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宋江、柴進扮做閒涼官,同戴宗、李逵、燕青來到李師師家,給錢,與之飲酒,李逵不滿而罵。宋江欲讓李師師啟奏皇上,李師師不懂;適逢此時皇上來了,宋江等三人商議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書,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楊太尉,用火燒李師師家。宋江等先自出城,吳用派人接了。李逵、燕青還在城內。

回目

柴進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夜鬧東京

簡介

宋江、柴進扮做閒涼官,同戴宗、李逵、燕青來到李師師家,給錢,與之飲酒,李逵不滿而罵。宋江欲讓李師師啟奏皇上,李師師不懂;適逢此時皇上來了,宋江等三人商議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書,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楊太尉,用火燒李師師家。宋江等先自出城,吳用派人接了。李逵、燕青還在城內。

正文

話說當日宋江忠義堂上分撥去看燈人數:“我與柴進一路,史進穆弘一路,魯智深武松一路,朱仝劉唐一路。只此四路人去,其餘盡數在家守寨。”李逵便道:“說東京好燈,我也要去走一遭。”宋江道:“你如何去得?”李逵守死要去,那裡執拗得他住。宋江道:“你既然要去,不許你惹事,打扮做伴當跟我;就叫燕青也走一遭,專和李逵作伴。”看官聽說,宋江是個文面的人,如何去得京師?原來卻得“神醫”安道全上山之後,卻把毒藥與他點去了,後用好藥調治,起了紅疤;再要良金美玉,碾為細末,每日塗搽,自然消磨去了。那醫書中說:“美玉滅斑”,正此意也。
當日先叫史進穆弘作客人去了,次後便使魯智深,武松,扮作行腳僧行去了,再後宋江,朱仝,劉唐,也扮做客商去了。各人跨腰刀,提朴刀,都藏暗器,不必得說。
且說宋江與柴進扮作間涼官,再叫戴宗扮作承局,也去走一遭,有些緩急,好來飛報。李逵,燕青扮伴當,各挑行李下山,眾頭領都送到金沙灘餞行。軍師吳用再三吩咐李逵道:“你閒常下山,好歹惹事,今番和哥哥去東京看燈,非比閒時,路上不要吃酒,十分小心在意,使不得往常性格。若有衝撞,弟兄們不好廝見,難以相聚了。”李逵道:“不索軍師憂心,我這一遭並不惹事。”相別了,取路登程,抹過濟州,路經滕州,取單州,上曹州來,前望東京萬壽門外,尋一個客店安歇下了。宋江與柴進商議,此是正月十一日的話,宋江道:“明日白日裡,我斷然不敢入城,直到正月十四日夜,人物喧譁,此時方可入城。”柴進道:“小弟明日先和燕青入城中去探路一遭。”宋江道:“最好。”次日,柴進穿一身整整齊齊的衣服,頭上巾幘新鮮,腳下鞋襪乾淨;燕青打扮,更是不俗。兩個離了店肆,看城外人家時,家家熱鬧,戶戶喧譁,都安排慶賞元宵,各作賀太平風景。來到城門下,沒人阻擋,果然好座東京去處。
當下柴進,燕青兩個入得城來,行到御街上,往來觀賞,轉過東華門外,見往來錦天花帽之人,紛紛濟濟,各有服色,都在茶坊酒肆中坐地。柴進引燕青,逕上一個小小酒樓,臨街占個閣子,倚欄望時,見班直人等多從內里出入,頭邊各簪翠葉花一朵。柴進喚燕青,附耳低言,你與我如此如此。燕青是個點頭會意的人,不必細問,火急下樓。出得店門,恰好迎著個老成的班直官,燕青唱個喏。
010柴進010柴進

那人道:“面生並不相識。”燕青說道:“小人的東人和觀察是故交,特使小人來相請。”原來那班直姓王,燕青道:“莫非足下是張觀察?”那人道:“我自姓王。”燕青隨口應著:“正是教小人請王觀察,貪慌忘記了。”那王觀察跟隨著燕青來到樓上,燕青揭起帘子,對柴進道:“請到王觀察來了。”燕青接了手中執色,柴進邀入閣兒里相見,各施禮罷,王班直看了柴進半晌,卻不認得。說道:“在下眼拙,失忘了足下,適蒙呼喚,願求大名。”柴進笑道:“小弟與足下童稚之交,且未可說,兄長熟思之。”一壁便叫取酒肉來,與觀察小酌。酒保全排到肴饌果品,燕青斟酒,殷勤相勸。
酒至半酣,柴進問道:“觀察頭上這朵翠花何意?”那王班直道:“今上天子慶賀元宵,我們左右內外共有二十四班,通類有五千七八百人,每人皆賜衣襖一領,翠葉金花一枝,上有小小金牌一個,鑿著“與民同樂”四字,因此每日在這裡聽候點視。如有宮花錦襖,便能勾入內里去。”柴進道:“在下卻不省得。”又飲了數杯,柴進便叫燕青,你自去與我鏇一杯熱酒來吃。
無移時,酒到了,柴進便起身與王班直把盞道:“足下飲過這杯小弟敬酒,方才達知姓氏。”王班直道:“在下實想不起,願求大名。”王班直拿起酒來,一飲而盡。恰才吃罷,口角流涎,兩腳騰空,倒在凳上。柴進慌忙去了巾幘,衣服,鞋襪,卻脫下王班直身上錦襖,踢串,鞋之類,從頭穿了,帶了花帽,拿了執色,吩咐燕青道:“酒保來問時,只說這觀察醉了,那官人未回。”燕青道:“不必吩咐,自有道理支吾。”且說柴進離了酒店,直入東華門去看那內庭時,真乃人間天上。
柴進去到內里,但過禁門,為有服色,無人阻當,直到紫宸殿。轉過文德殿,殿門各有金鎖鎖著,不能勾進去,且轉過凝暉殿。從殿邊轉將入去,到一個偏殿,牌上金書“睿思殿”三字,此是官家看書之處,側首開著一扇朱紅格子。柴進閃身入去看時,見正面鋪著御座,兩邊几案上放著文房四寶,象管,花翎,龍墨,端硯,書架上儘是群書,各插著牙籤;正面屏風上堆青疊綠畫著山河社稷混一之圖。轉過屏風后面,但見素白屏風上御書四大寇姓名,寫著道:
山東宋江準西王慶河北田虎江南方臘柴進看了四大寇姓名,心中暗忖道:“國家被我們擾害,因此時常記心,寫在這裡。”便去身邊拔出暗器,正把山東宋江那四個字刻將下來,慌忙出殿,隨後早有人來。柴進便離了內苑,出了東華門,回到酒樓上看那王班直時,尚未醒來,依舊把錦衣,花帽,服色等項,都放在閣兒內。柴進還穿了依舊衣服,喚燕青和酒保計算了酒錢,剩下十數貫錢,就賞了酒保。臨下樓來吩咐道:“我和王觀察是弟兄,恰才他醉了,我替他去內里點名了回來,他還未醒。我卻在城外住,恐怕誤了城門,剩下錢都賞你,他的服色號衣都在這裡。”酒保道:“官人但請放心,男女自服侍。”柴進,燕青離得酒店,逕出萬壽門去了。王班直到晚起來,見了服色,花帽都有,但不知是何意。酒保說柴進的話,王班直似醉如痴,回到家中。次日有人來說:“睿思殿上不見山東宋江四個字,今日各門好生把得鐵桶般緊,出入的人,都要十分盤詰。”王班直情知是了,那裡敢說。
再說柴進回到店中,對宋江備細說內宮之中,取出御書大寇“山東宋江”四字,與宋江看罷,嘆息不已。十四日黃昏,明月從東而起,天上並無雲翳,宋江、柴進扮作閒京官,戴宗扮作承局,燕青扮為小閒,只留李逵看房。四個人雜在社火隊里,取路哄入封丘門來,遍游六街三市,果然夜暖風和,正好遊戲。轉過馬行街來,家家門前扎縛燈棚,賽懸燈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樓台上下火照火,車馬往來人看人。
四個轉過御街,見兩行都是煙月牌,來到中間,見一家外懸青布幕,里掛斑竹簾,兩邊儘是碧紗廚,外掛兩面牌,牌上各有五個字,寫道:“歌舞神仙女,風流花月魁。”宋江見了,便入茶坊里來吃茶,問茶博士道:“前面角妓是誰家?”茶博士道:“這是東京上廳行首,喚做李師師。”宋江道:“莫不是和今上打得熱的。”茶博士道:“不可高聲,耳目覺近。”宋江便喚燕青,附耳低言道:“我要見李師師一面,暗裡取事,你可生個婉曲入去,我在此間吃茶等你。”宋江自和柴進,戴宗在茶坊里吃茶。
卻說燕青逕到李師師門首,揭開青布幕,掀起斑竹簾,轉入中門,見掛著一碗鴛鴦燈,下面犀皮香桌兒上,放著一個博山古銅香爐,爐內細細噴出香來。兩壁上掛著四幅名人山水畫,下設四把犀皮一字交椅。燕青見無人出來,轉入天井裡面,又是一個大客位,設著三座香楠木雕花玲瓏小床,鋪著落花流水紫錦褥,懸掛一架玉棚好燈,擺著異樣古董。燕青微微咳嗽一聲,只見屏風背後轉出一個丫鬟來,見燕青道個萬福,便問燕青:“哥哥高姓?那裡來?”燕青道:“相煩姐姐請媽媽出來,小閒自有話說。”梅香入去不多時,轉出李媽媽來。燕青請她坐了,納頭四拜。李媽媽道:“小哥高姓?”燕青答道:“老娘忘了,小人是張乙的兒子,張閒的便是,從小在外,今日方歸。”原來世上姓張姓李姓王的最多,那虔婆思量了半晌,又是燈下,認人不仔細,猛然省起,叫道:“你不是太平橋下小張閒麽?你那裡去了?許多時不來!”燕青道:“小人一向不在家,不得來相望。如今服侍個山東客人,有的是家私,說不能盡。他是個燕南河北第一個有名財主,今來此間:一者就賞元宵,二者來京師省親,三者就將貨物在此做買賣,四者要求見娘子一面。怎敢說來宅上出入,只求同席一飲,稱心滿意。不是小閒賣弄,那人實有千百金銀,欲送與宅上。”那虔婆是個好利之人,愛的是金寶,聽的燕青這一席話,便動了念頭,忙叫李師師出來,與燕青廝見。燈下看時,端的好容貌。燕青見了,納頭便拜。
那虔婆說與備細,李師師道:“那員外如今在那裡?”燕青道:“只在前面對門茶坊里。”李師師便道:“請過寒舍拜茶。”燕青道:“不得娘子言語,不敢擅進。”虔婆道:“快去請來。”燕青逕到茶坊里,耳邊道了訊息,戴宗取些錢,還了茶博士,三人跟著燕青,逕到李師師家內。入得中門相接,請到大客位里,李師師斂手向前動問起居道:“適間張閒多談大雅,今辱左顧,綺閣生光。”宋江答道:“山僻村野,孤陋寡聞,得睹花容,生平幸甚。”李師師便邀請坐,又看著柴進問道:“這位官人,是足下何人?”宋江道:“此是表弟葉巡簡。”就叫戴宗拜了李師師。宋江,柴進居左,客席而坐;李師師右邊,主位相陪。
子捧茶至,李師師親手與宋江,柴進,戴宗,燕青換盞,不必說那盞茶的香味。茶罷,收了盞托,欲敘行藏,只見 子來報:“官家來到後面。”李師師道:“其實不敢相留,來日駕幸上清宮,必然不來,卻請諸位到此,少敘三杯。”宋江喏喏連聲,帶了三人便行。出得李師師門來,穿出小御街,逕投天漢橋來看鰲山。正打從樊樓前過,聽得樓上笙簧聒耳,鼓樂喧天,燈火疑眸,遊人似蟻。宋江,柴進也上樊樓,尋個閣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饌,也在樓上賞燈飲酒。吃不到數杯,只聽得隔壁閣子內有人作歌道:
浩氣沖天貫鬥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
宋江聽得,慌忙過來看時,卻是“九紋龍”史進,“沒遮攔”穆弘,在閣子內吃得大醉,口出狂言。宋江走近前去喝道:“你這兩個兄弟嚇殺我也!快算還酒錢,連忙出去!早是遇著我,若是做公的聽得,這場橫禍不小。誰想你這兩個兄弟也這般無知□糙!快出城,不可遲滯。明日看了正燈,連夜便回,只此十分好了,莫要弄得撅撒了!”史進,穆弘默默無言,便叫酒保算還了酒錢。兩個下樓,取路先投城外去了。
宋江與柴進四人微飲三杯,少添春色,戴宗計算還了酒錢,四人拂袖下樓,逕往萬壽門來客店內敲門。李逵困眼睜開,對宋江道:“哥哥不帶我來也罷了,既帶我來,卻教我看房,悶出鳥來。你們都自去快活。”宋江道:“為你生性不善,面貌醜惡,不爭帶你入城,只恐因而惹禍。”李逵便道:“你不帶我去便了,何消得許多推故!幾曾見我那裡嚇殺了別人家小的大的!”宋江道:“只有明日十五日這一夜帶你入去,看罷了正燈,連夜便回。”李逵呵呵大笑。
過了一夜,次日正是上元節候,天色晴明得好。看看傍晚,慶賀元宵的人不知其數,古人有篇《絳都春》單道元宵景致:
融和初報,乍瑞靄霽色,皇都春早。翠幕競飛,玉勒爭馳,都聞道鰲山彩結蓬萊島,向晚色雙龍銜照。絳霄樓上,彤芝蓋底,仰瞻天表。縹緲風傳帝樂,慶玉殿共賞,群仙同到。迤邐御香飄滿,人間開嘻笑,一點星球小。隱隱鳴梢聲杳,遊人月下歸來,洞天未曉。
當夜宋江與同柴進,依前扮作閒京官,引了戴宗,李逵,燕青五個人,逕從萬壽門來。是夜雖無夜禁,各門頭目軍士全付披掛,都是戎裝帽帶,弓弩上弦,刀劍出鞘,擺布得甚是嚴整。高太尉自引鐵騎馬軍五千,在城上巡禁。宋江等五個向人叢里挨挨搶搶,直到城裡,先喚燕青,附耳低言,與我如此如此,只在夜來茶坊里相等。
燕青逕往李師師家扣門,李媽媽,李行首都出來接見燕青,便說道:“煩達員外休怪,官家不時間來此私行,我家怎敢輕慢。”燕青道:“主人再三上覆媽媽,啟動了花魁娘子,山東海僻之地,無甚希罕之物,便有些出產之物將來,也不中意,只教小人先送黃金一百兩,權當人事;隨後別有罕物,再當拜送。”李媽媽問道:“如今員外在那裡?”燕青道:“只在巷口等小人送了人事,同去看燈。”世上虔婆愛的是錢財,見了燕青取出那火炭也似金子兩塊,放在面前,如何不動心!便道:“今日上元佳節,我子母們卻待家筵數杯,若是員外不棄,肯到貧家少敘片時——”燕青道:“小人去請,無有不來。”說罷,轉身回到茶坊,說與宋江這話了,隨即都到李師師家。
宋江教戴宗同李逵只在門前等。三個人入到裡面大客位里,李師師接著,拜謝道:“員外識荊之初,何故以厚禮見賜,卻之不恭,受之太過。”宋江答道:“山僻村野,絕無罕物,但送些小微物,表情而已,何勞花魁娘子致謝。”李師師邀請到一個小小閣兒里,分賓主坐定, 子侍婢,捧出珍異果子,濟楚菜蔬,希奇按酒,甘美肴饌,盡用錠器,擁一春台。李師師執盞向前拜道:“夙世有緣,今夕相遇二君,草草杯盤,以奉長者。”宋江道:“在下山鄉雖有貫伯浮財,未曾見如此富貴,花魁的風流聲價,播傳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何況親賜酒食。”李師師道:“員外獎譽太過,何敢當此。”都勸罷酒,叫 子將小小金杯巡篩。但是李師師說些街市俊俏的話,皆是柴進回答;燕青立在邊頭和哄取笑。
酒行數巡,宋江口滑,把拳裸袖,點點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來。柴進笑道:“我表兄從來酒後如此,娘子勿笑。”李師師道:“各人稟性何傷!”婭環說道:“門前兩個伴當:一個黃髭鬚,且是生的怕人,在外面喃喃吶吶地罵。”宋江道:“與我喚他兩個入來。”只見戴宗引著李逵到閣子裡。李逵看見宋江,柴進與李師師對坐飲酒,自肚裡有五分沒好氣,圓睜怪眼,直覷他三個。
李師師便問道:“這漢是誰?恰像土地廟裡對判官立地的小鬼。”眾人都笑。李逵不省得他說。宋江答道:“這個是家生的孩兒小李。”李師師笑道:“我倒不打緊,辱沒了太白學士。”宋江道:“這廝卻有武藝,挑得三二百斤擔子,打得三五十人。”李師師叫取大銀賞鍾,各與三鍾,戴宗也吃三鍾。燕青只怕他口出訛言,先打抹他和戴宗依先去門前坐地。宋江道:“大丈夫飲酒,何用小杯,就取過賞鍾,連飲數鍾。”李師師低唱蘇東坡《大江東去詞》。宋江乘著酒興,索紙筆來,磨得黑濃,蘸得筆飽,拂開花箋,對李師師道:“不才亂道一詞,盡訴胸中鬱結,呈上花魁尊聽。”當時宋江落筆,遂成樂府詞一首,道是: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等金雞訊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一夜頭白。
寫畢,遞與李師師反覆看了,不曉其意。宋江只要等她問其備細,卻把心腹衷曲之事告訴,只見 子來報:“官家從地道中來至後門。”李師師忙道:“不能遠送,切乞恕罪。”自來後門接駕, 子婭環連忙收拾過了杯盤什物,扛過台桌,灑掃亭軒,宋江等都未出來,卻閃在黑暗處,張見李師師拜在面前,奏道起居,聖上龍體勞困。只見天子頭戴軟紗唐巾,身穿滾龍袍,說道:“寡人今日幸上清宮方回,教太子在宣德樓賜萬民御酒,令御弟在千步廊買市,約下楊太尉,久等不至,寡人自來,愛卿近前與朕攀話。”宋江在黑地里說道:“今番挫過,後次難逢,俺三個就此告一道招安赦書,有何不好!”柴進道:“如何使得?便是應允了,後來也有翻變。”三個正在黑影里商量,卻說李逵見了宋江,柴進和那美色婦人吃酒,卻教他和戴宗看門,頭上毛髮倒豎起來,一肚子怒氣正沒發付處,只見楊太尉揭起簾幕,推開扇門,逕走入來,見了李逵,喝問道:“你這廝是誰?敢在這裡?”李逵也不回應,提起把交椅,望楊太尉臉打來。楊太尉倒吃了一驚,措手不及,兩交椅打翻地下。戴宗便來救時,那裡攔擋得住。李逵扯下幅畫來,就蠟燭上點著,東指西打,一面放火,香桌椅凳,打得粉碎。
宋江等三個聽得,趕出來看時,見“黑鏇風”褪下半截衣裳,正在那裡行兇。四個扯出門外去時,李逵就街上奪條棒,直打出小御街來。宋江見他性起,只得和柴進,戴宗先趕出城,恐關了禁門,脫身不得,只留燕青看守著他。李師師家火起,驚得趙官家一道煙走了。鄰居人等一面救火,一面救起楊太尉,這話都不必說。城中喊起殺聲,震天動地。高太尉在北門上巡警,聽了這話,帶領軍馬,便來追趕。燕青伴著李逵,正打之間,撞著穆弘,史進,四人各執槍棒,一齊脅力,直打到城邊。把門軍士
急待要關門,外面魯智深輪鐵禪仗,武行者使起雙戒刀,朱仝,劉唐手捻著朴刀,早殺入城來,救出裡面四個。方才出得城門,高太尉軍馬恰好趕到城外來。
八個頭領不見宋江,柴進,戴宗,正在那裡心慌。原來軍師吳用已知此事,定教大鬧東京,克時定日,差下五員虎將,引領帶甲馬軍一千騎,是夜恰好到東京城外等接,正逢著宋江,柴進,戴宗三人,帶來的空馬,就教上馬,隨後眾人也到。正都上馬時,於內不見了李逵,高太尉軍馬沖將出來。宋江手下的五虎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突到城邊,立馬於濠塹上,大喝道:“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早早獻城,免汝一死。”高太尉聽得,那裡敢出城來,慌忙教放下吊橋,眾軍上城堤防。宋江便喚燕青吩咐道:“你和黑廝最好,你可略等他一等,隨後與他同來。我和軍馬眾將先回,星夜還寨,恐怕路上別有枝節。”不說宋江等軍馬去了,且說燕青立在人家房檐下看時,只見李逵從店裡取了行李,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獨自一個,要去打這東京城池。正是聲吼巨雷離店肆,手提大斧劈城門。畢竟“黑鏇風”李逵怎地去打城,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第二十二位則是大名鼎鼎的李逵,李逵是江州監獄看守出身,起點不高。不過自從在江州跟上宋江後,就是宋江的一條忠狗,基本上幫宋江作些宋江不便親自出面做的髒活。李逵此人雖然兇殘,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是一把好手,但實際本事並不大,至少不是燕青的對手,甚至連排名第九十八的焦挺都打不過。祝家莊能殺掉祝龍是運氣好,祝龍從馬上摔下來,正好李逵上去一斧子。水滸上看李逵行事,可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但李逵是宋江最喜愛的親信,嫡系中的嫡系,哪怕再差勁,也要給個好位置的,所以就排在了第二十二位。
排在第二十三位的史進也是派系平衡的產物,既然宋江已經打壓了三山派系的老大魯智深,那么其他方面就要平衡一下了。史進武功不錯,又是世家弟子出身。況且還是三山系統中少華山這個小派系的老大。綜合各種因素就排在了第二十三位。老實說,史進排在戴宗、劉唐、李逵後是略有不公的,但現實不是光講實力的。
第二十四位的穆弘則是宋江的嫡系,也是揭陽小派系的成員。宋江安排了幾個其他派系的人物,自然也要安排自己的人。揭陽這個小派系的領袖應該是混江龍李俊。這個派系雖然依附宋江,也算是宋江的嫡系,但畢竟人數太多而又相對獨立,而且李俊又是個人才,所以宋江把穆弘提到李俊前面。一方面是因為穆弘世家子弟,出身高於李俊。另一方面也是制衡李俊的手段。
排在第二十五位的雷橫同朱仝一樣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與宋江的關係也可以追溯到鄆城縣時代,但雷橫不如朱仝同宋江的關係近,所以排名就靠後點了。雷橫的武功、出身大致同朱仝都相當。宋江前面照顧了花榮、朱仝、戴宗和李逵,就沒法再多照顧雷橫了,因為名額有限,不能高位全給了自己嫡系中的嫡系。
第二十六位的李俊雖然也算是宋江的嫡系,而且還救過宋江數次,又是揭陽派這個小派系的頭,但宋江對他還是有所打壓的。李俊的出身並不高貴,漁民出身,可能這也就是他排位略低的原因之一。李俊是梁山上少數幾個擁有老大氣質的人物。宋江對這樣的人物多少是有些戒心的。李俊的武力一般,但也不算差,一般梁山水軍將領的武功都不出眾,是靠水上功夫出頭。但是李俊有出色的組織力和判斷力,所以排在第二十六位多少有些偏低。也有可能是梁山重陸軍輕水軍。李俊是水軍頭領里排位最高的,抑或說打壓李俊的結果就是水軍頭目的排名都偏低。其實梁山泊四面環水,水軍的強弱實際上決定了梁山的安全,理論上水軍的地位不應該這么低。
第二十八、三十位的張橫、張順兄弟也是揭陽派系的重要人物,都是漁民出身。張順後來生意做大,同宋江關係又好,連帶了他哥哥也沾光。如同對付魯智深一樣,既然壓制了李俊,那么就要多提拔幾個揭陽派系的人來平衡一下。何況這兩人也是宋江自己的嫡系。
第二十七、二十九、三十一位的阮氏三兄弟,主要是派系平衡的考慮。一方面是晁蓋派系天罡星人數太少,畢竟晁蓋派系的兄弟資格最老,對組織的貢獻最大,阮氏三兄弟同吳用關係非淺,又是參加過奪取生辰綱的老同志。另一方面也因為是水軍頭領只有宋江和晁蓋兩個派系有,宋江把李俊壓制到二十六位,下面當然要安排一些水軍頭領在天罡星內,顯然不能全是宋江的嫡系人馬。阮氏兄弟武功不弱,漁民出身這個起點卻不算高,排在這個位子上也算過得去。
第三十二、三十三位的楊雄、石秀是盧俊義派系的人物,這位梁山二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親信在天罡星內。李應雖然同盧俊義接近,但畢竟人家算個獨立派系。楊雄、石秀是同偷雞賊時遷一起上的梁山,這么個事跡,使得這兩人在梁山的日子不會很好過。但石秀是個非常出色的人物,梁山後期,以石秀和燕青最為出彩,北京大名府當機立斷、孤身劫法場救了盧俊義,然後又同盧俊義一起坐了幾個月的死牢,結下了生死情誼,兩人的情誼實際已經超越了宋江同戴宗的,甚至是林沖與魯智深的。石秀的出身低微,是個民工,完全是憑本事在梁山闖出一片天的,論本事和貢獻排在三十三位是有些委屈的。楊雄的出身就比較好,薊州監獄長出身,本人武功一般。由於石秀一直尊其為大哥,楊雄同石秀不是兄弟親似兄弟,所以楊雄的排名不能在石秀的後面。從某種意義上講,楊雄能進天罡星多少是沾了石秀的光。
第三十四、三十五位的解珍、解寶兄弟也是派系平衡的結果。解氏兄弟是梁山一個小派系登州派系的成員。這個派系的領袖其實是前政府軍少校營長孫立。但孫立出賣了從小一起長大的同窗好友欒廷玉作為給梁山的見面禮。孫立自以為是份大禮,但實質上卻被視為劣跡,因為連至交好友老同學都能出賣,這世界上還有什麼人不能出賣?這導致孫立在梁山的排名不高,僅排第三十九、地煞第三。從某種意義上講,孫立也是有老大厚黑潛質的人物,遭受些打壓也並不奇怪。但登州派系畢竟有8個人,而且孫立的投效是宋江能搞定祝家莊的關鍵,這個功績對宋江個人的意義重大。所以宋江就採用了抑制孫立而提升解氏兄弟進天罡星的處理方法。因為明顯對孫立有打壓,所以其他地方就要平衡一下。解氏兄弟武功並不出眾,而且出身不過是個獵戶,能擠進天罡星,可以算是宋江開恩了。
天罡星的最後一位是盧俊義的嫡系親信燕青。燕青是梁山組織後期最為精幹之人,本人武藝出眾,而且多才多藝。憑燕青的本事,不要說天罡星,就是排在前二十位也是合理的。但是燕青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小廝出身,雖然盧俊義大力提拔他,但小廝這個身份類似奴僕,是梁山眾人中地位最低的。況且盧俊義上山很晚,宋江刻意安排讓盧俊義作為一個擋箭牌立在他和其他好漢之間,盧俊義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而燕青作為盧俊義夾袋裡的人物,必然會受到波及。好在盧俊義畢竟還是二哥,宋江提拔了這么多自己的嫡系中的嫡系,無論如何盧總的面子還是要給的,因此燕青就擠進了天罡星,掛在了最後一位。

回評

【容評:李生曰:柴進用文,李逵用武;文者智絕,武者勇絕。這一遭東京城裡真是好燈,大家請看,何如?】
【袁評:柴進假扮王觀察,心膽甚細。李逵劈打楊太尉,意氣粗豪。】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