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北宋末年,朝政腐敗,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雞鳴狗盜之徒,隨著對官府幻想的一點點破滅,連生存都難以維繫,最終都被逼上梁山。然而,當人民起義的壯舉使好漢們士氣日益高漲的時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變了一切……英雄就這樣消失在塵世間,原本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就這樣歸於平靜了。《水滸傳》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說,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無姓有9位,有姓無名的有99位。


宋江一到就被劉高捉住,說宋江私通清風山草寇,花榮也因此受牽連。清風山頭領燕順、王英等人聞訊後下山救了宋江、花榮,花榮射殺了劉高,大家決定去投奔晁蓋。快到梁山泊,石勇捎來宋江父親假託病故要他回家的家書,宋江趕回,被官府捉住,刺配江州。在江州,宋江得到戴宗和李逵的照顧。但因酒醉在潯陽樓牆壁上題了反詩,被江州知府蔡京的兒子蔡九判處死刑。正準備行刑時,梁山泊英雄,在智多星策劃下,大鬧江州法場,前來劫走了宋江、戴宗。事後,29位英雄在江州白龍廟聚會,浩浩蕩蕩返回梁山泊,宋江在山寨中坐了第二把交椅。上山不久,宋江接來老父,李逵也回家接母親上山,行至途中,遇一李逵打劫,捉住之後,才知此人名叫李鬼,說他有90歲老母無人奉養,李逵送他10兩銀子,勸他改惡從善。後來李逵發覺上當,殺了李鬼,而李鬼的妻子卻溜掉了。回到家中,母親已雙目失明,李逵哄母親說:我做了官,接娘去享福。背著母親上了路。一日,行至沂嶺,李逵為母取水,回來後發現母親被虎吃掉。李逵大怒,連殺了4隻老虎,被獵戶迎進曹太公莊上。這時,逃來此處的李鬼妻子認出了李逵,曹太公等人正準備暗算李逵,幸虧梁山泊派來朱貴等人幫助,李逵才脫險回了山寨。前來投梁山泊的楊雄、石秀、時遷被祝家莊酒店欺侮,雙方打了起來,時遷被捉。為救時遷,晁蓋、宋江發兵3次攻打祝家莊,蕩平了祝家莊,附近與祝家莊結盟的李家莊、扈家莊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遠揚,四處好漢紛紛投奔。宋江收降了李應。不久,李逵下山來到柴進莊上,正遇上柴進收到叔父寄來的信,說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錫要奪占柴家的花園。於是柴進同李逵火速趕往高唐州,見花園已被奪去,李逵大鬧高唐州,打死殷天錫。知府高廉點兵捉拿,柴進被擒,柴進叔父被抄家。李逵逃回山寨報信,晁蓋令宋江率領22名頭領攻打高唐州,殺了高廉,救了柴進。朝廷派太尉高俅前往剿捕,高俅令呼延灼攻打梁山泊。呼延灼被宋江軍隊打得大敗,逃往青州,又去為慕容知府攻打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的起義軍效力。魯智深聚合三山人馬,往梁山泊求援。宋江率軍與三山義軍共同攻打青州,呼延灼投降,慕容知府被殺,三山頭領一起投奔了梁山泊。此後,少華山史進被官府捉住,宋江又帶兵大鬧華山,殺了太守。
沒過幾天,凌州曾頭市曾家五虎攔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漢,並惡言中傷梁山泊。晁蓋大怒,親點5000人馬攻打曾頭市。在戰鬥中,晁蓋被史文恭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宋江被推為山寨之主,改聚義廳為忠義堂。為報晁蓋遇難之仇,宋江記起了北京大名府玉麒麟盧俊義,知他武藝超群,棍棒天下無雙,想請他上山入伙,共報大仇。於是宋江派軍師吳用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給盧俊義算命,說盧俊義百日之內必有身首異處之災,將盧俊義騙至梁山泊,被張順擒拿上山。宋江勸盧俊義入伙,盧俊義不肯,兩個月後,宋江送盧俊義下了山。 盧俊義離家後,管家李固與盧妻勾搭成奸,當盧俊義回到家時,他們竟設下埋伏,將盧俊義捆送到梁中書處,盧俊義被刺配沙門島。盧俊義的家僕燕青在去沙門島途中殺死兩名防送公人,與盧俊義一起投奔梁山泊,在途中盧俊義又被捉。燕青獨自去梁山泊求救,路上碰到正要投奔梁山泊的石秀、楊雄。三人決定先讓石秀去北京城打探訊息,燕青和楊雄去梁山泊報信。石秀到北京城後探知盧俊義將於次日被斬首。在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漢石秀劫法場,救出盧俊義,但因單槍匹馬,不敵眾,二人被擒。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宋江發兵攻打北京。梁中書向太師蔡京告急,蔡京採納了關勝所獻圍魏救趙之計,率領1500人馬直攻梁山泊。宋江聞訊,退後回山,以計俘獲關勝,擊潰了官軍。隨即宋江任命關勝為先鋒再次攻打北京城,戰鬥相持數月,直到次年元宵方攻破北京。並擒了索超,梁中書從南門奪路而逃,盧俊義、石秀被救出。不久,蔡京又派單廷圭、魏定國攻打梁山泊,皆被擊潰。宋江與盧俊義一道領兵攻打曾頭市,殺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蓋之靈。接著又乘勝攻破了東平、東昌二府,大軍凱鏇而歸。此時,梁山泊大小頭領正好108位,合了當年洪太尉所放走的魔王之數。眾人會聚忠義堂,宋江坐了第一把交椅,立起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山寨興旺之後,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詔早招安”的打算,林沖、武松、李逵、劉唐、魯智深都堅決反對。
到了年底,宋江要往東京去觀賞明年元宵的燈火,柴進、李逵陪宋江到了東京。很偶然宋江進了李師師的府邸,徽宗皇帝也在場,正當宋江要向徽宗討招安詔書的時候,李逵在外邊打人放火,城內頓時大亂。宋江三人逃出,李逵單獨行至荊門鎮投宿時,聽莊主劉太公說宋江搶了她女兒上山,李逵萬分憤怒,跑回梁山泊,砍倒了杏黃旗,要拿宋江問罪。後來經過對證,乃是牛頭山賊人冒名乾的壞事。李逵負荊請罪,去牛頭山殺了賊人,救回了劉太公的女兒。梁山泊的壯大,震驚了朝野上下。徽宗派殿前太尉陳善保前往招安,太尉高俅、太師蔡京各派心腹跟隨陳善前往梁山,因其飛揚跋扈,李逵接過招安詔書,一把撕得粉碎,招安失敗。朝廷又派童貫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敗了童貫的兩次進攻。童貫逃回東京,高俅又調遣十節度兵力來攻梁山泊。宋江三敗高俅,並將他活捉上山,以禮相待,要高俅轉達渴望朝廷招安之意。高俅去後,宋江又派燕青去東京,燕青通過李師師求得徽宗下詔,沒過幾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來宣讀詔書,宋江領著眾山好漢接受了招安,打著“順天”“護國”旗幟,到東京接受徽宗檢閱。
梁山泊義軍接受招安後,正遇遼兵侵犯,宋江受詔破遼。於是大軍北進,攻下檀州,奪回薊州,智取霸州,占領幽州,兵圍燕京,遼主請罪投降。宋江班師回國,遵照徽宗旨意,將所奪州縣仍退還給了遼邦。回到京師,徽宗下詔,令宋江去平定江南方臘。在平定方臘軍的過程中,義軍損失慘重,雖然最後擒獲了方臘,大功告成,但卻陣亡59條好漢,病死10條好漢,共69人。回軍途中,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盤膝打坐安然而死),殘廢的武松不願回京,就在這裡出了家。離開杭州後,林沖癱瘓,楊雄、時遷、楊志、穆弘病死,燕青又悄然離去。到了蘇州,李俊、童威、童猛又離去。等到大軍回京駐紮陳橋驛時,只剩下27名頭領。蔡京、童貫、高俅、楊戩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用毒藥摻入御酒藥毒死了宋江和李逵。花榮和吳用吊死宋江墳前,此後宿元景上書厚葬與宋江等人。葬於蓼兒窪。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在悲劇中結束了!
作者簡介
關於《水滸傳》的作者歷來說法不一,除目前廣泛認可的作者為施耐庵外,歷史上還有其它幾種觀點,包括了羅貫中說,施惠說,郭勛託名說,宋人說等。還有一種主要的觀點認為《水滸傳》前七十回為施耐庵作著,後三十回則為羅貫中著。另一種稍微不同的觀點是說主要是施耐庵寫的,羅貫中進行了整理、編輯。此說最早見於明代高儒《百川書志》中,說《水滸傳》是“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這種觀點在學術界頗有影響力。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水滸傳》屬於“世代累積型民眾創作”,無疑施耐庵在創作過程中曾參考、借鑑和吸取了很多素材,包括史籍、筆記和某些完整的小說、戲曲作品或其中的某些片段,但施耐庵創造性的勞動是不容抹殺的。
相關考證
曾經有學者分析指出,王道生所撰《施耐庵墓志銘》,不足採信。《墓志銘》中說:“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國演義》、《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江湖豪客傳》。”一般認為,《三國演義》等為羅貫中所作,而非施耐庵所作。
但是,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否定《江湖豪客傳》即《水滸傳》原名這一說法。王道生是明朝人。離施耐庵所處年代,還並不算久遠,且是受施氏後人所託,其說法不可能全信,但也不必全盤否定。首先,可以肯定,有一部名為《江湖豪客傳》的小說在明朝時期是存在的,而且相當流行。所以,王道生在寫《墓志銘》時,才會特意把這部書寫進去。再有一點,明朝時,《水滸》這一名稱,並不是通用的名稱,例如明朝郎瑛在《七類修稿》中,就記載:“《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宋江》又曰錢塘施耐庵的本。”郎瑛說是《宋江》,也沒有提《水滸》。可見,在“水滸”這個書名之前,肯定還有一個“原名”。
《宋江》這一名稱,不足以涵蓋整個水滸故事內容,倒像是以宋江為主角的一部書。但事實上,宋江也只是眾多主要人物中的一個而已。而《江湖豪客傳》,則涵蓋了整個水滸故事。“江湖”可以指江河湖海,而水滸正是圍繞著八百里水泊梁山展開的,也可以指四方各地。還可以指民間。“豪客”一是“俠客”,二是“強盜”,三是“豪華、奢侈的人”。梁山好漢,在一些人看來,就是強盜,在一些人看來就是俠客。“豪客”一詞用得好,二者兼顧。所以,《江湖豪客傳》可以算是一個不錯的書名。美國作家賽珍珠曾把這部名著譯為All Men Are Brothers,翻譯得很好,竟與“江湖豪客傳”之意暗合。
後來《江湖豪客傳》改名《水滸傳》,應該說更書面化,更具文學氣息,也更內涵。正如《石頭記》改名《紅樓夢》,更具文學氣息,也更內涵。
相關作品
梅氏藏本,《古本水滸傳》。全書五十回。為偽作,作者可能是所謂的收藏者梅寄鶴先生。
俞萬春《結水滸傳》,又名《蕩寇志》。全書七十回。是一部反水滸的著作。該書遭到大部分水滸迷的反對。
程善之《殘水滸》。全書十六回。
褚同慶《水滸新傳》。全書一百七十回。該書大量修改了水滸原著的內容。是一部真正的《新傳》。
張恨水《水滸新傳》。全書六十八回。
羅貫中《征四寇》。全書四十回。
其他相關的續書、同人作品,數不勝數,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