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待遇

"一般歐委會在開始反傾銷調查時也會通知相關的出口商

市場經濟待遇的申請

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在遭遇歐盟的反傾銷調查時應積極應訴,並應儘量提出市場經濟待遇方面的申請,但在申請該項待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主體
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出口商必須是歐盟反傾銷條例已規定的國家的出口商才能申請。一般歐委會在開始反傾銷調查時也會通知相關的出口商,告知他們有機會提交市場經濟待遇申請。根據歐盟理事會905/98號法案,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進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如果情況表明接受調查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生產商提出了適當的具體要求且符合c段的標準和程式,即相關同類產品生產商的製造和銷售活動中市場經濟條件占主導地位,則其正常價值將按第1至6項的規定來確定。如果情況並非如此,則本節a段的規則應予適用”。
可見,根據歐盟理事會905/98號法案,俄羅斯和中國的生產商都有機會提出這樣的申請。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2002年又公布了一項新的法令已正式承認俄羅斯為市場經濟國家,因而俄羅斯出口商在遭受歐盟反傾銷調查時不必提出市場經濟待遇申請。另外,根據歐盟理事會2238/2000和歐委會435/2001號決定,對原產於烏克蘭、越南和哈薩克斯坦以及在反傾銷調查開始時已是WTO成員國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產品,其生產商可向歐盟申請市場經濟待遇。
因而,目前中國、烏克蘭、越南哈薩克斯坦的生產商在歐盟針對其反傾銷的程式中可申請市場經濟待遇,另外,由於阿爾巴尼亞、塔吉克斯坦、蒙古和喬治亞已是WTO成員國,所以這些國家的生產商在應訴歐盟反傾銷時也可以申請市場經濟待遇。
2.獲得市場經濟待遇的條件
一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在歐盟反傾銷程式中想獲得市場經濟待遇,除了歐盟允許這類非市場經濟國家出口商申請市場經濟待遇外,出口商還必須滿足歐盟反傾銷條例第2條第7款C項規定的五個條件,以表明出口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營的。
這五個條件是:
①企業在價格、成本和投入,包括原材料、技術成本、勞動力成本、產量、銷售和投資等方面的決定都是按反映市場供求的信息做出的,不存在政府的重大幹涉,主要投入的成本是實質性反映市場價值的;
②企業有一套清楚的基本會計記錄,該財務檔案是按國際會議標準獨立審計的,並且可用於各種需要;
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金融狀況不受前非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扭曲,特別是資產折舊,其他折舊,易貨貿易和通過還債協定付款等方面;
④企業受破產法和財產法的約束,以保證法律的確定性和公司運行的穩定性;
⑤匯兌匯率是市場匯率。
3.市場經濟待遇的申請期限
根據歐盟反傾銷條例第5條第8款的規定:“當諮詢後表明,已有充分的證據依法立案調查,歐委會須在申訴後45天內立案調查,並在歐共體官方公報上發布通知。”如果這一案件涉及到可以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歐委會應在通知中告知這些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可以申請市場經濟待遇。
由於對申請市場經濟待遇沒有給予額外的時間,所以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必須在完成反傾銷調查問卷的同時完成市場經濟待遇的申請。
按歐盟反傾銷條例的規定:“收到反傾銷調查問卷的當事人應給予至少30天的時間答覆。對於出口商的時限應從收到調查問卷之日起算,為此,從調查問卷向出口商寄發之日或向出口國適當的外交代表轉達之日的一周后,即為收到。可以給予延期30天,但要考慮到調查的期限,並且當事人應說明根據特殊的情況要求延期的正當理由。”顯然,申請市場經濟待遇的出口商在完成問卷時的任務就要比其他出口商繁重的多,所以這一點對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出口商來說是不公平的,這類生產商就有必要利用以上條款,申請延期,歐委會也應考慮這一合理要求。
對於出口商的市場經濟待遇申請是否滿足歐盟反傾銷條例的那五個條件,歐委會應在同諮詢委員會具體磋商以後以及給予共同體產業以發表意見後調查開始的三個月之內作出,該項裁定在整個調查期間一直有效。

爭取歐盟給予市場經濟待遇的技巧

首先.在歐盟的五條標準中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企業的所有制問題.但是歐盟在具體審查時還是會把所有制問題作為重點進行審查的,主要審查企業受控於政府的程度。這個證明通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出示下列證據來證明:公司章程、選舉公司盆事會的投票記錄、盆事會議聘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會議記錄等。根據歐盟的要求,企業應當徵得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準備有關原材料供應商的資料及其產品由市場競爭定價的證據。
其次.在歐盟的考察標準中.我們還要足夠貢視公司的會計賬目問題。會計賬目是審查市場經濟條件的中心環節.關鍵是要反映市場真實的經濟關係。為了有效應對可能發生的反傾銷調變.企業在平時應當嚴格遵循如下管理會計賬目的原則。
(1)客觀性原則: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往來為依據真實反映財務狀況。
(2)相關性原則:建立科學立體的財務會計信息體系,便於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信息,加強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
(3)可比性原則: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4)引一貫性原則:會計處理方法應當前後一致.不能隨憊變更,如確實有必要變更,應說明情況.註明變更原因.及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
(5)及時性和明晰性原則:會計核算應該及時進行.記錄要清楚.便於利用.
(6)權貴發生原則:即收入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當相互配比。
(7)實際成本原則:各項財務應當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不得自行調整其賬面價值,國家另有規定除外。
(8)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劃分原則: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僅與本會計年度相關的.應當作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與幾個會計年度相關的.應當作為資本性支出。
再次.有關匯率問題。現在人民幣已經實現經常項目下的有條件可兌換。企業應對的重點是:證明企業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外匯收入而不必上文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