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宋江迷了盤陀路,石秀說明遇見白楊林轉彎的道理,並說明燭燈為號的秘密,花榮射滅燭燈,使敵伏兵慌亂,方逃出去,鎮三山黃信被捉。楊雄出主意去會李應。李應不見宋江;杜興說明三莊結盟情況,講明進攻時間宜晝不宜夜,攻門宜夾攻不宜只攻前門等。

宋江引三路兵來到獨龍岡前。兩路兵把住祝家莊前後門。一丈青扈三娘捉了王矮虎。林沖捉了扈三娘。

晁蓋派吳用前來助戰,宋江表示破敵決心。吳用獻計。

回目

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
水滸傳水滸傳

簡介

宋江迷了盤陀路,石秀說明遇見白楊林轉彎的道理,並說明燭燈為號的秘密,花榮射滅燭燈,使敵伏兵慌亂,方逃出去,鎮三山黃信被捉。楊雄出主意去會李應。李應不見宋江;杜興說明三莊結盟情況,講明進攻時間宜晝不宜夜,攻門宜夾攻不宜只攻前門等。
宋江引三路兵來到獨龍岡前。兩路兵把住祝家莊前後門。一丈青扈三娘捉了王矮虎。林沖捉了扈三娘。
晁蓋派吳用前來助戰,宋江表示破敵決心。吳用獻計。

正文

話說當下宋江在馬上看時,四下里都有埋伏軍馬,且教小嘍羅只往大路殺將去,只聽得五軍屯塞住了,眾人都叫起苦來。宋江問道:“怎么叫苦?”眾軍都道:“前面都是盤陀路,走了一遭,又轉到這裡。”宋江道:“教軍馬望火把亮處,有房屋人家,取路出去。”又走不多時,只見前軍又發起喊來,叫道:“甫能望火把亮處取路,又有苦竹籤。鐵蒺藜,遍地撒滿鹿角,都塞了路口。”宋江道:“莫非天喪我也!”正在慌急之際,只聽得左軍中間穆弘隊里鬧動,報來說道:“石秀來了。”
宋江看時,見石秀拈著口刀,奔到馬前道:“哥哥休慌,兄弟已知路了。暗傳下將令,教五軍只看有白楊樹,便轉彎走去,不要管他路闊路狹。”宋江催人馬,只看有白楊樹便轉。宋江去約走過五六里路,只見前面人馬越添得多了。宋江疑忌,便喚石秀問道:“兄弟,怎么前面賊兵眾廣?”石秀道:“他有燭燈為號。”花榮在馬上看見,把手指與宋江道:“哥哥,你看見那樹影里這碗燭燈么?只看我等投東,他便把那燭燈望東扯;若是我們投西,他便把那燭燈望西扯。只那些兒,想來便是號令。”宋江道:“怎地奈何的他那碗燈?”花榮道:“有何難哉!”便拈弓搭箭,縱馬向前,望著影中只一箭,不端不正,恰好把那碗紅燈射將下來。四下里埋伏軍兵不見了那碗紅燈,便都自亂攛起來。宋江叫石秀引路,且殺出村口去,只聽得前山喊聲連起,一帶火把縱橫撩亂,宋江教前軍扎住,且使石秀領路去探。不多時,回來報導:“是山寨中第二撥軍馬到了接應,殺散伏兵。”
宋江聽罷,進兵夾攻,奪路奔出村口,祝家莊人馬四散去了。會合著林沖。秦明等眾人軍馬,同在村口駐紮。卻好天明,去高阜處下了寨柵,整點人馬,數內不見了鎮三山黃信。宋江大驚,詢問緣故,有昨夜跟去的軍人見的來說道:“黃頭領聽著哥哥將令,前去探路,不提防蘆葦叢中,舒出兩把撓鉤,拖翻馬腳,被五七個人活捉去了,救護不得。”宋江聽罷大怒,要殺隨行軍漢,如何不早報來,林沖。
花榮勸住宋江。眾人納悶道:“莊又不曾打得,倒折了兩個兄弟,似此怎生奈何?”
楊雄道:“此間有三個村坊結並,所有東村李大官人,前日已被祝彪那廝射了一箭,現今在莊上養病,哥哥何不去與他計議?”宋江道:“我正忘了他。他便知本處地理虛實。”分付教取一對緞匹羊酒,選一騎好馬並鞍轡,親自上門去求見,林沖。
秦明權守柵寨。宋江帶同花榮。楊雄。石秀上了馬,隨行三百馬軍,取路投李家莊來。
到得莊前,早見門樓緊閉,吊橋高拽起了,牆裡擺著許多莊兵人馬。門樓上早擂起鼓來。宋江在馬上叫道:“俺是梁山泊義士宋江,特來謁見大官人,別無他意,休要提備。”莊門上杜興看見有楊雄。石秀在彼,慌忙開了莊門,放只小船過來,與宋江聲喏。宋江慌忙下馬來答禮。楊雄。石秀近前稟道:“這位兄弟,便是引小弟兩個投李大官人的,喚做鬼臉兒杜興。”宋江道:“原來是杜主管。相煩足下對李大官人說,俺梁山泊宋江久聞大官人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因祝家莊要和俺們做對頭,經過此間,特獻彩緞名馬。羊酒薄禮,只求一見,別無他意。”杜興領了言語,再渡過莊來,直到廳前,李應帶傷披被坐在床上,杜興把宋江要求見的言語說了。李應道:“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與他廝見?無私有意。你可回他話道,只說我臥病在床,動止不得,難以相見,改日卻得拜會。所賜禮物,不敢祗受。”
杜興再渡過來見宋江,稟道:“俺東人再三拜上頭領,本欲親身迎迓,奈緣中傷,患軀在床,不能相見,容日專當拜會。適蒙所賜厚禮,並不敢受。”宋江道:“我知你東人的意了。我因打祝家莊失利,欲求相見則個,他恐祝家莊見怪,不肯出來相見。”杜興道:“非是如此,委實患病。小人雖是中山人氏,到此多年了,頗知此間虛實事情。中間是祝家莊,東是俺李家莊,西是扈家莊。這三村莊上,誓願結生死之交,有事互相救應,今番惡了俺東人,自不去救應,只恐西村扈家莊上要來相助。他莊上別的不打緊,只有一個女將,喚做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刀,好生了得。卻是祝家莊第三子祝彪定為妻室,早晚要娶。若是將軍要打祝家莊時,不須提備東邊,只要緊防西路。祝家莊上前後有兩座莊門:一座在獨龍岡前,一座在獨龍岡後。若打前門,卻不濟事,須是兩面夾攻,方可得破。前門打緊,路雜難認,一遭都是盤陀路徑,闊狹不等。但有白楊樹,便可轉彎,方是活路,如無此樹,便是死路。”石秀道:“他如今都把白楊樹木斫伐去了,將何為記?”杜興道:“雖然斫伐了樹,如何起得根盡,也須有樹根在彼。只宜白日進兵攻打,黑夜不可進兵。”
宋江聽罷,謝了杜興,一行人馬卻回寨里來。林沖等接著,都到大寨里坐下。
宋江把李應不肯相見並杜興說的話對眾頭領說了。李逵便插口道:“好意送禮與他,那廝不肯出來迎接哥哥,我自引三百人去打開鳥莊,腦揪這廝出來拜見哥哥。”宋江道:“兄弟,你不省的,他是富貴良民,懼怕官府,如何造次肯與我們相見?”
李逵笑道:“那廝想是個小孩子,怕見。”眾人一齊都笑起來。宋江道:“雖然如此說了,兩個兄弟陷了,不知性命存亡,你眾兄弟可竭力向前,跟我再去攻打祝家莊。”眾人都起身說道:“哥哥將令,誰敢不聽!不知教誰前去?”黑鏇風李逵說道:“你們怕小孩子,我便前去。”宋江道:“你做先鋒不利,今番用你不著。”
李逵低了頭忍氣。宋江便點馬麟鄧飛歐鵬王矮虎四個,“跟我親自做先鋒去。”
第二點戴宗秦明楊雄石秀李俊張橫張順白勝,準備下水路用人;第三點林沖花榮穆弘。李逵,分作兩路策應。眾軍標撥已定,都飽食了,披掛上馬。
且說宋江親自要去做先鋒,攻打頭陣,前面打著一面大紅帥字旗,引著四個頭領,一百五十騎馬軍,一千步軍,直殺奔祝家莊來。於路著人探路,直到獨龍岡前。
宋江勒馬看那祝家莊時,果然雄壯,有篇詩讚,便見祝家莊氣象:獨龍山前獨龍岡,獨龍岡上祝家莊。
繞岡一帶長流水,周遭環匝皆垂楊。
牆內森森羅劍戟,門前密密排刀槍。
對敵盡皆雄壯士,當鋒都是少年郎。
祝龍出陣真難敵,祝虎交鋒莫可當。
更有祝彪多武藝,咤叱喑嗚比霸王。
奉祝公謀略廣,金銀羅綺有千箱。
白旗一對門前立,上面明書字兩行:“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
當下宋江在馬上,看了祝家莊那兩面旗,心中大怒,設誓道:“我若打不得祝家莊,永不回梁山泊!”眾頭領看了,一齊都怒起來。宋江聽得後面人馬都到了,留下第二撥頭領攻打前門,宋江自引了前部人馬,轉過獨龍岡後面來看祝家莊時,後面都是銅牆鐵壁,把得嚴整。正看之時,只見直西一彪軍馬,吶著喊,從後殺來。
宋江留下馬麟。鄧飛,把住祝家莊後門,自帶了鷗鵬。王矮虎,分一半人馬前來迎接。山坡下來軍約有二三十騎馬軍,當中簇擁著一員女將。怎生結束,但見:蟬鬢金釵雙壓,鳳鞋寶鐙斜踏。連環鎧甲襯紅紗,繡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將猛將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
那來軍正是扈家莊女將一丈青扈三娘,一騎青鬃馬上,掄兩口日月雙刀,引著三五百莊客,前來祝家莊策應。宋江道:“剛說扈家莊有這個女將,好生了得,想來正是此人,誰敢與他迎敵?”說猶未了,只見這王矮虎是個好色之徒,聽得說是個女將,指望一合便捉得過來。當時喊了一聲,驟馬向前,挺手中槍,便出迎敵。
兩軍吶喊,那扈三娘拍馬舞刀,來戰王矮虎,一個雙刀的熟閒,一個單槍的出眾。
兩個斗敵十數合之上,宋江在馬上看時,見王矮虎槍法架隔不住。原來王矮虎初見一丈青,恨不得便捉過來,誰想斗過十合之上,看看的手顫腳麻,槍法便都亂了。
不是兩個性命相撲時,王矮虎卻要做光起來。那一丈青是個乖覺的人,心中道:“這廝無理。”便將兩把雙刀,直上直下砍將入來,這王矮虎如何敵得過,撥回馬,卻待要走,被一丈青縱馬趕上,把右手刀掛了,輕舒猿臂,將王矮虎提離雕鞍,活捉去了。眾莊客齊上,把王矮虎橫拖倒拽捉去了。有詩為證:色膽能拚不顧身,肯將性命值微塵。
銷金帳里無強將,喪魄亡精與婦人。
歐鵬見捉了王英,便挺槍來救。一丈青縱馬跨刀,接著歐鵬,兩個便斗。原來歐鵬祖是軍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條鐵槍,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怎的歐鵬槍法精熟,也敵不得那女將半點便宜。鄧飛在遠遠處看見捉了王矮虎,歐鵬又戰那女將不下,跑著馬,舞起一條鐵鏈,大發喊趕將來。祝家莊上已看多時,誠恐一丈青有失,慌忙放下吊橋,開了莊門,祝龍親自引了三百餘人,驟馬提槍,來捉宋江。馬麟看見,一騎馬使起雙刀,來迎住祝龍廝殺。鄧飛恐宋江有失,不離左右,看他兩邊廝殺,喊聲迭起。宋江見馬麟斗祝龍不過,歐鵬斗一丈青不下,正慌哩,只見一彪軍馬從刺斜里殺將來。宋江看時,大喜,卻是霹靂火秦明,聽得莊後廝殺,前來救應。宋江大叫:“秦統制,你可替馬麟。”
秦明是個急性的人,更兼祝家莊捉了他徒弟黃信,正沒好氣,拍馬飛起狼牙棍,便來直取祝龍。祝龍也挺槍來敵秦明。馬麟引了人,卻奪王矮虎。那一丈青看見了馬麟來奪人,便撇了歐鵬,卻來接住馬麟廝殺。兩個都會使雙刀,馬上相迎著,正如這風飄玉屑,雪撒瓊花,宋江看得眼也花了。這邊秦明和祝龍斗到十合之上,祝龍如何敵得秦明過,莊門裡面那教師欒廷玉帶了鐵錘,上馬挺槍,殺將出來。歐鵬便來迎住欒廷玉廝殺。欒廷玉也不來交馬,帶住槍時,刺斜里便走。歐鵬趕將去,被欒廷玉一飛錘,正打著,翻筋斗�下馬去。鄧飛大叫:“孩兒們救人!”舞著鐵鏈,徑奔欒廷玉。宋江急喚小嘍羅,救得歐鵬上馬。那祝龍當敵秦明不住,拍馬便走。欒廷玉也撇了鄧飛,卻來戰秦明,兩個鬥了一二十合,不分勝敗。欒廷玉賣個破綻,落荒即走,秦明舞棍,徑趕將來。欒廷玉便望荒草之中,跑馬入去,秦明不知是計,也追入去。原來祝家莊那等去處,都有人埋伏,見秦明馬到,拽起絆馬索來,連人和馬都絆翻了,發聲喊,捉住了秦明。鄧飛見秦明墜馬,慌忙來救,急見絆馬索拽,卻待回身,兩下里叫聲著,撓鉤似亂麻一般搭來,就馬上活捉了去。
宋江看見,只叫得苦,止救得歐鵬上馬。馬麟撇了一丈青,急奔來保護宋江,望南而走,背後欒廷玉。祝龍。一丈青,分投趕將來。看看沒路,正待受縛,只見正南上一個好漢飛馬而來,背後隨從約有五百人馬。宋江看時,乃是沒遮攔穆弘。
東南上也有三百餘人,兩個好漢飛奔前來:一個是病關索楊雄,一個是拚命三郎石秀。東北上又一個好漢,高聲大叫:“留下人著!”宋江看時,乃是小李廣花榮。
三路人馬一齊都到,宋江心下大喜,一發併力來戰欒廷玉。祝龍。莊上望見,恐怕兩個吃虧,且教祝虎守把住莊門,小郎君祝彪騎一匹劣馬,使一條長槍,自引五百餘人馬,從莊後殺將出來,一齊混戰。莊前李俊。張橫。張順,下水過來,被莊上亂箭射來,不能下手;戴宗。白勝,只在對岸吶喊。宋江見天色晚了,急叫馬麟先保護歐鵬出村口去。宋江又叫小嘍羅篩鑼,聚攏眾好漢,且戰且走。
宋江自拍馬到處尋了看,只恐弟兄們迷了路。正行之間,只見一丈青飛馬趕來,宋江措手不及,便拍馬望東而走,背後一丈青緊追著,八個馬蹄翻盞撒鈸相似,趕投深村處來。一丈青正趕上宋江,待要下手,只聽得山坡上有人大叫道:“那鳥婆娘趕我哥哥那裡去?”宋江看時,卻是黑鏇風李逵,掄兩把板斧,引著七八十個小嘍羅,大踏步趕將來。一丈青便勒轉馬,望這樹林邊去。宋江也勒住馬看時,只見樹林邊轉出十數騎馬軍來,當先簇擁著一個壯士。怎生結束,但見:嵌寶頭盔穩戴,磨銀鎧甲重披。素羅袍上繡花枝,獅蠻帶瓊瑤密砌。丈八蛇矛緊挺,霜花駿馬頻嘶。滿山都喚小張飛,豹子頭林沖便是。
那來軍正是豹子頭林沖,在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裡去?”一丈青飛刀縱馬,直奔林沖,林沖挺丈八蛇矛迎敵。兩個斗不到十合,林沖賣個破綻,放一丈青兩口刀砍入來,林沖把蛇矛逼個住,兩口刀逼斜了,趕攏去,輕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挾過馬來。宋江看見,喝聲采,不知高低。林沖叫軍士綁了,驟馬向前道:“不曾傷犯哥哥么?”宋江道:“不曾傷著。”便叫李逵快走村中接應眾好漢,且教來村口商議,天色已晚,不可戀戰。黑鏇風領本部人馬去了。林沖保護宋江,押著一丈青在馬上,取路出村口來。當晚眾頭領不得便宜,急急都趕出村口來。祝家莊人馬也收回莊上去了,滿村中殺死的人,不計其數。祝龍教把捉到的人都將來陷車囚了,一發拿住宋江,卻解上東京去請功,扈家莊已把王矮虎解送到祝家莊去了。
且說宋江收回大隊人馬,到村口下了寨柵,先教將一丈青過來,喚二十個老成的小嘍羅,著四個頭目,騎四匹快馬,把一丈青拴了雙手,也騎一匹馬,“連夜與我送上梁山泊去,交與我父親宋太公收管,便來回話。待我回山寨,自有發落。”
眾頭領都只道宋江自要這個女子,盡皆小心送去。先把一輛車兒教歐鵬上山去將息。
一行人都領了將令,連夜去了。宋江其夜在帳中納悶,一夜不睡,坐而待旦。
次日,只見探事人報來,說軍師吳學究引將三阮頭領,並呂方郭盛,帶五百人馬到來。宋江聽了,出寨迎接了軍師吳用,到中軍帳里坐下。吳學究帶將酒食來,與宋江把盞賀喜,一面犒賞三軍眾將。吳用道:“山寨里晁頭領多聽得哥哥先次進兵不利,特地使將吳用並五個頭領來助戰。不知近日勝敗如何?”宋江道:“一言難盡。叵耐祝家那廝,他莊門上立兩面白旗,寫道:”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這廝無禮。先一遭進兵攻打,因為失其地利,折了楊林。黃信,夜來進兵,又被一丈青捉了王矮虎,欒廷玉錘打傷了歐鵬,絆馬索拖翻捉了秦明。鄧飛。
如此失利,若不得林教頭恰活捉得一丈青時,折盡銳氣。今來似此,如之奈何?若是宋江打不得祝家莊破,救不出這幾個兄弟來,情願自死於此地,也無面目回去見得晁蓋哥哥。“吳學究笑道:”這個祝家莊也是合當天敗,卻限有這個機會。吳用想來,事在旦夕可破。“宋江聽罷,十分驚喜,連忙問道:”這祝家莊如何旦夕可破?機會自何而來?“吳學究笑著,不慌不忙,迭兩個指頭,說出這個機會來。正是:空中伸出拿雲手,救出天羅地網人。
畢竟軍師吳用說出甚么機會來,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宋江是《水滸傳》中的第一男主角,施耐庵在他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可以說,宋江的傳奇故事,就是施耐庵的人生理想,施耐庵將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盡數交託在宋江這個虛擬的替身身上。
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中舉人,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施耐庵三十六歲登進士。元順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大豐白駒場鹽民張士誠率廣大灶丁起義反元。張士誠再三邀請施耐庵做他的軍幕,施耐庵抱著建造“王道樂所”的宏願欣然前往,後遭張冷落,遂離張。此後,施耐庵浪跡江湖,替人醫病解難。後經友人幫助,在白駒鎮修建了房屋,從此在這裡隱居不出,專心撰寫《江湖豪客傳》。書成後,施耐庵感到書名太淺露,依據《詩經》“古公稟公,朝來走馬,率西水滸,至於歧下”詩句,更名為《水滸傳》。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施耐庵與世長辭,享年74歲。
施耐庵的一生,雖有小成,但終究未達成風雲際會之勢。施耐庵做過兩年政府小官,任錢塘縣尹,但只當了兩年,便因與當道權貴不合,憤然懸印回到蘇州。張士誠農民起義隊伍占據蘇州以後,施耐庵投筆從戎,為張士誠的幕僚,這使他熟悉了農民起義軍的軍營生活和許多起義軍首領。後發現張士誠等首領日益驕逸,料日後必敗,隨後離開張士誠部,根據數十年的所見所聞,潛心創作不朽巨著《水滸傳》。(引自施耐庵生平資料)
施耐庵由於在官場和起義軍中都得到深刻的親身體會,親眼目睹了黑暗的官僚主義和盲目的造反團體,所以他創作小說相當流暢順手,而宋江這個人物,也是同樣混跡在官場和起義軍之中,一生為了理想忙忙碌碌,可以說,宋江正是施耐庵的影子體現。
施耐庵寫這個人物,出於時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料到幾百年後人們對宋江的評價,施耐庵所處的那個年代,正是戰亂頻繁民不聊生的動盪社會,施耐庵渴望一個和平安定的大同世界,因此他既憎恨暴元的殘酷統治,也反對張士誠等目光短淺的農民起義軍首領的革命不徹底性。所以他希望雙方能夠和平相處,實現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我們看到,宋江投降後,立馬刀鋒一轉,對外抵抗侵略者,對內掃除同盟軍,最終鳥盡弓藏,四海昇平,施耐庵的人生願望,不就是如此么?
宋江這個人,爭議頗多。讚美者說他為了國家,為了兄弟的未來殫精竭慮,死而後已;反對者說他兇狠殘忍,用兄弟的鮮血給自己鋪設了一條金光閃閃的飛黃騰達之路,但是最終依舊死在更兇狠殘忍的統治階級手中。
我是比較贊同後者的,個人總結起來,宋江大約犯了七宗罪。
一、利慾薰心
關於這一點,最容易招人口舌的就是對待招安這件事情。宋江的出發點並沒有錯。宋代是個相當注重禮法的朝代,一切都以“三綱五常”作為行為準則,長輩教導子弟甚嚴,據史書記載常見的訓導家法是:“上可以取科第致富貴,次可以開門教授,以受束脩之奉……如不能為儒,則巫、醫、道、僧、農圃、商賈、技術,凡可以養生而不至於辱先者,皆可為也。子弟之流蕩,至於為乞丐、盜竊,此最辱先之甚。”
這條訓導家法,淺顯易懂,一目了然。人生最好的工作是當官,其次分別是做教書先生、學者、醫生、出家人、農民、商人、手工業者等等,只要能夠養活一家人而不侮辱祖先的聲譽,都是可以從事的,但是淪落到乞丐、強盜、小偷,則是最對不起列祖列宗的行為。
梁山好漢,主動要求上山當強盜的只有李鐵牛一人,其他人多多少少都有過牴觸情緒,最明顯的就是史進。他們也顧忌“人言可畏”這一點,所以不到迫不得已,是沒有人願意歡欣鼓舞地上山落草為寇的。
宋江殺了人,四處逃竄,最終也上了梁山。宋江人雖然上了梁山,但是心依舊受大宋輿論的左右,他是個文化人,不像大多數的好漢,幾乎就是個文盲,他不願意自己的後半生成為人人鄙視的狗強盜,也不願意弟兄們和他一起背負千古的罵名。能夠擺脫強盜職稱,並且一步登天成為大官的終南捷徑,只有受國家招安。
梁山的受招安,即便沒有宋江做領導,那也是遲早的事。試想梁山領導一百零八人,士兵近十萬,天天大魚大肉開party,又不種地養豬搞生產建設,所有物資全部都是靠搶劫而來,建山數年,周圍的富裕城市全部被搶了一遍,諸如青州、高唐州、東平東昌兩府、祝家莊,哪怕是遠點的城市,只要富裕,比如北京大名府、陝西華州、凌州曾頭市,也在所難免。要是梁山再不受招安,估計好漢們在饑寒交迫下,攻打首都東京汴梁城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便實現了李逵的人生最高理想“殺上東京,奪了鳥位”。
宋江的目的沒有錯,但是他的動機相當不純。宋江本身就是因為陰謀被戳穿而殺人滅口的,不管在哪個朝代,這都是不可饒恕的故意殺人罪!而梁山好漢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的,最出名的就是林沖。宋江依託在這些無辜者頭上,實現自己無罪開脫的險惡居心,可謂用心良苦!而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最終順利做了大官,從而一俊遮百醜,麻雀變鳳凰。
如果宋江僅僅因為博個出身也就算了,最不可饒恕的是他在征方臘途中,看見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逐漸凋零,不僅沒有什麼愧疚之心,反而只是擔心能否順利拿下方臘,其兇狠殘忍的本性,表露無餘。
二、徇私枉法
宋江上梁山前的工作是鄆城縣初級法院的書記員,一個低級的國家小公務員,宋朝像他這樣的小吏,由於“冗官”因素高達數十萬之眾。但是宋江本事很大,能夠通吃黑白兩道,金銀像流水一樣花之不盡,送給武松李逵的見面禮,一出手就是十兩,以罪犯身份賞給江湖漢子薛永的賞錢,也高達五兩之多。此外,給予鄆城孤寡老人失學兒童的資助,也數不勝數,自己包的二奶,能夠買下一座二層小樓金屋藏嬌,二奶渾身上下珠光寶氣,要說宋江沒錢,我死都不相信。但是宋代下級官員的俸祿就那么一點,小吏更是收入微薄,他宋江哪來的這么錢?《水滸傳》不比金庸小說,主角從來不為生計發愁,梁山好漢個個都很現實,打仗結束都記得把金銀等戰利品打包帶走,連李逵這等粗魯的莽夫,在殺了李鬼後,竟然彎下腰,從李鬼屍體懷中把先前的恩賜銀子再取回來!(李逵一輩子就精細了這么一次!)由此可見宋江的財務問題很成問題。
宋江唯一能夠值得稱道的壯舉,不是殺老婆,而是私放晁天王。但是出於封建統治考慮,國家給予你這么多的補助,難道是叫你吃裡扒外的么?可見沒有徇私舞弊,宋江絕對沒有那么多的外快可撈,以至於劉唐帶給他的梁山一百兩金子感謝費,宋江竟然毫不在意,象徵性地取了其中一條而已。
即便在梁山上,宋江也沒有改變他這一惡習。他最喜歡的人是李逵,因此不管李逵做了什麼事,無論好壞他都包庇護短。我們看到,李逵殺了小衙內,朱仝要和他拚命,但是宋江此時就完全放棄了正義一說,捨棄自己的恩人,一力維護殺人犯,誰叫李逵的利用價值遠大於朱仝呢?
三、虛偽狡猾
宋江最出色的“功績”,無非殺了弱女子閻婆惜。宋江殺惜能夠成為他炫耀的“文治武功”,成為對外交流的視窗,宋江的藉口是閻小姐紅杏出牆,但是不要忘記,導致閻小姐一命嗚乎的真正理由,不是作風問題,而是撞見宋老大的陰私。只要影響、破壞宋老大前途的人,不論是側室還是正室,統統都該死,恰好閻小姐自己立身也不正,所以宋老大能夠堂而皇之地用“合法”的理由消滅這個枕邊的敵人,從而成為名動江湖的“英雄”。宋老大的虛偽,手段高超!
再比如宋江看上的人,想方設法也要搞到手,用冒名頂替的辦法栽贓秦明、唆使陷害二把手盧俊義便是其中的經典案例。宋江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只要吸納人才安然無恙,他的家屬是死是活全不相干,大不了拆東牆補西牆變相補償他。
在他的這一影響下,他的身邊迅速圍繞了一批同樣虛偽的傢伙,比如吳用、董平,前者青出於藍技高一籌,後者賣身投靠轉面無恩。試想他的周圍都是這么一些人物,主人品行如何,可見一斑。
四、陰險狡詐
宋江上了梁山,第一件事就是將新舊頭領人為分成兩邊,晁系舊將一邊,自己的人馬一邊,開始了他搶班奪權的勃勃野心。
宋江一上了梁山,頓時聲勢浩大,將晁蓋壓制其下,而後續的連續征戰過程中,更是像海綿一樣不停招賢納士,一直到晁蓋覺得自己快被架空了,這才不聽“勸告”執意去打曾頭市,結果由於過度輕敵和不解敵情,最終一命歸西。晁蓋一死,宋江立馬將“聚義廳”改成“忠義堂”,正式向外界表示了投降的信號。
盧俊義實現了晁天王的遺囑,但是宋江照樣玩弄手段,既獲得自己的切身利益,也堵上了大家的嘴。宋江的陰險,梁山上無人能出其右。
五、過河拆橋
忘恩負義是好漢很憎恨的毛病,但是可惜的很,梁山的老大宋江正是這么一號人物。宋江號稱“及時雨”、“呼保義”,表面文章四平八穩,施人小惠博得偽裝。但是對他真正有幫助的人,他卻成了瞎子和聾子,再也看不見、聽不到。
譬如唐牛兒這人,唐牛兒本是鄆城縣一個賣糟貨的小商人,看見宋江被閻婆扭打,出於義憤扇了閻婆一巴掌,無意間解圍,宋江乘機逃脫。宋江殺了人屁股一拍跑了,這唐牛兒是個倒霉蛋,成為替死鬼,在公堂上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最終判了個“故縱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
唐牛兒因為好管閒事,受到無妄之災,宋江要不是他的插手,絕對跑不了,但是宋江又是怎么“報答”他的呢?小說一直到最後也沒交代,估計這唐牛兒十有八九將在遠離故鄉的地方終老一生了。
這點就看出宋江和晁蓋之間的不同,晁蓋極為講義氣,白勝這等供出自己的“叛徒”都想方設法搭救上山,而且最終也順利上山了。但宋江早忘了唐牛兒這人,唐牛兒只不過是個楞頭青,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屬於可有可無的社會閒雜人員。由此可見宋江的“仁義”就是實用主義,對自己有利的事,才會盡力去完成,而虧本生意是絕對不做的。
再譬如說對待林沖這事。林沖可是梁山的大恩人啊,沒有林沖,就沒有鼎盛時期的梁山。林沖的武藝大約是梁山第一人,大小近百戰,沒折了半點威風!最差的情況也只不過是和敵人打個平手,從來沒聽說林衝力戰不敵、落荒而逃的時候,常見的倒是“暴喝一聲,如半空中響起一個霹靂,蛇矛刺進敵人心窩,將其斬於馬下”。林沖對梁山可謂勞苦功高,但是宋江又是怎么對待他的呢?征方臘回來後,林沖中風,路經杭州不能再走,宋江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升遷,竟讓已經斷臂的武松照顧林沖!導致半年後林沖不治身亡。宋江讓病人照顧病人,實在是神人共憤!是可忍孰不可忍!
六、自私自利
宋江的自私是出了名的,最著名的莫過於江州捉黃文炳以及拉李逵墊背兩件事。
宋江喝多了黃湯,潯陽樓上題反詩,最終導致了知恩圖報的晁蓋幾乎傾全山之力來搭救宋江。晁蓋等人冒著槍林彈雨,終於一個不少逃出生天,讀者本已大出一口氣,不料這宋老大一醒過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晁蓋給他報仇,掉轉槍頭再去攻打江州,活捉黃文炳出氣。宋江為了一己私慾,將大局觀和好漢的生命拋之九霄雲外,且看其人醜陋嘴臉: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若無眾好漢相救時,和戴院長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幾番唆毒,要害我們。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做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晁蓋道:“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並林沖、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痴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
宋江最終還是戰勝了晁蓋,實現了自己的可恥目標。再說拉李逵墊背這事,簡直就是最令人咬牙切齒的事跡了,李逵是他最鐵桿的說一不二的跟班,對這樣的手下都能下得了手,這宋江的自私心理,已經到了近乎變態的地步。
七、特殊性取向
宋江的性取向很成問題。梁山好漢講究“不近女色”,但是沒說“禁止女色”,但是宋江不僅將此奉為“金科玉律”,而且不斷更新升級,從而影響了一大批人,包括自己的心腹吳用和李逵。
宋江對女色,逐漸出現厭惡的情緒,譬如對二奶閻婆惜,那是很漂亮的一個美眉啊!宋江剛開始去得甚勤,後來次數越來越少,最後乾脆就幾乎不去了;將美女戰將一丈青許配給王矮虎,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他變態的審美觀!宋江不愛女人,反而露出同性戀的傾向,我們看見,宋江不僅喜歡英俊瀟灑的青年,譬如花榮、董平、呂方、郭盛、孔明、孔亮,而且對滿臉大鬍子的英武豪放之士也頗為傾心,譬如關勝、朱仝。上述這些人都得到他不同程度上的照顧,比如呂方郭盛是他的貼身保鏢,孔明孔亮是他的徒弟,就他那三腳貓的功夫,能給誰當師傅?
在性方面,宋江的表現甚至還不如梁山頭號大色狼王英,只不過王英貪圖的是美色,而宋江貪圖的卻是全體兄弟的含金成色!宋江由於其扭曲的人性,將自己演變成一個危險的同性戀分子,頗有點像《笑傲江湖》中自宮後的偽君子岳不群!
上述七宗罪,只不過是厚黑專家宋江的滄海一粟體現,宋江身上,反映了北宋末年一大批的底層小官吏的作風,他們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用無辜者的血淚構築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們的雙手,沾滿了罪惡和可恥,但是他們自己卻絲毫見不到,因為整個社會大環境就是那樣的黑暗。這種黑暗需要強勁的社會變革力量來徹底改變,但是可惜的是,這種力量沒有來自民間,反而來自女真外敵。
當金兵鐵騎劫略東京,擄二帝北去“坐井觀天”的時候,繼任的皇帝趙構依舊沒有吸取任何教訓,偏安杭州醉生夢死,大大小小的官員繼續沉浸在西湖的無盡美景中,他們已經沒有了勵精圖治發奮圖強的動力,而對於難得出現的抗敵分子,他們也是採用一貫的“攘外安內”政策來打壓。大宋朝正像溫水裡的青蛙,最終死在安逸當中。當蒙古鐵騎像一片火雲一般再次羞辱南宋王朝的時候,歷史出現驚人的巧合,只是這一次,地球上再也沒有大宋政府的落腳之地。而大大小小的宋江們,槍頭一轉,全部成為大元朝的子民,唯一不同的只是換了一身衣服而已。
施耐庵寫《水滸》,只是前半,後半是羅貫中和一些不知名的文人陸續添加的,如果沒有受招安後的情節,宋江大約還能算個梟雄,然而當宋江南征北戰結束後,自己也淪為可憐的戰利品,他的評價也徹底蓋棺定論了。縱觀宋江一生,只不過是個兇狠殘忍的黑幫老大,他遠不如方臘能夠自立一國,宋江只不過是被朝廷利用的一條兇狠的忠實走狗,最終的結局也無非是“兔死狗烹”而已!
人生貪、痴、嗔三毒,宋江占了個全。正是:假仁假義施假象,真人真事現真身!

回評

吾幼見陳思鏡背八字,順逆伸縮,皆成二句,嘆以為妙。稍長,讀蘇氏織錦回文,而後知天下又有如是化工肖物之才也。幼見希夷方圓二圖,參伍錯綜,悉有定象,以為大奇。稍長,聞諸葛八陣圖法,而後知天下又有如是縱橫神變之道也。今觀耐庵二打祝家一篇,亦猶是矣:以墨為兵,以筆為馬,以紙為疆場,以心為將令。我試讀其文,真乃墨無停兵,筆無住馬,紙幾穿於蹂躪,心已絕於磨旗者也。歐鵬救矮虎,三娘便戰歐鵬;鄧飛助歐鵬奔三娘,祝龍便助三娘取宋江;馬麟為宋江迎祝龍,鄧飛便棄歐鵬保宋江;宋江呼秦明替馬麟,秦明便舞狼牙取祝龍;馬麟得秦明便奪矮虎,三娘卻撇歐鵬戰馬麟;廷玉助祝龍取秦明,歐鵬便撇三娘接廷玉;鄧飛舍宋江救歐鵬,廷玉卻撇鄧飛誘秦明;鄧飛救秦明趕廷玉,馬麟便撇三娘保宋江。此是第一陣。
此軍落荒正走,忽然添出穆弘、楊雄、石秀、花榮三路人馬。彼軍亦添出小郎君祝彪。雖李俊、張橫、張順下水不得,而戴宗、白勝亦在對岸助喊。此是第二陣。第一陣,妙於我以四將戰彼三將,而我四將中前後轉換,必用一將保護宋江,則亦以三將戰三將,而迭躍揮霍寫來,便有千萬軍馬之勢。第二陣妙於借秦明過第一撥中,卻借第三撥花榮、穆弘作第二撥前來策救,真寫出一時臨敵應變,不必死守宋江成令;而末又補出戴宗、白勝隔港吶喊,以見不漏一人也。然又有奇之尤奇者:於鳴金收軍之後,忽然變出三娘獨趕宋江,而手足無措之際,卻跳出一李逵。吾不怪其至此又作奇峰,正怪其前文如何藏過。乃一之為甚,而豈意跳出李逵之後,尚藏過一林沖。蓋此第三陣尤為絕筆矣!
如此一篇血戰文字,卻以王矮虎做光起頭,遂使讀者胸中只謂兒戲之事,而一變便作轟雷激電之狀,直是驚嚇絕人。
矮虎、三娘本夫妻二人,而未入此回,則夫在此,妻在彼;既過此回,即妻在此,夫在彼。一篇以捉其夫去始,以捉其妻來終,皆屬耐庵才子戲筆。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