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

宣統

宣統(1906-1967),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字耀之,號浩然,清朝第十二位皇帝,是清軍入關以來第十位皇帝,也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年號“宣統”,在位3年(1908-1912年)。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生於北京什剎海醇親王府內,為第二代醇親王載灃長子,母為醇親王妃瓜爾佳幼蘭。1912年2月12日退位。1917年7月1日,張勛擁溥儀復辟。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病故於1967年10月17日,享年61歲,葬於河北華龍皇家陵園。

基本信息

簡介

宣統帝宣統帝

末代皇帝,溥儀是醇親王的長子,光緒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慈禧太后於十月發懿旨,立溥儀為嗣帝,十一月初,溥儀登極,號宣統。

三年後,辛亥革命暴發,宣統宣布退位,中華民國宣布成立,並優待清室,讓宣統在紫禁城繼續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幾次都想為清朝復辟,但都是事與願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了共和國公民,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園工作,後調入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專員,1967病逝於北京。

為中華帝國最後皇帝。

生平

清朝末代皇帝

宣統帝溥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於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孫,光緒皇帝弟載灃的長子。

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在光緒皇帝臨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將不起,由於光緒皇帝無後,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見軍機大臣,商量立儲人選,軍機大臣認為內憂外患之際,當立年長之人。慈禧太后聽後勃然大怒,最後議定,立三歲的溥儀為帝,並讓溥儀的親生父親載灃監國。大臣將此事告知光緒皇帝後,因為溥儀是自己的親侄子,又讓自己的親弟弟監國,光緒皇帝十分滿意。接著,光緒、慈禧在兩天中相繼死去。十一月初九日(1908年12月2日),溥儀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緒皇后隆裕和載灃攝政。第二年改年號為“宣統”就這樣溥儀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寶座。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發,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溥儀退居紫禁城中的養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滅亡和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

大事年表

宣統帝宣統帝

●光緒卅四年(公元1908年2月2日-公元1909年1月21日)

十一月初九,愛新覺羅溥儀接任皇位,隔年改元。(陽曆12月2日)

●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1月22日-公元1910年2月9日)

正月初一,中國年號改元“宣統”。

派遣內閣(中國傳統內閣)大臣至國外考察憲政的可行性。

下詔“預備立憲”,預計十年內實施。

●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2月10日-公元1911年1月29日)

頒布“憲政十三條例”,組內閣(歐美式近代內閣)。但是十五個內閣成員里,有九位是皇族,兩位下級貴族,余為漢人,故被譏為“皇族內閣”。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1月30日-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

三月廿九,廣州黃花崗起義。(陽曆4月27日)

四月,四川爆發“保路運動”。(陽曆約5月)

八月十九,辛亥革命發動成功。(陽曆10月10日)

十一月十三,中華民國成立,宣布廢止“年號”,紀元訂為“中華民國”。(民國元年元月元日)

十二月廿五,隆裕太后下詔退位,自此實行兩千餘年的中國專制的帝制王朝結束,避居紫禁城(即北京故宮)。(民國元年2月12日)

●清宣統九年五月十三-宣統九年五月廿四(民國6年(公元1917年)7月1日-民國6年7月12日)

有鑒於此,民國13年(公元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永久驅逐故宮,以免再度發生復辟。

五月十三,張勛擁戴溥儀復辟,重新稱帝,復用宣統年號,是為“宣統九年”。(國曆7月1日)

五月十三,前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段祺瑞於天津馬廠誓師,討伐帝制。(國曆7月1日)

五月十四,新授一等公,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逃入日本駐北京使館避難。(國曆7月2日)

五月二十四,段祺瑞“討逆軍”進入北京,溥儀再度遜位。將溥儀等前清皇族禁閉在紫禁城。(國曆7月12日)

●公元1924年11月5日-公元1967年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的軍隊包圍紫禁城,強逼溥儀取消皇帝尊號並且限二天內趕走溥儀。

1925年2月24日,溥儀逃往天津,先後居住於天津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

1932年2月16日,關東軍決定迎接溥儀為滿洲國執政。

1934年3月1日,正式登基稱帝,年號康德,又被稱為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7日夜,溥儀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宣告滿洲國正式解體。

1950年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犯”,在綏芬河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

1959年12月4日,溥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國家主席劉少奇的特赦令予以釋放。

1967年溥儀因病去世。

遜帝生活

溥儀溥儀

溥儀雖然退位,但根據優待條件“皇帝”尊號仍存不廢;仍在紫禁城過小朝廷生活。

他在大學士陸潤庠和侍郎陳寶琛輔導下學習漢文,在都統伊克坦教導下學習滿文,在莊士敦指導下學習英文。除了讀書外就是惡作劇了。他在《我的前半生》中說:“我在童年,有許多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駱駝、餵螞蟻、養蚯蚓、看狗打架之外,更大的樂趣是惡作劇。”譬如他曾想用藏有鐵砂的油糕給太監吃,用鉛彈向太監窗戶打。是貧苦出身的乳母王焦氏教了他一些做人的道理。

溥儀退位仍在宮中的時候仍用宣統紀年,有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有內監,故臣贈謚,不改衣冠。觸犯王法者由慎刑司處治。袁世凱對小朝廷仍然效忠,於民國二年元旦派人給溥儀拜年,隆裕太后於2月22日去世,袁世凱通電弔唁,全國下半旗致哀。

鑒於溥儀放肆,參政院於1914年11月提出“維持國體建議案”,要求政府對小朝廷予以管制。袁世凱不得不派人向溥儀提出7條“善後辦法”:1、尊重中華民國,廢止與國法令牴觸行為;2、用民國紀年;3、賞賜只能用於家庭和家族,官民只能賜物,不能賜謚;4、皇室機關不能對人民發告示,給處分;5、皇室人員用民國服裝;6、由民國司法廳辦理宮內犯罪案件,執事、太監違規由專任內廷警衛的護軍長官處理;7、裁內務府慎刑司。 

小朝廷內部機構臃腫,用費浩繁,太監為非作歹,盜竊成風。溥儀不得不加以整頓,遣散內監,裁撤機構,削減官員。即使這樣,有限的經費還是難以維持小朝廷,溥儀乃大肆出賣宮中古物,如金器、名畫等。

丁巳復辟

1917年6月,張勛帶領辨子軍入京,和康有為等保皇黨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儀復辟。12月,在全國一片聲討中,溥儀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歷史上稱這為“逼宮事件”。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王爺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不久,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為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的執政,建年號為“大同”。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當時,關東軍為表慎重其事,還在登基前特別向“通用汽車”訂購一輛凱迪拉克豪華都鐸8C型禮車(CADILLAC Deluxe Tudor Limousine 8C)。車身前後方及輪圈都鑲有滿洲國徽章,表示對滿洲國皇帝的祝賀。可是,這段期間內,雖然名義上貴為皇帝,但是實際上所重大決定都要得到關東軍的批准,為有名無實之傀儡兒皇帝。

大婚和離宮

溥儀(偽滿洲國皇帝)在戰犯管理機關中溥儀(偽滿洲國皇帝)在戰犯管理機關中

1922年溥儀大婚,娶了一後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繡。

在紫禁城中溥儀或讀書吟詩、作畫、彈琴,或捏泥人、養狗、養鹿,有時還到宮外坐汽車,逛大街。

1924年11月5日,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宮,歷史上稱這為“北京事變”。溥儀搬進北府(載灃的居處),繼而又逃進日本公使館。第二年2月移居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與清朝遺老遺少以及張作霖、段祺瑞、吳佩孚等往來。

溥儀被逼宮後,日本各大報章都刊登出同情溥儀的文章,為以後建立偽“滿洲國”造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八國聯軍的時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護送到天津。1931年11月,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的幫助下潛赴旅順,不久到瀋陽。

偽滿洲國皇帝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侵華日軍將領土肥原賢二等人的策劃下被挾持到淪陷區東北。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儀在東北建立日本的傀儡政權“滿洲國”,企圖分裂中國。1932年9月與日本簽訂了《日滿議定書》,日本政府正式承認滿洲國,而滿洲國承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特殊利益。

溥儀自1932年3月1日至1934年2月28日任滿洲國執政,建年號為“大同”。

1934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年號為“康德”。3月1日登基,“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並寄託了祗承清朝基業之願。

1935年4月和1940年5月溥儀兩次訪日。在長春偽滿皇宮內,溥儀性格乖戾,對人時而兇狠,時而溫柔。他喜歡玩具、高爾夫球、網球、檯球、弓箭,好騎馬和腳踏車,喜歡集郵,能駕駛汽車。但溥儀實際上卻一直被日本人玩弄於鼓掌之中,充當日本侵華的工具,連出“帝”宮等權力都沒有,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掌握在監視他的日本中將吉岡安直的掌控之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被迫頒布“退位詔書”。

蘇聯俘虜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後,滿洲國解體。1945年8月16日,溥儀被日本關東軍挾持,準備去日本。在瀋陽東塔機場候機時,為空降的蘇聯紅軍逮捕。溥儀被帶到蘇聯境內,先後被拘押在赤塔、伯力監獄監禁了五年。蘇聯拘押期間,曾作為證人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言中,聲稱自己在任滿洲國皇帝期間,完全為日本占領當局擺布,沒有人身自由,也沒有做為滿洲國元首相應的權力和尊嚴,是自己被日本關東軍脅持到東北的。但是,被轉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後,溥儀承認由於懼怕日後被中國政府追究,作證時將部分責任推卸給日本方面(含如何到達東北),在部分涉及雙方責任的地方皆有所保留。

1950年8月,溥儀與其他“滿洲國”戰犯,經由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陸續在哈爾濱戰犯管理所和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再教育與思想改造(編號是981),受到了約十年的“革命教育”與“思想改造”。

特赦

1959年12月4日,溥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特赦令予以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的特赦令說:“該犯關押已經滿十年。在關押期間,經過勞動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經有確實改惡從善的表現,符合特赦令第一條的規定,予以釋放”。從此,溥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新中國公民

1960年3月,溥儀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園丁及賣門票工作。1964年,調到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任資料專員,並擔任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1967年,溥儀因患尿毒症病倒。後因醫治無效,於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時30逝世。溥儀的遺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有關法規火化,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1980年5月29日,即溥儀去世13年後,黨和政府為溥儀舉行了追悼會。

1995年1月26日,他的遺孀將他的骨灰葬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1997年6月9日李淑賢女士去世,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合葬的願望一直沒有實現。

在位時間

1908年—1912年2月12日(3年)清

1917年7月1日—7月12日張勛兵變溥儀復辟(12天)民國

1932年3月1日—1934年2月28日任偽滿洲國執政(3年)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為偽滿洲國皇帝(11年)偽滿洲國(傀儡政權)

家族

父母

父:醇親王載灃,母:醇親王嫡福晉幼蘭

弟弟

溥儀與溥傑溥儀與溥傑

二弟:溥傑(1907年-1994年),乳名“譽格”,字“俊之”,號“秉藩”,英文名“William”。娶唐石霞,字怡瑩,後離婚;再娶嵯峨浩,生兩女。

三弟:溥倛(1915年-1918年),不滿三歲夭折。

四弟:溥任(1918年-),乳名“聯格”,字“友之”,改名“金友之”;娶金瑜庭,生三子兩女。

妹妹

大妹:韞瑛(1909年-1925年),乳名“毓格”,字“蕊欣”,號“秉瑛”,英文名“Lucy”。嫁婉容胞兄潤良,無子女。

二妹:韞和(1911年-2001年),乳名“碩格”,字“蕊菡”,號“秉熹”,英文名“Mary”,現名“金欣如”。嫁鄭廣元,生一子三女。

三妹:韞穎(1913年-1992年),乳名“佩格”,字“蕊秀”,號“秉顥”,英文名“Lily”,改名“金蕊秀”;嫁婉容弟潤麒,生兩子一女。

四妹:韞嫻(1914年-2003年),乳名“來格”,字“蕊珠”,英文名“Ellen”,改名“金韞嫻”;嫁趙琪璠,生一子一女。

五妹:韞馨(1917年-1998年),乳名“悅格”,字“蕊潔”,英文名“Rose”,改名“金蕊潔”;嫁萬嘉熙,生三子一女。

六妹:韞娛(1919年-1982年),乳名“星格”,字“蕊樂”,改名“溥韞娛”;嫁完顏·愛蘭,生一子四女。

七妹:韞歡(1921年-2004年),小名“姞格”,字“蕊莟”,號“璧月”,改名“金志堅”;嫁喬宏志,生兩子一女。

妻子

婉容朝服像婉容朝服像

文繡(1908年-1953年):滿洲鄂爾德特氏旗人。1922年,她跟16歲的溥儀結婚。溥儀首選的第一位妃子是文繡,為皇后。父親為淑親王,但是父親逝世後端康太妃為首的四大太妃們,皆認為文繡家境貧寒、長相不好,讓王公勸溥儀重選。文繡被冊封,為皇貴妃淑妃。1931年,文繡與溥儀離婚。

婉容(1905年-1946年):達斡爾族旗人。1922年,她17歲跟溥儀結婚,為貴妃。父親榮源為內務府大臣。在天津和滿洲國她得到皇后之為,婉容長期遭到溥儀冷落,染上鴉片菸癮,並被日本關東軍 凌辱至發瘋。日本投降後,婉容被中共游擊隊俘虜,最後釋放。菸癮發作,卒於中國吉林省延吉,葬地不明。經其弟郭布羅·潤麒同意,於2006年10月23日招魂與溥儀合葬於河北清西陵外的華龍陵園。

譚玉齡(1906年-1942年):北京滿族人,老姓他他拉氏。1937年,經貝勒毓朗之女介紹下與溥儀結婚,封為“祥貴人”。六年後,病卒,由溥儀追謚“明賢貴妃”。

李玉琴(1928年-2001年):吉林長春漢人。1943年,被日本官員挑選入宮,封為“福貴人”。1957年5月,正式與溥儀離婚,後再嫁。文化大革命期間,她因為曾作過溥儀的貴人而受到迫害。2001年,因肝硬化病卒。

李淑賢(1924年-1997年):漢族護士。1962年在周恩來的安排下,與溥儀結婚。

溥儀與上述妻子未育有任何子女。

代表著作

溥儀:我的前半生溥儀:我的前半生

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於1964年4月由民眾出版社出版。在當代出版史上,《我的前半生》是生命力旺盛的作品。問世以來,印刷21次,累計印數186.3萬餘冊。從家世寫起,一直寫到1957年溥儀參加戰犯管理所組織的社會參觀。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TheLastEmperor),曾榮獲1988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

人物評價

《清史稿》:帝沖齡嗣服,監國攝政,軍國機務,悉由處分,大事並白太后取進止。大變既起,遽謝政權,天下為公,永存優待,遂開千古未有之奇。虞賓在位,文物猶新。是非論定,修史者每難之。然孔子作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所見之世且詳於所聞,一朝掌故,烏可從闕。

盤點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人

美國著名的《TIME》(時代周刊)以獨特的視角記錄著歷史的發展腳步。而時代周刊的封面更是歷史進程的鮮明寫照,作為時代周刊一直關注的對象——中國,自然也多次出現在封面上。從1924年至2003年在時代周刊封面出現過的中國人中,既有領袖顯貴也有普通人,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歷史的見證人和創造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