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吳用要在元宵節時,先於北京城中埋伏,裡應外合,破城救人。吳用又告訴宋江東京蔡太師力主招安之意。

北京城元宵放燈。梁山泊宋江守寨,吳用引八路人馬進駐城下。時遷在北京翠雲樓放火,城中大亂,梁中書四個城門沖不出去。後從南門奪路而走。城內柴進救出盧俊義、石秀,捉了李固,賈氏。

回目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水滸傳水滸傳

簡介

吳用要在元宵節時,先於北京城中埋伏,裡應外合,破城救人。吳用又告訴宋江東京蔡太師力主招安之意。
北京城元宵放燈。梁山泊宋江守寨,吳用引八路人馬進駐城下。時遷在北京翠雲樓放火,城中大亂,梁中書四個城門沖不出去。後從南門奪路而走。城內柴進救出盧俊義、石秀,捉了李固,賈氏。

正文

003吳用003吳用

話說吳用宋江道:“令日幸喜得兄長無事,又得安太醫在寨中看視貴疾,此是梁山泊萬千之幸。比及兄長臥病之時,小生累累使人去大名探聽訊息,梁中書晝夜憂驚,只恐俺軍馬臨城。又使人直往大名城裡城外各處遍貼無頭告示,曉諭居民勿得疑慮:冤各有頭,債各有主;大軍到郡,自有對頭:因此,梁中書越懷鬼胎。又聞蔡太師見說降了關勝,天子之前更不敢提:只是主張招安。大家無事,因累累寄書與梁中書,教且留盧俊義石秀二人性命,好做手腳。”宋江見說,便要催軍馬下山去打大名。吳用道:“即令冬盡春初,早晚元宵節近。大名年例大張燈火。我欲趁此機會,先令城中埋伏,外面驅兵大進,裡應外合,可以破之。”宋江道:“此計大妙!便請軍師發落。”吳用道:“為頭最要緊的是城中放火為號。你眾兄弟中誰敢與我先去城中放火?”只見階下走過一人道:“小弟願往。”眾人看時,卻是鼓上蚤時遷。時遷道:“小弟幼年間曾到大名,城內有樓,喚做翠雲樓,樓上樓下大小有百十個閣子。眼見得元宵之夜必然喧鬨。小弟潛地入城,到得元宵節夜,只盤去翠雲樓上,放起火來為號,軍師可自調遣人馬入來。”吳用道:“我心正待如此。你明日天曉,先下山去。只在元宵夜一更時候,樓上放起火來,便是你的功勞。”時遷應允,得令去了。吳用次日卻調解珍,解寶扮做獵戶去大名城內官員府里獻納野味;正月十五日夜間,只見火起為號,便去留守司截住報事官兵。
兩個得令去了。再調杜遷宋萬,扮做賣米客人,推輛車子,去中宿歇;元宵夜,只看號起時,卻來先奪東門。兩個得令去了。再調孔明,孔亮扮做仆者前去大名城內鬧市里房檐下宿歇,只看樓前火起,便要往來接應。兩個得令去了。再調李應,史進扮做客人去大名東門外安歇,只看城中號火起時,先斬把門軍士,奪下東門,好做出路。兩個得令去了。再調魯智深,武松扮做行腳僧前去大名城外庵院掛搭,只看城中號火起時,便去南門外截住大軍,衝擊去路。兩個得令去了。再調鄒淵,鄒閏扮做賣燈客人直往大名城中尋客店安歇,只看樓中火起,便去司獄司前策應。兩個得令去了。再調劉唐,楊雄扮做公人直去大名州衙前宿歇,只看號火時,便去截住一應報事人員,令他首尾不能救應。兩個得令去了。
再調公孫勝先生扮做雲遊道人,卻教凌振扮做道童跟著,將帶風火轟天炮等數百個,直去大名城內淨處守待,只看號火起時施放。兩個得令去了。再調張順跟隨燕青從水門裡入城,逕奔盧員外家單捉淫掃姦夫。再調王矮虎,孫新,張青,扈二娘,顧大嫂,孫二娘扮做三對村里夫婦內城看燈,尋至盧俊義家中放火。再調柴進帶樂和,扮做軍官,直去蔡節級家中,要保救二人性命。眾頭領俱各得令去了。此是正月初六。不說梁山泊好漢依次各各下山進發。
且說大名梁中書喚過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一乾官員商議放燈一事。梁中書道:“年例城中大張燈火,慶賀二宵,與民同樂,全似東京體例;如今被梁山泊賊人兩次侵境,只恐放燈因而惹禍。下官意欲住歇放燈,你眾官心下如何計議?”聞達便道:“想此賊人潛地退去,沒頭告示亂貼,此是計窮,必無主意,相公何必多慮?若還今年不放燈時,這廝們細作探知,必然被他恥笑。可以傳下鈞旨曉示居民:比上年多設花燈,添扮社火,市中心添搭兩座鰲山,依照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教府尹點視居民勿令缺少;相公親自行春,務要與民同樂。聞某親領一彪軍馬出城,去飛虎峪駐紮,以防賊人奸計;再著李都監親引鐵馬軍,穿城巡邏,勿令居民驚擾。”梁中書見說大喜。眾官商議已定,隨即出榜曉諭居民。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衝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只聽放燈,都來趕趁。在城坊隅巷陌該管廂官每日點視,只得裝扮社火;豪富之家催促懸掛花燈。遠者三二百買,近者也過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將燈到城貨賣。家家門前紮起燈柵,都要賽掛好燈,巧樣煙火;戶內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掛名人書畫並奇異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鰲山,上面盤紅黃大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去州橋河內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青龍一條,周回也有千百盞花燈。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鰲山,上面盤著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原來這座酒樓,名貫河北,號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繡柱,極是造得好;樓上樓下,有百十處閣子,終朝鼓樂喧天,每日笙歌聒耳。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三瓦兩舍,更不必說。
那梁山泊探細人,得了這個訊息,報上山來。吳用得知大喜,去對宋江說知備細。宋江便要親自領兵去打大名。安道全諫曰:“將軍瘡口未完,切不可輕動;稍若怒氣相侵,實難痊可。”吳用道:“小生替哥哥走一遭。”隨即與鐵面孔目裴宣點撥八路軍馬:第一隊,大刀關勝引領宣贊,郝思文為前部,鎮三山黃信在後策應,都是馬軍。第二隊,豹子頭林沖引領馬麟,鄧飛為前部,小李
廣花榮在後策應,都是馬軍。第三隊,雙鞭呼延灼引領韓滔,彭圯為前部,病尉遲孫立在後策應,都是馬軍。第四隊,霹靂火秦明引領歐鵬,燕青為前部,跳澗虎陳達在後策應,都是馬軍。第五隊調步軍師頭領沒遮攔穆弘將引杜興,鄭天壽。第六隊,步軍頭領黑鏇風李逵將引李立,曹正。第七隊,步軍頭領插翅虎雷橫將引施恩,穆春。第八隊,步軍頭領混世魔王樊瑞,將引項充李袞。這八路馬步軍兵,各自取路即今便要起行,毋得時刻有誤。正月十五日,二更為期,都要到大名城下。
馬軍步軍一齊進發。那八路人馬依令下山。其餘頭領盡跟宋江保守山寨。
且說時遷越牆入城,城中客店內卻不著單身客人。他自由的街上閒走,到晚來東嶽廟神座底下安身。正月十三日,卻在城內往來觀看那搭縛燈棚,懸掛燈火。正看之間,只見解珍解寶挑著野味,在城中往來觀看;又撞見杜遷,宋萬兩個從瓦子裡走將出來。時遷當日先去翠雲樓上打一個尖,只見孔明披著頭髮,身穿羊皮破衣,右手拄一條杖子,左手拿個碗,醃腌臢臢,在那裡求乞,見了時遷,打抹他去背說話。時遷道:“哥哥,你這般一個漢子,紅紅白白皮面,不像叫化的。城中做公的多,倘或被他看破,須誤了大事。哥哥可以躲閃迴避。”說不了,又見個丐者從牆邊來;看時,卻是孔亮。時遷道:“哥哥,你又露出雪也似白面來,亦不像忍飢受餓的人;這般模樣,必然決撒!”卻才道罷,背後兩個人,劈角兒揪住,喝道:“你們做得好事!”回頭看時,卻是楊雄,劉唐。時遷道:“你驚殺我也!”楊雄道:“都跟我來。”帶去僻靜處埋怨道:“你三個好分曉!卻怎地在那裡說話?倒是我兩個看見;倘若被他眼明手快的公人看破,卻不誤了大事?我兩個都已見了,弟兄們不必再上街去。”孔明道:“鄒淵,鄒閏昨日街上賣燈,魯智深,武松已在城外庵里。再不必多說,只顧臨期各自行事。”五個說了,都出到一個寺前。正撞見一個先生,從寺里出來。
眾人抬頭看時,卻是入雲公孫勝;背後凌振,扮作道童跟著。七個人都點頭會意,各自去了。看看相近上元。梁中書先令大刀聞達將引軍馬出城,去飛虎峪駐紮,以防賊寇。十四日,卻令李天王李成親引鐵騎馬軍五百,全副披掛,城巡視。次日正是月十五日。是日好生晴明,梁中書滿心歡喜。
未到黃昏,一輪明月卻湧上來,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銀一片。士女挨肩疊背。煙火花炮比前越添得盛了。是晚,節級蔡福分付教兄弟蔡慶看守著大牢,“我自回家看看便來。”方才進得家門,只見兩個人閃將入來,前面那個軍官打扮,後面仆者模樣。燈火之下看時,蔡福認得是小鏇風柴進,後面的卻不曉得是鐵叫子樂和。蔡節級便請入裡面去,現成杯盤,隨即管待。柴進道:“不必賜酒。在下到此,有件緊事相央。盧員外,石秀全得足下相覷,稱謝難盡。令晚小子欲就大牢里,趕此元宵熱鬧,看望一遭。望你相煩引進,休得推卻。”蔡福是個公人,早猜了八分;欲待不依,誠恐打破城池,都不見了好處,又陷了老小一家性命;只得擔著血海的干係,便取些舊衣裳,教他兩個換了,也扮做公人,換了巾幘;帶柴進,樂和逕奔牢中去了。初更左右,王矮虎,一丈青,孫新,顧大嫂,張青,孫二娘,三對兒村里夫婦,喬喬畫畫,裝扮做鄉村人,挨在人叢里,便入東門去了;公孫勝帶同凌振,挑著荊蔞,去城隍廟裡廊下坐地;這城隍廟只在州衙側邊。鄒淵,鄒閏挑著燈在城中閒走;杜遷,宋萬各推一輛車子,逕到梁中書衙前,閃在人鬧處;原來梁中書衙只在東門裡大街住。劉唐,楊雄,各提著水火棍,身邊都自有暗器,來州橋上兩邊坐定;燕青領了張順,自從水門裡入城,靜處埋伏:都不在話下。
不移時,樓上鼓打二更。卻說時遷挾著一個籃兒,裡面都是硫磺,焰硝,放火的藥頭,籃兒上插朵鬧蛾兒走入翠雲樓後;走上樓去,只見閣子內,吹笙蕭,動鼓板,掀雲鬧社,子弟們鬧鬧嚷嚷,都在樓上打哄賞燈。時遷上到樓上,只做賣鬧娥的,各去閣子裡去看。撞見解珍,解寶,拖著鋼叉,叉上掛著兔兒,在閣子前走。時遷便道:“更次到了。怎生不見外面動撣?”解珍道:“我兩個方才在樓前,見探馬過去,多管兵馬到了。你只顧去行事。”言猶未了,只見樓前都發起喊來,說道:“梁山泊軍馬到西門外了!”解珍分付時遷:“你自快去!我自去留守司前接應!”奔到留守司前,只見敗殘軍馬一齊奔入城來,說道:“聞大刀吃了栽也!梁山泊賊寇引軍都到城下也!”李成正在城上巡邏,聽見說了,飛馬來到留守司前,教點軍兵,分付閉上城門,守護本州。卻說王太守親引隨從百餘人,長枷鐵鎖,在街鎮壓;聽得報說這話,慌忙回留守司前。卻說梁中書正在衙前醉了閒坐,初聽報說,尚自不甚慌;次後沒半個更次,流星探馬接連報來,嚇得一言不吐,單叫:“備馬!備馬!”說言未了,只見翠雲樓上烈焰沖天,火光奪目,十分浩大。梁中書見了,急上得馬,卻待要去看時,只見兩條大漢,推兩輛車子,放在當路,便去取盞掛的燈來,望車子點著,隨即火起。梁中書要出東門時,兩條大漢口稱:“李應,史進在此!”手捻朴刀,大踏步殺來。把門官軍嚇得走了,手邊的傷了十數個。杜遷,宋萬卻好接著出來,四個合做一處,把住東門。梁中書見不是頭勢,帶領隨行伴當,飛奔南門。
卻聽南門傳說道:“一個胖大和尚。輪動鐵禪杖:一個虎面行者,掣出雙戒刀;發喊殺入城來!”梁中書回馬,再到留守司前,只見解珍,解寶,手捻鋼叉,在那裡東沖西撞;急待回州衙,不敢近前。
王太守卻好過來,劉唐,楊雄兩條水火棍齊下,打得腦漿迸流,眼珠突出,死於街前;虞侯押番,各逃殘生去了。梁中書急急回馬奔西門,只聽得城隍廟裡火炮齊響,轟天震地
鄒淵,鄒閏,手拿竹竿,只顧就檐下放起火來;南瓦子前,王矮虎,一丈青殺將過來,孫新,顧大嫂身邊掣出暗器,就那裡協助;銅佛寺前,張青,孫二娘入去,爬上鰲山,放起火起。此時大名城內百姓黎民,一個個鼠竄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四下里十數處火光沖天,四方不辨。卻說梁中書奔到西門。接著李成軍兵,急到南門城上,勒住馬在鼓樓上看時,只見城下軍馬擺滿,旗號寫“大刀關勝”,火焰光中,抖擻精神,施逞驍勇;左有韓滔,右有彭圯,黃信在後催動人馬,雁翅般橫殺將來,已到門下。
梁中書出不得城去,和李成躲至北門城下,望見火明亮,軍馬不知其數,卻是豹子頭林沖,躍馬橫槍,左有馬麟,右有鄧飛,花榮在後催動人馬,飛奔將來。再轉東門,一連火把叢中,只見沒遮攔穆弘,左有杜興,右有鄭天壽,三籌好漢當先,手捻朴刀,引領一千餘人,殺入城來。梁中書逕奔南門,捨命奪路而走。吊橋邊火把齊明,只見黑鏇風李逵,左有李立,右有曹正,李逵渾身脫剝,手拿雙斧,從城濠里飛殺過來;李立,曹正,一齊俱到。李成當先,殺開條血路,奔出城來,護著梁中書便走。只見左手下殺聲震響,火把叢中,軍馬無數,卻是雙鞭呼延灼,拍動坐下馬,舞動手中鞭,逕搶梁中書。李成手舉雙刀,前來迎敵。那時李成無心戀戰,撥馬便走。左有韓滔,右有彭圯,兩肋里撞來,孫立在後催動人馬,並力殺來。正斗間,背後趕上小李廣花榮,拈弓搭箭,射中李成副將,翻身落馬。李成見了,飛馬奔走。未及半箭之地,只見右手下鑼鼓亂鳴,火光奪目,卻是霹靂火秦明,躍馬舞棍,引著燕順,歐鵬,背後陳達,又殺將來。李成渾身是血,且走且戰,護著梁中書,沖路而去。
話分兩頭。卻說城中之事。宋萬去殺梁中書一門良賤。劉唐,楊雄去殺王太守一家老小。孔明孔亮已從司獄司後牆爬將入去。鄒淵,鄒閏卻在司獄司前接住往來之人。大牢里柴進,樂和看見號起了,便對蔡福,蔡慶道:“你弟兄兩個見也不見?更待幾時?”蔡慶在門邊看時,鄒淵,鄒閏便撞開牢門,大叫道:“梁中泊好漢全伙在此!好好送出盧員外,石秀哥哥來!”蔡慶慌忙報蔡福時,孔明孔亮早從牢屋上跳將下來。不由他兄弟兩個肯與不肯,柴進身邊取出器械,便去開枷,放了盧俊義,石秀。柴進說與蔡福:“你快跟我去家中保護老小!”一齊都出牢門來。鄒淵,鄒閏接著,合做一處。蔡福,蔡慶跟隨柴進,來家中保全老小。盧俊義將引石秀,孔明,孔亮,鄒淵,鄒閏,五個兄弟,逕奔家中來捉李固,賈氏。卻說李固聽得梁山泊好漢引軍馬入城,又見四下里火起,正在家中有些眼跳,便和賈氏商量,收拾了一包金珠細軟背了,便出門奔走。只聽得排門一帶都倒,正不知多少人搶將入來。李固和賈氏慌忙回身,便望裡面開了後門,走過牆邊,逕投河下來尋躲避處。只見岸下張順大叫:“那婆娘走那裡去!”李固心慌,便跳下船中去躲;卻待攢入艙里,又見一個人伸出手來,劈髯兒揪住,喝道:“李固!你認得我麽?”李固聽得是燕青聲音,慌忙叫道:“小乙哥!我不曾和你有甚冤讎。你休得揪我上岸!”岸上張順早把婆娘挾在肋下,拖到船邊。
燕青拿了李固,都望東門來了。再說盧俊義奔到家中,不見李固和那婆娘,且叫眾人把應有家私金銀財寶都搬來裝在車子上,往梁山泊給散。卻說柴進和蔡福到家中收拾家資老小,同上山寨。蔡福道:“大官人可救一城百姓,休教殘害。”柴進見說,便去尋軍師吳用。比及尋著,吳用急傳下號令去時,城中將及損傷一半。當時天色大明,吳用,柴進在城內鳴金收軍。眾頭領卻接著盧俊義外並石秀都到留守司相見,備說牢中多虧蔡福,蔡慶弟兄兩個看覷,已逃得殘生。燕青,張青早把李固,賈氏解來。盧俊義見了,且教燕青監下,自行看管,聽候發落,不在話下。
再說李成保護梁中書出城逃難,正撞著聞達領著敗殘軍馬回來,合兵一處,投南便走。正走之間,前軍發起喊來,卻是混世魔王樊瑞,左有項充,右有李袞,三籌步軍好漢,舞動飛刀,飛槍,直殺將來:背後又是插翅虎雷橫將引施恩、穆春各引一千步軍,前來截住退路。正是:獄囚遇赦重回禁,病客逢醫又上床。畢竟梁中書一行人馬怎地結煞,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莫道河東獅子吼,家中自有賢嬌娘。
千年狗頭軍師之典範:智多星吳用
夫“狗頭軍師”者,泛指刁鑽促狹、好出餿主意之人也。這一類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代表人物如曹操手下謀士蔣乾,正是他誤聽人言,導致曹操斬了自家水軍大將蔡瑁張允,自毀長城,從而赤壁一戰,元氣大傷。
很多人喜歡拿《水滸》中的智多星吳用和《三國》中的臥龍諸葛亮相比,認為這兩人不論是出身還是經歷,都存在太多的相同點:一樣隱居亂世、一樣才高八斗、一樣輔佐明主、一樣殫精竭慮、一樣死而後已。而且後世很多插畫、圖片,將兩人的外形裝束繪製得如同複製人一般,包括昔時在國小生群體中廣為流行的小浣熊速食麵,裡面附送的《水滸》人物英雄榜,吳用的造型估計連諸葛亮自己也甘拜下風,活脫脫一個“超級模仿秀”。
很多人都對吳用這個角色賦予相當多的好感,認為他機智、敏銳、忠誠,生為梁山兄弟謀福利,死為帶頭大哥作鄰居,忠義雙全,千古文人典範!
然而我一直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蹩腳的狗頭軍師,僅此而已!
吳用在發跡前,在鄆城縣東溪村當一名名不見經傳的鄉村私塾老師,和村長晁蓋是髮小,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朋友。小說中借吳用自己尋思“晁蓋我是自幼結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由此可見,晁吳二人關係相當鐵桿。
劉唐將梁中書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即將過境的好訊息告訴了晁蓋,晁蓋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好朋友吳用,而吳用早已對菲薄的國小老師薪水表示強烈的不滿,有這么個發家致富的好機會放在面前,又焉能錯過?晁蓋尚在為人手問題發獃,吳用腦筋一轉,已經想到了三名候補委員,即石碣村的阮氏三雄。而事情的發展也和吳用預料的一樣,對於面臨即將下崗困境的阮家兄弟,來歷不正的巨額財富具有無比的誘惑力。
“智取生辰綱”架構了梁山強盜股份公司的第一筆原始資金,正是這十萬貫的金珠,才能讓火併王倫後的梁山有發展壯大的資本。這一筆錢,吳用等人思索良久,籌謀再三,計畫可謂滴水不漏。雖然順利從楊志手上騙得,卻因為吳用的一招昏棋,險些前功盡棄,一番心血毀於一旦。
生辰綱失竊,北京市市長梁世傑大怒,勒令管轄黃泥崗地區的濟州市公安局十日內破案。濟州公安局局長何濤面對毫無頭緒的攔路搶劫案,只能聽天由命。然而機緣巧合下,由於何局長的弟弟何清在黃泥崗旁的安樂村王家客店,當過一段時間的大堂經理,因此事情柳暗花明。
這王家客店,和如今的賓館住宿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小說中借何清的口說道:
何清道:“不瞞哥哥說,兄弟前日為賭博輸了,沒一文盤纏,有個一般賭博的,引兄弟去北門外十五里,地名安樂村,有個王家客店內,湊些碎賭。為是官司行下文書來,著落本村,但凡開客店的,須要置立文簿,一面上用勘合印信;每夜有客商來歇宿,須要問他:‘那裡來?何處去?姓甚名誰?做甚買賣?’都要抄寫在簿子上。官司查照時,每月一次,去里正處報名。為是小二哥不識字,央我替他抄了半個月。當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個販棗子的客人,推著七輛江州車兒來歇。我卻認得一個為頭的客人,是鄆城縣東溪村晁保正。因何認得他?我比先曾跟一個賭漢去投奔他,因此我認得。我寫著文簿,問他道:‘客人高姓?’只見一個三髭鬚白淨面皮的搶將過來,答應道:‘我等姓李,從濠州來販棗子,去東京賣。’我雖寫了,有些疑心……後來聽得沸沸揚揚地說道:‘黃泥岡上一夥販棗子的客人,把蒙汗藥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綱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卻是兀誰!”
何清口中的“三髭鬚白淨面皮的”的漢子,便是我們本文的主人公吳老師。吳老師千算萬算,卻忘記了“偽裝”一條!作為地方名人,晁村長這張臉誰不認識?至少在投宿之時,你們也應該分開登記,劉唐公孫勝可以住一間標準房,三阮可以住一間三人房,而經常拋頭露面的晁吳二人應該裝作和他們完全不認識才對!到了黃泥崗上你可以脫下偽裝,然而在此之前,怎么能堂而皇之當眾說謊?這吳用還真拿村長不當幹部。並且跳過領導搶答,這也未免膽子太大了罷?再說了,你們化裝成無證小商販,七個人哪有那么巧全部姓“李”?撒謊也要下點本錢嘛!
吳用百密一疏!為此七人付出了昂貴的學費——拋家棄業上梁山,而重要的串場演員白勝也被人民公安抓獲,並且當了無恥的叛徒。這場不光彩的經歷,直接導致了白勝在未來梁山上的可悲地位,此乃後話,表過不提。
晁蓋等七人上了梁山,王倫向來心胸狹窄,因此表里不一皮裡陽秋。晁蓋是個直性的人,滿心歡喜,以為找到了烏托邦美好世界;吳用不一般!他不僅看出王倫的居心,而且還看出林沖的不滿!要說厚黑學,整個梁山上,能夠超過吳用的,也只有將來的宋江了!
而正是吳用的煽風點火,導致林沖犟脾氣發作,梁山從此易主。在這場喋血內戰中,晁家軍幾乎兵不血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攔路石一腳踢開。論功勞,吳用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在這場逼宮好戲中,吳用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僅扶正了天王的老大位置,而且自己順利成為二把手——此戰一舉奠定吳老師在日後梁山上的地位,從未脫離出核心領導班子的範圍,對吳用來講,可謂意義重大。
所以我們看見,吳用在“血泊里拽過頭把交椅來,便納林沖坐地”,這滿地的鮮血,吳用都來不及清洗,就將自己的將來,建立在前任強盜頭子的屍身上。而正和他預料的一樣,林沖完全是出於義憤才慨然出手,對於首席CEO的位置,沒有任何非分之想。
這一幕驚心動魄的故事,也只有法國的拿破崙大帝在七百年後,迫不及待地從教皇手中搶過皇冠戴在自己頭上才能相提並論。
由此而來晁蓋便和朋友們在梁山開展了逍遙法外的無政府行為,吳老師也順利實現了自己的家庭夢想,在這場“非常6+1搶劫秀”中,核心的“1”不是晁蓋,而是軍師吳用!
如果說一次是失誤,兩次便是錯誤。吳老師在相同的地方連續又摔了一跤:梁山恩人宋江發配江州,酒後大言潯陽樓提了反詩,由於文字獄事件,眼見得要送命,吳用讓戴宗送假信給蔡九知府,拖延時間來救宋江的命。
然而身為國小語文老師的吳用,恐怕自身水平也不過如此,設計的書信中,印章稱謂忘記避諱!而正是這個錯誤,讓同樣是落魄文人的黃文炳看出端倪!進而將梁山的詭計一言戳穿!所以雖同為文人,至少在處事精細方面,吳用不如黃文炳多矣!
我就納悶,這吳用怎么總是做一些“事後諸葛亮”的工作?給晁蓋帶來了多少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江州劫法場戰役中,晁蓋對吳用已經喪失了信心,參加營救工作的十七名頭領,可沒有吳軍師在內!吳用知不知道?當然知道!只不過他一直隱忍不發,因為他知道,梁山真正的主人——宋江已經到了!
如果說晁蓋是一部樓梯,能夠幫助吳用登高望遠,那么宋江就是一部電梯——導致吳用飛黃騰達。宋江是個人才啊,絕對是個厚黑奇才,哪怕吳用這么狡猾,和宋老大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所以吳用可以迅速遠離發小朋友晁蓋,轉投到宋江門下!
不得不承認吳用的運氣之好,簡直可以和當年國足主帥米盧媲美。
宋江上梁山第一功是三打祝家莊,吳用在前期沒有出場,而缺乏軍師的宋江也損兵折將,兩下僵持,十分狼狽。而上天送給吳用一個大禮包——登州派八人進身做內應!所以我們看見:
孫立等眾人皆喜,一齊都依允了。吳用道:“小生今去,也如此見陣,我人馬前行,眾位好漢隨後一發便來。”
這個天賜良機,自然不容錯過。吳用深知宋江為人,另派裴宣蕭讓等四人詐了撲天雕李應全家來上山,提前幫宋江實現目標!
而為救失陷華州的史進、魯智深,吳用結識了後文重要的人民公僕宿元景,不僅壯大了梁山的實力,而且和政府攀上了關係,為後續的招安工作埋下深厚的政治基礎。
估計宋江內心也暗暗佩服吳用的手段,兩人均是心計高深之人,共同的目標使他們迅速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從此以後,凡是宋江有所行動,吳用必然獻計獻策,將晁蓋拋到一邊。
宋江當年為了迫使秦明落草,採用冒名頂替的方法,手段之下作,觸目驚心。吳用更是青出於藍:為了拉朱仝下水,指使李逵斧劈四歲的小衙內!手段殘忍,令人髮指;防止呼延灼反悔,逼迫他反間破了青州城,由此作為“投名狀”,絕了呼延灼之念;為了騙盧俊義上山,險些害得他家破人亡,還捎帶石秀遭受無妄之災,在北京大牢里蹲了半年。換句話說,只要宋江看上的人才,吳用一定想方設法搞到手!
對於這樣的得力下屬,宋江非常滿意。然而有一個人相當不滿意,那就是正直的晁蓋。眼見得宋氏集團日益坐大,軍師吳用密謀跳槽,晁蓋沉不住氣了,不聽任何人的勸導,拋開軍師去打曾頭市——結果送了自己的性命。
晁天王一死,最高興的便是宋江和吳用,在假惺惺流下難過的眼淚後,利用雙面間諜郁保四,破了曾頭市。而對於活捉了史文恭的盧俊義,也是吳用明里暗裡阻撓晁蓋遺言的實現,從而使宋老大的江山坐的鐵桶般穩當!
至此吳用達到了事業的頂峰,梁山不停壯大,連政府也感到害怕,童貫高俅連續征討,先後失利。與其說是吳用的神機妙算,不如說是梁山強大的實力克制了大宋政府的腐敗軍隊。
而在擒獲高俅後,吳用完全表現出一個小人之態:先是十分巴結逢迎,將樂和隨同蕭讓作為人質,等高俅下了山,連忙又作事後諸葛之態。書中寫道:
且說梁山泊眾頭目商議,宋江道:“我看高俅此去,未知真實。”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
回回看到這裡,吳用的醜陋嘴臉一覽無餘!如此“料敵”,可嘆可悲!說到底,吳用只不過是個玩弄權謀的江湖騙子!遠遠不能和大賢諸葛亮相提並論!
宋江和吳用的關係,說得刻薄點,可謂狼狽為奸。正是他們為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將梁山兄弟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紅頂子,而踏著兄弟累累白骨升遷的宋江,最終也死在朝廷的一杯毒酒下。
宋江死了,兔死狐悲,吳用最終也吊死在宋江的墓前,完成了人生最後一次偽裝。吳用孤家寡人一個,死得了無牽掛,因為他知道,朝廷對付了宋江,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而現在的梁山,已經成為板上魚肉!朝廷才是最大的黃雀,方臘作為一隻短命的蟬,消失在歷史舞台,而兩隻螳螂,最終也會成為黃雀的腹中美餐。
有個成語叫“螳臂當車”,吳用肚子裡是有些墨水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對於梁山好漢來說,這是一場更類似小市民暴動的“農民起義”,俗語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宋江和吳用都是書生,這種缺乏明顯“為廣大農民階級謀福利”綱領,只反腐敗不反政府的“起義”,他的滅亡,也只是個時間問題。
吳用吳用,正如你的名字——實在無用!

回評

吾友斫山先生,嘗向吾夸京中口技,言:“是日賓客大會。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既圍揖坐定,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二下,滿堂寂然,無敢嘩者。遙遙聞深巷犬吠聲,甚久,忽耳畔鳴金一聲,便有婦人驚覺欠申,搖其夫,語猥褻事。夫吃語,初不甚應,婦搖之不止,則二人語漸間雜,床又從中戛戛響。
既而兒醒,大啼。夫令婦與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鳴之。夫起溺,婦亦抱兒起溺。床上又一大兒醒。狺狺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鳴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床聲,夫叱大兒聲,溺瓶中聲,溺桶中聲,一齊湊發,眾妙畢備。滿座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也。既而夫上床寢;婦人呼大兒溺畢,都上床寢,小兒亦漸欲睡。夫鼾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之聲。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狗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而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如故。
蓋久之久之,猶滿堂寂然,賓客無敢先嘩者也。“吾當時聞其言,意頗不信,笑謂先生:此自是卿粲花之論耳,世豈真有是技?維時先生亦笑謂吾:豈惟卿不得信,實惟吾猶至今不信耳!今日讀火燒翠雲樓一篇,而深嘆先生未嘗吾欺,世固真有是絕異非常之技也。
調撥時,一人一令;及乎動手,卻各各變換,不必盡不同,不必盡同。
無他,世固無印板廝殺,不但無印板文字也。
調撥作兩半寫,點逗亦作兩半寫,城裡眾人發作亦作兩半寫,城中大軍策應亦作兩半寫,又是一樣絕奇之格。
寫梁山泊調撥劫城一大篇後,卻寫梁中書調撥放燈一小篇;寫梁中書兩頭奔走一大篇後,卻寫李固、賈氏兩頭奔走一小篇,使人讀之,真欲絕倒。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