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城戲

打城戲

打城戲源於泉州宗教民俗活動,是具有濃厚宗教藝術色彩的劇種。由於她經常在孟蘭盆節、水陸大醮以及民間喪儀法事活動中演出,故初期亦稱“法事戲”。

簡介

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曾留下兩句傳世名言:“此地古稱佛國,滿街皆是聖人。”那千年古剎開元寺的法事活動,更是終年不斷,香火不絕。尤其是閩南民間每年七月都流行普渡,請和尚、道士念經拜懺,以“超度亡魂”。其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由和尚表演地藏王菩薩打開鬼門關,放出陰間冤鬼的故事,俗稱“打地下城”;一種是由道士表演芭蕉大王巡視冤鬼城,四方出屈死冤魂的故事,俗稱“打天堂城”。這“打城戲”名稱的由來。“打城戲”又有“和尚戲”、“法事戲”之稱。若由道士單獨演出,則民間稱之為“師公戲”。總而言之,它屬於宗教劇

打城戲打城戲

僧、道表演的打醮拜懺活動,起初純屬法事儀式,身穿袈裟、道袍,手持諸如木魚、鈸、鈴、鉦、雲板、草鑼等法器作為樂器,念唱的曲調也僅限於道情和佛曲音樂,諸如[南海贊]、[普安咒]、[大真言]、[鬼摻沙]、[反海]、[大迓鼓]等曲調,以某些跳桌子、跳火盆、弄飛鈸、過刀山等小雜耍節目吸引觀眾。這些表演一般僅在夜間的寺院、道場的廣場上進行。為了體現“超度亡魂”的性質,所以表演時還增加了佛經《目連救母》中的有關孝子目連的片斷故事。清道光年間(1821——1850),這種打城的宗教儀式表演開始走出寺院、道觀的圍牆,逐漸在閩南廣大城鄉搭台演出。大約在清鹹豐十年(1860 年),晉江縣興源里吳永燎、吳永吟兄弟出面創建打城戲班(俗稱“師公戲”)並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門廈門等地進行法事活動的演出。這樣打城戲作為一個劇種開始成熟。據英國牛津大學龍彼德教授考證,同治13年(1873年),有兩個荷蘭人曾在廈門看過打城戲演出《李世民游地府》、《劉全進瓜》、《目連救母》、《四遊記》等劇目。

清光緒十七年間(1891年),泉州開元寺和尚超塵、圓明,為了擴大法事活動,便合資自置服裝道具,邀請會演戲的道士和一部分居士,組織起半職業性質的戲班,取名“大開元”,先後聘請平時也常演與宗教節目題材有關的傀儡戲藝人呂細大、林潤澤、陳丹桂等人,傳授《目連救母》劇目中的《會緣橋》、《傅相升天》、《造土獅象》、《捉劉四真》、《四海龍王拜壽》、《速報審》、《滑油山》、《羅卜守墓》、《羅卜挑經》、《龍女試雷有聲》、《觀音戲羅卜》等折子戲。著名文學家林紓在同治、光緒年間,曾在閩南見過打城戲的演出。他在《畏廬瑣記~泉郡人喪禮》中記載說:“泉州處福建之下游,民多出洋,如小呂宋、仰光、檳榔嶼各島。富者或數千萬,亦置產於外洋,而家居於內地者,其喪禮甚奇,人至弔喪,勿認識與弗識,鹹授以鴉片一小合。延僧為《梁王懺》七日。此七日中,恣人所食,每餐必百餘席。餚之四簋,其中一肉一雞,肉切為方塊,雞亦白煮,其高尺許,對座位二物所蔽,幾不見,此方為禮。禮懺之末日,僧為《目連救母》之劇,合梨園演唱,至天明為止。名之曰——和尚戲,此皆余聞之所未聞也”。這是一百多年前打城戲的儀式、演出背景的詳細記述。

打城戲打城戲

打城戲形成不久,因班主圓明和超塵意見分歧,遂各自分別組班,超塵主持“大開元班”。圓明則在開元寺附近專門招收年輕小演員學藝,延請木偶戲藝人授藝,被人稱為“小開元班”。在兩班競爭中,“小開元班”因廣泛參與社會上的社火嬸誕以及婚喪喜慶活動而得到迅速發展,班子人數從十幾個增加到四十幾個,成了專業性質的班社。而“打開元班”僅限於原來的幾個和尚、道士,加上藝術陳舊、經營不力而告解散。

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使打城戲的發展時期,除泉州城裡的“小開元班”外,晉江縣小坑園村有“小興元班”,南安縣洪瀨鎮有“小協元班”,晉江縣永寧鎮也成立有“小榮華班。”。
打城戲的早期劇目以《目連救母〉為主,共有12部連台本戲。後期大量吸收京劇劇目,除了《界牌關》、《四傑村》、《陰陽河》、《鐵公雞》、《莊子戲妻》等本戲外,還有《小五義》《小八義》、《大八義》、《水滸》、《西遊》、《南遊》、《說岳》、《三國》等連台本戲18部162本。
打城戲的表演藝術重在武功雜耍,這是從京劇武打程式中學來的,而音樂曲調是在佛曲道士腔的基礎上吸收了本地梨園戲高甲戲音樂曲牌和伴奏樂器。

打城戲打城戲
抗日戰爭時期,廈門等地淪陷,達成吸引藝人星散而漸衰落,直至1949年後,才得以復甦。1952年泉州組織泉音技術劇團,1957年改稱泉州市小開元劇團,1960年成立泉州打城戲劇團,並整理、改編和創作了一批新的劇目,如《少林寺》、《火焰山》、《呂四娘》、《鄭成功》、《李卓吾》、《李九我》等。1966年,達成惜別指令停演。1968年泉州市打城戲劇團宣布解散。從此,該西遊劇種在閩南消失了。直至80年代後期,在廣大民眾的呼籲、老藝人吳天乙的積極策劃以及有關文化部門的支持下,打城戲終於1990年初以民間職業劇團形式重新組建,使這朵福建劇苑中奇特的品種又綻開新顏。1991年1月,在中國南戲暨目連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打城戲劇團為大會作了開台儀式表演,演出《龍女試雷有聲》。

歷史淵源

“打城”儀式通常是在和尚道士打醮拜懺、做功德超度亡靈圓滿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叫“打桌頭城”。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扎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於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後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頭巾代表亡靈,一男子(由道士妝扮)代表道士對著說唱。 後來,發展為“打地上城”。演員由原來的一男一女,發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劇目,一般在廣場上表演簡單的雜技,如弄鈸、過刀山、跳桌子、弄包子等沒有故事內容的小節目。再後為適應法事需要,又增加些短小的神怪節目,從宗教儀式圈子裡跳出來,開始在民間喪儀、盂蘭盆會和水陸大醮上演出。

打城戲打城戲
 
打城戲戲班的真正形成,是一九0五年。泉州開元寺和尚超塵、圓明為了招攬法事,合資購置行頭道具,以演戲的道士為基本演員,又吸收 “香花和尚”(吃葷)參加, 聘請泉州木偶戲藝人傳授整套《目蓮戲》,組成一個半職業性質的戲班,叫“大開元班”。吸收木偶戲的曲調作為演出的音樂,並由廣場搬上舞台。不久,戲班主圓明與超塵,各自分開組班。超塵仍舊主持“大開元班”;圓明另行組織的“小開元班”。一九二0年,晉江縣小興元村的做法事兼演戲的道士,組織了一個“小興元班”。“小興元”活躍在晉江、石獅、東石、英林一帶,班主為道士,故俗稱“道士戲”;而“小開元”則流行於泉州、惠安、南安及晉江等地,因其班主是和尚,所以叫做“和尚戲”。建國後統稱為打城戲。
打城戲走上舞台,漸漸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獨特風格的傳統劇目,大致可分為:神話、神怪劇、歷史故事和武俠劇三類。建國以來,創作一批新的劇目,如《鄭成功》、《龍宮借寶》、《岳雲》、《寶蓮燈》、《潞安州》等,頗受觀眾歡迎,也使該劇種更臻成熟。

主要劇目

打城戲打城戲
打城戲走上舞台,漸漸地形成自己一套具有獨特風格的傳統劇目,大致可分為:神話、神怪劇、歷史故事和武俠劇三類。建國以來,創作一批新的劇目,如《鄭成功》、《龍宮借寶》、《岳雲》、《寶蓮燈》、《潞安州》等,頗受觀眾歡迎,也使該劇種更臻成熟。

打城戲音樂

由於受到木偶戲的影響較深,打城戲早期的音樂、唱白以有科步,帶有濃厚的木偶戲表演風格。其表演動作多側重於跳躍跌打和武打雜技,有時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後期武戲受京劇的影響,較多採用京戲的武技表演;文戲則吸收了梨園戲和高甲戲的某些科步動作來豐富自己。該劇種的上下場都要念場詩。韻白較多,唱白髮發音較重,但比高甲戲輕柔,接近口語。此外,它還有其他劇種所沒有的“開大籠”,裡面裝關表演各種類型舞蹈節目的衣套,可隨演隨用,別有一番生動情趣。

打城戲的音樂曲調是在道情和佛曲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木偶戲音樂曲調混合而成的。後來雖然也加進一些南音和民歌,但仍以傀儡調為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風格。

藝術特點

打城戲生長於泉州本土,藝術上受泉州民間藝術的哺育,其表演藝術,提線木偶對它的影響尤深。打城戲早期的音樂、唱白以及科步,帶有濃厚的木偶戲表演風格。其表演動作多側重於跳躍跌打和武打雜技,有時也表演一些少林拳技。其武打的高超技藝,與傳統的南少林拳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為南少林拳術在泉州的活文物,在閩南

打城戲打城戲
民間 戲曲中獨樹一幟。後期武戲受京劇的影響,較多採用京戲的武技表演;文戲則吸收了梨園戲和高甲戲的某些科步動作來豐富自己。該劇種的生、旦、淨上下場都要念場詩。韻白較多,唱白髮音較重,但比高甲戲輕柔,接近口語。此外,它還有其他劇種所沒有的“開大籠”,裡面裝關表演各種類型舞蹈節目的衣套,可隨演隨用,別有一番生動情趣。  打城戲的音樂曲調,是在道教法事中的法樂、道情調樂曲、打擊樂和佛曲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木偶戲音樂曲調混合而成的,是泉州民間文化的藝術珍品。後來雖然也加進一些南音和民歌,但仍以傀儡調為主。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風格。

泉州打城戲劇團

1952年組建泉音技術劇團,1957年改為泉州小開元劇團,1960年正名為泉州打城戲劇團。建團後,除整理上演數

打城戲打城戲
部傳統連台本戲外,還創作上演一批歷史劇、神話劇、童話劇及現代戲,同時造就了一批以被譽為“閩南第一美猴王”曾火成為代表的表演藝術家。文革期間,劇團被迫解散。20年來,由於國內外宗教民俗學者、華僑、港澳同胞及本地社會賢達的呼籲,在省、市文化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原打城戲藝人吳天乙、黃英英、洪球江等人,自籌資金,於1990年2月招收20多名青少年,開班培訓,重建民間自負盈虧性質的泉州打城戲劇團。具一格的宗教韻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