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杏花村[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杏花村[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酒都杏花村,位於山西省汾陽市城北的307國道北側,有青銀高速公路過境,國家級東西鐵路幹線太中銀鐵路在這裡建有客貨兩用站和大型貨櫃貨場,交通非常便利。以汾酒聞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時代,這裡的杏花村都以釀酒、酒文化聞名。盛唐時,這裡以“杏花村里酒如泉”、“處處街頭揭翠簾”成為酒文化的古都。歷史上,中國著名文人、學者李白、杜甫、杜牧、宋延清、顧炎武、傅山、巴金、郭沫若等都賦詩讚譽。李自成進北京路經杏花村,停留三日,留下“盡善盡美”的題匾,杏花村曾一度更名為“盡善村”。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杏花村杏花村
杏花村中的小道山西汾陽杏花村汾酒始於南北朝時期,已有1500多年歷史。據《北齊書》十一卷中記載,北齊武成帝高湛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向他的侄兒推薦汾酒:“吾飲汾清二杯,勸於鄴酌兩杯。“汾清即汾酒。北宋張能臣在《酒名記》中也有記載:“河東太原府玉液又靜制堂,汾州甘露堂。”
元代《酒小史》百餘個酒名中,有汾州乾和酒。明末,李自成率義軍在杏花村停留三日,村中百姓以美酒款待義軍,臨行前,闖王書“盡善盡美”四個大字,意為杏花村人之盡善,酒之盡美。到了清代,杏花村汾酒已堪稱諸酒之雄,據說在鼎盛時期,杏花村普是一個大鎮,大小酒坊72家,每年“端陽節”都要舉辦傳統花會,遊客匯集,賞酒觀花,熱鬧非凡。
杏花村汾酒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名酒之一。它精湛的釀造技藝開創了我國名酒之先河;它以色、香、味“三絕”著稱;譽滿天下。杏花村汾酒之所以能飲譽天下,經久不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原料好;二是工藝好。汾酒是以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採取傳統獨特工藝,經過潤蒸處理後,熟而不黏無生心,用曲講究,由大麥和豌豆製成。曲的名稱有:清茬曲、晾紅心、大紅心、金紅一條線、金黃一條線、二道巴、單雙耳、燒心曲。這些曲發酵周期較長。“水是酒的血”,釀造汾酒用水是天然井水,人稱“神井”。其水質優良,甘甜透明,用此水釀出的酒,酒色請亮,芳香撲鼻,醇厚甘冽。汾酒經過科學配製、分別貯存、精心勾兌而成。具有酒液晶亮、清香幽雅、醋淨柔和、回甜爽口、飲後余香的特色。
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汾酒榮獲一等優勝金質獎章;1952年、1963年、1979年和1984年,汾酒連續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並榮獲國家金質章;1984年在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中,又獲金杯獎。

考證

1922年,作家蕭湘在汾陽杏花村採風時,就已收集到當地百姓的口述史:“在唐朝的時候,杏花村這個地方萬樹杏花,叫杏花塢。”筆者認為唐宋時期山西杏花村名已約定俗成,與汾酒工藝有關。杏花村之所以“萬樹杏花”體現的是實用價值不是觀賞價值。古汾酒工藝需要杏仁,因而杏花村地區廣栽杏樹。

江地先生在《汾酒歷史初探》一文中指出,竹葉青酒在唐代已有,唐末宋初發展為羊羔酒。北宋張能臣《酒名記》則記載為汾州杏仁露。

宋代《北山酒經》記載竹葉青和羊羔酒的配方,並多次提到杏仁在釀酒中的作用,“杏仁曲,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兩,去皮尖,湯浸於砂盆內,研爛如乳酷相似。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為汁,分作五處拌麵”。說明唐代釀酒很重視杏仁,書中特別提到南方用瓷盆,北方用砂盆,那么杏仁曲主要指北方了。在明代高廉的釀酒著作中就進一步明確:汾州羊羔酒的配方,“曲十四兩,杏仁一斤”。這就意味著唐末宋初,汾州生產的幾種著名藥酒汾清酒、羊羔酒和杏仁露,離不開杏仁。酒坊附近自然會廣載杏樹,所以人們將酒坊村,漸漸呼為杏花村。杏花村一詞在唐末宋初成為酒村的代名詞可能就源於此。筆者認為北齊時汾州生產名酒汾清可能也是一種保健酒,所以“帝日飲二杯”,這種保健酒在末宋初演變為羊羔酒,杏仁露,所以中國最早的杏花村在汾州是有道理的。唐並汾故道汾州郭柵鎮北三里外就是汾州杏花塢酒坊,由於杏花村酒坊地勢較高,過往客商一眼盡望杏林匝匝,自然要一飲為快。唐末詩人中有四位詩人用到了杏花村一詞,這幾位詩人都與山西有關,有兩位就是地地道道汾陽人,即薛能和溫庭均(其祖父封為汾州西河郡公),雖然,有學者提出杏花村在唐末宋初逐漸演變為一種詩酒意向,但是, “杏花村”一詞的酒文化意向當源於此。從詩歌的年代來看,唐詩《清明》“杏花村”則是這種意向的濫觴。

到了元代,政府便將羊羔酒以中國特產出口英、法等國,並在出口灑瓶上貼上杏花村商標,商標上尚有一副題聯:“金蹬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這是中國灑第一次貼標出口。也印證了元代杏花村名的存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