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城中將士放出被俘宋將,向宋江投降。 盧俊義攻克晉寧城,義釋孫安。孫遼與喬道清同鄉,往百穀嶺神農廟,說了羅真人“遇德魔降”的法語,說了公孫勝要點化他歸正道的用心,喬道清願意投降,並拜公孫勝為師。宗往東京報捷,宿太尉奏過天子,陳[]親臨河北監戰。 田虎處,鄔梨國舅願往出征,並薦小女瓊英為前部先鋒,田虎封為郡主。

回目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

簡介

城中將士放出被俘宋將,向宋江投降。
盧俊義攻克晉寧城,義釋孫安。孫遼與喬道清同鄉,往百穀嶺神農廟,說了羅真人“遇德魔降”的法語,說了公孫勝要點化他歸正道的用心,喬道清願意投降,並拜公孫勝為師。
戴宗往東京報捷,宿太尉奏過天子,陳[]親臨河北監戰。
田虎處,鄔梨國舅願往出征,並薦小女瓊英為前部先鋒,田虎封為郡主。

正文

水滸傳水滸傳
說當下吳用對宋江道:“城中軍馬單弱,前日恃喬道清妖術,今知喬道清敗困,外援不至,如何不驚恐。小弟今晨上雲梯觀望,見守城軍士,都有驚懼之色。
今當乘其驚懼,開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機,城中必縛將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宋江大喜道:”軍師之謀甚善!“當下計議,寫成數十道曉諭的兵檄。
其詞云:大宋征北正先鋒宋示諭昭德州守城將士軍民人等知悉:田虎叛逆,法在必誅,其餘脅從,情有可原。守城將士,能反邪歸正,改過自新,率領軍民,開門降納,定行保奏朝廷,赦罪錄用。如將士怙終不悛,爾等軍民,俱系宋朝赤子,速當興舉大義,擒縛將士,歸順天朝。為首的定行重賞,奏請優敘。如執迷逡巡,城破之日,玉石俱焚,孑遺靡有。特諭。
宋江令軍士將曉諭拴縛箭矢,四面射入城中。傳令各門稍緩攻擊,看城中動靜。次日平明,只聽得城中吶喊振天,四門豎起降旗,守城偏將金鼎。黃鉞聚集軍民,殺死副將葉聲。牛庚冷寧,將三個首級懸掛竿首,挑示宋軍。牢中放出李逵。魯智深。武松。劉唐。鮑旭。項充。李袞。唐斌,俱用轎扛抬,大開城門,擁送出城。
軍民香花燈燭,迎接宋兵入城。宋先鋒大喜,傳諭各門將佐,統領軍馬,次第入城。
兵不血刃,百姓秋毫無犯,歡聲雷動。
宋江到帥府升坐,魯智深等八人前來參拜道:“哥哥,萬分不得相見了!今賴兄長威力,復得聚首,恍如夢中。”宋江等眾人,俱感泣淚下。次後,金鼎。黃鉞率領翁奎。蔡澤。楊春,上前參拜。宋江連忙答拜,扶起道:“將軍等興舉大義,保全生靈,此不世之勛也。”黃鉞等道:“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反蒙先鋒厚禮,真是銘心刻骨,誓死圖報!”黃鉞等又將魯智深。李逵等罵賊不屈的事情,備細陳說。宋江感泣稱讚。李逵道:“俺聽得說,那賊鳥道在百穀嶺,待俺去砍那撮鳥一百斧,出那口鳥氣。”宋江道:“喬道清被一清兄弟圍困百穀嶺,欲降伏他。
羅真人已有法旨,兄弟不可造次。“魯智深對李逵道:”兄長之命,安敢不遵?“
李逵方才肯住。
當下宋先鋒出榜,安撫百姓,賞勞三軍將佐,標寫公孫勝。金鼎。黃鉞功次。正在料理軍務,忽報神行太保戴宗自晉寧回。戴宗入府參見,宋先鋒忙問晉寧訊息。戴宗道:“小弟蒙兄長差遣到晉寧,盧先鋒正在攻打城池。他道:”待盧某克了城池,卻好到兄長處報捷。“故此留小弟在彼,一連住了三四日。晉寧急切攻打不下,到今月初六日,是夜重霧,咫尺不辨,盧先鋒令軍士悄地囊土填積城下。至三更時分,城東北守御稍懈,我兵潛上土囊,攀援登城,殺死守城將士一十三員。田彪開北門衝突,捨命逃遁。其餘牙將俱降。獲戰馬五千餘匹,投降軍士二萬餘人,殺死者甚眾。當下盧先鋒克了晉寧,天明霧霽,正在安撫料理,忽報威勝田虎,差殿帥孫安統領將佐十員。軍馬二萬,前來救援,離城十里下寨。盧先鋒即令秦明。楊志。歐鵬。鄧飛領兵出城迎敵,盧先鋒親自領兵接應。當下秦明與孫安戰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盧先鋒兵到,見孫安勇猛,盧先鋒令鳴金收兵,孫安亦自收兵,各立營寨。
盧先鋒回寨,說孫安勇猛,只可智取,不可力敵。次日,分撥軍馬埋伏。盧先鋒親自出陣,與孫安戰到五十餘合,孫安戰馬忽然前失,把孫安顛下馬來。盧先鋒喝道:“此非汝戰敗之罪,快換馬來戰!”孫安換馬,又與盧先鋒斗過五十餘合。盧先鋒佯敗奔走,誘孫安趕到林子邊,一聲炮響,兩邊伏兵齊出,孫安措手不及,被兩邊拋出絆馬索,將孫安絆倒,眾軍趕上,連人和馬,生擒活捉。北陣里秦英。陸清。
姚約三將齊出,救奪安,那邊楊志歐鵬鄧飛齊出接住。六騎馬捉對兒廝殺,到間深處,只見楊志大喝一聲,只一槍,將秦英搠下馬來。陸清與歐鵬正斗,被歐鵬賣個破綻,賺陸清一刀砍來,歐鵬把身一閃,陸清砍個空,收刀不迭,被歐鵬照後心一槍刺死。姚約見二人落馬,撥馬望本陣便走,被鄧飛趕上,舉鐵鏈當頭一下,把姚約連盔透頂,打個粉碎。盧先鋒驅兵掩殺,北兵大敗,殺死四五千人,北軍退十里下寨。我兵得勝進城,眾軍卒把孫安綁縛解來。盧先鋒親釋其縛,待以厚禮,勸孫安歸順天朝。孫安見盧先鋒如此意氣,情願降順。孫安對盧先鋒說道:“城外尚有七員將佐,軍馬一萬五千,容孫某出城,招他來降。”盧先鋒坦然無疑,放孫安出城。孫安單騎到北寨,說降七將,都來參見盧先鋒。盧先鋒大喜,置酒管待。
孫安說:“某與喬道清,同領兵離威勝,喬道清往救壺關。此人素有妖術,恐宋先鋒處罹其荼毒。喬道清與孫某同鄉,孫某感將軍厚恩,願往壺關,探聽訊息,說喬道清歸順。”盧先鋒依允,遂令小弟領孫安同來報捷。盧先鋒令宣贊。郝思文。呂方。郭盛,管領兵馬二萬,鎮守晉寧。盧先鋒統領其餘將佐,兵馬二萬,望汾陽進征。戴某昨日於晉寧起程,替孫安也作起神行法。今日於路,已聞得兄長兵圍昭德,喬道清被困。比及到城外,又知兄長大兵進城,特來參見哥哥。孫安現在府門外伺候。“
宋江大喜,令戴宗引孫安進見。戴宗遵令,領孫安入府,上前參見。宋江看孫安軒昂魁偉一表非俗,下階迎接。孫安納頭便拜道:“孫某抗拒大兵,罪該萬死!”
宋江答拜不迭道:“將軍反邪歸正,與宋某同滅田虎,回朝報奏朝廷,自當錄用。”
孫安拜謝起立。宋先鋒命坐,置酒管待。孫安道:“喬道清妖術利害,今幸公孫先生解破。”宋江道:“公孫一清欲降服他,授以正法。今圍困三四日,尚未有降意。”
孫安道:“此人與孫某最厚,當說他來降。”當下宋先鋒令戴宗同孫安出北門,到公孫勝寨中。相見已畢,戴宗。孫安將來意備細對公孫勝說了。一清大喜,即令孫安入嶺,尋覓喬道清。孫安領命,單騎上嶺。
卻說喬道清費珍薛燦,與十五六個軍士,藏匿在神農廟裡,與本廟道人借索些粗糲充飢。這廟裡止有三個道人,被喬道清等將他累月募化積下的飯來,都吃盡了,又見他人眾,只得忍氣吞聲。是日,喬道清聽得城中吶喊,便出廟登高崖�望,見城外兵已解圍,門內有人馬出入,知宋兵已是入城。正在嗟嘆,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樵者,腰插柯斧,將扁擔做個拐杖,一步步捉腳兒走上崖來。口中念著個歌兒道:上山如挽舟,下山如順流。
挽舟當自戒,順流常自由。
我今上山者,預為下山謀。
喬道清聽了這六句樵歌,心中頗覺恍然,便問道:“你知城中訊息么?”樵叟道:“金鼎。黃鉞殺了副將葉聲,已將城池歸順宋朝。宋江兵不血刃,得了昭德。”喬道清道:“原來如此!”那樵者說罷,轉過石崖,望山坡後去了。喬道清又見一人一騎,尋路上嶺,漸近廟前。喬道清下崖觀看,吃了一驚,原來是殿帥孫安,“他為何便到此處?”孫安下馬,上前敘禮畢,喬道清忙問:“殿帥領兵往晉寧,為何獨自到此?嶺下有許多軍馬,如何不攔當?”孫安道:“好教兄長得知。”喬道清見孫安不稱國師,已有三分疑慮。孫安道:“且到廟中,細細備述。”二人進廟,費珍。薛燦都來相見畢,孫安方把在晉寧被獲投降的事,說了一遍。喬道清默然無語。
51、地暗星錦豹子楊林51、地暗星錦豹子楊林

孫安道:“兄長休要狐疑。宋先鋒等十分義氣,我等投在麾下,歸順天朝,後來亦得個結果。孫某此來,特為兄長。兄長往時曾訪羅真人否?”喬道清忙問:“你如何知道?”孫安道:“羅真人不接見兄長,令童子傳命,說你後來”遇德魔降“,這句話有么?”喬道清連忙答道:“有,有。”孫安道:“破兄長法的這個人,你認得么?”喬道清道:“他是我對頭。只知他是宋軍中人,卻不知道他的來歷。”
孫安道:“則他便是羅真人徒弟,叫做公孫勝,宋先鋒的副軍師。這句法語,也是他對小弟說的。此城叫做昭德,兄長法破,可不是合了”遇德魔降“的說話!公孫勝專為真人法旨,要點化你,同歸正道,所以將兵馬圍困,不上山來擒捉。他既法可以勝你,他若要害你,此又何難?兄長不可執迷。”喬道清言下大悟,遂同孫安帶領費珍。薛燦下嶺,到公孫勝軍前。
孫安先入營報知,公孫勝出寨迎接。喬道清入寨,拜伏請罪道:“蒙法師仁愛,為喬某一人,致勞大軍,喬某之罪益深!”公孫勝大喜,答拜不迭,以賓禮相待。喬道清見公孫勝如此意氣,便道:“喬某有眼不識好人,今日得侍法師左右,平生有幸。”公孫勝傳令解圍,樊瑞等眾將,四面拔寨都起。公孫勝率領喬道清。費珍。
薛燦入城,參見宋先鋒。宋江以禮相待,用好言撫慰。喬道清見宋江謙和,愈加欽服。少頃,樊瑞。單廷�。魏定國。林沖。張清都到。宋江傳令,將軍馬盡數收入城中屯住。當下宋江置酒慶賀。席間公孫勝對喬道清說:“足下這法,上等不比諸佛菩薩,累劫修來,證入虛空三昧,自在神通;中等不比蓬萊三十六洞真仙,準幾十年抽添水火,換髓移筋,方得超形度世,遊戲造化。你不過憑著符咒,襲取一時,盜竊天地之精英,假借鬼神之運用,在佛家謂之金剛禪邪法,在仙家謂之幻術。若認此法便可超凡入聖,豈非毫釐千里之謬!”喬道清聽罷,似夢方覺。當下拜公孫勝為師。宋江等聽公孫勝說的明白玄妙,都稱讚公孫勝的神功道德。當日酒散,一宿無話。
次日,宋江令蕭讓寫表申奏朝廷,得了晉寧。昭德二府。寫書申呈宿太尉報捷,其衛州。晉寧。昭德。蓋州。陵川。高平六府州縣缺的官,乞太尉擇賢能堪任的,奏請速補,更替將領征進。當下蕭讓書寫停當,宋江令戴宗齎捧,即日起程。
戴宗遵令,拴縛行囊包裹,齎捧表文書札,選個輕捷軍士跟隨,辭別宋先鋒,作起神行法,次日便到東京。先往宿太尉府中呈遞書札,恰遇宿太尉在府。戴宗在府前,尋得個本府楊虞候,先送了些人事銀兩,然後把書札相煩轉達太尉。楊虞候接書入府。少頃,楊虞候出來喚道:“太尉有鈞旨,呼喚頭領。”戴宗跟隨虞候進府,只見太尉正在廳上坐地,拆書觀看。戴宗上前參見。太尉道:“正在緊要的時節,來的恁般湊巧!前日正被蔡京。童貫。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鋒復軍殺將,喪師辱國,大肆誹謗,欲皇上加罪。天子猶豫不決,卻被右正言陳觀上疏,劾蔡京。童貫。高俅誣陷忠良,排擠善類,說汝等兵馬,已渡壺關險隘,乞治蔡京等欺妄之罪。以此忤了蔡太師,尋他罪過。昨日奏過天子說:”陳觀撰尊堯錄,他尊神宗為堯,即寓訕陛下之意,乞治陳觀訕上之罪。“幸的天子不即加罪。今日得汝捷報,不但陳觀有顏,連我也放下許多憂悶。明日早朝,我將汝奏捷表文上達。”
戴宗再拜稱謝,出府覓個寓所,安歇聽候,不在話下。
且說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內,道君皇帝在文德殿朝見文武。宿太尉拜舞山呼畢,將宋江捷表奏聞,說宋江等征討田虎,前後共克復六府州縣,今差人齎捧捷表上聞。天子龍顏欣悅。宿元景又奏道:“正言陳觀撰尊堯錄,以先帝神宗為堯,陛下為舜,尊堯何得為罪?陳觀素剛正不屈,遇事敢言,素有膽略,乞陛下加封陳觀官爵,敕陳觀到河北監督兵馬,必成大功。”天子準奏,隨即降旨:“陳觀於原官上加升樞密院同知,著他為安撫,統領御營軍馬二萬,前往宋江軍前督戰,並齎賞賜銀兩,犒勞將佐軍卒。”當下朝散,宿太尉回到私第,喚戴宗打發回書。戴宗已知有了聖旨,拜辭宿太尉,離了東京,作起神行法,次日已到昭德城中。往返東京,剛剛四日。
宋江正在整點兵馬,商議進征,見戴宗回來,忙問奏聞訊息。戴宗將宿太尉回書呈上。宋江拆開看罷,將書中備細,一一對眾頭領說知。眾人都道:“難得陳安撫恁般肝膽,我們也不枉在這裡出力。”宋江傳令,待接了敕旨,然後進征。眾將遵令,在城屯住,不在話下。
卻說昭德城北潞城縣,是本府屬縣。城中守將池方,探知喬道清圍困時,便星夜差人到威勝田虎處申報告急。田虎手下偽省院官接了潞城池方告急申文,正欲奏知田虎,忽報晉寧已失,御弟三大王田彪止逃得性命到此。說言未畢,恰好田彪已到。
田彪同省院官入內,拜見田虎。田彪放聲大哭說:“宋兵勢大,被他打破晉寧城池,殺了兒子田實,臣止逃得性命至此。失地喪師,臣該萬死!”說罷又哭。那邊省院官又啟奏道:“臣適才接得潞城守將池方申文,說喬國師已被宋兵圍困,昭德危在旦夕。”田虎聞奏大驚,會集文武眾官,右丞相太師卞祥。樞密官范權。統軍大將馬靈等,當廷商議:“即日宋江侵奪邊界,占了我兩座大郡,殺死眾多兵將,喬道清已被他圍困,汝等如何處置?”當有國舅鄔梨奏道:“主上勿憂!臣受國恩,願部領軍馬,克日興師,前往昭德,務要擒獲宋江等眾,恢復原奪城池。”那鄔梨國舅,原是威勝富戶。鄔梨入骨好使槍棒,兩臂有千斤力氣,開的好硬弓,慣使一柄五十斤重潑風大刀。田虎知他幼妹大有姿色,便娶來為妻,遂將鄔梨封為樞密,稱做國舅。當下鄔梨國舅又奏道:“臣幼女瓊英,近夢神人教授武藝,覺來便是膂力過人。不但武藝精熟,更有一件神異的手段,手飛石子,打擊禽鳥,百發百中,近來人都稱他做瓊矢鏃。臣保奏幼女為先鋒,必獲成功。”田虎隨即降旨,封瓊英為郡主。鄔梨謝恩方畢,又有統軍大將馬靈奏道:“臣願部領軍馬,往汾陽退敵。”
田虎大喜,都賜金印虎牌,賞賜明珠珍寶。鄔梨。馬靈各撥兵三萬,速便起兵前去。
不說馬靈統領偏牙將佐軍馬,望汾陽進發。且說鄔梨國舅領了王旨兵符,下教場挑選兵馬三萬,整頓刀槍弓箭,一應器械。歸第,領了女將瓊英為前部先鋒,入內辭別田虎,擺布起身。瓊英女領父命,統領軍馬,徑奔昭德來。只因這女將出征,有分教:貞烈女復不共戴天之仇,英雄將成琴瑟伉儷之好。
畢竟不知女將軍怎生搦戰,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不久後,關勝去收降單廷珪,魏定國,看看這位關勝是怎么說的:“你二將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彈。兄長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關某等到來,招請二位將軍。倘蒙不棄,便請過來,同歸山寨。”,“主上昏昧”這四個字連宋江都不敢說,宋江的標準說法是宋徽宗是聖明的,壞的都是蔡京、高俅這批奸臣。“奸臣弄權,非親不用,非仇不彈”是事實,但是別人都能說這話,你關勝卻不能這么說。年紀輕輕32歲就身為少將軍長統帥大軍,放在歷朝歷代都算是特例了,那請問你關勝同蔡京、高俅、童貫又有何親?蔡總書記縱然對不起天下人,但絕未對不起你關少將,越級提拔你,給你需要的一切,你還要他怎樣?是你關勝對不起蔡京,而不是蔡京對不起你關勝。現在關勝投了新主子就這么說,這也實在是太不厚道了。
關勝不是一個特例,是降將集團軍官的普遍情形。就拿關勝收服的單廷珪、魏定國來說,看看他們被俘前是怎么說的,指著關勝罵道:“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單廷珪在單挑關勝前,大罵關勝道:“辱國敗將,何不就死!”結果單挑50回合被關勝生擒後,就變成了:“不才願施犬馬之力,同共替天行道。”魏定國看到單團長被俘後,大罵“忘恩背主,負義匹夫!”,不料兵敗被圍只等城破的時候,關勝一勸就投降了。人有時候竟然可以無恥到這種地步。說豪言壯語個個都是義正詞嚴,事到臨頭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轉眼間“小吏”、“草寇”就變成仁義宋大哥和替天行道的兄弟了。
四、立功
大名府城破之後,朝廷又派出一支征討軍,由兩名上校團長單廷珪、魏定國指揮。這次安排十分可疑。水滸上說,是因為梁山打破大名府,前次派出的關勝又兵敗投降,核心宋徽宗和蔡總書記十分憤怒才派出的。做出這樣的安排,無齋主人覺得無非是施大爺想要為關勝準備一個立功的機會,同時也為108將多湊兩個人。否則以關勝的本事和15000精銳野戰軍尚無法取勝,單、魏兩人區區6000地方軍,焉有勝機?何況這兩人又是蔡京自己推薦的,關勝是蔡京自己面試過的,要是單、魏兩人強過關勝,為何不前一次征討就讓這兩個人去。顯然自己一手提拔的關勝投降,女婿的大名府城破,讓這位蔡總書記方寸大亂,才能出這種餿主意。蔡京權傾朝野,大家都知道這是亂來,但沒人敢亂放話,水滸上說“百官退朝,眾官暗笑”。顯然這是一場注定要失敗的征討。
這么兩個小蝦米來征討,梁山也不當回事,關勝上梁山不久,急於立功表現,單、魏兩人又是自己在蒲東擔任上校警備司令時的老相識,就建議自己去招撫這兩個人。於是宋江就派關勝率宣贊、郝思文前去。這時有個小花絮,梁山的軍師吳用擔心關勝會一去不回,“關勝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良將,隨後監督,就行接應。”梁山這個軍師倒還十分多疑。還是宋江明白:“吾觀關勝義氣凜然,始終如一,軍師不必多疑。”義氣凜然云云是場面話,實際上宋江畢竟在官場混過,知道關勝有負蔡京重託,而且打大名府時已經交過投名狀了。關勝曾親率大軍戰過索超,後大名府城破時試圖抓拿梁中書,還跟李成交過手,顯然已經無法回頭了,所以不足為慮。說實話,論用人識人,梁山的這位宋老大比那位國小教師水平的軍師強不知道多少倍。金聖歎曾經將這件事與稍後打凌州時李逵自說自話下山,宋江叫苦:“是我夜來衝撞了他這幾句言語,多管是投別處去了!”等同起來,但無齋主人卻不以為然,宋江更像一個父親因說了愛子兩句,而愛子就離家出走後,因擔心愛子而方寸大亂的反應。吳用則是簡單的多疑。但話雖這么說,宋江還是派出林沖率大部人馬接應。
關勝不負重託,成功收降了單、魏二人,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這個功勞也也確立了他在梁山的地位。以關勝家世——三國關公後代;身份——前政府軍野戰集團軍少將軍長,降將中地位最高之人;武功——力抗秦明、林沖兩大高手數十回合不敗,10個回合擊敗索超,(固然索超當時大病初癒,但索超畢竟是和楊志打個平手的高手);智謀——擒獲張橫、阮小七;加上這個收降單廷珪、魏定國的功勳,顯然在梁山上地位不會低。果然在石碣受天文時排在對梁山貢獻最大的林沖之前,宋、盧、吳、公孫四大天王之後,名列第5,五虎將之首。

回評

【袁評:一將功成萬骨枯,為將者請三復“兵不血刃”四字。】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