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區

大埔區

大埔區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範圍包括大埔、大埔滘、汀角、船灣、以及部分的西貢半島北部地方,總面積約為14,800公頃,是香港的第二大行政區域。大埔區位處新界中部,南起大埔滘,北至八仙嶺,西瀕大刀屻,東跨吐露港,包括對岸西貢北的十四鄉、黃竹塱及離島塔門、平洲、赤洲等。根據2001年政府的統計,大埔區的人口有 310,879 人;主要聚居於六大出租公共屋邨和租者置其屋計畫屋邨,以及太和站附近的舊墟和大埔墟站附近的新墟的私人屋苑,也有不少居民散居於區內 133 條大小村落。2005年,世衛確認大埔為“安全社區”,是全球第 90 個安全社區,也是全港第 3 個安全社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大埔區大埔區

大埔古稱“大步”,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才稱為“大埔”。大埔在中國史籍中的記載可以上溯至五代的南漢,大寶六年(963年),厚主劉鋹招募3,000人於“大步海”(即吐露港)採集珍珠,並設定“媚川都”。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5年)因長期採集網羅淨盡,才明詔罷采,大埔的採珠業自此式微。

中國南方的氏族如“大埔頭”的鄧氏、“泰亨”的文氏、“林村鄉”的鍾氏等自宋朝開始遷到大埔定居。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實行遷界,使大埔區頓成荒域。康熙八年(1669年)批准復界,為恢復經濟,朝廷鼓勵外地人士入遷墾荒,其中以由江西、福建、惠州、潮州、嘉應(現梅州)等地遷入的客家人最多,建立圍屋聚族而居。

明朝萬曆年間,龍躍頭鄧氏分支至大埔林村河以北一帶,在今日天后廟後的汀角路建立“孝子鄧師孟祠”紀念孝子鄧師孟,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向新安知縣申請建墟,在已圮毀的“孝子鄧師孟祠”原址建立“大步墟”。泰亨村文氏於1892年聯合附近七個非鄧氏的村落,組成“大埔七約”(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於“大步墟”隔河另設“太和市”,在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修建“廣福橋”聯結太和市和林村河北岸的“大步墟”。英國租借新界以後,在1913年於“太和市”興建大埔墟火車站,“太和市”逐漸取代“大埔墟”的地位,所以“太和市”後來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大步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翌年4月,英國軍艦駛入大埔海登入,舉行接管新界的升旗儀式,由於大埔為新界的中心地區,英國人以此作為新界的行政中心,設立理民府、警察總部及鄉議局。位於大埔區的北約理民府管理的地域包括了今日的大埔區、北區、元朗區、屯門區及沙田區,但不包括九龍水塘以西的地域及西貢北(當時屬南約)。1948年,元朗區從北約分裂出來;到後來1970年代,沙田區在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之時自立成為單獨一區;最後是北區於1980年獨立成區。

根據香港行政區劃,大埔區也包括西貢北,以及靠近惠州的東平洲。

大埔:大埔滘、大埔墟、太和、林村、汀角、大尾篤、船灣

西貢北:北潭坳、黃石碼頭、海下灣、十四鄉、泥涌

地理環境

位置

船灣淡水湖船灣淡水湖

大埔區位處新界中部,南起大埔滘,北至八仙嶺,西瀕大刀屻,東跨吐露港,包括對岸西貢北的十四鄉、黃竹塱及離島塔門、平洲、赤洲等。

大埔區內有香港的著名內港——吐露港,該港在大埔新市鎮的東面﹑沙田新市鎮的東北面,海港呈西南-東北走向,其出口為赤門海峽,之後海水便流進大鵬灣。

位於大尾篤的船灣淡水湖,是香港第一個劃自海域的大型儲水水塘,也是大眾騎腳踏車的好去處。淡水湖原本是一個大海灣——船灣,灣內沿岸曾經有多條鄉村,不過在1960年代建淡水湖時遭拆遷,部分鄉村遺址已經埋在淡水湖水底。

大埔區較著名的高山有北邊的八仙嶺,這個山嶺亦是大埔區和北區的天然分界。而在西貢北的極東處,有一座名為蚺蛇尖的山非常突出,是「香港三尖」之首。其餘尚有九龍坑山(Cloudy Hill),山頂設有數個發射站。

大埔區天氣非常潮濕,在春夏期間濕度經常都高達100%,能見度最低時可以只有數米距離。大埔區的中心是大埔新市鎮,包括舊區大埔墟,以及新區大埔中心一帶。

地質

香港最古老的岩石是名為“黃竹角咀組”(Bluff Head Formation)的沉積地層,是泥盆紀(Devonian)的沉積岩,主要在赤門海峽(Tolo Channel)兩岸出露,在北岸從白沙頭洲(Pak Sha Tau Chau)到黃竹角咀(Wong Chuk Kok Tsui)一帶清晰易見,受到地質構造的折皺及錯位運動,露出的岩層幾近直立。

社會事業

教育

6至18歲人口就學比率: 93.0%

20歲及以上非就學人口具專上教育程度比例:13.6%

勞動人口特徵

勞動人口: 154,897人

勞動人口參與率

男性: 73.7%

女性: 50.5%

合計: 61.7%

工作人口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10,000 港元

住戶特徵

家庭住戶數目:89,665戶

家庭住戶平均人數: 3.3人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18,500港元

房屋特徵

有人居住的屋宇單位數目:89,544個

每個屋宇單位的平均家庭住戶數目:1.01戶

自置居所住戶在家庭住戶總數目中所占的比例:61.1%

家庭住戶每月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中位數:6,940港元

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中位數:24.2%

家庭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1,299港元

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12.1%

公共屋邨

​富亨邨
富善邨
廣福邨
太和邨
大元邨:大埔區首個公共屋邨
運頭塘邨

居屋屋苑

頌雅苑
富雅花園
景雅苑
明雅苑
寶雅苑
新興花園
大埔廣場
德雅苑
汀雅苑
宏福苑
逸雅苑
怡雅苑
瑞和苑​

主要私人屋苑

大埔中心
翠林閣
昌運中心
八號花園
海寶花園
寶湖花園
翠屏花園
新達廣場
太湖花園
大埔花園
帝欣苑
倚龍山莊
淺月灣
比華利山別墅
海景山莊
大埔寶馬山
悠然山莊
翡翠花園
鹿茵山莊
新翠山莊
聚豪天下
雍怡雅苑
康樂園
翠怡花園
帝琴灣(西沙路)​

鄉村

按 明朝史籍記載在當時已存在的大埔 古村有塔門、白沙澳、 茭塘村、 榕樹澳、 荔枝莊、泮涌及 陶子峴,但現時的居民多是清朝遷界後才移徙到來。大埔區內現存在清朝建立的鄉村120多條。

六零年代因建造 船灣淡水湖的關係,將船灣海沿岸原有六條村落(小滘、大滘、金竹排、橫嶺背連橫嶺頭、涌尾及涌背),近千名村民搬遷到大埔墟的陸鄉里。白沙頭洲三門仔村的村民希望維持原有鄉村社群,選擇在大埔鹽田仔三門仔新村重新安居立戶。

商場

大型商場:
大埔超級城
大埔廣場
翠屏商場
寶湖商場
昌運中心
新興商場
新達廣場
屋邨商場:
大元街市及大元美食廣場
富亨商場
富善中心
廣福商場
太和購物中心
運頭塘邨商場​

公共設施

大專院校

香港教育學院(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於1994年由五家師範學院合併組成,現時是香港唯一一家具有專職教師專業培訓的資助本科院校。香港教育學院位於大埔露屏路及在白石角有一座運動中心。

香港教育學院提供一系列涵蓋學前、國小及中學教育三個階段,全日及部分時間制的職前教師培訓及在職教師進修課程,由"文理學院"及"教育專業及幼兒教育學院"負責推行。

公共醫療服務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大埔醫院

大埔賽馬會診所

大埔王少清診療所

博物館及古蹟

上碗窯樊仙宮

文武二帝廟

大埔碗窯窯址

舊北區理民府

前政務司官邸

敬羅家塾

香港鐵路博物館

人類民俗館

圖書館

大埔公共圖書館

社區中心及會堂

大埔文娛中心

大埔社區中心

富亨鄰里社區中心

太和鄰里社區中心

運頭塘鄰里社區中心

富善社區會堂

廣福社區會堂

大元社區會堂

康樂場地

大埔舊墟遊樂場

游泳池

大埔游泳池

大埔賽馬會泳池(已停用)

泳灘

龍尾灘 (未刊憲)

草地球場

大埔運動場

廣福球場

廣福公園足球場

草地滾球場

大埔海濱公園

體育館

李福林體育館

富亨體育館

富善體育館

大埔墟體育館

大埔體育館

太和體育館

公園

八仙嶺郊野公園船灣郊野公園
西貢東郊野公園
西貢西郊野公園
馬鞍山郊野公園
林村郊野公園
大帽山郊野公園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
馬屎洲特別地區
大埔海濱公園
元洲仔公園
完善公園
梅樹坑公園
虎山公園
西湖公園
登山公園​

家樂徑

鶴藪水塘家樂徑

大美督家樂徑

黃石家樂徑

自然教育徑

八仙嶺自然教育徑

灣仔自然教育徑

馬屎洲自然教育徑

大埔滘自然教育徑

郊遊徑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平洲環島郊遊徑

大灘郊遊徑

嶂上郊遊徑

水上活動中心

大美篤水上活動中心

賽馬會黃石水上活動中心

香港女童軍總會

梁省德海上活動訓練中心

香港青年協會

大美篤戶外活動中心

度假營及露營場地

大尾篤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

鶴藪營地

涌背營地

東平洲營地

北潭凹營地

黃石營地

大灘營地

灣仔半島(南)營地

灣仔半島(西)營地

嶂上營地

猴塘溪營地

水浪窩營地

節日

香港許願節,自2011年起在大埔區林村舉辦,每年一屆,在大年初一舉辦。“香港許願節”不僅是大埔及林村鄉的一大盛事,每年還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及海外遊客參與,已成為每年香港新春的特色節目。

旅遊景點

黃石碼頭、賽馬會黃石水上活動中心

海下灣海岸公園

北潭坳(麥理浩徑第三段起點)

水浪窩

嘉裏白鷺湖互動中心

大尾篤及船灣淡水湖

新娘潭

吐露港公路腳踏車徑

大埔海濱公園,園內豎立了香港回歸紀念塔

香港鐵路博物館(舊大埔墟火車站)

林村許願樹

嘉道理農場

塔門

東平洲

慈山寺

經濟發展

工業

大埔區大埔區

大埔的工業大部分設於大埔工業村(第26區內約62公頃填海辟拓的土地)和第8區位於汀角路的混合式工業和辦公室用途的建築物內,而其餘的工業則設於少數傳統的地下物業和寮屋構築物內。大埔工業村位於大埔新市鎮東邊的填海地,是香港首個工業邨。另外,白石角一幅面積約為22公頃的公眾填土土地正進行興建香港科學園,科學園分三期發展,第一及第二期已完成,第三期預計於2009年完成。

漁農業

漁農業是昔日大埔的主要經濟活動,居民主要以務農或捕魚為生。五十年代成立協助農業發展的嘉道理農場坐落大埔的白牛石。

以往的耕地部分改為種植蔬菜、花卉及養魚之用,但亦有很多耕地被荒廢。務農人士由於綠色產品成為時尚,有機耕作乘時而起,於“大埔農墟”直銷有機蔬菜。“大埔農墟”原為“七約農產品擺賣場”,是當年太和市(大埔新墟)的一部分,由七約鄉公所管理,作為批發議價的公秤手,後因新市鎮發展和農地減少而式微。

傳統漁業主要是深海捕魚,漁民以漁船為家,大埔漁民主要的捕魚區是塔門、較流灣、深灣及鹽田仔。隨著海水污染導致魚獲減少,很多漁民已轉業或上岸居住。大埔現時有七個政府劃定的海魚養殖區,分別是塔門、較流灣、深灣、老虎笏、榕樹凹、鹽田仔及鹽田仔東。

交通

幹線

主要交通幹道

大埔

9號幹線: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

大埔公路

南運路

汀角路

大埔太和路

林錦公路

西沙路

北潭路

公共運輸

港鐵東鐵線:

大埔墟站、太和站

巴士

九巴:

64K/64P: 元朗西 - 大埔墟鐵路站

65K: 上村 - 大埔墟鐵路站

70: 上水 - 佐敦匯翔道

71A: 富亨 - 大埔墟鐵路站

71B: 富亨 - 大埔中心

71K: 太和 - 大埔墟鐵路站

71S: 富善邨 - 廣福邨

72: 太和 - 長沙灣

72A: 大埔工業村 - 大圍鐵路站

72X: 大埔中心 - 旺角柏景灣

73: 大埔工業村 - 太平

73A: 彩園 - 愉翠苑

73X: 富善邨 - 荃灣如心廣場

74A: 太和 - 觀塘碼頭

74K: 三門仔 - 大埔墟鐵路站

74X: 大埔中心 - 觀塘碼頭

75K: 大美督 - 大埔墟鐵路站

75X: 富善邨 - 九龍城碼頭

265S: 天水圍市中心 > 大埔工業村

271: 富亨 - 尖沙咀廣東道

272P: 富亨 > 長沙灣

273C: 九龍坑 > 荃灣西鐵路站

273P: 太和 > 荃灣西鐵路站

274P: 烏溪沙鐵路站 > 大埔工業村

275/275S: 大埔墟鐵路站 - 香港教育學院

275R:大埔墟鐵路站-新娘潭

N270: 上水- 沙田市中心

N271: 富亨 - 紅磡鐵路站

港鐵巴士:

K12: 八號花園 - 大埔墟站

K14: 大埔中心(吉之島) > 大埔墟站

K17: 富善村 - 大埔墟站

K18: 廣福村- 大埔墟站

龍運巴士:

E41: 大埔頭 - 機場博覽館

N42A: 粉嶺聯和墟 - 東涌鐵路站

過海隧巴:

307: 大埔中心 - 中環渡輪碼頭/上環

307P(僅在早晚高峰服務,早高峰開往天后捷運站,晚高峰開往大埔汀太路):大埔汀太路-天后捷運站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20A、20B、20C、20K、20S、21A、21K、23K、23S、25A、25B、25K、26、27、28K、58S、501S

紅色公共小巴

大埔中心 (吉之島) -旺角 (西洋菜街) <全程>

大埔墟-上水

大埔 (普益街) -元朗

觀塘(裕民坊) -落馬洲管制站

上水-青山道/佐敦道

上水-灣仔大丸

西貢北

巴士

九巴:

94: 西貢- 黃石碼頭

96R: 鑽石山鐵路站 - 黃石碼頭

698R: 小西灣藍灣半島- 黃石碼頭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7、807B、807K

香港區劃1

香港特別行政區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簡稱港。因產沉香,又稱香江、香海。香港素稱“東方明珠”,位於中國南海之濱,廣東省東南海岸、珠江口東側 。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 ,大小島嶼235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18個區,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這18個區只設立非政權性地區組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