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戒刀

雙戒刀

戒刀正常也就約為13厘米長,6厘米寬。 戒刀(大小有三種規格),形狀一種是彎曲如鳥的羽毛形狀,一種是雞翎的形狀,兩種都不準尖過直。

簡介

雙戒刀是武松所用的武器,因武松為行僧,故用戒刀。戒刀正常也就約為13厘米長,6厘米寬。
雙戒刀雙戒刀

戒刀(大小有三種規格),形狀一種是彎曲如鳥的羽毛形狀,一種是雞翎的形狀,兩種都不準尖過直。

相關故事

第87節:戒刀兩口放寒光

武松把包裹一背,離開酒店。再一望,天色要晚了,出了北鎮門,上了大路。十月中旬的天氣,月亮已升高,今日天氣又好,萬里無雲,月明如晝。走了十五里大路,只見右邊有一條大路,左邊有一條小路。剛才聽小二說的,大路通青州,小路上蜈蚣嶺。武二爺上左邊小路,路頭上栽了一塊小石碑,石碑上有一行紅字:此路不通。這塊碑是鎮上的善人栽在這裡的,以防有行人誤入小路,有生命危險。人們看見這塊碑,就可以不上小路了。
武松武松

武松上了小路,正走之間,只見遠遠烏酣酣、黑松松一座嶺頭。嶺即是山,是孤峰就稱嶺。只見路旁有個大樹林,第三排樹的樹當內栽了一塊石碑,武松走到石碑前望望,有一人高,斗口三個大字“蜈蚣嶺”。武松就在這個地方招扎周身,包裹放下,把一對戒刀取出,先把腰間斷俗絲絛收緊,衣角塞好,一百零八顆人頂骨念珠斜勢背在肩頭。為何要斜過來背?套在項上迎面晃而晃的,動起手來嫌礙事;這樣斜勢背肩,它就不晃了。他把包裹朝石碑後一藏,等上嶺把強盜殺了,下山再來取,免得負累。武松把一對戒刀絨繩套於腕下,分為左右,出了樹林,不假思索,蹦縱如飛。在月光下看他這個人,如生龍活虎,有幾句贊他:
直裰身披冷霧,戒箍光結凝霜;
額前留髮兩眉長,腦後橫披齊相!
人頂骨珠燦爛,絲絛腰束鵝黃;
戒刀兩口放寒光,行者武松模樣!
武松蹦縱躥跳,漸來漸近,已抵山坡。奇怪!山上無路,陡壁懸崖。這么高的一座嶺,怎么沒有山路的?武松明白了:這大概是後山,天然無路,我再到前山來看。這一座嶺在小路上是倒座子式,山路在南邊,武松是由北面來的。他順山根繞到南邊,趁著月亮再朝山上一望,只見有條五馬並行的山路,道路平整。半山還有一道寨牆,如同城牆,兩扇寨門關閉,就像城門。寨牆沒有城垛,比城牆還要高。山路上沒有人,山寨牆上也沒有人。
武松上了小路,抵到山寨門口,寨牆上還是沒有人,連打更的也沒有,非沖寨門不可。不知寨門裡可有人把守?來問一問。在地下拈了塊石子,有碗口大,用勁甩進寨牆裡,這叫投石問路。這一塊石頭甩進去,裡面如有人,他就要罵了,或者就要有人站到寨牆上來望了。見石頭甩進去,並無回聲,料定沒有人把守寨門,這就可以放心大膽地沖門了。身子朝左邊一偏,一個坐馬勢蹲下來,提足了勁,用右肩頭一肩撞,只聽見噹啷!裡頭碗口大的大閂被他一撞,藕劈頭震為兩段,半段門閂落在地下,門開了有一尺多寬。聽聽裡頭,也無人聞問。用手推門,推不動,再一望曉得了:它左右兩邊上大閂的木環上連著兩根鐵鏈,大閂上起來,鐵鏈在門上盤兩道,鐵鏈同鐵鏈繞起來,用把鐵鎖一鎖。兩個半段的大閂落地了,鐵鏈並沒有斷,繃住兩扇門,所以門推不開。武松站起來一望,才看見門縫裡的這把鐵鎖晃而晃的。武松左手戒刀懸於腕下,伸進門縫,捏住這把鐵鎖,鎖梃朝上;右手戒刀順著門縫伸進去,把鎖梃斬斷,這把鎖掉到地下,兩根半斷頭的鐵鏈掛在左右,微有響聲。
把兩扇寨門打開後,武松進了寨門,朝左右兩邊寨牆上望,一個人沒有。寨門裡右邊有三間營房,裡頭也是一個人沒有,武二爺好歡喜。這一道門不易進,果然有人防守,我怎能進來?即便勉強衝進來,也要驚動山上的嘍兵。吳千、李二頭陀如有了準備,這件事就難以如願了,還有生命危險。這樣子進來掩掩藏藏的,能夠找到吳、李的住房,就可以殺他們,能把這兩個賊首殺掉,何愁找不到武金定姑娘?武松得意洋洋地朝山上走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