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畫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市場經濟和計畫經濟都是資源的配置方式。在市場經濟里並沒有一個中央協調的體制來指引其運作,但是在理論上,市場將會透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和需求產生複雜的相互作用,進而達成自我組織的效果。市場經濟的支持者通常主張,人們所追求的私利其實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理論上,市場經濟是自由的經濟、公平的經濟、產權明晰的文明經濟,但是在理論上這一切是通過市場交換規則根據市場需求狀態作出強制性調整的經濟形態,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陷非常大。

基本信息

基本模式

市場經濟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一經產生,便成為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經濟運行載體。迄今為止,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紛紛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這種經濟體制的趨同,一方面表明市場經濟具有極強的吸納能力和兼容能力,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市場經濟模式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美國、德國、日本市場經濟體制是迄今世界各國中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模式,它們各有特點,各具風格。這種市場經濟模式的多樣性、差異性,既是各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特殊內容,也是各國相關經濟政策、國情和文化歷史傳統差異的折射。1991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轉換到市場經濟》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成功的市場經濟的三種主要模式:美國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德國和北歐一些國家的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法國、日本的行政管理導向型市場經濟模式。

國外市場經濟模式的共性

世界各國市場經濟的豐富實踐,使得市場經濟的模式在多樣化的基礎上日益走向互相整合。現代市場經濟存在著以下共同特點:

市場經濟市場經濟

(1)資源配置的市場化。資源配置是指為使經濟行為達到最優和最適度的狀態而對資源在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進行分配的手段和方法的總稱。市場經濟區別於計畫經濟的根本之處就在於不是以習俗、習慣或行政命令為主來配置資源,而是使市場成為整個社會經濟聯繫的紐帶,成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在市場經濟運行中社會各種資源都直接或間接地進入市場,由市場供求形成價格,進而引導資源在各個部門和企業之間自由流動,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2)經濟行為主體的權、責、利界定分明。市場經濟中的行為主體如家庭、企業和政府的經濟行為,均受市場競爭法則制約和相關法律保障,賦予相應的權、責、利,成為具有明確收益與風險意識的不同利益主體。如果經濟行為主體的權責利不界定清楚,那么,主體特別是企業這一微觀層次就很難成為真正的自主性市場競爭主體。

(3)經濟運行的基礎是市場競爭。從市場經濟的理念上普遍強調競爭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為達到公平競爭的目的,政府從法律上創造出適宜的外部環境,為企業提供平等競爭的機會。如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德國的反對限制競爭法、日本的禁止壟斷法等等。只有把各市場利益主體的活動都納入到法律的框架內,才能維護市場競爭的有序性和正常運行。

(4)實行必要的、有效的巨觀調控。在自由競爭市場經濟時期,國家的經濟職能主要是保護經濟發展的秩序,不直接干預經濟運行。但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便成為經常的、穩定的體制要求,政府能夠運用經濟計畫、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經濟實行干預和調控。其目的,一方面是為經濟的正常運轉提供保證條件;另一方面則是彌補和糾正市場的缺陷。

(5)經濟關係的國際化。現代市場經濟是一種開放經濟,它使各國經濟本著互惠互利、揚長避短的原則進入國際大循環。經濟活動的國際化不僅表現在國際進出口貿易、資金流動、技術轉讓和無形貿易的發展等方面,還表現為對協調國際利益的各種規則與慣例的普遍認同和參與。上述的所有市場經濟的共同特徵,對於開發中國家建立與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都是值得借鑑的,同時已開發國家市場經濟的相異特點也應該借鑑。比如美國“企業自主型”市場經濟強調對企業自主地位的確立和保障,政府對企業的關係真正的含義是服務;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的以穩定求發展和實現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問良陛循環的做法,對於處理好發展與穩定、公平與效率的關係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日本“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強調市場與計畫的有效結合,對於後已開發國家發揮政府調節的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的時空效率也不乏參考價值。

模式分類

美國市場經濟模式

美國模式,即“企業自主型”市場經濟模式,又稱“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它十分強調保障企業作為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權利,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一般較少直接觸碰企業,而是指向市場。其體制與運行特徵主要有:

(1)企業享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權。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石,是自由企業制度。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獨立主體,擁有比較完整、充分的權利,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怎樣生產等微觀決策通常都是由企業自行決定。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重點是企業的自由。當然,企業的這種“自主性”是建立在較完備的法律基礎上的。因此,企業經營中一般都很重視法律方面的工作,較小的公司聘有專職律師,較大的公司一般都設立法律部。

(2)市場是經濟運行的中心環節,政府巨觀調控活動集中在市場上。美國政府比較強調市場的合理性,注重限制壟斷,保護競爭。美國通過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立法,以法律手段盡力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最早的反托拉斯法是1890年通過的《謝爾曼法》,對托拉斯的行為作出了限制。其後100多年來,針對反托拉斯過程中的問題又通過了不少相關立法。另外,由於市場調節的有效與否取決於市場提供給企業的信號是否真實,美國政府把儘可能地使市場信號真實作為自己的一項重要職責,目標主要是反周期和反通貨膨脹。

(3)政府巨觀調控手段偏重於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美國政府對經濟運行的介入和干預也是依法進行的,在法律授權的範圍內,依據對市場總需求的分析,採用或松或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金融政策。其直接目的是為了擴大或壓縮市場上的有效需求,通過市場上供求總態勢的變動,引導企業對市場作出反應的形式進行決策調整。相對而言,美國政府巨觀調控手段不那么強調具體功能以及經濟計畫和產業政策。

(4)體制關係的透明度較高。美國模式中政府、市場和企業的相互關係以及各自地位,一般都有明確的法律作出規定。尤其是政府的行為,都要以立法為依據。政府的巨觀干預和調節,也必須落實到法律上,通過立法來貫徹執行,具有較高的公開性。

德國市場經濟模式

德國模式,即所謂社會市場經濟模式。德國認為它實行的是巨觀控制的社會市場經濟,既反對經濟上的自由放任,也反對把經濟統緊管死,而是將個人自由創造和社會進步的原則結合起來,通過國家的有限干預實現“社會公正”。路德維希·艾哈德是社會市場經濟的主要奠基者,他把社會市場經濟概括為“自由加秩序”。其體制與經濟運行特徵主要有:

(1)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保證自由競爭,限制壟斷。市場競爭是推進經濟發展的最強大動力,也是社會最主要的支柱。壟斷和“不道德競爭”是市場機制有效性的最大威脅。政府干預的首要目標,就是建立和維護合理的市場競爭秩序,消除有礙市場機制發生作用的因素。只要市場機制健全,就能合理引導企業,因此政府不必對企業進行“多餘”的直接干預。在市場自由的基礎上,企業也是自由的;企業的自主性,又是市場機制有效作用的必要條件。

(2)巨觀調控的核心目標是實現穩定與均衡。市場機制的有效性取決於經濟環境的有序和經濟運行的穩定,其中主要是指價格穩定、貨幣穩定、增長穩定以及收入穩定。為此,巨觀調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穩定政策和社會政策。制度政策即保證充分、有效的市場競爭政策;穩定政策包括物價、貨幣、就業和經濟成長的穩定,具體手段有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和結構政策等;社會政策包括收入再分配、社會保障等。

(3)有比較發達的社會保障制度。德國市場經濟力爭經濟高效率又兼顧社會公平。為維護社會公平,德國通過立法推行監督、影響之下的僱主與職工“共向決定”制度。有關工人就業和收入的一系列具體問題,工人都有參與決定的權力。另外,德國進一步擴展社會保障制度。通過政府(財政的轉移支付)、企業和職工(認保繳費)的“三方付費”制度,建立起了比較完備、具有較高水平的醫療、失業、退休和事故等各種各樣的保險,以及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制度。

(4)體制關係的透明度很高。在德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中,法律保障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各種立法建立和維護有序的、合理的和公平的競爭秩序。體制關係中透明度很高。

日本市場經濟模式

日本模式,即所謂政府指導型,又稱“社團市場經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除近年有所停滯外,曾歷經幾十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在1950~1990年的40年問,年均增長率高達7.7%。日本非常強調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政府既調控市場,也直接引導企業,並且將重點放在後者之上。日本市場經濟體制與運行的特點有:

(1)比較突出地強調政企合作。日本“政府指導型”市場經濟,並不是指企業的自主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來自政府的各種信號,而主要是尋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一致。在這種體制關係中,十分強調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參與決策,爾後分別在巨觀和微觀兩個層次上具體實施。企業仍然是獨立的微觀經濟主體,但受到政府有關經濟計畫的明顯約束,從這個意義上講,其自主程度相對較低。

(2)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中把計畫與市場有機結合起來。日本的市場經濟模式在發揮市場調節的同時,重視政府巨觀調控對社會資源配置的作用。日本的政企關係建立於市場與企業關係的基礎之上,政府巨觀調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場調節,而是設法強化市場機制的作用,彌補市場調節之不足。

(3)有一套官民結合的嚴密而有效的經濟管理的組織體系。日本的“政府主導型”還表現在它的經濟組織制度上。從政府機構到半官方的經濟審議會,再到民間的行業團體和企業問內部的橫向聯繫,是一個政府主導、民問經濟界充分參與的多層次官民一體型體系。官與民相互聯繫,互通意見,有機結合。這樣既便於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切合實際,平衡各方利益,又有利於經濟政策得到企業和公眾的回響和自覺執行。

(4)政府巨觀調控的手段側重於經濟計畫和產業政策。從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來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尤以經濟計畫和產業政策為佳。經濟計畫具有全局性、長期性和戰略性等特點,主要任務是提出國民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和總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政策措施與手段。產業政策是由通產省主持制定的產業結構構想和產業組織政策,指明產業的發展目標,實行產業傾斜,並從稅收、金融等方面給這些產業以一定的優惠,以推動實現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出口結構的最佳化,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5)體制關係的透明度較低。日本市場經濟模式強調政企合作,既有政府對企業大量的隨機監督與指導,又存在著企業經常尋求政府指導和扶持的現象。由於這種密切的聯繫,不可能時時處處訴諸法律程式,因此,日本市場經濟的公開性較差,透明度也較低。

原因

分析西歐各國率先實現工業化的原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歐洲國家連年戰爭不斷,內耗過大,15世紀末葉、16世紀初葉,歐洲直通印度新航線的開通和美洲大陸的發現,以及環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國的對外貿易迅速增長。當時的英國王權較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1603~1625在位)即位時西班牙與英格蘭的戰爭還在繼續,詹姆士一世和議會之間因為撥款的問題產生的矛盾衝突非常嚴重,而議會主要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控制。詹姆士一世不關心英國的海上貿易,不重視建設海軍,這些政策大大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引起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強烈不滿。另外詹姆士一世為了不背叛和荷蘭人的和約而不再允許英國對荷蘭的海盜行為,雖然劫掠荷蘭商船是英格蘭很久以來的獲利豐厚的合法海盜行為。

後來的資產階級革命建立君主立憲制,限制了君主的權力,地主貴族為了生產肉類和商品糧以供應城市的需要,擴大投資,改善土地的生產能力,同時加速進行圈地。資產階級則大力鼓勵圈地。政府通過議會立法使圈地合法化,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在資產階級革命之前,真正的機械化生產還沒有發展起來。

英國是歐洲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工業革命(TheIndustrialRevolution)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西歐各國率先實現工業化,主要是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新航線的開闢、王權相對較弱。所以在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控制下的議會容易取得對國家的控制權。

深層問題

在市場經濟時代,隨著工業成為主導產業,廠商成為基本的經濟組織形式,農業和家庭雙雙發生了危機。

首先就農業來講,其比較經濟效益顯著下降,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農民的貧困問題日漸突出,農民的社會地位一落千丈,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土地湧入城市,成了社會上長期受到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問題的原因當然是非常複雜的,但從根本上來說,則是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發展過渡時期的社會經濟轉型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自近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就是工業和服務業的興起,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隨之不斷地由農業向工業、服務業流動。就象“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樣,資源是由經濟效益低的行業向經濟效益高的行業流動。因此,伴隨著現代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必然是農業的比較經濟效益低於工業和服務業。在這一歷史大背景下,任何企圖提高農業比較經濟效益的努力從根本上說都是徒勞的。要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根本出路只能是“非農化”。

市場經濟市場經濟

其次,世界性的家庭倫理危機日益嚴重。家庭的規模在不斷縮小,“三世同堂”式大家庭已基本成為過去,一對夫婦及其孩子組成的“核心家庭”已取而代之成為目前最普遍的家庭形式。但家庭規模的縮小並沒有到此為止,而是還在進一步縮小中,出現了大量非典型不完整家庭,如各種單親家庭、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DINK)、單身家庭等。與此同時,家庭的職能也在不斷剝離。在農業時代,家庭可以說是全職全能的,包括生產經營、生活消費、兩性情愛、生育後代、撫養教育、贍養老人以及承擔社會義務等許多職能。

進入工業時代以來,這些職能都開始相繼從家庭中分化獨立出來,程度不等地實現了市場化、社會化。生產經營差不多已經完全由各類廠商所包辦,生活消費遠遠超出了家庭範圍,“天倫之樂”已讓位於“天涯之樂”,孩子的撫養教育不再由家庭大包大攬,而是由各類託兒所、幼稚園、學校承擔了相當大一部分,老人的贍養也不再完全由子女承擔,而是由各類托老組織承擔了一部分。最叫人難以接受的是,夫妻感情日漸淡化,婚外戀大量湧現,非法色情交易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發展至今,除了生育職能基本上完全由家庭承擔以外,其它職能都已經全部或部分越出了家庭的範圍。導致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當然是非常複雜的,但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由於進入工業時代以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結果。一個基本的事實是,隨著生產經營職能完全由廠商所取代,人們正在日益遠離家庭,融入社會,最終必然導致家庭的解體。

對於影響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時代最基本的特徵是,工業取代農業占據了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市場行銷成為最普遍的經營形式,由此導致社會經濟各個方面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

開放化

市場行銷要求根據市場需求,廣泛利用各種市場資源,在極其廣闊的時空範圍內進行生產,而不是像傳統小農那樣局限在一個家庭範圍內,使用家庭資源,為滿足家庭需要而進行生產。在這裡需要特彆強調一下“廣泛利用市場資源”。到目前為止,國人一般已經普遍接受了面向市場需求的概念,但廣泛利用市場資源的觀念依然十分淡薄,經常見諸媒體的一句話是“立足於當地實際,從當地實際出發”,乍一看似乎的確無疑,但其實是一種典型的小農經濟觀念,應當從根本上予以革除。

機器化

從歷史發展來看,世界各地小農經濟統治數千年間並不曾發明過任何一台最簡單的機器,而15世紀末以來,隨著市場經濟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人們便開始嘗試發明這樣那樣的機器,特別是自18世紀下半葉以來短短二三百年時間,人們便便發明了無數精巧絕倫、神通廣大的機器,各行各業都普遍實現了機器化。事實表明,機器化是與市場化相聯繫的一個歷史範疇。從理論上來分析,首先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手工生產是無法滿足的,必須大量套用機器生產;其次,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廣泛的社會分工協作,集廣大民眾的智慧和汗水於一體,為各種機器的發明和製造提供了充分的現實可行條件。於是,經過人們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實現了機器大生產,其主要特點是:以煤炭、石油等非生物能源為動力,能夠大功率、高效率、長時間連續作業。簡言之,歷史發展的邏輯表明,機器化是市場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伴隨產物,沒有市場化,就沒有機器化。

科學化

由於面向市場經營,使用機器大生產,這就要求人們改變以往小農經濟狀態下那種憑經驗靠估計的做法,而代之以科學的定量測試、計算和分析。注意:這裡“科學化”並不簡單地局限於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中的套用,而是主要指人們觀察和分析問題時的思維方式的科學化。

經營化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要,僅靠家庭勞動力顯然是無法滿足的,必須大量引入家庭外勞動力。抽象地來講,使用家庭外勞動力,可以有兩個途徑:一個是強迫一些人當自己的奴隸;另一個是通過支付工資來僱傭他人為自己工作。但是,大量強迫本國人當奴隸,會使國家統治失去基本的依靠力量,導致社會秩序徹底崩潰,因此使用奴隸勞動原則上只能抓擄其他貧窮落後弱小國家的民眾,如美國早期歷史上曾大量抓捕非洲黑人從事奴隸勞動,就是一例。但是,抓捕外國人來當奴隸,決非長久之計,因為任何一個國家的人口都是有限的,並且增長緩慢,遠遠趕不上非人的奴隸勞動折磨下人口減少的速度,同時大量抓擄外國人當奴隸,還會引起越來越強烈的反抗,不利於海外市場的擴大。因此,從根本上來說,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能通過支付工資的辦法來僱傭本國自由民從事生產勞動。此外,大量機器的套用及由此導致的技術分工,使大量工人能夠真正融合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共同完成生產過程,為大規模僱工經營提供了技術基礎。否則,在手工生產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缺乏內在的技術分工和聯繫,勉強將大量的人集中在一起勞動,不過是聚沙成塔,徒勞無功,就如同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前的人民公社一樣,最終還得散夥。

專業化

使用機器大生產和僱工經營的結果,是社會分工變得越來越細,整個社會經濟呈顯專業化和社會化的特點,社會成員普遍養成了分工協作的習慣和理念,這也是社會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廠商化

機器大生產和僱工經營,必然突破家庭經營的局限,使廠商成為最基本的經濟組織形式。與小農家庭相對簡單的內部結構,廠商內部結構要複雜得多,其中包含了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分工精細的各種生產要素,是一個巨大複雜的經濟系統。

私有化

廠商成為基本經濟組織形式以後,私有制的範圍就擴大了,雖然名義上仍然是私有制,但在實際經營和管理層面上,所有者已經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支配和處分自己名下的財產了。這與封建農業時期的個體私有制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這是一種“擴大的私有制”,其內部正在孕育產生新興公有制萌芽。

利潤化

由於在極其廣闊的時空範圍內組織市場經營,廠商生產的目的不再象小農經濟那樣以獲取產品為直接目標,而是以利潤為直接生產目的,產品的生產變成了獲取利潤的手段。在這裡,利潤是泛指一切價值增值。

資本化

隨著利潤成為直接的生產目的,一切生產要素都相應地變成了賺取利潤的手段,即通常所謂“資本”。整個社會經濟從此都置於資本的支配之下,受資本統治,“資本主義”成了這一時代的最強音。

機制化

市場分配成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 包括各種市場資源和勞動產品,都通過市場交換來進行分配,實行“各增其值、等價交換”原則,即個人向廠商提供生產要素,按系統論觀點,每一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都實現增值,並得到各自的報酬,形成個人收入,個人再以其收入按等價交換的原則向廠商購買各種消費品。

競爭化

由於市場分配成為最基本的分配形式,一切生產要素和產品都要通過市場來分配,於是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便在市場上圍繞有限的市場資源展開了廣泛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每一個人和每一家廠商都隨時面臨嚴酷的市場壓力,從而推動市場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民主化

眾所周知,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每一個生產者差不多都是自給自足的,都直接生產自己需要的絕大部分消費品,因而他們的生活資料的取得,多半是靠與自然交換,而不是靠與社會交往。一小塊土地、一個農民和一個家庭,旁邊是另一小塊土地、另一個農民和另一個家庭。一批這樣的單位就形成一個村子,一批這樣的村子就形成一個地方,就“好像一袋馬鈴薯是由袋中的一個個馬鈴薯所集成的那樣”,相互間除了簡單的地域聯繫之外,“再沒有任何豐富的社會關係”與經濟交往。自然,也就不會存在只有在這種關係、交往中才可能發生的利益分化與利害衝突,更不會存在只有在這種關係、交往與分化、衝突中才可能出現的對個人自由與社會平等的現實追求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情況則完全兩樣。在這裡,“交換的主體生產各種不同的商品,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需要,如果說每個人依賴於一切人的生產,那么一切人則依賴於每個人的生產,他們由此而互相補充”。這樣一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交往就不可避免了。與此同時,由於“交換過程的各主體表現為商品的所有者”,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是各商品所有者之間在交換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利害衝突,以及他們在這種衝突過程中對社會平等和個人自由的現實追求。這種現象,用馬克思的話來概括,便是:個人之間以及他們的商品之間的這種差別,既是使這些個人結合在一起的動因,亦是使他們作為交換者發生他們“被假定被證明為”平等的人與自由的人的那種社會關係的動因。

其次,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乃至法治原則的實現,只有在市場經濟關係中才具有現實的可能性。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每一個生產與消費單位之間是不存在積極意義上的經濟交往的。然而這並不排斥各個單位內部的交往。問題在於,由於小農處在對地主的人身依附之中且承受著後者的超經濟強制,這種交往也就根本不可能是自由的和平等的。市場經濟則不然,所謂商品交換純粹是各商品所有者之間的等價交換,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就在這種交換中成為了現實。

自由原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實現,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儘管每一個個別的生產者的“勞動的內容由社會聯繫所決定,他只是作為社會聯繫的一環而勞動”。但他的活動畢竟是依據“他本身的精神的和天然的特性”而展開的。不僅如此,由於每一個別勞動均是“人類整個發展中的一環”,就使得每一個“個人能夠以自己的特殊活動為媒介而享受一般的生產,參與全面的社會享受”,從而實現“對個人自由的肯定”。第二,每一個商品生產者“在交換行為中作為這樣的人相對立:互相承認對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滲透到自己的商品中去的人,並且只有按照他們共同的意志,就是說實質上是以契約為媒介,通過互相轉讓而互相占有。”顯而易見,“這裡邊已有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因素”。第三,“每個人在交易中只有對自己來說才是自己的目的;每個人對他人來說只是手段;最後,每個人是手段同時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為他人的手段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並且只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為他人的手段”。這樣一來,“每個主體都作為全過程的最終目的,作為支配一切的主體而從交換行為本身中返回到自身。因而就實現了主體的完全自由。”第四,商品交換是一種“自願的交易”。儘管個人A需要個人B的商品,但他並不是用暴力去占有這個商品,反過來也一樣,……誰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財產。每個人都是自願地出讓財產。”“因此,在這裡第一次出現了人的法律因素以及其中包含的自由的因素。”第五,“表現為全部行為的動因的共同利益,雖然被雙方承認為事實,但是這種共同利益本身不是動因,它可以說只是在自身反映的特殊利益背後,在同另一個人的個別利益相對立的個別利益背後實現的。”在這裡,共同利益不僅不排斥個別利益,相反,每一個個人“同別人利益相對立的個別利益的滿足,正好就是被揚棄的對立面即一般社會利益的實現。”

平等原則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實現也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在商品交往過程中,“每一個主體都是交換者,……作為交換的主體,他們的關係是平等的關係。在他們之間看不出任何差別,更看不出對立,甚至連絲毫的差異也沒有。”第二,“他們所交換的是等量的交換價值,因為這裡的前提是等價物的交換。每個主體所給出的和獲得的是相等的東西,這是這裡的過程本身的明確的要素。”第三,“他們實現為交換者,因而實現為平等的人,而他們的商品則實現為等價物。他們把自己的物的存在只是當作價值相等的東西來交換。他們本身是價值相等的人,在交換行為中證明自己是價值相等的人”。第四,由於各個生產者所擁有的“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物質差別”的客觀存在,由於“他們互相需要,並且這是只用等量勞動時間來滿足的需要”,就使得等價交換不可避免,從而也就使得交換者之間的“平等成為實現了的社會關係”。第五,“當貨幣出現的時候,它決不是要消除這種平等關係,實際上它是這種平等關係的現實的表現。”在貨幣流通過程中,即使賣方只是“一個價格三先令的商品的所有者”,而買方卻是一個富有天下的國王,買賣雙方的地位亦是完全平等的,“都表現為三先令的形式。”

再次,民主政治是貫穿於市場經濟關係始終的自由原則與平等原則在觀念上層建築與制度上層建築中的反映。

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由於各個小農彼此間只存在有地域的聯繫,由於他們利益的同一性並不使他們彼此間形成任何的共同關係,形成任何的全國性的聯繫,形成任何一種政治組織,所以他們就沒有形成一個階級。因此,他們不能以自己的名義來保護自己的階級利益,無論是通過議會或是通過國民公會。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權力,這種權力保護他們不受其他階級侵犯,並從上面賜給他們雨水和陽光。所以,歸根到底,小農的政治影響表現為行政權力支配社會,”表現為極端的專制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情況就全然不同了。在商品交換過程中,雙方一開始就是作為自由的和平等的商品所有者出現的,他們通過自由競爭和等價交換,最後又確證了自身的平等和自由。“可見,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產生的現實的基礎。”這一切表現在上層建築上,便是民主觀念與民主制度的確立。作為民主的觀念,“平等和自由僅僅是交換價值的交換的一種理想化的表現,”作為民主的制度,平等和自由僅僅是交換價值的交換“在法律的、政治的和社會的關係上發展了的東西”:一方面,民主意味著自由,意味著為法律、政治和社會制度所保障的種種公民權利;另一方面,“民主意味著平等,意味著在形式上承認公民一律平等,承認大家都有決定國家制度和管理國家的平等權利。

規範化

市場經濟是一個由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參與的過程,因此必然要求對人們的行為作出嚴格的規範,包括國家法律制度、廠商內部的管理制度、各種技術性操作規範以及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標準等。這就好比,在鄉間小道上,一個人或很少的幾個人走路,無需交通規則,但在大城市,數以萬計的行人、車輛一起上路,就必須制定交通規則了。總之,規範化是與市場化相聯繫的,沒有市場化,就沒有規範化。

擴張化

市場經營由封閉走向開放,廠商經營規模越來越大,最終勢必突破國家疆界,向全球擴張,這樣市場經濟的擴張性就與小農經濟的保守性形成了尖銳的矛盾,這是15世紀末以來長達數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動,以及20世紀上半葉發生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場經濟就是指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一種經濟運行方式.

局限性

市場經濟是一個由千千萬萬的廠商和個人自主參與交易形式,在市場經濟中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指揮。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是市場的價值規律。一般來說,商品的價格是受供求關係影響,沿著自身價值上下波動。所以在交易過程中,我們常能看到同一種商品在不同時期價格不同。當漲價時,賣方會自發的加大生產投入;當減價時,賣方會自發的減少生產投入,這就是市場經濟的一個特點:自發性。市場的範圍之大使得誰也無法客觀巨觀的去分析觀察,參與者們大多以價格的增幅程度來決定是否參與,與參與程度,這就體現了市場經濟的第二個特點:盲目性。參與者盲目自發的投入生產,而生產是一個相對於價格變動耗時較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常能看到一種商品降價後,它的供應量卻在上升,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第三個性質:滯後性。

功過

在工業經濟崛起的過程中,各資本主義已開發國家曾對外發動了持續數百年的殖民擴張活動,在世界各地到處犯下了罄竹難書的滔天罪行,在其內部則由於市場經濟的殘酷競爭,貧富分化愈益加劇,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裡。這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受到了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指責。但儘管如此,在工業時代,人類的生活狀況,整個來說,還是大大改善了。歐美日等率先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到了21世紀,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效仿的榜樣,大多數開發中國家都在致力於推進國家的工業化。而正是這種爭相效仿的行為,使資本主義國家從舊殖民主義順利過渡到新殖民主義,這裡的秘密就是不等價交換,不僅僅是高科技工業產品,歐美日等工業化國家的一切都具有更高的交換價值。

危機

新古典經濟學

亞當·斯密亞當·斯密

新古典經濟學是21世紀在中國流行、並被主流經濟學奉為聖經。其著名的市場調節原理即所謂“看不見的手”的理論,這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在理想的市場制度中,供給和需求通過價格漲落機製得到靈活調節和自動平衡。當供給不足時,商品價格上漲,高利潤通過價格信號刺激投資者,促使其將資源、勞動力、技術轉入短缺部門,於是供給增多,使需求得到滿足。當供給超過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低利潤及低價格信號促使投資都轉移資源、勞動力和技術,減少生產,於是供求恢復平衡。

同時,在供給趨向滿足的進程中,市場競爭激烈化,進而自然淘汰低效益的投資者,自然調整經濟結構,從而保持生產的高效率。在這隻看不見的市場之“手”的調整下,經濟結構和制度自動得到調整和運轉,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永遠不會有生產過剩和供給不足的長期情況發生。

但危機的發生,即經濟周期波動和震盪的發生,與市場經濟的本質直接關連著。只要是市場經濟,就無法擺脫這個周期性危機的機制。

引發生產過剩

這個市場自動調節理論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美妙的經濟“模型”。實際上,這個模型如果想要成立,至少必須藉助於三個假定條件:

一是生產者要根據價格信號及時進行投資的靈活轉移是無需成本的。

二是既成社會生產力結構是彈性的。

三是保證投資轉移和生產力改造可能性的資源、技術資源可以無限量地供應的。

首先,即使市場需求通過價格和利潤給投資者以有誘惑力的巨大信號,他是否可能立即拋棄或改造他原已擁有的全部設備、技術,拋棄其現有工人,而把資金轉向另一個有利所圖的生產部門?這種轉移在經濟上要支付的代價有多大?是否可以保證投資轉移者必定獲利?

其次,投資轉移是需要時間的。事實是生產能力的改造總是落後於需求變化的,從投資到收回投資和利潤的時間,往往長於需求旺盛的時間.

市場需求總是千變萬化。當投資者購置設備,僱傭工人,引進技術建造新的生產線,形成了新的生產能力時,原來在市場上閃現高利潤的需求可能已經滿足而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整個生產配置、生產能力將再度成為過剩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已配置巨大資源、勞動力的生產線,就會成為社會性的浪費。

因此,市場經濟根據其天性天然地存在巨觀失控即發生生產力過剩的可能性。

導致經濟問題

美國經濟大危機美國經濟大危機

市場調節經濟在微觀角度(對個別消費者)似乎是有效率的。在巨觀角度(對全社會)往往是低效率的,並且必然發生供求失衡與周期性經濟危機。實際上,這種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在那種理想市場模型中已經隱含。即,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下跌,利潤率下降,甚至無利潤,導致投資必須自動退出這個部門的生產領域。

但是這種投資過旺、生產力過剩,即所謂“結構調整”,在現實中卻是隱含著嚴重可怕的社會代價的。

商品積壓、工廠破產、銀行倒閉、工人失業下崗,就是經濟學中所謂價格信號下落,利潤率下降自動調節供給的必然結果。在自由市場經濟中,要使資本離開一個工業部門轉移到另一個部門去,就必須經過危機。

基本特徵

1)市場主體的自主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必須是名副其實的、
擁有充分自主權的市場主體,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也就是說能夠根據市場需求狀況,自主決定生產經營項目、範圍和方向。從市場購買生產經營所需的商品或要素,又通過市場銷售其商品或要素,在市場交易活動中實現商品或要素的價值。自主性的根本標誌,是市場主體具有獨立產權,包括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及其他無形產權等。只有擁有獨立產權,才能真正確立市場主體的法人實體地位或經濟實體地位。

2)市場活動的競爭性。市場活動的競爭性是市場經濟的固有產物,表現為競爭壓力和競爭動力的統一,促使各類市場主體認真研究市場情況,分析市場信息,了解市場需求,化解市場風險,適應市場需求及其變化。當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活動的競爭性內涵豐富.既包括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等有形實力的競爭,也包括組織結構、管理技術、智慧財產權、企業文化等軟實力的競爭,是從產品研發到服務和消費領域的全過程競爭,從經營理念到制度文化的全方位競爭。

3)市場關係的平等性。市場關係的平等性,指市場活動的參與者在身份上是平等的,沒有等級、特權,即交易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相互平等,表現為市場交換關係。交易行為的等價性,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交易雙方或多方各自所得和所付在價值上大體相等,任何當事
人不得利用非法手段占有他人的財產、勞動成果,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要求商品或要素獲得的市場平等和價值實現的市場平等。同時,還要求為所有市場主體創造平等參與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特別是創造平等參與和公平競爭的法制環境,使市場機會均等。

4)市場運行的法制性。法制性是市場經濟的根本要求。法制性是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活動正常秩序
的法律體系,包括市場立法和執法兩大方面,其核心是保證市場運行過程的公平交易秩序。市場經濟要求多種市場活動行為有法可依,要求市場經濟活動過程法制化、規則化、制度化,行政部門依法監督市場活動,規範市場參與者自覺遵法、守法。

法律漏洞

理論上,市場經濟是法制的社會,人們會不斷完善立法,因此在有條件控制的情況下,一定會從法律層面直接做好過程控制,沒有條件控制,那只能用法律來做事後威脅。一旦嚴格立法,自主經營、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只能是違法的,因為市場經濟會面臨所有權不清晰的問題:

——法律原則不應該有漏洞,而市場經濟在法律上的漏洞表現為:

1)國家不保證員工的就業;

2)企業可以決定員工的崗位、任免、工資;

3)企業運營的信息管理權掌握在企業管理者手中;

4)企業員工和企業管理者之間在法律上是平等交換勞動的關係,人身控制屬於違法行為。

——這個漏洞可能導致的結果是:

在社會競爭壓力巨大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可以讓員工做傷害社會的事、企業管理者可以傷害員工的利益,員工要么失業、要么聽從企業管理者的指令,而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可以一起將問題掩蓋起來,使問題在對社會和消費者造成嚴重傷害的時候才暴露出來。

如果信息管理權在企業管理者手中,國家法律就無法做到過程控制,國家法律就只能靠事後威脅的方式保障企業的生產,造成所有權不清晰的後果幾乎是必然的,因為企業管理者會為了方便盈利決定生產、決定員工的勞動行為、崗位和應得的報酬。而事實上員工不屬於企業主、產品最終只能屬於消費者。只有當企業的信息管理權直接掌握在國家手中,法律才能做到有效的過程控制。

既然有這樣一個漏洞,法律一定會試圖彌補。如果嚴格立法,那從法律的角度來說,國家不掌握企業的信息管理權就屬於違法。一定有相關的法律原則能支持“國家掌握企業的信息管理權”這一點。一旦國家開始直接掌握企業信息管理權,市場經濟最終一定會直接轉變為計畫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