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

香港政府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的特別行政區,位處華南沿岸,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區旗與區徽

香港政府香港香港政府香港
香港區旗、香港區徽

基本資料

政府總部:位於中環
行政長官:曾蔭權
土地面積:1104.04平方公里
管轄面積:2755.03平方公里
水域率:59.9%
最高點:大帽山,海拔957米
市花:洋紫荊
品牌形象:飛龍標誌
時區:UTC+8
貨幣:港元
地區代碼:HKG
國際電話區號:852
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
特區成立:1997年7月1日

香港,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轄的特別行政區,位處華南沿岸,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組成。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根據中國與英國共同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而成立的。香港自秦朝起明確成為中原領土,直至19世紀中葉清朝對外戰敗,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成為殖民地,香港從而開通港口發展。及至1980年代,中英兩國落實香港前途,決定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英國統治,主權移交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方承諾執行一國兩制,主權移交後50年內不會實行中國大陸的社會主義,亦可享受外交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是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並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制而聞名於世。

歷史

主條目:香港歷史

開埠前

主條目:香港史前時期香港秦朝至元朝歷史香港明朝歷史和香港清朝初期歷史

英國建立殖民地並稱香港之前,還未有“香港”這地方的概念,所以之前的歷史皆附屬於嶺南或香港各地區的歷史。

早在五六千年前, 香港一帶已有人類活動。長江中游文化、東南亞沿海文化、殷商青銅文化、古越文化先後傳入。在新界和大嶼山不少地方都發現新石器時代聚落和玦飾工場遺址

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帶正式納入其領土。到了736年唐朝開元二十四年),香港屬於循州(今惠州市),並設立屯門軍鎮,當中的二千士兵駐守於屯門主力保護海上貿易

唐朝起(因遷海而到清朝康熙年間止),香港的瀝源(今沙田),大奚山(今大嶼山)沙螺灣的土壤適合牙香樹生長,種及產香也逐漸發展起來。據考證,明朝時由東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的香樹製品會經陸路運至尖沙頭(今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灣(今香港仔),再用俗稱“大眼雞”的艚船運至廣州,然後送往蘇杭銷售。

香港政府香港宋王臺石碑

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大步(今大埔)一帶盛產珍珠南漢劉氏遂於963年設官辦珠場,稱為媚川都。971年北宋開寶4年),九龍灣一帶(今觀塘)設官富場,派鹽官駐守。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趙是和宋帝昺趙昺元朝軍隊逼迫逃到香港,據說曾在土瓜灣一塊大石頭上休息,後人稱該處為宋王臺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達並攻占屯門,明軍於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開戰,史稱屯門海戰,結果大獲全勝。清朝初年,香港屬新安縣管轄。清廷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朝遺臣鄭成功,遂於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遷海,加上實施海禁,香港本區受嚴重影響。後來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請求復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許馳禁,原有宗族陸續遷回,外來宗族亦乘勢遷入,新界宗族分布的新局面逐漸形成。

英治初期

香港政府香港政府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戰轉向主和,派欽差大臣琦善廣州與英軍談判。1841年1月琦善與義律在清廷與英國政府不知情下草擬《穿鼻草約》,並於1月20日由義律發出《給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稱他和琦善之間“達成了初步協定”,其中包含“把香港島和海港割讓給英國”,並於1月26日於香港島北岸的水坑口登入。但由於清廷及英國政經界分別認為有辱國體及獲利太少,故雙方不承認《穿鼻草約》的存在,但英國軍方並沒有撤出香港島。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當時在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矮的鐵絲網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國通過與清廷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條約,租借九龍半島北部、新界和鄰近的兩百多個離島(見:香港島嶼),但九龍寨城除外,租期99年。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讓,形成了今日香港的邊界。

抗日至重光

香港政府香港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日本皇軍入城

中日戰爭爆發,日軍在1938年登入廣東,並迅速占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布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占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香港保衛戰)。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布向日本投降,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

香港重光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公道。後繼的中國共產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定: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

戰後發展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惟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然而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後來左派公然回響國內造反派的號召,在香港多處策動暴亂(六七暴動)。當時在香港街頭放滿寫上“同胞勿近”的真假“鳳梨”(香港俚語,即土製炸彈),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其間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彈及其他方法殺害。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以“長期利用、充分打算”的方針,堅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這一件事情得以平息。

香港政府香港政府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港英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捷運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見:香港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畫,如十年建屋計畫居者有其屋計畫,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港英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樓價、股票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港英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布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1989年,港英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畫以穩定人心。

特區時期

香港政府香港政府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香港正式結束英國150多年的管治,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董建華為首任行政長官。然而,3個月後爆發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經濟構成重大負面影響。同年,香港更首次發現有人類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1999年,主要因為美國的科網熱吹至,香港股票市場再一次進入瘋狂狀態,香港經濟略見起色。但隨著美國的科網熱減退,香港的科網泡沫亦隨即破滅,及後於2001年美國發生911事件,使香港經濟持續衰退。加上面對經濟再度轉型以及全球化帶來的衝擊,令失業、通縮問題隨之而來。政策失誤令政府處於弱勢,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這股衰退潮一直持續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2003年春季,由於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SARS)爆發,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擊。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為死亡率最高的地區。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8億港元,失業率上升至8.7%的歷史新高。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條關於國家安全問題立法時,因處理失當,成為市民對政府施政不滿的導火線,引發同年7月1日香港七一遊行,最後政府只好暫時擱置立法。遊行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對香港實施了一些優惠政策,如落實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推行“港澳個人游”,並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鞏固香港作為亞洲物流中心的地位,從而期望減少市民的不滿。特區政府並開始制訂人口政策吸引專才移民和投資移民,以提昇人口質素。2004年7、8月,香港開始出現輕微通脹,正式走出持續了68個月的通縮期。

2005年3月12日,行政長官董建華突然宣布因健康問題而辭職,時任政務司司長曾蔭權6月21日獲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出任特首。同年香港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但被民主派議員批評過於保守,議案最終因票數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不獲通過,故200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辦法及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辦法維持不變。

2007年3月25日,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順利舉行。選舉與上屆一樣由800人組成的選舉委員會進行投票,在泛民主派派出公民黨梁家傑參選之下,最後曾蔭權以649票當選成功連任。

自然地理

香港位處華南沿岸,北靠廣東省、西背珠江口、南向南中國海。就地殼板塊位置而言,香港位處歐亞板塊之內,遠離板塊邊緣600公里,因此發生強烈地震機會甚微,1874年2006年錄得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五度或以上的有感地震僅6次,最強一次源自1918年香港東北偏東約300公里的汕頭7.3級地震,在香港造成輕微損毀。

香港政府香港香港區點陣圖

地貌

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土地則有1,103.97平方公里,可概括為四大區域——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0多個離島(見:香港島嶼)。眾島嶼以大嶼山面積最大,而香港島以南的鴨脷洲則是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島嶼。

香港是一座受到水淹沒的多山地體,山多平地少,地貌豐富。山脈走向為東北至西南,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平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如元朗粉嶺等,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其餘僅有的平地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岸,原來狹窄的土地現已經過多番填海(見:香港填海工程)而向外擴張。九龍及香港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則因港闊水深、四面抱擁,有利船隻航行,獲譽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香港最初就是從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平地開始發展,至今該區仍然是香港都市命脈所在。

生態

香港政府香港
正在大塊朵頤的黑臉琵鷺

礙於地形所限,香港仍有約75%土地為郊區,自然生態盎然。截至2006年6月,境內有超過3,100個維管植物品種或變種,境內繁殖的陸棲哺乳動物超過50種,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分別過百種。當中不乏香港獨有或稀有品種,如香港茶(Camellia hongkongensis)、葛量洪茶(Camellia granthamiana)、盧文氏樹蛙(Philautus romeri)等。另外,香港位處亞洲候鳥遷飛路線上的中途站,新界西北部的米埔沼澤區最多候鳥栖息,所屬的后海灣濕地自1995年根據《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瀕危品種黑臉琵鷺亦會在香港過境。政府將部份郊區劃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見:香港郊野公園香港特別地區),以保護陸地自然生態環境;亦設有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見:香港海岸公園)保護海洋自然生態。

氣候

香港政府香港香港氣溫及雨量半月平均值曲線圖

氣候方面,香港位處北半球亞熱帶,背靠歐亞大陸、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亞熱帶季候風氣候,四季分明。每年年底,西伯利亞聚積的高氣壓把乾燥而寒冷的空氣吹向低氣壓太平洋,成為香港的冬季季候風。年中的時候,太平洋形成高氣壓,這股夏季季候風反而吹向歐亞大陸,為香港帶來多雨潮濕的夏季。

簡而言之,每年約3月至4月為春季,氣候溫和潮濕,有能見度低。5月至8月為夏季,氣溫炎熱,潮濕,降雨量高。9月至10月為秋季,大致涼爽,陽光充沛。夏秋兩季是颱風季節,香港受熱帶氣鏇吹襲。11月至翌年2月則是冬季,清涼乾燥,高地偶有降。

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極為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Microclimate)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人口密度高的市區也令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香港市區天氣炎熱、煙霞密布的日子亦變得越來越長。

位置圖

香港政府香港香港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位置

人文地理

行政分區

全港下設有18個分區,方便政府協調及管理地區層面的服務及設施,並鼓勵市民參與地區事務。各區均設區議會(見:香港區議會),職能主要屬諮詢性質。區議會雖是香港議會制度的一部份,但並不具立法和審批政府公共開支的權力,亦無分區法律稅收

18個分區分別為:

[點擊查看香港行政區劃示意圖(分區的地理位置)]

人口

截至2005年,香港總人口達693萬以上,令香港成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420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樓大廈,一般有40層樓以上,部分更達70層樓。而一個4人家庭普遍只能居住或擁有面積在400至800平方呎(37.2至74.3平方米)的空間。正因如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時,仍然能夠保留大量未開發的郊野土地。

香港自1950年代起推廣的家庭計畫(見:香港家庭計畫指導會),鼓吹每個家庭供養兩名孩子為上策,經過50年的推廣,現時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6個國家及地區中是最低的——每1000人中只有8.2個新生嬰孩。另一方面,香港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男性的預期壽命為78.5歲,女性則為84.3歲。但隨著平均預期壽命的增長,人口將越趨老化,估計香港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由2004年的13%增長至2033年的27%。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但當中有一部分人士遷移到香港的最初目的是暫居心態,即使於香港成立地區性聯誼會或商會仍以“旅港”兩字作為標示。華人以外的種族,以菲律賓人人數最多,其次為印尼泰國英國日本。而香港定居的菲籍人士與來自印尼及泰國一樣,大部分是來港作家庭傭工,也有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居港的菲籍歌手和樂師,於酒廊或消閒場所演奏。此外,也有不少由港英時期由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徵召及招聘作為警察及當軍(居喀兵)、銀行護衛、建築工人或在公立和津貼學校任教英語的南亞人。在香港定居的英國人大都在港英殖民時代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大企業和政府部門高層、專業人士和在公立和津貼學校的英語教師。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大都是來香港工作和定居的日資大企業高層。

交通

香港擁有高度發展及複雜的交通網路。公共運輸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鐵路巴士(公共汽車)、小巴(公共小型巴士)、的士計程車)及渡輪等。其中,鐵路是香港最主要公共運輸工具,每日載客約412萬人次;其次是專營巴士,每日載客約394萬人次。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是首個廣泛使用電子貨幣於公共運輸的地區。名為八達通的電子車票兼貨幣系統於2005年的總流通量達1,240萬張。

由於香港人口密度高,對高載客量的交通工具有一定的需求,故此香港的巴士大多都是雙層巴士。而行駛香港島北岸的香港電車更是全球惟一使用全兩層電車的車隊。同樣位於港島的中環至半山自動扶梯系統,為世界最長的有蓋自動行人電梯系統。而在大嶼山昂坪360索道系統,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之高,位居世界前列。道路總長度有1,938公里,主要由街道橋樑隧道等組成8條主要的幹線(見:香港幹線)連線香港各地,並於數年內增至10條。而香港的行車方向仍根據英國殖民地時期的靠左行駛,有別於中國大陸。在香港註冊的517,000架車輛當中,有64%是私人載客汽車,而每公里道路有約276輛車輛行走。和其他國際大城市一樣,香港同樣面對著交通擠塞、舊區道路設計過時和汽車流量過大等問題。

除此之外,位於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第5繁忙客運的國際機場,是來往歐美以及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香港也因為政治上較為中立的地位,得以作為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旅客轉運站。機場全日24小時運作,每年可處理旅客4 500 萬人次及貨物300萬公噸,並曾獲得不少國際獎項。旅客可以透過機場快線及公路與市區連線,30分鐘以內便可直達中環商業中心區。現時機場已分階段進行擴展,滿足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需求,以及加強對珠江三角洲鄰近地區的連線,進一步發展為區內旅客轉運中心。

建築及規劃

由於香港並不重視舊建築的保留,因此只有少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現存(見:香港歷史建築)。取而代之,香港是一個充滿現代建築的都市,大量摩天大樓集中在維多利亞港兩岸,形成全球密度最高最寬的天際線。維港景色更是香港吸引遊客之處,一般會從太平山頂俯瞰或尖沙咀對望,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美譽。香港的摩天大樓(見:香港摩天大樓)不限於商業大廈,不少住宅同樣建得很高。全球最高100棟住宅大樓中,最少一半是位於香港。過去摩天大樓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岸,但自從位於九龍的舊啟德機場1990年代末搬遷後,政府大幅放寬高度限制,令九龍的摩天大樓如雨後春筍般興建。預計於2010年落成、位於西九龍環球貿易廣場(ICC),將成為全球第四高的建築物。另一方面,即使在遠離市區的新界地區,樓高40層以上的住宅大樓,包括香港公共房屋,也並不罕見。

香港有不少著名的建築,當中包括有由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其外型為稜柱狀,就像“節節高升”的竹筍一樣,為香港最矚目地標之一。除此之外,由建築師諾曼·大眾特(見:諾曼·福斯特)設計的滙豐銀行總行大廈於1985年重建完成之時,為當時全球最昂貴的建築物。香港國際機場的建築設計也是出自其手筆。而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樓,則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樓高415.8米。

香港橋樑的建築技術也是位於世界前列。連線青衣島馬灣青馬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懸索吊橋,而鄰近的汲水門大橋汀九橋,則分別為最長的行車及鐵路斜拉橋和最長的三塔式斜拉橋

自從1950年代開始,香港政府積極規劃很多建設項目,包括興建大量公共房屋(見:香港公共房屋)及其配套設施。同時,政府開始在新界各區設立衛星城市計畫(見:香港新市鎮),到了2007年已設立了共9個新市鎮,容納人口約320萬。這些新市鎮能應付香港人口的增長,分散市區過於擠迫的人口,從而改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政府也積極填海造地(見:香港填海工程),以使市區有更多可用的土地,而未來市區發展的焦點包括有西九龍東南九龍等填海土地:前者將發展為一個文娛藝術區(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後者則發展以體育運動為發展主題。

經濟

香港是一個奉行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其經濟的重點在於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經濟學家兼諾貝爾獎得主米爾頓·佛利民更視香港為自由放任經濟的典範。縱使政府於2006年9月11日宣布香港首創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已經不再適用,且是“很久以前”的事,政府的經濟政策理念仍然是讓市場力量主導經濟,避免操控或指導市場發展。商業規管精簡、政府廉潔而高效率、稅率低、稅制簡單、法制健全、產權觀念牢固、貨幣穩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經濟學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場經濟運作的表表者。香港經濟以自由開放而全球知名,美國傳統基金會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費沙爾學會(Fraser Institute)1996年起發表的自由經濟體系報告,一直將香港評定為全球第一位。再加上優秀的地理位置、資訊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設施及服務,都對香港的經濟作出貢獻。

經濟發展

香港僅為彈丸之地,自身天然資源匱乏,對外貿易一直是經濟不可忽略的一環。英國甫占領香港即於1841年6月7日宣布香港為自由港,允許商船自由進出。香港憑著便利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深港闊的海港(見:香港港口),發展為轉口貿易航運中心。直至1940年代,大量逃避中國內戰的難民到港,當中不伐帶著技能和資金的商人。二戰後,中國大陸因為韓戰(見:韓戰)而於1950年代初面對聯合國實施禁運,香港作為轉口港大受打擊。憑著工業家的創意以及龐大而廉價的勞動人口,香港開始轉型為輕工業型經濟,工廠如雨後春筍冒起,加工出口的製品包括紡織品、膠花、假髮、鐘錶、電子零件等。及至1970年代末,中國實施改革開放製造業開始北移,香港重新定位為亞洲區的轉口港,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成功轉型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濟突飛猛進,贏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美譽。不過,到了接近主權移交(見:香港主權移交)時,受到移民潮(見:香港移民潮)的影響,香港不少人才和資金外流,使不少人對香港經濟前景感到悲觀,1995年財富雜誌》更發表了一篇題為《香港之死》(The Death of Hong Kong)的報導,擔心中國接管後,一切都會“完了”("It's over")。

1997年主權移交後,香港經濟發展可謂一波多折。1997年年底至1998年年初,物業市場及股票市場的泡沫(見:經濟泡沫)爆破,市面消費意欲受到影響。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香港, 8月有國際投機者狙擊港元、期貨市場以及股票市場,政府於14日決定史無前例投放龐大資金入市干預,惹來極大爭議。連同亞洲金融危機造成區內需求減少,全年經濟出現負增長,GDP下降5.1%。政府其後於1999年盈富基金形式將所購入股票逐步沽售。香港經濟出現短暫復甦跡象,但2001年美國經濟低迷拖累外圍環境,加上911事件打擊旅遊業,以及網際網路泡沫爆破,當年GDP增長急跌至0.1%。2002年經歷稍微復甦後,2003年3月中爆發SARS4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旅遊警告,旅遊業受重創,市民消費意欲受嚴重打擊。政府於4月動用118億港元紓困,6月15日宣布再動用7.15億元提供超過3萬個短期職位及培訓名額,香港終於6月23日從疫區名單剔除。其後,香港經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7月28日首次推出個人游計畫(見:港澳個人游),簡化中國大陸指定省市居民申請訪港旅遊程式,刺激旅遊業發展。加上美元開始轉弱,與其掛鈎的港元在國際市場顯得更具競爭力,惠及香港出口貨品表現。同年的施政報告(見:香港施政報告),政府更確立了金融物流旅遊(見:香港旅遊業)和工商業支援服務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並希望能夠加以發展。此後,經濟成長勢頭漸趨強勁,2006年12月28日,恒生指數首次衝破二萬點,當日成交更達542億元。

經濟結構

時至今日,香港已成為世界第11大貿易實體。以吞吐量計算,香港的貨櫃港口(見:香港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國際貨物處理量計算,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銀行中心。以成交額計算,香港是世界第6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見:香港股市)是亞洲第2大市場。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2005年數據,香港人均本地生產總值PPP)為34,111美元,全球排名第9,亞洲排名第1;按國際匯率則為25,555美元,全球排名第26,亞洲排名第5,次於卡達日本阿聯新加坡。綜觀各產業以服務業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2005年數字為91%,當中進出口貿易業占GDP 22.5%,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占19.2%,金融保險業則占12.7%。

香港服務行業的對象並非限於本地,而是面向全球。服務輸出總值占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甚高,2006年服務輸出總值達724億美元,占本地生產總值的38.2%。輸出服務主要包括商貿服務及貿易相關服務(占2006年服務輸出總值的32%)、運輸服務(31%)及旅遊服務(16%)。

面對科技迅速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服務業主導的香港經濟也面臨日趨激烈的競爭。香港經濟開始轉型向集中提供高增值服務、進行以知識為本的經濟活動。此外,中國大陸經濟進一步自由化,為香港多個服務行業帶來更大商機,帶動服務業快速增長。當中,香港與中國大陸於2003年6月29日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促進跨境貿易,鼓勵香港商業開拓更龐大的國內市場,同時鼓勵中國大陸企業通過香港與世界經濟接軌。相關協定容許香港貨物輸入中國大陸可享有零關稅優惠、香港服務業可享有優惠待遇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兩地專業資格互認安排,以及便利跨境貿易投資等安排。

政治

香港政治制度大致沿襲自英治時期,行政、立法、司法互不隸屬。特區成立後,種種政治制度與中國大陸保持截然不同。憲制性檔案《基本法》(見:香港基本法)確保鄧小平所構想的這種“一國兩制”意念得到落實,法治精神和司法獨立不受北京的中央政府干預。另外,根據“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香港繼續管理國防及外交的自身事務。香港也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繼續參與國際事務,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奧林匹克運動會等。

香港特區、中國以及英國政府都不只一次的表示,1997年後“一國兩制”得到落實,但仍然有香港內外的政治人物及輿論,質疑“一國兩制”的運作。例如,北京對香港爭取普選的態度、香港政治人物公開發表對中國制度的意見、2007年行政長官候選人梁家傑提出中央政府不實行特區官員任命權等,均令人質疑是對“一國兩制”、“井水河水互不相犯”的挑戰。

行政

香港特別行政區由行政長官(多簡稱“特首”)(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作為政府決策者。行政長官由一個800名通過間接選舉及當然成員組成的“選舉委員會”以記名及一人一票方式產生,第1屆委員會成員由中國政府委任,第2屆則由功能界別選民選出。2007年後的組成及選舉辦法,將可根據基本法附屬檔案一指定程式修改。行政長官每屆任期為5年,並可連任1次,但如原行政長官未能完成任期,繼任者最多則以餘下任期加上下一屆任期的五年為上限。由行政長官主持的行政會議(見:香港行政會議)為特區政府最高行政決策機關。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為董建華,他由中央政府所委任的400人推選委員會在1996年12月的第一屆特首選舉勝出,並在1997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任。2002年2月,董建華獲800人選舉委員會超過700委員的提名,參加第二屆特首選舉,並在無對手的情況、沒有通過選舉之下連任,任期由2002年7月開始直至2007年6月完結,但是董建華於2005年3月宣稱因健康理由辭職,由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任署理行政長官。2005年6月,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正式被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為新的行政長官,任期至2007年6月止,即第二屆餘下的任期。2007年1月31日,泛民主派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宣布取得111名選委提名,正式取得第三屆特首選舉的“入場券”,主張“有競爭”特首選舉。翌日特首曾蔭權亦舉行參選記者會表示參選第三屆特首的意向。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成功連任。

自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2年7月1日實施問責制後,除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外,香港政府由三層架構組成:第一層是司長,即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均是行政長官的首席顧問,負責制訂香港政府最主要的政策;第二層是決策局,共設有11個,負責制訂、統籌及檢討特訂範疇,如衛生運輸保全等的政策,和監督屬下執行部門的工作;第三層是部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部門,大多以“署”或“處”為名稱。

立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構是香港立法會,現有60名議席,每屆任期4年。在第三屆立法會中,60名議席的其中30席經5個地方分區以比例代表制的直選產生,其餘30位經28個功能組別以團體或一人一票的選舉產生。所有選民均有地方直選議席的一票,但功能組別議席只有數十萬名選民有投票權,並非通過普選產生,故被視為“小圈子”選舉。在一般情況下,香港法例須得到地方直選議員及功能組別議員雙方超過一半贊成,再經行政長官批准方為有效。

香港主權移交後,現時共舉行了三次立法會選舉,分別於1998年2000年2004年舉行。由2004年選舉所產生的第三屆香港立法會中,親建制派取得30席,泛民主派則取得25席,其餘5席屬中間少數。以政黨計,民建聯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其次為自由黨民主黨

政制改革

2007年立法會及2008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經過諮詢、討論及人大(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釋法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4年4月26日宣布2007年及2008年不實行全面普選,但承諾最終將會實現普選。在2004年5月間,鄭經翰黃毓民李鵬飛等個別電台節目主持人相繼宣稱言論受打壓,停止主持節目;7月1日民主派再次上街遊行;在9月12日的立法會選舉中,民主派議席由22席升至25席,親北京陣營的政黨則憑著較多的功能界別席位有35席,民建聯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2005年政府推出《政制發展專責小組第五號報告》,但被民主派議員批評過於保守,議案最終因票數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不獲通過。

社會運動

早於英治時期,香港已出現了一些具規模的社會運動,包括1920年代的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1956年雙十暴動1960年代中的九龍暴動六七暴動等。1970年代,社會各界也為中文在香港的地位、保釣運動、“反貪污,捉葛柏”、金禧事件等發起了社會運動。

香港主權移交後,由於香港經濟衰退及政府施政失誤,香港社會累積了一定的民怨。到了2003年7月1日,以反對基本法第23條立法為首的大批市民,參與七一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達50萬人。其後每年的7月1日都有進行遊行,爭取民主及反對官商勾結。於2005年12月4日的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主辦單位指人數有25萬參予。2005年12月,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於香港舉行,包括的社運人士、菲律賓印尼韓國亞太區的工會人士到港遊行示威,其中以韓國農民最受傳媒注目,曾與警方在灣仔一帶發生衝突。

對外事務

根據《香港基本法》,中央人民政府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香港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香港”(Hong Kong, China)的名義,單獨地同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定。可是,一切的外交事務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負責。

因此,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在多個國際組織都有積極參與。當中有部分只派代表參與出席,但亦有作為正式會員或創會會員的同時亦有部份組織早己在殖民地時期加入。香港參與的國際組織包括有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國際結算銀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共14個。

司法及法律制度

香港的司法機關名為司法機構,負責就一切檢控案件及民事訴訟作出聆訊,包括個人與政府之間的民事訴訟。香港法律制度建於司法獨立之上,司法機構人員執行職責時,完全不受政府行政和立法機關影響。

特區成立後,憲制性檔案《基本法》開始實施。根據一國兩制原則,《基本法》第8條確立香港繼續以普通法為依歸,並由多條本地法例(見:香港法例)作補充,法律制度有別於中國大陸的大陸法。第19條訂明香港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基本法》第四章第四節則列明其他司法機關的安排,如第82條、第92條則訂明可以按需要從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聘用司法人員,審判終審法院案件;第84條訂明可參考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的司法判例。另外,第158條訂明《基本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至今,政府曾請求人大常委會解法2次:港人內地所生子女居港權問題(1999年),以及行政長官呈辭後繼任人任期問題(2005年)。人大常委會自行釋法1次:2007/08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問題(2004年)。

司法機構由各級法院組成。主權移交後,司法終審權的所屬,由英國樞密院改為自設終審法院(見:香港終審法院),法官由行政長官任命。高等法院分為抗訴庭及原訟法庭。區域法院設有家事法庭。其他審裁機關包括土地審裁處、各個裁判法院少年法庭死因裁判法庭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以及審裁非電影類作品級別及性質的淫褻物品審裁處

一如英格蘭的制度,香港律師分為訟務律師(大律師)及事務律師(律師)。截至2005年10月,香港有942名訟務律師和5,525名事務律師,分別由香港大律師公會香港律師會授證及管理紀律。事務律師在裁判法院和區域法院有出庭權,終審法院及高等法院則限於訟務律師。香港法院亦保留了英式法庭禮儀,包括法官及律師要穿長袍、戴假髮等。

政府的律政司會負責檢控刑事罪行,在控告政府的訴訟案件中,代表政府出庭。律政司負責維護公眾利益,也可以申請司法覆核,或是介入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案件。

文化

官方代表物

19世紀末期,在香港發現了一個新物種——洋紫荊,被用作香港的象徵,其學名以時任港督卜力的名字(Sir Henry Arthur Blake)命名(Bauhinia blakeana)。1960年代被市政局(見:香港市政局)採納為標誌、並於1965年被選為香港的市花,在《基本法》的草議過程中加選為香港區旗香港區徽的設計藍本之中。

香港除了以洋紫荊作為代表花外,於殖民時代會以“阿群帶路圖”及帆船作為官方或重要物件的紋飾如警務處(見:香港警務處)、滙豐銀行及香港殖民地旗幟等等。2000年2月,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向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建立香港品牌的計畫,並設立跨部門工作小組為香港品牌計畫進行籌備工作。最後香港特區政府並以900萬港元委託顧問公司,為香港設計具代表性標誌。但此標誌公布後,外間反應不一,正面的意見指出飛標誌有助加強宣傳香港的形象,圖案設計色彩鮮艷及具動感。但部分傳媒批評此計畫勞民傷財,浪費公帑,有部分市民則指圖案中的“香港”及“HK”字樣不明顯,飛龍亦未能清楚反映香港的金融中心形象。部分專業人士亦對飛龍標誌的設計有保留,因為當中的龍,被人有畫不成反像之感。加上2003年7月被“倒董運動”把這標誌改成藍色的“反董”字樣及於2005年12月香港形象標誌被支持推行普選的更改而成為“普選鳳凰”,故此即使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其外衣上時常佩戴著飛龍標誌的別針,但仍未能被廣泛接受。

流行文化

粵曲成為香港早年的普及娛樂,隨著1920年省港班興起,薛覺先馬師曾等著手改量唱腔,出現薛馬爭雄的粵曲黃金時代。這時期香港的流行文化與廣州一衣帶水,如省港班就是穿梭兩地以至東南亞演出,並未形成獨特的香港文化1950年代中國政治變天,香港開始汲取上海普及文化,加上多年影響,在1970年代開始形成“粵語流行曲” ,其中1980年代的梅艷芳張國榮譚詠麟一直獨霸樂壇,至1990年代,張學友黎明劉德華郭富城亦享有四大天王的稱譽,影響遍及中國東南亞等地。

香港電影始於1913年黎民偉編演的首部港片《莊子試妻》。二次大戰後,大批內地電影人才及資金南下,香港先後成立中華、永華、長城等公司,令粵語片1950年代大放異彩。當中胡鵬1949年開創的《黃飛鴻》電影,連拍60個多部,成為世界史上最長壽的系列電影任劍輝白雪仙的演出亦被傳頌數十年。加上東亞各國政府一度只容許香港電影進口,令香港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稱,李小龍周潤發李連杰成龍張曼玉周星馳在國際上均享負盛名,每年3至4月間舉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電影界每年一度的盛事。

不過,盛極而返,自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娛樂事業開始走向下坡,高峰期港產片年產達三百部電影,但2004年只餘下60部。而隨著中國大陸、中國台灣東亞各國的音樂興起,香港唱片銷量亦大不如前。香港娛樂文化的前途是一個長久討論的題目。

此外,香港由於地小人多,加上科技日漸發達導致傳媒發展迅速,另類小眾文化也能夠得到廣大社會的矚目。曾灶財梁國雄周啟邦夫婦等的行為及其對社會產生的衝擊,就是明顯的例子。

傳媒

香港的第一個電視廣播始於1957年5月29日麗的呼聲創辦“麗的映聲”電視台——即現時亞洲電視的前身;它不但是香港第一個電視台,更是全球華人地區首家電視台。

時至今日,香港共有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兩間公司免費電視台;另外,有線電視(見:香港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無線收費電視香港寬頻數位電視則提供收費本地電視廣播服務。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公司透過以上本地電視廣播平台,或獨立的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提供非本地電視廣播節目。

港英政府開放AMFM的部分頻段予電台使用,並於1950年代及1990年代共發出兩張私營電台牌照。現在獲官方認可的電台包括香港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見:香港電台香港商業電台香港新城電台)。但隨著通訊科技普及,21世紀初,網上電台網誌等新式電子媒體也開始流行。

香港的報章除了3份免費日報(am730都市日報頭條日報),一般本地中文報章每份售價為港幣6元(太陽報則只售5元),英文報章則售價為7元。而其他地區所印製的報刊普遍比本地報章為貴。香港也有不少只報導賽馬訊息報章,俗稱馬報

飲食

香港人對飲食極為重視,除了以粵菜聞名外,印度歐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見,享有美食天堂的稱號。

早年香港人習慣上茶樓,早上沖一壺、叫兩件點心,這經常成為西方人眼中香港飲食文化的典型。受英國影響,港人同樣喜好吃下午茶,多數吃一件三文治蛋撻奶茶咖啡

在華洋雜處下,香港發展出茶餐廳的獨特餐館,它原本出售一些三文治、咖啡等廉價西式小食,後來再引入各式傳統小炒,並自創出前一丁鳳梨油檸七(見:檸檬七喜)、鴛鴦(見:鴛鴦(飲料))等,而大牌檔冰室也曾經是非常普遍的食肆。此外,香港街頭小食也是多姿多采,例如雞蛋仔砵仔糕叮叮糖煎釀三寶碗仔翅等小食都頗為著名,以及由於香港人性格好“一窩蜂”,故有些小食會有如一樣,驟然而來,驟然而去。

傳統本地菜以廣府菜客家菜潮州菜為主,盆菜則是新界原居民在節日時的傳統菜。由於香港臨近海洋,因此海鮮也是常見的菜色,亦發展出如避風塘炒蟹避風塘菜色。另外,位於香港仔避風塘珍寶王國是著名的海上食府,而西貢市南丫島流浮山九龍鯉魚門也是吃海鮮的熱點。

另一方面,香港飲食也深受外來飲食文化影響。中環蘇豪區灣仔尖沙咀酒吧林立,而慕尼黑啤酒節更由1991年起每年於尖沙咀廣東道舉行。快餐方面,美式快餐主要由麥當勞肯德基經營,而香港也發展出自己的港式快餐,當中以大家樂大快活美心快餐為代表。

社會

教育

香港最早記載的學校是錦田力瀛書院1075年北宋進士鄧符協所建這類書院、書室屬於私學的一部分,教授《四書》、《五經》,然後在英國統治時期逐漸轉變為鄉村學校或者公立學校。

英國接管香港後,在香港發展與英國相似的教育制度。而現時香港教育主要由香港政府教育統籌局統籌及管理,主流教育可分為四大部分:學前教育、6年的國小教育、7年的中學教育(包括3年國中、2年高中及2年預科課程)及專上教育(包括學士、副學士、專業文憑、高級文憑等)。

現時,香港政府正在推行一連串的教育制度改革(簡稱教改)措施,包括母語教學、一條龍辦學模式三三四高中教育、小班教學、幼稚園學券(見:券學制)等。其中教育統籌局將於2006年2007年年度新學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為三年國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學,整合香港中學會考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為香港中學文憑,並於2009年開始逐步在各科推行校本評核作為學生在公開考試的評分準則。同時,教育統籌局將於2007年至2008年起為3至6歲的幼稚園學生提供幼稚園學券津貼。

上述改革主要是為香港教育帶來不同的教學模式,希望使學生提供更佳學習環境,但連串教改實施起,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批評教改為老師帶來沉重壓力、學生及家長無所適從。

語文

殖民地時代,英文長期是香港惟一法定語文,至1970年中文才被訂定為另一種法定語文,兩種語文並行的地位是依據香港法例第5章《法定語文條例》而確立。

1997年7月1日主權移交後,中、英文仍是香港法定語文,香港特區政府在主權移交後實行“兩文三語”的語文教育政策:中英文書寫,粵語(即廣東話)﹑英語國語口語。中文書寫以繁體中文為主,隨著香港與中國大陸的交流增多,認識簡體字的人增多,而且不少源自中國官方及民間的用語也傳至香港,甚至取代香港原使用字詞,成為主流用詞。此外一些外國地方名稱譯名,於報章及電視的不同的版面會出現一地兩譯名情況。

另外,早年部分香港作家及傳媒將粵語改成粵語白話文書寫,亦漸漸普及,現在這些字在1995年開始被香港政府規範化為香港增補字元集中的粵語漢字,而現時Unicode亦包含這些漢字。

廣東話是香港大部分人的所用的語言,絕大部分中文學校都以廣東話教學。一些大陸移民在家會以其家鄉話溝通,例如閩南話上海話潮州話福州話客家話台山話等,而新界鄉村社群的原居民使用一種稱為圍頭話粵語方言

宗教

信仰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孔教天主教(24萬人)、基督教(32萬)、回教(約9萬)、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等。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興辦學校、提供衛生福利設施等。

其他教派,如摩門教(即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神道教創價學會拜火教,在港亦有信徒。因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拜祭祖先非常普遍,很多人家中亦有神主台。猶太教在香港也有信徒,主要是英國殖民地時代的英國猶太人

本港主要宗教團體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中華回教博愛社孔教學院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聖公會道教香港青松觀嗇色園循道衛理聯合教會

第29屆奧運會協辦城市

第29屆奧運會馬術比賽在中國香港舉行。障礙賽和盛裝舞步比賽在香港體育大學沙田馬場擴建的主賽場進行;越野賽部分安排在雙魚河鄉村俱樂部會所香港高爾夫球會會場內舉行。作為中國特別行政區的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東亞地區的樞紐。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3℃左右,夏季炎熱潮濕,請備好雨具以及防暑,尤其要注意颱風預報。人們一踏進香港,便會不由自主地融入到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同時盡享商業文明帶來的種種便利。香港的迪斯尼樂園和海洋公園,是人們放鬆心情的大好去處;香港還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各類中西餐館超過一萬家;香港更享有“購物天堂”的美譽,大部分物品不收關稅,可別錯過如此之好的採購機會! 

比賽場地介紹 

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有兩個比賽場館:場地障礙賽和盛裝舞步賽在沙田奧運馬術比賽場館舉行,越野障礙賽則在上水的越野障礙賽場地舉行。 

奧運馬術比賽場館

場地簡介:舉行場地障礙賽和盛裝舞步賽的主場地是一個100米x80米全天候沙地主賽場,可容納18,000名觀眾。該場館由香港體育學院及沙田馬場擴建而成。場地內附設馬匹熱身場地,其他場館建設包括:主場地旁的空調大樓,將用作比賽管理總部、貴賓接待範圍及馬匹服務人員宿舍;新建的主馬房,共分四座,提供200個空調馬格;另有獨立馬廄供後備馬匹居住。 

比賽項目:場地障礙賽 盛裝舞步賽 

地址:新界沙田源禾路25號香港體育學院 

越野賽場地

場地簡介:由位於上水的香港賽馬會雙魚河鄉村會所及毗鄰的香港高爾夫球會改建。該場地將興建一條長5.7公里、寬10米的臨時越野賽賽道,並附設熱身場地,賽後小休區及80個臨時馬格。 

比賽項目:三項賽越野部分 

地址:雙魚河鄉村會所--新界上水雙魚河鄉村會所 香港高爾夫球會--新界粉嶺粉錦公路1號 

練習場館

場地簡介:相連奧運馬術比賽場館的沙田馬場及彭福公園將改建成多個訓練場地。 

場館設施:13個場地障礙及盛裝舞步練習場地,包括:3個一般練習場(2個位沙地及1個為草地);4個場地障礙賽/盛裝舞步賽練習場;1個場地障礙賽練習場;4個盛裝舞步練習場;1個室內空調練習場。3條越野賽練習跑道,包括:1條800米長的草地賽道;1條800米長的河畔操練跑道;全長1000米的全天候策馬跑道。 

地址:新界沙田馬場

香港政府香港香港政府香港香港政府香港

奧運馬術比賽場館(效果圖)

越野賽場地

練習場館

國際評級

香港在國際中的排名

日期評級項目評級組織排名附註
2001-05世界最佳機場Skytrax1/155全球155個機場中排首位
2002智商排名英國北愛爾蘭歐斯特大學1/185185個地區中排首位
2005網路整備度指標(NRI)世界經濟論壇11/115115個國家中排11
2006第六屆全球電子政府研究(美國 布朗大學)全球電子政府20/198198國家中排名20
20062006年全球新聞自由指數(PFI)無國界記者59/168168國家中排59
20062006年貪腐印象指數(CPI)Transpaerncy international 15/163163個國家中排15
2007經濟自由指數傳統基金/華爾街日報:20061/157157國家中排第1,連續13年奪冠
2005全球生活水平指數經濟學人18/111111個國家中排18
20062006年全球競爭里年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2/26161個經濟體系中排第2
2006World City's Skyline/Skyscrapers Emporis Data Committee (EDC) 1/100全球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改排名主要研究摩天大樓對地平線的影響
2006全球競爭力報告-成長競爭指標世界經濟論壇11/125125個國家中排11
2006全球最佳機場Skytrax2/155155個國家中排2
2006企業競爭里指標(BCI)世界經濟論壇10/121121個國家中排10
2006人類發展指數(HDI)聯合國22/177177個國家中排22,該指數量度一個地區的人均壽命,知識水平,文盲率,入學率,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等
2006潛在的競爭力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1/5050個國家中排1
2007旅遊與觀光競爭力指標世界經濟論壇6/124124個國家中排6,指數主要度量文化遺產,價格政治穩定,簽證限制,航空及水陸交通的便捷,安全,衛生及旅遊設計等因素

香港衛星圖

香港政府香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