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話說梁山泊好漢,水戰三敗高俅,盡被擒捉上山。宋公明不肯殺害,盡數放還。高太尉許多人馬回京,就帶蕭讓,樂和前往京師,聽候招安一事,卻留下參謀聞煥章在梁山泊里。那高俅在梁山泊時,親口說道:「我回到朝廷,親引蕭讓等,面見天子,便當力奏保舉,火速差人前來招安。

回目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

簡介

吳用對高俅不信任,對招安不抱希望。宋江派戴宗、燕青帶上聞煥章給宿元景太尉的書信,前往東京(開封)。燕青來李師師家歇宿,天子私行*館,李師師薦燕青面見天子,燕青備說兩次招安經過,天子方知受了童貫與高俅之蒙蔽。燕青持聞煥章書信見宿元景,宿元景收禮在心。燕青、戴宗於半夜四更救樂和、蕭讓出高俅花園。

正文

水滸傳水滸傳

話說梁山泊好漢,水戰三敗高俅,盡擒捉上山。宋公明不肯殺害,盡數放還。高太尉許多人馬回京,就帶蕭讓、樂和前往京師,聽候招安一事,卻留下參謀聞煥章在梁山泊里。那高俅在梁山泊時,親口說道:“我回到朝廷,親引蕭讓等,面見天子,便當力奏保舉,火速差人前來招安。”因此上就叫樂和為伴,與蕭讓一同去了,不在話下。
且說梁山泊眾頭目商議,宋江道:“我看高俅此去,未知真實。”吳用笑道:“我觀此人,生得蜂目蛇形,是個轉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權將軍士歇息,蕭讓、樂和軟監在府里。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宋江道:“似此怎生奈何?招安猶可,又且陷了二人。”吳用道:“哥哥再選兩個乖覺的人,多將金寶前去京師,探聽訊息,就行鑽刺關節,把衷情達知今上,令高太尉藏匿不得:此為上計。”燕青便起身說道:“舊年鬧了東京,是小弟去李師師家入肩。不想這一場大鬧,他家已自猜了八分。只有一件,他卻是天子心愛的人,官家那裡疑他。他自必然奏說:‘梁山泊知得陛下在此私行,故來驚嚇,已是遮過了。’”如今小弟多把些金珠去那裡入肩,枕頭上關節最快。小弟可長可短,見機而作。”宋江道:“賢弟此去,須擔干係!”戴宗便道:“小弟幫他去走一遭。”“神機軍師”朱武道:“兄長昔日打華州時,嘗與宿太尉有恩。此人是個好心的人。若得本官於天子前早晚題奏,亦是順事。”宋江想起九天玄女之言,“遇宿重重喜”,莫非正應著此人身上。便請聞參謀來堂上同坐。
宋江道:“相公曾認得太尉宿元景麽?”聞煥章道:“他是在下同窗朋友,如今和聖上寸步不離。此人極是仁慈寬厚,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宋江道;“實不瞞相公說:我等疑高太尉回京,必然不奏招安一節。宿太尉舊日在華州降香,曾與宋江有一面之識。今要使人去他那裡打個關節,求他添力,早晚於天子處題奏,共成此事。”聞參謀答道:“將軍既然如此,在下當修尺書奉去。”宋江大喜。隨即教取紙筆來,一面焚起好香,取出玄女課,望空祈禱,卜得個上上大吉之兆。隨即置酒,與戴宗、燕青送行。收拾金珠細軟之物,兩大籠子,書信隨身藏了,仍帶了開封府印信公文。兩個扮作公人,辭了頭領下山,渡過金沙灘,望東京進發。戴宗托著雨傘,背著個包裹。燕青把水火棍挑著籠子,拽紮起羅衫,腰系著纏袋,腳下都是腿 護膝,八搭麻鞋。於路免不得飢餐渴飲夜住曉行
不則一日,來到東京,不由順路入城,卻轉過萬壽門來。兩個到得城門邊,把門軍擋住。燕青放下籠子,打著鄉談說道:“你做甚麽擋我?”軍漢道:“殿帥府有鈞旨,梁山泊諸色人等,恐有夾帶入城,因此著仰各門,但有外鄉客人出入,好生盤詰。”燕青笑道:“你便是了事的公人,將著自家人,只管盤問。俺兩個從小在開封府勾當,這門下不知出入了幾萬遭,你顛倒只管盤問,梁山泊人,眼睜睜的都放他過去了。”便向身邊取出假公文,劈面丟將去道:“你看,這是開封府公文不是?”那監門官聽得喝道:“既是開封府公文,只管問他怎地?放他入去!”燕青一把抓了公文,揣在懷裡,挑起籠子便走。戴宗也冷笑了一聲。兩個逕奔開封府前來,尋個客店安歇了。
次日,燕青換領布衫穿了,將搭膊系了腰,換頂頭巾,歪戴著,只做小閒模樣。籠內取了一帕子金珠,吩咐戴宗道:“哥哥,小弟今日去李師師家幹事,倘有些撅撒,哥哥自快回去。”吩咐戴宗了當,一直取路,逕奔李師師家來。到得門前看時,依舊曲檻雕欄,綠窗朱戶,比先時又修得好。燕青便揭起斑竹帘子,從側首邊轉將入來,早聞得異香馥郁。入到客位前,見周回吊掛,名賢書畫;檐下放著三二十盆怪石蒼松;坐榻儘是雕花香楠木坐褥盡鋪錦繡。燕青微微地咳嗽一聲,丫鬟出來見了,便傳報李媽媽出來。看見是燕青,吃了一驚,便道:“你如何又來此間?”燕青道:“請出娘子來,小人自有
話說。”李媽媽道:“你前番連累我家,壞了房子。你有話便話。”燕青道:“須是娘子出來,方才說的。”李師師在帘子後聽了多時,轉將出來。燕青看時,別是一般風韻:但見容貌似海棠滋曉露,腰肢如楊柳裊東風,渾如閬苑瓊姬,絕勝桂宮仙姊。當下李師師輕移蓮步,款蹙湘裙,走到客位裡面。燕青起身,把那帕子放在桌上,先拜了李媽媽四拜,後拜李行首兩拜。李師師謙讓道:“免禮!俺年紀幼小,難以受拜。”燕青拜罷,起身道:“前者驚恐,小人等安身無處。”李師師道:“你休瞞我,你當初說道是:‘張閒,那兩個是山東客人。’臨期鬧了一場,不是我巧言奏過官家,別的人時,卻不滿門遭禍!他留下詞中兩句,道是:“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訊息。”我那時便自疑惑,正待要問,誰想駕到,後又鬧了這場,不曾問得。今喜汝來,且釋我心中之疑。你不要隱瞞,實對我說知;若不明言,絕無干休!”燕青道:“小人實訴衷曲,花魁娘子,休要吃驚!前番來的那個黑矮身材,為頭坐的,正是‘呼保義’宋江;第二位坐的白俊麵皮,三牙髭鬚那個,便是柴世宗嫡派子孫,‘小鏇風’柴進;這公人打扮,立在面前的,便是‘神行太保’戴宗;門首和楊太尉廝打的,正是‘黑鏇風’李逵;小人是北京大名府人氏,人都喚小人做‘浪子’燕青。當初俺哥哥來東京求見娘子,教小人詐作張閒,來宅上入肩。俺哥哥要見尊顏,非圖買笑迎歡,只是久聞娘子遭際今上,以此親自特來告訴衷曲,指望將替天行道,保國安民之心,上達天聽,早得招安,免致生靈受苦。若蒙如此,則娘子是梁山泊數萬人之恩主也!如今被奸臣當道,讒佞專權,閉塞賢路,下情不能上達,因此上來尋這條門路,不想驚嚇娘子。今俺哥哥無可拜送,有些少微物在此,萬望笑留。”燕青便打開帕子,攤在桌上,都是金珠寶貝器皿。那虔婆愛的是財,一見便喜,忙叫婢子收拾過了,便請燕青進裡面小閣兒內坐地,安排好細食茶果,殷勤相待。原來李師師家,皇帝不時間來,因此上公子王孫,富豪子弟,誰敢來他家討茶吃!
且說當時鋪下盤饌酒果,李師師親自相待。燕青道:“小人是個該死的人,如何敢對‘花魁娘子’坐地?”李師師道:“休恁地說!你這一班義士,久聞大名,只是奈緣中間無有好人,與汝們眾位作成,因此上屈沉水泊。”燕青道:“前番陳太尉來招安,詔書上並無撫恤的言語,更兼抵換了御酒。第三番領詔招安,正是詔上要緊字樣,故意讀破句讀:“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因此上,又不曾歸順。童樞密引將軍來,只兩陣,殺得片甲不歸。次後高太尉役天下民夫,造船征進,只三陣,人馬折其大半,高太尉被俺哥哥活捉上山,不肯殺害,重重管待,送回京師,生擒人數,盡都放還。他在梁山泊說了大誓,如回到朝廷,奏過天子,便來招安,因此帶了梁山泊兩個人來,一個是秀才蕭讓,一個是能唱樂和,眼見得把這兩人藏在家裡,不肯令他出來;損兵折將,必然瞞著天子。”李師師道:“他這等破耗錢糧,損折兵將,如何敢奏?這話我盡知了。且飲數杯,別作商議。”燕青道:“小人天性不能飲酒。”李師師道:“路遠風霜到此,開懷也飲幾杯。”燕青被央不過,一杯兩盞,只得陪侍。原來這李師師是個風塵妓女,水性的人,見了燕青這表人物,能言快說,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酒席之間,用些話來嘲惹他;數杯酒後,一言半語,便來撩撥。燕青是個百伶百俐的人,如何不省得?他卻是好漢胸襟,怕誤了哥哥大事,那裡敢來承惹?
李師師道:“久聞得哥哥諸般樂藝,酒邊閒聽,願聞也好。”燕青答道:“小人頗學得些本事,怎敢在娘子跟前賣弄?”李師師道:“我便先吹一曲,教哥哥聽!”便喚丫鬟取簫來,錦袋內掣出那管鳳簫。李師師接來,口中輕輕吹動,端的是穿雲裂石之聲。燕青聽了,喝采不已。李師師吹了一曲,遞過簫來,與燕青道:“哥哥也吹一曲,與我聽則個!”燕青卻要那婆娘歡喜,只得把出本事來,接過簫,便嗚嗚咽咽,也吹一曲。李師師聽了,不住聲喝采說道:“哥哥原來恁地吹得好簫!”李師師取過阮來,撥個小小的曲兒,教燕青聽,果然是玉佩齊鳴,黃鶯對囀,餘韻悠揚。燕青拜謝道:“小人也唱個曲兒,服侍娘子。”頓開咽喉便唱,端的是聲清韻美,字正腔真。唱罷又拜。李師師執盞擎杯,親與燕青回酒謝唱,口兒里悠悠放出些妖嬈聲嗽,來惹燕青;燕青緊緊的低了頭,唯喏而已。
數杯之後,李師師笑道:“聞知哥哥好身紋繡,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那裡去問揎衣裸體!”三回五次,定要討看。燕青只得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燕青慌忙穿了衣裳。李師師再與燕青把盞,又把言語來調他。燕青恐怕他動手動腳,難以迴避,心生一計,便動問道:“娘子今年貴庚多少?”李師師答道:“師師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說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卻小兩年。娘子既然錯愛,願拜為姊姊!”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這八拜是拜住那婦人一點邪心,中間裡好乾大事;若是第二個,在酒色之中的,也把大事壞了。因此上單顯燕青心如鐵石,端的是好男子。當時燕青又請李媽媽來,也拜了,拜做乾娘
青辭回,李師師道:“小哥只在我家下,休去店東宿。”燕青道:“既蒙錯愛,小人回店中,取了些東西便來。”李師師道:“休教我這裡專望。”燕青道:“店中離此間不遠,少刻便到。”燕青暫別了李師師,逕到客店中,把上件事和戴宗說了。戴宗道:“如此最好!只恐兄弟心猿意馬,拴縛不定。”燕青道:“大丈夫處世,若為酒色而忘其本,此與禽獸何異?燕青但有此心,死於萬劍之下!”戴宗笑道:“你我都是好漢,何必說誓!”燕青道:“如何不說誓,兄長必然生疑!”戴宗道:“你當速去,善覷方便,早幹了事便回,休教我久等。宿太尉的書,也等你來下。”燕青收拾一包零碎金珠細軟之物,再回李師師家,將一半送與李媽媽,一半散與全家大小,無一個不歡喜。便向客位側邊,收拾一間房,教燕青安歇,合家大小,都叫叔叔。
也是緣法湊巧,至夜,卻好有人來報,天子今晚到來。燕青聽得,便去拜告李師師道:“姊姊做個方便,今夜教小弟得見聖顏,告得紙御筆赦書,赦了小弟罪犯,出自姊姊之德!”李師師道:“今晚定教你見天子一面,你卻把些本事,動達天顏,赦書何愁沒有?”看看天晚,月色朦朧,花香馥郁,蘭麝芬芳,只見道君皇帝,引著一個小黃門,扮做白衣秀士,從地道中逕到李師師家後門來。到得合子裡坐下,便教前後關閉了門戶,明晃晃點起燈燭熒煌。李師師冠梳插帶,整肅衣裳,前來接駕。拜舞起居,寒溫已了,天子命去其整妝衣服,相待寡人。李師師承旨,去其服色,迎駕入房。家間已準備下諸般細果,異品肴饌,擺在面前。
李師師舉杯上勸天子,天子大喜,叫:“愛卿近前,一處坐地!”李師師見天子龍顏大喜,向前奏道:“賤人有個姑舅兄弟,從小流落外方,今日才歸,要見聖上,未敢擅便,乞取我王聖鑒。”天子道:“既然是你兄弟,便宣將來見寡人,有何妨?”婢子遂喚燕青直到房內,面見天子。燕青納頭便拜。官家看了燕青一表人物,先自大喜。李師師叫燕青吹蕭,服侍聖上飲酒,少刻又撥一回阮,然後叫燕青唱曲。燕青再拜奏道:“所記無非是淫詞艷曲,如何敢服侍聖上?”官家道:“寡人私行妓館,其意正要聽艷曲消悶,卿當勿疑。”燕青借過象板,再拜罷,對李師師道:“音韻差錯,望姊姊見教。”燕青頓開喉咽,手拿象板,唱漁家傲一曲,道是:
一別家山音信杳,百種相思,腸斷何時了。燕子不來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兒小。薄倖郎君何日到,想自當初,莫要相逢好。好夢欲成還又覺,綠窗但覺鶯啼曉。
燕青唱罷,真乃是新鶯乍囀,清韻悠揚。天子甚喜,命教再唱。燕青拜倒在地,奏道:“臣有一隻減字木蘭花,上達天聽。”天子道:“好,寡人願聞!”燕青拜罷,遂唱減字木蘭花一曲,道是:
聽哀告,聽哀告!賤軀流落誰知道,誰知道,極天罔地,罪惡難分顛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膽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須把大恩人報!
燕青唱罷,天子失驚,便問:“卿何故有此曲?”燕青大哭,拜在地下。天子轉疑,便道:“卿且訴胸中之事,寡人與卿理會。”燕青奏道:“臣有迷天之罪,不敢上奏!”天子曰:“赦卿無罪,但奏不妨!”燕青奏道:“臣自幼飄泊江湖,流落山東,跟隨客商,路經梁山泊過,致被劫擄上山,一住三年。今年方得脫身逃命,走回京師,雖然見得姊姊,則是不敢上街行走。倘或有人認得,通與做公的,此時如何分說?”李師師便奏道:“我兄弟心中,只有此苦,望陛下做主則個!”天子笑道:“此事容易,你是李行首兄弟,誰敢拿你!”燕青以目送情與李師師。李師師撒嬌撒痴,奏天子道:“我只要陛下親書一道赦書,赦免我兄弟,他才放心。”天子云:“又無御寶在此,如何寫得?”李師師又奏道:“陛下親書御筆,便強似玉寶天符。救濟兄弟做的護身符時,也是賤人遭際聖時。”天子被逼不過,只得命取紙筆。
婢子隨即捧過文房四寶。燕青磨得墨濃,李師師遞過紫毫象管,天子拂開花嫩黃紙,橫內大書一行。臨寫,又問燕青道:“寡人忘卿姓氏。”燕青道:“男女喚做燕青。”天子便寫御書道:
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虛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應無罪,諸司不許拿問!
寫罷,下面押個御書花字。燕青再拜,叩頭受命,李師師執盞擎杯謝恩。天子便問:“汝在梁山泊,必知那裡備細。”燕青奏道:“宋江這伙,旗上大書“替天行道”,堂設“忠義”為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擾害良民,單殺贓官污吏才佞之人,只是早望招安,願與國家出力。”天子乃曰:“寡人前者兩番降詔,遣人招安,如何抗拒,不伏歸降?”燕青奏道:“頭一番招安,詔書上並無撫恤招諭之言,更兼抵換了御酒,儘是村醪,以此變了事情。第二番招安,故把詔書讀破句讀,要除宋江,暗藏弊幸,因此變了事情。童樞密引軍到來,只兩陣,殺得片甲不回。高太尉提督軍馬,又役天下民夫,修造戰船征進,不曾得梁山泊一根折箭;只三陣,殺得手腳無措,軍馬折其三停,自己亦被活捉上山,許了招安,方才放回,又帶了山上二人在此,卻留下聞參謀在彼質當。”天子聽罷,便嘆道:“寡人怎知此事!童貫回京時奏說:‘軍士不服暑熱,暫且收兵罷戰。’高俅回京奏道:‘病患不能征進,權且罷戰回京。’”李師師奏道:“陛下雖然聖明,身居九重,卻被奸臣閉塞賢路,如之奈何?”天子嗟嘆不已。約有更深,燕青拿了赦書,叩頭安置,自去歇息。天子與李師師上榻同
寢,當夜五更,自有內侍黃門接將去了。燕青起來,推道清早幹事,逕來客店裡,把說過的話,對戴宗一一說知。戴宗道:“既然如此,多是幸事。我兩個去下宿太尉的書。”燕青道:“飯罷便去。”兩個吃了些早飯,打挾了一籠子金珠細軟之物,拿了書信,逕投宿太尉府中來。街坊上借問人時,說太尉在內里未歸。燕青道:“這早晚正是退朝時分,如何未歸?”街坊人道:“宿太尉是今上心愛的近侍官員,早晚與天子寸步不離,歸早歸晚,難以指定。”正說之間,有人報導:“這不是太尉來也!”燕青大喜,便對戴宗道:“哥哥,你只在此衙門前伺候,我自去見太尉去。”燕青近前,看見一簇錦衣花帽從人,擁著轎子。燕青就當街跪下,便道:“小人有書札上呈太尉。”宿太尉見了,叫道:“跟將進來!”燕青隨到廳前。太尉下了轎子,便投側首書院裡坐下。太尉叫燕青入來,便問道:“你是那裡來的乾人?”燕青道:“小人從山東來,今有聞參謀書札上呈。”太尉道:“那個聞參謀?”燕青便向懷中取出書,呈遞上去。宿太尉看了封皮,說道:“我道是那個聞參謀,原來是我幼年間同窗的聞煥章!”遂拆開書來看時,寫道:
侍生聞煥章沐手百拜奉書太尉恩相鈞座前:
賤子自髫年時,出入間牆,已三十載矣!昨蒙高殿帥召至軍前,參謀大事。奈緣勸諫不從,忠言不聽,三番敗績,言之甚羞。高太尉與賤子,一同被擄,陷於縲 ,義士宋公明,寬裕仁慈,不忍加害。今高殿帥帶領梁山蕭讓,樂和赴京,欲請招安,留賤子在此質當。萬望恩相不惜齒牙,早晚於天子前題奏,速降招安之典,俾令義士宋公明等,早得釋罪獲恩,建功立業,國家幸甚,天下幸甚!救取賤子,實領再生之賜。拂楮拳拳,幸垂照察。
宣和四年春正月 日 煥章再拜奉上
宿太尉看了書,大驚,便問道:“你是誰?”燕青答道:“男女是梁山泊‘浪子’燕青。”隨即出來,取了籠子,逕到書院裡。燕青稟道:“太尉在華州降香時,多曾服侍太尉來,恩相緣何忘了。宋江哥哥有些微物相送,聊表我哥哥寸心。每日占卜課內,只著求太尉提拔救濟。宋江等滿眼只望太尉來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題奏此事,則梁山泊十萬人之眾,皆感大恩!哥哥責著限次,男女便回。”燕青拜辭了,便出府來,宿太尉使人收了金珠寶物,已有在心。
且說燕青便和戴宗回店中商議:“這兩件事都有些次第,只是蕭讓、樂和在高太尉府中,怎生得出?”戴宗道:“我和你依舊扮作山人,去高太尉府前伺候。等他府里有人出來,把些金銀賄賂與他,賺得一個廝見。通了訊息,便有商量。”當時兩個換了結束,帶將金銀,逕投太平橋來,在衙門前窺望了一回。只見府里一個年紀小的虞候,搖擺將出來,燕青便向前與他施禮。那虞候道:“你是甚人?”燕青道:“請幹辦到茶肆中說話。”兩個到閣子內,與戴宗相見了,同坐吃茶。燕青道:“實不瞞幹辦說:前者太尉從梁山泊帶來那兩個人,一個跟的叫做樂和,與我這哥哥是親眷,思量要見他一見,因此上相央幹辦。”虞候道:“你兩個且休說,節堂深處的勾當,誰理會得?”戴宗便向袖內取出一錠大銀,放在桌子上,對虞候道:“足下只引得樂和出來,相見一面,不要出衙門,便送這錠銀子與足下。”那人見了財物,一時利動人心,便道:“端的有這兩個人在裡面。太尉鈞旨,只教養在後花園裡歇宿。我與你喚他出來,說了話,你休失信,把銀子與我。”戴宗道:“這個自然。”那人便起身吩咐道:“你兩個只在此茶坊里等我。”那人急急入府去了。
戴宗,燕青兩個在茶房中,等不到半個時辰,只見那小虞候慌慌出來說道:“先把銀子來,樂和已叫出在耳房裡了。”戴宗與燕青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就把銀子與他。虞候得了銀子,便引燕青耳房裡來見樂和。那虞候道:“你兩個快說了話便去!”燕青便與樂和道:“我同戴宗在這裡定計,賺得你兩個出去。”樂和道:“直把我兩個養在後花園中,牆垣又高,無計可出,折花梯子,盡都藏過了,如何能勾出來。燕青道:“靠牆有樹麽?”樂和道:“旁邊一遭,都是大柳樹。”燕青道:“今夜晚間,只聽咳嗽為號。我在外面,漾過兩條索去,你就相近的柳樹上,把索子絞縛了。我兩個在牆外,各把一條索子扯住,你兩個就從索上盤將出來。四更為期,不可失誤。”那虞候便道:“你兩個只管說甚的?快去罷!”樂和自入去了,暗暗通報了蕭讓,燕青急急去與戴宗說知,當日至夜伺候著。
且說燕青,戴宗兩個,就街上買了兩條索子,藏在身邊,先去高太尉府後看了落腳處。原來離府後是條河,河邊卻有兩隻空船纜著,離岸不遠。兩個便就空船里伏了,看看聽得更鼓已打四更,兩個便上岸來,著牆後咳嗽,只聽得牆裡應聲咳嗽,兩邊都已會意,燕青便把索來漾將過去。約莫裡面拴縛牢了,兩個在外面對絞定,緊緊地拽住索頭。只見樂和先盤出來,隨後便是蕭讓,兩個都溜將下來,卻把索子丟入牆內去了。卻去敲開客店門,房中取了行李,就店中打火,做了早飯吃,算了房宿錢。四個來到城門邊,等門開時,一湧出來,望梁山泊回報訊息。不是這四個回來,有分教:宿太尉單奏此事,梁山泊全受招安。畢竟宿太尉怎生奏請聖旨,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燕青的出身在梁山108人中是最低微的,他是盧俊義家養的奴才,但盧俊義對燕青十分喜愛,並沒有把他當奴僕看待,不僅給了他很好的教育,還教他武功並培養了他很多才藝。在龐大的盧氏集團內,燕青是作為盧俊義的跟班及助手出場的。
且看水滸上對燕青的外形描寫: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紀,三牙掩口細髯,十分腰細膀闊。帶一頂木瓜心攢頂頭巾,穿一領銀絲紗團領白衫,系一條蜘蛛斑紅線壓腰,著一雙土黃皮油膀夾靴。腦後一對挨獸金環,護項一枚香羅手帕,腰間斜插名人扇,鬢畔常簪四季花。”
腰細膀闊體形就十分健美,團領白衫,蜘蛛斑紅腰帶,土黃皮靴,鬢畔簪花,再加上“一身雪練也似白肉”,和高手匠人刺的一身遍體花繡,可以說是北京城內一個極為吸引異性眼球的英俊小帥哥。
燕青不僅人長得帥,而且多才多藝,武藝高強。相撲比賽從來沒有輸過,三支弩箭百發百中,社會上流行的東西更是無一不精。按現在的話說,比如打個網球、踢個足球、蹦個的、跳個國標、叉個麻將、賭個梭哈、品個紅酒、打個橋牌、下個圍棋、彈個吉他、拉個小提琴、畫個油畫、打個高爾夫,樣樣都是專業水準。要培養出這么多才藝,光靠天資聰穎恐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錢、有閒,肯花功夫才行。有這等本事,燕青在盧氏集團中天然一個最佳公關人才。身為盧氏集團總裁助理的燕青長期出入亭台樓館風月場所,所以在北京的大小娛樂場所知名度很高。燕青這么個小帥哥,又如此多才多藝,盧氏集團的背景又這么硬,若他不是奴僕,而是盧氏集團的一個子侄輩,恐怕就是北京城內名媛爭先交往的對象了,猶如《流星花園》F4中道明寺、花澤類之類的鑽石王老五。既是奴僕出身,在北宋這個比較看門第的社會裡,就大打折扣了,因而只在風月場上得了個“浪子燕青”的稱號。從浪子這個綽號來看,燕青應該是個曾使無數美眉傷心的風流小乙哥。
從燕青的這身本事來看,盧俊義對燕青基本上是當兒子來養的,而不是簡單的一個奴僕。時年燕青24歲,盧俊義32歲。盧俊義雖只比燕青大8歲,但燕青對待自己這個主人,一直是像看待父親一樣。甚至直到梁山聚義,盧俊義同燕青結為兄弟,一個是二哥,另一個是36弟,燕青卻從未在任何場合稱呼過盧俊義為“兄長”或“哥哥”這個梁山通用的稱呼,而是一直沿用自己從大名府時代就使用的老稱呼“主人”,這個稱呼一直到燕青脫離梁山系統都沒有改變過。可見燕青的忠心和對盧俊義的感情了。
二、救主
話說梁山為了拉盧俊義上山,由吳用設了個局,裝成算命先生騙盧俊義說,有百日血光之災,要盧俊義到東南千里處也就是梁山的附近去避禍。無齋主人對梁山的這位軍師一直是頗有微詞的,認為他的計謀常常漏洞百出,大部分情況下是僥倖成功。吳用此人基本就是“無用”,小事精明大事糊塗。那么梁山上誰是大事小事都精明的人呢?無齋主人以為,首推這位燕小乙哥。
且看小乙哥對待吳用的這條所謂的妙計是如何反應的:
“主人在上,須聽小乙愚言:這一條路,去山東泰安州,正打從梁山泊邊過。近年泊內,是宋江一夥強人在那裡打家劫舍,官兵捕盜,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燒香,等太平了去。休信夜來那個算命的胡講。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裝做陰陽人,來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來不在家裡,若在家時,三言兩語,盤倒那先生,到敢有場好笑。”
雖說李固和賈太太都勸盧俊義不要前去,但他們的觀點都在算命的不可信上面,唯獨燕青把吳用的所謂妙計猜了個八九不離十,連算命先生是梁山的人,這是梁山的一個局都猜到了。一方面說明了燕青的頭腦清楚,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吳用計謀的拙劣。要是盧俊義接受燕青等人的建議,梁山豈非白忙一場。若盧總再讓燕青看一下牆上的藏頭詩,也許小乙哥一眼就能識破。江湖上的這些伎倆,哪一樣小乙哥不精通,吳用能瞞過盧老闆,卻未必能瞞過燕總裁助理。

回評

 【容評:李禿翁曰:今人只管說男盜女娼,便不好了。童貫、高俅那廝非不做大官,燕青、李師師都指為奸佞,是又強盜娼婦不如了。(夾批:真。)官大那裡便算得人!(夾批:真。)
又曰:燕青不承應李師師,是大聖人,風流少年定以為滯貨。】
【袁評:謀大事,必須一等極伶俐人,又須一等有主意人。若燕小乙為李帥師所引動,如何成得招安一事?】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