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七回:林沖被押開封府。當案孔目孫定與府尹將林衝刺配滄州。陸虞候買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於途中殺害林沖。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沖。在野豬林,薛、董將林綁在樹上,說明高太尉陸虞候指使他倆陷害林沖的根由。兩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沖。

回目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簡介

林沖被押開封府。當案孔目孫定與府尹將林衝刺配滄州。陸虞候買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於途中殺害林沖。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沖。在野豬林,薛、董將林綁在樹上,說明高太尉陸虞候指使他倆陷害林沖的根由。兩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沖。

正文

水滸傳水滸傳
話說當時太尉喝叫左右,排列軍校拿下林沖要斬。林沖大叫冤屈。太尉道:“你來節堂有何事務?見今手裡拿著利刃,如何不是來殺下官?”
林沖告道:“太尉不喚,怎敢入來?見有兩個承局望堂里去了,故賺林衝到此。”
太尉喝道:“胡說!我府中那有承局?這廝不服斷遣!”喝叫左右:“解去開封府,分付騰府尹好生推問,勘理明白處決!就把這刀封了去!”
左右領了鈞旨,監押林沖投開封府來。恰巧府尹坐衙未退。高太尉乾人把林沖押到府前,跪在階下。府幹將太尉言語對滕府尹說了,將上太尉封的那把刀放在林沖面前。
府尹道:“林沖,你是個禁軍教頭,如何不知法度,手執利刃,故入節堂?這是該死的罪犯!”
林沖告道:“恩相明鏡,念林沖負屈銜冤!小人雖是粗滷的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堂。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沖與妻到岳廟還香願,正迎見高太尉的小衙內把妻子調戲,被小人喝散了。次後,又使陸虞候賺小人吃酒,卻使富安來騙林沖妻子到陸虞候家樓上調戲,亦被小人趕去。是把陸虞候家打了一場。兩次雖不成奸,皆有人證。次日,林沖自買這口刀,今日太尉差兩個承局來家呼喚林沖,叫將刀來府里比看;因此,林沖同二人到節堂下。兩個承局進堂里去了,不想太尉從外面進來,設計陷林沖,望恩相做主!”
府尹聽了林衝口詞,且叫與了回文,一面取刑具枷扭來上了,推入牢里監下。林沖家裡自來送飯,一面使錢。林沖的丈人張教頭亦來買上告下,使用財帛。正值有個當案孔目,姓孫,名定,為人最耿直,十分好看,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喚做喚做孫佛兒。他明知道這件事,轉轉宛宛,在府上說知就裡,稟道:“此事因是屈了林沖,只可周全他”府尹道:“他做下這般罪,高太尉批仰定罪,定要問他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殺害本官,怎周全得他?”
孫定道:“這南衙開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府尹道:“胡說!”
孫定道:“誰不知高太尉當權倚勢豪強。更兼他府里無般不做,但有人小小觸犯,便發來開封府,要殺便殺,要剮便剮,卻不是他家官府!”府尹道:“據你說時,林沖事怎的方便他,施行斷遣?”
孫定道:“看林衝口詞,是個無罪的人。只是沒拿那兩個承局處。如今著他招認做不合腰懸利刃,誤入節堂,脊杖二十,刺配遠惡軍州。”
膝府尹也知道這件事了,自去高太尉面前再三稟說林衝口詞。高俅情知理短,又礙著府尹,只得準了。
就此日,府尹回來升廳,叫林沖,除了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筆匠刺了面頰,量地方遠近,該配滄州牢城;當廳打一面七斤半團頭鐵葉護身枷釘了,貼上封皮,押了一道牒文,差兩個防送公人監押前去。
兩公人是董超薛霸。二人領了公文,押送林衝出開封府來。只見眾鄰舍並林沖的丈人張教頭都在府前接著,同林沖兩個公人,到州橋下酒店裡坐定。
林沖道:“多得孫孔目維持,這棒不毒,因此走動得。”張教頭叫酒保全排按酒子管待兩個公人。酒至數杯,只見張教頭將出銀兩齎發他兩個防送工人已了。
林沖執手對丈人說道:“泰山在上,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吃了一屈官司;今日有句
《水滸傳》第七回《水滸傳》第七回

話說,上稟泰山:自蒙泰山錯受,將令愛嫁事小人,已經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紅面,無有半點相爭。今小人遭這場官司,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穩,誠恐高衙內威逼這頭親事;況兼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卻是林沖自行主張,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鄰在此,明白立紙休書,任從改嫁。並無爭執。如此,林衝去得心穩,免得高衙內陷害。張教頭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今日權且去滄州躲災避難,早晚天可憐見,放你回來時,依舊夫妻完聚。老漢家中也頗有些過活,便取了我女家去,並錦兒,不揀怎的,三年五載養贍得他。又不叫他出入,高衙內便要見也不能彀。休要憂心,在老漢身上。你在滄州牢城,我自頻頻寄書並衣服與你。休得要胡思亂想。只顧放心去。”
林沖道:“感謝泰山厚意。只是林沖放心不下。枉自兩相耽誤。泰山可憐見林沖,依允人,便死也瞑目!”
張教頭那裡肯應承。眾鄰舍亦說行不得。
林沖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時,林沖便掙扎得回來,誓不與娘子相聚!”
張教頭道:“既然恁地時,權且你寫下,我只不把女兒嫁人便了。”
當時叫酒保尋個寫文書的人來,買了一張紙來。那人寫,林沖說。道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為因身犯重罪,斷配滄州,去後存亡不保。有妻氏年少,情願立此休書,任從改嫁,更無爭執;委是自行情願,並非相逼。恐後無憑,立此文約為照。*年*月*日。
林沖當下看人寫了,借過筆來,去年月下押個花字,打個手模。正在閣里寫了,欲付與泰山收時,只見林沖的娘子,號天哭地叫將來。女使錦兒抱著一包衣,一路尋到酒店裡。
林沖見了,起身接著道:“娘子,小人有句話說,已稟過泰山了。為是林沖年災月厄,遭這場屈事,今去滄州,生死不保,誠恐誤了娘子青春,今已寫下幾字在此。萬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頭腦,自行招嫁,莫為林沖誤了賢妻。”
那娘子聽罷哭將起來,說道:“丈夫!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污,如何把我休了?”
林沖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後兩下相誤,賺了你。”
張教頭便道:“我兒放心。雖是女婿恁的主張,我終不成下得你來再嫁人?這事且繇他放心去。他便不來時,我安排你一世的終身盤費,只教你守志便了。”
那娘子聽得說,心中哽咽;又見了這封書,一時哭了。眾鄰居亦有婦人來勸林沖娘子,攙扶回去。
張教頭囑付林沖道:“只顧前程去,掙扎回來廝見。你的老小,我明日便取回去養在家裡,待你回來完聚。你但放心去,不要掛念。如有便人,千萬頻頻寄些書信來!”
林衝起身拜謝泰山並眾鄰舍,背了包裹,隨著公人去了。張教頭同鄰舍取路回,不在話下。

《水滸傳》第七回《水滸傳》第七回

且說把林沖帶來使臣房里寄了監,董超、薜霸各自回家,收拾行李。董超正在家裡拴束包裹,只見巷口酒店裡酒保來說:“董端公,一位官人在小店中請說話。”
董超道:“是誰?”
酒保道:“小人不認得,只教請端公便來。”
卻原來宋時的公人都稱呼“端公。”
當時董超便和酒保逕到店中閣兒內看時,見坐著一個人,頭戴頂萬字頭巾,身穿領皂紗背子,下面皂靴淨襪,見了董超,慌忙作揖道:“端公請坐。”
董超道:“小人自來不曾拜識尊顏,不知呼喚有何使令?”
那人道:“請坐,少間便知。”
董超坐在對席。酒保鋪下酒盞菜蔬果品按酒,都搬來擺了一桌。
那人問道:“薛端公在何處住。”
董超道:“只在前邊巷內。”
那人喚酒保問了底腳,“與我去請將來。”
酒保去了一盞茶時,只見請得薛霸到閣兒里。
董超道:“這位官人,請俺說話?”
薜霸道:“不敢動問大人高姓?”
那人又道:“少刻便知,且請飲酒。”
三人坐定,一面酒保篩酒。
酒至數杯,那人去袖子裡取出十兩金子,放在桌上,說道:“二位端公各收五兩,有些小事煩及。”
二人道:“小人素不認得尊官,何故與我金子?”
那人道:“二位莫不投滄州去?”
董超道:“小人兩個奉本府差遣,監押林沖直到那裡。”那人道:“既是如此,相煩二位。我是高太尉府心腹人陸虞候便是。”
董超,薛霸,喏喏連聲,說道:“小人何等樣人,敢共對席?”
陸謙道:“你二位也知林沖和太尉是對頭。今奉著太尉鈞旨,教將這十兩金子送與二位;望你兩個領諾,不必遠去,只就前面僻靜去處把林沖結果了,就彼處討紙狀回來便了。若開封府但有話說,太尉自行分付,並不妨事。”
董超道:“卻怕方便不得:開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卻不曾教結果了他。亦且本人年紀又不高大,如何作得這緣故?倘有些兜搭,不是耍處!”
薛霸道:“老董,你聽我說。高太尉便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莫說官人又送金子與俺。你不要多說,和你分了罷。落得做人情。日後也有顧俺處。前頭有的是大松林,猛惡去處,不揀怎的與他結果了罷!”
當下薛霸收了金子,說道:“官人,放心。多是五站路,少便兩程,便有分曉。”
陸謙大喜道:“還是薛端公真是爽利!明日到地了時,是必揭取林沖臉上金印回來做表證。陸謙再包辦二位十兩金子相謝。專等好音。切不可相誤。”原來宋時,但是犯人,徒流遷徒的,那臉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喚做“打金印。”
三個人又吃了一會酒,陸虞候算了酒錢。三人出酒肆來,各自分手。
只董超,薛霸,將金子分受入己,送回家中,取了行李包裹拿了水火棍,便來使臣房裡取了林沖,監押上路。
當日出得城來,離城二十里多路,歇了。
宋時途路上客店人家,但是公人監押囚人來歇,不要房錢。
當下薛,董二人帶林衝到客店裡歇了一夜。
第二日天明起來,打火吃了飯食,投滄州路上來。
時遇六月天氣,炎暑正熱。林沖初吃棒時,倒也無事。次後兩三日間,天道盛熱,棒瘡卻發;又是個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動。
薛霸道:“好不曉事!此去滄州二千里有餘的路,你這般樣走,幾時得到!”林沖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瘡舉發。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
董超道:“你自慢慢的走,休聽咭咕。”
薛霸一路上喃喃吶吶的,口裡埋冤叫苦,說道:“卻是老爺們晦氣,撞你這個魔頭!”
看看天色又晚,三個人投村中客店裡來。
到得房內,兩個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
林沖也把包來解了,不等公人開口,去包裹取些碎銀兩,央店小二買些酒肉,糴些米來,安排盤饌,請兩個防送公人坐了吃。
董超,薛霸,又添酒來,把林沖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邊,薛霸去燒一鍋百沸滾湯,提將來,傾在腳盆內,叫道:“林教頭,你也洗了腳好睡。”
林沖掙的起來,被枷礙了,曲身不得。
薛霸道:“我替你洗。”
林沖忙道:“使不得。”
薛霸道:“出路人那裡計較的許多!”
林沖不知是計,只顧伸下腳來,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滾湯里。
林沖叫一聲:“哎也!”急縮得起時,泡得腳面紅腫了。
林沖道:“不消生受!”
薜霸道:“只見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腳,顛倒嫌冷嫌熱,卻不是‘好心不得好報!’口裡喃喃的罵了半夜。”
林沖那裡敢回話,自去倒在一邊。
他兩個潑了這水,自換些水去外邊洗了腳,收拾。
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來燒了麵湯,安排打火,做飯吃。
林衝起來,暈了,吃不得,又走不動。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動身。董超去腰裡解下一雙新草鞋,耳朵並索兒卻是麻編的,叫林沖穿。林沖看時,腳上滿面都是燎漿泡,只得尋覓舊草鞋穿,那裡去討,沒奈何,只得把新草鞋穿上。叫店小二算過酒錢,兩個公人帶了林衝出店,卻是五更天氣。
林沖走不到三二里,腳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鮮血淋漓,正走不動,聲喚下止。
薛霸罵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將起來!”
林沖道:“上下方便!小人豈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實是腳疼走不動!”
董超道:“我扶著你走便了!”
攙著林沖,只得又挨了四五里。看看正走不動了,早望見前面煙籠霧鎖,一座猛惡林子,有名喚野豬林:此是東京去滄州路上第一個險峻去處。宋時,這座林子內,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錢與公人,帶到這裡,不知結果了多少好漢。
今日,這兩個公人帶林沖奔入這林子裡來。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滄州怎的得到!”
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裡歇一歇。”
三個人奔到裡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樹根頭。林沖叫聲“呵也,”靠著一株大樹,便倒了。
只見董超,薛霸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來。且睡一睡,卻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樹邊;略略閉得眼,從地下叫將起來。
林沖道:“上下,做甚么?”
董超,薛霸道:“俺兩個正要睡一睡,這裡又無關鎖,只怕你走了;我們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穩。”
林沖答道:“小人是好漢,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
薛霸道:“那裡信得你說!要我們心穩,須得縛一縛。”
林沖道:“上下要縛便縛,小人敢道怎的。”
薛霸腰裡解下索子來,把林沖連手帶腳和枷緊緊的縛在樹上,同董超兩個跳將起來,轉過身來,拿起水火棍,看著林沖,說道:“不是俺要結果你。自是前日來時,有那陸虞候,傳著高太尉鈞旨,教我兩個到這裡結果你,立等金印去回話。便多走的幾日,也是死數!只今日就這裡倒作成我兩個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兩個:只是上司差遣,不繇自己。你須精細著。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話。”
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讎,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董超道:“說甚么閒話!救你不得!”
薛霸便提起水火棍來望著林沖腦袋上劈將來。
可憐豪傑束手就死!正是:萬里黃泉無旅店,三魂今夜落誰家?畢竟林沖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林沖發配滄州,但高衙內霸占林太太的目的還沒有達到。由於東京市頂住了高部長的壓力輕判了林沖,使得陸參謀妙計的功效大打了折扣。只要林沖還活著,對高衙內來說就始終是個障礙。況且對另一個主謀陸參謀來說,在這件事上已徹底得罪了林沖,所以他更想置林沖於死地。無論為主子還是為自己,陸參謀都需要將這個髒活乾到底。
於是陸參謀就去找了押送林沖的兩名公安董超和薛霸,賞了兩人10兩金子(3萬人民幣),並代表高部長封官許願。董、薛兩個小小的公安,平時恐怕見都見不到高部長,自然就一口答應在路上做掉林沖。這事擱在今天,就是某部長高官為了兒子能霸占手下的太太,故意陷害部下,但地方的公檢法系統並不買帳,公正作出了判決,這時候部長大人又讓人出3萬元收買負責押送的公安讓他們暗中下手殺掉該名部下。這個橋斷也是現在反腐倡廉連續劇中經常出現的。而董、薛兩人吃完原告吃被告,不僅拿了陸參謀的錢,還照樣拿林沖老丈人張教官的錢。他倆沿途一路虐待林沖,並要在野豬林下手。但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一人,大相國寺的魯智深一直暗中保護著林沖。這魯大師耐心的確不錯,董、薛兩公安一路虐待林沖時,他倒是很沉得住氣,一直未現身,直到緊要關頭才出手救人。無齋主人一直想,要是智深大師早點現身,林教頭豈不要少吃很多苦頭?救了林沖後,為防萬一,魯智深一路護送林衝到滄州附近,董、薛兩人始終再無機會下手。
滄州附近正是黑白兩道赫赫有名的小鏇風柴進的地盤。柴進是老牌太子黨,祖上為大宋朝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宋朝太祖的領導核心地位就是柴進的先祖讓出來的。投桃報李,宋太祖趙匡胤賜柴家丹書鐵卷,子孫犯罪可以被豁免。因此滄州柴家是黑道人物、犯罪分子的最佳避難所。在江湖上混難免要犯事,犯了事柴家莊就是最好的去處,江湖上不少黑道人士都受過柴進庇護。水滸中除了宋江就是這位柴大官人在江湖上的名聲最大。滄州地界黑白兩道都要買柴老大一個面子。水滸上說:
“柴進又置席面相待送行;又寫兩封書,分付林沖道:‘滄州大尹也與柴進好;牢城管營,差撥,亦與柴進交厚;可將這兩封書去下,必然看覷教頭’”。
柴老大款待了林沖後,就寫了封信給滄州市監獄勞改大隊長和隊長,讓他們好好照顧林沖。於是林沖就開始了在滄州監獄的服刑改造生涯。

回評

此回凡兩段文字,一段是林武師寫休書,一段是野豬林吃悶棍;一段寫兒女情深,一段寫英雄氣短,只看他行文歷歷落落處。

開封滕府尹止知奉承太尉,那管草營林沖。丈夫生負寄冤,割捨妻兒,不失英雄氣概;張氏、張老,善承林沖之志,到底不為衙內所污,可稱真泰山、真節婦!
又曰:自有宋以來野豬林中,結果了多少冤屈的性命,幾回得遇太白金星魯智深搭救。巧哉!林沖相交花和尚,便得花和尚之力,豈不是絕處逢生!兩解差同為劊子手,董超初猶豫不決,後與薛霸同謀,智深殺之,而林沖救之。後以得罪高俅流配大名,又受李固金而欲死盧佼義,卒為燕青冷箭所死。嗚呼!既已漏網,何又投羅,術固不可不慎也!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