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省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歷史淵源

起源

上黨梆子(圖5) 上黨梆子(圖5)

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它形成於澤州府(今山西晉城),一說它發源於今長子(今山西長治)一帶。雖名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五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省內其他三大梆子迥然不同。上黨梆子是一個古老的劇種。有人說在明末已有班社出現,尚未發現史實根據。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崑曲:晉城市陽城上伏村大王廟戲台,有清順治十五年(1658)九月十六日百順班演出題壁,所唱《春燈謎》、《恩口口》、《雙包計》均系崑曲或弋腔劇目。據在此後寫下的40餘條康、乾間的舞台題壁來看,至遲在18世紀中葉,上黨梆子已經是一個擁有五種音腔的成熟劇種了。

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職業班社是澤州府的“鳴鳳班”。據晉城市青蓮寺殘碑記載,一個演唱上黨梆子的鳴鳳班,成立於乾隆五十年(1785)前後。這個鳴鳳班是已知的上黨梆子較早的一個班社。晉城市青蓮寺道光九年(1829)碑載:“有鳴鳳班者,行戲四十餘年矣。”據說,在明朝末年,今晉城市陽城有一個女子叫“鳳仙”,自幼喜愛戲曲。這個女子出嫁時,嫁給了晉城城區一個姓史的,與姓史的叫翱鳴的共同成立了戲班,取兩人名字各一個叫為“鳴鳳班”。1959年發現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有鳴鳳班在道光十一年(1831)十月十五日書寫的演出劇目單,並列23出戲,其中《彩仙橋》、《對松關》、《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清代道光年間,上黨地區的大戲班逐漸增多,這些班社的發展比較快,而且逐漸形成一種上黨梆子特有的風格、鏇律,並培養出了一些知名的演員。

興衰

清鹹豐間至抗日戰爭以前(1815~1937),是上黨梆子的鼎盛時期。晚清時,壺關的“十萬班”曾到北京和魯西南演出。這一時期,這個劇種的職業班社多達200多個,有劇目千個,並造就了號稱一代戲王的趙清海以及郎不香、申灰驢、曹火柱、都歧歧、靳伯廬、馮國瑞、王福成、段二淼、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金圪瘩)、溫喜雲、徐執中等名演員。後由於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演戲日少,上黨梆子日趨衰落。"七七事變"後,職業班社基本上停止了活動。

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山西新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給上黨梆子帶來了新的生機。活動在太行山區的著名作家趙樹理十分喜愛、重視上黨戲曲藝術,創作了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了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等,這些劇作弘揚民族氣節,揭露奸偽醜態,激勵反抗精神,由武鄉縣光明劇團、襄垣縣農村劇團演出,很受觀眾歡迎。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三打祝家莊》、《白毛女》、《血淚仇》等劇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抗日戰爭後期到解放戰爭時期,晉東南各地紛紛成立上黨梆子劇團,為以後的繁榮發展,保留並培養了一批藝術骨幹。

據1965年不完全統計,上黨梆子共有劇目七百出(其中梆子六百餘出,皮黃九十餘出,崑曲十餘出,羅羅戲和卷戲各數出)。現存劇本四百餘個。這些劇目,大部分都粗獷豪邁,淳樸健康,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表現楊家將、岳家軍的劇目較多。《闖幽州》、《雁門關》、《三關排宴》等代表性劇目。《三關排宴》經趙樹理同志協助整理後,在1962年搬上了銀幕。“文化大革命”中,上黨梆子受到嚴重摧殘。粉碎“四人幫”以後,重新勃發生機,湧現出《山村供銷員》、《駿馬嶺》、《殺妻》、《還印》、《借糧》、《兩地家書》、《西施》、《巧會虹霓》等一批新劇目。郝聘之、郝同生、馬正瑞、高玉林1982年在全省優秀中青年演員評比演出中獲一級優秀演員獎,吳國華、張愛珍、袁金葉、郭孝明、張保平、劉晉苗等後起之秀,大膽創新,將上黨梆子推向新的藝術境界。

上黨梆子在山東菏澤地區和河北永年縣還有兩個嫡親姐妹劇種--棗梆和西調。清光緒初年,山西東南部大旱,梆戲藝人結伴到菏澤一帶謀生,把上黨梆子戲傳了過去,並在那裡開科授徒。後經當地藝人改造、充實,形成了新的劇種,名為棗梆。河北邯鄲地區永年縣的西調(又名三搭板或澤州調),也是這樣形成的。  

現狀

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經濟大潮的衝擊,上黨梆子觀眾大量流失,演出水準逐漸下降,不少劇團被迫解散,後繼人才匱乏,劇團前景堪憂,迫切需要採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護。  

傳承

第一,根據藝術教育規律,學習戲曲表演的學生入學起點應是國小或國中畢業。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和家長而言,他們認為學習戲曲沒有前途,就業前景暗淡。以職業技術學院2002屆戲曲表演專業學生為例,從1996年入學至2002年畢業,在6年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系統地學習了上黨梆子劇目和戲曲專業知識,在唱、念、做、打,四功五法上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為繼承和發揚上黨梆子這一古老劇種,院的戲曲專業教師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戲曲人才。由於劇團的編制有限,使大部分學生不能從事所學專業,改行做了普通的服務行業的工作,使之在校期間學習的專業知識付之東流。

第二,志願學習戲曲表演的學生多為農家子弟,他們多數家庭生活不富裕,甚至貧困,很難承擔上學的全部費用。就校方來講培養戲曲專業學生,也需要投入很大的經費。在教學設備上,需要的教具有傳統的戲曲服裝、導具、大型排練廳,以及排練廳內地毯、把桿和電教等設備,在實習演出時還要有舞台演出的設備。在教學形式方面,採取的是分行當、分專業、分器樂教學的小組課和一對一的小課教學,教師的課時投入量比普通中學大得多。這種專業獨特的教學形式,就形成了學生的消費與教學投入資金不成正比例的局面。

藝術流派

上黨梆子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 澤府”和“ 潞府”兩大流派。

“澤府”派流行於隸屬澤州府管轄的鳳台、高平、陽城、陵川、沁水5縣。“鳴鳳班”及後來的高平“三樂意”(俗稱東宅戲)、“萬億班”都屬此派,鳳台的鳴鳳班穩居魁首,後來高平的三樂意、萬億班都曾稱雄一時。它的特點是比較穩重委婉,抒情性強。

“潞府”派流行於隸屬潞安府的長治、長子、襄垣、屯留、黎城、潞城、壺關、和順8縣和原沁州管轄的沁縣、武鄉、沁源3縣,特點是更顯豪放。最早的有代表性的班社有“三義班”、“樂意班”等。三義班比較靈活,唱岳家將戲多;樂意班格律比較嚴謹,唱楊家將戲多。

形成影響

歌舞薰陶

晉城 

上黨梆子(圖9) 上黨梆子(圖9)

漢成帝時,輕盈善舞的皇后趙飛燕,就是在陽阿公主家歌舞而獲寵入宮的。三國時,魏陳思王曹植在《箜篌引》中也有“陽阿奏奇舞”句。陽阿轄境在今晉城市境內。

首創諸宮調的一代宗師的孔三傳是澤州人,他在戲曲曲藝界的影響是盡人皆知的,無庸贅言。迨及金元時期,晉城市的戲曲古蹟更多。擇其犖犖者有:四個舞台、兩個舞亭(庭)碑記,一個舞台遺蹟:高平市寺莊鎮王報村二郎廟殘存有金大定23年(1183)修建的舞台。陽城縣屯城村東嶽廟舞台,台基和四根小八角形石柱,顯系全代遺物。沁水縣郭南村崔府君廟舞台,除四個柱礎為(明)天啟年間物(天啟七年,該廟由沁河西岸遷至渭溝)外,完全保留著粗獷古樸的宋金建築風格。澤州縣冶底村天齊廟舞台,位居東北的石柱上部東南,隱約可辨出“正口二”字樣,柱礎無疑是金元遺物。陽城縣崦山白龍祠內,金章宗泰和二年(1202)年,載有明昌三年(1192)此處有舞亭存在。《陽城縣金石記》記載,這個縣豆村有緊泰和八年(1208)“重修舞庭碑記”。沁水縣龍港鎮姚家河村附近的海龍池王寺有一元代舞台以及現存六根石柱的刻字證明,為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物。

高平市河西鎮西李門村二仙廟初建於唐,重修於金海陵王正陵二年至金世宗大定三年(1157—1163)。在大殿前露台東側須彌座石有《宋金隊戲圖》,露台南邊須彌鑲石有線狀的竹竿,顯系當時演出的導引人竹竿子;第二、第三為表演者,頭上簪花,一人前臂舉起,手藏在扭卷的袖內;後七人為伴奏者,有男有女,所用樂器有杖鼓、笛、觱篥、拍板等。後者共六個人物:右一座者右手持碗正在觀賞;左二和左一為伴奏者;其餘三個舞者這兩幅石刻顯示了當時華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在晉城地區同時存在的現實。

長治

1960年,在長治分水嶺戰國古墓葬中,發現編鐘10件。1972年又在同一地方戰國古墓中,發現青銅鼎、石磬和兩個青銅俑。此青銅俑高12厘米,侏儒形象,著緊身矩領蔽腰膝短袖衫,表演形態。1983年,潞城縣西流鄉潞河村戰國古墓中,發現編鐘、編磬、傭鍾等樂器。這些都證明:早在戰國時,上黨地區歌舞就很盛行。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

1959年,沁縣南涅水村出土了北魏至宋的佛事活動造像石刻苦100多件。其中一塊高82厘米,寬20—60厘米的六魏刻佛像,四周有百戲浮雕。雖年久風化,模糊不清,但隱約可辨出者12人:一組是在爬竿,有的爬竿,有的倒掛,有的仰垂,姿勢各不相同;一組有的雙臂倒立,雙腳玩物,有的後仰軟腰,有的練氣功;一組有的吹笛,有的鳴鑼,正在演奏;還有一人玩雜耍,藝人表演長蹺伎。平順縣大雲寺的後周舍利塔上的七幅樂舞伎浮雕,樂器有橫笛、拍板、觱篥、琵琶、笙、磬等。這個寺院裡的五代樂舞壁畫,形象生動。這些,都使人看到了那個時期上黨地區百戲歌舞演出的一斑。

沁縣靈泉寺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和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的兩座經幢,現存11幢樂伎幅樂伎演奏的和樂舞浮雕,有樂人11,舞人2,樂器有笙、笛、觱篥、琵琶、古琴、拍板等。高平市開化寺宋神宗熙寧六年至宋哲宗紹聖三年(1073—1096)的壁畫,兩個舞枝翩翩起舞,12名女樂伎各執樂伴奏。還有兩座宋碑記載了上黨地區在汴京城裡的瓦肆勾欄作為民間藝人向市民觀眾獻演技藝的場所的時候,已經有了磚木結構的舞樓。一座是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威勝軍關亭侯新廟記碑(當時沁縣叫作威勝軍),原立於沁縣政府大門裡,現移入沁縣文史館,碑陰有“三殿三間,舞樓一座”的記載;一座是平順縣東河村九天聖母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重修聖母之廟碑,碑文有元豐三年(1100)“命良工再修北殿,創建舞樓”文字。這兩座舞樓都是為神靈演出的場所。其實那時和後來一樣,既是娛神,也是娛人。那時即使沒有形成完整的戲曲,就有個雛形或者只是歌舞,也要對以後的戲曲產生影響。

民間哺育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

上黨地區有著歷史悠久的,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活動。直到現在還可窺見它們與上黨梆子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上黨地區民間音樂組織八音會很普遍。只要有十幾戶的村莊,酒會有八音會;大村就會有兩三個。它的歷史有多久,無從查考。但長子縣西南呈村打制銅樂器,據說已有600多年。每個八音會都有會名,但人們習慣以它所在村莊或街坊稱之,它的主要活動是參與迎神賽社。會員們身著長袍(夏秋是大褂),領口內斜插一面紅色的、下邊有一尺多長的三角旗。旗上有的上繡條龍,有的繡個“令”字。插旗桿的布筒跟前有一溜白布,寫著村莊的會名。邊走邊演奏。要是朝山進香,走幾十里是常見的事。甚至有走一、二百里的。這實際是民間音樂演奏大賽。裁判者當然是千千萬萬音樂業餘愛好者。被人們稱許的八音會是十分光彩的。他們總希望年年保持這個榮譽。而被人冷落的八音會不會承認失敗,他們總要狠下苦功,準備下一次出人頭地。這種競爭永遠沒有了結。

八音會使用的樂器和上黨梆子用的完全相同,而且不少曲牌和鑼鼓經如《二番》《戲牡丹》《一串鈴》《葡萄架》《靠山紅》和《一馬三箭》等都完全一樣。八音會的另一種活動是村子裡有人結婚、分居、慶壽時吹打一番,稱之為“鬧房”、“暖房”和“鬧壽”。有些地方死了人也請八音會去“鬧喪”。在這些場合,都要唱幾齣“圍鼓戲”——大夥圍著老鼓演奏,嘴裡分別唱著劇中角色的台詞(有些能手一人能頂兩三個角色)。不少上黨梆子業餘自樂班就是從八音會唱“圍鼓戲”起家的。也有一些上黨梆子職業班就是由自樂班發展而成。從這個“八音會——自樂班——職業班社”的發展,可以窺見上黨梆子形成的一些線索來。

祭祀影響

晉城

晉城民間有好多驅疫禳災迎福的活動,如晉城、陽城、沁水的“沖瘟”)扮鍾馗、小鬼和老虎,在鼓樂導引下,到民戶去鳴枚鞭炮,“驅除瘟疫”);陽城東鄉的“送子”(高禖神夫婦在鼓樂導引下,為新婚夫婦送泥塑彩色小兒)。陵川鄉間的“五鬼盤叉”(五個小鬼奉命來提不孝婦,經過滾撲追打,最後縛住。——可能是目連故事中鬼拘劉青提之事);

長治

長治民間有好多驅疫禳災迎福的活動,長子一帶的“鞭打癀癆鬼”(廟會時鐘馗在街上追打由人妝扮的“癀癆鬼”,追到台上吊打);壺關一帶的“猿猴脫殼”(喪禮時,人扮猿猴躺到紅氈上,篩以麩面,猿猴躍起後,氈上留有猴形,掛起);長子、屯留的“斬時魃”(天旱祈雨的一種形式,在鑼鼓中,二武士持刀將由人妝扮的“旱魃”猛追到舞台上,打碎“旱魃”頭頂的黃色南瓜——作為“旱魃”“腦漿迸流”);這些活動都有人物活動,一般也有簡單情節。

鬧元宵時,上黨有些地方還扮演有簡單情節的“步下故事”,如《瞎媽媽送閨女》(閨女臨產,母親才往婆家送,結果產到途中)等。總之,這些民間音樂、曲藝和街頭演出,都會給上黨梆子以哺育,使它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簡單到複雜成長起來。

樂戶導引

樂戶的最早記載見於《魏書·刑罰志》。明洪武年間任夏輔官的杜是壺關人,告老回鄉時,皇帝賜他一戶劉姓樂戶。麻巷村的劉章秋,就是這個劉姓樂戶的後代。他在民國五年(1916)還曾設班教授樂戶的演奏技藝。

上黨梆子(圖13) 上黨梆子(圖13)

上黨樂戶在迎神賽社時,要獻演戲隊(又稱雜劇)、琴戲和院本。明嘉靖版(沁水縣誌)有“士夫作神主治祠堂,四時致祭,墓祭各有其時,用鼓吹或演雜劇”的記載。陽城上伏村康熙五年碑有“惟以雜劇為歲事”的話。

隊戲:《元史·祭禮六》有“興和署掌枝女雜扮隊戲一百五十人”的記載(《新元史》亦有此記載)。明代陳繼儒的《太平清話》中有“錢塘為宋行都……孝宗奉太皇壽,一時御前應制多女流……隊戲為李端娘……”的記載。上黨隊戲起源何時,和宮廷隊戲相同與否,都不得而知。據樂戶老人潞城朱招群(1912—1991)、朱群才(1915—1994)、平順樂戶老人王福雲(1914—1986)等回憶和潞城南舍村“調家龜”演出,共有17個劇止。這些戲沒有弦樂伴奏,沒有唱腔,只有道白和吟誦(吟誦有韻的上下句,以七字句有二二三句式,也有三二二句式),台詞大多古樸文雅。隊戲的鑼鼓經被稱為“鑼鼓趟”,除上下場外,只在吟誦一句或兩句之後,擊打幾聲。服裝文角色與上黨梆子穿的相同,武角色穿前襟短、後襟長的“龍褂”,腰系“圪塔帶”。

院本是金元時行院演出所用的腳本。元末明初人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記載了700多個院本名目,但均已失傳。人們只能偶爾在其它作品中見到收入的片段。上黨樂戶在迎神賽社時說的院本,樂戶老人僅知道三個:《鬧五更》、《土地堂》(均有品述抄本)和失傳了的《三人齊》。這三個本子除《鬧五更》夾有唱了五次的一段民歌外,都是只有道白,沒有唱腔。插科打諢,惹人發笑。

樂戶演出的琴戲,有《無名駒》、《送帶》、《餞行》、《瘋僧掃泰》、《戲牡丹》等劇目,是用笙(或笛)伴奏的上黨梆子小戲。

上黨梆子(圖14) 上黨梆子(圖14)

樂戶在迎神賽社時,還要扮一個手持上截破作竹篾子的竹竿的前行(讀hang)。他要在為神靈“進盞”時口誦一些祝頌的詞兒。台灣出版的《中文大辭典》釋文為:“前行,舞者之列入在前行者。《衛敬瑜妻王氏企喻歌》:‘前行看後行,齊著鐵裲襠。前頭看後頭,齊著鐵鈕 ’”(衛敬瑜妻子事見《南史·孝義》)王福雲在解放前即任前行角色。

樂戶演出的戲劇與上黨梆子,口頭流傳和文字記載,都未見到相互關聯;但實際上卻有明顯的相通之處,有授受的痕跡:

1)敬奉祖師爺:上黨樂戶敬奉的祖師爺是咽喉神,誕辰是臘月初八。他們除了在自己家裡敬奉有泥塑神像外,陵川縣東陳丈溝村的咽喉祠(俗稱打鼓廟)和高平城內的咽喉祠、浩莊的咽喉廟,都是他們的敬神之處。上黨梆子每年要敬兩次神:一次是四月二十四日敬梨園始祖唐明皇(俗稱老郎爺),長治北街的梨園會館、晉城周元蒼的五聚堂(也稱會館)和澤州縣的望城頭村和開元宮,都塑有唐明皇的神像,各個現社也都有老郎爺,都按時祭祀;再一次是臘月初八,各班社除在班社內祭祀外,高平的班社都要到城內咽喉祠祭尊咽喉神,由名班獻演。五聚堂、開元宮和澤州縣的府城、玉皇廟、神南廟,陽城縣上伏村的西廟,都有咽喉神殿,除樂戶和戲曲藝人外,老百姓也來此敬神。這種情況,只能理解上上黨梆子接受了隊戲的習俗(因為樂戶的演出活動肯定要比上黨梆子古老得多)。

上黨梆子(圖15) 上黨梆子(圖15)

(2)演出劇目:從樂戶口述和《迎神賽社禮節傳薄四十宮調》、《唐樂星圖》等本記錄的290個隊戲,雜劇、院本、琴戲的劇目看,大都取材於封神、楚漢、三國、說唐、唐五代和楊家將、岳家軍的朝代故事。上黨梆子的700多個劇目中,也絕大部分是朝代戲,只是除了取材料於上邊所述的來源外,還有一批元明劇目。《天門陣》、《戰幽州》、《長坂坡》、《八仙慶壽》、《打磨坊》、《單刀會》、《兩狼山》、《七下生》、《走樊城》、《鎖五龍》、《私下三關》、《孟良盜骨》、《二進宮》、《雙如意》、《藏舟》等樂戶和上黨梆子都有的劇目,絕不會只有一種偶然的巧合,肯定是有授受的關係。特別有趣的是樂戶演出的琴戲有一本《無名駒》,寫明代楊繼盛被嚴嵩害後,其女與老僕楊恩赴福建搬兵,夜宿開山寺。寺僧黨飛雄愛其所乘寶駒,欲加殺害。後得知是恩公之女,道歉之後,送之上路。高平米山鎮五瘟洞戲台上道光七年的上黨梆子班社聚魁老班的題壁上,就有《無名駒》,在同一地點,也是聚魁老班的道光十年題壁上,則題有《無名駒》的又一名稱《殺寺》(鹹豐元年,有個玉順班在段都村舊舞台的題壁上,也題有《殺寺》)。但民國年間,上黨地區的舞台題壁中,就沒有了《無名駒》或者《殺寺》的劇目了。1963年,河北省永的上縣西調劇團來上黨地區作“探親演出”時,曾經展覽演出並抄錄油印《黨飛雄殺寺》。據老藝人說這是光緒初年由上黨梆子藝人在河北設帳授徒時留下來的上黨梆子劇目。把這個本子與樂戶老人朱群才校對,他說只有少數幾句不同。可見這是上黨梆子和琴戲都演出的本子,經藝人帶到河北保留下來,上黨地區可失傳了,又由西調送到了回來。繞了一個大圈,走了80多年。

(3)風格方面:樂戶演出的劇目都是直敘其情,直言其事,大起大落,很少轉彎抹角,旦角戲很少。現存的劇本,角單和藝人口述,除琴戲中有女角外,幾十齣隊戲和院本,只有《長坂坡》中糜夫人有20多句唱詞,這也很可能是後來才加上的。上黨梆子被稱為粗獷豪邁,火爆激烈,古樸豪放(貶之者說是原始、野蠻,不是殺人就是打架)。作家趙樹理曾指出:《西廂記》是名劇,全國有好多劇種都演,可是上黨梆子就沒有這個戲(上黨梆子的古代題壁中有《游殿》、《跳牆》、《佳期》都是上黨崑曲)。上黨梆子的“三把”雖比樂憎愛分明的“調壯士”藝術性強,但也給人以僵硬之感。從《迎神賽社禮節傳簿四十宮調》中的角色排場單看,有些劇目要上演員數十人,最多的達一百多人。真是浩浩蕩蕩,令人眼花繚亂。而上黨梆子在皇帝登殿和大帥出征時,上司、五堂龍是常見的,而且紅黃藍白黑色彩鮮明、富麗堂皇。演《大八仙》時,幾十人的戲班,除伴奏者外,邊做飯的、趕腳的、看戲房的、燒茶水的都要登場,花紅柳綠,擠滿一台。因而把上演此劇叫作“堆作仙”。民國十六年一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北京的《世界日報》連載署名負生的文章《山西戲》,對上黨梆子壺關樂意班(十萬班)這些表演風格大加讚賞。這種風格的形成,恐怕隊工不只是給予影響而已。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琴戲的問題。雖然明抄本《迎神賽社禮節傳薄四十宮調》和清抄《堂樂星圖》都沒有琴戲的記載,民國抄本《迎神賽社禮節文苑》有“請戲”二字還不是正文,墨跡不同,可是從王雙雲弟兄獻出的鹹豐八年抄錄的隊戲在劇本就有琴戲《撿柴》的全本和《送寒衣》、《送帶》、《戲牡丹》、《招夫牌》的角單;樂戶老人的介紹,絕不是從上黨梆子中學習來的;況且在《迎神賽社禮節傳薄四十宮調》所載的“恭盞隊戲”中,《山伯訪友》、《訪友》、《周氏辱齊》、《送米》、《三元捷報》、《班超投筆》等劇目前,都有一個“戲字,這是否就表明是”琴戲“,為了和隊戲相區別,而特意加上去的呢?看來也有這個可能。況且據上黨梆子已故的戲劇負責者李春枝1962年的調查筆記記載,陽城城關鳴鳳村白繼堯老人說,上黨梆子是由清澤州府陽城鳴鳳村子幾個人由西邊學了個琴腔回來,在鳴鳳村演唱形成的。他說這琴腔是否就是樂戶演出的琴戲呢?如果說在某種情況下,從境外傳來一種聲腔,樂戶學上用或笛伴奏,民間藝人卻繼續使用它的主奏樂器換作巨琴,逐漸形成上黨梆子,和樂戶的琴戲分道揚鑣,倒像是順理成章的事。這還需以後繼續查考。

外來催生

上黨梆子有些老人說:”咱這大戲是從宮裡傳出來的。“(”大戲“是20世紀30年代前本地觀眾對上黨梆子的稱呼,是相對於秧歌等小劇種而言。)至於是哪個帝王的宮,則眾說紛紜,有唐明皇、宋太祖、蕭太后諸說。唐明皇在潞州(今長治)作過二年別駕;宋太祖代周后討伐李筠確曾親臨澤州(今晉城市),但當地嚴格地說戲曲尚未形成,更加唐明皇巡視澤、潞兩郡時韋後擅權,朝內不清,他首先要考慮朝內大事;宋太祖來澤州時是才即位數目,軍馬倥傯,都不會有此閒情逸緻。蕭太后是指遼聖宗之母,她並未來過上黨。這就只能從明代的沈王身上考慮了。

康熙二十五年拔員,沁水人樊度中的詩作《東嶽廟賽神五首》的第五首第一句是”台上弋陽唱晚晴“(見嘉慶版《沁水縣誌》和雍正版《 澤州府志》)。這說明康熙年間上黨地區有弋陽腔演唱。上黨梆子把行當分作鬚生、老生、小生、正旦、老旦、小旦、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九種,也和弋陽腔相同。肯定它受過弋陽腔的影響。上黨梆子受崑曲、皮簧的影響就更大了。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撰成書的《潞安府志》卷八記有長子縣知縣王巨源曾禁“喪葬演戲”一事,稱“富室舊用梨園送殯,今奉嚴禁,用者漸少”。這說明18世紀上黨地區的戲劇演出活動已相當頻繁。

清雍正十三年(1732)修編成書的《澤州府志》卷十一記有山西澤州府羅戲和黃河以北卷戲的戲班,以及由梆、羅、卷戲組成的三合班在開封城內活動的記載(見清李綠園《歧路燈》)。正是這種“三合班”演變形成為多種聲腔的劇種。

藝術特色

上黨梆子過去的班社,除梆子外還兼演上黨昆戲、上黨羅羅腔,上黨卷戲和上黨皮黃,共五種聲腔。合稱“昆梆羅卷黃”。近年來,昆、羅、卷已絕跡舞台,只是以梆子為主,有些劇團或唱些皮黃。

上黨梆子的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間亦用曲牌體。板式中運用最多的是[大板]和[四六],其它尚有[中匹六]、[垛板]等;曲牌體唱腔有[靠山吼]、[一串鈴]等。男女同腔、同度、同調。調式是微調式;除[緊大板]和[介板]外,其它各類板式中的過門,都是宮調式的。伴奏樂器:打擊樂是音響強烈的大鑼、大鼓,弦樂是巨琴、二把和二胡。

上黨梆子的基礎功叫“三把”。它運用起來穩健大方,雄壯有力;不足之處是足沉臂硬,臀部凸出,不太美觀。表現手法是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強烈明快。行當方面鬚生的作用最突出,其次是淨角、青衣和武小生。 上黨梆子具有粗獷、健康的藝術特色。台步、身段都有淳樸古老的特點,唱腔、音樂高亢、委婉、活潑,曲牌豐富,每種唱腔各有各的樂器和上演劇目。

上黨梆子的音樂絕大多數是從民間音樂(如八音會曲牌)直接吸收而來。在上黨梆子原有的200餘個曲牌中,絕大部分是民歌音樂、民間小調、樂戶吹奏的曲牌。有些曲牌如《靠山吼》、《小開門》、《一串鈴》、《葡萄架》、《四六》等,至今劇團和八音會同譜演奏,像《慢跺板》,在農村少數巫婆上香時仍哼的是這曲調。

據統計,上黨梆子的傳統劇目有七百多個,其中梆子戲近六百個,皮黃戲九十多個,崑曲十多個,羅羅腔戲和卷戲各數個,代表性劇目有《三關排宴》、《天波樓》、《雁門關》、《闖幽州》、《董家嶺》、《巧緣案》、《奪秋魁》、《甘泉宮》、《東門會》、《徐公案》等,其中一些劇目完全為上黨梆子所獨有。

上黨梆子的腳色行當主要有生、旦、淨、醜四種,各行當的基本表演程式名為“三把”,運用時演員挺胸昂頭,穩健有力。其表演風格粗線條、大輪廓,直出直入,簡練明快,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受到京劇影響,有所變化。上黨梆子的舞台裝置有“設大朝”的講究,臉譜圖案也十分獨特。旦角還有一種名為“破面”的化裝,帶有元雜劇的遺風,即用白粉在劇中品行不端者右眼瞼上橫劃一筆,或在角色右顴骨處畫上一朵小小的蘭花或菊花。

舞台美術

臉譜

上黨梆子的臉譜用紅、白、黑三色勾臉,也用黑白相間的灰色、紅白相間的粉紅色和紅黑相間的紫色。神仙、道家、法師、妖精也用金黃。通常分別叫作紅蓮、黑臉、白臉、二花臉、三花臉等。譜式有豎三分臉、橫三分臉、全臉、斜臉、蝙蝠臉、陰陽臉、桃形臉、菱形臉、雷公臉、紅花紋臉、白花紋臉等。畫法線條粗狂,筆法簡練,對比鮮明。  

上黨梆子臉譜
臉譜 臉譜 臉譜 臉譜 臉譜 臉譜

服裝

上黨梆子的服裝、頭腦自具特色,服裝講究大紅大綠,五彩上色,頭腦講究“金頭盔黑烏紗”,顯得古色古香,莊嚴肅穆,與眾不同。抗日戰爭前,蘇州有一家萬順泰戲裝店,專為上黨梆子製作有自己特色的服裝,人稱“下路貨”,質量較高。高平米山製作的服裝叫“本地貨”,質量稍差一些。這些服裝分別被裝入頭腦箱、大衣箱、二衣箱之中。上當梆子原來是沒有水袖的,只是在蟒或生衣、旦杉的袖口上,加長寬都約十五厘米。解放後,普遍增加了水袖,學習了水袖功,使舞台表演顯得更加婀娜多姿。  

舞台裝置

上黨梆子的舞台裝置是桌、椅和大幔。一般是三桌六椅三面幔。裝上有桌裙,椅上有椅披,除靈堂為全為紅色,上有繡花圖案。大幔分左右兩幅,搞約4米,寬各2米。紅黃藍白綠各色均有,繡以彩色的鳳凰或牡丹、大花瓶。上邊有約1米寬的通長橫檐,繡八仙或笙簫笛管,檐下有穗。解放後,舞台裝置發生了變化。普遍使用了幕布:台前要掛大幕,正額掛通長檐團標,還有沿幕、翼幕、中幕和天幕。大幔除在個別劇中偶用外,已退出了舞台。  

角色行當

上黨梆子過去分為生角(也稱紅生、鬚生),老生、小生、正旦、老旦、小旦、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也叫作“醜”)九個行籽。一般班社沒有老生、老旦專職演員,老生由生角兼演,重點老旦由生角反串,一般老旦的由其它行當代演。20世紀50年代起,才有了青衣、大淨、二淨之稱。

行當是按性別、年齡、性格的不同劃分的,因而各有他們自己的特徵:老藝人說鬚生要儒雅,小生要秀氣、要狠毒,大淨要奸、要耿、二淨要魯,小丑要能,正旦要端莊、嫻靜,小旦要嬌柔、俊美。根據這些特點,老藝人對各個行當又有不同要求:鬍子生要有三分儒氣,小生要有三分毒氣,正旦要有三分文氣,小旦要有三分嬌氣,大花臉要有三分奸氣,二花臉要有三分魯氣,三花臉要有三分靈氣。在外形方面要求也不同:如戴網子,三花臉離眉一指,小生離眉二指,鬚生離眉三指,花臉是滿圓。

表演程式

上黨梆子表演程式:可分作六大類敘述:

一是整裝類:有打場、三把、整頭、拂袖、束帶等;

二是行進類:有望場、騮馬、大轉場、蛇擺尾、擺對過場、絞腿、跌參、一條箭、穿場等。

三是上下場類:有耍上場、耍下場、騎馬上場、備馬上城等。

四是殺戰類:有夾槍劍、老四季刀、十字闖、里土堤、四十八棍、羅漢錘、絡拳、回馬槍、十三槍、花刀、三壓刀、鎖口槍、絞棍等。

五是台步類:有踏五步、紐步、蹉步、雲步、蟹行步、七寸步,還有三倒步、十字步、墊步、跪步、跨步、搖擺步、慢三步、跳箭步等。

六是跟頭類:有紡花車(即虎跳)、沒底跟頭、小跟頭、爬虎、吊貓、鯉魚打挺、蠍子圪撩尾、大繩鞦韆、單叉、搶背、大跟頭、飛腳、不掉(即鏇子)等。

伴奏樂隊

上黨梆子的伴奏樂隊,以演出梆戲的編制陣容為基本隊伍,為其它聲腔伴奏時,則另行調整、縮減。據老藝人回憶,過去較大的班社,演奏員即有九人。計:文樂組四人(巨琴、二把、老胡胡各一人,月琴或雙琴一人),武樂組五人(鼓、大鑼、小鑼、鈸、梆子)。小班社文樂組三人(三大件各一),武樂組四人(梆子由不上場的演員兼)。

上黨梆子的鑼鼓經種類更為繁多,運用更廣。從功能方面來講,主要有三:一用於唱腔的起板,句間和各種轉接以及落板等程式組織;二是於表現及服務於情緒、動作、場面及銜接等;三專用於曲牌和專門的吵台音樂。從音響方面來看,有文武之分:全奏形式俗稱“大傢伙”,為之武;僅用小鑼為之文。演奏時組合手法多,其中又十分重視小鑼的運用,藝人稱之為“舌頭”;以鑼區別各組合程式中強音節奏,鈸為襯,既起節奏作用,又顯示它在不同程式中的色彩與情緒作用。而組合音量強弱控制與速度變化全在於鼓師的點眼與手勢。

代表劇種

上黨梆子起源於明代末年。音調高亢明朗,粗獷樸實 ,音樂曲調豐富,音響強烈。表演上,多用直出直人,強烈明快,側重唱念工夫。在約400 個傳統劇目中,以表現古代英雄、忠臣良將、外抗侵侮、內懲奸賊題材為主,許多戲浸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富有積極意義。

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表現楊家將的“楊家戲”,歌頌岳家軍的“岳家戲”,演得慷慨悲壯,動人心弦。

解放後,經過整理加工,許多傳統劇目耀出新的光彩,重新演出的優秀傳統劇目有《三關排宴》、《天波樓》、《皮秀英打虎》,移植演出的《薛剛反朝》、《法門寺》,創作和新編的現代戲《十里店》、《山村供銷員》等,受到城鄉觀眾的歡迎。

上黨梆子在長期的發展過程這中,名角競秀,人才輩出。著名的老藝人趙清海,工鬚生兼老旦、淨角,他的《雁門關》、《苦肉計》,享有很高的聲譽。著名演員段二淼以飾演小生、鬚生馳名,唱腔高亢激越,變化自如。《長生殿》、《雁門關》、《甘泉宮》,在太原演出獲得“譽滿并州”的美稱。四十年代,郭金順以扮演《三關排宴》中的楊四郎、《雁門關》中的楊八郎、《徐公案》中的海瑞、《掛龍燈》中的高懷德而著稱。他的獨到演技和唱工,常使人讚不絕口。上黨梆子還培養出一些優秀女演員,其中著名的有吳婉蘭、郝聘芝、張愛珍、吳國華等。她們的唱工和做工,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黨梆子在清代中期流傳到山東菏澤地區和河北永年縣,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在當地形成了山東棗梆和河北西調兩個劇種。

澤州秧歌是流行於原澤州府地區(今晉城市)的一個小劇種。它的小鑼出場和接唱時的鑼鼓點和上黨梆子的小鑼出場與[一馬三箭]開始的鑼鼓點很相似。澤州秧歌的形成比上黨梆子晚,可能是它從上黨梆子中吸取的;可是,也不能否定它是上黨地區的民間音樂為梆子和秧歌所吸取。

晉城的一種曲藝絲弦書中,官員上場的鑼鼓點,也與上黨梆子官員上場的鑼鼓點接近。上黨地區的民間藝術“太行意拳”的一些程式中,也能看到上黨梆子的基礎功“在把”的痕跡。

代表人物

趙清海宋苟明段生榮劉雅斗李小保
都岐岐張愛珍郭孝明吳國華楊三圭
吳婉芝郝聘之郝同生王富喜張保平
馮國瑞曹三狗郭金順申銀洞趙德俊
段二淼段小緒申灰驢平福成鄭根成
邢洞狗郭群益趙保鎖何豆孩邢福保

中國戲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