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潘巧雲與報恩寺和尚裴如海來往。石秀發現,與楊雄設計捉拿裴、潘。楊雄酒醉回家大罵潘巧雲,潘巧雲誣陷石秀調戲她。楊雄懷疑石秀,石秀相辭而去,住在客店,五更捉住知情的胡道人,問明底里,殺了胡道,扮做胡道殺了裴如海。自去客店睡覺。

回目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
水滸傳水滸傳

簡介

潘巧雲與報恩寺和尚裴如海來往。石秀發現,與楊雄設計捉拿裴、潘。楊雄酒醉回家大罵潘巧雲,潘巧雲誣陷石秀調戲她。楊雄懷疑石秀,石秀相辭而去,住在客店,五更捉住知情的胡道人,問明底里,殺了胡道,扮做胡道殺了裴如海。自去客店睡覺。

正文

水滸傳水滸傳

話說石秀回來,見收過店面,便要辭別出門。潘公說道:“叔叔且住。老漢已知叔叔的意了:叔叔兩夜不曾回家,今日回家,見收拾過了傢伙什物,叔叔一定心裡只道不開店了,因此要去。休說恁地好買賣;便不開店時,也養叔叔在家。不瞞叔叔說,我這小女先嫁得本府一個王押司,不幸沒了,今得二周年,做些功果與他,因此歇了兩日買賣。明日請下報恩寺僧人來做功德,就要央叔叔管待則個。老漢年紀高大,熬不得夜,因此一發和叔叔說知。”石秀道:“既然丈人恁地時,小人再納定性過幾時。”潘公道:“叔叔,今後並不要疑心,只顧隨分且過。”當時吃了幾杯酒並些素食,收過不提。
明早,果見道人挑將經擔到來,鋪設壇場,擺放佛像供器,鼓鐘磬盤,香花燈燭。廚下一面安排齋食。楊雄在外邊回家來,分付石秀道:“賢弟,我今夜恨當牢,不得前來,凡事央你支持則個。”石秀道:“哥哥放心自去,自然兄弟替你料理。”楊雄去了。石秀自在門前管理。此時甫得清清天亮,只見一個年紀小的和尚揭起子入來,深深地與石秀打個問訊。石秀答禮道:“師父少坐。”隨背後一個道人挑兩個盒子入來。石秀便叫:“丈人,有個師父在這裡。”潘公聽得,從裡面出來。那小和尚便道:“乾爺,如何一向不到敝寺?”老子道:“便是開了這些店面,沒工夫出來。”那和尚便道:“押司周年,無甚罕物相送,些少掛欠,幾包京棗。”老子道:“阿也!甚么道理教師父壞鈔?”教:“叔叔,收過了。”石秀自搬入去,叫點茶出來,門前請和尚。
只見那婦人從樓上下來,不敢十分穿重孝,只是淡妝輕抹,便問:“叔叔,誰送物事來?”石秀道:“一個和尚叫丈人做乾爺的送來。”那婦人便笑道:“是師兄海黎裴如海。一個老實的和尚。他是裴家絨線鋪小官人,出家在報恩寺中。因他師父是家裡門徒,結拜我父做乾爺,長奴兩歲,因此上,叫他做師兄。他法名叫做海公,叔叔,晚間你只聽他請佛念經,有這般好聲音。”石秀道:“原來恁地。”自肚裡已瞧科一分了。那婦人便下樓來見和尚。石秀背叉著手,隨後跟出來,布里張看。
只見婦人出到外面,那和尚便起身向前來,合掌深深的打個問訊。那婦人便道:“甚么道理教師兄壞鈔?”和尚道:“賢妹,些少微物,不足掛齒。”那婦人道:“師兄何故這般說?出家人的物事,怎的消受得!”和尚道:“敝寺新造水陸堂了,要來請賢妹隨喜,只恐節級見怪。”那婦人道:“家下拙夫也不恁地計較。我娘死時,亦曾許下血盆願心,早晚也要來寺里相煩還了。”和尚道:“這是自家的事,如何恁地說。但是分付如海的事,小僧便去辦來。”那婦人道:“師兄多與我娘念幾日經便好。”
只見裡面丫捧出茶來。那婦人拿起一盞茶來,把袖子去茶鍾口邊抹一杯,雙手遞與和尚。那和尚連手接茶,兩隻眼涎瞪瞪的只顧望那婦人的眼。這婦人一雙眼也笑迷迷的只顧望這和尚的眼。人道“色膽如天。”不防石秀在布里一眼張見,早瞧科了二分,道:“‘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我幾番見那婆娘常常的只顧對我說些風話,我只以親嫂嫂一般相待。原來這婆娘倒不是個良人!莫教撞在石秀手裡,敢替楊雄做個出場也不見得!”
石秀一想,一發有三分瞧科了,便揭起布,撞將出來。那賊禿連忙放茶,便道:“大郎請坐。”這淫婦便插口道:“這個叔叔便是拙夫新認義的兄弟。”那賊禿虛心冷氣,連忙問道:“大郎,貴鄉何處?高姓大名?”石秀道:“我么?姓石,名秀!金陵人氏!為要閒管替人出力,又叫拚命三郎!我是個鹵漢子,禮教不到,和尚休怪!”賊禿連忙道:“不敢,不敢。小僧去接眾僧來赴道場。”連忙出門去了。那淫婦道:“師兄,早來些個。”那賊禿連忙走,更不答應。淫婦送了賊禿出門,自入裡面去了。
石秀在門前低了頭只顧尋思,其實心中已瞧科四分。多時,方見行者來點燭燒香。少刻,這賊禿引領眾僧都來赴道場。潘公央石秀接著。相待茶湯已罷,打動鼓,歌詠讚揚。只見這海黎同一個一般年紀小和尚搖動鈴杵,發牒請佛,獻齋贊,供諸天護法,監壇主盟,追薦亡夫王押司早生天界。只見那淫婦喬妝素梳,來到法壇上,手捉香爐拈香禮佛。那賊禿越逞精神,搖著鈴杵,唱動真言。那一堂和尚見他兩個並肩摩椅,這等模樣,也都七顛八倒。證盟已畢,請眾和尚裡面吃齋。那賊禿讓在眾僧背後,轉過頭來看著這淫婦笑。那淫婦也掩著口笑。兩個處處眉來眼去,以目送情。石秀都瞧科了,足有五分來不快意。眾僧都坐了齋。先飲了幾杯素酒,搬出齋來,都下了襯錢。潘公致了不安,先入去睡了。
少刻,眾僧齋罷,都起身行食去了。轉過一遭,再入道場。石秀不快,此時真到六分,只推肚疼,自去睡在板壁後了。那淫婦一點情動,那裡顧得防備人看見,便自去支持眾僧,又打了一回鼓友動事,把些茶食果品煎點。那賊禿著眾僧用心看經,請天王拜懺,設浴召亡,參禮三寶。追薦到三更時分,眾僧睏倦,那賊禿越逞精神,高聲念誦。那淫婦在布下久立,慾火熾盛,不覺情動,便教丫環請海師兄說話。那賊一頭念經,一頭趨到淫婦前面。這淫婦扯住賊禿袖子,說道:“師兄,明日來取功德錢時就對爹爹說血盆願心一事,不要忘了。”賊禿道:“做哥哥的記得。只說‘要還願也還了好’。”賊禿又道:“你家這個叔叔好生利害!”淫婦把頭一搖,道:“這個睬他則甚!並不是親骨肉!”賊禿道:“恁地,小僧放心。”一頭說,一頭就袖子裡捏那淫婦的手。淫婦假意把布來隔。那賊禿笑了一聲,自出去判斛送亡。不想石秀在板壁後假睡,正瞧得看,已看到七分了。當夜五更道場滿散,送佛化紙已了,眾僧作謝回去。那淫婦自上樓去睡了。
石秀自尋思了,氣道:“哥哥恁的豪傑,恨撞了這個淫婦!”忍了一肚皮鳥氣,自去作坊里睡了。
次日,楊雄回家,俱各不提。飯後,楊雄又出去了,只見那賊禿又換了一套整整齊齊的僧衣,逕到潘公家來。那淫婦聽得是和尚來了,慌忙下樓,出來迎接著,邀入裡面坐地,便叫點茶來。淫婦謝道:“夜來多教師兄勞神,功德錢未曾拜納。”賊禿道:“不足掛齒;小僧夜來所說血盆懺願心這一事,特稟知賢妹:要還時,小僧寺里見在念經,只要寫疏一道就是。”淫婦便道:“好,好。”忙叫丫環請父親出來商量。潘公便出來謝道:“老漢打熬不得,夜來甚是有失陪侍。不想石叔叔又肚疼倒了,無人管待。休怪,休怪。”賊禿道:“乾爺正當自在。”淫婦便道:“我要替娘還了血懺舊願;師兄說道:明日寺中做好事,就附搭還了。先教師兄去寺里念經,我和你明日飯罷去寺里,只要證盟懺疏,也是了當一頭事。”潘公道:“也好。明日只怕買賣緊,柜上無人。”淫婦道:“放著石叔叔在家照管,怕怎的?”潘公道:“我兒出口為願,明日只得要去。”淫婦就取些銀子做功果錢與賊禿去,“有勞師兄,莫責輕微。明日準來上剎討素麵。”賊禿道:“謹候拈香。”收了銀子,便起身謝道:“多承布施,小僧將去分表眾僧。來日專等賢妹來證盟。”那婦人直送和尚到門外去了。
石秀自在作坊里安歇,起來宰豬趕趁。是日,楊雄至晚方回,婦人待他了晚飯,洗了手,教潘公對楊雄說道:“我的阿婆臨死時,孩兒許下血盆經懺願心在這報恩寺中。我明日和孩兒去那裡證盟了便回,說與你知道。”楊雄道:“大嫂,你便自說與我,何妨?”那婦人道:“我對你說,又怕你嗔怪,因此不敢與你說。”當晚無話,各自歇了。
次日五更,楊雄起來,自去畫卯,承應官府。石秀起來自理會做買賣。只見淫婦起來梳頭,薰衣裳;洗項,迎兒起來尋香盒,催早飯,潘公起來買紙燭,討轎子。石秀自一早晨顧買賣,也不來管他。飯罷,把丫環迎兒也打扮了。已牌時候,潘公換了一身衣裳,來對石秀道:“相煩叔叔照管門前。老漢和拙女同去還些願心便回。”石秀笑道:“小人自當照管。丈人但照管嫂嫂,多燒些好香,早早來。”石秀自瞧科八分了。且說潘公和迎兒跟著轎子,一逕望報恩寺里來。說海黎這賊禿單為這婦人,結拜潘公做乾爺,只吃楊雄阻滯礙眼,因此不能彀上手,自從和這婦人結拜起,只是眉來眼去送情,未見真實的事。因這一夜道場裡,見他十分有意。期日約定了,那賊禿磨利劍,整頓精神。已先在山門下伺候;看見轎子到來,喜不自勝,向前迎接。
潘公道:“甚是有勞和尚。”那淫婦人轎來,謝道:“多多有勞師兄。”賊禿道:“不敢,不敢。小僧已和眾僧都在水陸堂上。從五更起來誦經,到如今未曾住歇,只等賢妹來證盟。是多有功德。”把這婦人和老子引到水陸堂上,已自先安排下香花燈燭之類,有十數個僧人在彼看經。那淫婦都道了萬福,參禮了三寶。賊禿引到地藏菩薩面前,證盟懺悔。通罷疏頭,便化了紙,請眾僧自去齋,著徒弟陪侍。那賊禿請乾爺和賢妹去小僧房裡拜茶。一引把這淫婦引到僧房裡深處,預先都準備下了,叫聲“師哥,茶來。”只見兩個侍者捧出茶來,白雪錠器盞內,朱紅托子,絕細好茶。罷,放下盞子,“請賢妹裡面坐一坐。”又引到一個小小閣兒里。琴光黑漆春台,掛幾幅名人書畫,小桌兒上焚一爐妙香。
潘公和女兒一台坐了,賊禿對席,迎兒立在側邊。那淫婦道:“師兄,端的是好個出家人去處,清、幽、靜、樂。”賊禿道:“妹子休笑話;怎生比得貴宅上!”
潘公道:“生受了師兄一日,我們回去。”那賊禿那裡肯,便道:“難得乾爺在此,又不是外人。今日齋食已是賢妹做施主,如何不吃些筋面了去?師哥,快搬來!”說言未了,卻早托兩盤進來,都是日常里藏下的希奇果子,異樣菜蔬並諸般素饌之物,排一春台。淫婦便道:“師兄,何必治酒?反來打攪。”賊禿笑道:“不成禮教,微表薄情而已。”師哥將酒來斟在杯中。賊禿道:“乾爺多時不來,試嘗這酒。”老兒飲罷道:“好酒!端的味重!”賊禿道。“前日一個施主家傳得此法,做了三五石米,明日送幾瓶來與令婿。”老兒道:“甚么道理!”賊禿又勸道:“無物相酬,賢妹娘子,胡亂告飲一杯。”兩個小師哥兒輪番篩酒。迎兒也勸了幾杯。那淫婦道:“酒住,不吃了。”賊禿道:“難得娘子到此,再告飲一杯。”潘公叫轎夫入來,各人與他一杯酒。賊禿道:“乾爺不必記掛,小僧都分付了,已著道人邀在外面,自有坐處酒面。乾爺放心,且請開懷多飲幾杯,”
原來這賊禿為這個婦人,特地對付這等有力氣的好酒。潘公央不過,多吃了兩杯,當不住,醉了。和尚道:“且扶乾爺去床上睡一睡。”和尚叫兩個師哥,只一扶,把這老兒攙在一個冷淨房裡去睡了。這裡和尚自勸道:“娘子,開懷再飲一杯。”那淫婦一者有心,二來酒入情懷,不覺有些朦朦朧朧上來,口裡嘈道:“師兄,你只顧央我吃酒做甚么?”賊禿低低告道:“只是敬重娘子。”淫婦便道:“我酒是罷了。”賊禿道:“請娘子去小僧房裡看佛牙。”淫婦便道:“我正要看佛牙了來。”這賊禿把那淫婦一引,引到一處樓上,是那賊禿的臥房,設得十分整齊。淫婦看了先自五分歡喜,便道:“你端的好個臥房,乾乾淨淨!”賊禿笑道:“只是少一個娘子。”那淫婦也笑道:“你便討一個不得?”賊禿道:“那裡得這般施主?”淫婦道:“你且教我看佛牙則個。”賊禿道:“你叫迎兒下去了,我便取出來。”淫婦便道:“迎兒,你且下去,看老爺醒也未。”迎兒自下得樓來,去看潘公。賊禿把樓門關上。淫婦笑道:“師兄,你關我在這裡怎的?”這賊禿淫心蕩漾,向前摟住那淫婦,道:“我把娘子十分愛慕,我為你下了兩年心路;今日難得娘子到此,這個機會作成小僧則個!”淫婦道:“我的老公不是好惹的,你要騙我。倘若他得知,不饒你!”賊禿跪下道:“只是娘子可憐見小僧則個!”那淫婦張著手,說道:“和尚家,倒會纏人!我老大耳刮子打你!”賊禿嘻嘻的笑著,說道:“任從娘子打,只怕娘子閃了手。”那淫婦淫心飛動,便摟起賊禿,道:“我終不成當真打你?”賊禿便抱住這淫婦,向前卸衣解帶,了其心愿。
好半日,兩個雲雨方罷。那賊禿摟住這淫婦,說道:“你既有心於我,我身死而無怨;只是今日雖然虧你作成了我,只得一霎時的恩愛快活,不能彀終夜歡娛,久後必然害殺小僧。”那淫婦便道:“你且不要慌。我已尋思一條計了;我家的老公一個月到有二十來日當牢上宿;我自買了迎兒,教他每日在後門裡伺候,若是夜晚,他一不在家時,便掇一個香桌兒出來,燒夜香為號,你便入來不妨。只怕五更睡著了,不知省覺,那裡尋得一個報曉的頭陀,買他來後門頭大敲木魚,高聲叫佛,便好出去。若買得這等一個時,一者得他外面策望,二乃不叫你失了曉。”賊禿聽了這話,大喜道:“妙哉!你只顧如此行。我這裡自有個頭陀胡道人。我自分付他來策望便了。”淫婦道:“我不敢留戀長久,恐這廝們疑忌。我快回去是得。你只不要誤約。”
那淫婦連忙再整雲鬟,重勻粉面,開了樓門,便下樓來,教迎兒叫起潘公,慌忙便出僧房來。轎夫吃了酒面,已在寺門前伺候。那賊禿直送那淫婦到山門外。那淫婦作別了,上轎自和潘公,迎兒歸家,不在話下。
卻說這賊禿自來尋報曉頭陀。本房原有個胡道,今在寺後退居里小庵中過活,諸人都叫他做胡頭陀;每日只是起五更來敲木魚報曉,勸人念佛;天明時收掠齋飯。賊禿喚他來房中,安排三杯好酒,相待了他,又取些銀子送與胡道。胡道起身說道:“弟子無功,怎敢受祿?日常又承師父的恩惠。”賊禿道:“我自看你是個志誠的人,我早晚出些錢,貼買道度牒剃你為僧。這些銀子權且將去買衣服穿著。”原來這賊禿日常時只是教師哥不時送些午齋與胡道;待節下又帶挈他去誦經,得些齋襯錢。胡道感恩不淺,尋思道:“他今日又與我銀兩,必有用我處;何必等他開口?”便道:“師父但有使令小道處,即當向前。”賊禿道:“胡道,你既如此好心說時,我不瞞你:所有潘公的女兒要和我來往,約定後門首但有香桌兒在外面時,便是教我來。我難去那裡踅。若得你先去看探有無,我便可去。又要煩你五更起來,叫人念佛時,可就來那裡後門頭;看沒人,便把木魚大敲報曉,高聲叫佛,我便出來。”胡便道:“這個容易。”當時應允了。其日,先來潘公後門討齋飯。只見迎兒出來說道:“你這道人如何不來前門討齋飯,在後門裡來?”那胡道便念起佛來。
裡面這淫婦聽得了,便出來問道:“你這人莫不是五更報曉的頭陀?”胡道應道:“小道便是五更報曉的頭陀,教人省睡,晚間宜燒些香,佛天歡喜。”那淫婦聽了大喜,便叫迎兒去樓上取一串銅錢來施與他。這頭陀張得迎兒轉背便對淫婦說道:“小道便是海師父心腹之人,特地使我先來探路。”淫婦道:“我已知道了;今夜晚間你可來看,如有香桌兒在外,你可便報與他則個。”胡道把頭來點著。迎兒取將銅錢來與胡道去了。那淫婦來到樓上,把心腹之事對迎兒說。奴才但得些小便宜,如何不隨順了!
卻說楊雄此日正該當牢,未到晚,先來取了鋪蓋去監里上宿。這迎兒夜來得了些小意兒,巴不到晚,早去安排了香桌兒,黃昏時掇在後門外。那婦人閃在傍邊伺候。初更左側,一個人,戴頂頭巾,閃將入來。迎兒一嚇,道:“誰?”那人也不答應。這淫婦在側邊伸手便扯去他頭巾,露出光頂來,輕輕地罵一聲:“賊禿!倒好見識!”兩個抱摟著上樓去了。迎兒自來掇過香桌兒,關上了後門,也自去睡了。他兩個當夜如膠似漆,如糖似蜜,如酥似髓,如魚似水,快活淫戲了一夜。正好睡哩,只聽得咯咯地木魚響,高聲念佛,賊禿和淫婦一齊驚覺。那賊禿披衣起來,道:“我去也。今晚再相會。”淫婦道:“今後但有香桌兒在後門外,你便不可負約。如無香桌兒在後門,你便切不可來。”賊禿下來,淫婦替他戴上頭巾。迎兒關了後門,去了。但是楊雄出去當牢上宿,那賊禿便來。家中只有這個老兒,未晚先自要睡;迎兒這個丫頭已自做了一夥了;只要瞞著石秀一個。那淫婦淫發起來,那裡管顧。這賊禿又知了婦人的滋味,便似攝了魂魄的一般。這賊禿只待頭陀報了,便離寺來。那淫婦專得迎兒做腳,放他出入。因此快活往來戲耍,將近一月有餘。
且說石秀每日收拾了店時,自在坊里歇宿,常有這件事掛心,每日委決不下,又不曾見這賊禿往來。每日五更睡覺,不時跳將起來料度這件事。只聽得報曉頭陀直來巷裡敲木魚,高聲叫佛。石秀是乖覺的人,早瞧科了九分,冷地里,思量道:“這條巷是條死巷。如何有這頭陀,連日來這裡敲木魚叫佛?煞是可疑!”當是十一月中旬之日,五更時分,石秀正睡不著,只聽得木魚敲響,頭陀直敲入巷裡來,到後門口高聲叫道:“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諸佛菩薩!”石秀聽得叫的蹺蹊,便跳將起來去門縫裡張時,只見一個人,戴頂頭巾,從黑影里,閃將出來,和頭陀去了;隨後便是迎兒關門。石秀瞧科到十分,恨道:“哥哥如此豪傑,討了這個淫婦!倒被這婆娘瞞過了,做成這等勾當!”
巴得天明,把豬出去門前掛了,賣個早市;飯罷,討了一遭賒錢,日中前後,逕到州衙前來尋楊雄。好行至州橋邊,正迎見楊雄。楊雄便問道:“兄弟,那裡去來?”石秀道:“因討賒錢,就來尋哥哥。”楊雄道:“我常為官事忙,並不曾和兄弟快活三杯,且來這裡坐一坐。”楊雄把這石秀引到州橋下一個樓上,揀一處僻靜閣兒里,兩個坐下,叫酒保取瓶好酒來,安排盤饌海鮮案酒。二人飲過三杯,楊雄見石秀只低頭尋思。楊雄是個性急人,便問道:“兄弟心中有些不樂,莫不家裡有甚言語傷觸你處?”石秀道:“家中也無有甚話。兄弟感承哥哥把做親骨肉一般看待,有句話,敢說么?”楊雄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說不妨。”石秀道:“哥哥每日出來,只顧承當官府,不知背後之事。這嫂嫂不是良人,兄弟已看在眼裡多遍了,且未敢說。今日見得仔細,忍不住來尋哥哥,直言休怪。”楊雄道:“我自無背後眼。你且說是誰?”石秀道:“前者,家裡做道場,請那個賊禿海黎來,嫂嫂便和他眉來眼去,兄弟都看見;第三日又去寺里還血盆懺願心,兩個都帶酒歸來。我近日只聽得一個頭陀直來巷內敲木魚叫佛,那廝敲得作怪。今日五更被我起來張時,看見果然是個賊禿,戴頂頭巾,從家裡出去。似這等淫婦,要他何用!”
楊雄聽了大怒道:“這賤人怎敢如此!”石秀道:“哥哥且息怒,今晚都不要提,只和每日一般。明日只推做上宿,三更後再來敲門。那必然從後門先走,兄弟一把拿來,從哥哥發落。”楊雄道:“兄弟見得是。”石秀又分付道:“哥哥今晚且不可胡發說話。”楊雄道:“我明日約你便是。”兩個再飲了幾杯,算還了酒錢,一同下樓來;出得酒肆,各散了。只見四五個虞候,叫楊雄道:“那裡不尋節級!知縣相公後花園裡坐地,教尋節級來和我們使棒。快走!快走!”楊雄便分付石秀道:“大官喚我,只得去應答。兄弟,你先回家去。”石秀當下自歸來家裡,收拾了店面,自去作坊里歇息。
且說楊雄被知府喚去,到後花園中使了幾回棒。知府看了大喜,叫取酒來,一連賞了十大賞鍾。楊雄吃了,都各散了。眾人又請楊雄去吃酒。至晚,得大醉,扶將歸來。那淫婦見丈夫醉了,謝了眾人,自和迎兒攙上樓梯去,明晃晃地點著燈盞。楊雄坐在上,迎兒去脫靴鞋,淫婦與他除頭巾,解巾幘。楊雄見他來除巾幘,一時驀上心來,自古道:“醉發醒時言。”指著那淫婦,罵道:“你這賤人!這賊妮子!好歹我要結果了你!”那淫婦吃了一驚,不敢回話,且伏侍楊雄睡了。楊雄一頭上睡,一頭口裡恨恨的罵道:“你這賤人!你這淫婦!你這淫蟲口裡倒涎!”那淫婦那裡敢喘氣,直待楊雄睡著。看看到五更,楊雄醉醒了,討水。那淫婦起來舀碗水遞與楊雄了,桌上殘燈尚明。楊雄喝了水,便問道:“大嫂,你夜來不曾脫衣裳睡?”那淫婦道:“你喝得爛醉了,只怕你要吐,那裡敢脫衣裳,只在後倒了一夜。”楊雄道:“我不曾說甚言語?”淫婦道:“你往常酒性好,但醉了便睡。我夜來只有些兒放不下。”楊雄又問道:“石秀兄弟這幾日不曾和他快活得三杯。你家裡也自安排些請他。”
那淫婦便不應,自坐在踏上,眼淚汪汪,口裡嘆氣。楊雄又說道:“大嫂,我夜來醉了,又不曾惱你,做甚么了煩惱?”那淫婦掩著淚眼只不應。楊雄連問了幾聲,那淫婦掩著臉假哭。楊雄就踏上,扯起他在床上,務要問他為何煩惱。那淫婦一頭哭,一面口裡說道:“我爹娘當初把我嫁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誰想半路相拋!今日只為你十分豪傑,嫁得個好漢,誰想你不與我做主!”楊雄道:“又作怪!誰敢欺負你,我不做主?”那淫婦道:“我本待不說,又怕你著他道兒;欲待說來,又怕你忍氣。”楊雄聽了,便道:“你且說怎么地來?”那淫婦道:“我說與你,你不要氣苦。自從你認義了這個石秀家來,初時也好,向後看看放出剌來,見你不歸時,時常看了我,說道:‘哥哥今日又不來,嫂嫂自睡,也好冷落。’我只不睬他,不是一日了。這個且休說。昨日早晨,我在廚房洗項,這廝從後走出來,看見沒人,從背伸只手來摸我胸前,道:‘嫂嫂,你有孕也無?’被我打脫了手。本待要聲張起來,又怕鄰捨得知,笑話裝你的幌子;巴得你歸來,又濫泥也似醉了,又不敢說,我恨不得了他!你兀自來問石秀兄弟怎的!”楊雄聽了,心中火起,便罵道:“‘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說海師兄許多事,說得個‘沒巴鼻!’眼見得那廝慌了,便先來說破,使個見識!”口裡恨恨地道:“他又不是我親兄弟!趕了出去便罷!”楊雄到天明,下樓來對潘公說道:“牢了的牲口醃了罷,從今日便休要買賣!”一霎時,把柜子和肉案都拆了。
石秀天明正將了肉出來門前開店,只見肉案並柜子都拆翻了。石秀是個乖覺的人,如何不省得,笑道:“是了,因楊雄醉後出言,走透了訊息,倒被這婆娘使個見識攛掇,定反說我無禮,教他丈夫收了肉店。我若和他分辯,教楊雄出醜。我且退一步了,別作計較。”石秀便去作坊里收拾了包里。楊雄怕他羞辱,也自去了。石秀提了包裹,跨了解腕尖刀,來辭潘公,道:“小人在宅上打攪了許多時;今日哥哥既是收了鋪面,小人告回。帳目已自明明白白,並無分文來去。如有絲毫昧心,天誅地滅!”潘公被女婿分付了,也不敢留他,由他自去了。
這石秀只在近巷內尋個客店安歇,賃了一間房住下。石自尋思道:“楊雄與我結義,我若不明白得此事,枉送了他的性命。他雖一時聽信了這婦人說,心中恨我,我也分別不得,務要與他明白了此一事;我如今且去探聽他幾時當牢上宿,起個四更,便見分曉。”在店裡住了兩日,去楊雄門前探聽,當晚只見小牢子取了鋪蓋出去。石秀道:“今晚必然當牢,我且做些工夫看便了。”當晚回店裡,睡到四更起來,跨了這口防身解腕尖刀,悄悄地開了店門,徑踅到楊雄後門頭巷內;伏在黑影里張時,正好交五更時候;只見那個頭陀挾著木魚,來巷口探頭探腦。石秀閃在頭陀背後,一隻手扯住頭陀,一隻手把刀去子脖子上閣著,低聲喝道:“你不要掙扎!若高做聲便殺了你!你好好實說;海和尚叫你來怎地?”那頭陀道:“好漢!你饒我便說!”石秀道:“你快說!我不殺你!”頭陀道:“海櫧黎和潘公女兒有染,每夜來往,教我只看後門頭有香桌兒為號,喚他‘入’;五更里教我來敲木魚叫佛,喚他‘出。’”石秀道:“他如今在那裡?”頭陀道:“他還在他家裡睡覺;我如今敲得木魚響,他便出來。”石秀道:“你且借你衣服木魚與我。”頭陀手裡先奪了木魚。頭陀把衣服正脫下來,被石秀將刀就頸下一勒,殺倒在地,頭陀已死了。
石秀穿上直掇護膝,一邊插了尖刀,把木魚直敲入巷裡來。那賊禿在上,好聽得木魚咯咯地響,連忙起來披衣下樓。迎兒先來開門,賊禿隨後從門裡閃將出來。石秀兀自把木魚敲響。那和尚悄悄喝道:“只顧敲做甚么!”石秀也不應他,讓他走到巷口,一交放翻,按住,喝道:“不要高做聲!高做聲便殺了你!只等我剝了衣服便罷!”那賊禿知道是石秀,那裡敢掙扎做聲;被石秀都剝了衣裳,赤條條不著一絲。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三四下搠死了,把刀來放在頭陀身邊;將了兩個衣服,卷做一捆包了,再回客房裡,輕輕地開了門進去,悄悄地關上了,自去睡,不在話下。
卻說本處城中一個賣糕粥的王公,起個五更,挑著擔糕粥,點著燈籠,一個小猴子跟著,出來趕早市。正來到死邊過,被絆一交,把那老子一擔糕粥傾潑在地下。只見小猴子叫道:“苦也!一個和尚醉倒在這裡!”老子摸得起來,摸了兩手腥血,叫聲苦,不知高低。幾家鄰舍聽得,都開了門出來,點火照時,只見遍地都是血粥,兩個屍首躺在地上。眾鄰舍一把拖住老子,要去官司陳告。正是:禍從天降,災向地生。畢竟王公怎地脫身,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前段時間,天涯雜談里出現一熱門帖子,講述樓主無意間見到好友之妻紅杏出牆,從而陷入深深矛盾之中:若將真相大白於朋友,恐怕美滿婚姻就此告吹;假如隱瞞不報,只當自己沒看見,卻又深受良心譴責。
於是在經過無數次的猶豫和彷徨後,樓主終於下定決心,選擇告訴朋友,結果不出所料,引起一場影響巨大的家庭離婚變故。由此而來天涯雜壇上也眾說紛紜,以男子居多的仗義派和以女子居多的懷柔派進行曠日持久的辯論戰,影響之深,範圍之廣,餘波激盪至今。
我看見這個故事,油然聯想到水滸好漢楊雄和石秀的故事。
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是梁山好漢中戲份相當重的人物,江蘇揚州有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文藝——揚州評話,類似於評書,但是比評書更受江淮地區老百姓歡迎。揚州歷史評話中以講《三國》、《水滸》為主,而在《水滸》中流傳至今,影響深遠的有四本:《武十回》、《宋十回》、《石十回》和《燕十回》,顧名思義,便是講述武松、宋江、石秀和燕青的故事。
這四本能夠出類拔萃傲視同儕,不得不說和內中的一個共同情節有關——偷情。這四個故事,都涉及男子由於忙於事業(有的專心商務,有的關注司法,有的傾心市政,有的則僅僅只是晚回家三個月),冷落了伴侶,而所有的女主人公,步調一致地開始喜新厭舊,上演一幕幕殊途同歸的紅杏故事。
所以衍生了殺嫂、殺妾、殺妻的後續情節,其實很多聽眾都有一種近乎變態的窺私慾,當頂天立地的英雄出現家庭破裂的情節的時候,很多人從內心裡隱隱折射出一種近乎無恥的卑鄙念頭:讓你小子人前人後得意洋洋,後院起火了吧?
中國封建社會講究的是男尊女卑,當這些好漢或其親人頭上被戴上一頂綠油油的帽子的時候,他們選擇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隨即鋼刀出手,人頭落地,拍拍屁股,上山落草,從而形成一條近乎於流水線的“逼上梁山”方式。
楊雄石秀的故事,深刻地詮釋了這個概念。
河南人楊雄,在薊州市擔當監獄長兼行刑劊子手,有一天從菜市口處決犯人回來,披紅戴綠地拿著幾匹綢緞跨街炫耀。以潑皮軍漢為首的張保流氓團體七八人,眼紅起來,隨即進行敲詐勒索活動。楊獄長碰到這種獄警遇見士兵的尷尬場面,講理講不通,動手又以寡敵眾,頓時處於下風。(由此可見楊雄武藝實在菜鳥,換成魯智深,早就一腳一個將抱腿的流氓踢進了糞坑)
正在這危急時刻,流落薊州砍柴為生的南京帥哥石秀路見不平,拳腳齊施,頓時將兵痞集團打得落花流水,從而將楊石二人親密無間牢不可破的友情拴在了一起。
應該說,楊雄是頗具眼光的,自己本是外地人,雖然靠機遇成為國家小公務員,可是本地流氓還是敢於在太歲頭上動土,今天打跑張保,難免以後會不會出現李保、王保。假如自己和石秀成為鐵哥們,以後黑白兩道,便可縱橫馳騁所向無敵也!
小說中借楊雄丈人潘公之口說:“我女婿得你個兄弟相幫,也不枉了,公門中出入,誰敢欺負他?”
石秀憑空撿到一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自然也歡喜得什麼似的,楊大哥對他真不薄啊,不僅有了兄弟情分,而且將他從廉價小旅館裡接出來到自己家裡住,又破牆開店,將一爿肉鋪交由他打理。由此這石秀自然是感動得熱淚盈眶,心想我要不好好做一番事業,多對不起結義大哥啊!
所以石秀將楊雄家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還重要若干倍,加上他本人膽大心細的特點,楊雄家裡有什麼風吹草動都瞞不了他的靈敏嗅覺:楊家要祭奠楊雄妻潘巧雲的前夫王押司,因此將肉案剔骨刀等有血腥味道的傢伙收起來,石秀便要疑心楊家人開始嫌棄他,自說自話將全部賬目算清,引得潘老漢大笑;潘巧雲和和尚裴如海眉目傳情,石秀在布簾後看見,心中極其不爽(石秀沒事老關注別人老婆做甚?!)小說中寫道:
那賊禿(按:裴如海)虛心冷氣,連忙問道:“大郎,貴鄉何處?高姓大名?”石秀道:“我么?姓石,名秀!金陵人氏!因為只好閒管,替人出力,又叫拚命三郎!我是個粗鹵漢子,禮教不到,和尚休怪!”賊禿連忙道:“不敢,不敢。小僧去接眾僧來赴道場。”連忙出門去了。
由此可見,裴如海低聲下氣,態度相當誠懇,而心中不爽的石秀宛如吃了火藥,將和尚冷冷一頓教訓。石秀將楊雄當作自己的親大哥,自然不準別人有什麼意淫的揩油行為。
在楊雄家裡,石秀將門戶看得甚緊,比大學女生宿舍的老太太管理員還厲害三分,和尚無計可施,只得和潘巧雲在報恩寺中勾搭成奸。一來二去,便讓火工道人胡道、使女迎兒做內應,兩人瞞著楊雄,狼狽為奸。(胡道、迎兒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寓意“不正派”、“開門揖盜”之意)
不料石秀竟是個十分乖覺的人才,時間一久還是看穿了姦夫淫婦的把戲,心中翻江倒海,這簡直比欺負自己還令人難以容忍!沒有片刻的猶豫,隨即告知楊雄事情的來龍去脈,楊雄一聽,自然是怒火中燒,立馬就要二人好看。石秀卻是個條理很清晰的人,連忙拉住楊雄:“俗話說捉賊拿贓捉姦拿雙,現在無憑無據,當心被人反咬一口,按照兄弟的意思,明天哥哥假裝值夜班,我就在後門埋伏起來,你半夜回家前門拿人,我就在外面布口袋,將他們兩個抓個現行當場,走到哪裡都是我們有理,你看如何?”
楊雄枉為辦案人員,心思還是石秀縝密,一拍大腿恍然大悟:“不錯不錯,果然應當如此!”石秀怕他泄露口風,又再三千叮嚀萬囑咐:“你今晚千萬不要露出苗頭啊,忍一忍!”楊雄拍了拍胸口:“當然當然!我辦事你放心。”
話雖如此,楊雄的心怎么可能死水無瀾——宋江從來沒把閻婆惜當一回事,他楊雄可是深愛潘巧雲的——能夠討寡婦續弦,楊雄度量在封建社會可算不小。
在和石秀吃了酒後,楊雄又被縣太爺叫去喝酒。過度酒精一下肚,楊雄把石秀關照的注意事項忘記到九霄雲外,回家就開罵:“你他媽的,我對你怎樣?你竟敢讓我戴小綠帽子?我遲早結果你們兩個。”
潘巧雲可不像楊雄那么沒腦子,一陣害怕以後,眼珠一轉計上心來,次日哭哭啼啼倒打一耙:“石秀趁你不在家,經常對我施展鹹豬手!今番惡人先告狀,破壞我們夫妻感情,你要為我做主啊!”
要說這楊雄也是情商低下,人說戀愛中的男女是智商最低的,果然古今通用。被老婆一哭二鬧三上吊,耳根子頓時軟了下來,反而相信了鬼話,兄弟之間產生隔閡。
楊雄是否真的對石秀產生誤解,我一直不敢肯定。按照楊石二人的關係以及平時的交往,楊雄不可能對石秀人品毫無了解。而小說中描寫到這一段時,楊雄也不過是恨恨罵兩句:“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決定“明天趕他走”而已!
其實楊雄心中非常清楚潘巧雲和石秀的話到底誰真誰假,只是他是個愛心豐富的人物,明知妻子和他人有染,卻寄希望於日後永不再犯!楊雄是個相當善良乃至於孱弱的人,有點像《倚天屠龍記》中的武當六俠殷梨亭,自己深愛的女人紀曉芙為魔教楊逍所辱,進而愛上這個大魔頭,生女取名“楊不悔”,殷梨亭依舊一生難以忘記這個圓圓臉蛋的峨眉少女,聽到她的死訊,依舊心情激盪,一輩子難以釋懷。
而石秀見楊家肉鋪歇業,瞬間明白過來:“我若和她(潘巧雲)分辨,徒然教楊雄出醜,我且退一步,自作計較便是。”可見當時石秀之心也是徹底失望,冷若冰雨,管楊雄不再稱呼“哥哥”而是直呼其名。
要是一般人,事情發展到現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從而行同陌路即可。然而石秀卻是個心思相當縝密的人,行為偏執頑固,冷靜下來一思考,不行!我不能讓楊雄吃這個啞巴虧!我可要將姦夫殺了表明心跡!當然,這也存在為自己辯護的成分。於是當晚摸進死胡同,將胡道、裴如海一刀一個,搠死當場。
案件隨即傳遍全城,楊雄再也無法裝糊塗,只好尋找兄弟商議。按照楊雄的意思,當時又要找潘巧雲算賬。石秀卻在一旁循循善誘:“你回去不曾捉姦在床,怎能殺人?不如你明天把她和迎兒賺到翠屏山,我們當面講清楚是非,一紙休書休了她即可!”楊雄確實是個沒主見的人,當即應允。
由此而來楊雄將潘巧雲、迎兒二人騙上翠屏山,石秀將潘氏一頓羞辱。潘巧雲悔意大生,書中寫道:
那婦人說道:“我的不是了!你看我舊日夫妻之面,饒恕了我這一遍!”石秀道:“哥哥,含糊不得!須要問嫂嫂一個從頭備細原由!”楊雄喝道:“賤人!你快說!”那婦人只得把和尚二年前如何起意,如何……一一都說了。石秀道:“今日三面說得明白了,任從哥哥心下如何措置。”楊雄道:“兄弟,你與我拔了這賤人的頭面,剝了衣裳,然後我自伏侍她!”石秀便把婦人頭面首飾衣服都剝了。楊雄割兩條裙帶把婦人綁在樹上。石秀把迎兒的首飾也去了,遞過刀來,說道:“哥哥,這個小賤人留他做甚么!一發斬草除根!”楊雄應道:“果然!兄弟,把刀來,我自動手!”迎兒見頭勢不好,待要叫。楊雄手起一刀,揮作兩段。
那婦人在樹上叫道:“叔叔,勸一勸!”石秀道:“嫂嫂!哥哥自來服伺你!”楊雄向前,把刀先挖出舌頭,一刀便割了,且教那婦人叫不得。楊雄卻指著罵道:“你這賊賤人!我一時誤聽不明,險些被你瞞過了!一者壞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後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想你這婆娘,心肝五臟怎地生著!我且看一看!”一刀從心窩裡直割到小肚子下,取出心肝五臟,掛在松樹上。楊雄又將這婦人七件事分開了,卻將釵釧首飾都拴在包裹里了。
每每看到這一段,總有些不忍卒睹的感覺,楊雄石秀早把“僅僅一紙休書”拋到腦後,下手之殘忍令人髮指,潘巧雲驚嚇過度,楊石二人卻毫不留情,活活將她的五臟六腑取了出來,順手將迎兒也一刀揮成兩段!手段之惡劣,直比李逵之濫殺無辜!最不可思議的是,二人將二女的金銀首飾卻看得甚重,兩條鮮活的人命還抵不上一包金銀!鄭而重之地將它們包好收起,直奔梁山而去。
也許楊雄感到在兄弟面前失了面子,所以套用了劊子手的嫻熟手段,如果石秀不在當場,也許楊雄會放她們一馬。但自古所謂的“英雄好漢”,可以失去一隻手,一條腿,萬萬不可失去的就是“面子”二字,再加上石秀這個認真嚴謹的偏執狂,楊雄若不下手,石秀也決不會坐視不理!因為潘巧雲偷人,假如偷個大財主,譬如西門慶,也還說得過去,然而竟然看中了一個什麼都不是的和尚,這實在太刮楊雄的麵皮,所以即便楊雄饒恕了她,石秀也不會答應。
石秀上了梁山後,最大的功勞就是帶領梁山大軍破了祝家莊。或許是他天良大發,當梁山“好漢”準備屠莊的時候,石秀挺身而出,為無數無辜的村民開脫,宋江既然達到了目的,也就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假仁假義給每戶人家發了一石糧米作為戰爭賠款,祝家莊滿莊也不過五七百戶人家,而梁山掠奪的糧米高達五千萬石!宋老大散發的雨露僅僅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石秀是個相當楞頭青的人,換成現代人的標準,非常容易成為憤青角色,該管的事要管,不該管的事也要管,一生按照自己意願行事,很少考慮別人的後果。他的性格很像楊過,愛憎分明,愛他之人愛得死去活來,恨他之人也恨得深入骨髓,也許石秀為我的評斷大感不公:我行事還不是為了弘揚正義么?!我哪裡錯了?
其實有很多事,未必一定要認真地找出個子醜寅卯才對。
當石秀孤身從北京街頭酒樓手擎腰刀一躍而下的時候,如果囚車中盧俊義旁邊不是蔡福蔡慶兄弟,盧員外腦袋早已搬家。石秀殺得很快活,戰績彪柄:死亡七八十人,受傷者無數。只不過他也為這“快樂”付出不小的代價——關了半年。這大約也算是對石秀殺嫂事件的一種變相懲罰吧。
石秀是個相當精細的人物,彪悍果斷,完全憑靠一腔熱血出入江湖。“弘揚正義”、“懲惡揚善”是人生最高理想,只是這種理想,往往卻是建立在無數無辜百姓的血淚之上,石秀算不上大英雄。石秀最終戰死在征方臘途中,楊雄也在得勝途中發背瘡而死,也許冥冥之中潘巧雲會巧笑嫣然:哥哥,你回來了,你終於回來了!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