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六回:花和尚力服波皮,從潑皮買酒牽豬請魯智深。智深連根拔直垂楊柳,眾潑皮驚服。智深還席,為眾潑皮使禪杖,林沖看見喝采,兩人結為兄弟。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調戲林沖之妻。林沖見是高衙內,雖然惱怒,但忍了。智深來助,林沖忍讓。高衙內思念林妻,富安和林沖好友陸虞候陸謙出賣朋友,請林衝去吃酒。高衙內卻哄林妻到陸虞候家調戲,林沖聞訊趕到,衙內逾窗而逃。老都管引陸謙、富安見高太尉,定下陷害林沖的計策。林沖中計被擒。

回目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簡介

花和尚力服波皮,從潑皮買酒牽豬請魯智深。智深連根拔直垂楊柳,眾潑皮驚服。智深還席,為眾潑皮使禪杖,林沖看見喝采,兩人結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調戲林沖之妻。林沖見是高衙內,雖然惱怒,但忍了。智深來助,林沖忍讓。
高衙內思念林妻,富安和林沖好友陸虞候陸謙出賣朋友,請林衝去吃酒。高衙內卻哄林妻到陸虞候家調戲,林沖聞訊趕到,衙內逾窗而逃。
老都管引陸謙、富安見高太尉,定下陷害林沖的計策。林沖中計被擒。

正文

話說二十個潑皮破落戶中間有兩個為頭的∶一個叫做“過街老鼠”張三,一個叫做“青草蛇”李四。
這兩個為頭接將來。智深也卻好去糞窖邊,看見這夥人都不走動,只立在窖邊,齊道:“俺特來與和尚作慶。”
智深道:“你們既是鄰舍街坊,都來廨宇里坐地。”
張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來;只指望和尚來扶他,便要動手。
智深見了,心裡早疑忌,道:“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要顛洒家?那廝卻是倒來埒虎鬚!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廝看洒家手腳!”

《水滸傳》第六回《水滸傳》第六回

智深大踏步近眾人面前來。那張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們特來參拜師父。”
口裡說,便向前去,一個來搶左腳,一個來搶右腳。智深不等他上身,右腳早起,騰的把李四先下糞窖里去。張三恰待走,智深左腳早起,兩個潑皮都踢在糞窖里掙扎。後頭那二三十個破落戶驚的目瞪口呆,都待要走。
智深喝道:“一個走的一個下去!兩個走的兩個下去!”
眾潑皮都不敢動彈。只見那張三,李四,在糞窖里探起頭來。
原來那座糞窖沒底似深。兩個一身臭屎,頭髮上蛆蟲盤滿,立在糞窖里,叫道:“師父!饒恕我們!”智深喝道:“你那眾潑皮,快扶那鳥上來,我便饒你眾人!”
眾人打一救,攙到葫蘆架邊,臭穢不可近前。
智深呵呵大笑,道:“兀那蠢物!你且去菜園池裡洗了來,和你眾人說話。”
兩個潑皮洗了一回,眾人脫件衣服與他兩個穿了。
智深叫道:“都來廨宇里坐地說話。”
智深先居中坐了,指著眾人,道:“你那伙鳥人休要瞞洒家!你等都是甚么鳥人,到這裡戲弄洒家?”
那張三,李四,並眾火伴一齊跪下,說道:“小人祖居在這裡,都只靠賭博討錢為生。這片菜園是俺們衣食飯碗大相國寺里幾番使錢要奈何我們不得。師父卻是那裡來的長老?恁的了得!相國寺里不曾見有師父。今日我等情願伏侍。智深道:“洒家是關西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提轄官。只為殺得人多,因此情願出家。五台山來到這裡。洒家俗姓魯,法名智深。休說你這三二十個人,直甚么!便是千軍萬馬中,俺敢真殺得入去出來!”眾潑皮喏喏連聲,拜謝了去。智深自來廨宇里房內,收拾整頓歇臥,次日,眾潑皮商量,湊些錢物,買了十瓶酒,牽了一個豬,來請智深,都在廨宇安排了,請魯智深居中坐了。兩邊一帶坐定那三二十潑皮飲酒。智深道:“甚么道理叫你眾人們壞鈔?”
眾人道:“我們有福,今日得師父在這裡,與我等眾人做主。”
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說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裡喧鬨,只聽門外老鴉哇哇的叫。眾人有扣齒的,齊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們做甚么鳥亂?”眾人道:“老鴉叫,怕有口舌。”
智深道:“那裡取這話?”
那種地道人笑道:“牆角邊綠楊樹上新添了一個老鴉巢,每日直聒到晚。”
眾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
有幾個道:“我們便去。”
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樹上一個老鴉巢。
眾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
李四便道:“我與你盤上去,不要梯子。”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樹前,把直掇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眾潑皮見了,一齊拜倒在地,只叫:“師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羅漢!身體無千萬斤氣力,如何拔得起!”
智深道:“打甚鳥緊。明日都看洒家演武器械。”
眾潑皮當晚各自散了。從明日為始,這二三十個破落戶見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將酒肉來請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過了數日,智深尋思道:“每日吃他們酒食多,洒家今日也安排些還席。”
叫道人去城中買了幾般果子,沽了兩三擔酒,殺翻一口豬,一腔羊。那時正是三月盡,天氣正熱。智深道:“天色熱!”
叫道人綠槐樹下鋪了蘆席,請那許多潑皮團團坐定。大碗斟酒,大塊切肉,叫眾人吃得飽了,再取果子吃酒。又吃得正濃,眾潑皮道:“這幾日見師父演拳,不曾見師父使器械;怎得師父教我們看一看,也好。”
智深道:“說得是。”自去房內取出渾鐵杖,頭尾長五尺,重六十二斤。眾人看了,盡皆吃驚,都道:“兩臂沒水牛大小氣力,怎使得動!”智深接過來,颼颼的使動;渾身上下沒半點兒參差。眾人看了,一齊喝采。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見牆外一個官人看見,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智深聽得,收住了手看時,只見牆缺邊立著一個官人,頭戴一頂青紗抓角兒頭巾;腦後兩個白玉圈連珠鬢環;身穿一領單綠羅團花戰袍;腰系一條雙獺背銀帶;穿一對磕爪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摺疊紙西川扇子;生的豹頭環眼,燕領虎鬚,八尺長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紀;口裡道:“這個師父端的非凡,使得好器械!”
眾潑皮道:“這位教師喝采,必然是好。”
智深問道:“那軍官是誰?”
眾人道:“這官人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武師,名喚林沖。”
智深道:“何不就請來廝見?”
那林教頭便跳入牆來。兩個就槐樹下相見了,一同坐地。
林教頭便問道:“師兄何處人氏?法諱喚做甚么?”
智深道:“洒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得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智深道:“教頭今日緣何到此?”
林沖答道:“恰才與拙荊一同來間壁岳廟裡還香願,林沖聽得使棒,看得入眼,著女使錦兒自和荊婦去廟裡燒香,林沖就只此間相等,不想得遇師兄。”
智深道:“智深初到這裡,正沒相識,得這幾個大哥每日相伴;如今又得教頭不棄,結為弟兄,十分好了。”便叫道人再添酒來相待。
恰才飲得二杯,只見女使錦兒,慌慌急急,紅了臉,在牆缺邊叫道:“官人!休要坐地!娘子在廟中和人合口!”
林沖連忙問道:“在那裡?”
錦兒道:“正在五嶽下來,撞見個詐見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
林沖慌忙道:“卻再來望師兄,休怪,休怪。”
林沖別了智深,急跳過牆缺,和錦兒徑奔岳廟裡來;搶到五嶽樓看時,見了數個人拿著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乾邊,胡梯上一個年少的後生獨自背立著,把林沖的娘子攔著,道:“你且上樓去,和你說話。”林沖娘子紅了臉,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
林沖趕到跟前把那後生肩胛只一扳過來,喝道:“調戲良人妻子當得何罪!”恰待下拳打時,認得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高衙內。
原來高俅新發跡,不曾有親兒,借人幫助,因此過房這阿叔高三郎兒子在房內為子——本是叔伯弟兄,卻與他做乾兒子。因此,高太尉愛惜他。
那廝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京師人怕他權勢,誰敢與他爭口?叫他做“花花太歲。”
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軟了。高衙內說道:“林沖,乾你甚事,你來多管!”
原來高衙內不曉得他是林沖的娘子;若還曉得時,也沒這場事。
見林沖不動手,他發這話。眾多閒漢見斗,一齊攏來勸道:“教頭休怪。衙內不認得,多有衝撞。”
林沖怒氣未消,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眾閒漢勸了林沖,和哄高衙內出廟上馬去了。
林沖將引妻小並使女錦兒也轉出廊下來,只見智深提著鐵禪杖,引著那二三十個破落戶,大踏步搶入廟來。
林沖見了,叫道:“師兄,那裡去?”
智深道:“我來幫你廝打!”
林沖道:“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適才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智深道:“你卻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鳥!俺若撞見那撮鳥時,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禪杖了去!”
林沖見智深醉了,便道:“師兄說得是;林沖一時被眾勸了,權且饒他。”
智深道:“但有事時,便來喚洒家與你去!”
眾潑皮見智深醉了,扶著道:“師父,俺們且去,明日和他理會。”
智深提著禪杖道:“阿嫂,休怪,莫要笑話。阿哥,明日再得相會。”
智深相別,自和潑皮去了。
林沖領了娘子並錦兒取路回家,心中只是鬱鬱不樂。

《水滸傳》第六回《水滸傳》第六回

且說這高衙內引了一班兒閒漢,自見了林沖娘子,又被他衝散了,心中好生著迷,怏怏不樂,回到府中納悶。過了二日,眾多閒都來伺侯;見衙內心焦,沒撩沒亂,眾人散了。數內有一個幫閒的,喚作“乾鳥頭”富安,理會得高衙內意思,獨自一個到府中何候,見衙內在書房中閒坐。那富安走近前去,道:“衙內近日面色清減,心中少樂,必然有件不悅之事。”
高衙內道:“你如何省得?”
富安道:“小子一猜便著。”
衙內道:“你猜我心中甚事不樂?”
富安道:“衙內是思想那‘雙木’的。這猜如何?”
衙內道:“你猜得是。只沒個道理得他。”
富安道:“有何難哉!衙內怕林沖是個好漢,不敢欺他。這個無傷;他見在帳下聽使喚,大請大受,怎敢惡了太尉,輕則便刺配了他,重則害了他性命。小閒尋思有一計,使衙內能彀得他。”
高衙內聽得,便道:“自見了許多好女娘,不知怎的只愛他,心中著迷,鬱鬱不樂。你有甚見識,能得他時,我自重重的賞你。”
富安道:“門下心腹的陸虞候陸謙,他和林沖最好。明日衙內躲在陸虞候樓上深閣,擺下些酒食卻叫陸謙去請林衝出來吃酒——教他直去樊樓上深閣里吃酒。小閒便去他家對林沖娘子說道:‘你丈夫教頭和陸謙吃酒,一時重氣,悶倒在樓上,叫娘子快去看哩!’賺得他來到樓上,婦人家水性,見衙內這般風流人物,再著些甜話兒調和他,不由他不肯。小閒這一計如何?”高衙內喝采道:“好條計!就今晚著人去喚陸虞候來分付了。”
原來陸虞候家只在高太尉家隔壁巷內。
次日,商量了計策,虞候一時聽允,也沒奈何;只要衙內歡喜卻顧不得朋友交情。
且說林沖連日悶悶不已懶上街去。
已牌時,聽得門首有人道:“教頭在家么?”林衝出來看時,卻是陸虞候,慌忙道:“陸兄何來?”
陸謙道:“特來探望,兄何故連日街前不見?”
林沖道:“心裡悶,不曾出去。”
陸謙道:“我同兄去吃三杯解悶。”
林沖道:“少坐拜茶。”
兩個吃了茶,起身。
陸虞候道:“阿嫂,我同兄去吃三杯。”
林沖娘子趕到布簾下,叫道:“大哥,少飲早歸。”
林沖與陸謙出得門來,街上閒走了一回。
陸虞候道:“兄,我兩個休家去,只就樊樓內吃兩杯。”
當時兩個上到樊樓內,占個閣兒,喚酒保分付,叫取兩瓶上色好酒。希奇果子按酒,兩個敘說閒話。林沖嘆了一口氣。陸虞候道:“兄何故嘆氣?”
林沖道:“陸兄不知!男子漢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這般腌臢的氣!”
陸虞候道:“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兄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卻受誰的氣?”
林沖把前日高衙內的事告訴陸虞候一遍。
陸虞候道:“太尉必不認得嫂子。兄且休氣,只顧飲酒。”
林沖吃了八九杯酒,因要小遺,起身道:“我去淨手了來。”
林衝下得樓來,出酒店門,投東小巷內去淨了手,回身轉出巷口,只見女使錦兒叫道:“官人,尋得我苦!卻在這裡!”
林沖慌忙問道:“做甚么?”
錦兒道:“官人和陸虞候出來,沒半個時辰,只見一個漢子慌慌急急奔來家裡,對娘子說道∶“我是陸虞候家鄰舍。你家教頭和陸謙吃酒,只見教頭一口氣不來,便撞倒了!”叫娘子且快來看視,娘子聽得,連忙央間壁王婆看了家,和我跟那漢子去。直到太尉府前巷內一家人家,上至樓上,只見桌子上擺著些酒食,不見官人。恰待下樓,只見前日在岳廟裡羅噪娘子的那後生出來道∶“娘子少坐,你丈夫來也。”錦兒慌忙下得樓時,只聽得娘子在樓上叫∶“殺人!”因此,我一地裡尋官人不見,正撞著賣藥的張先生道:“我在樊樓前過,見教頭和一個人入去吃酒。”因此特奔到這裡。官人快去!”林沖見說,吃了一驚,也不顧女使錦兒,三步做一步,跑到陸虞候家;搶到胡梯上,卻關著樓門。
只聽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子關在這裡!”
又聽得高衙內道:“娘子,可憐見救俺!便是鐵石人,也告得迴轉!”
林沖在胡梯上,叫道:“大嫂!開門!”
那婦人聽得是丈夫聲音,只顧來開門。
高衙內吃了一驚,斡開了樓窗,跳牆走了。
林衝上得樓上,尋不見高衙內,問娘子道:“不曾被這廝點污了?”
娘子道:“不曾。”
林沖把陸虞候家打得粉碎,將娘子下樓;出得門外看時,鄰舍兩邊都閉了門。女使錦兒接著,三個人一處歸家去了。林沖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徑奔到樊樓前去尋陸虞候,也不見了;卻回來他門前等了一晚,不見回家,林沖自歸。
娘子勸道:“我又不曾被他騙了,你休得胡做!”
林沖道:“叵耐這陸謙畜生廝趕著稱兄稱弟——你也來騙我!只怕不撞見高衙內,也管著他頭面!”
娘子苦勸,那裡肯放他出門。陸虞候只躲在太尉府內,亦不敢回家。林沖一連等了三日,並不見面。府前人見林沖面色不好,誰敢問他?
第四日飯時候,魯智深徑尋到林沖家相探,問道:“教頭如何連日不見面?”林沖答道:“小弟少冗,不曾探得師兄;既蒙到我寒舍,本當草酌三杯,爭奈一時不能周備,且和師兄一同上街閒玩一遭,市沽兩盞如何?”
智深道:“最好。”兩個同上街來,吃了一日酒,又約明日相會。自此每日與智深上街吃酒,把這件事都放慢了。
且說高衙內從那日在陸虞候家樓上吃了那驚,跳牆脫走,不敢對太尉說知,因此在府中臥病。陸虞候和富安兩個來府里望衙內,見他容頻不好,精神憔悴。陸謙道:“衙內何故如此精神少樂?”
衙內道:“實不瞞你們說。我為林家那人,兩次不能殼得他,又吃他那一驚,這病越添得重了,眼見得半年三個月,性命難保!”
二人道:“衙內且寬心,只在小人兩個身上,好歹要共那人完聚;只除他自縊死了,便罷。”
正說間,府里老都管也來看衙內病症。那陸虞候和富安見老都管來問病,兩個商量道:“只除恁的……”等候老都管看病已了,出來,兩個邀老都管僻靜處說道:“若要衙內病好,只除教太尉得知,害了林沖性命,方能彀得他老婆和衙內在一處,這病便得好。若不如此,一定送了衙內性命。”
老都管道:“這個容易,老漢今晚便稟太尉得知。”
兩個道:“我們已有計了,只等你回話。”
老都管至晚來見太尉,說道:“衙內不是別的症候,卻害林沖的老婆。”
高俅道:“林沖的老婆何時見他的?”都管稟道:“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廟裡見來;今經一月有餘。”又把陸虞候設的計細說了。
高俅道:“如此,因為他渾家,怎地害他!——我尋思起來,若為惜林沖一個人時,須送了我孩兒性命,卻怎生得好?”
都管道:“陸虞候和富安有計較。”高俅道:“既是如此,教喚二人來商議。”
老都管隨即喚陸謙,富安,入到堂里唱了喏。
高俅問道:“我這小衙內的事,你兩個有甚計較?救得我孩兒好了時,我自抬舉你二人。”
陸虞候向前稟道:“恩相在上,只除如此如此使得。”
高俅道:“既如此,你明日便與我行。”不在話下。
再說林沖每日和智深吃酒,把這件事不記心了。那一日,兩個同行到閱武坊巷口,見一條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裡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口裡自言自語說道:“不遇識者,屈沈了我這口寶刀!”林沖也不理會,只顧和智深說著話走。那漢又跟在背後道:“好口寶刀!可惜不遇識者!”林沖只顧和智深走著,說得入港。那漢又在背後說道:“偌大一個東京,沒一個識得軍器的!”
林沖聽得說,回過頭來。那漢颼的把那口刀掣將出來,明晃晃的奪人眼目。林沖合當有事,猛可地道:“將來看。”那漢遞將過來。林沖接在手內,同智深看了,吃了一驚,失口道:“好刀!你要賣幾錢?”
那漢道:“索價三千貫,實價二千貫。”林沖道:“價是值二千貫,只沒個識主。你若一千貫時,我買你的。”那漢道:“我急要些錢使;你若端的要時,饒你五百貫,實要一千五百貫。”林沖道:“只是一千貫,我便買了。”那漢嘆口氣,道:“金子做生鐵賣了!罷,罷:一文也不要少了我的。”
林沖道:“跟我來家中取錢還你。”
回身卻與智深道:“師兄,且在茶房裡少待,小弟便來。”智深道:“洒家且回去,明日再相見。”
林沖別了智深,自引了賣刀的那漢去家中將銀子折算價貫準,還與他,就問那漢道:“你這口刀那裡得來?”
那漢道:“小人祖上留下,因為家中消乏,沒奈何,將出來賣了。”
林沖道:“你祖上是誰?”
那漢道:“若說時,辱沒殺人!”
林沖再也不問。那漢得了銀兩自去了。
林沖把這口刀翻來覆去看了一回,喝采道:“端的好把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林沖當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間掛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
次日,已牌時分,只聽得門首有兩個承局叫道:“林教頭,太尉鈞旨,道你買一口好刀,就叫你將去比看。太尉在府里專等。”
林沖聽得,說道:“又是甚么多口的報知了!”
兩個承局催得林沖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隨這兩個人承局來。
一路上,林沖道:“我在府中不認得你。”
兩個人說道:“小人新近參隨。”
卻早來到府前。進得到廳前,林沖立住了腳。兩個又道:“太尉在裡面後堂內坐地。”轉入屏風,至後堂,又不見太尉,林沖又住了腳。
兩個又道:“太尉直在裡面等你,叫引教頭進來。”
又過了兩三重門,到一個去處,一周遭都是綠欄乾。
兩個又引林衝到堂前,說道:“教頭,你只在此少待,等我入去稟太尉。”
林沖拿著刀,立在檐前。
兩個人自入去了;一盞茶時,不見出來。林衝心疑,探頭入簾看時,只見檐前額上有四個青字,寫著:“白虎節堂。”林沖猛省道:“這節堂是商議軍機大事處,如何敢無故輒入!……”急待回身,只聽得靴履響,腳步鳴,一個人從外面入來。
林沖看時,不是別人,卻是本管高太尉,林沖見了,執刀向前聲喏
太尉喝道:“林沖!你又無呼喚,安敢輒入白虎節堂!你知法度否?你手裡拿著刀,莫非來刺殺下官!有人對我說,你兩三日前拿刀在府前伺候,必有歹心!”林沖躬身稟道:“恩相,恰才蒙兩個承局呼喚林沖將刀來比看。”
太尉喝道:“承局在那裡?”
林沖道:“恩相,他兩個已投堂里去了。”
太尉道:“胡說!甚么承局,敢進我府堂里去?——左右!與我拿下這廝!”話猶未了,旁邊耳房裡走出三十餘人把林沖橫推倒拽下去。
高太尉大怒道:“你既是禁軍教頭,法度也還不知道!因何手執利刃,故入節堂,欲殺本官。”叫左右把林沖推下。不知性命如何。
不因此等有分教大鬧中原,縱橫海內,直教:農夫背上添心號,漁父舟中插認旗
畢竟看林沖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林沖是水滸中鳳毛麟角的出身好、人善良,完完全全被萬惡的社會逼上梁山的好漢。千百年後,林沖這一形象被香港黑社會電影演繹成“好”的黑道人物的典範。大部分好的黑道大哥,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林教頭的影子,身懷絕技但本無心江湖,只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但是惡勢力總是不放過他。他總是一開始退讓忍耐,希望對方能夠放過他,但惡勢力卻始終不依不饒,最後走投無路,被逼出手。結局要么是喜劇,將壞的黑道大哥幹掉;要么是悲劇,同壞老大同歸於盡。比如英雄本色里狄龍演的豪哥、上海灘里的許文強都是這個套路。
閒話少說,回到正題
一、廟會
身為東京國防部訓練處中校教官的林沖,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公務員薪俸極高的宋代,林沖生活得可以算比較小資的。有一個漂亮的太太(同僚張教官的女兒),受人尊敬而又穩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還有個小丫環伺候。春暖花開的時候陪著太太逛逛廟會,同大相國寺的魯智深長老,飲飲酒、切磋切磋武功,日子過得也逍遙。若不是林太太意外地在廟會碰上高衙內,林沖的一生可能會很平淡地度過。
但是事情只要有機會,總是會向壞的方向發展的。林太太不巧碰上了林沖的上司、國防部長高俅的乾兒子高衙內。身為東京太子黨重量級人物的高衙內,平日裡也胡作非為慣了。水滸上說他,“那廝在東京倚勢豪強,專一愛淫垢人家妻女”。高衙內看林太太漂亮忍不住就來調戲,驚動了林沖,被林沖制止。林沖因對方是自己上司的兒子,也就忍了。水滸上說,“當時林沖扳將過來,卻認得是本管高衙內,先自軟了”。當魯智深要為他出頭時,林沖反而勸道:“原來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這一幕很精彩,就是今天也常發生。前段時間寶馬撞死農婦,農婦老公只拿了2萬多塊錢(折成北宋的貨幣也就是66貫或66兩銀子)的賠償就和解了。想想林教頭英雄蓋世,老婆被人調戲,但因為對方是太子黨來頭大,也縮頭忍了,何況一農婦的老公。
林沖這次忍了,連毫毛都沒有碰高衙內一下,想這件事就這么了了。可惜這只不過是林教頭的善良願望而已,高衙內可不會就此甘休。想想老子堂堂國防部長的公子,在東京城裡除李師師外,誰動不了?你林沖不過是個小小的中校教官,老子要動你老婆,還怕你不成。
二、陷害
高衙內回家之後,茶飯不思就想著林太太。其實高衙內這種太子黨並不是對林太太動了什麼真感情,而是因為沒能輕易得手,所以反倒動了心思。但林沖畢竟是政府官員,又在軍隊擔任公職,而且深懷武藝,要是強奪恐怕比較困難。這時候,小人的用處就來了。
林沖有個從小一塊長大的哥們叫陸謙,也在國防部任參謀一職。照理說跟林沖這等關係,高衙內的小弟富安找上他,就算不勸高衙內不要生事,也應該盡力推卻才是。可是此人為了往上爬,卻視這是一個拍高部長馬屁的絕好機會。所以說,有時候白道比黑道更黑暗。黑道里至少一個重要法則是不能出賣兄弟,而白道則是只要能往上爬,完全可以不擇手段,什麼兄弟朋友都可以不顧,甚至連殺父滅子都是可以美其名曰為大義滅親的。
陸參謀先是把林沖騙到自己家,再把林太太騙出來,讓高衙內有機會霸王硬上弓。結果因丫環錦兒機靈,事兒沒成。然後又獻計置林沖於死地。陸參謀的計策很簡單,他是林沖少年時代的朋友,知道林沖喜歡好的兵器,於是就設計找個託兒賣一把寶刀給林沖,再由高部長派人請林衝來觀賞一下寶刀,來人則有意將林沖領入禁止攜帶武器入內的軍事禁地白虎節堂,等林衝進入白虎節堂,就將他當作現行犯抓獲。應該說這條計是很狠毒而又巧妙的。如果上司要如此陷害一個下屬,下屬是逃不過的。白道要是用黑道的方式來行事,黑道的那些玩意兒就是小兒科了。持刀闖入白虎節堂,按宋朝法律是要處死刑的。林沖雖然冤屈,明眼人都知道這是高部長設的局,不過場面上大家都沒法說。東京市的判決還算比較公正,判了林沖“誤入節堂,脊杖二十,刺配滄州”。可見北宋的司法吏治也並不是很腐敗。因為林沖的確帶刀進了白虎節堂被現場抓獲的,這個罪就是放在今天找最好的律師也是洗不掉的。要是東京市藤市長也是陸謙之流,林教頭恐怕逃不過一個死罪。於是,林沖就開始了他的流放生涯。

回評

此文用筆之難,獨與前後迥異。蓋前後都只一手順寫一事,便以閒筆波及他事,亦都相時乘便出之。今此文,林沖新認得一個魯達,出格親熱,卻接連便有衙內合口一事,出格鬥氣。今要寫魯達,則衙內一事須閣不起;要寫衙內,則魯達一邊須冷不下,誠所謂筆墨之事,亦有進退兩難之日也。況於衙內文中,又要分作兩番敘出,一番自在林家,一番自在高府。今敘高府,則要照林家,敘林家則要照高府。如此百忙之中,卻又有菜園一人躍躍欲來,且使此躍躍欲來之人乃是別位猶之可也,今卻端端的的便是為了金翠蓮三拳打死人之魯達。嗚呼!即使作者乃具七手八腳,胡可得了乎?今讀其文,不偏不漏,不板不犯,讀者於此而不服膺,知後世猶未能文也。
此回多用奇恣筆法。如林沖娘子受辱,本應林沖氣忿,他人勸回,今偏倒將魯達寫得聲勢,反用林衝來勸,一也。閱武坊賣刀,大漢自說寶刀,林沖、魯達自說閒話;大漢又說可惜寶刀,林沖、魯達只顧說閒話。此時譬如兩峰對插,抗不相下,後忽突然合筍,雖驚蛇脫兔,無以為喻,二也。還過刀錢,便可去矣,卻為要寫林沖愛刀之至,卻去問他祖上是誰,此時將答是誰為是耶!故便就林沖問處,借作收科云:“若說時辱沒殺人。”此句雖極會看書人亦只知其餘墨淋漓,豈能知其惜墨如金耶!三也。白虎節堂,是不可進去之處,今寫林沖誤入,則應出其不意,一氣賺入矣,偏用廳前立住了腳,屏風后堂又立住了腳,然後曲曲折折來至節堂,四也。如此奇文,吾謂雖起史遷示之,亦復安能出手哉!
打陸虞候家時,“四邊鄰舍都閉了門”,只八個字,寫林沖面色、衙內勢焰都盡。蓋為藏卻衙內,則立刻齏粉;不藏衙內,則即日齏粉,既怕林沖,又怕衙內,四邊鄰舍都閉門,真絕筆矣。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