曲(雜以弋陽、四平、青陽)以及崑腔、雜曲、小調等多種聲腔的古老劇種,正音曲為主要聲腔。

簡介

正字戲:流行於廣東海豐、陸豐、潮汕和閩南、台灣等地。形成於明宣德年間,是元明南戲的一支,約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曲調有正音曲、崑曲兩種,也有部分雜曲,小調。伴奏樂器“正音曲”以龍舌蘭殼制的大管弦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崑曲、雜曲等以嗩吶為主。傳統劇目分文戲和武戲兩類,解放後,整理改編的劇目以《槐蔭別》、《百花贈劍》、《古城會》、《張飛歸家》影響較大。
中國正字戲臉譜中國正字戲臉譜

歷史

正字戲正字戲
正字戲的來源與南戲有關。明萬曆年間黃紳撰《石橋場土城記》謂陸豐縣碣石衛"國初以來,歌舞相聞"。嘉靖以後戲台建築成群,萬曆年間在碣石玄武山元山寺前修建戲台專演正字戲,並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把戲台擴建成可容兩個戲班合演的大戲台。元山寺修有供藝人食宿的戲館,西庫房牆壁寫著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1961年的玄武山歷屆神誕戲"總理"的名字。

據說最古老的正字戲班社雙喜班,乾隆四十二年創建後持續活動至1960年。清朝中葉,正字戲在潮州一帶演出甚為活躍,鹹豐十年(1860年)重修潮州田元帥廟時,碑文記"正音班每年每班銀二元"敬神,捐銀數多於潮音班1倍。這時的常演劇目有"四大苦戲"《琵琶記》、《白兔記》、《荊釵記》、《葵花記》,"四大弓馬戲"《鐵弓緣》、《馬陵道》、《千里駒》、《義忠烈》,"四大喜戲",《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記》。這些劇目以唱正音曲為主,崑曲次之。現存同治十一年(1872年)貝淑儀手抄《荊釵記》演出本,標有生、旦、外、占、末、醜、淨、夫、小、雜10種演出行當。

正字戲正字戲
光緒宣統年間,"在潮州具有古代藝術文化價值的正音戲……尚有萬利班、老永豐班、新永豐班、老三勝班、新三勝班……來往潮州各縣演唱……憶兒時愛著老三勝、新永豐班之跳火圈、跳劍窗、吊辮。老三勝班演白鳥記,其騎布馬之台步,亦博得彩聲。午夜,諸班多串演潮音,以冀迎合大眾"。(蕭遙天《潮州戲劇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陸豐碣石玄武山祖廟重光,除聘請常於該處演出的正字戲班演出外,還雲集6個劇種的10多個戲班助慶。這時也有正字戲班遠涉重洋到東南亞演出。清末民初,正字戲漸次退出潮州,偏處海豐、陸豐兩縣演出提綱戲維持。正生鄭乃二遺留"宣統元年歲次已酉二月十五日置"的一本提綱戲集載有十多個劇目,除一出《鴻門宴》外,其餘均為"三國戲"。是時的正字戲"言語拉雜,戲皆道白無唱,所演如《三國志》、《前後唐》、《征東》、《征西》等……出台喜打大鼓,吹大喇叭"。(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為了應付提綱戲的演出,戲班的戲箱置備許多演義小說供編演時參閱。藝人掌握著由特定的吹打牌子和表演排場,便可對付演出 。

藝術特色

正字戲表演風格古樸,氣魄宏大,特別擅演連台本戲。文戲的唱腔保留著古老的面貌,以曲牌體的正音曲、唱牌子為主,雜以亂彈、小調等。正音曲以奚琴領奏,大鑼大鼓伴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嗩吶伴奏。正音曲中有很多曲牌直接繼承了弋陽、青陽古腔,滾唱運用得較為普遍。崑腔曲牌有一百多支,其中有一部分充分體現了北曲嚴格、完整的組織形式。武戲即提綱戲,沒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以渲染氣氛,氣氛熱烈火爆,有抖靠旗、抖肌肉、抖髯口、跑布馬、展示南派武功等精彩表演,能很好地表現各種歷史、軍事場景。

正字戲傳統有紅面、烏面、白面、老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帥主、公末、婆、醜等12行當,演出中有些行當勾畫臉譜。正字戲的臉譜有毛面、水龜目、鷹嘴、虎目等兩百多種圖案。

正字戲的主要曲調有正音曲崑曲兩種,也有部分雜曲、小調。其正音曲曾受弋陽腔、青陽腔、四平等腔影響,一唱眾和,且多滾白、滾唱,常出現大段的"暢滾"。樂調分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類,並有頭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牽句等節奏變化,常用曲牌有[山坡羊]、[四朝元]、[駐雲飛]、[鎖南枝]等。崑曲分笛曲與嗩吶曲,常與"正音曲"混唱,曲牌有[梁州序]、[刮地風]、[泣顏回]、[鐵蓮燈]等。雜曲包括福建調、道士調、亂彈和吹腔。福建調來自閩南七子班;道士調即師公調,出自粵東;亂彈和吹腔,來自廣東西秦戲班,小調多為民歌俗曲,有[青銅寶鏡]、[花鼓調]、[一匹綢]、[琵琶詞]等。伴奏樂器"正音曲"以龍舌蘭殼制的大管弦為主,配以三弦、竹弦等;崑曲、雜曲等以笛和嗩吶為主。

正字戲正字戲
武戲慷慨激昂,氣氛熱烈。以擅長袍甲戲見稱,表演情緒激昂的場面時,善於運用頭甲纓子、翎子、肩上佩旗、身上袍甲的抖動功夫,配以面部肌肉、眉眼的活動以及須髯的技巧表現人物的外貌形態、內心活動以突出人物的英豪性格。短打主要是南派武功,拳宗少林,打起來逼真、緊張,近於驚險。

文戲唱做並茂,以做見長。南戲聲腔系統劇本,文字較通俗;崑腔劇本,文字雅麗。這兩類戲,大都有較細緻的做工。如《百花贈劍》,百花公主回宮,嗅到酒氣而多方觀察江花佑,通過飲茶、按懷,觀察江花佑是否飲酒等一連串富於生活氣息的細節表演,把人物的精細性格刻畫得十分生動。就動作和舞姿而言,往往柔里寓剛,粗中見細。生旦表演,在情緒緊張之際,動作特別誇張。如《槐蔭記》中董永和七姐,在被玉帝迫離時,七姐飛上天,董永拚命追趕的場面,舞蹈經過誇大的藝術處理,有如天鏇地轉,給人以剛健、柔美之感。崑腔劇目,曲牌豐富,舞蹈性強,像《翠屏山》一類劇目,唱和舞緊密配合,既豐富又嚴謹,半點不得逾規。

正字戲正字戲
音樂豐富多彩,既能抒情,又善豪壯。南腔音樂優美清麗,間以豪壯沉渾;小調音樂輕鬆活潑;崑劇音樂清脆悠揚,纏綿動聽。提綱戲則以大鑼大鼓、大嗩吶和“叭地虎”見長,聲調極喧。在古典袍甲戲中,兩軍對壘,人嘶馬叫,善於用音樂描摹出悲涼悽厲的古戰場氣氛。

臉譜獨特多樣,樸素而有古風。正字戲的臉譜有一百多種,常用的顏色主要是黑、白、紅、綠。勾劃的線剛柔並存,既誇張又富裝飾味。各種臉譜和兄弟劇種不同,有自己獨特的構圖,如張飛的臉譜,兩顴的線條如葵葉下垂,同是紅臉的關羽,其眉宇的勾劃卻更注重穩重。全國各劇種的臉譜都是為了突出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徵,但同中有異。正字戲在用色、造型方面,除了個別神怪臉譜背離生活軌跡外,各種人物臉譜的造型顯得更為樸素而具古風。

正字戲保存著較豐富的藝術遺產,歷史上造就了不少有才能的老藝人,一些藝人有“戲狀元”、“活曹操”、“活呂布”等等稱號。近數十年來,文武生陳寶壽老藝人的表演,飲譽粵東,他戲路很廣,動作洗鍊,功力極深,初習文武生,後改扮老生,所扮演的董永、呂布、石秀、武松、馬應龍等角,做工細緻,剛柔得體,性格栩栩如生。

正音曲牌和崑腔曲牌

正字戲正字戲
1. 正音曲,樂調分重六、輕六、活五、反線等幾類,有散板、頭板、二板(中板)、三板(快板)、牽句等節奏變化,結構較為靈活自由。除有為數頗可觀的伴奏弦詩外,曲牌一百個以上,常用的有:[哭相思] [山坡羊] [四朝元] [駐雲飛] [石榴花] [步步嬌] [小桃紅] [新水令] [鎖南枝] [紅衲襖] [水底魚] [太師引] [皂羅袍]等。領奏樂器用龍舌蘭殼自製的大管弦配合三弦和竹弦,以後增加二胡、揚琴、月琴等樂器。武場配用大鑼鼓、大嗩吶;文戲配合小鑼鼓、管弦樂演奏。

2. 崑腔牌子也在一百個以上。分橫昆、小嗩吶昆和大嗩吶昆三種。橫笛昆配以板鼓、雲鑼、小鈸及三音響盞等;小嗩吶昆用小嗩吶代替橫笛伴奏,其餘音樂與橫笛昆大致相同;大嗩吶昆,用大嗩吶配合大鑼鼓、響盞、雲鑼等伴奏。常用曲牌有:[古倫台][雁兒落] [曉曉令] [黃鶯兒] [穿山甲] [黃龍滾] [梁州序] [刮地風] [落山虎] [風入松] [浪淘沙] [玉芙蓉] [羞江南] [泣顏回] [火焰序] [醉仙子] [鐵蓮燈] [錦毛令] [陸麼令][折桂令]等。

3. 雜曲小調:分為小調、福建調、道士調、亂彈和吹腔。小調是明、清時期民間流行的民歌、小調和民間小戲曲調,調子有青銅寶劍、錦上添花、鳳陽歌、花鼓調、賞花調、一匹綢、五更段、琵琶詞等三十多個調子。福建調來自閩南的南曲,用大管弦等配合小鑼鼓伴奏。道士調,又名師公調,出自粵東廟堂音樂,用笛子等配合小鑼鼓伴奏。亂彈和吹腔,來自西秦曲調,有正線、西皮、二簧之分,為數不多。

傳統劇目

正字戲《琵琶記》
正字戲有傳統劇目兩千六百多個,分為文戲和武戲兩類。文戲有明代宣德七年的《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及嘉靖年間的《蔡伯喈》南戲抄本和一批較完整的清代民國抄本,以及20世紀50年代的記錄本。《三元記》、《五桂記》、《滿床笏》、《月華緣》"四大喜戲",《荊釵記》、《葵花記》、《琵琶記》、《白兔記》"四大苦戲"和《忠義烈》、《千里駒》、《鐵弓緣》、《馬陵道》"四大弓馬戲"統稱十二真本戲。武戲多為連台本戲,如《三國》、《隋唐》等。

現狀

正字戲是古老南戲的變體,為戲曲聲腔的流變和地方文化對戲曲的影響等研究提供有力的證據。目前正字戲的生存出現危機,需要有關方面及時加以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廣東陸豐市正字戲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