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在汾陽城東郭,戴宗正追的馬靈,被魯智深打翻,魯智深先前自襄垣城外跌入緣纏井,後被一道人指與路徑,方得出井。三人來到汾陽,馬靈投降,盧俊義計議征進。

田虎離威勝城望鄔國舅處來。李俊趁連日大雨引智伯渠及晉水,灌浸太原城。

回目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水滸傳水滸傳

簡介

在汾陽城東郭,戴宗正追的馬靈,被魯智深打翻,魯智深先前自襄垣城外跌入緣纏井,後被一道人指與路徑,方得出井。三人來到汾陽,馬靈投降,盧俊義計議征進。
田虎離威勝城望鄔國舅處來。李俊趁連日大雨引智伯渠及晉水,灌浸太原城。

正文

話說田虎接得葉清申文,拆開付與近侍識字的:“讀與寡人聽。”書中說:“臣鄔梨招贅全羽為婿。此人十分驍勇,殺退宋兵,宋江等退守昭德府。臣鄔梨即日再令臣女郡主瓊英,同全羽領兵恢復昭德城。謹遣總管葉清報捷,並以婚配事奉聞,乞大王恕臣擅配之罪。”田虎聽罷,減了七分憂色,隨即傳令,封全羽為中興平南先鋒郡馬之職,仍令葉清同兩個偽指揮使,齎領令旨,及花紅。錦緞。銀兩,到襄垣縣封賞郡馬。葉清拜辭田虎,同兩個偽指揮使,望襄垣進發,不題。
卻說前日神行太保戴宗,奉宋公明將令,往各府州縣,傳遍軍帖已畢,投汾陽府盧俊義處探聽去了。其各府州縣新官,陸續已到。各路守城將佐,隨即交與新官治理,諸將統領軍馬,次第都到昭德府。第一隊是衛州守將關勝。呼延灼,同壺關守將孫立朱仝燕順馬麟,抱犢山守將文仲容。崔�,軍馬到來,入城參見陳安撫。
宋江已畢,說:“水軍頭領李俊探聽得潞城已克,即同張橫。張順。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統駕水軍船隻,自衛河出黃河,由黃河到潞城縣東潞水,聚集聽調。”當下宋江置酒敘闊。次日,令關勝。呼延灼。文仲容。崔�,領兵馬到潞城,傳令水軍頭領李俊等,“協同汝等及索超等人馬,進兵攻取榆社。大谷等縣,抄出威勝州賊巢之後,不得疏虞!恐賊計窮,投降金人。”關勝等遵令去了。
次後,陵川縣守城將士李應。柴進高平縣守城將士史進。穆弘,蓋州守城將士花榮。董平。杜興。施恩,各各交代與新官,領軍馬到來,參見已畢,稱說花榮等將,在蓋州鎮守,北將山士奇從壺關戰敗,領了敗殘軍士,糾合浮山縣軍馬,來寇蓋州,被花榮等兩路伏兵齊發,活擒山士奇,殺死二千餘人,山士奇遂降。其餘軍將,四散逃竄。當下花榮等引山士奇另參宋先鋒,宋江令置酒接風相敘。宋江等軍馬,只在昭德城中屯住,佯示懼怕張清。瓊英之意,以堅田虎之心,不在話下。
且說盧俊義等已克汾陽府,田豹敗走到孝義縣,恰遇馬靈兵到。那馬靈是涿州人,素有妖術:腳踏風火二輪,日行千里,因此人稱他做神駒子;又有金磚法,打人最是利害;凡上陣時,額上又現出一隻妖眼,因此人又稱他做小華光。術在喬道清之下。他手下有偏將二員,乃是武能。徐瑾。那二將都學了馬靈的妖術。當下馬靈與田豹合兵一處,統領武能。徐瑾。索賢黨世隆。凌光。段仁。苗成。陳宣,並三萬雄兵,到汾陽城北十里外紮寨。南軍將佐,連日與馬靈等交戰不利。盧俊義引兵退入汾陽城中,不敢與他廝殺,只愁北軍來攻城池。正在納悶,忽有守東門軍士飛報將來,說宋先鋒特差公孫勝。喬道清,領兵馬二千,前來助戰。
盧俊義忙教開門請進。相見已畢,盧俊義揖公孫勝上坐,喬道清次之,置酒管待。
盧俊義訴說:“馬靈術法利害,被他打傷了雷橫。鄭天壽楊雄。石秀。焦挺。鄒淵。鄒潤。龔旺。丁得孫。石勇數員將佐。盧某正在束手無策,卻得二位先生到此。”
喬道清說道:“小道與吾師為此稟過宋先鋒,特到此拿他。”說還未畢,只見守城軍飛報將來,說馬靈領兵殺奔東門來,武能。徐瑾領兵殺至西門,田豹同索賢。黨世隆。凌光。段仁領兵殺奔北門來。公孫勝聽報,說道:“貧道出東門敵馬靈,喬賢弟出西門擒武能。徐瑾,盧先鋒領兵出北門,迎敵田豹。”盧俊義又教黃信。楊志。歐鵬。鄧飛,四將統領兵馬,助一清先生。當下戴宗聞馬靈會神行,也要同公孫勝出去,盧俊義依允。再令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領兵馬助喬先生。盧俊義同秦明。宣贊。郝思文。韓滔。彭�,領兵出南門,迎敵田豹。當日汾陽城外,東西北三面,旗幡蔽日,金鼓振天,同時廝殺。
不說盧俊義。喬道清兩路廝殺,且說神駒子馬靈,領兵搖旗擂鼓,辱罵搦戰。只見城門開處,放下吊橋,南軍將佐,擁出城來,將軍馬一字兒排開,如長蛇之陣。馬靈縱馬挺戟大喝道:“你們這伙鳥敗漢,可速還俺們的城池!若稍延挨,教你片甲不留!”歐鵬。鄧飛兩馬並出,大喝道:“你的死期到了!”歐鵬拈鐵槍,鄧飛舞鐵鏈,二人拍馬直搶馬靈,馬靈挺戟來迎。三將斗到十合之上,馬靈手取金磚,正欲望歐鵬打來。此時公孫勝已是驟馬上前,仗劍作法。那時馬靈手起,這邊公孫勝把劍一指,猛可的霹靂也似一聲響亮,只見紅光罩滿,公孫勝滿劍都是火焰,馬靈金磚墮地,就地一滾,即時消滅。公孫勝真箇法術通靈,轉眼間,南陣將士。軍卒。
器械,渾身都是火焰,把一個長蛇陣,變的火龍相似。馬靈金磚法,被公孫勝神火克了。公孫勝把麈尾招動,軍馬首尾合殺攏來,北軍大敗虧輸,殺得星落雲散七斷八續,軍士三停內折了二停。馬靈戰敗逃生,幸得會使神行法,腳踏風火二輪,望東飛去。南陣里神行太保戴宗,已是拴縛停當甲馬,也作起神行法,手挺朴刀,趕將上去。頃刻間,馬靈已去了二十餘里,戴宗止行得十六七里,看看望不見馬靈了。前面馬靈正在飛行,卻撞著一個胖大和尚,劈面搶來,把馬靈一禪杖打翻,順手牽羊,早把馬靈擒住。
那和尚正在盤問馬靈,戴宗早已趕到,只見和尚擒住馬靈。戴宗上前看那和尚時,卻是花和尚魯智深。戴宗驚問道:“吾師如何到這裡?”魯智深道:“這裡是甚么所在?”戴宗道:“此處是汾陽府城東郭。這個是北將馬靈,適被公孫一清在陣上破了妖法,小弟追趕上來。那廝行得快,卻被吾師擒住,真箇從天而降!”魯智深笑道:“洒家雖不是天上下來,也在地上出來。”當下二人縛了馬靈,三人腳踏實地,徑望汾陽府來。戴宗再問魯智深來歷,魯智深一頭走,一頭說道:“前日田虎差一個鳥婆娘到襄垣城外廝殺。他也會飛石子,便將許多頭領打傷,洒家在陣上殺入去,正要拿那鳥婆娘,不提防茂草叢中,藏著一穴。洒家雙腳落空,只一交顛下穴去,半晌方到穴底,幸得不曾跌傷。洒家看穴中時,旁邊又有一穴,透出亮光來。
洒家走進去觀看,卻是奇怪,一般有天有日,亦有村莊房舍。其中人民,也是在那裡忙忙的營幹,見了洒家,都只是笑。洒家也不去問,也只顧搶入去。過了人煙輳集的所在,前面靜悄悄的曠野,無人居住。洒家行了多時,只見一個草庵,聽的庵中木魚咯咯地響。洒家走進去看時,與洒家一般的一個和尚,盤膝坐地念經。洒家問他的出路,那和尚答道:“來從來處來,去從去處去。”洒家不省那兩句話,焦躁起來。那和尚笑道:“你知道這個所在么?”洒家道:“那裡知道恁般鳥所在。”
013魯智深013魯智深

那和尚又笑道:“上至非非想,下至無間地,三千大千,世界廣遠,人莫能知。”
又道:“凡人皆有心,有心必有念;地獄天堂,皆生於念。是故三界惟心,萬法惟識,一念不生,則六道俱銷,輪迴斯絕。”洒家聽他這段話說得明白,望那和尚唱了個大喏。那和尚大笑道:“你一入緣纏井,難出欲迷天,我指示你的去路。”那和尚便領洒家出庵,才走得三五步,便對洒家說道:“從此分手,日後再會。”用手向前指道:“你前去可得神駒。”洒家回頭,不見了那和尚,眼前忽的一亮,又是一般景界,卻遇著這個人。洒家見他走的蹊蹺,被洒家一禪杖打翻,卻不知為何已到這裡。此處節氣,又與昭德府那邊不同:桃李只有恁般大葉,卻無半朵花蕊。“
戴宗笑道:“如今已是三月下旬,桃李多落盡了。”魯智深不肯信,爭讓道:“如今正是二月下旬,適才落井,只停得一回兒,卻怎么便是三月下旬?”戴宗聽說,十分驚異。二人押著馬靈,一徑來到汾陽城。
此時公孫勝已是殺退北軍,收兵入城。盧俊義。秦明。宣贊。郝思文。韓滔。彭�,殺了索賢。黨世隆。凌光三將,直追田彪。段仁至十里外,殺散北軍。田彪同段仁。
陳宣。苗成,領敗殘兵,望北去了。盧俊義收兵回城,又遇喬道清破了武能。徐瑾,同陳達。楊春。李忠。周通,領兵追趕到來。被南軍兩路合殺,北兵大敗,死者甚眾。武能被楊春一大桿刀砍下馬來,徐瑾被郝思文刺死,奪獲馬匹。衣甲。金鼓。
鞍轡無數。盧俊義與喬道清合兵一處,奏凱進城。盧俊義剛到府治,只見魯智深。
戴宗將馬靈解來。盧俊義大喜,忙問:“魯智深為何到此?宋哥哥與鄔梨那廝廝殺,勝敗如何?”魯智深再將前面墮井及宋江與鄔梨交戰的事,細述一遍,盧俊義以下諸將,驚訝不已。
當下盧俊義親釋馬靈之縛。馬靈在路上已聽了魯智深這段話,又見盧俊義如此意氣,拜伏願降。盧俊義賞勞三軍將士。次日,晉寧府守城將佐,已有新官交代,都到汾陽聽用。盧俊義教戴宗。馬靈往宋先鋒處報捷,即日與副軍師朱武計議征進,不題。
且說馬靈傳受戴宗日行千里之法,二人一日便到宋先鋒軍前,入寨參見,備細報捷
宋江聽了魯智深這段話,驚訝喜悅,親自到陳安撫處,參見報捷,不在話下。
再說田豹同段仁。陳宣。苗成統領敗殘軍卒,急急如喪家之狗,忙忙似漏網之魚,到威勝見田虎,哭訴那喪師失地之事。又有偽樞密院官急入內啟奏道:“大王,兩日流星報馬,將羽書雪片也似報來,說統軍大將馬靈已被擒拿;關勝。呼延灼兵馬,已圍榆社縣;盧俊義等兵馬,已破介休縣城池;獨有襄垣縣鄔國舅處,屢有捷音,宋兵不敢正視。”田虎聞報大驚,手足無措。文武多官計議,欲北降金人。當有偽右丞相太師卞祥,叱退多官,啟奏道:“宋兵縱有三路,我這威勝,萬山環列,糧草足支二年,御林衛駕等精兵二十餘萬。東有武鄉,西有沁源二縣,各有精兵五萬。
後有太原縣。祈縣。臨縣。大谷縣,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尚可戰守。古語有云:“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田虎躊躇未答,又報總管葉清到來。田虎即令召進,葉清拜舞畢,稱說:“郡主郡馬屢次斬獲,兵威大振,兵馬直抵昭德府。正要圍城,因鄔國舅偶患風寒,不能管攝兵馬。乞大王添差良將精兵,協助郡主郡馬,恢復昭德府。”當有偽都督范權啟奏道:“臣聞郡主郡馬,甚是驍勇,宋兵不敢正視。若得大王御駕親征,又有雄兵猛將助他,必成中興大功。臣願助太子監國。”田虎準奏。原來范權之女,有傾國之姿。范權獻與田虎,田虎十分寵幸。因此,范權說的,無有不從。今日范權受了葉清重賂,又見宋兵勢大,他便乘機賣國。
當下田虎撥付卞祥將佐十員,精兵三萬,前往迎敵盧俊義。花榮等兵馬。又令偽太尉房學度,也統領將佐十員,精兵三萬,往榆社迎敵關勝等兵馬。田虎親自統領偽尚書李天錫。鄭之瑞。樞密薛時。林昕。都督胡英。唐昌,及殿帥。御林護駕教頭。
團練使。指揮使。將軍。較尉等眾,挑選精兵十萬,擇日祭旗興師,殺牛宰馬,犒賞三軍。再傳令旨,教兄弟田豹。田彪同都督范權等,及文武多官,輔太子田定監國。葉清得了這個訊息,密差心腹,星夜馳至襄垣城中,報知張清。瓊英。張清令解珍。解寶將繩索懸掛出城,星夜往報宋先鋒知會去了。
卻說卞祥伺候兵符,挑選軍馬,盤桓了三日,方才統領樊玉明。魚得源。傅祥。顧愷寇琛管琰。馮翊。呂振。吉文炳安士隆等偏牙各項將佐,軍馬三萬,出了威勝州東門。軍分兩隊,前隊是樊玉明。魚得源。馮翊。顧愷,領兵馬五千。剛到沁源縣,地名綿山,山坡下一座大林,前軍卻好抹過林子,只聽得一棒鑼聲響處,林子背後山坡腳邊,撞出一彪軍來,卻是宋公明得了張清訊息,密差花榮。董平。
林沖史進杜興穆弘,領精勇騎兵五千,人披軟戰,馬摘鑾鈴,星夜疾馳到此。
軍中一將,驟馬當先,兩手�兩桿鋼槍。此將乃是宋軍中第一個慣衝頭陣的雙槍將董平,大喝道:“來的是那裡兵馬?不早早受縛,更待何時?”樊玉明大罵:“水窪草寇,何故侵奪俺這裡城池?”董平大怒,喝道:“天兵到此,兀是抗拒!”拍馬挺雙槍,直搶樊玉明。那邊樊玉明縱馬拈槍來迎。二將斗到二十餘合,樊玉明力怯,遮架不住,被董平一槍,刺中咽喉,翻身落馬。那邊馮翊大怒,挺條渾鐵槍,飛馬直搶董平。那邊小李廣花榮,驟馬接住廝殺。二將斗到十合之上,花榮撥馬,望本陣便走。馮翊縱馬趕來,卻被花榮帶住花槍,拈弓搭箭,扯得那弓滿滿的,扭轉身軀,覷定馮翊較親,只一箭,正中馮翊面門,頭盔倒卓,兩腳蹬空,撲通的撞下馬來。花榮撥轉馬,再一槍,結果了性命。董平。林沖。史進。穆弘。杜興,招動兵馬,一齊卷殺過來。顧愷早被林沖搠翻。魚得源墮馬,被人馬踐踏身死。北兵大敗虧輸,五千軍馬,殺死大半,其餘四散逃竄。花榮等兵士,奪了金鼓馬匹,追殺北兵,至五里外,卻遇卞祥大兵到來。
那卞祥是莊家出身,他兩條臂膊,有水牛般氣力,武藝精熟,乃是賊中上將。當下兩軍相對,旗鼓相望,兩陣里畫角齊鳴,鼉鼓迭擂。北將卞祥,立馬當先,頭頂鳳翅金盔,身掛魚鱗銀甲,九尺長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鬚,面方肩闊,眉豎眼圓,跨匹衝波戰馬,提把開山大斧。左右兩邊,排著傅祥。管琰。寇琛。呂振四個偽統制官;後面又有偽統軍。提轄。兵馬防禦。團練等官,參隨在後。隊伍軍馬,十分擺布得整齊。南陣里九紋龍史進驟馬出陣,大喝:“來將何人?快下馬受縛,免污刀斧!”卞祥呵呵大笑道:“瓶兒罐兒,也有兩個耳朵。你須曾聞得我卞祥的名字么?”
史進喝道:“助逆匹夫,天兵到此,兀是抗拒!”拍馬舞三尖兩刃八環刀,直搶卞祥。卞祥也掄大斧來迎。二馬相交,兩器並舉,刀斧縱橫,馬蹄撩亂,斗到三十餘合,不分勝敗。這邊花榮愛卞祥武藝高強,卻不肯放冷箭,只拍馬挺槍,上前助戰。
卞祥力敵二將,又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北陣中將士,恐卞祥有失,急鳴金收兵。花榮。董平,見天色已晚,又寡不敵眾,也不追趕,亦收兵向南,兩軍自去十餘里紮寨。
是夜南風大作,濃雲潑墨,夜半,大雨震雷。此時田虎統領眾多官員將佐軍馬,已離了威勝城池百餘里,天晚紮寨。帳中自有隨行軍中內侍姬妾,及范美人在帳中歡宴。是夜也遇了大雨。自此霖雨一連五日不止,上面張蓋的天雨蓋都漏,下面又是水淥淥的,軍士不好炊爨立腳,角弓軟,箭翎脫,各營軍馬,都在營中兀守,不在話下。
且說索超。徐寧。單廷�。魏定國。湯隆。唐斌。耿恭等將,接得關勝呼延灼
文仲容。崔�陸兵,及水軍頭領李俊等水軍船隻,眾將計議,留單廷�。魏定國鎮守潞城,關勝等將佐水陸並進,船騎同行,打破榆社縣,再留索超。湯隆,鎮守城池。關勝等眾,乘勝長驅,勢如破竹,又克了大谷縣,殺了守城將佐,其餘牙將軍兵,降者無算。關勝安撫軍民,賞勞將士,差人到宋先鋒處報捷。次日,關勝等同時也遇了大雨,在城屯紮,不能前進。忽報:“盧先鋒留下宣贊。郝思文呂方
郭盛,管領兵馬,鎮守汾陽府。盧俊義等已克了介休。平遙兩縣,再留韓滔。彭�鎮守介休縣,孔明。孔亮鎮守平遙縣,盧先鋒統領眾多將佐軍馬,現圍太原縣城池,也因雨阻,不能攻打。“恰好水軍頭領李俊在城,聽了此報,忙對關勝說道:”盧先鋒等今遇天雨連綿,流水大至,使三軍不得稽留,倘賊人選死士出城衝擊,奈何!
小弟有一計,欲到盧先鋒處商議。“關勝依允。
當下混江龍李俊,即刻辭了關勝出城,教童威。童猛統管水軍船隻,自己同了二張。
三阮,帶領水軍二千,戴笠披蓑,冒雨衝風,間道疾馳到盧俊義軍前,入寨參見。
不及寒溫,即與盧俊義密語片晌。盧俊義大喜,隨即傳令軍士,冒雨砍木作筏,李俊等分頭行事去了,不題。
且說太原城中守城將士張雄,偽授殿帥之職,項忠。徐岳,偽授都統制之職,這三個人是賊中最好殺的。手下軍卒,個個兇殘淫暴,城中百姓,受暴虐不過,棄了家產,四散逃亡,十停中已去了七八停。張雄等今被大兵圍困,負固不服。張雄與項忠。徐岳計議:目今天雨,宋兵欲掠無所,水地不利,薪芻既寡,軍無稽留之心,急出擊之,必獲全勝。此時是四月上旬,張雄正欲分兵出四門,衝擊宋兵,忽聽得四面鑼聲振響。張雄忙上敵樓望城外時,只見宋軍冒雨穿屐,俱登高阜山岡。張雄正在驚疑,又聽得智伯渠邊,及東西三處,喊聲振天,如千軍萬馬狂賓士驟之聲。
霎時間,洪波怒濤飛至,卻如秋中八月潮洶湧,天上黃河水瀉傾。真箇是:功過智伯城三板,計勝淮陰沙幾囊
畢竟不知這水勢如何底止,且聽下回分解。

賞析

毛老人家曾有句名言,“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派系,梁山也不例外。事實上梁山的派系構成是日後石碣受天文時石碣碑上那個108人排位的基礎。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梁山的派系。
第98節:梁山的派系構成(1)
毛老人家曾有句名言,“黨內無派,千奇百怪”。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會有派系,梁山也不例外。事實上梁山的派系構成是日後石碣受天文時石碣碑上那個108人排位的基礎。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梁山的派系。
梁山最大的派系無疑是宋江自己的派系。宋江的嫡系主幹是由三部分組成的,第一部分是他的嫡系中的嫡系,這包括宋江上梁山前的好友加兄弟花榮、朱仝、雷橫,他的親弟弟宋清,以及江州大牢里曾經同生共死的戴宗,還有小跟班李逵,日後主動投靠過來的吳用,還有他的徒弟孔明、孔亮,及貼身護衛呂方、郭勝;第二部分是依附宋江的小派系。主要是青州的降將秦明、黃信,其中秦明是花榮的妹夫,這層關係秦明似也可以歸入宋江嫡系中的嫡系。清風山的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加上後來嫁給王矮虎的扈三娘。揭陽鎮的李俊、李立、穆弘、穆春、張橫、張順、童威、童猛、薛永、侯健。黃門山的歐鵬、蔣敬、馬麟、陶宗旺。這些都是宋江直接招募來的;第三部分就是間接投入宋江派系的人馬,如自己來投奔的石勇,戴宗招募來的楊林,李逵招募來的湯隆、焦挺、鮑旭等。總共37人,占梁山組織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李俊為首的揭陽派系,共有10人,雖然依附宋江,但即使單獨獨立出來,也可以算是一個相當有實力的派系。揭陽三霸同氣連枝是一夥的,薛永同揭陽派是不打不相識,本人是李俊與宋江一起救下的,宋江去江州服刑後就跟揭陽派混在一起,日後江州劫法場,跟揭陽派同進退。侯健則是薛永的徒弟,被薛永帶入梁山的,跟隨師傅的派系。而揭陽派系的老大就是李俊,這從李俊能喝止張橫刀下留人救出宋江(先前穆氏兄弟向張橫要人,張橫不給),李俊向宋江介紹揭陽三霸的口氣就能看出。
梁山的第二大派系是魯智深的三山系統。三山原指二龍山的魯智深、楊志、武松、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娘;桃花山的周通、李忠;和白虎山的孔明、孔亮。但是考慮到孔明、孔亮是宋江的徒弟這層關係,而且兩人在梁山上又一直擔任老大的貼身侍衛,所以應該歸在宋江嫡系。相反少華山的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同魯智深的關係更為密切,所以三山應指二龍山、桃花山和少華山。這個派系有13人。其中武松同宋江淵源很深,早在柴進莊上,武松就為宋江所籠絡。
梁山的第三大派系則是原梁山的晁蓋系統,晁蓋死後林沖就是這個派系的老大。他們就是宋江上梁山初坐左邊的那九個頭領,林沖、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遷、宋萬、朱貴、白勝。再加上日後由李逵帶上山的朱貴的兄弟朱富。這個派系是資格最老,對梁山貢獻最大的派系。其中劉唐和三阮都是和吳用一起劫生辰綱的生死兄弟,同宋江也頗有淵源。而林沖同三山系統的老大魯智深則是生死之交。這個派系共有10個人。

回評

【袁評:“地獄天堂,皆生於念”,此寔地喚醒人處,若非智深見識明遠,幾乎不脫。】

wiki水滸

《水滸傳》第一回
《水滸傳》第二回
《水滸傳》第三回
《水滸傳》第四回
《水滸傳》第五回
《水滸傳》第六回
《水滸傳》第七回
《水滸傳》第八回
《水滸傳》第九回
《水滸傳》第十回
《水滸傳》第十一回
《水滸傳》第十二回
《水滸傳》第十三回
《水滸傳》第十四回
《水滸傳》第十五回
《水滸傳》第十六回
《水滸傳》第十七回
《水滸傳》第十八回
《水滸傳》第十九回
《水滸傳》第二十回
《水滸傳》第二十一回
《水滸傳》第二十二回
《水滸傳》第二十三回
《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水滸傳》第二十五回
《水滸傳》第二十六回
《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水滸傳》第二十八回
《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水滸傳》第三十回
《水滸傳》第三十一回
《水滸傳》第三十二回
《水滸傳》第三十三回
《水滸傳》第三十四回
《水滸傳》第三十五回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水滸傳》第三十八回
《水滸傳》第三十九回
《水滸傳》第四十回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水滸傳》第四十二回
《水滸傳》第四十三回
《水滸傳》第四十四回
《水滸傳》第四十五回
《水滸傳》第四十六回
《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水滸傳》第四十八回
《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水滸傳》第五十回
《水滸傳》第五十一回
《水滸傳》第五十二回
《水滸傳》第五十三回
《水滸傳》第五十四回
《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水滸傳》第五十六回
《水滸傳》第五十七回
《水滸傳》第五十八回
《水滸傳》第五十九回
《水滸傳》第六十回
《水滸傳》第六十一回
《水滸傳》第六十二回
《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水滸傳》第六十四回
《水滸傳》第六十五回
《水滸傳》第六十六回
《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水滸傳》第六十八回
《水滸傳》第六十九回
《水滸傳》第七十回
《水滸傳》第七十一回
《水滸傳》第七十二回
《水滸傳》第七十三回
《水滸傳》第七十四回
《水滸傳》第七十五回
《水滸傳》第七十六回
《水滸傳》第七十七回
《水滸傳》第七十八回
《水滸傳》第七十九回
《水滸傳》第八十回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
《水滸傳》第八十二回
《水滸傳》第八十三回
《水滸傳》第八十四回
《水滸傳》第八十五回
《水滸傳》第八十六回
《水滸傳》第八十七回
《水滸傳》第八十八回
《水滸傳》第八十九回
《水滸傳》第九十回
《水滸傳》第九十一回
《水滸傳》第九十二回
《水滸傳》第九十三回
《水滸傳》第九十四回
《水滸傳》第九十五回
《水滸傳》第九十六回
《水滸傳》第九十七回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
《水滸傳》第九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零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一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二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三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四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五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六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七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八回
《水滸傳》第一百十九回
《水滸傳》第一百二十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