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音機

錄音機

錄音機,漢語拼音:lù yīn jī,英文名稱:recorder。錄音機即是把聲音記錄下來以便重放的機器,他以硬磁性材料為載體,利用磁性材料的剩磁特性將聲音信號記錄在載體,一般都具有重放功能。家用錄音機大多為盒式磁帶錄音機。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錄音機錄音機
1888年美國的O.史密斯發表了利用剩磁錄音的論文,奠定了錄音機的理論基礎。1898年,丹麥V.波爾森發明了鋼絲錄音機。1907年波爾森又發明了鋼絲錄音機的直流偏磁法,使錄音機進入實用階段。1927年,美國W.L.卡森和G.W.科彭特發明了鋼絲錄音機交流偏磁法(現在使用的交流偏磁法為後人所研製)。1930年出現鋼絲錄音機商品,不久又出現鋼帶錄音機商品。1935年,德通用電氣公司製成磁帶錄音機。1951年和1953年,中國上海鐘聲電工社先後製成了中國第一台鋼絲錄音機磁帶錄音機。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發明了盒式磁帶,從此盒式磁帶錄音機很快在家庭中得到普及。

磁帶錄音機的種類很多。按使用磁帶形式分為盤式錄音機、盒式錄音機、卡式錄音機;按體積分為落地式錄音機、台式錄音機、錄音座、攜帶型錄音機、袖珍式錄音機;按功能分為立體聲錄音機、單放機、跟讀機、多用機等。

錄音原理

磁帶錄音機主要由機內話筒、磁帶、錄放磁頭、放大電路、揚聲器、傳動機構等部分組成。
錄音時,聲音使話筒中產生隨聲音而變化的感應電流,音頻電流經放大電路放大後,進入錄音磁頭的線圈中,在磁頭的縫隙處產生隨音頻電流變化的磁場。磁帶緊貼著磁頭縫隙移動,磁帶上的磁粉層被磁化,在磁帶上就記錄下聲音的磁信號。
放音是錄音的逆過程,放音時,磁帶緊貼著放音磁頭的縫隙通過,磁帶上變化的磁場使放音磁頭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感應電流的變化跟記錄下的磁信號相同,所以線圈中產生的是電流音頻,這個電流經放大電路放大後,送到揚聲器,揚聲器把音頻電流還原成聲音。
在錄音機里,錄、放兩種功能是合用一個磁頭完成的,錄音時磁頭與話筒相連;放音時磁頭與揚聲器相連。

歷史回溯

錄音機錄音機
斯科特向法蘭西學院提交的留聲機設計圖斯科特向法蘭西學院提交的留聲機設計圖

1857年1月,巴黎的一位印刷商和書商,兼職發明家,愛德華-萊昂•斯科特•德馬丁維爾向法蘭西學院提交了一份設計圖,兩個月後獲得了一項專利。世界上最早的留聲機,就在這項專利中。
這台留聲機所用的存儲介質很特別,是用煤煙燻黑了的紙。聲音從大喇叭狀的接收器傳進來,空氣的震動推動一支短而輕的針尖,在運動的紙上刮下煤煙,留下淺色的波紋狀線條。聲音的震動終於轉成了圖像,就像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聲波圖,只是表現方式不大一樣。唯一的問題,是這種記錄下來的聲音不能被還原。它只是能記錄,能儲存,僅此而已。

第一台既能記錄又能回放的留聲機,誕生於1877年,是譽滿全球的發明大王--愛迪生製造的。愛迪生利用電話傳話器里的膜板隨著說話聲會引起震動的現象,拿短針作了試驗,從中得到很大的啟發。說話的快慢高低能使短針產生相應的不同顫動。那么,反過來,這種顫動也一定能發出原先的說話聲音。於是,他開始研究聲音重發的問題。1877年8月15日,愛迪生讓助手克瑞西按圖樣制出一台由大圓筒、曲柄、受話機和膜板組成的怪機器。愛迪生指著這台怪機器對助手說:“這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他取出一張錫箔,卷在刻有螺鏇槽紋的金屬圓筒上,讓針的一頭輕擦著錫箔轉動,另一頭和受話機連線。愛迪生搖動曲柄,對著受話機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雪球兒似一身毛”。唱完後,把針又放回原處,輕悠悠地再搖動曲柄。接著,機器不緊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轉動著,唱起了“瑪麗有隻小羊羔”,與剛才愛迪生唱的一模一樣。在旁的助手們,碰到一架會說話的機器,竟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錄音機錄音機

“會說話的機器”誕生的訊息,轟動了全世界。1877年12月,愛迪生公開表演了留聲機,外界輿論馬上把他譽為“科學界之拿破崙”,是19世紀最引人振奮的三大發明之一。即將開幕的巴黎世界博覽會立即把它作為時新展品展出。就連當時美國總統海斯也在留聲機旁轉了2個多小時。10年後,愛迪生又把留聲機上的大圓筒和小曲柄改進成類似時鐘發條的裝置,由馬達帶動一個薄薄的蠟制大圓盤轉動的式樣,留聲機才廣為普及。

雖然愛迪生髮明了留聲機,實現了錄音。但是那時的錄音機主要用機械原理實現聲音的再現。它錄製的聲音音量低,以至錄音時要對著喇叭大聲地喊話。為了改進這種錄音方式,丹麥科學家包爾森利用電話傳聲的原理,開始嘗試用磁性儲存聲音。包爾森用鋼絲做實驗,在磁力的作用下鋼絲會變成磁鐵,磁力消失後,在磁場中的鋼絲仍然會保有磁性,這種保留下來的磁性,叫做剩磁。包爾森把一條長鋼絲纏繞到一個捲軸上,鋼絲通過一個電磁鐵與另一

錄音機錄音機
個捲軸相連,錄音話筒與電磁鐵的線圈相連。這樣,通電的電磁鐵就把電話筒里的電磁信號變成磁場,在磁場中的鋼絲受到磁化,產生隨聲音大小而強弱不同的剩磁,聲音就被記錄在鋼絲上了。由於這種磁性錄音要用質量很高的鋼絲和鋼帶,而且笨重不便,影響了這種錄音方式的普及。

在錄音機廣泛普及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美國的無線電愛好者馬文•卡姆拉斯。他在研究錄音信號受損的問題時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鋼絲表層的磁性總是一樣的,如果能在鋼絲的表層均勻地錄下聲音,不就可以得到均勻的聲音信號了嗎?當時的錄音機原理是用一根金屬指針作記錄針去接觸鋼絲表面,這樣,只有在兩者接觸處的鋼絲才被磁化,因此產生了錄音不均衡的現象。卡姆拉斯想用一個磁頭去改良它,即用一個完整的磁性圈作為磁頭,把鋼絲穿過磁性圈並使兩者之間保持向等距離,然後利用鋼絲周圍的空氣間隔進行錄音。與前者相比,卡姆拉斯的改進在於在錄音過程中利用空氣間隙代替金屬指針,避免了磁信號的破壞。

錄音機的真正流行和實際套用還是在發明磁帶以後。1935年德國科學家老耶瑪發明了代替鋼絲的磁帶。這種磁帶是以紙帶和塑膠袋作為帶基。帶基上塗了一種叫四氧化三鐵的鐵性粉末,並用化學膠體粘在一起。這種磁帶不但重量非常輕,而且有韌性,便於剪下。隨後,福勞耶瑪又將鐵粉塗在紙袋上代替鋼絲和鋼帶,並於1936年獲得成功。紙帶價格便宜,攜帶方便,被人們認同和接受。

發明家卡姆拉斯也不甘落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卡姆拉斯發現了一種磁性顆粒,這種顆粒就是氧化鐵粉。他把這種粉末混入亮漆或凡立水中,再塗在紙帶和紙盤上。當塗料未乾時,就將它放入磁場,在磁場的作用下,所有的顆粒就會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來。這就是現代磁帶的雛形。

發明問世

錄音機錄音機
丹麥有位年輕電機工程師Valdemar Poulsen,他利用磁性變化的原理,以鋼琴線製造了一部“錄話機”,1898年獲得專利,這就是1930年代鋼線錄音機的前身。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中,Poulsen展出了他的錄話機,雖然早十年前就已經有著名歌唱家的錄音圓筒出售,科學家仍對錄話機大感興趣,FranzJosef皇帝還留下一段談話,成為現存最早的磁性錄音數據。

圓盤留聲機發明人EmileBerliner同一年到美國設廠生產機器,Poulsen也想跟進,但資金不足,最後工廠落入商人CharlesRood手中。有生意頭腦的Rood以錄話機錄製美國總統的談話,又協助紐約警方偵破黑社會謀殺案,使得錄話機聲名大躁。德國海軍透過丹麥買了幾部錄話機用在船艦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們就用來記錄摩斯密碼,導致美國運兵船被德國擊沈,戰後Rood被以叛國罪起訴,但到他九十幾歲去世前仍在纏訟中,這是錄音機史上的一段“間諜外傳”。

德國人嘗到甜頭後,開始對磁性錄音展開研究,1927年Fritz Pfleumer成功的以粉狀磁性物質塗布在紙帶或膠帶上進行錄音,希望能取代當時的鋼線錄音機。當時英國BBC廣播公司使用由錄話機改良的巨型Blattnerphone鋼帶錄音機。這種錄音機可切斷鋼帶重新焊接來進行剪輯,但焊接點總會有轟然巨響,操作時又怕焊點斷裂而鋼片橫飛,所以德國人發展的磁帶安全又理想。1932年著名的BASF成功開發出可大量生產的錄音帶,他們與德國最大的電機製造商AEG合作,希望在1934年的柏林無線電展覽中推出“Magnetophon”磁音機,BASF並先行製造了五萬公尺的錄音帶,在塑膠材料還未普遍運用前,這是個很驚人的成就。

磁性錄音

錄音機錄音機
1936年英國指揮家畢勤爵士率領倫敦愛樂訪問德國,應BASF邀請,11月19日在該公司Ludwigshafen的大禮堂中進行了一場演奏,曲目包括莫扎特《第39號交響曲》等,這是音樂史上第一次大型的磁性錄音;在大西洋彼岸,指揮家史托考夫斯基1931年的立體聲實驗錄音,以及同年RCA示範的33又1/3轉長時間錄音,都還是直接將聲音刻在蠟盤上。美國人也進行磁性錄音研究,像是MarvinCamras把交流偏壓技術引進鋼絲錄音機,使其頻寬與雜音都達到可收錄音樂的水平。另一家Brush公司也發展出錄音帶,他們委請3M製造一種有光滑表面,厚度為千分之三寸的薄膠帶,柔軟防潮,在上面可塗布磁性鐵粉。這些規格後來持續用了三十年,不過Brush所設計的錄音機Soundmirror卻沒有形成氣候。

二次大戰期間,德國廣播電台已經開始大量運用磁帶錄音機,播出重要軍事將領的錄音,美國人常搞不清楚為什麼希特勒可以同時出現在好幾個地方?直到二次大戰後,終於誕生了第一台可供錄音室用的美國磁帶錄音機。不過在推銷時卻遭遇了一些困難,Mullin想到何不請天王巨星平克勞斯貝所主持的廣播節目試用?1947年夏天,Ampex提供的錄音機派上用場,平克勞斯貝對於剪接方便的磁帶錄音機非常滿意,於是預定秋天起都改用磁帶錄音機。不過工程人員心裡怕怕的,把磁帶的內容又在唱片上刻了一次,再以唱片播出,如此持續了半年多,沒想到這居然是後來音樂唱片製作的標準模式。

發展方向

錄音機錄音機
匣式錄音帶的出現

Ampex的錄音機是使用錄音帶的全部寬度,單方向錄一次,每次錄完後就要回卷,這樣的方式稱為全軌式(FullTrack)。不久就出現了每次只用磁帶一半寬度的半軌式錄音機,錄完後相反的方向可再錄一次,時間也增加了一倍。嘿!對了,既然可以用兩軌,就可以錄兩種不同的訊號,1949年美國的Magnecord公司就開發出一種雙軌式的立體聲錄音機,比第一張商用的立體聲唱片足足早了近十年。有了立體聲錄音機之後,1952年紐約的WQXR電台開始立體聲的FM廣播,1954年Audiosphere也發行了第一卷商業性的立體聲錄音帶,音響世界正式進入立體聲時代,並間接推動了立體聲唱片的發展。Ampex則在磁帶錄音的基礎上,1953年成功開發出彩色錄像機,此後廿年間獨霸市場。

從這時開始,磁帶錄音機進入戰國時代,也進入一般美國家庭中。盤式錄音機效果雖好,要讓一個老爺爺把磁帶東繞西拐的穿過許多滾輪,正確安裝完畢,只怕不太容易,後來克里夫蘭一位發明家GeorgeEash就把一個五寸的盤帶裝到塑膠盒中,再加上一些壓輪與導桿,使它很容易就能使用,即使在顛簸的汽車中也能不受影響,Eash這項發明就是我們所說的“匣式錄音帶”。Eash最初遭遇的困難是時間太短,只有三十分鐘,後來經過不斷改良,才能錄下一個小時的音樂。1963年EarlMuntz進一步改良Eash的設計,大量用於汽車、輪船之上。此外,Muntz在匣式錄音機中使用了四聲軌的錄音頭,原本是要延長播放時間,後來卻意外的成為四聲道音響的優良儲存設備,一直到七○年代末期,稱為Fidelipac的匣式放音機還有許多擁護者,形成一種特殊的音樂文化。

不幸的失敗者

另外RCA在1958年推出一種複雜的“革命性”盒帶,大小像袖珍本書籍一樣,可以多個迭放起來,如自動換片機一樣的自動換帶。不過後來發現這些盒帶常常不爭氣的卡在一起,而價格又比盤式帶高出許多,可想而知,RCA鐵定賠了一筆錢。1961年CBS則推出一種自動換帶的裝置,錄音帶尾端固定於卷盤,頭端在播放時捲入機內,唱完後自動卷回盒內,體積非常小。但是這種設計的錄音質量很差,三兩下就消失不見了。製造噴射機的BillLear也看好錄音機市場,他與福特汽車合作,直接把改良型八音路匣式錄音機裝到汽車上強迫中獎。有RCA提供音樂軟體,有摩托羅拉負責製造,有福特汽車作為行銷通路,航空大亨最後仍然沒有結果。七零年代SONY為了高音質的目的,推出體積約為卡帶一倍大的超卡帶錄音機,其錄音質量直追高級盤式機,因為其它廠商的抵制,加上買不到軟體與空白帶,超卡帶又成為錄音機史上的曇花一現。

真正成功的產品是Philips北美分公司Norelco在1964年所推出的“攜帶錄音機”,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卡式錄音機。當時盤式錄音機的發展已臻成熟,銷售量達到空前高峰,價格合理的電池式手提盤式機也問世了,照理說Philips沒什麼機會。1965年RayDolby博士發明了雜音抑制系統,卻替卡式帶開創了一條生路。1966年Norelco推出了家庭用的卡式錄音座,Ampex隨即推出商業用卡式音樂帶,而日本的SONY、kenwood等廠商快速加入,使得卡式錄音機成長快速,變成擋都擋不住的趨勢。

卡式錄音機的發展方向

卡式錄音機往後發展就圍繞在磁頭的精密度與材質變化、錄音帶磁化物的改善,以及雜音抑制技術等方向打轉了。例如日本Akai所發展的玻璃磁頭,以耐磨好聲著稱;NAKAMICHI開發的精密磁頭,第一次達到普通帶也有20Hz-20KHz的頻寬。錄音帶也以二氧化鉻取代了常用的氧化鐵,甚至有用鈷、鎳等作為感磁物的錄音帶。雜音抑制系統則從DolbyB、C進步到ProHX,動態與頻寬都很令人滿意,欣賞最高級的卡式錄音帶,幾乎有LP唱片的感受,這是數字錄音機所欠缺的。

數字錄音機以DAT打頭陣,它的工作原理與錄像機差不多,都是以高速鏇轉的磁頭在磁帶上記錄訊號,它可以說是錄音機發展八十多年來最大的突破。無奈DAT效果太好了,即使加上防拷貝裝置,所有的軟體廠商仍然害怕它會造成盜版音樂泛濫,因此極力抵制,最後使DAT只能留在錄音室里為少數人服務。

保養方法

錄音機錄音機
磁頭是磁性記錄中的電磁換能器,是磁帶錄音機的一個關鍵性部件,其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機的錄放效果。因此,正確清洗、調整及更換磁頭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當錄音機使用過一段時間後,往往會出現放音聲小、渾濁不清、失真及噪音增大、頻響變差(高頻衰減尤為嚴重)、錄音效果不佳等毛病,這種現象在經常使用劣質磁帶的機子上表現尤為突出。究其原因,除電路部分發生故障外,大部分病因都出在磁頭上。一是磁頭髒污(髒堵),二是磁頭方位角產生偏差,三是磁頭磨損

一、清洗磁頭,去除其表面髒物

錄音機長期使用,磁帶上脫落的磁粉便和塵埃一起附著在磁頭工作端面,堵塞磁頭的工作縫隙,削弱磁頭的電磁——磁電轉換效率,使音質惡化、靈敏度降低,影響錄放質量。如不及時加以清洗,還會損傷磁頭,甚至造成卷帶(軋帶)等故障。如何確定磁頭髒污呢?一是試聽,當錄音機高音出不來時,幾乎都是因為磁頭髒的緣故。二是觀察,看磁頭工作端面是否粘有類似鐵鏽的磁粉和灰塵。下面介紹幾種清洗磁頭的方法;

1、用市售專用磁頭清洗帶清洗磁頭(用法見其說明)。這種方法簡便但清洗不夠徹底,又易加速磁頭磨損。
2、打開錄音機帶倉門(如能取下帶倉更好),按下放音鍵,讓磁頭伸出。

①用麂皮或乾淨的棉球蘸少許高純度酒精四氯,化碳(也可用市售專用磁頭清洗劑)沿與走帶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順著磁頭縫隙的方向,反覆擦拭磁頭(錄放頭和抹音頭)工作端面,直至擦淨,另外還需附帶將壓帶輪、主導軸等擦洗乾淨,以防卷帶或髒物再次污染磁頭。這種方法效果較好,較為常用。
②用繪圖橡皮(鉛筆上所帶橡皮更為方便)反覆擦拭磁頭。這種方法可擦拭乾淨且不傷磁頭。
③用包裝電器所使用過的泡沫塑膠(或再加上海棉)反覆擦拭磁頭。這種方法對於較髒的磁頭效果最好,既乾淨徹底又不易損傷磁頭。
④對於表面生鏽、髒物不易擦掉的磁頭,可用軟木條或竹片(如雪糕棒等)反覆刮磨磁頭表面銹跡(注意刮磨要適當輕些,以免劃傷磁頭表面)。待髒物剔除乾淨後,如能再使用方法①、②、⑧其中任一種將髒物徹底清除乾淨,效果更佳。’
⑤應急修理時,可用諸如毛毯棉絨、布條甚至紙團(如衛生紙餐巾紙)等質地柔軟的物品反覆擦拭磁頭。

二、調整磁頭方位角,以減小方位角偏差

使用日久的機子,磁頭定會有所磨損,方位角調整螺釘也會產生鬆動,勢必會導致磁頭方位角發生偏移(偏離900),這時只對其進行簡單清洗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調整其方位角,以獲得滿意的高頻回響。

1、專業調整,因條件所限,不適宜推廣。
2、手工粗調,不用任何儀器儀表,只憑一把鐘錶改錐(多使用十字頭)和一盒音質較好(高頻較為豐富)的原聲帶(最好為自己所熟悉的曲目)。這是一種簡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體作法:將所需調整的錄音機接通電源,音量電位器放在適當的位置(如中間位置),高低音調控制電位器開到最大,對於立體聲錄音機,還須把左右聲道平衡電位器放到中間位置,單聲道/立體聲轉換開關置於單聲道位置,找出錄音機帶倉門上(或位於帶倉門附近)的磁頭方位角調整孔(有些機子須取下帶倉門),放入原聲帶進行放音,細聽其音質,然後將鐘錶改錐插入調整孔內慢慢細調(注意調節量不可太大,否則會將調整螺釘和彈簧鏇出,掉進機內)。調節時最好能使用高級耳機監聽(高級耳機頻響好,失真小,易於調準),使耳機或喇叭發出的聲音最響,高音最好(低音基本上能夠保證)。·對於高檔機,可細聽其音質及音色、清晰度、層次感。不設單聲道/立體聲轉換開關的立體聲機還應仔細監聽其左右聲道平衡、分離度等。但這裡要特別忠告大家,高檔機在使用時間不長,磁頭沒有明顯磨損時,建議最好不要亂調,以免破壞原機的性能指標,得不償失。如此反覆調節2~3次即可。放音調整好後,錄音基本上可以滿足。

對於自動翻轉磁頭式錄音機,可先將磁帶一面(如A面)進行放音,如上述方法調整好方位角後,再按一下翻轉鍵,使錄音機進行另一面(如B面)放音,微調方位角後,再微調A面方位角,即A+B+A+B,反覆調節多次即可。而對於三磁頭式錄音機(指錄放磁頭分開,具有錄音專用頭、放音專用頭和抹音頭的高級錄音機),除使用專業調整法外,在要求不高的情況下,也可使用手工粗調法。先調好放音頭的方位角(這一步必須首先進行),然後再利用這類機器在錄音的同時能進行放音監聽的特點調整錄音頭的方位角,以達到滿意的效果。

三、更換磁頭

如果錄音機磁頭工作端面出現嚴重磨損(磨平、磨偏或出現凹痕),則放音音量明顯減小,失真及噪聲增大,高頻損耗殆盡,錄音效果變差,這時就應更換磁頭。

更換磁頭時,最好採用原型號磁頭,以確保能恢復其原有的音質、音色。如不易購到,可選用安裝尺寸相同,阻抗相同或相近的磁頭(阻抗相差較遠的,安裝後需重新調整其偏磁電流和錄放均衡電路)。磁頭的檔次視機子而定(選用較好的磁頭,音質較前會有所改善)。操作時,應首先記住原磁頭引線的接法,裝上新磁頭,照原樣焊好:其次,還須調整其方位角,使其處於最佳音質狀態。

使用貼士

錄音機錄音機
1、轉錄前,要先下載一個音頻編輯軟體,可到以下網頁下載軟體及使用方法;
2、在機箱後面找到音頻輸入口(linein),把音頻連線的一頭插到輸入口,另一頭插到錄音機上的耳機插口;
3、打開音頻編輯軟體,點擊錄音鍵(一般是個大紅點),電腦就開始錄音了;
4、磁帶放入錄音機,按下播放鍵,注意,要調整錄音機音量,音量不可過小,電腦中的音量大小不用動。
5、磁帶播放完,音頻檔案是wav格式的,保存就行了。

可以到賣電腦散件那裡買一個雙音頻頭,它可以插三個頭,一個磁帶機的頭、一個話筒、一個電腦上插的。效果挺好的,也不貴,大至2元錢。

使用注意:

1、錄音機長期不用時,電池應取出,以防止電池液體流出腐蝕機件。電源插頭應拔下。
2、錄音機不使用時,應把所有按鍵置於“停止”位置上。
3、操作各功能鍵時不要動作過猛。並按程式操作功能鍵。例如錄音完後,應先按停止鍵,再按倒帶鍵等。
4、要根據磁帶材料不同,使用好磁帶選擇開關。例如:鉻帶、金屬帶不能在普通帶位置使用。
5、磁帶裝入錄音機後,最好先按快進或倒帶鍵先運轉一下,再進行錄音或放音。
6、不要使錄音機受劇烈振動,不要放在電視機等磁場較強的物件旁邊,以免磁頭、磁帶磁化。
7、錄音機一般工作不要時間過長。如連續工作數小時,會使機內機芯壽命縮短。
8、錄音機使用半年左右,最好對磁頭、主軸、壓帶輪等部件清洗一次。機械傳動部分可加一些鐘錶油
9、錄音機使用時音量不宜開得太大。聲音過大不僅失真,而且元器件容易損壞。
10、當使用一段時間轉速慢時,可用標準校速帶放聲,調節穩速電路電位器至標準速度。
11、使用一段時間以後要調節磁頭方位角。
12、機器軋帶後,不能生拉硬扯,應順應壓帶輪的反轉方向小心取出。
13、雙卡機放音,要儘量使用B倉(放音倉)。
14、錄音機長期不使用時,套用布或塑膠將錄音機蓋住,使機身及磁帶運轉系統不染上塵埃,以免影響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